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政务建设与服务指南TOC\o"1-2"\h\u22788第1章电子政务概述 4119191.1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 413051.2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4112411.3电子政务的国际发展趋势 426720第2章电子政务战略规划与实施 4204112.1电子政务战略规划 4299742.1.1战略目标 575952.1.2战略框架 564422.1.3战略路径 5187892.2电子政务实施策略 523692.2.1技术策略 5281502.2.2应用策略 5207762.2.3安全策略 5146032.2.4保障策略 5155302.3电子政务项目管理 5289032.3.1项目立项 510442.3.2项目实施 6131372.3.3项目监控 6168892.3.4项目验收 6319582.3.5项目运维 69200第3章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6171533.1政务信息资源概述 657283.2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63833.2.1整合原则 6275463.2.2整合方法 7228643.3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7165903.3.1共享原则 767563.3.2共享方式 714240第4章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749634.1电子政务服务概述 744544.1.1定义与内涵 883014.1.2发展历程 8249174.1.3分类 8309934.1.4重要性 8299994.2电子政务服务架构 8324664.2.1总体架构 8205174.2.2技术架构 863794.2.3数据架构 8128134.3电子政务服务实施策略 9202824.3.1政策法规 9136054.3.2组织管理 995934.3.3技术保障 979204.3.4服务优化 9293第5章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 994545.1政务信息系统安全 9306635.1.1安全体系架构 9113395.1.2安全防护策略 942315.1.3安全管理机制 99405.1.4安全技术保障 1069445.2隐私保护策略 10206805.2.1隐私保护原则 1040215.2.2隐私保护措施 10305785.2.3隐私保护合规性检查 10179465.3信息安全风险防范与应对 10118345.3.1风险识别与评估 1021815.3.2风险防范策略 10217135.3.3应急响应与处置 10258115.3.4持续改进与优化 10722第6章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与政策 10308976.1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 10147606.1.1电子政务基本法律框架 1162656.1.2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11149996.1.3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适用与解释 11280296.2电子政务政策制定 11190056.2.1电子政务政策制定的原则与目标 11204966.2.2电子政务政策制定的程序与流程 11135846.2.3电子政务政策的主要内容 116666.3电子政务监管与执法 11175496.3.1电子政务监管体系 11241756.3.2电子政务监管的主要内容 1149316.3.3电子政务执法与处罚 1118505第7章电子政务标准化与规范化 12240337.1电子政务标准化概述 12126847.1.1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概念 1286767.1.2电子政务标准化的作用 12217007.1.3电子政务标准化发展现状 1278427.2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1238347.2.1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标准 12132547.2.2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 1212417.2.3电子政务数据交换与共享标准 13123987.2.4电子政务业务流程标准 13311527.2.5电子政务服务标准 131497.3电子政务规范化管理 13122487.3.1电子政务项目管理 13210997.3.2电子政务运维管理 1394847.3.3电子政务服务管理 13234957.3.4电子政务风险管理 1321167第8章电子政务技术架构与支撑平台 13265888.1电子政务技术架构 1364248.1.1架构设计原则 14224808.1.2架构层次划分 14302928.1.3技术选型 14217468.1.4应用集成 14276598.2支撑平台选型与建设 14106458.2.1服务器选型 14218598.2.2存储设备选型 1476528.2.3网络设备选型 14135878.2.4数据库管理系统选型 14246128.2.5中间件选型 1412898.3云计算与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14318108.3.1云计算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1572498.3.2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15175708.3.3云计算与大数据的融合应用 159504第9章电子政务运维与绩效评估 15241989.1电子政务运维管理 15113019.1.1运维管理体系构建 15303409.1.2运维管理关键环节 15234519.1.3运维质量管理 1515169.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16183499.2.1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1661479.2.2绩效评估实施 1679739.2.3绩效评估优化 16139559.3电子政务持续改进策略 16272729.3.1改进策略制定 1678819.3.2改进措施实施 1653819.3.3改进成果巩固 1711652第10章电子政务案例与启示 17560010.1国内电子政务案例 17740910.1.1案例一:“一网通办”政务服务 17160510.1.2案例二:广东省“数字”改革 172096310.1.3案例三: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 17375110.2国外电子政务案例 17567810.2.1案例一:新加坡电子政务 171230710.2.2案例二:韩国电子政务 172128510.2.3案例三:爱沙尼亚电子政务 172076810.3电子政务发展启示与展望 181364210.3.1启示 182954310.3.2展望 18第1章电子政务概述1.1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各国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提升治理能力、优化公共服务、增强透明度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自20世纪末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电子政务建设逐渐兴起,成为推动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手段。1.2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手段,实现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公共服务及内部管理的优化与整合,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方便民众办事、增强与民众互动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1.3电子政务的国际发展趋势电子政务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1)从单一的信息发布向多功能、一体化服务转变。各国逐步将电子政务从最初的信息发布拓展到在线办事、数据共享、跨部门协作等多个领域,实现服务的一体化和便捷化。(2)从主导向与民众互动合作转变。电子政务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与民众的互动,鼓励民众参与决策、监督行为,提升治理的民主性和透明度。(3)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各国积极关注用户需求,以民众满意度为标准,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4)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成为关注的焦点。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证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5)推广移动政务,实现随时随地服务。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各国积极发展移动政务,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民众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实现服务无处不在的目标。第2章电子政务战略规划与实施2.1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电子政务战略规划是保证电子政务建设与服务高效、有序进行的基础。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的内容。2.1.1战略目标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长远目标,将其与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职能转变和民生需求相结合,保证战略目标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2.1.2战略框架构建电子政务战略框架,包括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基础设施、应用体系、安全保障、人才队伍等要素,保证各要素之间相互支持、协同发展。2.1.3战略路径制定电子政务战略实施的具体路径,明确阶段性任务、时间表和责任主体,保证战略规划落地实施。2.2电子政务实施策略电子政务实施策略是保障电子政务建设与服务顺利推进的关键。以下将从四个方面阐述电子政务实施策略。2.2.1技术策略根据电子政务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重点关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2.2.2应用策略围绕职能转变和民生需求,优化政务流程,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提升政务服务效能。2.2.3安全策略建立电子政务安全防护体系,保证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防范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安全风险。2.2.4保障策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信息化素养,建立健全电子政务运维管理体系,保证电子政务建设与服务持续、稳定发展。2.3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电子政务项目管理是保证电子政务项目按期、保质完成的关键环节。以下是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2.3.1项目立项依据电子政务战略规划,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预算和预期成果,保证项目立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3.2项目实施建立项目组织架构,明确项目任务分工,制定项目进度计划,保证项目按期推进。2.3.3项目监控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进行监控,及时发觉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2.3.4项目验收组织专家对项目成果进行验收,保证项目满足电子政务建设与服务的要求。2.3.5项目运维建立健全项目运维管理体系,保证项目上线后的稳定运行,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质量。第3章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3.1政务信息资源概述政务信息资源是指部门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获取、处理、存储和传播的各种信息资源。它包括公共信息、业务信息、管理信息和决策信息等。政务信息资源是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对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3.2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对各部门、各层级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和优化,以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信息冗余,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3.2.1整合原则(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国家电子政务规划和实际需求,制定政务信息资源整合规划,明确整合目标、任务和阶段,分步推进。(2)需求导向,服务民生:以民生需求和公共服务为出发点,优先整合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高频政务信息资源。(3)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鼓励各部门协同创新,提高政务服务效能。(4)保障安全,保护隐私:保证政务信息资源整合过程符合信息安全要求,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息安全与隐私。3.2.2整合方法(1)技术整合: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统一存储、处理和分析。(2)数据整合:构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对各部门政务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分类和编码,实现数据标准化。(3)管理整合: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规范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使用。3.3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是指部门之间在依法履行职能过程中,相互提供、使用政务信息资源的行为。3.3.1共享原则(1)依法共享: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符合法律规定。(2)需求导向:以满足部门和公众需求为出发点,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3)公平公正:保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过程公平、公正、透明,避免信息歧视。(4)保障安全: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安全管理,保证信息安全。3.3.2共享方式(1)数据交换: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政务大数据平台等,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在线交换。(2)开放数据:按照国家要求,推动政务数据开放,为公众提供查询、等服务。(3)协同办公:构建部门间协同办公系统,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实时共享。(4)应用对接:通过接口调用、数据对接等方式,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在业务系统中的应用共享。第4章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建设4.1电子政务服务概述电子政务服务作为职能转型的重要手段,以提高服务效率、便捷民众生活为目标。本节将从电子政务服务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及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概述。4.1.1定义与内涵电子政务服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渠道,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政务服务的一种方式。电子政务服务包括信息发布、在线办事、互动交流等功能,旨在实现政务公开、透明、便捷、高效。4.1.2发展历程我国电子政务服务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信息发布到全面的在线办事,再到如今的智能化服务阶段。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政务服务逐渐向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4.1.3分类电子政务服务可分为以下几类:信息类服务、办事类服务、互动类服务、决策支持类服务。各类服务相互支持,共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4.1.4重要性电子政务服务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便捷民众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电子政务服务有助于促进职能转变,提升治理能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4.2电子政务服务架构电子政务服务架构是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本节将从电子政务服务的总体架构、技术架构、数据架构等方面进行阐述。4.2.1总体架构电子政务服务总体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用户服务层、管理层和安全保障体系。各层之间相互协同,为电子政务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4.2.2技术架构电子政务服务技术架构主要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关键技术。通过技术架构的构建,实现政务数据的高效处理、挖掘与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2.3数据架构电子政务数据架构包括数据资源规划、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交换与共享等环节。数据架构的建设旨在实现政务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提高数据利用效率。4.3电子政务服务实施策略为保证电子政务服务的顺利推进,本节将从政策法规、组织管理、技术保障、服务优化等方面提出实施策略。4.3.1政策法规加强电子政务服务的政策法规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电子政务服务的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和推进措施。4.3.2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电子政务服务的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各级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形成工作合力。4.3.3技术保障加强电子政务服务的技术保障,推进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保证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4.3.4服务优化持续优化电子政务服务,关注用户需求,完善服务内容,提升用户体验,推动电子政务服务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第5章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5.1政务信息系统安全5.1.1安全体系架构政务信息系统安全是保障电子政务稳定运行的基础。本节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构建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架构,保证系统整体安全。5.1.2安全防护策略针对政务信息系统可能面临的威胁,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策略,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措施,以提高系统安全防护能力。5.1.3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审计,保证系统安全运行。5.1.4安全技术保障运用现代网络安全技术,如安全漏洞扫描、恶意代码防范、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提高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保障水平。5.2隐私保护策略5.2.1隐私保护原则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对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进行严格保护,保证个人信息在收集、存储、使用、传输等过程中的安全。5.2.2隐私保护措施采取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手段,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和泄露个人信息。5.2.3隐私保护合规性检查定期对政务信息系统进行隐私保护合规性检查,保证隐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防止隐私泄露事件的发生。5.3信息安全风险防范与应对5.3.1风险识别与评估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定期对政务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发觉潜在风险,为风险防范提供依据。5.3.2风险防范策略针对识别出的信息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包括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5.3.3应急响应与处置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对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处置,减轻事件影响,恢复系统正常运行。5.3.4持续改进与优化根据信息安全风险防范与应对的实际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安全策略,提高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第6章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与政策6.1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6.1.1电子政务基本法律框架本节主要阐述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法律框架,包括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法制保障。6.1.2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介绍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涵盖电子签名、电子证照、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6.1.3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适用与解释分析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与解释,保证电子政务建设与服务的合法合规。6.2电子政务政策制定6.2.1电子政务政策制定的原则与目标阐述电子政务政策制定应遵循的原则,如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便民高效等,以及政策制定的目标,如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等。6.2.2电子政务政策制定的程序与流程介绍电子政务政策制定的具体程序与流程,包括政策调研、草案起草、征求意见、审议发布等环节。6.2.3电子政务政策的主要内容分析电子政务政策的主要内容,涉及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政务数据共享与开放等方面。6.3电子政务监管与执法6.3.1电子政务监管体系介绍我国电子政务监管体系的构成,包括监管主体、监管职责、监管手段等。6.3.2电子政务监管的主要内容阐述电子政务监管的主要内容,如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电子证照管理等方面。6.3.3电子政务执法与处罚分析电子政务执法与处罚的相关规定,包括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处罚措施等,以保证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注意:本章节内容旨在阐述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基本框架、制定过程和监管执法等方面,为电子政务建设与服务提供参考。末尾未包含总结性话语,以满足您的要求。如有需要,可在全文结束后添加总结部分。第7章电子政务标准化与规范化7.1电子政务标准化概述电子政务标准化是推动电子政务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提高电子政务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保障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从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概念、作用、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概述。7.1.1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概念电子政务标准化是指在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对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统一的活动。其目的是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安全可靠。7.1.2电子政务标准化的作用(1)提高电子政务工程的质量和效益。(2)促进电子政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3)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可靠。(4)降低电子政务建设和运维成本。(5)推动电子政务产业发展。7.1.3电子政务标准化发展现状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制定了一系列电子政务相关标准,涵盖了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信息安全、数据交换、业务协同等方面。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7.2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是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2.1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标准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方面的标准,为电子政务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7.2.2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技术、安全产品等方面的标准,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7.2.3电子政务数据交换与共享标准主要包括数据格式、数据接口、数据编码等方面的标准,促进电子政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7.2.4电子政务业务流程标准主要包括业务协同、业务流程管理、电子文件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业务处理效率。7.2.5电子政务服务标准主要包括政务服务规范、服务评价、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标准,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质量。7.3电子政务规范化管理电子政务规范化管理是保证电子政务系统正常运行、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3.1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对电子政务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项目立项、招标、建设、验收、运维等环节,保证项目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7.3.2电子政务运维管理制定电子政务系统运维管理制度,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数据安全、服务高效。7.3.3电子政务服务管理制定政务服务规范,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7.3.4电子政务风险管理建立电子政务风险管理体系,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以上各方面的规范化管理,为电子政务建设与服务提供有力保障,推动电子政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第8章电子政务技术架构与支撑平台8.1电子政务技术架构电子政务技术架构是保障政务信息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它涵盖了政务信息系统的整体设计、功能布局、技术选型及应用集成等方面。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电子政务技术架构:8.1.1架构设计原则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政务部门业务需求,保证技术架构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扩展性。8.1.2架构层次划分电子政务技术架构通常分为四个层次: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和业务应用层。8.1.3技术选型根据政务业务特点,合理选择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8.1.4应用集成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实现政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高效集成。8.2支撑平台选型与建设支撑平台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基础设施,为政务部门提供稳定、高效、安全的信息处理能力。本节主要介绍支撑平台的选型与建设。8.2.1服务器选型根据政务信息系统的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器硬件配置,保证系统的高功能和高可用性。8.2.2存储设备选型根据数据存储容量、功能和可靠性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保证数据安全。8.2.3网络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构建稳定、高速、安全的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8.2.4数据库管理系统选型根据政务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8.2.5中间件选型选择合适的中间件产品,提高政务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8.3云计算与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电子政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可以有效提高政务信息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促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8.3.1云计算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政务云平台,实现政务部门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动态分配。8.3.2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政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8.3.3云计算与大数据的融合应用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深度融合,提高政务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第9章电子政务运维与绩效评估9.1电子政务运维管理本节主要介绍电子政务运维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稳定、高效、安全运行。9.1.1运维管理体系构建(1)制定运维管理政策与制度;(2)明确运维组织架构与职责;(3)制定运维管理流程与规范;(4)建立健全运维保障机制。9.1.2运维管理关键环节(1)基础设施运维;(2)应用系统运维;(3)数据资源运维;(4)网络安全运维;(5)运维人员培训与管理。9.1.3运维质量管理(1)制定运维质量指标;(2)实施运维质量监控;(3)开展运维质量评估;(4)持续优化运维质量。9.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本节主要阐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以评估电子政务建设与服务的成效,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9.2.1绩效评估体系构建(1)确立绩效评估目标;(2)制定绩效评估指标;(3)设计绩效评估方法;(4)建立绩效评估流程。9.2.2绩效评估实施(1)数据收集与处理;(2)绩效评估分析;(3)评估结果反馈与应用;(4)评估结果公示与监督。9.2.3绩效评估优化(1)定期审查评估指标体系;(2)调整评估方法与流程;(3)完善评估结果运用机制;(4)提高评估的公正性与权威性。9.3电子政务持续改进策略本节主要探讨基于绩效评估结果的电子政务持续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泔水回收与环保设施投资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矿山土地及资源使用权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白糖进口许可证申请代理服务合同下载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驾驶员押运员安全责任及培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企事业单位节能环保办公电脑采购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电子商务平台借款及库存商品质押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纺织原料市场调研与分析合同2篇
- 小区下水管网清理疏通承包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房产买卖合同含抵押权转移及贷款利率协商协议0183篇
- 2025年度农业科技推广财产赠与合同3篇
- 高中英语名词性从句讲解
- 计算机二级wps题库及答案
- 整套课件:工业催化
- 爆破安全管理知识培训
- 旅游地理学教案
- 煤矸石综合利用途径课件
- 企业信息公示联络员备案申请表
- 卫生部关于发布《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通知((78)卫医字第1689号)
- 挑战杯生命科学获奖作品范例
- 医院岗位设置与人员编制标准
- 部编版八上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对比阅读(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