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新疆兵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新疆兵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新疆兵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新疆兵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思想政治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4。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工智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类人”,“类”即“相像”“近似”之意,正如“类人猿”不是“猿人”一样,“类人”不是人,但它像人,特别是与人的思维有近似之处。“类人机器人”的出现,明显地确证并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基本结构历史变化的观点。这说明()①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验证哲学的真理性提供了依据②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促进科学的发展③哲学思想的不断深化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④具体科学的发展能够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哲学史上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能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结成一对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 B.存在就是被感知C.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世界是“理念”的影子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这启示我们()①要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本国和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沃土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学习和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④必须推进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新篇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早在先秦,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将干支纪年之十二地支里的“辰”与“龙”联结起来。在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的十二种动物中,唯独龙是自然界不存在的“神灵”。人们比较一致地认为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具有鹿角、马头、兔眼、虎须、牛耳、蛇身、腿、鹰爪、鱼鳞、鱼尾的形象。中国“龙”的产生反映了()①人能够按照自己见过的形象创造出一种新形象②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③人的思维由存在决定,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④社会意识现象都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丝路金桥》结合“桥”的意象,以著名的赵州桥为原型,用约两万块融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国花的“琥珀金砖”创作而成,以艺术语言向世界描绘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和美景象,诗意地呈现了中国“和”文化的美好,传递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由此可见()①呈现中国和合理念是《丝路金桥》创作的目的②“桥”的意象彰显了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③《丝路金桥》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④人的意识活动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抓改革落实要把握好时效,关键是要审时度势、因时制宜,对于看得准的、共识度高的改革,要雷厉风行抓紧推进;对各方面认识还不一致、条件不太具备的,可以通过试点先行等办法积累经验,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推动改革落实。把握好改革的时效()①是基于联系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②要推进人为事物的联系向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③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要在尊重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从“两弹一星”到北斗导航,从国产航母到国产大飞机,无不是一代代科学家锚定目标、扎实积累而不断取得的突破。“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不论哪一个科学领域,越是接近未知的“无人区”、创造的“高寒区”,越是要坐稳“冷板凳”,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奋力攻关,方能登上科学的高峰。这告诉我们()①困难越大,事物发展的动力就越大,要勇敢地迎接挑战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要对科技强国的目标充满信心③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要接续奋斗突破科技创新瓶颈④砥砺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右侧漫画蕴含的哲理是()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质变③人的主观因素对改造世界有重要影响 ④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某专家提出,能源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要加强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从源头上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投入,降低污染物和碳排放。这告诉我们()①推进经济绿色转型要牵住能源转型这一“牛鼻子”②能源转型的成功与否对全面绿色转型至关重要③要在全面绿色转型中合理利用主流和支流的优势④抓好能源转型就抓好了全面绿色转型的有利方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在嫦娥六号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的壮举后,我国勇于挑战更艰巨的深空探测任务:从更遥远的火星采回样品,探寻红色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一重大科学问题。但火星比月球距离远得多,环境也更加复杂,必须突破火星表面采样、起飞上升、环绕火星交汇、行星保护等关键技术。下列对应正确的是()①完成月球背面取样的壮举——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②从月球背面取样到计划火星取样——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③挑战更艰巨的深空探测任务——人的实践领域是不断拓展的④火星取样要突破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突破历史条件的制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有外国学者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经济崩溃论”站不住脚。“中国经济崩溃论”甚嚣尘上,这可能源于对历史的无知,以及不了解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经济体所特有的经济周期。经济增速放缓并不等同于陷入衰退,中国可能在经历一个典型的经济周期,但并没有面临危机,唱衰中国经济只是出于主观意愿。这从一个方面说明()①认识受立场、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差异性③认识的水平和内容受制于实践的需要 ④认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直面问题的态度与意识不仅体现在坚守“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的改革原则上,更体现在每一项改革任务后面所蕴含的问题设定上,即每一项改革任务都对应着现实存在的相关问题。这说明()①科学的思想动机引导并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②社会历史的本质是实践的③决定社会意识的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都有其物质原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4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这是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实施70多年来的首次调整,对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①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③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互依赖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有数据显示,从2021年起,我国耕地面积实现“三连增”,净增1758万亩。增加的这么多耕地从哪里来?增加的耕地来自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来自“多规合一”“合二为一”的机制,来自国土修复和土地整治。材料体现了()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推动了社会发展 ②社会发展是在不断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③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以解决群众和企业痛点问题为鲜明导向的,通过“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浙江已实现政务服务“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我国把“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经验做法”作为典型经验之一向全国推广,推进“最多跑一次”向“跑零次”升级。从唯物史观看,这一改革()①彰显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 ②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③反映了生产关系变革的要求 ④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在202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充分肯定广大劳动群众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并提出殷切希望,强调:“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①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③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努力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准④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在江南水乡,穿梭在古镇的河道之间,听船夫吟唱古老的歌谣,体会千年文脉的沉淀与传承;在西北草原,身临其境感受牧民骑马放羊的生活,体验大自然的辽阔壮美……为回应人们的情绪需求、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体验经济”应运而生,也推动了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为消费带来勃勃生机。这说明()①文化发展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②文化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③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产业的推进 ④文化既是经济的附属品又是经济的催化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在古老的典籍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匠心守护着历史的记忆,让古籍重现光彩。对他们来说,每一本古籍都像是一位等待被唤醒的老者,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告诉我们()①古籍作为历史的记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②修复古籍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生命力③让古籍重现光彩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滋养④古籍修复使古籍蕴含的文化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隋书·地理志》中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时至今日,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的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赛龙舟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纪念屈原和祈求丰收、团结等多()种寓意的传统节日习俗。赛龙舟①彰显了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能够因时而变②是中华民族制度自信和精神特征的集中体现③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④有利于传承和涵养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工作,以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时发表的重要讲话。2022年殷墟遗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2023年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三星堆遗址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2024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由此可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①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文化特质 ②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延续性和连续性③为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④有利于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中认识中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属于精神文化认同的范畴,是在多元一体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寄托以及价值认同的总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党中央对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①能增强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 ②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③能构建维护国家统一的物质基础 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近年来,我国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红”海外,这些非遗通常具备以下特点: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和表现力,如京剧、川剧变脸、皮影戏和传统舞蹈等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文化底蕴、高艺术价值的手工艺品,如瓷器、丝绸和剪纸等;与外国观众的价值取向产生共鸣。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促进文明繁荣进步 ②坚持博采众长,推动文明交流③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其他国家文化 ④跨越文化隔阂,讲好中国故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某艺术家认为生活气息与生活质感不仅是评弹艺术的美学特征,而且也是一条重要的创作规律。他提出,优秀的评弹书目“忠实于生活,自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素材”;“上乘的书艺”就是“提炼来自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材料对艺术创作的启示有()①坚持市场导向,创造更大价值 ②讴歌伟大实践,绘就时代画卷③坚持守正创新,深耕艺术沃土 ④立足时代之基,反映人民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2023年11月25日,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决赛在南昌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78支参赛教师团队同台竞技,全面展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改革成果与教师风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文化意义在于()①彰显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②促进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发展③增强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 ④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长期以来,漓江管理存在条块分割、多头执法的现象,部分区域呈现的污染隐患、环境脏乱等乱象常被游客诟病。为此,该市划定禁养限养红线,对青狮潭水库、漓江干流城市段、桃花江等水域的网箱养鱼进行彻底清理整治,关闭迁移漓江沿岸养殖场1120家,漓江流域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目前,该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近100%,主要河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漓江干流水质在Ⅱ类水质的基础上逐年提高。与此同时,该市将漓江风景名胜区18家采石场全部关停,实施生态复绿山体136万平方米;将漓江上游河道非法采砂窝点全部捣毁;强力整治毁林垦荒点189处,有效遏制毁林种果等破坏漓江生态环境行为。桂林市从治污、治乱、治本等方面发力,推进漓江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工程,压实责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谈谈桂林市是如何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的。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新疆喀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原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人守卫边境,给红其拉甫边防连做向导,在生命禁区为官兵指向带路。37个春秋,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遇到的急难险情数不胜数。1997年,提孜那甫河水暴涨,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被大浪从牦牛背上打落,摔在一块大石头上,身体受了伤,3个月后才痊愈;1999年,遇到罕见的暴风雪,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腿在零下30摄氏度的寒风中冻伤,军医费了好大劲才保住他的双腿……但他一直坚持巡边护边,他说:“巡逻是国家的事情,也是牧民的责任。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被授予“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1)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阐述上述材料对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8分)(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先进事迹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月球表面环境恶劣却资源丰富,通过科技手段完全可以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人类想深入认识月球的形成与发展,就必须了解月球的正反两面。自中国探月工程实施以来,各次嫦娥任务都在环月飞行过程中对月球表面包括背面进行过测绘。2019年,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根据探测器搭载设备的初始观测结果,科学家推断月面上的低钙辉石与橄榄石矿物可能起源于月幔,这也是人类首份关于月球背面幔源物质的初步证据。根据嫦娥四号的测月雷达和相机数据,科学家研究建立了嫦娥四号着陆区深达40米范围内的地层剖面及多期次溅射物覆盖关系,首次揭开月球背面地下结构的面纱,加深了人类对月球撞击与火山活动等地质演化历史的理解。2022年,基于嫦娥任务数据,中国科学院绘制了高精度月球全月地质图。2024年,嫦娥六号再次精准着陆月球背面,顺利完成月壤与月岩采样任务,进一步推动了月球科学研究。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中国探月工程在揭开月球背面神秘面纱中的作用。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近年来,全国重点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个,历史类博物馆、纪念馆1644家,历史类纪念馆累计推出主题展览1.5万个。开通红色旅游专线、沉浸式体验文旅演出、研学游打卡革命圣地……随着文旅模式升级翻新,各地不断挖掘红色资源,持续推动红色旅游景区升级、业态上新,不少红色旅游景点火爆“出圈”。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红色旅游“热”起来。《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显示,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已突破20亿人次,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某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红色旅游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40%。中国国家博物馆、雨花台、鸭绿江断桥、天安门广场、宝塔山等成为假期热门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文旅产业向好发展。(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不少红色旅游景点火爆“出圈”的意义。(10分)(2)请你为宣传红色文化拟两条标语。(4分)(每条不得超过20个字)高二思想政治试卷参考答案1.B【解析】“类人机器人”属于具体科学的发展成果,其出现明显地确证并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基本结构历史变化的观点,表明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验证哲学的真理性提供了依据,说明它能够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①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具体科学(人工智能)对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响,②③与题意无关。2.C【解析】“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强调运动的绝对性,属于辩证法的观点。“天不变,道亦不变”没有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二者能结成一对,C符合题意。A属于唯物主义,B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均排除。3.A【解析】①强调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二者均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的要求。③强调需要学习和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与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的要求不符。必须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④错误。4.B【解析】材料中龙是自然界不存在的“神灵”,人们认为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反映了人能够按照自己见过的形象创造出一种新形象;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其产生和形成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有关,①④符合题意。意识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而能够创造出关于这些事物的观念或形象。龙作为一种图腾和象征,是意识创造出的形象,并非客观存在的实体,②错误。材料未涉及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不选。5.C【解析】《丝路金桥》的客观内容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国花和赵州桥的形象,主观形式则是艺术家借助“琥珀金砖”等材料和艺术手法进行呈现,说明《丝路金桥》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③正确。艺术家通过“桥”这一意象,将赵州桥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国花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彰显了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②正确。《丝路金桥》创作的目的是加深各国之间的文化理解,增进各国友谊,而非呈现中国和合理念,①不选。意识活动本身并不能直接将观念变为现实,而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④错误。6.D【解析】材料强调了根据不同情况和条件采取不同的改革推进方式,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说明把握好改革的时效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要在尊重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③④符合题意。虽然人在面对联系时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联系本身不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而是客观存在的,①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事物自身或固有的,推进人为事物的联系向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的说法错误,②不选。7.C【解析】材料中关于“锚定目标、扎实积累”的描述,强调了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要接续奋斗,突破科技创新瓶颈,要对科技强国的目标充满信心,②③符合题意。“困难越大,事物发展的动力就越大”的表述过于绝对,①错误。“砥砺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的表述错误,④不选。8.B【解析】漫画中的石头背在背上是负担,垫在脚下则是台阶,体现了矛盾双方(石头作为负担和台阶)在一定条件下(位置的改变)可以相互转化;对待石头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人的主观因素对改造世界有重要影响,①③符合题意。漫画侧重于石头功能的转变,未涉及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也未涉及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排除②④。9.A【解析】材料中“能源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表明能源转型是引领和推动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因素,推进经济绿色转型要牵住能源转型这一“牛鼻子”,能源转型的成功与否对全面绿色转型至关重要,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③不选。能源转型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④不选。10.C【解析】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会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从月球背面取样到计划火星取样,体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符合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②正确。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我国勇于挑战更艰巨的深空探测任务,体现了人的实践领域是不断拓展的,③正确。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而非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①错误。火星取样要突破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④说法错误。11.A【解析】唱衰中国经济只是出于主观意愿,表明认识受立场、观点、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说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差异性,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并未直接提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而是强调人们因无知或误解而产生的错误认识,③不选。“认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④不选。12.C【解析】材料中提到的改革是在实践中产生并深化的观点,强调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核心地位,表明社会历史的本质是实践的;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都有其物质原因,与题干中提到的改革任务对应着现实存在的相关问题相呼应,②④符合题意。科学的思想动机引导但不决定社会的变化,①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不是社会存在,③错误。13.C【解析】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定退休年龄需要调整以满足当前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劳动力有效供给的需求,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意识(如法律、政策等)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②④符合题意。思想或观念的变革可以影响社会变革,但材料中并没有明确提到思想变革是如何引领社会变革的,①不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不依赖社会意识,③错误。14.D【解析】材料中提到的耕地面积增加,实际上是通过解决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如通过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机制改革来确保耕地面积的增加)实现的。这体现了社会发展是在不断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①不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不选。15.A【解析】推进“最多跑一次”向“跑零次”升级,解决群众和企业的痛点问题,减少他们的跑腿次数,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彰显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①②符合题意。这一改革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③错误。④属于唯物论内容,不属于唯物史观内容,不选。16.B【解析】“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强调劳动者通过生产活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正确。“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强调劳动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④正确。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②说法错误。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而非标准,③说法错误。17.A【解析】材料中为回应人们的情绪需求、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表明文化发展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也推动了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为消费带来勃勃生机,体现文化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③不选。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④说法错误。18.B【解析】古籍作为历史的记忆,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古籍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通过修复和再现,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滋养,①③符合题意。古籍修复的目的是对已有文化的保护和再现,而非丰富和发展文化内涵和生命力,②错误。兼收并蓄通常指文化间的相互融合,而材料强调的是对古籍的修复和传承,④错误。19.D【解析】赛龙舟作为传统民俗活动,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赛龙舟是传统文化习俗的一种表达形式,有利于传承和涵养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③④符合题意。赛龙舟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它的表达形式并没有发生改变,①不选。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集中体现,而非单一的赛龙舟习俗,②错误。20.D【解析】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利于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中认识中国,为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③④符合题意。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工作是对中华文明进行的研究和探索,而不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文化特质或优势,①不选。中华文化的延续性和连续性更多的是通过历史传承和文化发展来实现的,②不选。21.A【解析】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本质上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认同和传承。这种认同和传承能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可以强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和认同,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②符合题意。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要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并不能直接提供维护国家统一的物质基础,③错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不能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包括文化、历史、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④错误。22.B【解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走红”海外,是因为其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文化底蕴、高艺术价值,体现了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促进文明繁荣进步;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和表现力,与外国观众的价值取向产生共鸣,是跨越文化隔阂,讲好中国故事的体现,①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走向海外,未体现博采众长,②不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