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1敬老今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殖民统治和掠夺的基本史实及拉丁美洲人民反抗斗争的过程;了解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和掠夺的基本史实及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过程;认识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代表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掌握分析历史现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讲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殖斗争的主耍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探究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激发学生发愤图强的民族责任感;了解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英雄事迹,学习其爱国、不畏强权等优秀品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兴起、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教学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原因2数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8年4月14日,在没有任何国际调查结果的情况下,美国、英国和法国对所谓叙利亚政府的化学武器基地进行了轰炸。当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就一份“谴责美国以及盟国对于叙利亚军事行动”的草案进行表决。安理会15个成员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之中,只有中国、俄罗斯和玻利维亚投了赞成票。大部分国家迫于美国的淫威,是不敢强出头的,但有一个国家例外,这个国家就是玻利维亚。玻利维亚投谴责美国的赞成票,就是拉美国家反美霸权主义的一次缩影,更是以玻利瓦尔为代表的拉美反殖独立民族精神的传承。那么,玻利维亚共和国的建立与“解放者”玻利瓦尔有何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内因——殖民统治与掠夺(1)教师简述:政治版图——“拉丁美洲”的由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掠夺的概况,指出拉美地区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2)图解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源(内因)金字塔式等级社会/西班幺、掌握政权的独立运动/和葡萄於.民者领导白人殖民者\移民的百人后代土生白人 \欧洲人与印第/混血种人 \安人或黑人的后代/ 印第安人、黑人心\殖民者奴丽嚎16世纪至19世纪初拉美殖民统治等级示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殖民统治与掠夺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根本原因(内因)。.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外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与归纳: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美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目标导学二:概述拉美独立运动反殖斗争史实.结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独立运动的时空状况。提示:①独立运动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它分为南美洲北部战场和南美洲南部战场;②运动主力: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③时间起止:19世纪初至19世纪20年代末;④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阅读教材,评说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反殖斗争的英雄事迹,完成表格中的内容。项目反殖斗争史实史料实证情感体验北部地区史实1: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措施深得人心,鼓舞士气以人为本,体现人权与民主思想史实2: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打败西班牙军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克难奋进、英勇无畏史实3: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建立美洲各国联盟、团结联合斗争高瞻远瞩、着眼未来史实4:玻利瓦尔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州的独立运动继续斗争、完全胜利斗争到底、不居功守成南部地区史实5: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教师可链接圣马丁与玻利瓦尔瓜亚基尔会议后隐退史料)团结协作、联合作战不迷恋权位名利,急流勇退的无私奉献精神评价由于功勋卓著,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推断出“历史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史方法。同时依据史实,帮助学生构建“历史价值观”,升华历史情感。.拓展延伸:在阅读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反殖民斗争事迹的基础上,讨论总结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战争的正义性;(2)有利的国际条件——美法革命的客观支持;(3)有一批杰出领袖:海地的杜桑.卢维杜尔、墨西哥的伊达尔哥、南美洲的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4)革命措施正确,如被利瓦尔建立根据地、解放奴隶、许诺战后分给士兵土地等;(5)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如海地支持玻利瓦尔;(6)参战将士英勇奋斗、吃苦耐劳、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目标导学三: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探讨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教师在学生阅读和回答基础上,展示下图归纳总结原因。

英国纺织品大量倾销殖民地/英国的殖

民掠夺与

压迫结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借口兼并印度王公领地取消印度士兵优厚待遇英国实行宗教歧视印度各阶层反抗强烈英国纺织品大量倾销殖民地/英国的殖

民掠夺与

压迫结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借口兼并印度王公领地取消印度士兵优厚待遇英国实行宗教歧视印度各阶层反抗强烈目标导学四: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过程与影响.从历史要素角度,概括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历程。教师列表归纳:(学生完成下表内容)要素印度民族大起义历程领导人代表时间1857—18594领导者封建王公主力士兵阶层士兵、农民、手工业者、封建王公结果起义被镇压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影响民族意识的觉醒章西女王.拓展延伸:讨论印度民族大起义为什么会失败?材料展示:英国武器先进,实力强大。英国殖民者调集军队镇压起义,甚至把派往伊朗和中国的侵略军调回印度。由于各地的起义军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力量分散,再加上有的封建王公被敌人分化,在关键时刻动摇投敌,起义城市先后失陷,起义失败。提示:(1)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主要是封建王公,这些人后来很多都被英国收买了,所以逐渐退出起义;(2)印度的民族大起义组织不严密,较为松散,各自为战,敌人分化瓦解;(3)英国实力远在印度之上;(4)缺乏统一指挥、发生内江、叛乱和投敌等。三、课堂总结19世纪,在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是激起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根本原因;②同是反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拉美独立运动取得了胜利而印度民族大起义却失败了。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拉美人民团结协作、联合抗战,弱国最终战胜了强敌。而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各自为战,力量分散,最终起义失败。它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众志成城,弱国同样可以战胜强敌!3板左核新圣马丁殖民地人民

的反抗斗争4教当反思拉美独立南美的“解放者”殖民地人民

的反抗斗争4教当反思拉美独立南美的“解放者”本节课教学通过使用历史图片、文字材料创设情境,把枯燥无味的历史变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鼓励学生自学,通过历史问题的讨论,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激发学生探讨问题、解决

问题的欲望。但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而,学生对以往知识遗忘的较多,因此横向联系的效果不是很明显C比如在问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同时期,中国也发生了类似的运动,你知道是什么吗”时,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正确回答。第2课俄国的改革1放老今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历史意义: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素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2放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三百年前,三十一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一个全新的城市,命名为圣彼得堡。从此,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也打开了一扇通往当时先进文明的窗户。之后,圣彼得堡作为沙皇俄国的首都历时二百余年。因其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卓然战绩,还被授予了“英雄城”的称号。至今,圣彼得堡仍被视作俄罗斯的“北方之都”。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涅瓦河畔发表了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讲话。在会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彼得大帝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彼得大帝能成为普京总统“此生最佩服的人”?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提示:一时空背景一沙皇「纪莫斯科公国世5纪蒙古人统治,比3莫斯科大公逅

伊凡四世纪莫斯科公国世5纪蒙古人统治,比3莫斯科大公逅

伊凡四世6彼得一世—世8►2纪.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提示:

类别措施作用(由学生归纳)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有利于建立新式军队,增强军事实力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效率,巩固了沙皇统治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促进了经济发展,扩大了农奴制的基础文教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提高了科教素质社会习俗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改变落后习俗和文明开化.读教材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践行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材料展示“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设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总结: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和《兴建新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展示图文材料图一彼得一世倡图一彼得一世倡导的某一习俗改革材料展示:1698年某天,图二中国军人强行给行人剪辫子彼得一世从国外归来,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不料沙皇接过侍从递给他的一把剪刀,立即亲自剪除领主们的大胡子。不久以后,彼得一世发布敕令:剪胡子是俄国人应尽的义务,除神职人员外,禁止任何人蓄须。设问:图一情景反映了彼得一世什么改革措施?图二情景是近代中国哪一次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以此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提示:剪胡须;辛亥革命;它们都受西方先进文明的影响,改革社会陋习,对改变社会风俗产生了深远影响。总结: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先进技术、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教师补充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目标导学三: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影响.读教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P8“相关史事”,分析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原因。提示:俄国经济落后;农奴起义不断,阶级矛盾激化;克里木战争失败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加剧了社会矛盾;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I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读史料材料展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引导学生分析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的目的。译文:凡是能够最大限度维护地主贵族利益的措施,我尽力去做到了(如让获得自由的农民赎买份地等措施)。它说明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地主贵族的利益。.读教材和漫画图,引导学生说出改革内容和农奴“解放”的实质。俄国农奴换”自由俄国农奴换”自由提示:农民“解放”的实质:实际上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掠夺。.讨论1861年改革的性质和影响。提示:性质:1861年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因为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国内市场、资金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它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人身自由 资金农奴制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一农奴自由支配财产表/—►市场--农奴缴纳赎金/%由的劳动力-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拓展延伸:试从背景、时间、领导人、目的、内容、性质和影响等方面来比较彼得一世改革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三、课堂总结学史为是了鉴今,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改革对俄国不同阶段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3极零钱计目的:挽救统治危机一领导者:亚历山大二世一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一内容:废除农奴制,农奴出钱购买份地一影响: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不彻底一I 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3极零钱计目的:挽救统治危机一领导者:亚历山大二世一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一内容:废除农奴制,农奴出钱购买份地一影响: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不彻底一I 废除

农奴

制俄国的改革U社会跨越〔得世革〕

L彼&一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一军事上:创建一支新式常备军一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厂-文化教育: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一社会习俗: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I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4战老反思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重现”历史的基础,故本节课主要采用史料教学法,同时贯穿讲授法、问题教学法、阅读感悟法。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生情况等选择多样化的史料来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史料,在观点的碰撞中锻炼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由于受时间、教材等原因影响,讲授的知识很难深化,缺乏前后联系、比较及知识的迁移,以致学生对俄国历史的了解较为片段化。第3课美国内战1致等台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内战爆发的原因、过程、意义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等基本史实;了解《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重要文件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文件,认识这两部法律在内战中的作用;结合林肯的历史活动,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关键,同时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历史意义;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出的历史贡献教学难点:美国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方式的矛盾2放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美国有线电视C-SPAN分别于2000年、2009年和2017年对一个由美国历史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进行三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林肯在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中排名第一位。2016年4月特朗普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曾表示,他可以做的非常有总统的样子。”开玩笑的说,我可以比美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位总统都像总统,除了林肯。”特朗普说,“因为,你没法超越林肯!”为什么特朗普说“你没法超越林肯”?林肯在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中排名第一位说明了什么?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读教材和“美国南方种植园”图文,归纳美国内战的背景(社会经济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①政治上:美国独立后建立了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阶级的联合政权;②领土扩张;③经济上:南北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读教材和图文史料,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南北矛盾 美国北方的废奴运动宣传漫画引导学生分析:南北矛盾的表现:①关税之争;②奴隶制禁止与否问题;③废奴运动;④南北双方还在劳动力、市场、原料等方面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归纳总结:(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2)南北矛盾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3)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缺工业原料输出棉花、 要降/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缺销售要提高市场关税南方隶制种植园经缺自由劳动力占有大量劳动力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奴隶制的存废问题缺工业原料输出棉花、 要降/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缺销售要提高市场关税南方隶制种植园经缺自由劳动力占有大量劳动力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目标导学二:《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作用1.读教材,引导学生分析内战初期的战争形势,理解“两部法律”出台的重要性。归纳总结:⑴时间:1861年4月;(2)军事失利;(3)民众诉求。2.读教材,引导学生分析林肯对待黑人奴隶制态度的演变。列表归纳林肯态度的演变:阶段林肯对待黑人奴隶制态度的演变竞选总统前他同情奴隶,反对奴隶制,认为奴隶制违反自由平等原则当选总统初期主张用和平的方法,逐步废除奴隶制,最终达到废除奴隶制的目的内战初期幻想以保留南方奴隶制为条件,使南方各蓄奴州停止叛乱初战失利站在人民一边,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阅读史料,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材料二:1863年元月1日起,凡是当地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空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设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一法令?该法令的颁布有何作用?提示:(卜)《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目标导学三:评价林肯的历史贡献.读教材,总结林肯在内战中的主要活动。.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设问:华盛顿的主要功绩是什么?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有何贡献?提示: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了胜利,赢得了国家独立;战后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北美人民称他为“合众国之父”。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目标导学四:美国内战的意义.引导学生联系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性质,分析美国内战的性质。提示:美国内战实际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性质依据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苑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美国内战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读教材,帮助学生认识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提示: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知识拓展】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内战的比较不同独立战争内战根源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目的推翻英国殖民统治,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性质争取民族独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775-1783年1861—1865年领导人华盛顿林肯文件《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结果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北方取得胜利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嬴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激励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相同都是资产阶级革命,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形成和巩固都不是一件易事,就算是资本主义经济十分发达的美国,如果没有150多年前的那场南北战争、如果北方没有取得胜利,那么它的历史将改写,资本主义经济史或许也将改写。林肯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茎近一北方与队失利林肯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初期导火线美国—万人双A林肯就任总统内战1861—1865年根本__原因上奴隶制的焦点“心嬴本(轴器*南方®

废存踹L►.义工业辐跖/园经济.《美国内战》一课的重点是要体现林肯在内战期间的作用,而难点则在于分析内战的起因。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素质水平和知识基础,要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还在于课堂教学环节的安排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分析内战爆发的原因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依照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可能会向学生介绍一大堆的历史背景资料,再让学生总结出一二三四儿点原因。这种较理性的分析不适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只有让他们感性地、设身处地地去体验,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1放老今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培养学生的分

析、归纳、理解和概述能力;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过程与方法利用教材上的图片与材料,让学生感受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让学生自然产生思考: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贫穷与落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和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2敬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东亚的日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命运。明治维新是怎样发生的?日本为什么会成功?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历史条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了解幕府时代政治状况。统治者天皇将军一大名一武士——统治者被统来尊为」治者婀泡农工商西—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等级制度示意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3)倒幕的结果怎样?提示:幕府统治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内忧外患”的时局特点。提示:内忧:幕府统治腐朽,闭关锁国,陷入统治危机。外患:美国两次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通商,民族危机严重。倒幕:倒幕派武装推翻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扫除了障碍。目标导学二:明治维新的内容1.阅读材料,认识明治维新改革措施及其作用。材料展示:有关明治维新时期的图片

右拴备;上戏典W2171三重«地泰右拴备;上戏典W2171三重«地泰^-4河・痂仝5蕾a,V,93、乂c一一科他*A・图一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图二日本最早的火车站图三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图四1897年创立的第一个大型冶金企业八幡制铁所图一:推行地税改革,允许土地买卖。地税成了日本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或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促进了经济发展)图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建铁路。促进了日本交通的发展。图三:提出“文明开化”,建立新式学堂。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川图四:政府投资兴办近代企业,即“殖产兴业”等。促进日本近代工业的发展。川领域改革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废藩置县建新式军队X、倒幕运动天皇为虚君彳将军握实权啰国政策一牙世隔绝2.阅读教材和上述材料,列表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附图解)。迁都

东京“美国叩关”

民族危机在“文明开化迁都

东京“美国叩关”

民族危机在“文明开化”目标导学三: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和改革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改革措施,认识明治维新的性质。一废藩置县一A加强中央集权明治维新地税改革引进西方_4发展资本主-先进技术―A义工商业资金A政府收取一废藩置县一A加强中央集权明治维新地税改革引进西方_4发展资本主-先进技术―A义工商业资金A政府收取劳动力货币地税统一市场-允许土地、建立资本主义自由买卖一A土地私有制资本主义.

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一结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总结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提示: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目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讨论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鼓励学生运用史实提出自己的观点,用史实进行佐证。原因依据佐证

原因1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较薄弱幕府制下中央统治较薄弱原因2倒幕派势力强大,有自己的武装,得到西南四藩和天皇支持武装倒幕为改革扫除了障碍原因3国际环境相对较宽松处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自由发展阶段原因4改革措施得当,行之有效政治、经济等措施有充分准备和应对举措4.拓展延伸: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不同点三匕星目乐日本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比中国充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力量对比日本森府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幕府成为众矢之的中国封建势力较强大,维新力量弱小,顽固派阻挠改革途径日本改革是在推翻幕府统治的前提下进行的中国维新派比较软弱,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变法国际环境日本改革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国际环境较为宽松中国改革处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结果日本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失败了,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同点①背景:两国改革前都处于闭关、落后状态,都存在着严重民族危机(内忧外患);资本主义在两国逐步形成和发展②内容:都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改革③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④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三、课堂总结成为亚洲强国的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和朝鲜,给中国等国人民带来灾难。历史证明:强而必霸的道路是不得人心,注定耍失败的!同样遭受列强侵略的中国开始借鉴日本成功之路实行改革,但戊戌变法却失败。它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运动在中国行不通!3极43极4核计4放考反思「废藩置县实现了_征兵制富国强兵殖产兴业一文明开化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针对某个问题,尽量多叫不同层次的学生起来回答,从而了解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堂上老师讲的时间过多,给学生的时间较少,没有体现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做好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角色。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数学今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化学工业和新材料;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过程与方法上网搜集或者提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料,对资料进行概括、归纳,以加深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通过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了解,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不畏艰难、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放考过程一、导入新课美国总统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飞赴新加坡,于6月12日,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新加坡签署联合声明。2018年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同乘中国高铁赴天津,出席中俄友好交流活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于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俄罗斯世界杯开幕式,“外星人”出场引动热潮。今天的飞机、汽车、火车、高铁等先进科技与哪几次工业革命有关?为什么科技在今天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的应用.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从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等方面思考)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发明和运用过程。杆短铁钻入或移出姣图时.就会产杆短铁钻入或移出姣图时.就会产图一电磁感应现象图二发电机图三电动机设问:图一现象是谁发现的?它与图二、图三的发明有何关系?图二、图三的发明有何意义?提示: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图解发明】现磁象感理论、发电机a(核心现磁象感理论、发电机a(核心动力基础)电动机发明,新能源kt::提示: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读教材和图文史料,了解爱迪生在“电气时代”的发明创造。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设问:指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发明创造的名称。简要概括爱迪生在电器发明上的贡献。提示:图一是电灯、图二是留声机、图三是电影摄影机、图四是碱性蓄电池。爱迪生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目标导学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内燃机的发明过程。归纳整理:发明物时间国家发明人名称内燃机1876年德国奥托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戴姆勒汽油内燃机德国狄塞尔柴油内燃机提示: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指导学生归纳整理这一时期的交通工具。.结合上述发明创造,总结内燃机发明的意义。提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图解意义】目标导学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1.阅读教材,了解化学工业产生的概况。2.阅读教材,了解诺贝尔等人在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领域的发明创造。提示:领域发明人国家时间发明内容意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诺贝尔瑞典1867年现代炸药、无烟炸药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海厄特美国1869年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夏尔多内法国1884年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目标导学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材料一:1859年,美国钻出世界上第一口具有商业性质的油井。当时,石油只用于照明,后来对燃料油的需求猛增,人们开始大量开采和提炼石油,石油工业迅速发展起来。设问:读材料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提示: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等,旧的工业部门也由于生产技术的改造而产生飞联,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规模之大,往往控制着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例如德国的电气工业基本上被电气总公司和西门子公司两个集团所控制,从而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设问:读材料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提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控制着生产和销售,乃至国家经济命脉。材料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19世纪末,欧洲列强几乎把整个非洲、东南亚、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瓜分完毕。它们还强迫中国、土耳其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用强权干预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设问:读材料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提示: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归纳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类别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发源国英国美国、德国开始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的应用动力机蒸汽机电动机、发电机、内燃机主要发明珍妮机、改良蒸汽机、火车机车、汽船发电机、电动机、电灯、内燃机、汽车、飞机、电话、电报、化学工业和新材料进入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新能源煤炭石油、电力影响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三、课堂总结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逐渐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为什么在以后的400年间会产生这样的奇迹?简而言之,是由于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以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电灯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讯等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时期,也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3极茎极计4残皆反思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工业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3极茎极计4残皆反思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工业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莫尔多内壑用人造纤维本茨研制的汽车福特汽车生产线〔莱特克案诉制飞机,工新学和料化业材这堂课总体来说重点突出、紧抓教材,但是学生的参与不够,课堂气氛略显沉闷。总之,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尝试去探索,才会有所收益,从而增强历史课的魅力。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放老今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如人口增长、大众教育的兴起、城市化等;认识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加深对工业革命引起深层变化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要认识到工业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经济繁荣的一面,也要认识到工业化带来的弊端,树立全面科学发展的观点和环保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教学难点:城市化以及出现的社会问题2数老过福一、导入新课日前,中国气象局发布2018年《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值(14.3C)高出0.46C,比工业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高出约1.1℃,成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也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非厄尔尼诺年份。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暧呢?人类工业文明时代带来哪些社会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工业化建设与人类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工业化带来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的兴起.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分析工业革命与人口增长的关系。.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分析工业革命与劳动力结构的关系。1841—1877年英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变化教师引导分析: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引起英国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1841年相比,1877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比下降到14%,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比下降到31%,而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口占比上升到55%o总结: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阅读教材,说说大众教育的兴起与影响。目标导学二:城市化

.阅读教材,了解城市化兴起的主要原因。提示: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读教材和材料,了解城市化兴起带来的变化特征(以中国为例)。5550-45■4035-305550-45■4035-3025-20151015-0~~—19491957起步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1965 1978198419922011提示:中国改革进程:“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是一个显著特征,工业化是主导,城市化是附属。但是,从工业化到城市化的拐点在2013年已经发生,集聚的模式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以前是工业化主导、城市化为辅,以后应该是城市化为主、工业化为辅,逐步进行产业升级。归纳总结:工业化初期,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环境很差。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目标导学三: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说说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材料展示:在工业革命条件下,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设问: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在工业革命条件下,工人阶级工作环境恶劣,工人生活目益困苦,贫富差距在扩大。总结:工业革命后,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他们之间矛盾不断激化,工人阶级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读教材和材料,说说工业革命出现的环境问题。材料展示:近100多年来,全世界已发生数十起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公害事件,如英国伦敦曾多次发生的煤烟型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和神通川流域的慢性镉中毒等。近年来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还有: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Bhopal)市农药厂异氯酸甲酯毒气泄露事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有数万人中毒,数千人死亡,并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现位于乌克兰)核电站爆炸事件,不仅对当代的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对后代和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影响,10多年来因这次事故已造成约6000人死亡。从上世纪初至今,全世界发生公害事件60多起,公害病患者达40万一50万人,死亡10多万人。设问: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提示:(D自工业化以来就逐渐形成了环境污染问题,积弊深远。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等。(2)由于环境污染而形成的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因此构建生态文明、倡导“绿水青山”即为“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成为更多人的共识。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类似亦可)三、课堂总结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成为先进的工业国。伴随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是欧洲国家大众教育兴起,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加剧、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加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3极4核计工业革命[人口增长

1(大公教育I

建立国家教育

体系教育改革城市化[人口增长

1(大公教育I

建立国家教育

体系教育改革城市化社会问题,OT]「卫生、交

口增加通、居住矛盾污染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4秋学反思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教师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根据中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历史教学观”,使有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1敬老今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2敖学过北一、导入新课牛顿观察苹果落地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成功范例。牛顿的主要成就: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图二自然、社会法则、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及其理论贡献。图二自然、社会法则、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热图一英国神学主教讽剌达尔文的漫画设问:图一漫画英国神学主教为什么要讥讽达尔文?图二自然和社会法则是怎样的?提示:(1)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它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2)达尔文提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达尔文的理论贡献:理论著作《物种起源》;核心理论“进化论”。目标导学二:近代文学巨匠及其文学成就.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巴尔扎克文学作品,赏析其作品的思想内涵。材料展示:《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的经典篇目。葛朗台是个被金钱异化了的吝啬鬼,靠投机钻营发了财。为了金钱,他甚至把女儿当诱饵,诱惑求婚者,从中渔利。葛朗台弥留之际还想把神甫的镀金十字架抢到手,因用力过猛而一命呜呼。葛朗台给女儿留下了巨额财富,可女儿已失去了青春、爱情和幸福。设问:《人间喜剧》是怎样一部作品?《欧也妮・葛朗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怎样的社会问题?提示:《人间喜剧》是一部小说集,内容可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和金钱罪恶三大主题。《欧也妮・葛朗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丑恶现象。.引导学生读教材和漫画,说说托尔斯泰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设问:《战争与和平》是谁的作品?作品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提示:《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者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目标导学三:近代音乐美术大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体验贝多芬音乐作品的主旋律。材料展示:《英雄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应法国大使邀请为拿破仑谱写的。在贝多芬的心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完成作品时,贝多芬在扉页上写下“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但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他十分气愤,把扉页撕碎,扔在地上。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设问: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为什么贝多芬把《英雄交响曲》的扉页撕碎?作品如其人,该作品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理念?提示:因为拿破仑称帝,实行专政独裁,他已经由革命者演变为独裁者,违背民主精神。表达了贝多芬崇尚民主,反对专制;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维护人权的民主思想。.阅读教材,感悟梵高《向日葵》等作品的艺术特色。三、课堂总结一定的科学和文化艺术发展都根植于时代的变迁,都与当时政治经济生活状况紧密相联。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创作出经典作品,对当时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贝多芬和梵高创作出杰出的音乐美术作品,给人以思想启迪和艺术熏陶。3极军核计4放学以思新课程实施以后教师从以讲解、概括为主,到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放考今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过程;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重要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和性质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理解;运用图示法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运用问题讨论法或辩论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争给垄断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但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引导学生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分析和评价2致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一一战华工旧照图二程玲在爷爷的墓碑前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法国郊外的华工墓地,100年来都在等待亲人的出现。距离巴黎市中心200公里外的小村庄LignyThilloy,迎来了几个少见的中国面孔,他们最终停在了一处叫博朗库尔的公墓前。50岁的程玲在丈夫和女儿的陪伴下来到这里,她被告知,这里就是爷爷毕粹德的安葬之处。这是程玲努力了十年的结果,她一度对从未见面的爷爷一无所知。后来才了解到,在上个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14万中国劳工登陆欧洲、加入战事。爷爷毕粹德也在其中,他最终死在了异乡,只有一块纪念章被带回了中国。法国郊外的田间,站在毕粹德被翻译成“PITSUITE”的墓碑(如图)前,程玲成为了一战结束以后,第一个来到这里祭扫的中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公民毕粹德为何牺牲在欧洲战场?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材料展示:1913年英、法、德、美的比较(注:英法为老牌殖民国家、美德为后起的国家)项目英法德美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243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1.94.6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42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245设问:与19世纪中期相比,1913年英、法、德、美在工业产量(经济实力)和殖民地面积上有何变化?提示:在经济上,美、德工业产值跃居第一、第二位,英、法下降到第三、第四位;在政治上(殖民地占有面积),英、法占有殖民地面积仍然处于第一、第二位,德、美处于第四、第五位。归纳总结: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认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及其影响。材料展示:在错综复杂的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奥集团。1904年、1907年英国协调了与法国、俄国的矛盾,签订了英法协约、英俄协约,三国协约最终形成。设问:指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各自的盟友国。提示: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图一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图二三国同盟 图三三国协约归纳总结:两大军事集团之间扩军备战,展开激烈争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耍原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与影响。说说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费迪南大公夫妇遇刺提示:萨拉热窝刺杀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从塞尔维亚角度来看,他的行为是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行为;但是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角度来看,普林西普刺杀行为的性质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确行为,其后果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突发事件尤其是个人暗杀等恐怖主义行为,会直接对世界的和平造成威胁,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反对一切恐怖主义活动。归纳总结: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直接原因)。目标导学二:凡尔登战役与大战结果.阅读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大战的参战国、主要战场等史实。.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图片,说说凡尔登战役的影响。归纳总结: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结合教材和相关史实,说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目标导学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材料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他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者,应该表扬;塞尔维亚参与战争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是正义的,但从整体上来说,它无法改变一战的帝国主义战争性质。设问:材料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四种势力参战性质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前三种评价是不正确的。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英、法、俄、美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才参战的,所以没有所谓的“保护者”和“见义勇为者”,他们都是非正义的。后一种评价是正确的。虽然塞尔维亚参战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是正义的,但从整体来说,这场战争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因而是非正义的。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说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牵涉人口约15亿,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死亡人数1000万人受伤人数2000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交战国带来灾难,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2)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3)历史证明:强必霸之路是一条死胡同,各国要和平相处,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这次战争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总是残酷的。

在联合国广场上,有i尊引人注目的雕塑——铸剑为犁,它象征着全世界人民盼望“化干戈为玉帛”的和

平愿望。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3极茎核计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英国力图维护其雨主地位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匚国

同盟争新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力图维护其雨主地位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匚国

同盟争新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8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影响:带来巨大伤亡和世界影响认识: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时间:1914.7—1918.11参战国:德、奥、意、塞、英、法、俄、美等战线:欧洲东线、西线、南线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4数老反思这节课设计了很多学生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许多课外资料•,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适合九年级学生的特点,效果好。但是,本课设计的内容太多,上课时节奏较快。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这个问题有待我们历史教师持续不断地去探讨。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1放老今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二月革命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战争政策)、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了解《和平法令》及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通过对十月革命爆发原因和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临时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分析临时政府的政权性质,体会历史定性分析法;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分析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举措,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探究问题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措施教学难点: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2放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俄罗斯莫斯科,人们参加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游行活动2017年11月7日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纪念日。十月革命的发生地——俄罗斯在这一天组织了多场社会活动,纪念这一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重要日子。并在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的彼得保罗要塞进行礼炮齐射,以重现百年前该要塞开炮向“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起义信号的历史。100年前俄国十月革命是怎样爆发的?这场革命有何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的影响,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十月革命爆发之间的关系。材料展示: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人均工业产量,俄国分别为德国、英国的1/13和1/14,不到美国的1/21;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l/5o1914—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时间罢工资料参加人数1914.8—12月68次3.5万19151000次54万19161500次100万1917.3.8事件20多万工人、士兵设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表格中1917年3月8日发生了什么事件?该事件后俄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巨大伤亡;人民反战罢工、游行不断;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依然很落后。(2)二月革命。(3)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或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归纳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说一说:掌握全国政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执行了怎样的内外政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武装起义不可避免”,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图一七月流血事件困二”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设问: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发生与图一有何关系?提示: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7月临时政府下令前线的俄军大举进攻,结果惨败。引发彼得格勒几十万群众游行反战,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七月流血事件),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发动起义,十月革命由此爆发。.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述信息,总结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2)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反战运动高涨;(3)临时政府镇压工农运动;(4)临时政府陷入全面危机,武装起义不可避免。

目标导学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政权的措施.结合十月革命爆发的史实,说说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概况。归纳总结:(1)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2)胜利: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3)建立: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正式开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说说布尔什维克党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措施。《和平法令》发表后的场景归纳总结:布尔什维克党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措施项目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巩固政权措施政治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军事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经济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外交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音义经过3年的艰苦斗争,苏维埃政府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政权目标导学三: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说说十月革命的影响。Tob.AckkhOHHIU/IETwmo0TMeMWCTTI.列宁同志清扫地球设问: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有何涵义?提示: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扫除了以沙皇为主的封建势力以及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等反动势力,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图解意义】*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缺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F合.读史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设问:结合毛泽东的言论,说说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提示:此话形象地说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了解并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这也说明十月革命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斗争经验和政权范例。归纳总结: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归纳总结:俄国历史上有关土地政策的演变国家时间事件土地政策(农业政策)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奴成为自由人,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份土地,但他们必须出高价赎买这份土地苏俄1917年十月革命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农业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额上交余粮和其他农产品,国家征收粮食时给农民一定的补偿认识提升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它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其实质是对农民的一场大掠夺;苏维埃政府实行的土地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体现了苏俄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权三、课堂总结列宁说:“战争引发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引发革命。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完成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1第一次]

世界大周战争激化矛盾j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沙皇政府苏维埃政府二月革命1第一次]

世界大周战争激化矛盾j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沙皇政府苏维埃政府二月革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巩固新生政权-(开辟新时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国内战争胜利十月革命「第一次胜利的y\[第一个无产阶〕

社会主义革命 级专政国家.列宁与十月革命4散学及思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教师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

第10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1数学今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历史耍素;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掌握第一次大战后所形成的国际新秩序过程与方法围绕“巴黎和会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会议”“《凡尔赛条约》是否真的是为了缔造民主的和约”“《九国公约》是否真正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等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展开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历史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揭露帝国主义的掠夺性、侵略性和强权政治的本质;通过了解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和《九国公约》的实质,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学难点: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实质以及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评价2散皆过程一、导入新课法国:战争主战场在法国,伤亡人数达438万人,按人口损失来说是各国中最大的,战争期间的物资损失达2000亿法郎,一向以高利贷著称的法国负债累累,欠美国38亿美元。英国:一战中遭严重削弱,伤亡212万人,军费超80亿英镑,债务是战前的10倍,其中欠美国就达44亿美元,走向衰弱,但仍有相当实力。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美国在一战中损失最小、获利最多,四年中工业产值净增380亿美元(翻两番),战时战后欧美欠美国100多亿美元,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战后最大的债权国,黄金储备占世界的40%以上,渐渐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阅读图一《巴黎和会的代表》和图二《巴黎和会三巨头》,介绍巴黎和会召开的概况。图-巴黎和会的代表图二巴黎和会三巨头设问:巴黎和会召开于何时?图一中“巴黎和会”的代表有哪些?图二巴黎和会“三巨头”指的是谁?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提示:学生自由回答。归纳总结:巴黎和会性质——一次分赃会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漫画,了解《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设问:这是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漫画中“五头怪兽”指的是谁?结合《凡尔赛条约》内容,解释漫画的含义。提示:“五头怪兽”指的是英、法、美、意、日。根据《凡尔赛条约》内容可知,此漫画含义是把英、法、美、意、日五个国家比作一只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讽刺了英、法、日等国瓜分了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体现了巴黎和会分赃的性质。.指导学生阅读《凡尔赛条约》的内容,逐条解读,利用表格总结如下:领土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一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军事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豚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陆军人数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体现了巴黎和会分赃的性质)山东权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协约国还同其他战败国签订条约,认识凡尔赛体系确立的“新秩序”。归纳总结: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影响: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引导学生阅读图文漫画,了解国际联盟建立的目的和实质。设问:结合《凡尔赛条约》内容和漫画,说说国际联盟建立的目的和实质。提示:1919年1月,巴黎和会提出建立维护世界和平、制裁侵略的国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