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仓储管理预案_第1页
物流企业仓储管理预案_第2页
物流企业仓储管理预案_第3页
物流企业仓储管理预案_第4页
物流企业仓储管理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流企业仓储管理预案TOC\o"1-2"\h\u11276第1章管理预案概述 4312811.1预案目的与原则 4240551.1.1预案目的 441501.1.2预案原则 5184801.2适用范围与时效 5158231.2.1适用范围 5100461.2.2时效 525406第2章组织架构与职责分配 52022.1组织架构 5174572.1.1仓储管理部门 5132582.1.2物流运输部门 6199052.1.3信息管理部门 6171632.1.4质量管理部门 6249142.1.5安全管理部门 6299472.2职责分配 6296182.2.1仓储管理部门 6314642.2.2物流运输部门 625312.2.3信息管理部门 689732.2.4质量管理部门 6106072.2.5安全管理部门 7297262.3协同机制 716448第3章风险评估与管理 7179803.1风险识别 7267023.1.1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不可抗力因素,可能导致仓库设施损坏、货物损毁。 7195713.1.2操作风险:包括货物装卸、存储、分拣、配送等环节的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货物损坏、延误交付。 7198743.1.3管理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不到位等因素,可能导致仓库管理混乱、货物丢失、信息安全泄露等问题。 7233403.1.4市场风险:市场供需变化、竞争对手策略调整等外部因素,可能影响仓储业务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7290493.1.5法律法规风险: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导致企业遭受罚款、声誉受损等后果。 7233593.2风险评估 870623.2.1风险可能性评估: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对各类风险的发生可能性进行评估。 857693.2.2风险影响程度评估:分析各类风险发生后对仓储业务的影响程度,包括货物损失、业务中断、企业声誉等方面。 848613.2.3风险矩阵:将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形成风险矩阵,以便于识别优先级较高的风险。 8128443.3风险应对策略 8168143.3.1自然灾害风险应对策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仓库抗灾能力,购买相应的保险,以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830503.3.2操作风险应对策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建立操作规程,规范作业流程。 8171813.3.3管理风险应对策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监管,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安全防护,防止信息泄露。 869703.3.4市场风险应对策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调整业务策略;加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提高市场竞争力。 870303.3.5法律法规风险应对策略:加强法律法规培训,保证企业合规经营;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降低法律风险。 815356第4章仓储设施设备管理 815164.1设施设备配置 8143424.1.1设施设备选型 8314014.1.2设施设备数量 9199324.1.3设施设备布局 9207634.2设备维护与检修 998034.2.1设备维护 9188534.2.2设备检修 9306604.3安全防护措施 9251034.3.1作业安全 9198814.3.2设备安全 10128294.3.3环境安全 1023274第5章仓储作业管理 10149025.1入库作业管理 10150135.1.1入库作业流程 1071825.1.2入库作业规范 10221815.2存储作业管理 10137245.2.1库存管理 10109945.2.2库位管理 1163885.3出库作业管理 1158425.3.1出库作业流程 11286015.3.2出库作业规范 11120155.4运输与配送 1139015.4.1运输管理 11249505.4.2配送管理 1127278第6章库存管理 1211366.1库存分类与盘点 12148466.1.1库存分类 12265336.1.2库存盘点 12112486.2库存控制策略 1237776.2.1ABC分类法 12207096.2.2定量订货法 1275866.2.3定期订货法 12176996.3库存预警与调整 1240726.3.1库存预警 12277596.3.2库存调整 13241356.3.3库存优化 1330890第7章质量安全管理 1318357.1质量管理体系 13313227.1.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仓储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质量管理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职责与权限、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 13239757.1.2制定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明确质量管理要求、流程和方法,保证各项质量活动有章可循。 13292787.1.3加强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保证员工熟悉并遵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3227387.1.4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及时发觉和纠正不合格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水平。 13221107.1.5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仓储服务质量。 13120197.2安全管理制度 13178547.2.1制定完善的仓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 1490067.2.2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仓储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14233207.2.3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降低安全发生的风险。 14249867.2.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防止的发生。 1498627.2.5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4258187.3应急处理与调查 14325837.3.1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明确应急处理流程、职责和资源分配。 14311567.3.2建立应急响应组织,负责应急处理工作的协调与指挥,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理。 1439717.3.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4225937.3.4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信息,为调查和处理提供依据。 14213067.3.5调查应深入、全面,找出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 14183377.3.6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同时总结教训,加强安全管理和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419365第8章信息管理 14103368.1信息管理系统 14293218.1.1系统架构 14253258.1.2功能设计 1554628.2数据分析与报告 15252948.2.1数据分析 15158768.2.2报告 15195758.3信息化安全与保密 15163948.3.1信息化安全 15191938.3.2保密措施 1529161第9章环保与节能管理 16316999.1环保法规与标准 1682159.1.1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16293629.1.2地方环保政策与标准 16277389.1.3企业内部环保规定 16235329.2节能措施与实施 1694169.2.1能源消耗分析 16153409.2.2节能技术改造 16143499.2.3能源管理措施 16314709.2.4员工节能培训 16227009.3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利用 16101769.3.1废弃物分类与储存 17121029.3.2废弃物处理方法 17290279.3.3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 17154129.3.4合作伙伴协同处理 175813第10章培训与演练 171920210.1培训计划与实施 171756410.1.1培训目标 171190110.1.2培训内容 172412710.1.3培训对象 172930110.1.4培训方式 171851410.1.5培训实施 182263510.2演练组织与评估 182240510.2.1演练目标 182424710.2.2演练组织 181729310.2.3演练评估 181995910.3持续改进与优化建议 181930310.3.1改进措施 182629910.3.2优化建议 18第1章管理预案概述1.1预案目的与原则1.1.1预案目的本预案旨在规范物流企业仓储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仓储作业安全、高效、顺畅进行。主要目的如下:(1)明确仓储管理中的各项职责与任务,保证各部门、各岗位在应急情况下协同配合。(2)制定仓储管理应急措施,降低突发事件对仓储作业的影响。(3)提高仓储管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人员生命安全和仓储物资安全。1.1.2预案原则本预案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日常管理,提高预防意识,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保证应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实现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4)科学决策,依法实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1.2适用范围与时效1.2.1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物流企业仓储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2)灾难,如火灾、爆炸、泄漏等。(3)公共卫生事件,如疫情、食物中毒等。(4)社会安全事件,如恐怖袭击、抢劫等。1.2.2时效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的变化,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保证预案的时效性和适用性。在预案修订期间,原预案仍具有效力。第2章组织架构与职责分配2.1组织架构为保证仓储管理的高效与顺畅,我国物流企业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该架构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门:2.1.1仓储管理部门负责仓储设施的管理、维护及优化,保证仓储资源的高效利用。2.1.2物流运输部门负责货物在库房之间的运输及配送,保证货物按时送达。2.1.3信息管理部门负责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与优化,为仓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2.1.4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仓储管理过程,保证仓储作业质量符合要求。2.1.5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仓储设施的安全管理,预防安全的发生。2.2职责分配以下为各部门职责的具体分配:2.2.1仓储管理部门(1)负责制定和实施仓储管理制度;(2)负责库房规划、货物摆放、库存管理;(3)负责仓储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更新;(4)负责仓储成本控制。2.2.2物流运输部门(1)负责制定货物配送计划;(2)负责库房之间的货物运输;(3)负责配送车辆的调度与管理;(4)负责货物配送过程中的跟踪与监控。2.2.3信息管理部门(1)负责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维护;(2)负责数据采集、分析及报表制作;(3)负责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同;(4)负责信息安全。2.2.4质量管理部门(1)负责制定仓储质量管理标准;(2)负责监督仓储作业过程,保证作业质量;(3)负责处理质量问题,制定改进措施;(4)负责质量培训与提升。2.2.5安全管理部门(1)负责制定仓储安全管理制度;(2)负责仓储设施的安全检查;(3)负责安全的预防、处理与调查;(4)负责安全培训与演练。2.3协同机制为提高仓储管理的协同效率,各部门之间建立以下协同机制:(1)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沟通交流工作情况;(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时共享仓储管理相关信息;(3)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突发事件中各部门能迅速响应;(4)建立协同作业流程,提高仓储作业效率。通过以上组织架构、职责分配及协同机制,物流企业仓储管理预案为仓储作业的高效、顺畅提供了有力保障。第3章风险评估与管理3.1风险识别为保证仓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本章节对可能影响仓储业务的风险进行识别。风险识别主要包括以下方面:3.1.1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不可抗力因素,可能导致仓库设施损坏、货物损毁。3.1.2操作风险:包括货物装卸、存储、分拣、配送等环节的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货物损坏、延误交付。3.1.3管理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不到位等因素,可能导致仓库管理混乱、货物丢失、信息安全泄露等问题。3.1.4市场风险:市场供需变化、竞争对手策略调整等外部因素,可能影响仓储业务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3.1.5法律法规风险: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导致企业遭受罚款、声誉受损等后果。3.2风险评估本节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各类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3.2.1风险可能性评估: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对各类风险的发生可能性进行评估。3.2.2风险影响程度评估:分析各类风险发生后对仓储业务的影响程度,包括货物损失、业务中断、企业声誉等方面。3.2.3风险矩阵:将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形成风险矩阵,以便于识别优先级较高的风险。3.3风险应对策略针对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以下风险应对策略:3.3.1自然灾害风险应对策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仓库抗灾能力,购买相应的保险,以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3.3.2操作风险应对策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建立操作规程,规范作业流程。3.3.3管理风险应对策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监管,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安全防护,防止信息泄露。3.3.4市场风险应对策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调整业务策略;加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提高市场竞争力。3.3.5法律法规风险应对策略:加强法律法规培训,保证企业合规经营;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降低法律风险。通过以上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的制定,为本企业在仓储管理过程中应对各类风险提供指导,保障仓储业务的稳定运行。第4章仓储设施设备管理4.1设施设备配置为提高仓储作业效率及保障物流顺畅,企业应根据仓储需求合理配置相应的设施设备。以下为设施设备配置的相关要点:4.1.1设施设备选型(1)货架:根据货物类型、存储要求及仓库空间,选择合适的货架类型,如重力式货架、阁楼式货架、托盘式货架等。(2)搬运设备:根据货物重量、搬运距离及作业环境,选用合适的搬运设备,如手动搬运车、电动搬运车、叉车等。(3)装卸设备:根据货物装卸需求,配置相应的装卸设备,如手动或电动葫芦、叉车等。(4)包装设备:根据货物包装要求,选用合适的包装设备,如封口机、打包机、缠绕膜机等。4.1.2设施设备数量根据仓库规模、货物存储量及作业需求,合理配置设施设备数量,保证仓储作业的正常进行。4.1.3设施设备布局合理规划仓库内部设施设备布局,优化货物存储、搬运、装卸等作业流程,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4.2设备维护与检修为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仓储作业效率,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与检修制度。4.2.1设备维护(1)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保证设备功能稳定。(2)设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使用、保养、维修等情况。(3)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等基础维护工作。4.2.2设备检修(1)设立设备检修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觉故障及时排除。(2)建立设备故障应急预案,保证设备故障时能迅速采取措施,降低损失。(3)对设备维修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维修技能,缩短维修时间。4.3安全防护措施为保障仓储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及设备安全,企业应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4.3.1作业安全(1)制定完善的作业流程及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2)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3)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4.3.2设备安全(1)保证设备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2)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意识。(3)建立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修,保证设备安全运行。4.3.3环境安全(1)保持仓库环境整洁,定期清理仓库卫生。(2)合理布局仓库内部,保证通道畅通,避免货物堵塞。(3)加强仓库消防安全管理,配置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消防演练。第5章仓储作业管理5.1入库作业管理5.1.1入库作业流程入库作业是仓储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验收、分类、上架等步骤。对到达仓库的货物进行验收,核对货物与单据信息,保证货物数量、质量及包装完好。根据货物类别进行分类,并贴上相应的标签。将货物上架至指定库位。5.1.2入库作业规范(1)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保证库存货物新鲜度;(2)对特殊货物进行隔离存储,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3)对货物进行定期盘点,保证库存数据准确;(4)加强入库作业人员培训,提高作业效率。5.2存储作业管理5.2.1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对仓库内货物的数量、质量、存储状态等进行全面监控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定期进行库存盘点,保证库存数据的准确性;(2)制定合理的库存策略,如经济订购批量、安全库存等;(3)对库龄进行分析,及时处理积压库存,避免资金占用;(4)建立库存预警机制,对库存异常情况进行监控和处理。5.2.2库位管理库位管理是对仓库内货位的合理分配和使用进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合理规划库位,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2)对库位进行编码,便于快速定位货物;(3)定期检查库位使用情况,避免闲置和浪费;(4)根据货物特性,制定相应的存储要求,如温度、湿度等。5.3出库作业管理5.3.1出库作业流程出库作业主要包括订单处理、拣货、包装、发货等环节。根据客户订单进行订单处理,拣货单。根据拣货单进行拣货,保证货物准确无误。对拣选出的货物进行包装,保证运输过程中货物安全。将货物交付给运输公司,完成发货。5.3.2出库作业规范(1)遵循订单优先级原则,保证紧急订单优先处理;(2)加强拣货人员培训,提高拣货准确率;(3)合理设置包装标准,减少运输途中损耗;(4)与运输公司保持良好沟通,保证货物按时送达。5.4运输与配送5.4.1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对货物从仓库出发至客户手中的整个运输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选择合适的运输公司,保证运输安全和时效;(2)制定合理的运输路线,降低运输成本;(3)对在途货物进行跟踪,及时处理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建立运输绩效考核指标,提高运输服务质量。5.4.2配送管理配送管理是针对客户需求,对货物进行合理分配和配送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根据客户订单,制定配送计划;(2)合理规划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3)加强对配送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4)建立客户满意度调查机制,不断优化配送服务。第6章库存管理6.1库存分类与盘点6.1.1库存分类根据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需求,将库存分为以下几类: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成品库存、备品备件库存及辅助材料库存。各类库存应根据其特性及重要性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6.1.2库存盘点定期进行库存盘点,保证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库存盘点分为定期盘点和临时盘点两种,定期盘点按月、季、年度进行,临时盘点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随时进行。盘点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盘点,保证盘点数据的完整性;(2)实地盘点,提高盘点数据的准确性;(3)逐项核对,保证盘点结果与系统数据的一致性;(4)及时反馈盘点结果,对差异进行分析和处理。6.2库存控制策略6.2.1ABC分类法根据库存物品的重要程度,将库存分为A、B、C三类,实施不同的库存控制策略。A类物品为重点管理物品,B类物品为一般管理物品,C类物品为宽松管理物品。6.2.2定量订货法针对A类和B类物品,采用定量订货法进行库存控制。根据物品的消耗速度和供应周期,设定合理的订货点和订货量,以保证库存水平处于合理范围内。6.2.3定期订货法针对C类物品,采用定期订货法进行库存控制。根据物品的消耗速度和供应周期,设定固定的订货周期,每次订货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6.3库存预警与调整6.3.1库存预警建立库存预警机制,对库存量、库存周转率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当库存水平低于或高于设定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库存。6.3.2库存调整根据库存预警信息,及时对库存进行以下调整:(1)优化库存结构,合理分配各类库存资源;(2)调整订货策略,保证库存水平处于合理范围内;(3)加强供应链协同,提高库存周转率;(4)定期分析库存数据,为采购决策提供依据。6.3.3库存优化通过持续改进库存管理流程,提高库存管理效率,降低库存成本。主要措施包括:(1)优化库存分类,合理设置库存控制策略;(2)提高库存数据准确性,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3)加强供应链协同,提高库存响应速度;(4)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库存管理智能化水平。第7章质量安全管理7.1质量管理体系7.1.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仓储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质量管理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职责与权限、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7.1.2制定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明确质量管理要求、流程和方法,保证各项质量活动有章可循。7.1.3加强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保证员工熟悉并遵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7.1.4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及时发觉和纠正不合格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水平。7.1.5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仓储服务质量。7.2安全管理制度7.2.1制定完善的仓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7.2.2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仓储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7.2.3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降低安全发生的风险。7.2.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防止的发生。7.2.5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7.3应急处理与调查7.3.1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明确应急处理流程、职责和资源分配。7.3.2建立应急响应组织,负责应急处理工作的协调与指挥,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理。7.3.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7.3.4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信息,为调查和处理提供依据。7.3.5调查应深入、全面,找出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7.3.6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同时总结教训,加强安全管理和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第8章信息管理8.1信息管理系统本节主要介绍物流企业仓储管理中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仓储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涵盖了仓储作业全过程的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传递。8.1.1系统架构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仓储管理、库存管理、出入库管理、报表统计等模块。系统架构清晰,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8.1.2功能设计(1)仓储管理:实现对仓库内货物存储位置、库存数量、库存状态等信息的实时查询和管理;(2)库存管理:对库存进行动态监控,保证库存合理,降低库存成本;(3)出入库管理:对货物出入库进行实时记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报表统计:根据需求各类报表,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8.2数据分析与报告数据分析与报告是仓储管理预案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为物流企业提高仓储管理效率提供有力支持。8.2.1数据分析(1)库存分析:对库存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库存积压、短缺等异常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2)作业效率分析:分析仓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作业效率;(3)成本分析:对仓储成本进行详细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潜在点。8.2.2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定期报告,包括库存报告、作业效率报告、成本报告等。报告内容应详实、准确,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8.3信息化安全与保密为保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信息泄露,本节重点介绍信息化安全与保密措施。8.3.1信息化安全(1)硬件安全:对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硬件设施的正常运行;(2)软件安全: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防护,防止病毒、木马等恶意攻击;(3)数据备份: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8.3.2保密措施(1)权限管理:根据员工职责分配不同权限,保证信息只能被授权人员访问;(2)密码策略:要求员工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换,防止密码泄露;(3)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避免内部信息泄露。第9章环保与节能管理9.1环保法规与标准本节主要阐述物流企业仓储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环保法规与标准。企业需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保证仓储管理活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9.1.1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列举与物流仓储相关的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9.1.2地方环保政策与标准分析企业所在地区的地方环保政策与标准,如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9.1.3企业内部环保规定制定企业内部环保规定,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环保职责,保证环保法规与标准得到有效执行。9.2节能措施与实施本节主要介绍物流企业仓储管理过程中的节能措施及其实施方法。9.2.1能源消耗分析对企业仓储环节的能源消耗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电力、燃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使用情况。9.2.2节能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