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管理制度_第1页
涉密管理制度_第2页
涉密管理制度_第3页
涉密管理制度_第4页
涉密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涉密管理制度

涉密管理制度1

涉密计算机管理制度是一套规范企业内部对涉及敏感信息的计算机设备进行管理和使用的规则体系,旨在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它涵盖了设备采购、使用、维护、废弃等各个阶段,同时也包括用户权限设定、密码管理、网络访问控制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设备管理:明确涉密计算机的`购置标准,规定设备的登记、保管和报废流程。

2、用户管理:设定使用人员的权限,如访问级别、操作权限等,并规定用户认证方式。

3、系统安全:实施定期系统更新和安全检查,安装防病毒软件,防止恶意软件侵入。

4、数据保护:规定数据加密、备份和销毁的规程,确保数据安全。

5、网络安全:设定网络访问策略,限制非授权的外部连接,监控网络活动。

6、应急处理: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应对可能的数据泄露或系统故障。

7、培训与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提高防范能力。

8、监督与审计:设立监督机制,定期进行安全审计,确保制度执行。涉密管理制度2

为进一步加强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工作,杜绝泄密隐患,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制定本制度。

一、涉密计算机使用前必须进行登记,将计算机品牌、型号、标识、硬盘序列号、使用系统等登记在册,并贴上涉密标志。

二、涉密计算机必须与非涉密网络实行物理隔离,禁止以任何形式接入任何非涉密网络。

三、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严禁使用有无线功能的计算机、无线互联功能的网络设备、无线键盘和鼠标等无线外围设备。

四、涉密计算机必须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严禁非涉密存储介质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

五、涉密计算机因工作确需使用互联网上下载的资料及其它非涉密计算机上的资料,必须将需要的资料刻入光盘,然后将该光盘用于涉密计算机上,在刻写光盘前必须做好安全处理,确保无病毒和木马程序。

六、涉密计算机内存储的国家秘密信息输出时,接受输出信息的`载体均要按照相关涉密载体的保密管理规定进行管理。涉密计算机使用的具有打印、复印、传真等多功能的一体机不得与普通通信线路连接。

七、涉密计算机的维修、更换、报废应严格按照“涉密计算机的维修、更换、报废保密管理制度”执行。

八、涉密计算机必须安装在符合防雷、防静电、防辐射、防盗等安全要求的机房内使用。

九、工作人员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涉密计算机造成泄密事件的,将依法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涉密管理制度3

涉密管理制度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组织管理框架,它旨在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或滥用。该制度涵盖了从信息分类、权限分配、安全存储到销毁等一系列环节,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维护。

内容概述:

1、信息分类与标识:明确各类信息的保密级别,如机密、秘密和内部资料等,以便正确处理和保护。

2、访问控制:设定严格的访问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员工才能访问相应级别的'信息。

3、安全存储:规定物理和电子文件的安全存储方式,包括加密、备份和防火墙等措施。

4、使用与传输:规范信息的使用和传输流程,如加密传输、限制打印复制等。

5、员工培训:定期进行保密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6、监控与审计:建立监控机制,定期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

7、泄露应对:制定应急响应计划,一旦发生信息泄露,能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8、法规遵从:确保管理制度符合国家和行业的保密法规要求。涉密管理制度4

涉密网络管理制度是一套旨在保护企业敏感信息,确保网络安全运行的规则体系。它涵盖了人员管理、访问控制、数据保护、安全审计、应急响应等多个层面,旨在构建一个严密的保密网络环境。

内容概述:

1、人员管理:规定员工的权限分配,包括入职、离职、转岗时的网络权限调整,以及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

2、访问控制:设定严格的访问规则,限制未经授权的访问,如实施多因素认证、权限分级等。

3、数据保护:制定数据分类、加密、备份和销毁策略,防止数据泄露或丢失。

4、安全审计:实施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日志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威胁。

5、应急响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快速应对网络安全事件,减少损失。

6、物理安全:对涉密网络设备的物理访问进行管控,防止非法入侵。

7、合规性:遵守国家和行业的信息安全法规,确保业务的合法合规运行。涉密管理制度5

涉密活动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涉及敏感信息和机密资料的管理流程,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泄露,并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内容概述:

1、保密责任划分: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保密职责,设定保密等级,制定相应的权限管理。

2、信息分类与标识:对各类涉密信息进行分类,如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并设置明确的.标识。

3、信息获取与使用:规定获取、处理、存储和传递涉密信息的流程,包括电子和纸质文件。

4、访问控制:设定严格的访问权限,实行身份验证和权限审批制度。

5、物理安全措施:保护涉密信息的物理存储设施,如加密设备、安全存储室等。

6、对外交流与合作:规范与外部合作伙伴的信息交换,签订保密协议。

7、培训与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保密知识的培训,提高保密意识。

8、监控与审计:实施信息使用行为的监控,定期进行保密审计。

9、应急响应与恢复:制定应对信息泄露的应急预案,确保快速反应和恢复能力。

10、违规处理:设立违规行为的处罚机制,以示警戒。涉密管理制度6

目的:

为了保障公司机密安全,保护公司的核心技术、商业秘密和重要资产,规范和管理涉密人员的工作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政策规定,制定本制度。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员工及外聘人员,尤其是从事技术研发、商务谈判、财务管理等工作的涉密人员。

制度制定程序:

本制度由公司保密处起草,经公司领导审批后发布实施,定期进行修订完善。

内容:

一、涉密人员的管理范围和分类:

(1)根据工作内容和涉密级别区分涉密人员,分为三类:内部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核心涉密人员。

(2)确立涉密人员的名单,定期更新,保持涉密人员名单的机密性。

(3)对涉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保密意识和保密能力。

二、涉密人员管理的基本要求:

(1)涉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和公司保密规定,绝不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

(2)涉密人员如离开公司,必须签署保密协议,承诺保守公司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离职后不得从事与原工作内容有关的工作。

(3)涉密人员必须保证办公环境、办公设备安全,保证严密的文件、资料、信息的保密性,不得将机密文件、资料、信息外泄,不得将未经授权的机密文件、资料、信息带出公司。

(4)涉密人员的电子设备使用必须符合公司内部网络管理规定,不得将公司的机密信息或数据传输到非公司管理或非合法授权的网络或服务器。

三、管理实施程序:

(1)公司保密处对涉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采用现场检查、组织内部培训等方式,提高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

(2)涉密人员须按照公司规定填写涉密审批表,经过严格审核后方可进行涉密操作。

(3)对涉密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日常监视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追究责任。

四、责任追究:

(1)对涉密人员发生泄密事件的,依法追究个人刑事责任,公司追究相应管理人员的.行政或民事责任。

(2)公司对涉嫌泄密的涉密人员及时进行调查,发现相关问题及时报告上级,必要时报请保密机构介入处理。对违反规定的涉密人员要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或劳动纪律处分,情节严重者可予以终止劳动合同。

以上仅为本制度的基本内容,制度执行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进行修订完善,确保公司机密安全的实现。涉密管理制度7

一、目的

为加强企业内部涉密人员的管理,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确保企业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涉密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技术人员、财务人员、董事、高管等。

三、制度制定程序

1.确定制度的制定主体和组织机构。

2.确定制定涉密人员管理制度的目的、范围、执行程序、责任主体、制度执行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3.收集、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公司内部政策规定。

4.组织专业人员,对制定的涉密人员管理制度进行审核和评估。

5.经过公司领导层的审批,正式发布实施。

四、制度内容

1.涉密人员的分类

根据企业的安全级别,将涉密人员分为不同的等级,明确各个等级的人员身份、职权和权限。

2.管理办法

(1)保密制度的落实

为了防止涉密人员泄密,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a.保密工作联系人的设立。

b.明确涉密人员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c.定期对涉密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和培训。

d.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网络信息安全、防泄密、加密等内容。

(2)审核制度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涉密人员审核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a.入职前要对涉密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核和审查。

b.对涉密人员的任职要求进行严格审核。

c.涉密人员调离、辞职或解聘时,要严格执行保密措施。

(3)监督制度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a.对企业内部所有涉密人员进行监控和监视。

b.对涉密人员的日常活动进行监控,防止出现非法操作。

c.对涉密人员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发现涉密人员的违规行为时,要及时进行处理。

3.责任追究

(1)对涉密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惩戒。

(2)对涉密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纪律处分。

(3)对涉密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刑事追究。

五、执行程序

1.指定保密工作联系人。保密工作联系人负责保密工作的落实和监督工作,监督涉密人员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2.制定每年的涉密人员保密检查计划。企业负责人要对涉密人员保密检查计划进行批准,落实检查结果,并将检查结果报企业领导层。

3.安排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企业应当对涉密人员定期进行保密教育和培训,加强涉密人员对保密意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

六、责任主体

涉密人员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1)企业负责人要为制度的执行负最终责任

(2)保密工作联系人负责管理和执行保密相关工作。

(3)涉密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保密制度,确保涉密信息的安全。

七、责任追究

所有涉密人员必须认真履行本制度,如有违规行为,要如实报告、严格处罚,并由企业领导层对违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八、附则

本制度的执行标准和内容应与《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行政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相协调,保证本制度的合法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涉密管理制度8

涉密文件管理制度

一、收文制度接收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密件包装应当由办公室保密人员拆封。同时应单独设薄登记,接收人员应及时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手续。

二、发文制度分发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发放,不得擅自扩大范围。发文人员应履行登记、编号、签收手续,并严格分发范围,遵守相关规定;签收时必须逐件清点、核对。传递涉密文件、资料应当通过保密员进行,文件应包装密封,严格按规定登记签收。

三、制作(打印)制度制作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当按照《保密法》规定,履行定密程序,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绝密级、机密级的应当编排顺序号。使用计算机制作秘密文件、资料的,该计算机不能与公共信息网络联接。密件应当在内部文印室印刷,严格按照批准的数量制作,不得多制、私留。

四、阅读(传阅)制度涉密文件、资料须按规定范围传达、阅读,不得擅自扩大范围,也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文件内容。传阅涉密文件,由办公室保密员负责专夹专阅,并填写“传阅单”,记载夹内密件份数、编号和阅读时间等,阅后签字并主动退回,不得横传,对急办的文件,保密员要及时催办。涉密文件应在办公室或机要室阅读,绝密级文件应当即阅即批即退,并有保密员在。

五、借阅制度阅读和使用涉密文件、资料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确需在办公场所外阅读和使用的,要履行严格的借阅记录手续。借阅人对文件负有安全和保密的责任,自觉做到按期归还,再用再借,严禁将涉密文件资料带回家或带到其他公共场所。保密员对借出的文件应按时限要求及时追回。密级文件资料,未经密级确定机关、单位或者上级机关批准,禁止复制、复英摘抄、汇编。如复英摘抄、汇编机密级和秘密级文件,必须经批准并履行审批手续,同时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并视同原件管理。

六、清退制度按照规定应当清退的涉密文件、资料,原则上应按要求退回原制发的机关、单位。特殊情况的,应说明原因并报经原制发机关同意。

七、销毁制度需要销毁的涉密文件、资料由保密员造册,报办公室领导审批,并履行清点、登记手续,不得擅自销毁。送指定造纸厂销毁的,要有保密员等二人以上押运和监销。严禁将涉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

一、涉密文件的拟制、印刷、传递、承办、借阅、保管、归档、移交和销毁,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清点、登记、签收等手续。

二、涉密文件由单位保密员统一管理,阅办涉密文件必须在办公室或者安全保密的场所进行,对密级文件必须实行专人保管,专册登记,专柜存放,个人不得私自保存涉密文件资料。

三、发出、收到和内部运转的涉密电报、文件、资料,必须登记、编号,在交接时,必须履行签字手续。外出开会发的秘密文件,要妥善保管,回单位后及时交给保密员处理;

四、传阅涉密文件、资料,由保密员直接传递,不得任意横传。因工作需要长时间使用的,要向保密员办理手续。

五六、凡因工作需要复印、印制涉密文件资料,应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复印后的涉密文件资料按涉密文件管理。

六、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文件资料外出的,需经主管领导批准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不准在公共场所停留、游览、购物、探亲访友等,返回单位后要及时交保密员保管,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七、干部调动工作时,应将自己使用的文件、资料进行清理,全部移交。

八、涉密文件资料的清退和销毁。阅办的涉密文件应当及时清退,需要销毁的涉密文件资料,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登记造册,交由区保密局统一集中销毁,个人均不可自行、随意销毁。严禁将各类涉密载体或者内部资料、刊物当废品出售。对违反保密规定,使涉密文件资料发生失泄密的,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九、涉密文件资料须定期收回上交,发现丢失,及时汇报并立即追查处理。

附:九条保密守则

1、不该说的秘密,绝对不说;

2、不该问的秘密,绝对不问;

3、不该看的.秘密,绝对不看;

4、不该记录的秘密,绝对不记录;

5、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秘密;

6、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秘密;

7、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秘密;

8、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密件、资料;

9、不携带秘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一、收文。收到上级或其他部门发来的文件后要履行签收手续,签收人应注明收到的具体时间,书写其文件的全称。签收后要认真核对信封号码、件数,开拆后要认真核对文件的文号、件数与发文通知单是否相符,如有差错,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文件拆封应由文件管理人员或指定的人员负责,其他人员无权拆封。对注有领导同志“亲收”字样的信件,应由领导同志本人或指定的专人拆封。收文后要认真填写收文登记簿,将来文单位、文件标题、文号、密级、份数、收到时间等内容登记清楚。

二、发文。分发上级来文和本单位形成的文件,要根据文件的内容和领导的批示意见确定文件分发范围。下发的文件要认真实行文件、发文通知单、信封“三对照”,防止错发、漏发。外送的文件要在信封上加盖密级章。绝密文件要单独装封,封口处加贴“密封条”或加盖“密封”章。发出的文件由收发员登记后发放,收文单位签收,或由邮电局机要通讯发出,不准捎带,不发挂号,更不得发平信。当日的文件要当日送完,不得积压或延误。

三、办文。文管人员根据领导的批办意见,认真办理。在办理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交办有手续,收回有注销。做到及时、不拖、不压、不误。对领导批示的查办件,要及时检查办理情况,建立催办记录,并定期向领导报告。

四、传阅。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和领导批示意见进行传阅,不得任意扩大阅读范围。阅读文件要在办公室或阅文室内进行。传阅的文件要放在文件夹内,夹内要有目录、编号,以便查对。不准从夹内抽文件,不得横传或倒手转借。阅文人不在时,传阅夹要放入抽屉内落锁,不准堆放在办公桌上。

五、借阅。借阅文件要经过批准,严格借阅手续,限期退回。如需延长使用时间,须办理续借手续。外单位借阅文件,要持有介绍信,并符合阅文规定。借阅的文件要登记,归还后要及时注销。

六、复印。不经批准,不得随意复印上级文件和领导同志的讲话。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复印时,要经发文机关同意。要严格登记、管理制度,对复印的文件、资料,应与正式文件一样对待,认真办好分发手续,按时清退,不得遗失。

七、管理。涉密文件要存放在铁制橱内分类放置,经常清点核对。一月一清理,一季一核对,做到文件和登记相符。如发现短缺,应及时查找。领导人参加上级会议带回的文件,要及时交文管人员登记、保密。

八、清退。对下发的文件,要按照上级规定,认真组织清退。每年要在上半年把清退工作完成。清退中短缺的文件要认真组织查找。确实查找不到的要追究责任,落实到人,并作出适当处理。

九、销毁。各级、府、各部门严禁私自销毁涉密文件,销毁涉密件要经过上级保密管理部门、本单位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销毁。严禁向废品收购部门和摊贩出售内部文件、刊物和资料。涉密管理制度9

(一)凡组织举办涉及国家秘密的活动(会议),必须在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进行,并视情况设置警戒区域和警卫人员,采取严格的安全保密措施,不得在公共场所特别是涉外宾馆、饭店召开涉密会议。并同时对与会人员进行保密教育,严格执行保密纪律。

(二)涉密活动(会议)举办前,保密部门应对会场扩音、录音设备进行保密检查。严禁使用无线话筒录音或以无线代替有线扩音设备以防泄密。

(三)对与会人员严格把关,会前应将名单呈报分管领导审定,他人不能代替参加会议,并进行签名登记。严禁与涉密会议无关人员进入会场。

(四)与会人员不得将手机带入涉及国家秘密会议的会场,因特殊原因带入会场的手机应取出电池。

(五)涉密会议工作人员要用统一编号的记录本进行会议记录,会后按规定统一收回、保密或销毁。凡会议规定不准记录的,与会人员不得记录,不得录制声像制品;确需记录或录制的,须经主办单位批准,其记录本或制品按同等密级文件要求妥善保管;

(六)会议印发的秘密文件、材料,要严格管理,标明密级,专人负责统一编号、登记分发和履行签收手续,会后按登记清单及时收回。需随身携带回单位的`,要指定专人妥善保管,途中采取保密措施,回单位后立即交到保密室登记保存,不得私自留存,严防丢失。严禁向与会议无关人员提供涉密会议材料;

(七)为涉密会议拟定的文件草稿,用后统一由主办单位及时收回。需保存的,应标明相应的密级归档保管;无需保存的,造册登记后销毁;

(八)涉密会议期间发现文件丢失或被窃,必须立即报告,及时追查,设法挽回损失;

(九)会议结束后,要对会议场所、住地进行保密检查,不得有文件、笔记本等遗漏。涉密管理制度10

涉密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保护企业的核心信息资源,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敏感信息泄露,维护企业的'竞争优势。

内容概述:

涉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密范围界定:明确哪些信息属于涉密信息,如研发成果、客户数据、商业策略等。

2、权限分配:设定不同层级的访问权限,限制非授权人员接触涉密信息。

3、信息分类与标记:对涉密信息进行分类,并在文件、邮件等载体上明确标注等级。

4、信息存储与传输:规定安全的存储方式和加密传输手段。

5、员工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保密知识培训,提高保密意识。

6、审查与监控:建立定期审查机制,监控信息流向,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7、应急响应:制定信息泄露应急预案,迅速处理突发情况。

8、责任追究:对违反保密规定的员工进行处罚,强化制度执行力。涉密管理制度11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标准》和上级有关涉密人员管理的规定,为切实做好涉密人员的管理,不断加强涉密人员的保密观念和保密业务素质,结合昆明贵金属研究所、z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所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保密委负责对涉密人员的管理工作。人事部门负责为每个涉密人员建立档案,保密办进行备案,并由保密办进行分类监督管理。保密办按照涉密人员的等级实行保密补贴,保密补贴按《保密工作经费管理制度》执行。

第三条涉密人员的界定、分级。

一、涉密人员界定、分级的原则为:以涉密岗位及岗位涉密程度为界定、分级标准。

二、凡是进入涉密岗位掌握处理国家秘密的人员属于涉密人员,长期从事或接触涉及机密级国家秘密的'涉密人员属于重要涉密人员,涉及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涉密人员属于一般涉密人员。

三、涉密人员界定、分级程序为:识别涉密事项——确定涉密岗位——岗位密级确认——涉密人员确认——涉密人员上岗程序。

第四条涉密人员上岗程序。

一、所和公司员工进入涉密岗位时,由保密办主办、人事部门协办,执行审查审批——培训——签定保密责任书——上岗。涉密人员审查表(见附表1)、员工培训档案(见附表2)、涉密人员保密责任书(见附表3)。涉密人员审查的基本内容是: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二)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

(三)无各种不良记录。

(四)忠于职守,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五)熟悉保密要求,具有相应业务工作能力。

第五条涉密人员涉密等级的改变。涉密人员因工作中涉密等级的改变,由保密办拟定,保密委批准。保密办及时通知人事部门在该涉密人员原有资料上加备注。

第六条涉密人员的考核。涉密人员在岗期间,由人事部门主办、保密办协办周期性组织对涉密人员进行考核,若涉密人员经考核不合格,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培训或调离涉密岗位等。涉密人员考核表(见附表4)。

第七条涉密人员离岗。当涉密人员因项目完成或不涉及涉密事项时,由保密办主办、人事部门协办对其签定涉密人员离岗保密承诺书(见附表5)。该涉密人员自动进入脱密期管理。

第八条涉密人员或脱密期未满的涉密人员调动、辞职。按人事程序到保密办进行审查确认,填写涉密人员调动、辞职审批表(见附表6)。

第九条涉密人员出境时,按《涉外活动保密管理制度》执行。

第十条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重要涉密人员2—3年,一般涉密人员1—2年。

第十一条保密办可根据非涉密人员或涉密人员涉及涉密事项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涉密人员密级变更,并执行以上涉密人员上岗程序。

第十二条涉密人员脱密期未满的,不得到外国驻华机构、外商独资企业工作。

第十三条涉密人员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保密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

第十四条涉密人员须熟悉自己所从事工作中秘密事项和秘密事项的保密要求,并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以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第十五条涉密人员发生失、泄密时或发现失、泄密事件时,执行《安全保密应急与响应报告查处制度》。

第十六条涉密人员应积极对本部门的保密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

第十七条保密办、人事部门和各部门应定期、不定期对涉密人员进行教育及保密监督检查,不符合保密要求的及时调离。涉密人员应自觉接受保密教育和保密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涉密人员违反保密制度、法律法规或在保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按《保密工作奖惩制度》给以处罚或奖励。

第十九条本制度由所和公司保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涉密管理制度12

第一条、目的

确保公司的手艺、经营秘密不流失,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工程。

第三条、条例细则

(一)、保密工作遵循“突出重点,积极防范”的方针,坚持“内外有别,既便利工作又确保秘密”的原则,准确划分保密范围,确保公司核心机密安全;同时有控制地放宽非核心秘密,使保密工作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二)、保密范围和密级划分

1)密级划分:按其重要程度,技术水平及失密后危害大小,公司密级划分为:绝密、机密两级。

2)绝密:是公司秘密中的核心部分,限极少数人知悉的事项,一旦泄密会使公司利益遭受风险和重大丧失,涉及公司命运。

主要包括:经营决策、广告策划文书、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促销方案、开发计划、公司投资计划等。

3)机密:是公司秘密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一旦泄密,将给公司造成严重的丧失。主要包括:公司经营战略,远景规划,财务账簿,销售网络,总结计划;反映集团开发生产能力的方案、计划及非凡原材料等情况的计划、统计事项等;引进的产物、装备、仪器,经过改进,性能、功能有显著进步的改进部分;公司财务、营销管理制度、目标管理方案、月度运行报告等;公司人事档案、工资、公司总体组织架构包括生产线,各市场部人员运作方式等。

(三)、密级的规定,由起草文件或涉及密级资料的承办人员提出密级意见,然后经主管带领批准,划分为绝密的产物、手艺资料、文件由公司总经理或工程分公司经理审定。密级的调整,应根据公司发展状况和保密时限,由公司总经理或工程分公司经理办公室同有关人员、部门进行调整,文件资料和密级变更或解密后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规定有保密的文件到时自动解除密级。

(四)、文件、资料的保密

1)一切秘密公文、图纸、资料应准确标明密级,在拟稿、打字、印刷、复制、收发、承办、借阅、清退、归档、移交、销毁等过程中,均应建立严格的登记手续。

2)绝密级的手艺、经营资料,只限于主管总经理或主管总经理批准的直接需要的部门和人员利用,机密级的文件资料,限于主管总经理批准的需要部门的人员。

(五)、使用部门和人员必须做好使用过程的保密工作,办理登记手续。

机密以上文件、资料原则上不准复印或复制,复印复印或复制需要由行政人资总监批准,合同、和谈、重要手艺资料及重要财务资料需要集团总经理或工程分公司总经理批准。

(六)、电话、计算机的保密

1)通适内容不得涉及秘密;

2)存有涉密内容的计算机网络、外存储装备、磁盘等应按秘密文件资料管理,并采纳相应加密步伐。

3)计算机网络利用按有关计算机网络利用规则管理。

(七)、对外宣传、通讯、会议的'保密

1)公司宣传媒体不得涉及公司秘密,如对某一具体事项不能确定是否需要保密,应由部门经理审定。

2)召开秘密性会议,要严格控制会场,会议内容要记在保密本上(会后收回),如需参阅,另办手续。

(八)、对外交往的保密

1)所有密件一律不准外单位人员借阅,本公司人员亦不得代为转阅;

2)外单位人员来公司参观,研究,应在总经理办公室规定接触范围内,并指定专人陪同,不准外单位人员随意进人涉密区域;

3)对外交往中一旦发觉失密、泄密问题,立刻报告集团带领,及时采纳补救步伐。

第四条、保密培训和检查

(一)、各部门要经常性地对员工进行保密培训和检查,对新进员工事先进保密培训,研究保密条例;

(二)、员工遵守以下保密守则:

1)不该说的秘密,绝对不说;

2)不该问的秘密,绝对不问;

3)不该看的秘密,绝对不看;

4)不该记录的秘密,绝对不记录;

5)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秘密;

6)不在私人通讯中涉及秘密;

7)不在公开场所或家属、亲友眼前谈论秘密;

8)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秘密文件资料。

在秘密要害岗位事情和接触秘密的人员,要先审查后利用。

第五条、奖惩

(一)、对保密事情做出贡献,具有以下条件之一的部门和个人赐与奖励:

1)一贯严格执行保密条例,坚持原则,坚决保护公司秘密者;发觉他人失密、泄密或出卖公司秘密,能及时举报,采纳补救步伐的。

(二)、出现失密、泄密问题,视性质、情节的不同,给予通报批评、罚款、降级直至开除,严重的将追究法律责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给予相应处理:

1)为谋取私利,将公司秘密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卖给别人,使公司利益遭受较大损失者;

2)在事情中违背保密规定,造成秘密失贼者;

3)保密观念淡薄,警惕性不高,致使秘密失贼者。涉密管理制度13

一、凡召开、举办涉密会议、活动的单位,在召开、举办前要制定严格的保密工作方案或措施,并报区保密局审查、备案。

二、按规定确定出席、列席和参加会议、活动人员,并对参加会议、活动人员宣布保密纪律。对参与会议、活动的服务工作人员,由本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备案,必要时须签订保密协议。

三、会议、活动场所要符合保密规定,在活动开始前进行保密检查,并配备手机屏蔽柜或通信干扰。会议、活动场所禁止使用无线话筒。凡不准记录、录音、录像的,主办单位应当事先声明。

四、参加重要涉密会议、活动的人员要出示有效证件,履行登记、签字手续。未经批准,严禁携带有录音、录像、拍照、信息储存等功能的设备进入会场。

五、涉密会议、活动所使用的设备和产品,必须符合保密管理要求和保密技术标准。

六、在涉密活动期间印发的文件、资料,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配套法规进行管理。对不明确的涉密事项,应报区保密局,由区保密局向市保密局上报审核把关,超越市级保密部门批准权限的要逐级上报。

七、在活动期间应配备保密箱和文件袋,并指定专人管理。在运送涉密文件和资料途中,应由二人同行。会议或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清理会场和与会人员住地,检查有无遗落的'涉密文件、资料,确保万无一失。

八、需对外宣传和报道的,要经主办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主管保密工作的责任人签字同意,并报上级机关批准,同时对涉密内容做好技术处理。未经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宣传报道、接受记者采访和擅自扩大知悉范围。涉密管理制度14

根据工作变化,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安全,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法规,遵循严格管理、严密防范、确保安全、方便工作的原则,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适用范围

1.1适用于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光盘等涉密载体。

1.2适用于涉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等过程的保密管理。

二、职责

2.1办公室负责涉密载体的制作、复制与管理。

2.2保密办公室负责涉密载体的监督检查。

2.3党务工作部负责涉密磁带、录音带、录像带的制作与管理。

2.4涉密部门负责外来涉密载体、公司发放涉密载体的保密管理。

三、涉密载体制作管理

3.2办公室制作国家秘密载体,应记录载体制作数量和去向。制作涉密载体应编排份号,并在台账上予以记录。

四、涉密载体复制管理

4.1涉密载体复制由办公室统一完成。禁止到营业场所复印、制作含有涉密信息的载体。各类涉密载体必须按照原稿确定的密级、保密期限进行标识,严格按知悉范围和批准的用途控制载体制作数量。

4.3因工作需要摄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试验现场背景和密品实物的声像制品,由单位专职人员按批准的范围和数量完成摄制、编辑和制作,还应进行密级分类,涉密音像制品应在图像播映首页和存储介质同时进行密级标识。

5、涉密载体的收发、传递管理

5.3涉密部门复制的涉密载体因工作需要提供给其它部门和公司所属单位,需建立复制涉密文件发放登记表,对传递到其他部门和公司所属单位的涉密文件名称、密级、份数、领用人等信息进行登记。

5.6外出携带机密级文件或秘密级文件较多时,须两人以上同行。

6、涉密载体的阅读和使用

6.1涉密载体的阅读和使用应遵循严格管理、严密防范、确保安全、方便工作的原则,重点控制知悉范围,不得擅自扩大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

6.2涉密载体传阅,要做到每天一清,每天下班前必须将涉密载体放置于公司机要室,不得擅自留用。

6.4汇编、摘录、引用国家秘密信息所形成的涉密载体应当按照其中的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进行标识和管理。

7、涉密载体的保存和销毁

7.2涉密部门须建立涉密载体台账,登记本部门保存的国家秘密载体,并对涉密载体的密级调整与变更、使用、归档等情况进行管理或监督。

7.3公司各部门每季度应清查和核对涉密载体,检查保密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和涉密载体的完整性。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公司保密办公室。

7.4办公室每季度应对公司各部门不需要留存的涉密载体登记造册并及时进行回收。

7.5涉密载体销毁应办理移交、审批手续,销毁涉密载体(含过程文件)需保密办公室监督完成。

7.6销毁纸介质秘密载体,使用符合保密要求的碎纸机;销毁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应当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彻底销毁。涉密载体销毁应确保涉密信息无法还原,禁止将涉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

8、附则

8.1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8.2原有制度与本制度冲突的,以本制度为准。本制度由公司保密办公室解释。

第一条为加强涉密载体保密管理,严防失泄密事件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上级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涉密载体,是指承载国家秘密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载体,即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

光介质涉密载体是指利用激光原理写入和读取涉密信息的存储介质,包括CD、VCD、DVD等各类光盘。

电磁介质涉密载体包括电子介质和磁介质两种类型。电子介质涉密载体是指利用电子原理写入和读取涉密信息的存储介质,包括各类优盘、移动硬盘、存储卡等;磁介质涉密载体是指利用磁原理写入和读取涉密信息的存储介质,包括硬磁盘、软磁盘、磁带等。

第四条涉密载体的制作

2.涉密载体应在办公室内部或经保密工作部门审查批准的涉密载体定点复制单位制作。

3.制作涉密载体过程中形成的产生的原始材料和中间材料,应当由承办人负责,存放在专用文件柜中保管。不需保存的应及时销毁,不能随意丢失或泄密。

4.制作涉密载体的场所应当符合保密要求,使用电子设备的应当采取防电磁泄漏的保密措施。

第五条涉密载体的收发与传递

2.传递密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机要途径(机要通讯、机要交通)传递或者派专人传送,派专人传送时应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和线路,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不得通过普通邮政或非邮政渠道传递。

4.采用电子通讯方式(密码传真机等)传递涉密信息,应当加密传输,并要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不得在非保密通讯设备中传递。严禁使用互联网或公共信息网传递涉密信息;严禁将涉密存储介质与连接互联网、公共信息网的计算机相连。

第六条涉密载体的使用

1.收到涉密载体后,由主管领导根据涉密载体的密级和制发单位的要求及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知悉人员的范围。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扩大知悉范围。

2.收到涉密载体后,必须按照规定的范围组织阅读和使用,并对接触和知悉绝悉载体的人员做出文字记载。

3.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确需要在办公场所以外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的,必须征得分管领导批准,应当办理登记、签收手续,遵守有关保密规定。管理人员要随时掌握密件动向。

4.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确需在办公场所以外阅读和使用密件的,必须填写登记表,履行审批手续。

5.涉密载体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做好存放和知悉范围的保密工作。

6.严禁复制绝密级涉密载体;复制机密、秘密级涉密载体,须经办公室主管领导批准;履行登记手续,定点复制,复制件应加盖复制机关、单位的`戳记,视同原件管理。

8.摘录、引用涉密载体的,应当按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管理。

9.因工作确需携带涉密载体外出,应当采取保护措施,使涉密载体始终处于携带人的有效控制之下;携带绝密级涉密载体应当经办公室主管领导批准,并有两人以上护送。

10.参加涉外活动不得携带涉密载体,因工作确需携带的,应当经主管领导批准,并采取严格的安全保密措施。禁止携带绝密级涉密载体参加涉外活动。

11.禁止将绝密级涉密载体携带出境,因工作需要携带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出境的,须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办理批准和携带手续。

第七条涉密载体的保存

1.涉密载体应在指定场所和部位保存,需由保存人员在涉密文件登记表上做好相应登记,并配备必要的保密措施、安全设备。

2.涉密载体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所存密件进行清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向办公室保密领导小组报告。

3.领导干部、涉密人员、涉密载体管理人员在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的涉密载体全部核对和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标准》,结合昆明贵金属研究所、z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所和公司)实际情况,为加强秘密载体的保密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涉密载体。

一、涉密载体包括密件和密品。

二、密件是指通过观察或测试等手段,能够获取国家秘密信息的载体,包括:纸质载体、胶片、磁光介质载体等。

三、密品是指通过观察或测试等手段,能够获取国家秘密信息的实物,包括:成品、半成品、零部件及用于研制、生产、加工、测试、试验的物品和设备等。

第三条涉密载体保密管理包括以下七项规定:

一、制作涉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

(一)制作涉密载体,必须依照《定密和密级调整制度》第五条的规定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定密一经完成,制作的涉密载体内容原稿禁止做数据的修改、补充,如需进行修改、补充,必须重新履行审批手续。

(二)制作涉密载体时,须在有防护措施的场所和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上进行。涉密载体内容在制作输入过程中,审核人员对涉密载体密级的标识是否正确负有确认责任。

(三)对各类涉密载体,业务部门必须明确和限定其知悉范围,并由业务部门主管领导审批后,报保密办备案。

(四)涉密载体内容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数量进行制作输出,制作部门和个人不准私自留存,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页要及时作不可还原的销毁。

(五)需外部制作的涉密载体须由涉密载体制作部门申请,所和公司保密委批准,所和公司保密办备案,并到具有同级保密资质的单位制作。

(六)所和公司内摄制涉密产品、项目的声像载体,机密级事项严禁摄制、秘密级的须经业务主管领导批准,保密办备案。所和公司以外单位需摄制所和公司涉密产品、项目的声像制品,须凭该单位证明信和经所和公司业务主管领导批准,并签订保密协议。禁止使用可拍照手机摄制。

(七)涉密载体必须按下列要求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1、书面形式的密件,应在封面(或者首页)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图纸、图表则在其标题之后或下方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国家秘密的标志为“★”,“★”前标密级,“★”后标保密期限。

2、书面形式的密件,如果只有少量内容属于国家秘密,除按最高密级标明外,还可以直接在属于国家秘密的段落之前标明密级或者调用文字形式在同页正文下说明密级。

3、非书面形式的涉密载体,应以可明显识别的方式在载体上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对电子文档类涉密文件,应在电子文件名和文件首页上标明密级。有包装的涉密载体还应以恰当的方式在包装上标明。

二、涉密载体复制、印刷、装订保密管理规定。

(一)机密级(含机密级)以上文件禁止复制,秘密级涉密载体的复制、印刷、装订,复制申请部门须填写涉密载体复制保密审批表(见附表9),业务主管领导审批后,到所和公司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涉密复制设备上进行,所和公司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承办人应审查相关手续并执行《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及军工军品代码转换管理制度》中涉密复制设备使用登记规定。

(二)复制承办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涉密载体复制、印刷、装订时的保密管理和登记手续,严禁应私人要求多印、多留。复制、印刷和装订份数要真实记录备案。

(三)复制、印制、装订过程中出现的衬纸、废页等印有字据的消耗品要妥善保管,并

按密件要求销毁。

(四)复制件等同原件管理,不得改变原件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及知悉范围。

(五)严禁用复制的涉密载体做为礼品赠送或当宣传品公开宣传。

三、涉密载体借阅、使用保密管理规定。

(一)借阅、使用人员必须符合涉密载体借阅、使用标明的业务工作领域和应知悉的密级范围。

(二)借阅、使用涉密载体,必须填写涉密载体借阅、使用保密审批表(见附表10),业务主管领导审批后才能借阅、使用涉密载体。

(三)涉密载体借阅、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做好存放和知悉范围的保密工作,按期归还涉密载体管理部门。

(四)机密级(含机密级)以上文件除特别批准外禁止借阅、使用,秘密级涉密载体借阅、使用的时间不超过30天。

(五)经办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涉密载体的接收、移交、清退登记手续。禁止审批外的借阅、使用涉密载体。

(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