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与公共设施建设预案TOC\o"1-2"\h\u31678第一章城市规划概述 2229451.1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269591.2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2288171.3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224381第二章城市用地规划 3204712.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标准 3276452.2城市用地布局与优化 481882.3城市用地规划与环境保护 413243第三章城市交通规划 5208583.1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5298823.2城市交通网络布局 5161763.3公共交通设施规划 515693.4城市交通规划与环境保护 613699第四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6300004.1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与规划标准 6320934.2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与优化 6156604.3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710985第五章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7306325.1城市绿化规划的基本原则 7141355.2城市绿地系统布局 841155.3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825623第六章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973456.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与规划标准 991266.1.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9205876.1.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标准 9187856.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优化 9215346.2.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原则 9145266.2.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1028886.3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社区发展 1096246.3.1社区发展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要求 10100626.3.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社区发展的互动关系 1023793第七章城市居住区规划 10178307.1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102197.2城市居住区布局与优化 11308967.3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114467第八章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 12225358.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的基本原则 1276018.2城市安全与防灾设施布局 12236858.3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的实施与监管 1215167第九章城市历史文化与风貌保护 13116139.1城市历史文化与风貌保护的基本原则 13195419.1.1尊重历史,传承文化 13283929.1.2整体保护,有序更新 13108579.1.3合理利用,创新发展 13269219.1.4社会参与,共同维护 1321299.2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13192129.2.1建立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体系 13191879.2.2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与评估 13145659.2.3保护历史建筑与风貌 1351989.2.4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1319909.3城市风貌保护与城市更新 14317319.3.1制定城市风貌保护规划 14216649.3.2加强城市设计,提升城市风貌 1420919.3.3保障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更新项目 14238839.3.4创新城市更新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1421845第十章城市规划实施与监管 142941610.1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原则 14135610.2城市规划监管体系 142258610.3城市规划实施与评估 15788510.4城市规划与政策法规 15历程第一章城市规划概述1.1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原则是保证城市发展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城市规划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城市规划应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原则,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规划还需遵循法律法规,保证规划的合法性和权威性。1.2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城市规划的目标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品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明确城市性质和规模,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区;二是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引导城市有序扩张;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四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五是保障民生,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1.3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绿色发展:城市规划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智能化: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3)精细化:城市规划越来越注重细节,以提高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4)多元化:城市规划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土地使用规划,而是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5)国际化:城市规划逐步与国际接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城市规划的水平和质量。第二章城市用地规划2.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标准城市用地分类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工作,其目的在于明确各类用地的性质、规模和功能,为城市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我国《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标准》规定,城市用地可分为以下几类:(1)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配套设施用地等,主要用于满足居民生活需求。(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包括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等,主要用于提供公共服务和满足公共管理需求。(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包括商业用地、服务业用地等,主要用于满足居民日常消费和商务需求。(4)工业用地:包括工厂、仓储用地等,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和物流需求。(5)交通设施用地:包括道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主要用于城市交通设施的布局和建设。(6)公共绿地与广场用地:包括公园、绿地、广场等,主要用于提供休闲、娱乐和生态环境需求。(7)特殊用地:包括军事用地、宗教用地等,具有特殊性质和功能。城市用地规划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用地规模:根据城市人口、用地现状和发展目标,确定各类用地的规模。(2)用地布局:合理布局各类用地,保证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3)用地性质:明确各类用地的性质,保障城市功能的完整性。(4)用地配套设施:配置相应的配套设施,满足各类用地的需求。2.2城市用地布局与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实现城市用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城市用地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功能分区原则:根据城市功能需求,合理划分各类用地,实现功能分区。(2)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城市长远发展需求,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3)生态保护原则: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交通便捷原则:优化交通布局,提高城市交通便捷性。城市用地优化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调整用地结构:根据城市发展趋势,调整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2)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合理提高土地开发强度,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3)优化公共设施布局:合理配置公共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2.3城市用地规划与环境保护城市用地规划与环境保护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城市用地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实现以下目标:(1)合理布局城市用地:避免城市用地过度开发,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2)保护生态敏感区:对生态敏感区实施严格保护,防止生态环境恶化。(3)提高城市绿地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4)加强城市污染治理: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城市污染,改善环境质量。(5)推广绿色建筑:鼓励绿色建筑发展,提高建筑节能和环保水平。城市用地规划与环境保护的有效实施,需要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三章城市交通规划3.1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城市交通规划应以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为出发点,提高交通系统的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保证市民享有高质量的出行体验。(2)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能源利用,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3)综合性:城市交通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布局、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多种因素,实现交通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4)科学预测:城市交通规划应基于科学预测,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趋势,为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预留足够空间。(5)适应性:城市交通规划应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应对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变化。3.2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层级分明:城市交通网络应形成快速、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多个层次,满足不同出行需求。(2)功能明确:城市交通网络应明确各条道路的功能,实现快速、高效、有序的交通流运行。(3)互联互通:城市交通网络应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提高换乘效率。(4)空间合理:城市交通网络应充分考虑城市空间布局,实现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协同。(5)安全便捷:城市交通网络应注重交通安全,提高出行便捷性。3.3公共交通设施规划公共交通设施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覆盖广泛:公共交通设施应覆盖城市主要区域,满足市民出行需求。(2)高效便捷:公共交通设施应实现高效运营,缩短市民出行时间。(3)舒适安全:公共交通设施应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保证市民出行安全。(4)智能化:公共交通设施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运营管理水平。(5)绿色环保:公共交通设施应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3.4城市交通规划与环境保护城市交通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下:(1)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降低交通对环境的影响。(2)优化交通结构,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降低尾气排放。(3)推广绿色交通方式,如自行车、步行等,提高城市绿色出行比例。(4)加强交通管理,减少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5)开展交通污染治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第四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4.1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与规划标准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类与规划标准对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城市基础设施可分为以下几类:(1)交通设施:包括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等。(2)能源设施:包括电力、燃气、热力等。(3)水资源设施:包括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等。(4)通信设施:包括电信、邮政、互联网等。(5)环保设施:包括垃圾处理、绿化、环保监测等。(6)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标准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及城市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规划目标:明确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目标,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2)规划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布局、合理配置等原则。(3)规划内容:包括基础设施的规模、布局、结构、技术标准等。4.2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与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与优化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核心内容,旨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以下为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与优化的几个方面:(1)空间布局: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2)功能布局:按照城市功能分区,合理配置基础设施,满足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3)网络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城市运行效率。(4)优化布局:通过调整现有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基础设施配置,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4.3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旨在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长期稳定发展。以下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方面:(1)绿色低碳: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注重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2)资源节约:合理配置城市基础设施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3)环境保护: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4)循环经济:推广城市基础设施的循环利用,提高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5)社会公平: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平分布,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第五章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保护5.1城市绿化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绿化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如下:(1)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绿化规划中,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2)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绿化规划应注重长远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绿化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美化城市原则:城市绿化规划应注重城市景观美化,提高城市形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城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自然条件,合理选择绿化植物,实现绿化效果的最大化。(5)公众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公众在城市绿化规划中的作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提高绿化规划的民主性和科学性。5.2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均衡布局原则:根据城市功能和居民需求,合理配置城市绿地,实现绿地空间分布的均衡性。(2)生态隔离原则:在城市绿地布局中,应注重生态隔离带的设置,减少城市环境污染。(3)多样性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具有多样性,包括公园、绿地、广场、防护林等不同类型,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4)便捷性原则:城市绿地应与居民生活紧密相连,提高绿地使用的便捷性。(5)景观与功能相结合原则:在城市绿地布局中,应注重景观与功能的相结合,实现绿地功能的最大化。5.3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明确城市生态保护红线,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底线安全。(2)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监管,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实施严格保护。(3)推进城市污染治理:针对城市污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4)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对城市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生态功能。(5)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鼓励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的发展,降低城市生态环境负荷。(6)提高居民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第六章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6.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与规划标准6.1.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指为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保障城市正常运行而提供的服务设施。根据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的不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分为以下几类:(1)教育设施: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2)医疗卫生设施:包括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等;(3)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剧院等;(4)体育设施:包括体育场馆、健身中心、游泳馆等;(5)公共交通设施:包括公交车站、地铁站、停车场等;(6)商业设施:包括超市、商场、餐饮店等;(7)公共安全设施:包括消防站、警察局、应急避难所等;(8)社区服务设施:包括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场等。6.1.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标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应遵循以下标准:(1)实用性原则:设施应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2)合理性原则:设施布局应考虑人口分布、地域特色、交通条件等因素,实现资源合理配置;(3)可持续性原则:设施建设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4)安全性原则:设施应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5)经济性原则: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6.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优化6.2.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原则(1)功能分区原则:按照设施功能和服务对象进行分区,实现设施之间的协同作用;(2)空间均衡原则:设施布局应遵循空间均衡原则,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分布不均;(3)交通便捷原则:设施布局应充分考虑交通条件,提高设施可达性;(4)环境友好原则:设施布局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6.2.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策略(1)完善设施网络:加强设施之间的联系,构建完善的服务网络;(2)提高设施利用率:通过合理规划,提高设施利用率,降低建设成本;(3)创新服务模式: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设施服务水平;(4)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引导设施布局优化。6.3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社区发展6.3.1社区发展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要求社区发展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提出以下要求:(1)满足居民需求:设施规划应充分考虑居民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2)促进社区和谐:设施规划应注重社区和谐,促进居民互动与交流;(3)提升社区环境:设施规划应关注社区环境,提升社区整体形象;(4)助力社区发展:设施规划应助力社区发展,推动社区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步。6.3.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社区发展的互动关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社区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为社区发展提供基础保障;(2)社区发展对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提出新的要求;(3)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社区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城市进步。通过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可以更好地满足社区发展需求,促进社区和谐与繁荣。第七章城市居住区规划7.1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居住区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旨在保障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下为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1)人性化原则:城市居住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以人的活动为核心,营造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2)生态原则: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应注重生态平衡,保护自然景观,提高绿地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居住区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4)功能分区原则:城市居住区规划应按照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居住、商业、文化、教育等不同功能区域,提高城市居住区的整体功能。(5)交通便捷原则:城市居住区规划应注重交通网络布局,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出行需求。7.2城市居住区布局与优化城市居住区的布局与优化是提高城市居住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城市居住区布局与优化的主要内容:(1)合理划分居住区块:根据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和功能需求,合理划分居住区块,形成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的居住单元。(2)优化公共设施布局: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服务半径,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3)提高绿化覆盖率: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4)保障交通便捷性: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保障居民出行便捷。(5)注重景观设计: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注重景观设计,提高居住区的美学价值和观赏性。7.3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重要保障。以下为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1)教育设施规划:合理配置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设施,保障居民子女的教育需求。(2)医疗卫生设施规划:优化医疗卫生设施布局,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3)文化体育设施规划:增加文化体育设施,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居民身心健康。(4)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合理配置商业服务设施,满足居民购物、餐饮、娱乐等消费需求。(5)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优化市政公用设施布局,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保障居民生活品质。(6)社区服务设施规划: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便捷的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便利性。第八章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8.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3)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实现城市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注重灾害预警与应急处置;(5)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城市安全与防灾工作。8.2城市安全与防灾设施布局城市安全与防灾设施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布局消防站、急救站、消防水池等消防设施,保证消防设施覆盖城市各个区域;(2)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排水能力,防止城市内涝;(3)合理规划避难场所,保证避难场所分布均匀,满足居民紧急疏散需求;(4)完善城市绿化系统,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减轻自然灾害影响;(5)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城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8.3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的实施与监管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的实施与监管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的组织领导体系,明确各级部门职责;(2)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规划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主体;(3)加强规划宣传和培训,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4)建立健全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5)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与评估,保证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第九章城市历史文化与风貌保护9.1城市历史文化与风貌保护的基本原则9.1.1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城市历史文化与风貌保护应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充分挖掘和传承城市的文化底蕴,使之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灵魂。9.1.2整体保护,有序更新城市历史文化与风貌保护应坚持整体保护原则,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保护,同时注重有序更新,保持城市活力。9.1.3合理利用,创新发展在城市历史文化与风貌保护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创新与发展,实现历史与现代的有机结合。9.1.4社会参与,共同维护城市历史文化与风貌保护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加强社会参与,形成共同维护的良好氛围。9.2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9.2.1建立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体系制定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明保证护范围、保护措施和利用方向,构建完善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体系。9.2.2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与评估对城市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评估其价值,为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9.2.3保护历史建筑与风貌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和风貌进行保护,修复破损建筑,维护城市风貌。9.2.4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促进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发挥其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9.3城市风貌保护与城市更新9.3.1制定城市风貌保护规划明确城市风貌保护的目标、范围和措施,保证城市更新过程中风貌的完整性。9.3.2加强城市设计,提升城市风貌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注重城市设计,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风貌。9.3.3保障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更新项目在城市更新项目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鲜度保障冷藏运输协议范例
- 2024年担保协议法律效力分析
- 地方政府招商中介服务协议样本
- 2024年软件系统定制协议模板大全
- 彩钢建筑安装工程协议2024年详规
- 2024年协议附加条款定制模板
- DB11∕T 1724-2020 淡水养殖水体常用微生态制剂使用技术规范
- DB11∕T 1685-2019 天然草坪足球场场地设计与建造技术规范
- 2024年员工招聘协议详尽样本
- 2024年度销售岗位劳动协议
- 广东省珠海市第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九年级数学试题(无答案)
- 成语积累竞赛试题
- 2024焊接工艺规程
- 2024年巴黎奥运会
- 人教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第6课《识别界限 拒绝性骚扰》教学设计
- 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名师备课系列(统编版)
- 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安全研究综述
- 《8 课余生活真丰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广州医学院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新生儿败血症-7
-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家的意味》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