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教学案-命题区间十一角度一 识别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陷阱_第1页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教学案-命题区间十一角度一 识别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陷阱_第2页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教学案-命题区间十一角度一 识别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陷阱_第3页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教学案-命题区间十一角度一 识别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陷阱_第4页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教学案-命题区间十一角度一 识别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陷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天津,5)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ABCD配制50.00mL0.1000mol·L-1Na2CO3溶液除去Cl2中的HCl蒸馏用冷凝管盛装Na2SiO3溶液的试剂瓶答案B解析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可使用洗气法,通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导管长进短出,B项正确;球形冷凝管用于冷凝回流,蒸馏时冷凝生成物,应使用直形冷凝管,C项错误;盛放硅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可使用玻璃塞,否则会导致瓶口和瓶塞黏在一起,D项错误。2.(2020·全国卷Ⅲ,10)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气体溶液AH2S稀盐酸BHCl稀氨水CNO稀H2SO4DCO2饱和NaHCO3溶液答案B解析H2S与稀盐酸、NO与稀H2SO4、CO2与饱和NaHCO3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形成喷泉,A、C、D项错误。3.(2020·江苏,5)实验室以CaCO3为原料,制备CO2并获得CaCl2·6H2O晶体。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解析A对,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可制备CO2,且为固液常温型反应装置;B对,CO2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对,分离固体与液体,可采用过滤的方法;D错,CaCl2·6H2O晶体可以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制得,采用蒸发结晶法易导致CaCl2·6H2O失去结晶水。4.(2021·全国乙卷,8)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选项化学试剂制备气体ACa(OH)2+NH4ClNH3BMnO2+HCl(浓)Cl2CMnO2+KClO3O2DNaCl+H2SO4(浓)HCl答案C解析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为固液加热反应,需要选用固液加热装置,故B错误;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共热制备氧气为固固加热的反应,能选用图中的加热装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氯化钠与浓硫酸共热制备氯化氢气体为固液加热反应,需要选用固液加热装置,故D错误。5.(2020·全国卷Ⅰ,9)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气体(杂质)方法ASO2(H2S)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Cl2(HCl)通过饱和的食盐水C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DNO(NO2)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答案A解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仅能与H2S反应,也能与SO2反应,A项不能实现目的。6.(2021·全国甲卷,9)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方法可行的是()选项气体方法A氨气加热氯化铵固体B二氧化氮将铝片加到冷浓硝酸中C硫化氢向硫化钠固体滴加浓硫酸D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答案D解析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但两者遇冷又会化合生成氯化铵固体,所以不能用于制备氨气,A不可行;将铝片加到冷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不能用于制备二氧化氮,B不可行;硫化氢为还原性气体,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浓硫酸与硫化钠固体反应制备硫化氢气体,因为该气体会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不可行;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可用此方法制备氧气,D可行。7.(2019·全国卷Ⅱ,10)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B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C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D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答案A解析酸性KMnO4溶液能将乙烯氧化成CO2,故可以看到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但静置后液体不会分层,A项符合题意;点燃的镁条能在CO2中燃烧,集气瓶中产生浓烟(MgO颗粒)和黑色颗粒(单质碳),B项不符合题意;向盛有饱和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中发生反应S2Oeq\o\al(2-,3)+2H+=SO2↑+S↓+H2O,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C项不符合题意;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2Fe3++Fe=3Fe2+,可以看到溶液中黄色逐渐消失,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8.(2020·全国卷Ⅱ,8)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A.KCl、NaCl B.KCl、MgSO4C.KCl、CaCO3 D.MgSO4、NaCl答案B解析由信息①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可排除碳酸钙;由信息②焰色反应透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说明含有钾离子,可推测含有氯化钾;由信息③向溶液中加入碱产生白色沉淀,可推测含有硫酸镁,所以B正确。9.(2019·全国卷Ⅰ,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答案D解析苯和溴均易挥发,苯与液溴在溴化铁作用下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释放出溴化氢气体(含少量苯和溴蒸气),先打开K,后加入苯和液溴,避免因装置内气体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A项正确;四氯化碳用于吸收溴化氢气体中混有的溴单质,防止溴单质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四氯化碳呈无色,吸收红棕色溴蒸气后,液体呈浅红色,B项正确;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倒置漏斗防倒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易吸收溴化氢,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Br=NaHCO3+NaBr,NaHCO3+HBr=NaBr+CO2↑+H2O,C项正确;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混有苯、液溴、溴化铁和少量溴化氢等,提纯溴苯的正确操作是①用大量水洗涤,除去可溶性的溴化铁、溴化氢和少量溴;②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剩余的溴等物质;③用水洗涤,除去残留的氢氧化钠;④加入干燥剂除去水,过滤;⑤对有机物进行蒸馏,除去杂质苯,从而提纯溴苯,分离溴苯不用“结晶”的方法,D项错误。实验基本操作和仪器使用T1装置—目的的一致性判断T2、T3、T4操作—目的或现象的一致性判断T5、T6、T7微型实验综合分析T8、T9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通常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来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涉及利用图表在选择题中考查仪器的识别、使用和选择,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方法及基本操作等。近几年通常会设置一些重要物质的性质考查,也会以教材中物质的制备或性质来考查实验综合知识。要重点掌握常见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气体的净化、干燥、收集、尾气吸收,气密性检查等,注重萃取、分液、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仪器选择和分液漏斗、容量瓶、滴定管等重要仪器用法的规范性,加强对离子、气体、有机物等检验方法及操作的记忆,时刻注意实验中的细节问题。角度一识别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陷阱1.牢记三类常考仪器(1)四种“定量”仪器的刻度及精确度量筒精确度:0.1mL;选取原则:大而近托盘天平精确度:0.1g滴定管(移液管)精确度:0.01mL容量瓶无零刻度线,有100mL、250mL、500mL、1000mL等规格(2)四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和燃烧匙,三种可“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瓶、烧杯、锥形瓶。(3)三种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的仪器:分液漏斗、容量瓶、酸式(碱式)滴定管。2.熟悉常见试剂的保存3.基本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归纳(1)碱式滴定管装碱性溶液,酸式滴定管可以装酸性及氧化性溶液。(2)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换。(3)用pH试纸检测溶液时不能先润湿,不能用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试纸检验气体前需先润湿,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4)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K、Na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5)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6)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7)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用作反应容器,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溶液。4.熟记典型的实验操作(1)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2)滴定管赶气泡的操作①酸式滴定管:右手将滴定管倾斜30°左右,左手迅速打开活塞使溶液冲出,从而使溶液充满尖嘴。②碱式滴定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倾斜,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即可赶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3)萃取分离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塞上塞子,用右手食指顶住塞子,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将分液漏斗倒置振荡,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先打开上口塞子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下层液体流出后,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2020·浙江1月选考,11)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碱液不慎溅到手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B.KCl和MnO2的混合物经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分离出MnO2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D.火柴头的浸泡液中滴加AgNO3溶液、稀HNO3和NaNO2溶液,可检验火柴头是否含有氯元素答案C2.(2020·山东一模)实验室提供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导管、容量瓶、烧杯、酒精灯、表面皿、玻璃棒(非玻璃仪器任选),选用上述仪器能完成的实验是()A.粗盐的提纯B.制备乙酸乙酯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D.配制0.1mol·L-1的盐酸答案B解析A项,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完成粗盐的提纯实验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漏斗,错误;B项,有试管、导管和酒精灯三种玻璃仪器即可完成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正确;C项,所需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缺少仪器不能完成,错误;D项,需要用胶头滴管定容、量筒量取浓盐酸,缺少仪器不能完成,错误。3.(2020·山东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仪器使用正确的是()A.将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B.容量瓶、滴定管使用前均需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C.用10mL量筒量取2.5mL浓硫酸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D.溶液蒸发浓缩时,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直接加热答案D解析A项,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因此应该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错误;B项,容量瓶、滴定管分别用来准确配制、量取一定量的溶液,二者都为玻璃制品,烘干会造成变形,影响准确度,错误;C项,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5mL量筒量取2.5mL浓硫酸,错误;D项,溶液蒸发浓缩时,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直接加热,正确。4.(2020·广东汕头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晶体加热完全失去结晶水后,将盛试样的坩埚放在实验桌上冷却B.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C.读取量筒中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俯视读数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答案C解析将盛试样的坩埚放在实验桌上冷却,硫酸铜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重新生成结晶水合物,从而使加热前后固体的质量差减小,测定的结晶水含量偏低,A不符合题意;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不影响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产生误差,B不符合题意;读取量筒中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俯视读数,读出的数值偏高,C符合题意;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D不符合题意。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答案B解析A项,过滤时为防止液体飞溅,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内壁缓缓流下,正确;B项,滴加试剂时为防止污染滴管,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错误;C项,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接触锥形瓶内壁,使滴定管尖嘴残余的液体进入锥形瓶,正确;D项,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流到容量瓶外,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正确。6.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操作A取20.00mL盐酸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