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_第1页
论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_第2页
论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_第3页
论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_第4页
论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论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摘要:伴随着世界全球化地不断深入,我国的国际私法在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在涉外遗嘱继承领域,我国从一开始的几乎无法可依到如今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一套法律适用规则。但我国在涉外遗嘱继承中的法律适用规则内容还略为单薄,某些规定尚未明确,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本文通过对涉外遗嘱继承的基础理论的梳理,并比较各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规则的不同,分析我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现状和不足之处,从而系统提出完善我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制度的建议。关键词:涉外遗嘱继承法律冲突法律适用目录TOC\o"1-2"\h\u4932摘要 127467Abstract 124484引言 112412一、涉外遗嘱继承概述 12748(一)涉外遗嘱继承的概念 121078(二)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特征 1619二、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 232691(一)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冲突 214516(二)各国关于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立法与实践 511990(三)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发展趋势 63569三、我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现状与不足 932073(一)我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现状 921945(二)我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之规定的不足 1013235四、我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之规定的完善建议 115076(一)增加不动产所在地作为连结点 1113686(二)明确规定意思自治原则 1214833(三)对遗嘱实质要件作更为具体的规定 138716结语 1413314[参考文献] 1524191致谢 16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人口流动量不断增大,民商事交往更加频繁,进而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也逐渐增多,其中涉外遗嘱继承案件也不断增多。由于不同国家关于涉外遗嘱继承的立法各不相同,这便造成了在涉外遗嘱继承问题上仍存在着诸多法律冲突。诚然,关于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于个人而言,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问题的深入研究直接关系到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是否得到充分保护以及被继承人的合法权益是否能顺利实现。于国家而言,对此问题的研究也会触及一国自身利益是否得以有效维护以及与此法律关系所涉及到的相关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一、涉外遗嘱继承概述(一)涉外遗嘱继承的概念在具体的案件中,判断一个法律关系是否为涉外遗嘱继承法律关系时,最关键的标准就在于此法律关系中是否含有涉外因素。即遗嘱继承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中至少有一个含有涉外的因素。(二)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特征1.含有涉外因素是否含有涉外因素不仅是成立涉外遗嘱继承法律关系的关键所在,更是在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领域中造成诸多法律冲突的根源所在。因为,涉外遗嘱继承法律关系至少有一个要素涉及到其他国家或者其他地区,就会产生如何准确地选择准据法以及如何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合理应用准据法等问题。因此,在实践中这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实现遗嘱继承的难度。2.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规则的复杂性在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规范中,各国普遍采用分割制,将涉外遗嘱继承的相关法律事项细分为多个方面再分别规定相应的法律适用规范,这便使得一个涉外遗嘱继承法律关系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制度,从而在司法实践中增加了法律适用的复杂性。3.涉外遗嘱继承的自益性在涉外遗嘱继承法律关系中,遗嘱人在其设立的遗嘱中所处分的个人财产常常有部分或者全部位于其他国家。这就有可能会涉及不同国家的财产利益问题,而在此领域中,世界上却没有统一的法律制度。因此,遗嘱人所在国有可能会运用反致或者公共秩序保留等制度来保护本国和本国公民的利益。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一)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冲突涉外遗嘱继承法律关系所涉及到的问题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国对其在司法实践中所涉及的常见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适用规则。这些规则都是根据各国自身实际情况而定,每个具体问题的规定也多有不同,如关于涉外遗嘱继承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的规定就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导致这两方面多有法律冲突产生。1.实质要件的法律冲突涉外遗嘱继承的实质要件主要包含遗嘱能力、遗嘱内容以及遗嘱解释等问题。由于各国对每个具体问题的规定多有不同。因此,在国际司法实践中也常常发生法律冲突。(1)遗嘱能力的法律冲突遗嘱能力是指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是否具有订立遗嘱的能力,而对此能力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相应的法律规定。如今,关于遗嘱能力在学理上有两大主流观点,分别是遗嘱能力与行为能力一致说和遗嘱能力与行为能力不一致说。前一观点要求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其遗嘱能力必须与行为能力保持一致,即立遗嘱时遗嘱人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我国与瑞士、英国等多个国家在立法中采用的就是此观点。而后一观点则并不要求遗嘱人的遗嘱能力必须与其行为能力保持一致。在一定条件下,订立有效遗嘱的也可以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国际上就有很多国家采纳这种观点。如西班牙、日本、法国等国家。在日本,只要年满15岁即可立遗嘱,曹锐.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曹锐.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烟台:烟台大学,2017.14.(2)遗嘱内容的法律冲突遗嘱内容简单来说是指遗嘱人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在遗嘱中所作出的各种处分事项。但这并不代表遗嘱人可以完全不受限地作出处分,如若其在遗嘱中所处分事项不符合法律的规定,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影响到遗嘱的效力。如立遗嘱人在遗嘱中处置了不属于自己的财产,或者指定继承人时有需要保留必留份却未予以保留,又或者处分事项有违本国的公序良俗或强制性规定。这都有可能使遗嘱部分或者全部无效。从各国的立法实践中看,许多国家都有对遗嘱内容是否合法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例如《法国民法典》就有对遗嘱内容的合法性作出具体规定。(3)遗嘱解释的法律冲突之所以要对遗嘱进行解释是因为遗嘱中有一些表达不清晰的地方,进而无法明确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例如,若某个立遗嘱人在其所订立的遗嘱中,将自己的部分财产赠予他的债权人并且这笔财产不少于其债务。按照英国的法律对此遗嘱事项进行解释,这将被视作清偿债务的行为。而若是按照法国的法律规定,则会作出全然不同的解释,即该行为在法国将被视为没有清偿债务。显然,通过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即便是相同的遗嘱事项,但在不同的国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法律解释,这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常常就会造成法律冲突。2.形式要件的法律冲突遗嘱继承的形式要件主要包括立遗嘱人设立、变更或撤销遗嘱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这一要件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也尤为重要,因为,即使一份涉外遗嘱满足了实质要件但却不满足形式要件,该遗嘱很大程度上也不会具有法律效力。(1)遗嘱设立方式的法律冲突遗嘱的设立方式并不是一种随意选择的方式。因为,遗嘱设立方式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这将关系到遗嘱能否产生法律效力。因此,各国对遗嘱的设立方式都做了具体的法律规定。但各个国家所制定的法律规则却千差万别,往往会出现同样一种设立方式在一国有效而在另一国无效的情形,从而造成遗嘱设立方式的法律冲突。比如,从遗嘱设立的方式上看,我国规定有自书遗嘱、录音遗嘱、公证遗嘱等设立方式。但放眼国际,英美法系国家一般不提供公证遗嘱张志雪.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石家庄:张志雪.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5.11.(2)遗嘱变更或撤销方式的法律冲突在我国,遗嘱变更是指对遗嘱的部分内容做出修改,遗嘱撤销是指将全部遗嘱内容都取消。这意味着立遗嘱人可以在生前废除所有或部分的遗嘱事项,使得被废除的遗嘱内容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由于各国关于遗嘱变更或撤销的方式在法律规定上的不同,从而引起诸多的法律冲突。例如,存在前后两份遗嘱时,前一份遗嘱是否会因为后一份遗嘱的撤销而恢复其效力这一问题上,学界中有两种主张。即遗嘱效力复活主义和遗嘱效力不复活主义。前者是指后一份遗嘱订立时,前一份遗嘱则视为撤回。但前一份遗嘱也会因后一份遗嘱被撤销或者失去效力而恢复其原有的效力。采用这种复活主义最典型的国家是德国。后者与前者的不同在于,前一份遗嘱的效力并不会因后一份遗嘱被撤销或者失去效力而视为恢复。此种不复活主义在以法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中广泛应用。(二)各国关于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立法与实践1.遗嘱能力的法律适用规则在遗嘱能力这一问题上,各国在法律适用中都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大陆法系为代表的国家,他们通常适用遗嘱人的本国法来认定其在立遗嘱时是否具备遗嘱能力。二是以英美法系为代表的国家,他们则选用立遗嘱人的住所地法作为准据法来认定有关遗嘱能力的问题。三是在立遗嘱人的本国法或者住所地法中任选一种来认定遗嘱能力。采取这种方式的国家主要有瑞士、匈牙利等国家。这种方式的优点就在于能更加灵活地适用准据法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僵硬的选择单一的准据法而可能出现的缺陷。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维护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更有利于维护本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遗嘱内容的法律适用规则遗嘱的本质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志的表达,因此,在各国法律中都赋予立遗嘱人对自己财产的自由处分权,只是对其自由的限度不尽相同。在此问题上两大法系国家的做法就有很大的不同,普通法系国家早期大多奉行的是绝对遗嘱自由制,即对立遗嘱人如何处置他们自己的财产给予绝对的自由,不设置任何限制条件。但在后来的立法实践中也有所改变,添加了一些限制。而大陆法系国家则采取的是相对遗嘱自由制,虽然也给予立遗嘱人处分自己财产的自由,但对其自由处分权有所削减,对这种自由的限制条件较多也较为严苛。3.遗嘱撤销的法律适用规则在各国的立法实践中,遗嘱撤销的法律适用规则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适用撤销时立遗嘱人的本国法、立遗嘱人的住所地法以及根据撤销方式来选择法律适用的方法。德国采用撤销时立遗嘱人的本国法作为准据法。而泰国采用撤销时立遗嘱人的住所地法作为准据法。英国和美国则采用根据撤销方式来选择法律适用的立法模式。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发展趋势1.同一制的普及在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领域中,以是否将遗产区分为动产或不动产为依据,法律适用规则划分为同一制和区别制。然而,随着国际间涉外遗嘱继承立法的成熟完善,在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中逐渐呈现出同一制原则普遍适用的新趋势。(1)同一制①同一制的概念与分类一般认为,将遗产不做任何区分统一适用被继承人的属人法的这一做法被称为同一制原则。在各国的法律规定中,同一制的适用因各国对属人法的认定不同,而在立法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规定。一种是以德日为首的大陆法系国家,适用的是被继承人的本国法,另一种是以英美为首的普通法系国家,适用的则是被继承人的住所地法。②适用同一制作为立法例的国家和地区如上所述,适用同一制在大陆法系国家中比较常见,如《奥地利国际私法》中规定,继承依死者死亡时的属人法且该属人法为此人的本国法高璐.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78.,可见奥地利在规定法律适用时并没有区分动产与不动产,而是统一适用死者的属人法且为该死者的本国法。有相似规则的德国在《民法典施行法》中规定,基于死亡的权利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国籍国法。高璐.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78.章玮雅.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原则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6.4-5.(2)区别制①区别制的概念区别制是指将遗产区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动产适用立遗嘱人的属人法,不动产则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该原则在各国的立法实践中也有不同的应用。虽然都是主张以不动产所在地法作为准据法来处理遗嘱中涉及不动产的事项,但有的国家对涉及动产的事项仍适用单一的准据法,而有的国家则对涉及动产的事项采取选择性的冲突规范。②适用区别制作为立法例的国家和地区区别制的适用在普通法系国家中比较常见,如《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则规定在处理遗产中所涉及到的土地时,适用土地所在地法。高璐.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北京:高璐.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80.(3)采用同一制的原因①同一制的优势相比于区别制,同一制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简单且容易执行。首先,同一制的原理就是将遗嘱处分的所有财产都统一适用一个准据法。即遗产无论性质如何,也无论位于何处都统一适用相同的准据法。在程序上,这种模式更加简便且节约司法资源。在结果上,这也能保证法律适用的明确性。其次,也充分维系了遗嘱处分事项所适用法律的统一性,从而有利于公平公正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实现继承人的继承权。②区别制的弊端区别制最大的特点恰恰也是其最大的弊端,即将遗产处分事项区分开,适用不同的冲突规范。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出现遗嘱人在所设立的遗嘱中处分的多处不动产分别位于不同国家的情况。这不仅使办案程序变得更加的繁琐且往往有可能会背离遗嘱人原本的意志,使继承人的权益无法得到实现,增加司法成本,最终甚至引起国家冲突。③公约的广泛签署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的深入,世界各国的立法技术日益完善成熟,希望探寻以一种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处理有关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例如,1989年8月1日签订于海牙的《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明确规定采用同一制。今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此公约,并将公约的规定应用到本国的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中,将会进一步推动同一制原则的广泛应用。2.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应用将最密切联系原则应用于选择法律适用时,就是要结合具体案件事实与当事人的自身情况等诸多有可能会影响案件适用法律的因素,以与该案联系最为紧密的因素为指引,选择适用最适合该案的准据法。该原则对连结点做了软化处理,使确定准据法不再那么僵硬而是多了几分灵活和多元,将案件事实与可能涉及到的连接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使法官可以从各个方面对案件进行完整的把握,这不仅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公正性,也有利于提高法律适用的合理性。在国际社会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认可度和应用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规定了五种可供选择的准据法,曹锐.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烟台:烟台大学,2017.10.曹锐.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烟台:烟台大学,2017.10.3.意思自治原则的引入在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领域中,意思自治原则是指立遗嘱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遗嘱中选择所适用准据法。该原则最早在1988年《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国际公约》中就有所规定,后适用于遗嘱继承领域。在《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中就有规定立遗嘱人生前可以在遗嘱中明确选择所适用的法律,但该规定也有所限制,如全部遗产都须适用其所指定的法律。随着此公约在国际上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许多国家的国内法也引入了意思自治原则,但也有所限制,如若遗嘱人所选择适用的法律与该遗嘱继承法律关系不存在实际的联系,最终也不会得到认可。引入意思自治原则的好处是多重的。因为该原则不仅体现了在立法中对遗嘱自由原则的贯彻,也使得遗嘱人在选择法律上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也有助于协调各国在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中可能出现的冲突问题。由此可见,在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规则中引入意思自治原则必将成为一个全新的发展趋势。我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现状与不足(一)我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现状1.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采取分割制在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上采取分割制好比是“切蛋糕”,若我们把整个涉外遗嘱继承领域的法律适用问题视为一块完整的“大蛋糕”。那么,分割制就如同一把小刀将其切割成各个不同的部分,并针对具体的问题规定相应的法律适用规范。而我国则是将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问题一分为二,即分为遗嘱方式和遗嘱效力两个部分,再分别制定相应的法律适用规范。这种分割方式也被称为两分制,放眼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也有采用三分制、四分制甚至五分制的。这些国家对涉外遗嘱继承法律关系所涉及各种问题做了更详细的分割,例如,《土耳其国际私法和国际诉讼程序法》对遗嘱能力单独作出具体规定,以及《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中对遗嘱解释的有关规定高宏贵,徐妮娜.论我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之规定[J].社会主义研究,2013,(06):115-121.高宏贵,徐妮娜.论我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之规定[J].社会主义研究,2013,(06):115-121.2.遗嘱能力问题中经常住所地法的适用在遗嘱能力的法律适用规则上,一般适用的都是当事人的属人法,但是不同的国家对属人法的认定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当事人的国籍国法作为属人法,另一种以当事人的住所地法作为属人法。但我国的立法并未采取以上两种观点的任何一种,而是创设了一种全新的观点,即在遗嘱能力上适用当事人的经常居所地法。适用经常居所地法为准据法这一立法规定无疑是我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规则的一大亮点。当然这也涉及到多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是来自国际立法情况的考量,众所周知,两大法系在属人法上历来就存在很大的分歧,从而导致了此问题上法律冲突的频繁发生。而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缓解在涉外遗嘱继承法律关系方面适用属人法的冲突。另一方面是来自我国自身情况的考量,经常居所地法也更符合我国的语言习惯,采用这种立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3.连结点的软化处理在实践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灵活性,许多国家会对条文中的连结点进行软化处理。主要有以下三种常见的方法:一是在引入意思自治原则或者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基础上灵活的设置连结点;二是在法条中增加连接点的数量,从而增加可供选择的准据法;三是采取分割制,对所分割的不同的方面分别设置不同的连结点。从我国法律规定上可以看出,我国在立法实践中结合了上述三种方法对涉外遗嘱继承冲突规范中的连结点进行了软化处理。这标志着我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领域的立法技术正逐步趋于成熟。(二)我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之规定的不足1.完全无视不动产所在地法虽然在国际上同一制已经逐渐取代区别制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许多国家的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规定之中,仍有将不动产所在地作为一个连结点进行补充规定。例如,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国家虽然在绝大多数问题上都采用同一制原则,但会在此基础上额外增加不动产所在地这一连结点。即在处理遗嘱方式等事项上除了可以适用可供选择的准据法之外,一般还会作出类似于“不动产部分符合不动产所在地法亦属有效”这样的补充规定。尽管经济全球化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各国对其境内的不动产管理制度却越来越严苛。这时在立法中额外增加不动产所在地这个连结点无疑更有利于继承人的继承权得到实现。而我国在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规则中却忽略了不动产所在地法这一连结点。这很有可能使得最终法院的有效判决因不符合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管理制度而无法得到实际的执行,从而损害被继承人的合法权益。2.没有明确规定意思自治原则根据我国《法律适用法》中的有关规定来看,就是否将意思自治原则明确适用于涉外遗嘱继承中,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观点认为,我国虽然在涉外遗嘱继承的冲突规范上对连结点进行了软化处理,但并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适用的法律,从而视为对意思自治原则无明确的法律规定。有的观点则认为我国《法律适用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当事人选择适用法律,应视为在遗嘱继承领域中并未禁止适用意思自治原则。虽然,在涉外遗嘱继承领域中适用意思自治原则已成为一种新发展趋势。但从以上观点不难看出,我国在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中未对该原则作出明确的规定。3.遗嘱实质要件区分过于简单一般而言,遗嘱的实质性要件主要包括遗嘱内容、遗嘱能力等几个方面。在各国的立法实践中,相较于遗嘱继承形式要件来说,在涉外遗嘱继承实质要件上的规定会更加的严格。由于我国采取的是分割制中的两分制,因此对遗嘱能力、遗嘱解释以及遗嘱的变更、撤销等问题并没有做具体细致的区分,而是把这些问题都较为简单含糊地划入遗嘱效力这个并未明确的概念中,所以在司法实践中这种略有瑕疵的立法规定和过于含糊的条文内容所带来的困扰和诸多问题也是比较显而易见的。且这种做法显然与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三分制”或“四分制”等方法的大趋势背道而驰,从而增加了我国在该领域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法律冲突,非常不利于继承人之合法继承权的实现。四、我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之规定的完善建议(一)增加不动产所在地作为连结点1.采用不动产所在地法的原因将不动产所在地法增加为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准据法主要以下三个原因:首先,在涉外遗嘱继承领域中增加不动产所在地法为准据法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当今各国对于本国领土上的不动产的管理越来越严苛,因为一个国家境内的不动产涉及到该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并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各国不断加强对本国境内的不动产的法律控制,因此在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规则中增加不动产所在地法的做法也不足为奇了。其次,增加不动产所在地法的做法与我国在涉外遗嘱继承领域的立法意图也是相契合的。这也符合我国在涉外遗嘱继承领域一直秉持着的开放、灵活的立法原则。最后,这也使得法院的有效判决能得到实际的执行。采用不动产所在地法会更加贴合不动产所在国家的法律管理制度,使得判决更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也使得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实现。2.立法完善建议我国在此方面的立法的完善措施可借鉴英国1963年颁布的《遗嘱法案》中的规定。此法案引入了1961年《海牙遗嘱处分方式法律冲突公约》当中关于遗嘱方式的规定。李建忠.论涉外遗嘱法律适用制度的发展趋势李建忠.论涉外遗嘱法律适用制度的发展趋势——兼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2、33条的解释与完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32(01):176-185.(二)明确规定意思自治原则1.明确引入意思自治原则的原因目前,我国立法在涉外遗嘱继承的冲突规范上做了连结点的软化处理,因此,准据法的选择也随之多了起来,相比无条件的选择性冲突规范,明确规定意思自治原则就有多方面的好处。首先,通过当事人自己选择准据法体现了法律对公民意志的尊重。其次,这也有利于明确法律适用的依据,避免外国法查明所带来的麻烦,不仅减少了法官的工作量也节约了司法资源。2.立法完善建议关于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规则中有明确意思自治原则的国家最典型当属德国,因此我国也可以借鉴德国的规定,在我国《法律适用法》中作出补充规定,允许立遗嘱人可以在订立遗嘱时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准据法,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作出一些必要的限制性规定。例如,不得以意思自治原则来规避强行性法律规定,也不得与当事人本国的公序良俗相抵触,选择适用的准据法也须与当事人存在实际联系。(三)对遗嘱实质要件作更为具体的规定1.明确规定遗嘱能力的法律适用规范虽然,我国《法律适用法》对遗嘱效力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但却并没有规定遗嘱能力的法律适用规范。有些国家把遗嘱能力与遗嘱效力混同规定,但这两者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别,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不应在认定遗嘱能力问题时参照遗嘱效力的法律适用规则来处理,而须在立法中专门针对遗嘱能力作出明确的规定。现如今,有许多国家对于遗嘱能力问题有较为成熟的法律规定。因此,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国外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考虑在我国的《法律适用法》中增加单独针对遗嘱能力的规定,如遗嘱能力须符合立遗嘱人的国籍国法或其经常居所地法等规定。2.明确规定遗嘱解释的法律适用规范如前所述,因为各国的立法背景和经济社会的情况各有不同,因而对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