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飞向太空港》要点梳理与练习一、作者简介李鸣生,1956年生于四川,当代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三连冠得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报告文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首席纪实作家。李鸣生主要从事航天等高科技题材的创作,其数百万言的“航天七部曲”(《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走出地球村》《远征三万六》《中国长征号》《千古一梦》《发射将军》)等作品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被文学界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第一人”“继徐迟之后中国第二个写科技题材的佼佼者”。除获得三届鲁迅文学奖外,他还获得过其他20多项全国、全军文学奖,是中国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其多部作品收入《共和国作家文库》《中国报告文学精品文库》《中国60年报告文学精选》《21世纪中国最佳纪实文学选》等。二、要点梳理【创作背景】《飞向太空港》是连载于网络的人文社科类小说,作者是李鸣生。《飞向太空港》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故事,其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凉山深处的合作与友情,也有东西方文明在现代卫星发射场上交汇时的碰撞与冲突。【作品概述】《飞向太空港》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它以作者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1990年4月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场,成功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设计制造、由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卫星公司购买和经营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读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绪。作品通过对此次卫星发射的描述,反映了中国航天开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征程,歌颂了中国航天人风雨同舟、以身许国的万丈豪情,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和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作品还对这次航天发射过程中的中外合作进行客观真实地报道,对东西方文化、思维习惯、工作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理性分析,并对中外在航天领域的成功合作进行高度评价并寄予了厚望。作者在书写中国飞天梦的基础上,发出“我们都是地球人”这一振聋发聩的呼声,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明天的生存和发展的终极关怀。【主要内容】1984年初,中国购买的卫星还要用美国和法国的卫星发射,但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把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上官世盘是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副主任,他认为中国的航天技术打入国际市场,正是改革开放的最好体现。1985年6月,中国带着自己的同步通信卫星和“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参加了国际巴黎际航空航天展览会,拉开了中国空间技术走向世界的序幕。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大灾年”!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大力神”火箭先后爆炸。法国的“阿里亚娜”火箭也发生爆炸。对中国的火箭打入国际市场十分有利。1986的年4月,中国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代表团前往美国。他们的报告获得了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以及海外华侨的支持。但是由于中国火箭专家首次涉足世界商业发射市场,没有经验,屡屡受挫。中国航天人认真反省,吸取教训,不断改进。终于在1988年,亚洲卫星公司购买了美国休斯公司的“亚洲一号”卫星,决定由中国发射。经过多方努力,1989年12月,美国白宫发言人正式宣布批准“亚星”(及其他两颗卫星)许可证。在中美合作过程中也进行着各种困难和磨合:气候的恶劣,箭星合一方面的技术壁垒,双方技术方面的防范,生活习惯的不同,语言方面的障碍,我国通信工程的落后……中西方进行多次交流,既是对手也是朋友。最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关键就看1990年4月7号的天气预报了。4月7号,天气一直很糟糕,吴传竹表示晚8点后,天气才会有好转。发射程序进入最后四小时准备时,天气突变,眼看雷阵雨就要来了,胡世祥竟然只用了三分多钟爬上了十一层楼高的发射架,刚打开的发射平台,又匆匆关闭了。发射程序中止。指挥控制中心,早就宾客满座。今天中国第一次发射美国卫星,还要现场实况直播,为了让亿万观众看清发射场面,直播组在发射场附近安置了八个机位,使观众可以从八个角度看到火箭发射的真实画面。气象处处长吴传竹给指挥部报告了结论性意见:9点开始天气转好,云层变薄,可以看到星星,有近一小时的云空。9点整,发射窗口终于打开了。点火——起飞——;三级火箭二次点火成功——;火箭起旋!星箭分离!直到这时,中外专家们才紧紧拥抱在一起。“亚洲一号”卫星发射任务圆满完成。我国“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后,休斯公司总部副董事长鲍夫曼说这次中国有三点做得漂亮:一是气象预报准确;二是发射时间准;三是卫星入轨精度高。本来要求不能偏差超过一百公里,实际只偏差了九公里。【艺术手法】首先,这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李鸣生十七岁来到西昌,在那里生活了十七年。他在那里打过山洞,当过计算机技术员和宣传队创作员。他的航天文学之梦和着西昌这座中国的航天城一起长大成熟。80年代以来,他陆续发表了很多“航天人”系列报告文学。当我国定于1990年4月7日将在西昌运用“长征三号”火箭首次为国外发射“亚洲一号”卫星消息一经发布,他就确定了这次采访。他对此次事件的始末进行全方位跟踪采访并叙述表达出来。作品内容涉及到航天方面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刻意于结构,却把一幅长卷的布局处理得自然流畅。其次,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也以地球人的眼光和气魄俯仰天地、穿越古今,展现出人类探索宇宙、憧憬未来的博大胸襟。作品分为“通向宇宙的门前”“历史,从昨天的弯道走来”“卫星,一次总统待遇的远行”“火箭,另一个伟大的发明”“我们都是地球人”“跨越国界的飞行”“走向新大陆”七个章节。整部作品,从宏观角度看,按照“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顺序展开勾勒,作品用世界航天史和中国航天史两幅画面,一起构成中国当代航天活动的背景,因而具有格局上的宏观性。再次,作品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读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绪。作品刻画了像任新民、胡世祥、谢光远、江可达、乌可力、陈寿椿、上官世盘、沈荣骏等优秀的航天人,还有一批默默耕耘的航天人。例如:对宋健的落泪,对任新民目光的描写,对胡世祥神情的刻画等,都极富个性,极富魅力,及令人感动。他们争雄世界的志向、以身许国的豪情、不计得失的品质、外交家般的风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代航天人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激励着我们立志奋进,砥砺前行。“长征三号”的形象以“神龙”之比,“明灯”之称,“红旗”之托,“迷人”“夺目”之赞,把“长征三号”神采飞扬的雄丽之姿,描画的何其生动!“长征三号”升空瞬间惊天动地,惊心动魄的声威,刻画得同样有力。两处描写都不以模真为满足;因注满作者的激情,变得像是先驱的壮别。作品主体结构呈两大板块交叉递进状,一块是“外交斡旋”,一块是“科技攻关”。两块交叉成犄角式递进。胜景迭出。他们是科学家和企业家,但不乏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在他们身上,民族传统革命传统体现得十分鲜明,又能接受八面来风,将这种传统提升到与当代生活相适应的高度。他们勇于为民族建功立业,却不居功自傲;他们善于自勉,也善于励人;他们甘苦备尝,却自奉甚俭,他们羞于内部磨擦,却善于化干戈为玉帛。作品曾这样介绍乌可力,“五年来,为了把中国的火箭打入国际商业市场,乌可力的足迹几乎踏遍全球。从亚洲到美洲,从美洲到欧洲……连续一个星期,几乎全是在上万米的高空度过……”虽欠生动,仍可惊人。科技攻关不像外交斡旋那样富有戏剧性,报告文学也难于细究科学家属于科技领域的思维过程,可以描写的是科学家们争雄世界的志向和临难不苟的牺牲精神。例如任新民在签字画押时说的那句气概非凡的台词。【主要篇目】第一章《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西昌纬度低,离赤道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以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发射火箭。西昌位于四川南部,荒无人烟,避开了大城市。从1984年1月29日开始,到1990年三月已有六颗卫星在这里发射。1986年对外开放。第二章《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1989年9月3日凌晨,爆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泥石流。发射基地遭到毁坏,但全体将士凭借见顽强的毅力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火箭专家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们中的各大多数人已经在这个山沟中熬过了五个春节,其中四名航天专家先后离开人世。第三章《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1990年4月1日晚,我采访了三位美国休斯卫星公司的专家——维克特、马克、弗罗里克。他们都非常热爱中国,对中国航天有很高的评价。弗罗里克希望中国在发展航天科技的同时不要像美国一样丢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第四章《20世纪的中国与美国》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中国与美国从来都是一对冤家。在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才正式访华。1979年中国与美国建立了正式的对外关系。中国主席邓小平也于这年的1月访问了美国。第五章《举起火箭的大旗》1984年初,中国购买的卫星还需要美国和法国的火箭发射,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第一课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上官世盘认为中国火箭已具备打入国际市场的条件,长城工业公司的副总经理给航天部副部长写了封建议信,得到领导大力支持。第六章《序幕在戴高乐机场拉开》国际航空展在巴黎举行,中国代表团长乌可力一天晚上,走进一家华人的菜馆,得到盛情款待。不少海外华侨看到中国火箭走向世界,都感到非常自豪。中国对外宣布:“长征二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第七章《天时·地利·人和》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大灾年”。美国连续三次火箭发射失败,英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大力神”火箭先后爆炸。法国的“阿里亚娜”号火箭也发生了爆炸。种种意外都对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非常有利。第八章《周游列国的中国专家们》1986年4月,中国卫星代表团前往美国。他们的报告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以及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但由于中国专家初次涉足国际市场,没有任何经验,美国卫星公司都不愿冒此风险把卫星交与中国发射,中国卫星代表团屡屡受挫。第九章《轨道大转移》中国,这个早在一千年前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火箭的国家,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了太空。时隔多年,中国航天技术不断进步,终于有了打进国际市场的能力。发射外国卫星,这是中国进一步提示航天技术的必经之路。第十章《面对世界的挑战》经过代表团的不断努力,终于与美国西联卫星公司签订了发射“西联六号”的协议。但由于西联公司的倒闭,协议被迫中断。特雷卫星公司也签订了协议,最终也没能逃过破产的命运。但卫星代表团从不放弃,终于在1988年与亚洲卫星公司签订了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协议。第十一章《外交场上的风云》1988年11月24日,中国代表团前往美国就“亚洲一号”卫星能否出境进行谈判。孙家栋团长带领队员与美国代表团进行了数次谈判,谈判从第一稿谈到第十稿。终于在12月17日,签订了最后一个协议文件。第十二章《布什:不愿得罪十亿中国人》从乌可力等人提议将中国火箭打入国际市场到正式签订协议,历时整整五年。1989年1月23日,乌可力代表中国签署了关于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正式合同。终于,1989年12月,美国白宫发言人宣布允许“亚洲一号”卫星以及其他两颗卫星出境。布什表示:不愿意得罪中国10亿人民。第十三章《起飞,播音747》“亚洲一号”卫星原名“西联星六号”。“西联星六号”因为发送失败,没有进入预定的轨道,只好将其回收。由美国航天员加德纳、艾伦送回地球。经过重新维修,“亚洲一号”卫星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为了确保“亚洲一号”卫星能顺利抵达西昌,美国修斯卫星公司租下一架播音747负责运送。第十四章《护送升降平台》升降平台是用来将卫星以及设备集装箱从飞机上卸放至地面。可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没有升降平台,只好全国来找。最后找到了,可升降平台过于庞大,只能用火车运送。从北京运到成都,再用大卡车一路运到西昌。第十五章《健力宝与<上甘岭>》随着播音747飞机的到来,卸货工作开始了。根据规定,中方人员可在美方人员监督下进行卸货。由于当时天气非常恶劣,风特别大,大家内心也很紧张,导致卸货工作非常进度缓慢。10个小时过去了,大家的干粮和水早已吃完喝完。许建国将唯一一听健力宝递给美方人员。持续了5个小时的卸货工作,随着播音747飞机缓缓飞走,也告一段落。第十六章《美国“新娘”,入了中国“洞房”》车队将“亚星”送到了中国专门赶建的测试厂房。厂房设计总负责人安毅民表示厂房的设计难度很大。厂房设计完成后,前来参观的外国人纷纷表示震惊。不久前美方对厂房进行了测量,结果大大优于标准。“亚星”送达后,厂房钥匙便交给了美方。第十七章:欧亚大陆怪圈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中国便发明了火药喷射火箭。其后百年,中国的火箭技术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技术。从12世纪的南宋,到17世纪的明朝,中国的火箭技术一直引领着时代的潮流。而由于中国大门的关闭,西方国家在短短400年内,将中国甩在后面。第十八章:起飞,在新的地平线上德国的佩内明德是世界现代火箭的摇篮。早在1927年,德国人奥博特就开始了对火箭的研究。1942年10月3日,德国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枚弹道式火箭。而中国,在钱学森回国后,1956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院。直到1966年,中国发射出第一枚火箭,震惊了世界!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升空!第十九章:“长征三号”和它的伙伴中国经过10年磨砺,终于在1984年4月8日将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送上了36000公里外的地球静止轨道。这枚火箭,正是“长征三号”火箭。中国通信卫星工程五大系统的总总师任新民在听到氢氧发动机试验失败并要下马时,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敲开领导的门,强烈要求不要下马。下面对火箭研发过程中的几位人物进行了描述,在此不一一详述。第二十章:苦恋:中国箭与美国星我们的火箭与“亚星”的接口不一致,但刘素云和曹丽君两位女专家仅用半个月便设计出了新的过渡锥。1989年12月,中美人员在洛杉矶进行了第三次技术协调会,美方提出了卫星的起旋问题,中国专家研究后,也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十一章:同一世界,两种活法美国人员来中国时担心伙食问题,带来了许多自己爱吃的东西。中国每天给他们400美元的补助金,而中国人员每天仅有5元的伙食补助,但美方依然不满意,觉得在中国没有自由,洗澡水时冷时热等许多问题让他们感到很生气,但是也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第二十二章:伦巴、探戈与辣椒、蒜苗枯燥的生活让美方人员难以接受,提出要派一架专机每周末去香港。他们的外出活动由于安全问题也受到了中方的管制。美方对此经常抱怨,中方立即展开措施,在旅馆开办健身活动,邀请姑娘陪他们跳舞。中方人员对他们的无理要求很是反感。第二十三章:有车不坐要骑车美国人民非常热爱骑自行车,来到西昌发射场后,也想骑自行车到处旅游,但也受到了限制。美方人员对此很是恼火,经过交涉,批准他们骑车旅游,但必须办理中国旅游证书。于是马克队长带着队员们开始了旅游。第二十四章:回归自然对于常年生活在这里的官兵们来说,他们的孩子都希望父母可以转业,离开这里。可对美国人来说这里却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公园。美国高级工程师斯赖尔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能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创造出这些奇迹。许建国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几千名战士在60年代差点被饿死。第二十五章:既是朋友,又是对手美国人员自从进了卫星测试厂房,中国人就不能进去了。同样的,中方也不让美方进火箭测试大厅,双方都相互提防。可是中方与美方又必须一起工作,这就使得他们的工作更加有难度。第二十六章:“国际标准”与“家传秘方”美国人员来了西昌发射基地以后,一切都要以国际标准为主。温度、湿度是最起码的,甚至对电都有了要求,要求机器必须24小时开启。而中国人的传统就是人走断电,节俭的品德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在美方来了以前,发射架上都没有紧急逃逸装置,直到他们来了以后才特意装上。第二十七章:英语:沟通世界的桥梁“亚星”发射期间美方与中方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问题。在西昌亚星发射基地,你能看到一个庞大的翻译队伍。一旦离开了翻译,将会是寸步难行。而却如果翻译对问题的理解不同,也会产生问题,而且交流的都是专业术语,一旦产生问题,很可能会造成工作的失误。第二十八章:从要走,到要来中国的通信技术,与美国相比,确实是相当落后的。通信问题也是中美人员矛盾的焦点,甚至因为糟糕的通信系统,美方人员曾提出要回美国。虽然中方已经在通信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依旧满足不了美国人。只好一边着手解决,一边让邮电部派人来解决。第二十九章:西装、领带、先生和小姐自从美国人员来到西昌,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4点都会开一个中外首脑协调会。每位参与的人员都会很注重自己的形象,穿着打扮和言语都会很正式。会议相当的严肃,而且如果涉及到敏感的问题,中方与美方谁也不会吐露半句。第三十章:打赌:一只烤鸭我一直以为中外首脑协调会是非常枯燥无聊、板着面孔的会议。但其实会议气氛大多是宽松的,还常常会用打赌来开玩笑。胡世祥和江·可达是最活跃的“赌徒”,上官世盘总是挑起二人打赌,还因为赌天气,江·可达先生失去了一只烤鸭。第三十一章:“老外”采访备忘录江可达是匈牙利人,现为加拿大太列卫星公司太空部高级技术项目经理。他常把特别通行证别在领口,而不是挂在胸前。他还打赌输过十瓶啤酒。可达先生认为中国的西昌同美国的肯尼迪发射中心,法国的库鲁靶场一样。表示如果发射失败也还是愿来,而且肯定要来。因为他认为西昌有一支可以信赖的技术队伍。斯坦豪尔是美国休斯公司首席科学家,两米左右的个子,在航天界享有很高声誉。他认为西昌是个很不错的发射场,但是交通太不方便,从美国到这儿,路途上都要花去三天。兰国思是美国政府国防部官员,会简单的汉语。他希望通过这次发射加强中美两国交往。希望中国人了解他们的政治制度。双方采访结束互送名片,我在首日封上写下一句话:“我们都是地球人!”第三十二章:人与上帝的较量“长征三号”火箭用的是液氢液氧作推进剂,所以必须保证从加注到发射这段时间,周围三十公里不能有雷电。这就对天气预报的精准度要求相当高,而且它难就难在预报的失效特长。而且日期选在了4月7号,这一天在17年中的11年,都是坏天气。第三十三章:发射日,一个留给明天的问号早在2月份,西昌卫星基地的气象部门就对天气做过预测。4月4日到4月6日天气较好,而4月7日到4月14日为阴雨多云,还有降雨和雷暴。早在三月的会议上,中方就提出把提起定在4月5号。但直到4月1日的中外首脑协调会上,亚洲卫星公司表示他们已将时间定在4月7号。第三十四章:紧急气象日4月7号这天,天气一直十分糟糕。吴传竹表示要到8点以后天气才会有好转。沈家俊还提出:三个发射窗口一个不行,就瞄准第二个。三级火箭按时加注,如果天气出现突变,最后三十分钟口令延迟下达。这一方案获得了一致通过。第三十五章:加注!加注!下午1点30分,加注人员开始对火箭进行低温燃料的加注,整个发射场的气氛非常紧张。加注时,受到一丁点的静电都很容易引起爆炸。下午三点,又下起了毛毛雨,隐隐传来阵阵闷雷。当第一声惊雷响起,曾道平立刻请求关闭发射台。还没等同意,他就立刻让人关闭了。身穿米黄色加注服的加注人员,正紧张地进行加注工作。加注结束后,发射场上紧张的气氛得到了缓和。当发射程序进行到最后80分钟时,阵阵雷涛,滚滚而来。任新民建议立刻中止发射,胡世祥同意后电话中止了发射程序。第三十六章:中国,敞开了汉唐的胸怀距离发射场约6公里的指挥控制中心,每个人此刻都十分担心,一脸斯文的薛老板甚至脱口骂了一句。为了发射“亚星”,每个人都付出了不少,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付出打了水漂。很多人都是今天特地飞来西昌,专门观看火箭发射。此刻,天空依然细雨霏霏,乌云滚滚。人人都在为火箭的发射担心。担任现场直播的全体工作人员,也正在紧张得忙碌着。但谁也不知道载有“亚星”的火箭,今天能否顺利起飞。第三十七章:推迟打开发射窗气象专家们从卫星云图上看到,发射场的上游,突然又荡来一片中尺度对流云团。直到雷暴来临前30分钟,一切都还正常。但30分钟后,天空雷云滚滚。庆幸的是,没发生什么事故。气象专家们观测到,有一片直径约100公里的云团将在7点到8点移经发射场上空。若能抓住这块云团,卫星便可顺利升天。胡世祥提议,瞄准第三个“发射窗口”的前沿,一旦云团出现便发射火箭。沈荣骏同意了这个意见。第三十八章:壮怀激烈大雨中,沈家俊、谢总、任总全身都湿透了,但他们浑然不觉。吴传竹向指挥部报告:9点开始天气转好。斯坦豪尔距离发射还有40分钟时走出了指挥控制中心。他惊奇地发现,中国人全都焦急地望着天空。望向远处,成千上万的人,高举火把,齐刷刷地望着发射场。第三十九章:升起了,二十五亿人的卫星到了9点,发射窗口打开了。01指挥员穆山,手臂上戴着黑纱,今天正是他母亲下葬的日子。在太平洋海面上,“远望一号”和“远望二号”两艘航天测量船已到达预定海域。他们必须在卫星入轨后30分钟内把数据传输给他们。千万人民都紧张得顶着电视上的直播。第四十章:月光下的宴会当晚0点,亚洲卫星公司在西昌腾云楼宾馆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宴会。中外来宾尽情抒发着内心的激动与狂喜。原先还紧张地担心火箭能否发射成功的人们,现在脸上无不露出欣喜的笑容。除了在宾馆内,全国上下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此刻内心的狂喜之情。宾馆门前,鞭炮齐响,笑声与与。尾声走向新大陆一个月后的美国修斯卫星公司总部大楼内,鲍夫曼向孙家栋和乌可力表达自己的佩服之情。卫星入轨仅仅偏差了9公里!这是修斯公司80多颗卫星,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1990年4月7日,全世界都感受到了中国人民智慧与力量的伟大。各国报社接连报道这一壮举。今天,中国与美国,西方与东方,架起了一座空间文明的桥梁。三、习题演练一、专题阅读1.“五·四青年节”到了,班级宣传委员为了出一期主题为“闪光的人”的黑板报,向全班同学征集素材。请你从《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飞向太空港》三部作品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其相关故事写一段推荐词。2.请从《长征》、《飞向太空港》、《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中任选一本作答。我选择我阅读了该本书章节。简要概括你所阅读的这些章节内容:3.小南喜欢科学探索,也喜欢自然万物,但是他不大喜欢阅读。为了调动他的阅读兴趣,请你从下面作品中挑选一部,写一段推荐语,帮助小南开启阅读之旅。A.《飞向太空港》
B.《昆虫记》
C.《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D.《寂静的春天》4.翠微文苑社社刊决定开辟“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名著精神”栏目,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飞向太空港》,任选一本名著,仿照示例,向文学社提供一则素材,不超过100字。【示例】《飞向太空港》中,全体将士在泥石流后,夜以继日地对遭受毁坏的“亚洲一号”卫星发射基地进行重建,他们同大自然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恢复了发射准备,体现出齐心协力、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5.今人的诗情人生6.诗意的人生,必定要有精神世界的富足。坚定的信念、实现梦想的毅力、度过艰苦岁月的勇气,这都可以是诗意人生的体现。请你结合名著《飞向太空港》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可从书名、书中的内容等角度思考)6.结合表格提示,任选一部作品,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是如何向经典汲取营养。作品类型作品向经典汲取营养纪实作品A.《红星照耀中国》B.《飞向太空港》(1)从事实中汲取营养(2)向作者“取经”(3)联系现实进行比较、分析科普作品C.《昆虫记》(1)探索与发现科学的奥秘(2)锻炼思维(3)汲取人生智慧D.《星星离我们有多远》7.《长征》和《飞向太空港》对你有什么影响?联系作品内容和自身实际,任选一部说说。8.为传承革命精神,学校电子屏要滚动播放“重温红色经典——他们的时代担当”,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名著内容撰写文稿,150字左右。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红星照耀中国》
C.《长征》
D.《飞向太空港》9.回顾下面的选段,按要求答题。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一日中午,李德和博古到达了湘江东岸。眼前的情景令他们感到十分震惊:天上数十架敌机轮番俯冲,即使浮桥已经断了,轰炸和扫射依然猛烈,江水不时地被激起数道水柱。湘江江面上漂浮着竹竿、木板、各种杂物以及人和马的尸体。那些还没有被炸断的浮桥上拥挤着行进的队伍,人声马鸣鼎沸,不断又有人和马跌入江中。在江边的渡口处,除了等待渡江的人群外,还堆着没有炮弹的山炮、印刷机、缝纫机、机床零件、行李、炊具、担架……(1)选出这段文字的出处(
)A.《红星照耀中国》 B.《长征》 C.《飞向太空港》(2)为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3)读完这段文字,回想到红军长征期间因没有飞机惨被敌人狂轰滥炸的痛苦,联系《飞向太空港》的故事,小红对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慨万千。你能说出她受到的启发和感受吗?10.好的作品往往有感染人的力量,或阐述道理,或警示世人,仿照示例,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部,为它写一句推荐语。(限20字内)A.《飞向太空港》
B.《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C.《寂静的春天》【示例】《长征》——信仰和意志铸就伟大征程。我选(填序号),我的阅读感受:11.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飞向太空港》后,班级开展“弘扬长征精神,学习榜样人物”的主题交流活动。(1)【走长征之路】同学们绘制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请你写出A、B二次战役的名称。(2)【谈心中榜样】在“星光引路”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心中的榜样,有《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革命领袖朱德,有《长征》中的普通红军战士李桂英,还有《飞向太空港》中的中国航天人任新民,仿照示例,请从以下三人中任选一位,简述其令人感动的事迹。A.朱德《红星照耀中国》
B.《李桂英长征》
C.任新民《飞向太空港》示例:心中的榜样人物:陈树湘事迹:红军三十四师在掩护全军渡湘江时,师长陈树湘腹部中弹,昏迷被俘,醒来后他撕开绷带,强忍剧痛,用手绞断自己的肠子,牺牲时年仅29岁。他用生命实现“为苏维埃共和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12.阅读名著语段,回答问题。这时便有更多的红军蜂拥爬上了铁索,赶来破灭了火焰,铺上了新板。不久,在安顺场过了河的一师红军也出现了,对残余的敌军阵地展开侧翼进攻,这样没有多久白军就全部窜逃——有的是窜逃,有的是同红军一起追击,因为有一百左右的四川军队缴械投诚,参加追击。一两个小时之内,全军就兴高采烈地一边放声高唱,一边渡过了大渡河,进入了四川境内。在他们头顶上空,蒋介石的飞机无可奈何地怒吼着,红军发疯一样向他们叫喊挑战。(1)以上文段选自,作者是(国籍)的(人名)。(2)以上文段叙述的是红军长征中的哪一件事情?(3)请依据选文概括“长征精神”的内涵。(4)自主性阅读的两部作品——《长征》《飞向太空港》阅读活动陆续开展,但不少学生在有效性阅读上依然不得其法。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体验,扣住纪实性作品的基本特征,选择其中一部作品,给予阅读方法上的指导。13.名著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能给人力量,催人奋进。面对生活的磨难,有人哀叹、悲观甚至恐惧。请你从下面备选名著中任选一部,提炼一种精神,并结合名著相关内容劝慰这些消极悲观的人,让他们重燃生活的激情。备选名著:《长征》《飞向太空港》14.阅读语段,按照要求完成填空。【甲】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他,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乙】他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对兄弟们,说话非常朴实。【丙】他9岁离家闯荡世界、17岁带领饥民攻打粮仓。对待士兵胜似兄弟,长征途中的马常让给部下骑。(1)根据文段,判断所描述的人物。文中的甲
乙
丙(2)小南阅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对关于“长征”的内容很感兴趣,但在整理时忘记按照时间排序,请根据你对原著的阅读,对下面内容进行合理的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①大渡河战役,战士以死相拼②红军过草地,征途千辛万苦③血战湘江,突破重围④遵义会议的召开,历史转折点A.③④①② B.④①②③ 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3)下列对《长征》《飞向太空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长征》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其还有着浓厚的文学色彩。B.《长征》通过全景式的写法,让我们既能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更能感受到历经苦难依然高扬的革命理想。C.《飞向太空港》以文学的手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以历史的笔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读性强。D.《飞向太空港》是对“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整个过程的全景式描写。15.“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出自海明威的作品《》,这是圣地亚哥硬汉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从《飞向太空港》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精神,如:。16.“一起向未来”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体现了团结和集体的力量,追求世界统一、和平与进步的目标。在中外文学名著中,许多英雄人物在毕生践行。请你任选下列的一个人物,结合他的具体表现,谈谈他为之付出的努力。A.毛泽东(《长征》)
B.谢光选(《飞向太空港》)
C.谢顿(《银河帝国·基地》)
D.哈利·波特(《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我选()(序号),17.学校举行弘扬“红船精神”的荐读活动,请你在下面备选书单中,根据活动主题选择一本进行推荐,写出推荐理由。标题我选,推荐语:
书名A.《飞向太空港》B.《寂静的春天》C.《红星照耀中国》D.《昆虫记》18.阅读名著完成以下任务。(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国籍:美国、《长征》(王树增)、《飞向太空港》(李鸣生)。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2)结合选段内容,写出作者对红军、敌军隐含的态度。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结合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4)《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任务三:推荐作品,传承精神。(5)斯迈尔斯说“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读完《长征》《飞向太空港》后,相信你一定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人物身上所洋溢着的振奋人心的精神品质。请各结合一个具体情节分别说说你对下面两种精神的理解。长征精神:航空精神:19.名著阅读(1)这学期学校开展了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下面是小文同学为读后感拟的主标题,请选择与主标题对应的书名,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A.《昆虫记》
B.《飞向太空港》
C.《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D.《寂静的春天》①科学与诗完美结合——读有感②深情呐喊环保先驱——读有感(2)请你参照第(1)题的示例,在下面①②中任选一个,将读后感标题补充完整①——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②——读《长征》有感20.请你从《长征》《飞向太空港》《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中选择一本,完成阅读记录卡。阅读记录卡书名①作者②主要内容③21.名著阅读。在纪实作品的读书沙龙上,同学们围绕《红星照耀中国》和《飞向太空港》的“真实性”和“文学性”特点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以下活动:(1)纪实作品会选择重大题材进行创作,建立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如《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在去红都的路上采访了红军领袖之一(人名),这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面容英俊、头脑冷静、态度温和,曾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的秘书,组织参加过八一起义等大量艰苦的革命斗争;又如《飞向太空港》详细记录了1990年中国航天人用“”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2)标题是纪实作品的眼睛,力争产生一种吸引力和震撼力,具有艺术性的特点。请从《红星照耀中国》或《飞向太空港》中任选一个标题,从“文学性”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穆山立即抓起话筒,发出了一个气吞山河般的声音:“点火——”“起飞——”随着一声巨响,火箭腾空而起,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红了半个天空!10秒钟后,火箭开始拐弯,向着东南方向越飞越快,越飞越远;尾部熊熊燃烧的火焰,横空蹚出一条血路——那是人类通天的轨迹!这时,漫山遍野,人群沸腾了!人们高高擎起的熊熊火把,如金蛇般狂舞起来;掌声、鞭炮声和欢呼声,汇成一股狂喜的热潮,在山谷久久回荡。(1)选文出自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飞向太空港》。(2)阅读《飞向太空港》一书,我们学到了哪些航天精神?23.团队往往面临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请从《西游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飞向太空港》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作出阐释。24.即将进入初中的妹妹目前只喜欢阅读中外小说。请从下面的作品中任选一部,从内容和阅读方法角度写一则简短的推荐语,吸引妹妹主动阅读小说以外的其他文体的名著作品。A.《名人传》
B.《飞向太空港》
C.《傅雷家书》
D.《朝花夕拾》25.《红星照耀中国》和《飞向太空港》都是优秀的纪实作品,刻画了红军、共产党人和科学家的群像,他们都是民族英雄。请结合这两部作品内容,谈谈你对民族英雄的理解。26.英雄人物我来述请你从下面三部名著中任选一部,并为自己欣赏的书中某位人物写一段人物小传,记录其个性特征、主要事迹。(120字左右)A.《红星照耀中国》
B.《长征》
C.《飞向太空港》27.小诚准备根据纪实作品撰写主题为“厉害了,我的榜样”的纪录片脚本,请你从《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中任选一部,仿照示例完成下面表格。知识卡片:拍摄内容即纪录片镜头要展示的内容,可以是事件、场景、物品等。主题厉害了,我的榜样序号出处拍摄内容选择原因镜头一《飞向太空港》全体将士在泥石流后,夜以继日地对遭受毁坏的“亚洲一号”卫星发射基地进行重建。因为这一场景呈现了基地将士齐心协力,同大自然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的过程,他们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恢复了发射准备。将士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值得学习。镜头二①②③28.名著阅读。李华和王梅同学在阅读《飞向太空港》《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之后,举办了读书交流会,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聚焦名著。请你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是的,五年奋斗,五年辛酸,五年风风雨雨,五年坡坡坎坎。今天,中国终于签订了第一个正式发射合同,乌可力当然欣慰不已。(选自《飞向太空港》)”选文中“中国终于签订了第一个正式发射合同”是;《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中介绍了郭守敬参与制定的,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2)探究专题。全班阅读《飞向太空港》,请你根据示例,设计一个探究专题,以便加深阅读感受。(提示:设计角度可从人物刻画、思想内容、写法特色等方面)示例:专题:①②(3)交流经验。在阅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时,同学们普遍觉得不知道如何读懂科普作品。请你向同学们列出阅读科普作品需要注意的问题。(写出两条即可)①②29.本学期,大家阅读了纪实作品与科普作品,定掌握了阅读这两类作品的方法。请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具体介绍阅读这类名著的方法。字数40字左右。A.李鸣生《飞向太空港》(纪实作品)
B.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科普作品)《飞向太空港》目录序章
本文参考消息第一章
通向宇宙的门前第二章
历史,从昨天的弯道走来第三章
卫星,一次总统待遇的运行第四章
火箭,另一个伟大的文明第五章
我们都是地球人第六章
跨越国界的飞行尾声
走向新大陆附录星空乡愁与航天文学——序李鸣生《飞向太空港》壮哉!中国的航天画卷——评长篇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寂静的春天》目录译序
第八章
再也没有鸟儿歌唱致谢
第九章
亡的河流前言
第十章
自天而降的灾难第一章
明天的寓言
第十一章
超过了波尔基亚家的梦第二章
忍耐的义务族
第十二章
人类的代价第三章
死神的特效药面
第十三章
通过一个狭小的窗户第四章
地表水和地下海
第十四章
每四个中有一个第五章
土壤的王国
第十五章
大自然在反抗第六章
地球的绿色斗篷
第十六章
崩溃声隆隆第七章
不必要的大破坏
第十七章
另外的道路30.根据阅读积累,选择与下列名著相对应的评论。(可多选)(1)《长征》
(2)《飞向太空港》A.作者善于表现历史事件中的精彩细节,使历史人物真正“活”起来,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B.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成功地对大型事件进行了全景式的驾驭和表达。C.本书突破了事件本身的局限,力求运用一个超越事件的“高视点”对事件进行关照和思考。D.全书以时间的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运用全景式的写法,使本书有着史诗般的宏大与庄严。31.纪实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王树增曾说:“如果史料不能够查清楚,我宁可不写。”但也有人认为,纪实作品可以具有文学色彩,用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体现作者的情感倾向。两者之间是否矛盾?请你从以下三部文学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A.《红星照耀中国》
B.《长征》
C.《飞向太空港》32.无论是《长征》还是《飞向太空港》,书中无数先辈的优秀品质时时激励着我们前行,请选择其中的一本简要分析书中先辈的精神品质及其对自己的影响。33.名著阅读。读李鸣生所著《飞向太空港》,自豪于中国用自主研制的“”火箭,成功将美国休斯顿公司的卫星“亚洲一号”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读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感叹于“”(人名)年逾花甲方金榜题名,后又当了主考。他看到范进,就想到从前的自己,同情怜悯,所以特意将范进的卷子看了三回,生怕漏了人才,才认定是好文章、才取了他的头名举人。34.20世纪90年代,西昌卫星发射场,中国航天人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成功地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开启了中国航天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征程。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发射场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请依据《飞向太空港》这本著作,写出在整个卫星发射准备过程中,我国专家遇到过哪些困难。(至少写出两点)35.阅读纪实作品,最终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请从《长征》《飞向太空港》中任选一本,结合书中内容,写下你获得的感悟36.(1)下面是相关人士为《飞向太空港》撰写的推荐词,请你参考示例,从其它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为其撰写推荐词。示例1.“他的作品让我看到了一种‘人的精神’”——作家阿来示例2.“《飞向太空港》以‘亚洲一号’为线索,牵引着千经万纬,不刻意于结构,把一幅长卷的布局处理得自然顺畅,张弛有效。”——评论家朱向前A.《长征》
B.《寂静的春天》
D.《星星离我们有多远》(2)以下是豆瓣影评对2019国庆热映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的不同发声。请你结合本学期刚刚读过的《红星照耀中国》,依据相关情节和阅读感受,针对下面加点的评论,选择一条发表我的看法。
犀利小哥2019-09-2820:10
这部电影中,无数个无名的“小我”见证了祖国的重要历史时刻,他们的向上凝聚着一代又一代革命先辈的可贵品质,正是这些精神品质让我们从被侵略欺侮走向富足强大。糖小宝2019-10-0102:22:18
这种主旋律电影的普遍拍法都是:一些重要历史进程的重现,顺带用明星脸蹭流量,其实故事和人物都很干巴。更何况,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用得着我们总是把革命传统、红军精神挂在嘴边吗?37.《飞向太空港》的作者是。这部优秀的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此次卫星发射的全过程。38.名著阅读。(1)材料中“水帘洞”指什么?为什么把官兵们居住的地方叫作“水帘洞”?站在发射场上,当你望着那威武雄壮、高耸云端的“通天塔”,幻想着一声令下火箭冲天而起那伟大的一瞬间,你绝对想不到,这些即将把“长征三号”火箭和“亚洲一号”卫星托举上天的发射官兵们,竟会屈居在“水帘洞”里。(《飞向太空港》)(2)文段中说的“这件事”在社会公众中激起的热情为什么会经久不息?这件事在社会公众中激起的热情经久不息,以至于1/3个世纪之后英国著名诗人济慈(JohnKeats,1795-1821年)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于是我感到宛如一个仰望天空的人,正看见一颗新的行星映入他的眼帘。”以此来表达一种极度欢乐惊喜的心情。(《星星离我们有多远》)39.《飞向太空港》成功塑造了几个典型人物,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品质。请试举一位并结合例子谈谈他身上有中国航天人的哪些精神品质。40.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我是中国人民的领袖,”A大声说,“我代表国家。我认为我的政策是正确的。”就这样,总司令虽然流了一点血,却毫不屈服,到了城里,成了杨虎城将军和B少帅的阶下囚。在兵变那天,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师以上将领联名通电中央政府,各省首脑,全国人民。这封简短的电报说明“为了要促使他觉悟”,已要求总司令“暂留西安府”。同时保证他个人安全。选段中的人物A是,B是。加点的“我的政策”指(2)《飞向太空港》的作者是,这部报告文学作品,主要讲述中国航天人,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成功地用“”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41.写的《飞向太空港》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全景式地描绘了20世纪90年代,西昌卫星发射场,中国航天人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成功地用“”火箭将美国“”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42.“他的笑声洪亮、爽快、潇洒,极富感染力。但凡听过他笑的人,留下的一定是‘老顽童’的印象。”这段文字描写的“长征三号”总设计师谢光选。请结合《飞向太空港》的内容谈谈你对他的认识。43.阅读下面《飞向太空港》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两种方案在副指挥长的脑海里飞快转着。但他很快发现,第三级火箭的增压是正常的,这说明液氢贮存箱没有问题;而且,往外喷发的白烟在逐渐减弱。显然,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于是,凭着一种科学的推断,凭着几十年的发射经验,凭着一种超人的智慧和胆略,他的目光与几位老总的目光经短暂的对视后,他一拍大腿,果断地发出了命令:“点火!”“01”指挥员抓起话筒,以气吞山河的威力,向世界发出一个庄严的声音:“点火——”“起飞——”“轰隆”一声巨响,火箭腾空而起,熊熊火焰,映红了半个天空;共和国的旗帜,伴着威武雄壮的火箭,徐徐升向天空;隆隆滚动的轰鸣声,仿佛在向未来的世界,发出呐喊与呼唤!是的,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腾跃,这是一次跨越国界的飞翔!古老的中华民族穿过五千年历史的沼泽,今天面对新的世界,终于抖开了奋飞的翅膀!(1)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选文出自__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李鸣生
飞向太空港
“亚洲一号”卫星发射的过程及历史意义B.李鸣生
飞向太空港
“亚洲一号”卫星研制及发射的过程C.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红军战士英勇顽强、气吞山河的精神D.王树增
长征
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2)下列关于作品《飞向太空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讲述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沿着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发展。B.这部作品以局部描摹的形式来展现此次卫星发射过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C.这部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读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绪。D.阅读这部作品,有助于我们具体了解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的实质,也能激励我们立志奋进,砥砺前行。44.名著阅读。(1)选择。为下面三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选择合适的书名(填写字母)。(2)填空。《飞向太空港》的主体结构呈两大版块交叉递进状,一块是外交斡旋,另一块是攻关,这也是与美国星(“亚洲一号”通讯卫星)“苦恋”成功的两大因素。《长征》以长征的和为基本框架,采用全景式写法,真实、完整、生动地记叙了红军长征的历史。(3)简答。阅读润泽生命。读完《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飞向太空港》后,我们心中荡漾起汹涌澎湃的激情,精神为之振奋。请各结合一个具体情节分别说说你对下面两种精神的理解。长征精神:航天精神:(4)阅读。①当我经过红军大学的时候,全体学生正坐在露天的一棵大树下,听着洛甫的讲演。②他们都走过来,我们彼此握了手,我含含糊糊地说了几句话,于是回转身涉水过河,向他们摇手告别,然后坐上我的小马车很快地走了。③我想:我也许竟是看见他们个个都活着的最后的外国人吧。④我感到非常难过。⑤我觉得我并不是在回家乡,倒像在离开家乡。——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任务一】上面这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书名有什么含义?这本书为什么曾易名为《西行漫记》?【任务二】第①句中加点的“我”是谁?联系整本书看,第②句中“我们彼此握了手”有一个原因是,我曾参观红军大学并受邀对学生讲演。请问:讲演围绕的主题是什么?另外,我在参观中了解到的军事课目内容,打消了我深入根据地采访所怀着的一个什么疑问?【任务三】第⑤句中加点的两个“家乡”词义不同,你从中体会到“我”对采访所得事实持什么样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书中还有什么体现?试举一例。除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或态度之外,基于对纪实作品特点的把握,请你就《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再向同学提出一条建议。45.名著阅读。
(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的评价。
(2)《飞向太空港》全景式地描绘了1990年4月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场,成功用“”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设计制造、由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卫星公司购买和经营的“”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46.名著阅读。(1)下列有关名著阅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向太空港》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故事,其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凉山深处的合作与友情,也有东西方文明在现代卫星发射场上交汇时的碰撞与冲突。B.《飞向太空港》整部作品节奏紧凑、张弛有度,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不断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决心,也以地球人的眼光和气魄俯仰天地、穿越古今,展现出人类探索宇宙、憧憬未来的博大胸襟。C.《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告诉我们凭肉眼只能看到6000多颗恒星。天文望远镜发明以后,人们立刻明白了这只是宇宙中的冰山一角。在爱因斯坦的望远镜中,灰蒙蒙的“天河水”碎裂成了无数的星星。但见得其中“大星光相射,小星闹如沸”。真是密密麻麻,好生热闹。然而,在此之后一个多世纪的时期内,并没有人能对这一现象做出比较深入的说明。D.天文学是一门奥妙无穷,令人神往的学科。《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作者卞毓麟把历代天文学家创造“量天尺”的过程娓娓道来,介绍了从近处的月亮到极远处的类星体的距离的量、估,包含了大量的天文知识和历史知识。作品文笔流畅,故事性强,是难得的天文科普佳作。(2)简述题:《飞向太空港》中,选择位于我国四川的西昌作为同步卫星的发射基地,有哪些有利条件?47.《长征》《飞向太空港》这两部作品都反映了前辈们在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立足世界的进程中以身许国的豪情、不计得失的品质。请任选一部结合内容阐述他们的精神。48.填空《飞向太空港》的作者是。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的故事,其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凉山深处的合作与友情,也有东西方文明在现代卫星发射场上交汇时的碰撞与冲突。49.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请你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说说你从作品中读出了作者或人物怎样的信仰。A.《长征》
B.《飞向天空港》二、综合阅读。(一)在以“报告文学”为主题的文学沙龙上,同学们以《飞向太空港》为例对报告文学的“新闻性”、“真实性”、“文学性”三大特点进行了讨论,请参与以下交流。◆新闻·背后的历史50.报告文学报道新闻性的人和事,会选择重大题材进行创作。《飞向太空港》作者是,他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美国卫星这一事件,刻画了一批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真实·照亮的人性“我突然想起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但这‘四大发明’的发明者是谁,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我又想到了‘长征三号’火箭。任总、谢总、王总、范总、龚总、朱总,还有A总、B总、C总、D总,以及成千上万默默无闻的科技人员,正是他们,让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有‘长征三号’火箭。……但是,我却不知道,我的同胞中究竟会有多少人知道‘长征三号’以及‘长征三号’的创作者们?(选自《飞向太空港》)51.历史的功臣不应该被时间埋没,在所有真实的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位照亮中国航天路的航天人。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结合书中内容,说说你从他身上体会到的航天精神。◆文学·独特的表达1986年1月28日上午,数以万计的美国人拥挤在美国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等待观看人类历史上最壮美的一次飞行。随着一声隆隆的巨响,一个庞然大物在滚滚烈焰中,徐徐升向天空。然而,当这个庞然大物升空后仅七十三秒钟,离开地球只有十六公里时,突然一声闷雷般的巨响,成千上万的碎片在火光和烟雾中拖着熊熊的火焰,分撒向离发射点十公里的太平洋,前后持续时间达一个小时之久。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大爆炸!“挑战者号”大爆炸,震动了白宫。布什副总统即刻赶赴发射场,慰问遇难者家属。当天下午和晚上,里根总统向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赞扬七名宇航员是航天事业中的先锋和英雄,并强调美国将继续探索太空。两天后,里根总统还亲自出席了在休斯顿约输逊航天中心举行的万人追悼大会。(选自《飞向太空港》1986年1月28日,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进行第10次飞行时,从发射架上升空70多秒后发生爆炸,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化作碎片,坠入大西洋,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造成了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惨剧。(来源:中华新闻网)52.《飞向太空港》和新闻报道记录的虽是同一件事,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而这正能体现出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报道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会用更生动的笔触吸引我们阅读。整合选段与全书内容,说说《飞向太空港》的文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在大草地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在这个沼泽地带几乎大雨连绵不断,只有沿着一条为红军当向导的本地山民才认得出的像迷宫一样的曲折足迹,才能穿过它的中心。沿途又损失了许多牲口和人员。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一些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而没了顶,同志们无从援手。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没有树木遮阴,轻装的红军也没有带帐篷。到了夜里他们就蜷缩在捆扎在一起的灌木枝下面,挡不了什么雨。但是他们还是胜利地经过了这个考验,至少比追逐他们的白军强,白军迷路折回,只有少数的人生还。(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乙】一支红军部队在山里发现一群牦牛没有人定看管,官兵们把牛牵了回来,尽管无米下炊,但依旧不敢杀牛,而且还得割草喂需养。几天之后,牛的主人小心地来到红军驻地,官兵们把牛全还给了他。这支部队还发现过一片玉米地,玉米已经接近成熟,官兵们喜出望外,但是得到的命令是:不准吃地里的玉米。经过再次请示,被允许摘一点玉米叶子,饿急了的官兵们便在地边支上锅开始煮玉米叶。正煮着,在玉米地里藏了很久的主人来了,是一位藏族老阿妈。她揭开红军的锅,看见锅里煮的玉米叶子后,回家端来了一大盆煮熟的玉米送给红军。连队司务长给了老人三块大洋,官兵们才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看得老阿妈在一旁直抹眼泪。(节选自《长征》)【丙】今天,中国与美国,西方与东方,第一次成功地在25亿亚洲人头顶的上空,架起了一座空间文明的桥梁。相信在世界的明天,全人类也将一起携手并肩,踏着阳光的阶梯,向着宇宙隆隆挺进!(节选自《飞向太空港》)53.下面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作品,没有体现作者的倾向性。B.斯诺跟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并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C.通过面对面地交谈,贺龙的好口才给斯诺留下了深刻印象。D.作者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54.阅读选文【甲】【乙】两段,具体谈谈你对毛主席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感悟。55.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作品特点,介绍一下你采用的阅读方法。56.阅读上面文段,概述中国航天人与红军的相似之处。
《飞向太空港》要点梳理与练习三、习题演练一、专题阅读1.“五·四青年节”到了,班级宣传委员为了出一期主题为“闪光的人”的黑板报,向全班同学征集素材。请你从《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飞向太空港》三部作品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其相关故事写一段推荐词。【答案】《红星照耀中国》朱德朱德:他沉默寡言,但天性温和;他貌不惊人,但形象伟岸。对于敌人,他是令其闻风丧胆的存在;对于革命,他则是希望的明星。作为全军统帅,他爱护部下是天下闻名的。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他喜欢同弟兄们打成一片,与他们讲话时往往脱下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步行,似乎不知疲倦。他用纯属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和勇于为革命事业英雄牺牲的忠贞不二的罕见人品,引领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详解】考查名著人物。开放类试题,结合人物事迹与品质,言之成理即可。例一:《长征》中的毛泽东。他力挽狂澜,在关系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力挽狂澜,战胜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在党内的统治,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他是杰出的军事指挥家,以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和杰出的领导艺术,率领中央红军实行高度机动灵活的作战方针,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他用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勇气,带领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长征,为中国革命保存了火种。例二:《飞向太空港》中的任新民。他是中国通信卫星工程五大系统的总设计师,被人们亲切的称呼为“总总师”,是中国氢氧发动机的奠基人。他有大才能,大决断,大气魄。至今人们仍记得他的掷地有声的言语:“任新民决定试车。出了问题由任新民负责。”他用自己的学识和胆识,把中国带入了航天强国的行列。在中国航天注定灿烂的历史上,他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2.请从《长征》、《飞向太空港》、《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中任选一本作答。我选择我阅读了该本书章节。简要概括你所阅读的这些章节内容:【答案】《飞向太空港》第三章《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1990年4月1日晚,我采访了三位美国休斯卫星公司的专家——维克特、马克、弗罗里克。他们都非常热爱中国,对中国航天有很高的评价。弗罗里克希望中国在发展航天科技的同时不要像美国一样丢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详解】考查名著阅读。开放类试题,结合相关名著章节的内容概括即可。例一:我选择《长征》,我阅读了该本书《山河苍茫—1934年12月湘西与豫西》。内容为:贺龙领导的湘鄂西根据地和豫西的红25军,也遭到敌人的残酷围剿,形势日益困难,被迫开始从根据地向外转移。例二:我选择《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我阅读了第四章《太阳离我们多远》,内容为:通过讲述“羿射九日”和孙悟空的故事,引出下文对日地距离测量的介绍。当天文学家为雷达、激光等手段无法测量日地距离而苦恼时,开普勒三定律发挥了绝妙的作用。例三:我选择《寂静的春天》,我阅读了第一章《明天的语言》,内容为:主要讲述了一个曾经热闹的小镇因为人类现在变得一片死寂;第二章主要讲述了人们快速消灭害虫而使用剧毒杀虫剂,导致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因为剧毒杀虫剂的效果非常好,导致杀虫剂工业突飞猛进,环境污染加剧;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剧毒杀虫剂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了河流中,造成了水体污染。3.小南喜欢科学探索,也喜欢自然万物,但是他不大喜欢阅读。为了调动他的阅读兴趣,请你从下面作品中挑选一部,写一段推荐语,帮助小南开启阅读之旅。A.《飞向太空港》
B.《昆虫记》
C.《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D.《寂静的春天》【答案】示例(1)选A。小南,因为你喜欢科学探索,我特意向你推荐《飞向太空港》一书。这本书以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描绘了“亚洲一号”卫星发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探索未知世界的航天人形象,可读性强,相信对你了解科学世界有所帮助。示例(2)选B。小南,因为你喜欢科学探索,喜欢自然万物,我特意向你推荐《昆虫记》一书。这本书是法布尔用一生时间研究昆虫所撰写的,全书以生动有趣、幽默风趣的笔调介绍昆虫们的习性和本能,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相信你会喜欢的。示例(3)选C。小南,因为你喜欢科学探索,我向你推荐《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书。这本书在介绍天文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思维的启迪。全书从古到今,由浅入深,层层展开,不时穿插一些天文发现的故事,既呈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也可以激发你的阅读兴趣。相信你会喜欢的。示例(4)选D。小南,因为你喜欢科学探索、自然万物,我向你推荐《寂静的春天》一书。这本书第一次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尖锐指出农药使用严重地污染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相信你读过之后对科学探索、自然世界有所思考。【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推荐语的拟写能力。从“科学探索,也喜欢自然万物”方面向小南进行推荐。示例(1)选A。小南,因为你喜欢科学探索,我特意向你推荐《飞向太空港》一书。《飞向太空港》记录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书中既向读者展示了中美转家在大山深处的共事和情谊,也展示了中西两种文明在发射场上的碰撞与冲突。作品纵横捭阖,节奏紧凑,全面再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开创了中国文学书写"空间文明”的先例,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傲人成果,被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的开之作。本书可读性强,向我们揭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航天人探索经历,相信对你了解科学世界有所帮助。示例(2)选B。小南,因为你喜欢科学探索,喜欢自然万物,我特意向你推荐《昆虫记》一书。《昆虫记》是一部专门介绍昆虫的书,书中详细介绍了许多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等知识,犹如一片知识的海洋。这是一部对中小学生十分有益的书。示例(3)选C。小南,因为你喜欢科学探索,我向你推荐《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书。这本书不仅告诉你星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还将天文学家的探索过程一一呈现出来。作者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结合天文知识、历史知识,并配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科技大学《文化地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交通大学《土地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健康医学院《生化分离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中国灰棕圣诞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例题1)(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 上海海关学院《商务谈判》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中国消毒欧规卡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往复升降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金属材料专业实验(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心理咨询师考试题
- 德语四级真题2023
- 入世后黑色家电的产业分析与企业对策
- 2023年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学习研讨会发言稿报告(4篇)
- 6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
- GB/T 4087-2009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二项分布可靠度单侧置信下限
- GB/T 35679-2017固体材料微波频段使用波导装置的电磁参数测量方法
- 安全用电课件【知识精讲+高效备课】 人教版九年级 物理教材精研课件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考试大纲
- 国开电大《个人理财》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
- 未成年人需办银行卡证明(模板)
- 高边坡脚手架施工方案(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