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与酶相关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试题的答题技巧
一、命题角度
高考中与酶相关的实验设计和探究题的呈现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已知实验目的,让考
生设计验证性实验或探究性实验;二是利用题干设计好的表格、坐标曲线、新科技材料的文
字叙述等手段给出有效信息,让同学们完成相关问题。
二、应对策略
①针对第一种类型的试题,要根据实验目的,设置好实验组和对照组,准确找到实验设
计中的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正确的方案应是各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实验变量不同,无关变
量都相同。②针对第二种类型的试题,仔细审题,获取有用解题信息最为重要;审题时要关
注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什么量不同,这个量就是实验变量,可根据实验变量推测出实验目的。
此外,与酶相关的实验设计与探究,还可设置为对实验结果的预测,需根据酶的作用机理,
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的影响原理和影响程度等做出有关的判断。同学们一定要
熟悉教材实验,迁移应用是突破实验类试题的通用法宝。
三、典题例证
例蔗糖酶能专一催化1mol蔗糖分解为1mol葡萄糖和1mol果糖。某科研小组在最
适温度(40℃)、最适pH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中画出最适状态下,反应过程中葡萄糖浓度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请用“1”标注)。在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图中画出最适状态下,一开始时将混合
物中蔗糖的浓度增加50%,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7”标注。)
(2)在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中分别画出,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酶的浓度增加50%、反
应温度降低10C,反应温度升高10℃、反应温度升高20℃蔗糖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
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10℃后的变化曲线、用“4”
标注温度升高10°C后的变化曲线、用“5”标注温度升高20c后的变化曲线)。
(3)拜糖平与蔗糖酶的亲和力较蔗糖大15000倍,故能竞争性抑制蔗糖与蔗糖酶的结合。
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拜糖平后,请在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图中画出反应速率随酶
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6”标注)。
[解题思路]解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醐的催化作用机理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对酶促反应
的反应程度进行推测。在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中,只有表示反应物浓度的曲线才会下降,
可见图中的物质浓度是蔗糖浓度(反应物的浓度)。从反应关系看,1mol蔗糖分解为1mol
葡萄糖和Imol果糖,当蔗糖浓度为。时,反应完成,葡萄糖达到和蔗糖起始浓度相同的浓
度水平,所以表示反应过程中葡萄糖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的起点是0,终点的浓度和反应
物的起始浓度相同。增加酶只能使反应提前到达终点,所以用曲线2表示,其下降速度快;
降低反应温度使反应延迟到达终点,用曲线3表示,其下降速度慢;温度升得越高,酶失活
得越快,酶失活前仍能催化蔗糖分解,所以分别表示反应温度升高10、和反应温度升高20℃
的曲线是4和5。竞争性抑制是可逆的,酶越多,酶和底物结合的概率越高。加竞争性抑制
剂后,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如曲线6所示。在酶浓度相同时,反应物浓度高,反应速率快,
所以•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蔗糖的浓度增加50%时,反应速率的变化应如曲线7所示。
[答案]如图所示
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题的答题技巧
一、命题角度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题是最重要的高考压轴题之一。光合作用用和呼吸作用的试题
综合性强、灵活性大,且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主要的命题角度:①多以坐标曲线、生理过
程图解为背景切入,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②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核心
的实验设计题;③相关计算题。
二、应对策略
对于曲线、图解试题,首先,要对光合作用和呼里作用的过程有彻底、全面的掌握,要以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为主线,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叶绿体中色素
的种类及吸收光谱等为主要内容,特别注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等的联系。其次,要强化高
考热点题型的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相关实验设计试题的类型:①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或释放的气体等的定性验证、定
量测定和呼吸商的定量测定;②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发生场所的验证等。其解题策略:首
先,要明确定性验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或释放的气体、定量测定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强度、呼吸商(呼吸作用放出的C02量/呼吸作用吸收的02量)测定的方法(酸碱指示剂法和
观叶片沉浮法、半叶法和黑白瓶法等)。其次,要仔细审题,确定试题类型。再次,要了解
相关方法容易产生的误区及原因。最后,多练习同类试题,开拓思路,掌握解题规律,提高
解题能力。
对于相关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理清净光合作用量、总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这三个量
的关系,此类题的解题程序可归纳如下:确定是净光合作用量还是总光合作用量一列方程求
出第三个量一根据需要求出其他物质的量一根据需要求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或体积。要明确:
①光下直接测得的数值都是净光合作用量(净产量),②不进行光合作用时可直接测出呼吸作
用量,③上述三个变量的关系式:净光合作用量=总光合作用量一呼吸作用量。
复习时,要选择一些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方面的典型题目进行训练分析,掌握解题方
法、技巧,培养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要总结解题模
型,多做变式习题。研究高考试题对生物复习具有指导作用,分析近年高考试题,可以得出
解题的思路,平时复习题应以追求质量为先,要在过去的高考试题中寻找规律,多做贴近高
考试题的变式习题或模拟题.以提高复习效率。
三、典题例证
例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
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
测实验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与用具:烟草幼苗、试管两支、蒸储水、嗅麝香草酚蓝、NaHC03稀溶液(为
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真空泵、C02充气机、暗培养箱、日光灯(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
件适宜,空气中。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1)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入盛有等量蒸储水、嗅麝香草酚蓝NaHCCh稀
溶液、漠麝香草酚蓝的两支试管中。此时,叶片均浮在液面上,溶液呈现蓝色。
(2)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可观察
到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溶液呈现蓝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
分析预测的结果: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怎样用酸碱指示剂定性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02、呼吸作用放
出C02,怎样用叶片沉浮法定性证明光合作用产生02、呼吸作用消耗02。澳麝香草酚蓝是
酸碱指示剂。一开始溶液呈现蓝色,说明溶液已是碱性,所以先使溶液呈酸性,才能检测出
光合作用吸收C02使溶液呈碱性。本题的关键是空气中02和C02在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
吸忽略不计,由此得出:蒸储水的试管无气体的产生和消耗,所以溶液始终呈现蓝色,叶片
始终在试管底部。
【答案】(3)向NaHCCh稀溶液试管充入C02,使溶液呈现黄绿色,另一试管不充C02
(4)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日光灯下,光照一段时间。结果:NaHCCh稀溶液中的叶片上浮,溶液
呈现蓝色,蒸储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溶液呈现蓝色(5)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暗培养
箱中一段时间。结果:NaHCCh稀溶液中的叶片下沉,溶液呈现黄绿色,蒸储水中的叶片仍
在试管底部,溶液呈现蓝色分析预测的结果:(1)光照下,NaHCCh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光
合作用,吸收的CO2多于呼吸作用放出的C02,pH上升,溶液呈现蓝色,并且光合作用放
出的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2,叶肉细胞间隙中的。2增加,叶片上浮。而蒸储水中缺乏
C02和02,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pH不变,溶液呈现蓝色,叶肉细胞间隙缺
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2)黑暗中,NaHCCh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放
出的CO2溶于NaHCCh稀溶液中,使pH下降,溶液呈现黄绿色,并消耗了叶肉细胞间隙中
的02,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叶片下沉。蒸储水中缺乏。2,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叶
肉细胞间隙仍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溶液呈现蓝色
【试题点评】本题是高考改编题,原题只能验证光合作用产生。2,呼吸作用消耗02。
本题的精巧之处在于还能同时验证光合作用吸收C02,呼吸作用放出C02。
1.定性验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或释放气体的方法,主要有酸碱指示剂法和观叶
片沉浮法。酸碱指示剂法定性验证的原理是光合作用吸收C02使pH升高,呼吸作用产生
CO2使pH降低;观叶片沉浮法定性验证的原理是光合作用产生02使叶片上浮,呼吸作用
消耗02使叶片下沉。
2.定量测定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方法,主要有半叶法、黑白瓶法,或先光下后
暗中处理、先暗中后光下处理等。它们都可以转化为测定光处理前后的增量(此值是净光合
作用量,可以是正值或负值)和暗处理前后的增量(此值是呼吸作用量,是负值),所以都可以
再求出光合作用。
3.呼吸商的(呼吸作用放出的C02量/呼吸作用吸收的。2量)测定:加NaOH的装置所
测的气体的减少量,就是吸收的02量(体积),加蒸储水的装置所测的气体的减少量,就是
吸收的量(体积)和放出的C02量(体积)的差,加蒸储水的装置所测的气体的增加量,就是
放出的C02量(体枳)和吸收的02量(体积)的差。据此列出方程就可求出放出的C02量(体积),
进而求出呼吸商。
三•与遗传规律的应用相关试题的答题技巧
遗传规律的应用是高考永恒的话题。其基本题型可分为由因求果型型(从亲代推子代)和
由果求因型(从子代推亲代)两大类。
应对策略:(1)熟悉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特点,熟练掌握基因
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分析、解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联
系;(2)清晰记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测交实验
过程及各种结论;(3)认真分析题干,获取有用信息,迁移到相对熟悉的实验中,
找到相关结论,并应用它进行解题。
此外,要注意对有关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基因互作)的考查的由果推因型
试题。这种类型的试题,多是由F2的表现型推F1,再由F1反推亲代。当考虑基因互
作时,由于F2的9:3:3:1可演变为9:7、9:6:k12:3:1、9:3:4、3:6:7、1:
4:6:4:1等。所以,若F2为9:7或9:6:1或12:3:1或9:3:4或3:6:7,F1就
是AaBb,亲代都是纯合体。
还要注意伴性遗传的由果推因型试题。这种类型的试题,可先确定伴性遗传,再确定非
伴性遗传。对于其中的某对基因控制的表现型而言,确定伴性遗传的方法是:若相同亲本的
杂交后代,雄性有某表现型,雌性却不表现,可认为该表现型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亲
本可表示为XDXd和XDY;若相同亲本的杂交后代,雌性有某表现型,雄性却不表现,可
认为该表现型为伴X和Y染色体遗传,亲本是XDXd和XdYDo
例已知小家鼠中,黄毛与灰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
示):尾形的弯曲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
小家鼠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仞:
项目黄毛尾弯曲黄毛尾正常灰毛尾弯曲灰毛尾正常
雌鼠2010
雄鼠22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毛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基因型是。
(2)小家鼠尾形性状中,显性性状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
(3)亲代雌鼠、雄鼠的基因型分别是、o子代中灰毛尾正常小家鼠的基因
型是一。
(4)若不考虑毛色性状的遗传,让子一代中全部的尾弯曲雌鼠与尾弯曲雄鼠交配,后代的表
现型和比例是—o
(5)子代表现型为灰毛尾弯曲的雌鼠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o
[解题思路]本题是伴性遗传的由果推因型试题。解题程序:确定后代中雌性未表现性
状的尾正常是伴性遗传f确定尾正常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一确定亲本的有关基因一确定
亲本的另一对基因。详解如下:由后代中无雌性黄毛尾正常和灰毛尾正常,即后代雌鼠没有
尾正常,推知尾正常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雄性后代有尾正常和尾弯曲,所以它们
的母本为XFXL再得出它们的父本为XFY。由于无论是雄性后代还是雌性后代,黄毛:灰
毛都是2:1,可知黄毛与灰毛是常染色体遗传性状,黄毛是显性性状,双亲都是杂合体。
再根据双亲都是杂合体,后代的表现型应是3:1,而现在是2:1,推出基因型为BB的个
体致死。最后得出,双亲为BbXFX「和BbXFY,Fi中成活的雌性是(2Bb:lbb)(lXFXF:XFXf),
雄性是(2Bb:lbb)(lXFY:IX'Y);F|中尾弯曲雌鼠1/2是XFX。尾弯曲雄鼠是XFy,它们
生出的后代尾正常占1/2X1/4=1/8,尾弯曲占7/8:表现型为灰毛(bb)尾弯曲(1/2是
XFxF)的雌鼠中,纯合体占1X1/2=1/2.
[答案]⑴常BB(2)尾弯曲X(3)BbXFXfBbXFYbbX'Y(4)尾弯曲:尾正常
=7:1(5)1:1
四•与遗传系谱图及相关计算累试题的答题技巧
一、命题角度
人类的遗传病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Y染色体遗传病。给出遗传系普图及相关条件,要求确定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或推测后代的患病率,是此类试题的主要呈现形式。
二、应对策略
(1)熟悉各种人类遗传病的遗传特点;(2)具备分析遗传系谱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3)从
隐性个体人手分析,以点破面;(4)使用正确的解题顺序,先理解决此类题的最常用方法是
假设法(实质就是假设演绎法)。解题时应先作出否定的判断,不能作出否定判断的才能作出
肯定的判断。以一对基因控制的完全显性性状为例(有多对基因控制的可分别考虑每一对),
先否定再肯定的解题思路如下:
对于发生性状分离的系谱图,判断的程序:否定显性确定是隐性一否定伴X染色体隐
性确定是常染色体隐性,或否定常染色体隐性确定是伴X染色体隐性。
对于未发生性状分离的系谱图,可分别假设患病和正常性状为隐性。判断程序:假设病
是隐性(正常是隐性)一否定病(正常)是伴X染色体隐性,确定是常染色体隐性,或否定病(正
常)是常染色体隐性,确定是伴X染色体隐性。
三、典题例证
如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IL—3不含等位基因),请回答
下列问题
□正常男
o正常女
~~@■甲病男
678•甲病女
<5Si因乙病男
121314@乙病女
(1)甲病属于—,乙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伴X染色体显性遗
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E.伴Y染色体遗传病
(2)11-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H—6的基因型为一
(3)假如HI—10和HI—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患乙病的概率
是,生只患一种病的男孩的概率,生不患病的孩子的概率是o
【解题思路】(1)对于甲病有关的表现型:9号表现正常,和父母都不同,可知甲病是
由显性基因控制的,9号的父亲3号不含等位基因,可推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对于乙病有关的表现型:6号患病而父母都正常,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8号的儿子14
号正常,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对于控制甲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关的
基因,1号和2号的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则1号和2号分别为XAxa和XAY,5号为XAXA
的概率为1/2,6号为XaY;对于控制乙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关的基因,1和2的后
代发生了性状分离,1和2分另I」为Bb和Bb,生的5号为1/3BB,6号为bb。综上,5号
为纯合体BBXAXA的概率为(1/3)X(1/2)=1/6,6号的基因型为bbX^Y。(3)按上述思路,
可确定13号为bbxay,因9号为xay,故4号为XAxa,因3号不含等位基因,为XAY,
故10号为1/2XAX,;同理:4号为2/3Bb,而3号为BB,故10号为1/3Bb。10号和
13号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1/2)X(1/2)=1/4;生育的孩子患乙病(患乙病的
孩子是1/3Bb和bb生的)的概率为(1/3)X(l/2)=l/6,生育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1
/4+1/6-1/4X1/6X2=1/3,故生只患一种病的男孩的概率=1/3X1/2=1/6,不患病
孩子的概率=1-1/4-1/6+1/4X1/6=5/8。
【答案】(1)CB⑵1/6bbXaY(3)1/41/61/65/8
【点评】按常规方法解题,对于显性遗传病,要否定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否
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对于隐性遗传病,要否定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否定是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本题的解法是先确定隐性性状,再看能否否定该隐性性状是伴X染色
体隐性或否定是常染色体隐性,这样解的好处是不需要再考虑否定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或否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从而降低了识记难度,也简化了解题程序。按常规方法解
题,当求后代是显性遗传病概率时,对于患病的亲代,既要考虑是显性纯合体的概率,又要
考虑是杂合体的概率。本题的解法是先转化为求后代是隐性的概率,这样只需考虑患病的亲
代是杂合体的概率,从而简化了解题程序。
五•遗传学实验设计与探究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一、命题角度
假设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遗传类实验设计及探究题常涉及这种方
法。高考命题中有关遗传学实验的考查常集中于此。命题角度有:①验证某个个体是否为纯
合体;②验证某个性状是否为显性性状;③验证基因的显隐性;④验证某种基因位于何种染
色体上;⑤培育特定基因型的个体的方法设计与验证;⑥相关遗传理论的验证,如验证基因
分离定律的方法等。可以预见,确定亲本是哪些非等位基因控制的基因互作题,确定某对基
因位于X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上、X和Y染色体上等综合题将成为高考的压轴题。
二、应对策略
对于遗传类实验设计及探究题,主要的解题方法是假设演绎法。即从假定的后代的表
现型等是否出现,推测所假设的遗传方式是否成立,由果推因。解此类题时:需要设计自交
或杂交实验,建立因和果的一一对应关系后,才能由果推因。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是否是自由组合的方法:只有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都符合自由组合
定律应出现的比例时,才能认为是自由组合。
(2)确定显性性状的方法:对于纯合体,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的杂交后代的性状就是显
性性状:对于杂合体,同一相对性状的个体自交或杂交,后代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就是
隐性性状;当不知是否是纯合体时,看同一相对性状的个体自交或杂交的后代,若出现了不
同于亲本的后代,则该后代表现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若未出现不同于亲本的后代,则亲本
都是纯合体。
(3)确定纯合体、杂合体的方法: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
则双亲都是纯合体;同一表现型的个体自交或杂交,若后代出现了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则
双亲都是杂合体。
(4)确定控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和Y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上(以D和d基因控
制相对性状而言):表现为隐性的雌性和表现为显性的雄性杂交,若后代中拘雌性都是显性,
雄性都是隐性,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双亲是Xdxd和XDY;若后代中的雌性都是隐性,
后代中的雄性都是显性,则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双亲是XdX」和XdYD;同一表现型
的个体杂交,若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都是雄性,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双亲是XdXd
和Xi,Y:同一表现型的个体杂交,若后代中表型不同于亲本的都是雌性,则基因位于X和
Y染色体上.双亲是XDXd和XdYD„
三、典题例证
由基因D和d控制的A和B两种表现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它们可能是常染色体的从性
遗传(雄果蝇的A表现型为显性,雌雄个体只是杂合体的表现型不同)、伴X染色体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为了确定其遗传方式,某同学用A表现型的雄果蝇(不含等位基因)和B
表现型的雌果蝇(不含等位基因)杂交,结果发现雄性后代都是A表现型,雌性后代都是B
表现型:
(1)该同学的实验可以说明该性状不是遗传。
(2)利用该同学的材料,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
到本实验的目的?(杂交实验的雌蝇需用处女蝇)
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解题思路]解本题时需根据有关的遗传特点进行假设推理。获取和利用题中的信息,是
正确解题的关键。推理如下:若为常染色体的从性遗传(雄果蝇的A表现型为显性,雌雄个
体只是杂合体的表现型不同),则A表现型的纯合雄果蝇为DD,B表现型的纯合雌果蝇为
dd,Fi为Dd,雄性后代都是A表现型,雌性后代都是B表现型,符合题意;若为伴X染
色体遗传,则亲本为XdX11(雌性、B表现型)和X°Y(雄性、A表现型),后代为XdXd(雌性、
A表现型)、XdY(雄性、B表现型),和雄性后代都是A表现型、雌性后代都是B表现型不
符,不符合题意;若为伴Y染色体遗传,则A表现型的纯合雄果蛆为XYD,B表现型的纯
合雌果蝇为XX,B为XX和XYD,雄性后代都是A表现型,雌性后代都是B表现型,符
合题意。综上,利用该同学的材料已证明该性状不是伴X染色体遗传,很可能是常染色体
的从性遗传或伴Y染色体的遗传。若想进一步证明是常染色体的从性遗传还是伴Y染色体
遗传,让Fi果蝇交配得F2即可。若为常染色体的从性遗传,则F2为DD:Dd:dd=l:2:L
F2的雄果蝇中的A表现型:B表现型=3:1,雌果蝇中的A表现型:B表现型=1:3;若为
伴Y染色体的遗传,则F2的雄果蝇都是A表现型,雌果蝇都是B表现型。
[答案](1)伴X染色体(2)使该同学的B果蝇交配得F2,若F2的雄果蝇中的A表现
型:B表现型=3:1,雌果蝇中的A表现型:B表现型=1:3,则为从性遗传;若F2的雄果
蝇都是A表现型,雌果蝇都是B表现型,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
六•免疫类综合题的答题技巧
一、命题角度
对于免疫部分的考查主要涉及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及相关免疫疾病的发病机理等内容。主要的
命题角度有:①以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免疫疾病的发病机理等过程图解为背景形式出现;
②以文字背景信息形式出现;③以曲线图、结构图为切入点等形式考查免疫的相关基础知识。
二、应对策略
首先要综合分析题干中体现出来的内容;其次要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准确的专业术语表
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1)对于过程图解题:①熟悉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敏反应、淋巴
细胞产生等过程图解;②具备分析“变形”图解的能力,能够迁移应用。(2)对于文字背景
信息题:①熟悉免疫的基础知识,关注吞噬细胞的功能、淋巴因子的作用、抗体的产生等细
节知识;②具备较强的文字分析能力,能够仔细审题,挖掘出有用的解题信息。(3)曲线图、
结构图题:分析相关曲线、结构图是突破的关键。
三、典题例证
例请回答免疫的相关问题。
I.人体免疫系统只会攻击入侵的细菌和病毒,利用抗体和各种白细胞来识别和杀死这
些入侵者。但在自身免疫疾病中,一部分人体免疫系统却误将某些自身组织作为攻击目标。
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有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hcumatoarthritis)、风
湿性心脏病等。研究显示,在自身免疫疾病出现明显症状的数年前,人体就会产生一些自身
抗体(autoatibody),它们会慢慢侵蚀自身组织。自身抗体的发现意味着有朝一日,医生可以
通过检测健康人的血液,看其中是否含有某种自身抗体来预测这个人在今后会不会患上某种
疾病。有了这种准确的疾病预测方法,病人就能利用药物和现有的干预手段,预防或延迟病
症的出现。请就题干中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自身免疫病是一种因人体免疫能力过强,而引起的误伤的一种疾病,在治疗这种
疾病时,通常要使用一剂,以降低自身的免疫能力;而AIDS则是一种因—引起的疾病,
是的简称。
(2)1型糖尿病是一种因细胞受伤而产生的(填激素名称)过少引起的依赖型
疾病,这种激素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的作用是—的,并由此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人体
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3)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正常人A与糖尿病人B(水平虚线表示正常值)在进食后一段时
间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是。
由幡侬度
II.如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吞噬细胞对病菌的这种吞噬作用与细胞膜的—有密切关系,该过程属于—免疫。
(2)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在吞噬病菌后,还能对其进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
特有的抗原(抗原决定簇),呈递给一和—,使后者分化为—和一。病菌进入细胞内
部时,则会被攻击。
[解题思路]本题第1题是材料信息题;第n题是过程图示题。总的特点都需要从所给
材料、过程示意图中获取有效的解题信息,这也是解题的关键。i.(1)掌握自身免疫疾病
的定义就能轻松解答本小题;(2)1型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疾病,是由胰岛B细胞受损,
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胰岛素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关系为拮抗,
共同调节着人体的血糖浓度。(3)人体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正常人血糖浓度渐渐升高并达
到最高值,随后渐渐下降,恢复到正常值的范围,而糖尿病人血糖浓度虽然后来下降了,但
还是维持在较高的水平。H.本题考查吞噬细胞的相关知识,分析图示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吞噬细胞吞噬异物是内吞作用,是通过细胞膜的流动性来完成的。直接吞噬外来的病菌是非
特异性免疫过程,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也能发挥作用,首先,它能够暴露出病原
体所特有的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和B细胞,使后者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病菌进入细胞内部时,则会被效应T细胞攻击.
[答案]I.(1)自身组织和器官免疫抑制自身免疫缺陷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症(2)胰岛B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拮抗(3)甲II.(1)流动性非
特异性(2)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七•植物激素调节相关实验设计与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一、命题角度
近年高考对植物激素调节的考查主要涉及实验设计与分析,命题形式可分为:①考查实
验目的和实验步骤的设计;②预测实验的结果、总结实验结仑;③考查实验原理和实验假设;
④分析实验过程、比较实验数据、关注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原因等。
二、应对策略
(1)熟悉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对实验选材、实验条件的控制、对照实验的设计、实验结
果的分析验证等做深入剖析,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迁移应用。(2)
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①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一般都能直接从题干中读取,也可
间接通过实验步骤、实验变量,总结得出。②明确设计实验的原理:一般在题干中能找到实
验原理,即使在题干中找不到,它也是教材中最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原理。③正确选
择材料和用具:目前,实验所给材料和用具都必须使用,此点可作为验证你的实验设计是否
合理的依据之一(题目已经给出)。④合理安排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设计的方
向,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基础上理清实验步骤;此外,要加强
训练,提高能力。⑤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和分析:要分清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预测的实
验结果应与实验的假设相一致;探究性实验是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其结果往往有多种可能,
且一个结果对应一个相应的结论。⑥得出科学的结论:关键是找到实验中隐藏的因果(逻辑)
关系。此外,还要多关注以识图分析题的出现的有关植物激素的试题,此类试题多以生产、
生活为主要背景。
三、典题例证I
例许多实验研究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模式,如用玉米胚芽鞘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1:将切除的胚芽鞘尖端放于琼脂块上(图1),移去尖端后,将琼脂切成体积相等
的若干个方块,将方块不对称地放在除去尖端的胚芽鞘上,实验保持在完全黑暗处进行12h,
每个胚芽鞘弯曲的角度以图2的方法测量,并计算平均值。每次放入等面积、等体积琼脂块
中的胚芽鞘尖端数量不同,这样重复上述过程。
图1图2
实验2:用含有不同浓度IAA的琼脂块代替胚芽鞘尖端进以步实验。
上述两个实验的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实验1实验2
S10
另5
:468102
琼脂块内胚芽鞘00.20.40.60.81.01.21.41.61.8
尖端的数坦琼脂块内IAA浓度/"mol•5
(1)绘图表示,如何将琼脂块放于胚芽鞘上,才能得到如图3所示的结果?
(2)为什么实验要在完全黑暗处进行?。
(3)解释实验2的结果:IAA从0〜1.3ulmol-L1过程中,。
(4)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两种实验条件下的最大弯曲角度分别为—、―。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及定量实验研究。虽然本实验与教材中介绍的实验
有一定的区别,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即以教材中经典实验的设计思路为思考出发点,理解、
分析和设计实验,这是应对此类实验设计题的关键。为考查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将
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胚芽鞘的一侧,用来测定促进生长的效果,弯曲角度越大,说明促进
生长的作用越强。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效的,超过此范围,反而有抑
制作用。通过对图4的观察,可知在超过1.3ulmol・Lr后,弯曲角度下降。
[答案](1)如图所示
三厂琼脂块
切去尖端
的胚芽鞘
(2)防止在光下光照不均匀,或者是单角度、单方向光照影响实验结果(3)IAA浓度低,
促进生长;IAA浓度高于1.3ulmol・L」时,弯曲角度开始下降,说明促进生长的作用降
低(4)15度18度
□八•种群增长曲线及应用相关试题的答题技巧
一、命题角度
种群增长曲线是利用曲线来形象表示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一种手段,是生物坐标曲线题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命题思路的重要体现形式。此类试题考查切
入点主要有:曲线中“K”值的应用;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种群的基本特征间的关系;
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等。根据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有两种种群增长曲线的基本形式:“J”
型曲线和“S”型曲线。
二、应对策略
针对种群增长曲线题,同学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两种曲线的异同点:
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
条件无限环境,理想条件有限环境,自然条件
原因食物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无敌害环境条件有限,受空间、食物、
天敌等制约
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无K值。“J”型增长的两种情①有种群数量的最大环境容
况:①实验条件下;②一个种群刚迁移到一个新的适纳量(K值),种群数量达到K
宜环境中值时,种群将不再增长;②环
境条件对种群增长的阻滞作
用,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逐
渐按比例增加
增长保持稳定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
率
差异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环境阻力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即"J”型增长曲线
总结
万境阻力,“S”型增长曲线
(2)具备分析曲线的能力,主要方法:①知道横、纵坐标的意义,找出两者之间的大致
关系;②明确曲线中特殊点的意义;③分析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特别是种带增长曲线斜
率的含义。
(3)仔细审题,运用题中曲线特征、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最后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表
达。
三、典题例证
例请回答下列种群增长曲线的相关问题:
(1)若图1是某池塘中鲫鱼生长曲线图,则在捕捞时,应让池塘保持(填No、1</2或长)尾
鲫鱼时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率。图2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据图分析可知甲、乙两种群可能为关:匕〜&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
成是—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型。
种群增长速率
种
群
数
量
炯
时同
(2)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特设计了两组实
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
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种
种
群
群
数/大草履虫
数草履虫
量
量
毛虫
栉毛虫
OO
时问
图甲时间
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据图可以判断大草履虫为—(被捕食者/捕食者)。
②根据图乙的曲线特点,可以判断沉渣能够影响大草履虫和栉毛虫的—。通过图甲和图乙
的综合比较可知,同一种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同/不同)。
[解题思路]分析各个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解题的关键。(1)分析图1的“S”型
曲线可知,在K/2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鲫鱼群恢复能力最强,因此池塘中的鲫鱼数量
在K/2时,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率;分析图2,结合题干信息,可以很容易判断出甲、乙
两个种群为竞争关系;分析图2,在t3〜t5时间内,甲种群增长率为负值,所以,甲种群的
年龄组成是衰退型(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相对较少),乙种群在匕〜t5时间内,种群增长
率都大于零,种群数量在增加,属于增长型。(2)本小题综合考查同学们的实验分析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乙曲线可知,大草履虫为被捕食者;综合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看出沉渣的作
用,大草履虫因为得到隐蔽场所而得以生存下来,而栉毛虫因得不到充足的食物而死亡。
[答案](l)K/2竞争衰退增长(2)①被捕食者②种群数量变化不同
九•发酵工程及应用相关试题的答题技巧
一、命题角度
近年高考命题集中在微生物的概念和类群,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发酵工程及应
用方面。命题多以微生物及发酵工程为背景,且多以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为载体,
突出微生物和发酵工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本专题相联系的知识点总结如下表:
章0知识渗透点
生命的物质基础微生物的营养(五大营养家)
细胞原核、其核细嗨的结构
斯陈代谢博特性,呼吸作用、斯陈代谢类型
生殖裂殖、胞子生殖,出芽生殖
遗传变异进化DNA庭制、基因突变
生态学生产者、消费苫、分解者;细藤种群增长曲线
免疫抗原决定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生物周飒固氮微生物
珏因工程基四I:程运载体和受体.运用基因1:程构建匚程曲
细胞工程和发群r.程运用细胞1:程构建工程前.发解条件的控制
二、应对策略
在复习中,除了知道上表的知识间的联系外,还要注意:①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②
关注高考命题的切入点和题型;③区分易混概念和生理过程;④关注发酵工程图解;⑤多做
相关高考变形试题。
三、典题例证
例如图1为某细菌合成某种氨基酸的代谢调节示意图,图2为各种生长曲线,图3
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I图2图3
(1)分析图1,从微生物代谢调节的角度来看,酶I是—酶,判断依据是—。氨基酸在细
胞中积累过多,会抑制酶n的活性,这种调节方式与①相比有等特点。
(2)氨基酸属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3)该细菌的正常生长曲线是图2中的曲线;如果想延迟曲线C的cd段表示时期
的出现,可采用培养的方法,如果想获得大量次级代谢产物,则应使曲线保持在
段。
(4)图2中的B、C曲线中,在c点时环境阻力开始起作用。在c点时,C曲线下降
的原因是。而B曲线能维持原状的原因是o
(5)与其他生物比较,微生物代谢异常旺盛,其原因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因素包括o
(6)分析图3可知: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醐③的反馈抑制物;通
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
则可消除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7)要增加氨基酸的产量,下列采取的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A.诱变育种,选取不能合成酶II的菌种
B.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氨基酸迅速排到细胞外
C.两种方法均可
D.诱变育种,选取不能合成酶I的菌种
[解题思路]针对此类微生物及发酵工程的试题,熟悉基础知识,认真分析图解内
容是解题的关键,明确箭头的含义是解题的前提。图1中,从微生物代谢调节的角度来看,
有物质甲时,才合成酶I,因而酶I是诱导酶;氨基酸在细胞中积累过多,会抑制酶II的活
性,这种调节方式是酶活性的调节,与①即酶合成的调节相比有快速、精细等特点。图2
中,a点之前,微生物的生长不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其种群增长曲线可以是“J”型增长。
随着个体数目的增多,营养成分减少,环境制约了微生物种群的增长,导致a点以后种群增
长率开始降低。对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可以持续为之提供食物等资源,使种
群维持一定的数量。而在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导致竞争加
剧,菌体数目减少。由图3可知,丙物质在酶③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丁物质,当丁物质过量时
会抑制酶③的活性;戊物质过量会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的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若此代
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到菌体外,丙物质就不会过量,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酸①的抑制作用。
通过诱变育种,无论是酶I还是酶II失活,都会导致氨基酸不能合成,只有改变菌体细胞膜
的通透性,使氨基酸迅速排到细胞外,才能解除酶活性调节的限制。
[答案](1)诱导当环境中有甲存在时才能合成酶I快速、精细(2)初级
(3)C连续be(4)a营养物质减少、有害代谢产物积累等环境能为生物持续
提供一定量的营养物质等(5)微生物个体小,相对表面积大,物质交换速率大
温度、pH、含氧量等(6)丁物质戊物质丙物质(7)B
十•细胞工程及应用相关试题的答题技巧
一、命题角度
细胞工程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之一,本部分内容常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工程等内容综合。高考命题中多以以下类型出现:①以信息材料为背景的获取信息题;
②以细胞工程中各种技术的过程图解(或示意图)为载体的图解分析题(此类题最多);③以细
胞工程为主体的实验设计题。这些试题考查的重点是细胞工程中不同技术手段的原理、过程、
应用等内容,难度不大。
二、应对策略
(1)掌握好细胞工程不同技术手段的概念、过程、原理、应用的基本知识;(2)采用列表比较
的方法分析不同的技术手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多分析细胞工程的实例,体会命题者的
考查意图;(4)要关注各种技术手段中的特殊点,如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两次筛选的目的
等细节。
三、典题例证
例请回答下列细胞工程的相关问题。
资料1自然界中有一种含有叶绿体的原生动物一一眼虫,这说明植物的细胞
器同样可以在某些动物细胞中存活。某同学提出问题:“高等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
间可以实现杂交吗?”
资料2在生物科技方面,细胞融合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技术是指两个或
多个原先独立的细胞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细胞整体。细胞发生融合现象时细胞膜
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能使两个或多个细胞膜破裂,构成膜的分子重新连接、闭合形成完整的
膜。
I.请同学们结合资料1和下面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原理:根据眼虫的特点,可知高等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之间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杂
交的。实验步骤如下:
I植物材料①I诱导出愈伤组织②I
悭♦细胞一'得警生质体创胎细胞培养⑤I
\电激融5
I-W的胚胎细胞成I
I分裂形成胚胎函|
__________,
|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体的子宫内⑧|-----t动植物杂交种出生⑨|
(1)①中选的植物材料细胞中,必须有的细胞器是。
(2)③过程所用的酶是。
(3)④过程除了用电激之外,还可以用等作诱导因素。
(4)⑤过程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II.请结合资料1、2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资料说明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性。
(2)高等动物受精卵的产生是自然界的细胞融合现象,由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中,
细胞分裂的方式是分裂。
(3)如果一个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为2n,则由它发育成的雄性动物成年个体内的次级精
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o
[解题思路]本题是以生命科学中的热点问题:体细胞杂交和细胞融合技术为主线而命
制的综合性试题,只要认真阅读题干资料,分析出有用信息,再结合体细胞杂交图解和相关
基础知识就能很快得出答案。I.本题题干提示眼虫中含有叶绿体,那么所选用的植物细
胞应含有叶绿体,杂交后的细胞中是否含有叶绿体就成为验证的标志了。植物细胞壁的主要
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去除细胞壁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肢酶。II.(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
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样,细胞膜才能在一定范围内或一定条件下,做有规则的运动或彼此间
相互融合。(2)生物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这样后代的细胞和
最初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才能保持相等。(3)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有两种,一
种是着丝点已断裂,一种是着丝点未断裂,两种情况所导致的染色体数目也不一致,所以应
有两个不同的数值。
[答案]I.(1)叶绿体(2)纤维素酶和果胶醐(3)病毒、聚乙二醇(振荡、离心、生物、
化学因素等)(4)无菌、无毒的环境,营养、温度、pH、气体环境适宜
十一•变异及其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相关试题的答题技巧
一、命题角度
自然发生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产生的是不定向变异,基因工程和细胞
工程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产生定向的变异,可见从生物变异到生物工程,都渗透着变异
及其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学习,因此是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角度:(1)分析图解,确定
育种方法,回答相关问题;(2)给出原材料和育种方向,请同学们设计育种过程和方法;⑶
给出生物工程育种的过程图解,考查相关生物工程中各种技术的要点及注意事项等。
二、应对策略
(1)熟悉可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学校体育馆经营承包协议版B版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康复护理
- 护理交接班服务范围
- 2024年度地磅设备维护与升级协议
- 迪拜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策略
- 2024年分公司经营责任协议3篇
- 2024年借贷担保协议个人版范本
- 2024年度地产项目三方协作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试用期未签的劳动合同
- 2024网签版政府间借款合同样式
- 幼儿园绘本:《云朵棉花糖》 PPT课件
- 液压缸设计说明书
- 酒店装修预算表57286
- 小学数学中的“倍比关系”
- 钢结构马道施工方案(共32页)
- 四川省工程建设统一用表(新版施工单位用表)
- 简单环形网络的潮流计算
- 铝挤成型工艺介绍PPT-文库
- (完整)五年级上册数学口算500题
- 货物进出口证明书
- lonely-planet-PDF-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