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消防工程师题库_第1页
二级消防工程师题库_第2页
二级消防工程师题库_第3页
二级消防工程师题库_第4页
二级消防工程师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专业资料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所给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建筑设计防火规》中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

C

)级。

A.二

B.三

C.四

D.五

(2)排烟防火阀应当烟气温度超过(

D

)0C时能自动关闭。

A.

68

B.70

C.180

D.280

(3)一类高层建筑自备发电设备,应设有自动启动装置,并能在(

C

)秒供电。

A.5

B.15

C.30

D.60

(4)泡沫灭火系统在泡沫消防泵启动后,将泡沫混合液或泡沫输送到最远保护对象的时间不宜大于(

D

)。

A.30s

B.1min

C.3min

D.5min

(5)防火水幕带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

C

)米。

A.8

B.6

C.3

D.2

(6)《人防》规要求火灾疏散照明和火灾备用照明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

B

)。

A.20min

B.30min

C.45min

D.60min

(7)建筑面积不大于5000平方米的人防工程,其火灾备用照明的照度值不宜低于正常照度值的(

B

)。

A.40%

B.50%

C.60%

D.80%

(8)《高规》要求走道疏散指示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

A

)。

A.20米

B.25米

C.30米

D.15米(13)火灾事故广播与广播音响系统合用时,应有下列那些设计要求(AD)A.火灾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将火灾疏散层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强制转换到火灾事故广播状态。B.床头控制柜设置扬声器应有火灾事故广播强制切换功能。C.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小于1W。D.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火灾事故广播扩音机的工作状态,并能用话筒广播。(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ABCD)几部分组成,复杂系统还包括消防控制室。A.火灾警报装置B.电源C.触发器件D.火灾报警装置(15)室消火栓箱是指安装在建筑物的消防给水管路上,由(ABCDE)等消防器材组成的具有给水、灭火、控制、报警等功能的集装一体的成套箱状固定式消防装置。A.箱体B.室消火栓C.水带(或水喉)D.水枪E.电气设备(16)《建筑防火设计规》要求:固定消防水泵应设有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一台主泵,但符合一定的条件时,可不设备用泵,下列建筑那些可以不设备用泵。(ABC)A.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的工厂B.八层的单元式住宅C.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的仓库D、九层的通廊式住宅(17)下列建筑中那些建筑的火灾延续时间按3h计算(ABD)A.甲、乙、丙类物品仓库B.使用性质为财贸金融搂的一类高层民用建筑C.使用性质为高级住宅的高层民用建筑D.使用性质为展览楼的高层民用建筑(18)《建筑设计防火规》中要求室消火栓系统水枪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0m的建筑有那些(ABD)。A.超过四层的厂房和库房B.超过六层的民用建筑C.超过五层的厂房和库房D.甲、乙类厂房和库房(19)《建筑设计防火规》中要求:室消火栓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地点。栓口离地面高度为l.lm,其出水方向宜(AD)A.向下B.向右C.向上D.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2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报警阀按系统类型和用途不同分为(ABC)。A.湿式报警阀B.干式报警阀C.雨淋报警阀D.预作用报警阀(21)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中,在喷射灭火剂前防护区应动作的有(ABC)。A.关闭通风机B.关闭通风管道上的防火阀C.停止影响灭火效果的生产操作D.打开排风机(22)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的贮存装置宜由哪些部件组成(ABCD)。A.贮存容器B.容器阀C.单向阀D.集流管(23)卤代烷管网灭火系统的启动方式有(ABC)。A.自动控制B.手动控制C.机械应急操作D.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控制;(24)气体灭火系统的疏散通道与出口,应设置(AB)。A.应急照明装置B.疏散灯光指示标志C.手动报警按钮D.应急广播扬声器;(25)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道应设防火阀的部位有(ABCD)。A.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B.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处C.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D.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26)联动控制中,排烟风机在下列情况应能自行启动(ABC)。A.排烟阀开启B.火灾探测器报警C.手动报警按钮动作D.启泵按钮动作(27)下列哪些部位的机械加压送风的余压值应为25至30Pa。(ABCD)A.防烟楼梯间前室B.消防电梯前室C.合用前室D.封闭避难层(间)E.防烟楼梯间(28)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启动供水泵和开启雨淋阀的控制控制方式有(ABC)。A.自动控制B.消防控制室(盘)手动远控C.水泵房现场应急操作D.压力开关联动控制(29)消防控制设备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显示功能有(ABC)。A.控制系统的启停B.显示报警阀、闸阀及水流指示器的工作状态C.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D.显示管网压力E.显示水池水位(13)火灾事故广播与广播音响系统合用时,应有下列那些设计要求(AD)A.火灾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将火灾疏散层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强制转换到火灾事故广播状态。B.床头控制柜设置扬声器应有火灾事故广播强制切换功能。C.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小于1W。D.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火灾事故广播扩音机的工作状态,并能用话筒广播。(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ABCD)几部分组成,复杂系统还包括消防控制室。A.火灾警报装置B.电源C.触发器件D.火灾报警装置(15)室消火栓箱是指安装在建筑物的消防给水管路上,由(ABCDE)等消防器材组成的具有给水、灭火、控制、报警等功能的集装一体的成套箱状固定式消防装置。A.箱体B.室消火栓C.水带(或水喉)D.水枪E.电气设备(16)《建筑防火设计规》要求:固定消防水泵应设有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一台主泵,但符合一定的条件时,可不设备用泵,下列建筑那些可以不设备用泵。(ABC)A.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的工厂B.八层的单元式住宅C.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的仓库D、九层的通廊式住宅(17)下列建筑中那些建筑的火灾延续时间按3h计算(ABD)A.甲、乙、丙类物品仓库B.使用性质为财贸金融搂的一类高层民用建筑C.使用性质为高级住宅的高层民用建筑D.使用性质为展览楼的高层民用建筑(18)《建筑设计防火规》中要求室消火栓系统水枪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0m的建筑有那些(ABD)。A.超过四层的厂房和库房B.超过六层的民用建筑C.超过五层的厂房和库房D.甲、乙类厂房和库房(19)《建筑设计防火规》中要求:室消火栓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地点。栓口离地面高度为l.lm,其出水方向宜(AD)A.向下B.向右C.向上D.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2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报警阀按系统类型和用途不同分为(ABC)。A.湿式报警阀B.干式报警阀C.雨淋报警阀D.预作用报警阀(21)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中,在喷射灭火剂前防护区应动作的有(ABC)。A.关闭通风机B.关闭通风管道上的防火阀C.停止影响灭火效果的生产操作D.打开排风机(22)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的贮存装置宜由哪些部件组成(ABCD)。A.贮存容器B.容器阀C.单向阀D.集流管(23)卤代烷管网灭火系统的启动方式有(ABC)。A.自动控制B.手动控制C.机械应急操作D.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控制;(24)气体灭火系统的疏散通道与出口,应设置(AB)。A.应急照明装置B.疏散灯光指示标志C.手动报警按钮D.应急广播扬声器;(25)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道应设防火阀的部位有(ABCD)。A.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B.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处C.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D.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26)联动控制中,排烟风机在下列情况应能自行启动(ABC)。A.排烟阀开启B.火灾探测器报警C.手动报警按钮动作D.启泵按钮动作(27)下列哪些部位的机械加压送风的余压值应为25至30Pa。(ABCD)A.防烟楼梯间前室B.消防电梯前室C.合用前室D.封闭避难层(间)E.防烟楼梯间(28)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启动供水泵和开启雨淋阀的控制控制方式有(ABC)。A.自动控制B.消防控制室(盘)手动远控C.水泵房现场应急操作D.压力开关联动控制(29)消防控制设备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显示功能有(ABC)。A.控制系统的启停B.显示报警阀、闸阀及水流指示器的工作状态C.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D.显示管网压力E.显示水池水位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

1.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

燃烧现象称(B)。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2.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D)。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3.沸点在(A)℃以上的重油、原油易产生沸溢和喷溅。

A、100

B、150

C、200

D、250

4.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称为(B)。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粉尘爆炸

D、核爆炸

5.阴燃是(A)的燃烧特点。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6.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B)。

A、>28℃

B、<28℃

C、≥28℃

D、7.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气体,其爆炸下限为(C)

A、≤10%

B、≥10%

C、<10%

D、>10%

8.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靠灭火(B)。

A、降低温度

B、降低氧浓度

C、降低燃点

D、减少可燃物

9.干粉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C)。

A、降低氧浓度

B、降低温度

C、化学抑制

D、降低氧浓度和冷却

10.泡沫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A)。

A、冷却、窒息

B、抑制燃烧链式反应

C、降低氧浓度

D、降低温度

11.充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容器管径越小,爆炸极限(A)。

A、上下限之间围越小

B、上下限之间围越大

C、上限越高

D、下限越低

12.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部所进行的(D)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A、物理、化学

B、化学、生物

C、物理、生物

D、生物、物理、化学

13.热辐射是以(B)形式传递热量的。

A、光波

B、电磁波

C、介质流动

D、物体接触

14.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D)现象,称为燃烧。

A、火焰、发光

B、发光、发烟

C、火焰、发烟

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15.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B),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

A、加热、通风、蒸发

B、受热、蒸发、热分解

C、受热、热分解

D、热分解、蒸发

16.液体在燃烧过程中,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先蒸发为蒸气,蒸气受热后再发生(A),温度达到自燃点再燃烧。

A、热分解、氧化

B、裂变

C、链引发

D、链传递

17.建筑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当火源移开后燃烧立即停止,则这种构件是(B)

A、不燃体

B、难燃体

C、燃烧体

D、易燃体

18.在火灾过程中,(A)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A、烟囱效应

B、火风压

C、孔洞蔓延

D、水平蔓延

19.在火灾中,没有防火保护的受力钢构件极易受高温变形,当温度升至300℃时,钢材的强度即开始逐渐下降,通常在(A)后,结构就会倒塌。

A、15~30min

B、30~60min

C、1小时

D、2小时20.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A)。

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光电反应

D、分解反应

21.室火灾中,可燃物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叫做(C)

A、爆炸

B、爆燃

C、轰燃

D、回燃

22.下列哪种储罐燃烧可能发生沸溢、喷溅。(D)

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原油

23.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B)。

A、甲级防火门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门

D、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卷帘

24.充实水柱是指由水枪喷嘴起到射流90%的水柱水量穿过直径(B)圆孔处的一段射流长度。

A、30cm

B、38cm

C、39cm

D、41cm

25.除规另有规定外,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管道上,动作温度宜为

(B)。

A.280℃

B.70℃

C.72℃

26.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动作温度为(C)。

A.72℃B.70℃

C.280℃

D.27.防火阀是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上,平时处于开启状态,火灾情况下当管道气体温度达到(A)°C时关闭,

A、70

B、80

C、90

D、120

28.排烟防火阀是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在一定时间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当管道排出的烟气温度达到(D)℃时,阀门自动关闭。

A、100

B、200

C、180

D、280

29.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且保护层厚度不宜(D)mm。

A、大于50

B、小于50

C、大于40

D、小于30

30.防烟楼梯间风压的余压值应(C)前室和合用前室的余压。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小于

二、多项选择题(共37题)

1.固体可燃物燃烧方式主要有以下(ABCD)。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2.影响热传导的因素有(ABCD)等。

A、温度差

B、导热系数

C、导热物的截面积

D、时间

3.影响热辐射的主要因素有(ABCD)。

A、辐射物体温度与辐射面积

B、辐射物体间距离

C、辐射物体的相对位置

D、物体表面情况

4.影响影响热对流发展的因素有(BCD)。

A、环境空气密度

B、温度差

C、通风孔洞与面积

D、通风孔洞所处位置

5.典型的室火灾根据温度变化可分为(ABC)阶段。

A、初起阶段

B、发展阶段

C、下降阶段

D、轰燃阶段

6.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

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

D、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7.发生无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

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

D、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8.灭火的基本原理可分为(ABCD)

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化学抑制

9.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ABCD)等性质有关。

A、蒸气压

B、闪点

C、沸点

D、蒸发速率

10.热传播的主要途径有(BCD)。

A、热传播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辐射

11.粉尘爆炸的特点有(AD)。

A、多次爆炸

B、最小点火能量较低

C、重复爆炸机率小

D、最小点火能量较高。

12.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ABC)等。

A、气体

B、热量

C、可见烟

D、氧气

13.闪点是(ABC)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

消防车泵吸水高度不超过6米。取水口或取水井与被保护的高层民用建筑的外墙距离不宜小于5米,并不宜大于100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规定,取水口与建筑物(水泵房除外)的距离不宜小于15米;(4)消防水池容量超过500立方米时,应分为两个。水池间一般设连通管,连通管上设控制阀门;(5)消防用水与其它用水共用水池时,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寒冷地区的消防水池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32.室外消防管网供水的主要技术要求?答: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建设初期输水管一次形成环状有困难时,允许采用枝状,但应保证在条件成熟时能完成环状布置,《建筑设计防火规》适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L/s时,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可布置成枝状,高层民用建筑的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为保证向环状管网可靠供水,向环状管网供水的输水管不应少于二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其余的输水管应能通过消防用水总量。环状给水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阀门应设在管道的三通、四通的分水处,阀门数量应按n-1原则设置三通n=3,四通n=4。两个阀门分隔的管段,消火栓数量不宜超过5个。设置消火栓的消防给水管道,其直径经计算确定。计算管径小于100mm时,应采用100mm;大于100mm时,按计算管径确定。33.固定式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答:(1)固定式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由固定的泡沫消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产生器和管道组成。(2)工作原理是:在油罐发生火灾时,用自动或手动装置启动消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引入一定量的泡沫原液,与消防泵的供给的水流相混合,形成规定比例的泡沫混合液,经泡沫产生器吸入空气形成泡沫喷出,覆盖在燃烧的液面上将火扑灭。34.固定式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答:(1)固定式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由固定的泡沫消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高背压泡沫产生器和管路组成。泡沫液必须采用氟蛋白泡沫液或水成膜泡沫液等。(2)工作原理是:在油罐发生火灾时,用自动或手动装置启动消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引入一定量的泡沫原液,与消防泵的供给的水流相混合,形成规定比例的泡沫混合液,经高背压泡沫产生器吸入空气而形成具有规定背压的空气泡沫,经管线输送到油罐下部喷出,泡沫靠自身的浮力上升到着火的液面,将液面覆盖灭火。35.雨淋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答:(1)雨淋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传动管控制,自动开启雨淋报警阀和启动供水泵后,向开式洒水喷头供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亦称开式系统。(2)工作原理:未发生火灾时,雨淋阀处于关闭状态,入口侧与水源相通,出口侧接管道系统。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系统的探测器发出信号送至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打开电磁阀泄水,雨淋阀开启,水流进入配水管道,由开式喷头向保护区喷水。也可由传动管出流泄压,雨淋阀开启,水流进入配水管道,由开式喷头向保护区喷水。D.低于4℃或高于70℃(2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红色玻璃泡喷头的公称动作温度为(

B)。

A.57℃

B.68℃

C.79℃

D.93℃

(26)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喷头数不应超过(

D

)。

A.250只

B.400只

C.500只

D.800只

(2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水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

C

)。

A.0.8Mpa

B.1.0Mpa

C.1.2MPa.

D.1.6MPa

(28)气体灭火系统的门窗及围护构件的允许压强,均不宜低于(

C

)。

A.800Pa

B.1000Pa

C.1200Pa

D.1400Pa

(29)排烟系统中,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

C

)。

A.5m/s

B.7m/s

C.10m/s

D.15m/s

(3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根配水支管的直径不应小于(

C

)。

A.10mm

B.15mm

C.25mm

D.50mm

(3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配水管两侧每根配水支管控制的标准喷头数,中危险级为(

C

)。

A.4只

B.6只

C.8只

D.10只

(32)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A

)。

A.0.25h

B.0.5h

C.0.6h

D1.0h

二、多项选择题。请在所给的选项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高层建筑中庭防火面积叠加后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时,应

C

D

)。

A.设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

B.设水幕分隔。

C.中庭每层回廊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中庭每层回廊应设自动报警系统。

(2)低倍数固定泡沫灭火系统的组成包括(

A

D

)。

A.泡沫消防泵

B.水带

C.泡沫消防车

D.泡沫产生器

(3)高层建筑中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的规定包括(

A

C

)。

A.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B.载重量不应小于1000kg

C.轿厢应设专用

D.从首层到顶层的时间不超过90秒

(4)设置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具备的功能包括(

B

C

D)。

A.两侧设置启闭装置

B.自动控制

C.手动控制

D.机械控制

(5)属于防火分隔的设施为(

A

C

D

)。

A.防火墙

B.挡烟垂壁

C.排烟防火阀

D.防火阀

(6)下列那些建筑应按二级负荷供电(

B

C

D

)。

A、建筑高度为32米的医院

B、十八层的普通住宅

C、建筑高度为32米的商住楼

D、建筑高度为32米的教学楼

(7)高层建筑的下列哪些部位应设置应急照明(

A

B

C)

A.配电室

B.总机房

C.餐厅

D.居住建筑长度超过15米的走道

(8)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A

B

C

D)

A.面积大于50

m2可燃物品库房

B.面积大于500m2营业厅

C.性质重要或有贵重物品的房间

D.财贸金融楼的办公室

(9)感光火灾探测器也称火焰探测器,是一种响应火焰辐射出的(B

C

D)的火灾探测器。

A.固体微粒

B.红外线

C.紫外线

D.可见光

(10)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应(

A

B

C

D

)。

A.牢固

B.不得倾斜

C.在墙上距地面1.3-1.5米处

D.在其外接导线的端部有明显标志

(11)消防控制设备对室消火栓系统应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有(

A

B

C)。

A.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停

B.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

C.显示启泵按钮的位置

D.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状态

(12)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自动或手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称为触发器件,主要包括(

A

B

)。

A.点型火灾探测器

B.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C.消火栓启泵按钮

D.

消防电梯控制按钮

(13)火灾事故广播与广播音响系统合用时,应有下列那些设计要求(

A

D

A.火灾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将火灾疏散层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强制转换到火灾事故广播状态。

B.床头控制柜设置扬声器应有火灾事故广播强制切换功能。

C.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小于1W。

D.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火灾事故广播扩音机的工作状态,并能用话筒广播。

(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

A

B

C

D

)几部分组成,复杂系统还包括消防控制室。

A.火灾警报装置

B.电源

C.触发器件

D.火灾报警装置

(15)室消火栓箱是指安装在建筑物的消防给水管路上,由(A

B

C

D

E)等消防器材组成的具有给水、灭火、控制、报警等功能的集装一体的成套箱状固定式消防装置。

A.箱体

B.室消火栓

C.水带(或水喉)

D.水枪

E.电气设备(16)《建筑防火设计规》要求:固定消防水泵应设有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一台主泵,但符合一定的条件时,可不设备用泵,下列建筑那些可以不设备用泵。(

A

B

C

A.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的工厂

B.八层的单元式住宅

C.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的仓库

D、九层的通廊式住宅

(17)下列建筑中那些建筑的火灾延续时间按3h计算(

A

B

D

A.甲、乙、丙类物品仓库

B.使用性质为财贸金融搂的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C.使用性质为高级住宅的高层民用建筑

D.使用性质为展览楼的高层民用建筑

(18)《建筑设计防火规》中要求室消火栓系统水枪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0m的建筑有那些(

A

B

D

)。

A.超过四层的厂房和库房

B.超过六层的民用建筑

C.超过五层的厂房和库房

D.甲、乙类厂房和库房

(19)《建筑设计防火规》中要求:室消火栓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地点。栓口离地面高度为l.lm,其出水方向宜(

A

D

A.向下

B.向右

C.向上

D.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

(2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报警阀按系统类型和用途不同分为(

A

B

C

)。

A.湿式报警阀

B.干式报警阀

C.雨淋报警阀

D.预作用报警阀

(21)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中,在喷射灭火剂前防护区应动作的有(

A

B

C

)。

A.关闭通风机

B.关闭通风管道上的防火阀

C.停止影响灭火效果的生产操作

D.打开排风机

(22)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的贮存装置宜由哪些部件组成(A

B

C

D)。

A.贮存容器

B.容器阀

C.单向阀

D.集流管

(23)卤代烷管网灭火系统的启动方式有(

A

B

C

)。

A.自动控制

B.手动控制

C.机械应急操作

D.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控制;

(24)气体灭火系统的疏散通道与出口,应设置(

A

B

)。

A.应急照明装置

B.疏散灯光指示标志

C.手动报警按钮

D.应急广播扬声器;

(25)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道应设防火阀的部位有(A

B

C

D

)。

A.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

B.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处

C.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D.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

(26)联动控制中,排烟风机在下列情况应能自行启动(

A

B

C

)。

A.排烟阀开启

B.火灾探测器报警

C.手动报警按钮动作

D.启泵按钮动作

(27)下列哪些部位的机械加压送风的余压值应为25至30Pa。(ABCD)

A.防烟楼梯间前室

B.消防电梯前室

C.合用前室

D.封闭避难层(间)

E.防烟楼梯间

(28)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启动供水泵和开启雨淋阀的控制控制方式有(A

B

C

)。

A.自动控制

B.消防控制室(盘)手动远控

C.水泵房现场应急操作

D.压力开关联动控制

(29)消防控制设备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显示功能有(ABC)。

A.控制系统的启停

B.显示报警阀、闸阀及水流指示器的工作状态

C.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

D.显示管网压力

E.显示水池水位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题库(501-1000题)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题库(501-600题)501)基本抗震烈度在_________度(含)以上的城市,消防站建筑应当按该城市的基本抗震烈度提高一度进行设防。(B)A、5B、6C、7D、8502)一座厂房或防火分区有不同性质地生产时,其分类火灾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_________%(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采取防火措施能防止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A)A、5B、6C、7D、8503)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工艺时,封闭喷漆空间保持负压,且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时,油漆工段占其所在的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应超过_________%。(D)A、5B、10C、15D、20504)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盖耐火极限不低于1h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丙、丁、戊类厂房不应小于_________m。(A)A、4B、5C、6D、7505)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有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和水幕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甲、乙类厂房不应小于_________m;(C)A、4B、5C、6D、7506)室外变、配电构架距堆场、储罐和甲、乙类的厂房不宜小于_________m。(D)A、5B、10C、15D、25507)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如必须贴邻本厂房设置时,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__h的非燃烧体防护墙隔开和设置直通室外或疏散楼梯的安全出口。(C)A、1B、2C、3D、4508)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使用面积不超过_________m2且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一个。(A)A、50B、150C、100D、200509)一、二级耐火等级单层丙类厂房最远工作地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的距离不小于_________m。(D)A、50B、60C、70D、80510)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丙类厂房最远工作地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的距离不小于_________m。(B)A、50B、60C、70D、80511)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与输入/输出模块间的连线发生断路、短路时,应能在_________发出与火灾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故障信号。(D)A.30sB.60sC.90sD.100s512)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烟楼梯间的余压值应为_________,前室、合用前室的余压值应为_________。(B)A.25~30Pa,40~50Pa,B.40~50Pa,25~30PaC.30~40Pa,20~30PaD.20~30Pa,30~40Pa513)机械排烟系统功能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_________,排烟量应符合设计要求。(D)A.7m/sB.8m/sC.9m/sD.10m/s514)发电机自动启动并达到额定转速并发电的时间不应_________,运行及输出功率、电压、频率、相位的显示均应正常。(A)A.大于30sB.大于60sC.大于90sD.大于100s515)符合室消火栓系统功能要求的有_________(B)A、消火栓栓口处的静水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大于0.5MPaB、触发启泵按钮时,消防水泵应启动C、消防水泵启动后,栓口出水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大于0.8MPaD、应在开启末端试水装置后5min自动启动消防水泵516)_________建设工程经消防验收合格后,需申报使用或开业前检查。(B)A、学校B、宾馆、商场C、办公楼D、公寓式写字楼517)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专家评审会后五日将专家评审意见书面通知报送申请材料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同时报_________备案。(C)A、公安部B、建设部C、公安部消防局D、省建设厅518)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申报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应当依照_________对已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的容组织消防验收。(D)A、消防法规_B、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C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D、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标准519)对为_________合格的建设工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出具消防验收合格意见。(A)A、综合评定结论B、现场检查C、实地测试D、资料审查520)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收到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后,应当出具备案凭证,并通过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中预设的_________,随机确定抽查对象。(C)A、抽查条件B、抽查比例C、抽查程序D、抽查标准521)对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以外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取得施工许可、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七日,通过_________的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进行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B)A、公安部消防局B、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C、公安消防支队D、当地政府政务公开522)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收到消防设计备案材料之日起三十日,依照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完成_________,制作检查记录。(B)A、资料审查B、图纸检查C、工程检查D、现场检查523)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收到竣工验收备案材料之日起三十日,按照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标准完成_________,制作检查记录。(C)A、资料审查B、图纸检查C、工程检查D、现场检查524)被抽查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收到_________之日起五日按照备案项目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供规定的材料。(D)A、抽查通知书B、书面告知C、口头告知D、备案凭证525)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发现消防设计不合格的,应当在五日书面通知_________改正;已经开始施工的,同时责令停止施工。(A)A、建设单位B、设计单位C、施工单位D工程监理单位526)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竣工验收未依法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法处罚,责令建设单位在五日备案,并纳入_________围.(C)A、监督B、检查C、抽查D、查封527)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上设立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A)A、互联网B、公安网C、接待受理窗口D、政府办事大厅528)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有关消防法规、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造成危害后果的,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应当依法_________。(D)A、停止执业B、降低资质等级C、吊销资质证书D、承担民事赔偿责任529)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擅自投入使用的,_________。(D)A、确定为重大火灾隐患B、从重处罚C、临时查封D、分别处罚,合并执行530)库房或每个防火隔间(冷库除外)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宜少于两个。但一座多层库房的占地面积不超过300m2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面积不超过_________m2的防火隔间,可设置一个门。(B)A、50B、100C、150D、200531)甲类库房与重要的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_m。(A)A、50B、100C、150D、200532)厂铁路线与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对于甲、乙类液体不应小于m,对于丙类液体不应小于m。(D)A、8B、10C、15D、20533)泵房与鹤管的距离不应小于_________m。(A)A、8B、10C.13D.12822)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________m。(A)A.50.B.40.C.30D.25823)二级多层戊类厂房与四级单层戊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B)A.16.B.14.C.13D.12824)三级单层戊类厂房与三级单层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B)A.16.B.14.C.13D.12825)四级多层戊类厂房与四级单层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D)A.12.B.14.C.16.D.18.826)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立的生活用房应按民用建筑确定,与所属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A)A.6.B.7.C.8D.10827)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________m。(C)A.6.B.7.C.4D.5828)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的外墙均为不燃烧体,当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小于等于该外墙面积的________%,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B)A.10%.B.5%.C.15%.D.25%829)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的外墙均为不燃烧体,当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小于等于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________%。(C)A.10%.B.20%C.25%D.30%830)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B)A.4B.6C.10D.10831)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A)A.4B.6C.10D.10832)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厂房,其耐火等级应按________级确定。(D)A.一.B.二.C.三.D.四.833)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D)A.25B.30C.35D.50834)甲类厂房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B)A.25B.30C.35D.50835)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与厂铁路线中心线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B)A.30.B.20.C.15D.25836)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与厂外铁路线中心线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A)A.30.B.20.C.15D.25837)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与厂外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C)A.30.B.20.C.15D.25838)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与厂主要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D)A.30.B.20.C.15D.10839)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与厂次要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D)A.30.B.20.C.15D.5840)高层厂房与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材料堆场(煤和焦炭场除外)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第4章的有关规定,且不应小于()m。(A)A.13.B.9.C.14D.16841)总储量小于等于________m3的丙类液体储罐,当直埋于厂房外墙外,且面向储罐一面4.0m围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B)A.10.B.15.C.20.D.25.842)总储量小于等于15m3的丙类液体储罐,当直埋于厂房外墙外,且面向储罐一面________m围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A)A.4B.5C.6D.8843)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应参加________组织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对建设工程消防施工质量签字确认。(B)A、施工单位B、建设单位C、公安机关消防机构D、设计单位844)建设工程的验收结果应根据________和现场检查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定。(B)A、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B、资料审查C、建筑防火施工质量D、消防产品质量845)同一座U形或山形厂房中相邻两翼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第3.4.1条的规定,但当该厂房的占地面积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第3.3.1条规定的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其防火间距可为________m。(C)A.4.B.9.C.6D.5846)除高层厂房和甲类厂房外,厂房可成组布置。当厂房建筑高度小于等于7m时,组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A)A.4.B.7.C.6D.5847)除高层厂房和甲类厂房外,厂房可成组布置。当厂房建筑高度大于7m时,组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C)A.4.B.9.C.6D.5848)除高层厂房和甲类厂房外,厂房可成组布置。当厂房建筑高度小于等于________m时,组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A)A.7.B.10.C.12.D.24.849)除高层厂房和甲类厂房外,厂房可成组布置。当厂房建筑高度大于7m时,组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A)A.7.B.10.C.12.D.24.850)厂区围墙与厂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________,且围墙两侧的建筑之间还应满足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B)A.4m.B.5m.C.6m.D.9m.851)甲类仓库与甲类储存物品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A)A.20m.B.30m.C.25m.D.30m.852)甲类储存物品第3、4项>5t的仓库与电力系统电压为35~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B)A.25m.B.40m.C.50m.D.30m.853)甲类储存物品第1、2、5、6项≤10t的仓库与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A)A.25m.B.40m.C.50m.D.30m.854)甲类仓库与高层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B)A.10m.B.13m.C.12m.D.15m.855)除乙类第6项物品外的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________m。(B)A.20.B.25.C.30.D.35.856)除乙类第6项物品外的乙类仓库,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________m。(C)A.20.B.25.C.30.D.35.857)粮食浅圆仓组每个独立仓的储量不应大于________t。(C)A.5000.B.7500.C.10000.D.15000.858)库区围墙与库区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________m,且围墙两侧的建筑之间还应满足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B)A.4m.B.5m.C.6m.D.9m.859)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轻质墙体的单位质量不宜超过________kg/m2。(B)A.60.B.50.C.70.D.80.860)屋顶上的泄压设施应采取________措施。(B)A.防水积聚.B.防冰雪积聚.C.防风.D.防冰雪.86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分控制室宜独立设置,当贴邻外墙设置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_h的不燃烧体墙体与其它部分隔开。(C)A.1.B.1.5.C.3.D.2.5.862)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厂房的管、沟不应和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该厂房的下水道应设置________设施。(C)A.防水.B.隔气.C.隔油.D.防冰雪.863)有粉尘爆炸危险的筒仓,其顶部盖板应设置必要的________设施。(D)A.防水.B.防冰雪.C.防风.D.泄压.864)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________m。(B)A.4m.B.5m.C.6m.D.9m.865)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________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A)A.1.B.2.C.3.D.4.866)厂房的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________m。(C)A.0.9B.1.0C.1.1D.1.2867)厂房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________m。(A)A.1.4B.1.2C.1.1D.1.0868)厂房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________m。(A)A.0.9B.1.0.C.1.1D.1.4869)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________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________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B)A.30,15B.32,10C.24,10D.24,15870)建筑高度大于________m且设置电梯的高层厂房,每个防火分区宜设置一部消防电梯。(A)A.32.B.24.C.16.D.20.871)仓库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________m。(B)A.4m.B.5m.C.6m.D.9m.872)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小于等于________m2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B)A.250.B.300.C.200.D.150.873)仓库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个,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________m2时,可设置1个。(C)A.60.B.50.C.100.D.120.874)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________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A)A.甲.B.乙.C.丙.875)粮食筒仓上层面积小于________m2,且该层作业人数不超过2人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A)A.1000.B.500.C.750.D.1200.876)仓库、筒仓的室外金属梯,当符合本规第7.4.5条的规定时可作为疏散楼梯,但筒仓室外楼梯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________h。(D)A.1.B.0.5.C.1.5.D.0.25.877)除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戊类仓库外,其它仓库中供垂直运输物品的提升设施宜设置在仓库外,当必须设置在仓库时,应设置在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_h的井筒。室外提升设施通向仓库入口上的门应采用________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C)A.2甲.B.1.5甲.C.2乙D.1.5乙878)建筑高度大于________m且设置电梯的高层仓库,每个防火分区宜设置一台消防电梯。(A)A.32.B.24.C.16.D.20.879)液化石油气储罐组或储罐区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________m的不燃烧体实体防护墙。(B)A.0.9.B.1.0.C.1.1.D.1.2.880)当甲、乙类液体和丙类液体储罐布置在同一储罐区时,其总储量可按1m3甲、乙类液体相当于5m3丙类液体折算。(C)A.2.B.3.C.5.D.10.881)防火间距应从距建筑物最近的储罐外壁、堆垛外缘算起,但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至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________m。(B)A.9.B.10.C.12.D.15.88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两排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D)A.2.B.2.5.C.3.5.D.3.883)当单罐容量小于等于________m3且采用固定冷却消防方式时,甲、乙类液体的地上式固定顶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C)A.1000,0.5DB.1200,0.5DC.1000,0.6DD.1200,0.6D.884)同时设有液下喷射泡沫灭火设备、固定冷却水设备和扑救防火堤液体火灾的泡沫灭火设备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地上式储罐不宜小于________。(B)A0.5DB0.4DC0.6DD0.3D885)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当储罐容量大于________m3时,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B)A.1000,4B.1000,5C.1200,4D.1200,5.886)当储罐容量小于等于________m3时,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B)A.1000,3B.1000,2C.1200,3D.1200,4.887)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成组布置时,甲、乙类液体单罐最大储量________m3。(A)A.200.B.250.C.500.D.300.888)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成组布置时,组储罐的布置不应超过两排。甲、乙类液体立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限。(B)A.3.0.8B.2.0.8C.3.0.5D.2.0.5.889)泵房、装卸鹤管与甲、乙、丙类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________m。(D)A.4.5.B.4.C.3.5.D.5.890)甲类物品仓库与总容积1000≤C.25.D.10.891)甲类物品仓库与总容积1000≤V<10000的湿式可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________m。(C)A.15.B.20.C.25.D.10.892)甲类物品仓库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材料堆场室外变、配电站与总容积V<1000湿式可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________m。(B)A.15.B.20.C.25.D.10.893)可燃材料堆场与10000≤V<50000湿式可燃气体储罐的总容积的防火间距________m。(D)A.15.B.20.C.25.D.30.894)民用建筑与总容积1000≤V<10000湿式可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________m。(B)A.15.B.20.C.25.D.10.895)民用建筑与总容积V<1000湿式可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________m。(A)A.18.B.20.C.25.D.30.896)民用建筑与总容积1000<V≤50000的湿式氧气储罐的防火间距________m。(B)A.15.B.20.C.25.D.10.897)1m3液氧折合标准状态下________m3气态氧。(C)A.400.B.600.C.800.D.1000.898)液氧储罐周围________m围不应有可燃物和设置沥青路面。(A)A.5.B.10.C.15.D.不限.899)可燃、助燃气体储罐与厂主要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为________m。(D)A.25.B.20.C.15.D.10.900)数个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总容积大于3000m3时,应分组布置,组储罐宜采用单排布置。组与组相邻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m。(C)A.15.B.25.C.20.D.不限.901)液化石油气储罐与所属泵房的距离不应小于________m。当泵房面向储罐一侧的外墙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至________m。液化石油气泵露天设置在储罐区时,泵与储罐之间的距离不限。(D)A.15.5B.10.6C.10.5D.15.6902)工业企业总容积小于等于________m3的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混气站的储罐,当设置在专用的独立建筑时,其外墙与相邻厂房及其附属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甲类厂房有关防火间距的规定执行。(B)A.15B.10C.12D.5903)总存瓶容积为6<V≤10的Ⅰ级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________m。(C)A.15B.10C.20D.25904)总存瓶容积为10<V≤20的Ⅰ级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________m。(D)A.15B.10C.20D.25905)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分级及总存瓶容积小于等于________m3的瓶装供应站瓶库的设置应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GB50028的有关规定。(A)A.1B.2C.3D.4906)Ⅱ级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四周宜设置不燃烧体的实体围墙,或其底部实体部分高度不应低于________m的围墙。(B)A.0.5B.0.6C.0.9D.1907)一个堆场的总储量为500t≤W<1000t的棉、麻、毛、化纤、百货堆场与一、二级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为________m。(C)A.25B.10C.15D.20908)一个堆场的总储量为5000t≤W<20000t粮食席穴囤与一、二级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为________m。(D)A.25B.10C.15D.20909)稻草、麦秸、芦苇、打包废纸等材料堆场与厂外铁路线中心线的防火间距为________m。(B)A.25B.30C.35D.20910)稻草、麦秸、芦苇、打包废纸等材料堆场与厂主要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为________m。(C)A.5B.9C.10D.12911)稻草、麦秸、芦苇、打包废纸等材料堆场与厂外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为________m。(C)A.5B.10C.15D.20912)总容积为30<V≤50(m3)、单罐容积V≤20(m3)的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与村镇和学校之间的防火间距为________m。(A)A.45B.50C.70D.90913)总容积为1000<V≤2500(m3)、单罐容积V≤400(m3)的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与工业企业(最外侧建筑物外墙)之间的防火间距为________m。(B)A.45B.50C.70D.90914)总容积为200<V≤500(m3)、单罐容积V≤10(m3)的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与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为________m。(C)A.32B.35C.40D.45915)总容积为V>5000(m3)、单罐容积V>1000(m3)的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与木料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为________m。(D)A.40B.50C.60D.75916)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街区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________m。(C)A.100B.150C.160D.200917)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有封闭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________m时,宜设置进入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A)A.24.0B.22.0C.26.0918)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有封闭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________m。(C)A.100B.120C.80D.160919)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超过________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C)A.4000B.5000C.3000D.2500920)工厂、仓库区应设置消防车道。占地面积大于________m2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A)A.1500B.1800C.2500D.3000921)工厂、仓库区应设置消防车道。占地面积大于________m2的甲、乙、丙类厂房,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A)A.1500B.2500C.3000D.400092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消防车道与材料堆场堆垛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________m。(C)A.15B.25C.5923)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________m。(B)A.5.0B.4.0C.6.0D.4.5924)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________%。(B)A.2B.3C.4D.5925)《建筑设计防火规》,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12.0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________。(A)A.18.0m×18.0mB.15.0m×15.0mC.18.0m×15.0m926)当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0.50h,高层厂房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时________h,防火墙应高出不燃烧体屋面0.4m以上,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0.5m以上。其它情况时,防火墙可不高出屋面,但应砌至屋面结构层的底面。(B)A.1.20B.1.00C.0.50927)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距天窗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________m,且天窗端面为燃烧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C)A.5B.6C.4928)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当建筑物的外墙为难燃烧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0.4m以上,且在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应为宽度不小于________m的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外墙的耐火极限。(A)A.2B.3C.6929)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当建筑物的外墙为难燃烧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m以上,且在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应为宽度不小于2m的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外墙的耐火极限。(A)A.0.4B.0.5C.0.6930)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建筑物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如设置在转角附近,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________m。(C)A.2B.3C.4931)剧院等建筑的舞台与观众厅之间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_h的不燃烧体。(B)A.2.00B.A.2.00B.3.00C.4.00933)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医院中的洁净手术室或洁净手术部、附设在建筑中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及附设在居住建筑中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_h的楼板与其它场所或部位隔开,当墙上必须开门时应设置乙级防火门。(A)A.1.00B.2.00C.3.00934)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建筑的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底面基层。住宅分户墙和单元之间的墙应砌至屋面板底部,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________h。(B)A.0.4hB.0.5hC.0.6h935)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设置在丁、戊类厂房中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_h的隔墙和0.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隔墙上的门除本规另有规定者外,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A)A.1.00B.2.00C.3.00936)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附设在建筑物的消防控制室、固定灭火系统的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________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B)A.1.00B.1.50C.2.00937)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_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C)A.0.80hB.1.20hC.1.00h938)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B)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A.0.60B.0.80C.1.00939)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建筑中受高温或火焰作用易变形的管道,在其贯穿楼板部位和穿越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_h的墙体两侧宜采取阻火措施。(A)A.2.00B.3.00C.4.00940)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的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_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C)A.0.80B.1.20C.1.0094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________防火门。(C)A.甲级B.乙级C.丙级942)在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闷顶采用锯末等可燃材料作绝热层时,其屋顶不应采用冷摊瓦。闷顶的非金属烟囱周围________m、金属烟囱0.7m围,应采用不燃材料作绝热层。(C)A.0.6B.0.8C.0.5943)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当设置有闷顶时,应在每个防火隔断围设置老虎窗,且老虎窗的间距不宜大于m。(A)A.50B.60C.70944)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闷顶有可燃物的建筑,应在每个防火隔断围设置不小于0.7m×0.7m的闷顶入口,且公共建筑的每个防火隔断围的闷顶入口不宜少于________个。闷顶入口宜布置在走廊中靠近楼梯间的部位。(B)A.1B.2C.3945)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电线电缆、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不宜穿过建筑的变形缝;当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处加设________制作的套管或采取其它防变形措施,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A)A.不燃材料B.塑料C.防水材料946)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防烟、排烟、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在穿越隔墙、楼板及防火分区处的缝隙应采用________封堵。(A)A.防火封堵材料B.塑料A.3m;3m;1.5mB.3.3m;3.3m;1.65m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