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3D/0F/wKhkGWcr6teAAg5dAALGQRya2NU695.jpg)
![汽车行业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3D/0F/wKhkGWcr6teAAg5dAALGQRya2NU6952.jpg)
![汽车行业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3D/0F/wKhkGWcr6teAAg5dAALGQRya2NU6953.jpg)
![汽车行业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3D/0F/wKhkGWcr6teAAg5dAALGQRya2NU6954.jpg)
![汽车行业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3D/0F/wKhkGWcr6teAAg5dAALGQRya2NU69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行业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案TOC\o"1-2"\h\u17025第1章引言 3313181.1背景及意义 3323491.2目标与范围 42660第2章零部件分类及检测标准 435632.1零部件分类 4319162.2检测标准与法规 513274第3章材料功能检测 5301263.1金属材料的力学功能检测 5258643.1.1拉伸功能检测 5306343.1.2冲击功能检测 5246183.1.3硬度检测 6159113.1.4弯曲功能检测 6132253.2塑料件的物理功能检测 6253163.2.1熔融指数检测 6110993.2.2拉伸强度和伸长率检测 6325593.2.3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检测 6115173.2.4热变形温度和维卡软化点检测 6217343.3橡胶件的耐久功能检测 64173.3.1耐磨功能检测 694063.3.2耐老化功能检测 6152133.3.3耐油功能检测 6172803.3.4耐寒功能检测 78790第4章尺寸及形状公差检测 7200534.1尺寸测量方法 7101804.1.1接触式测量 777774.1.2非接触式测量 782554.2形状公差检测 7241174.2.1形状误差的定义 7152514.2.2形状误差的评定方法 7306954.2.3形状公差的标准 8140974.3三坐标测量仪的应用 822564.3.1三坐标测量仪的原理 8253004.3.2三坐标测量仪的配置 8123424.3.3三坐标测量仪的应用范围 86707第五章表面质量检测 8308455.1表面缺陷检测 843015.1.1检测方法 8221525.1.2检测标准 883905.2表面粗糙度检测 9228955.2.1检测方法 9277035.2.2检测标准 9135085.3涂层质量检测 9294115.3.1检测方法 9250645.3.2检测标准 91696第6章装配质量检测 9146736.1装配尺寸检测 1072036.1.1检测目的 10109226.1.2检测方法 1089746.1.3检测标准 10131006.1.4检测频次 10100856.2装配工艺检测 10275676.2.1检测目的 10204536.2.2检测方法 1051766.2.3检测标准 10101876.2.4检测频次 10289536.3装配完整性检测 10225386.3.1检测目的 10117346.3.2检测方法 10212546.3.3检测标准 11236606.3.4检测频次 11202976.3.5异常处理 117094第7章动力功能检测 1143087.1发动机功能检测 1115317.1.1检测目的 11158607.1.2检测内容 11207177.1.3检测方法 1191587.2变速器功能检测 1147687.2.1检测目的 11122377.2.2检测内容 11315597.2.3检测方法 12202957.3制动系统功能检测 1245287.3.1检测目的 12107907.3.2检测内容 12125107.3.3检测方法 127898第8章电子元器件检测 12141268.1电阻、电容、电感检测 12197838.1.1检测目的 1271478.1.2检测方法 12129638.1.3检测标准 1315998.1.4检测流程 1394888.2传感器功能检测 1363658.2.1检测目的 13136098.2.2检测方法 13327348.2.3检测标准 13278728.2.4检测流程 13314008.3控制器功能检测 13241548.3.1检测目的 13107058.3.2检测方法 14191258.3.3检测标准 14269768.3.4检测流程 1410192第9章环境适应性检测 144769.1高温适应性检测 14178129.1.1检测目的 1438469.1.2检测方法 1457149.1.3检测指标 14125969.2低温适应性检测 14315319.2.1检测目的 1516989.2.2检测方法 15155189.2.3检测指标 1551749.3湿热适应性检测 15227099.3.1检测目的 15167859.3.2检测方法 15233979.3.3检测指标 1527225第10章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152332610.1检测数据整理 152230510.1.1数据清洗与校验 161704810.1.2数据归一化处理 161699410.2检测数据统计分析 16675910.2.1描述性统计分析 162927510.2.2假设检验分析 162249810.2.3相关性分析 163042310.3检测结果判定与处理建议 16929310.3.1检测结果判定标准 162102410.3.2检测结果判定 162623010.3.3不合格原因分析 162014910.3.4处理建议 16第1章引言1.1背景及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势头迅猛。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制造的基础和核心,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功能、安全和可靠性。因此,加强汽车零部件质量的检测与管理,对于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质量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为了提高汽车零部件质量,保证行车安全,降低故障率,减少维修成本,我国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研究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案,对于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1.2目标与范围本文旨在针对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的需求,提出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案。具体目标如下:(1)分析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检测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2)研究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的关键技术,包括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标准等。(3)结合实际案例,设计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案,涵盖不同类型的零部件及关键功能指标。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1)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器、车身等主要零部件的质量检测。(2)汽车零部件的材料、尺寸、功能、可靠性等方面的检测。(3)汽车零部件生产、装配、使用等环节的质量检测与管理。(4)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标准的对比与分析。第2章零部件分类及检测标准2.1零部件分类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功能和安全。为了更好地进行质量检测,现将汽车零部件分为以下几类:(1)发动机部件:包括活塞、连杆、曲轴、凸轮轴、气门、燃油泵、喷油器等。(2)传动系统部件: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等。(3)制动系统部件:包括制动盘、制动鼓、制动片、制动卡钳、制动系统管路等。(4)悬挂系统部件:包括弹簧、减振器、稳定杆、悬挂臂等。(5)转向系统部件:包括转向机、转向拉杆、转向节、转向泵等。(6)电气设备部件:包括发电机、起动机、电池、灯具、线束等。(7)车身部件:包括车门、车窗、座椅、安全带、车身覆盖件等。(8)附件:包括空调、音响、导航、轮胎、轮毂等。2.2检测标准与法规为保证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各国和行业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检测标准与法规。以下是我国及国际主要零部件检测标准与法规:(1)国家标准(GB):我国针对汽车零部件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如GB/T53742010《汽车发动机气门》等。(2)行业标准(QC/T):我国汽车行业标准,如QC/T7702017《汽车用离合器从动盘总成》等。(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标准,如ISO78401999《道路车辆发动机活塞环》等。(4)欧洲标准(EN):欧洲针对汽车零部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如EN41792004《汽车发动机气门导杆》等。(5)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SAE制定了一系列美国标准,如SAEJ941《汽车用制动片》等。(6)日本工业标准(JIS):日本针对汽车零部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如JISD31102007《汽车发动机活塞环》等。(7)汽车制造商标准:各大汽车制造商也会根据自身需求制定零部件检测标准,如大众汽车公司的VDA标准等。遵循以上检测标准与法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和检测机构可以保证零部件质量满足汽车行业的要求,从而保障消费者利益和行车安全。第3章材料功能检测3.1金属材料的力学功能检测3.1.1拉伸功能检测金属材料的拉伸功能是评估其质量的关键指标。通过拉伸试验,可获取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参数。检测方法按照GB/T228.12010标准执行。3.1.2冲击功能检测冲击功能检测用于评估金属材料在快速载荷作用下的韧性和脆性。采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按照GB/T2292007标准进行。3.1.3硬度检测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抵抗局部压痕的能力。采用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或维氏硬度计进行检测,分别按照GB/T231.12018、GB/T230.12018和GB/T4340.12014标准执行。3.1.4弯曲功能检测弯曲功能检测用于评估金属材料在受到弯曲力作用时的变形能力。按照GB/T2322010标准,采用弯曲试验机进行检测。3.2塑料件的物理功能检测3.2.1熔融指数检测熔融指数是衡量塑料加工功能的重要参数。采用熔融指数测定仪,按照GB/T36822000标准进行检测。3.2.2拉伸强度和伸长率检测塑料件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反映了其力学功能。通过万能试验机,按照GB/T1040.22006标准进行拉伸功能检测。3.2.3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检测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是衡量塑料件弯曲功能的指标。采用万能试验机,按照GB/T93412008标准进行检测。3.2.4热变形温度和维卡软化点检测热变形温度和维卡软化点分别反映了塑料件在高温下的变形和软化功能。采用热变形维卡试验机,按照GB/T1634.12004和GB/T84612008标准进行检测。3.3橡胶件的耐久功能检测3.3.1耐磨功能检测耐磨功能是衡量橡胶件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采用磨耗试验机,按照GB/T16892014标准进行检测。3.3.2耐老化功能检测橡胶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老化。通过老化试验箱,按照GB/T35122014标准进行耐老化功能检测。3.3.3耐油功能检测橡胶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油类物质。采用耐油试验机,按照GB/T16902014标准进行耐油功能检测。3.3.4耐寒功能检测耐寒功能检测用于评估橡胶件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功能。通过低温试验箱,按照GB/T16822014标准进行检测。第4章尺寸及形状公差检测4.1尺寸测量方法4.1.1接触式测量接触式测量是一种传统的尺寸测量方法,通过测量探头与被测零部件接触时的位移来确定尺寸。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机械式测量:如外径千分尺、内径量表等,适用于单一尺寸的测量;(2)电动式测量:如电动位移传感器、电感测微仪等,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效率;(3)气动式测量:利用气压原理进行测量,具有速度快、对被测件无损伤等特点。4.1.2非接触式测量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无需与被测零部件接触,避免了测量过程中的磨损和变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光学测量:如光学投影仪、干涉仪等,适用于高精度、复杂形状的测量;(2)激光测量:利用激光束对被测件进行扫描,获取高精度的尺寸数据;(3)超声波测量:通过超声波在被测件中的传播速度来确定尺寸,适用于特殊场合。4.2形状公差检测4.2.1形状误差的定义形状误差是指被测零部件的实际形状与其理想形状之间的偏差。形状公差是允许的最大形状误差,通常以形状误差的极限值表示。4.2.2形状误差的评定方法(1)轮廓法:通过比较被测件轮廓与标准轮廓之间的偏差来评定形状误差;(2)坐标法:以坐标平面为基准,计算被测件各特征点与理想位置之间的偏差;(3)截面法:通过测量被测件不同截面上的尺寸,计算形状误差。4.2.3形状公差的标准形状公差标准根据零部件的使用要求和加工工艺确定,常用的形状公差标准有国际标准ISO、国家标准GB等。4.3三坐标测量仪的应用4.3.1三坐标测量仪的原理三坐标测量仪通过三个相互垂直的测量轴(X、Y、Z轴)对被测件进行扫描,获取被测件表面各特征点的空间坐标,从而实现尺寸和形状公差的测量。4.3.2三坐标测量仪的配置(1)硬件配置:包括测量主机、测量探头、计算机等;(2)软件配置:包括测量程序、数据处理软件、报告等。4.3.3三坐标测量仪的应用范围三坐标测量仪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轴类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公差测量;(2)箱体类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公差测量;(3)复杂曲面类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公差测量;(4)逆向工程中的数据采集和模型构建。第五章表面质量检测5.1表面缺陷检测5.1.1检测方法表面缺陷检测主要采用光学检测、机器视觉检测和超声波检测等方法。光学检测利用光学原理,通过光源照射被测物体表面,利用摄像机采集图像,再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分析表面缺陷。机器视觉检测则结合了光学检测与计算机技术,通过图像识别和模式匹配,自动识别表面缺陷。超声波检测则适用于内部缺陷的检测,通过对被测物体施加超声波,分析反射波信号,判断表面及内部缺陷。5.1.2检测标准表面缺陷检测的判定标准应根据零部件的用途、材料及工艺要求制定。一般而言,表面缺陷可分为以下几类:裂纹、凹坑、气泡、夹杂、划伤等。对于不同类型的缺陷,应制定相应的缺陷尺寸、数量和分布等要求。5.2表面粗糙度检测5.2.1检测方法表面粗糙度检测主要采用触针式表面粗糙度计、光学表面粗糙度计和激光表面粗糙度计等设备。触针式表面粗糙度计通过触针与被测表面的接触,测量表面粗糙度的高度和间距,适用于各种材料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光学表面粗糙度计利用光学原理,通过分析反射光线的散射程度,间接测量表面粗糙度。激光表面粗糙度计则利用激光束扫描被测表面,通过分析反射光信号,获得表面粗糙度信息。5.2.2检测标准表面粗糙度检测的判定标准应参照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对于汽车零部件,表面粗糙度要求通常较高,以保证其装配质量和使用寿命。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主要包括:Ra(算术平均粗糙度)、Rz(十点高度的平均值)和Rq(均方根粗糙度)等。5.3涂层质量检测5.3.1检测方法涂层质量检测主要采用涂层厚度检测、附着力检测和耐腐蚀功能检测等方法。涂层厚度检测可采用磁性测量仪、电涡流测厚仪和超声波测厚仪等设备,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涂层。附着力检测通常采用划格法、划痕法和拉开法等,评估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耐腐蚀功能检测则通过盐雾试验、硫酸铜试验等方法,评价涂层在特定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5.3.2检测标准涂层质量检测的判定标准应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零部件的实际应用场景制定。涂层厚度、附着力及耐腐蚀功能等指标均需满足规定要求,以保证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本章对汽车零部件表面质量检测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表面缺陷、表面粗糙度和涂层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汽车行业提供一套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案。第6章装配质量检测6.1装配尺寸检测6.1.1检测目的本节主要针对汽车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的尺寸精度进行检测,以保证零部件装配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整车的功能与安全。6.1.2检测方法采用三坐标测量仪、卡尺、深度尺等测量工具,对零部件的长度、宽度、高度、孔径、间隙等关键尺寸进行测量。6.1.3检测标准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内控标准,对测量结果进行判定。6.1.4检测频次根据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和生产批次,制定合理的检测频次。6.2装配工艺检测6.2.1检测目的本节旨在检测汽车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的工艺质量,保证装配工艺的正确性,提高产品合格率。6.2.2检测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工艺文件比对、操作人员自检、专检等方式,对装配工艺进行检测。6.2.3检测标准依据企业制定的装配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相关文件,对装配工艺进行评价。6.2.4检测频次根据生产批次和工艺变更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测频次。6.3装配完整性检测6.3.1检测目的本节主要对汽车零部件装配的完整性进行检测,以保证零部件装配无遗漏、无损坏,满足设计要求。6.3.2检测方法采用视觉检测、功能测试、无损检测等方法,对装配后的零部件进行完整性检测。6.3.3检测标准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内控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6.3.4检测频次根据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和生产批次,制定合理的检测频次。6.3.5异常处理对检测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对相关责任部门进行追溯。第7章动力功能检测7.1发动机功能检测7.1.1检测目的发动机功能检测旨在评估发动机在实际工作中的动力输出、燃油经济性、排放功能及可靠性,保证其满足设计规范及国家标准。7.1.2检测内容(1)功率与扭矩检测:通过台架试验,测定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功率和扭矩,以评价发动机的动力功能;(2)燃油消耗率检测:测定发动机在规定工况下的燃油消耗量,计算燃油消耗率,以评估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3)排放功能检测:测定发动机排放的废气中CO、HC、NOx等有害成分的浓度,以评价发动机的排放功能;(4)可靠性检测:通过长期运行试验,评估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7.1.3检测方法采用台架试验、道路试验及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发动机功能检测。7.2变速器功能检测7.2.1检测目的变速器功能检测旨在评估变速器在实际工作中的换挡品质、传动效率、噪声及振动等指标,保证其满足设计要求。7.2.2检测内容(1)换挡品质检测:通过道路试验和台架试验,评价变速器的换挡平顺性和换挡时间;(2)传动效率检测:测定变速器在不同工况下的传动效率,以评估其能量损失;(3)噪声与振动检测:测定变速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噪声和振动水平,以评价其NVH功能。7.2.3检测方法采用道路试验、台架试验和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变速器功能检测。7.3制动系统功能检测7.3.1检测目的制动系统功能检测旨在评估制动系统的制动效能、制动稳定性、抗热衰退功能及制动噪声等指标,保证其满足安全功能要求。7.3.2检测内容(1)制动效能检测:测定制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以评价制动效能;(2)制动稳定性检测:评价制动系统在连续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3)抗热衰退功能检测:通过高温试验,测定制动系统在高温环境下的制动效能;(4)制动噪声检测:测定制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噪声水平,以评价其NVH功能。7.3.3检测方法采用道路试验、台架试验和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制动系统功能检测。第8章电子元器件检测8.1电阻、电容、电感检测8.1.1检测目的对汽车零部件中的电阻、电容、电感进行检测,以保证其电气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汽车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8.1.2检测方法采用精密数字电桥、LCR测试仪等设备,对电阻、电容、电感的数值进行精确测量。8.1.3检测标准参照国家及行业标准,如GB/T26941、GB/T26942等,结合企业内控标准进行检测。8.1.4检测流程(1)样品准备: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电阻、电容、电感样品;(2)设备校准:保证检测设备准确度,进行设备校准;(3)检测:将样品接入检测设备,按照设定的测试条件进行测量;(4)数据记录:记录测量数据,并与标准值进行比对;(5)判定:根据比对结果,判定样品是否符合要求;(6)报告出具:整理检测数据,出具检测报告。8.2传感器功能检测8.2.1检测目的对汽车零部件中的传感器进行功能检测,以保证其能准确、快速地响应外界变化,为汽车控制系统提供可靠数据。8.2.2检测方法采用传感器功能测试仪、信号发生器等设备,对传感器的线性度、灵敏度、重复性等功能指标进行检测。8.2.3检测标准参照国家及行业标准,如GB/T18459、GB/T30037等,结合企业内控标准进行检测。8.2.4检测流程(1)样品准备: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传感器样品;(2)设备校准:保证检测设备准确度,进行设备校准;(3)检测:将样品接入检测设备,按照设定的测试条件进行功能测试;(4)数据记录:记录测试数据,并与标准值进行比对;(5)判定:根据比对结果,判定样品是否符合要求;(6)报告出具:整理检测数据,出具检测报告。8.3控制器功能检测8.3.1检测目的对汽车零部件中的控制器进行功能检测,以保证其能按照预定逻辑完成各项功能,保证汽车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8.3.2检测方法采用专业的控制器测试设备、仿真系统等,对控制器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8.3.3检测标准参照国家及行业标准,如GB/T18460、GB/T30038等,结合企业内控标准进行检测。8.3.4检测流程(1)样品准备: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控制器样品;(2)设备校准:保证检测设备准确度,进行设备校准;(3)检测:将样品接入检测设备,按照设定的测试条件进行功能测试;(4)数据记录:记录测试数据,并与标准值进行比对;(5)判定:根据比对结果,判定样品是否符合要求;(6)报告出具:整理检测数据,出具检测报告。第9章环境适应性检测9.1高温适应性检测9.1.1检测目的高温适应性检测旨在验证汽车零部件在高温环境下的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高温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满足使用要求。9.1.2检测方法采用高温试验箱对零部件进行高温适应性检测,试验温度应参照相关标准设定,通常为(85±2)℃或(125±2)℃。试验过程中,需对零部件的各项功能指标进行监测。9.1.3检测指标(1)外观:检查零部件在高温环境下是否存在变形、变色、破裂等现象;(2)尺寸:测量高温试验前后零部件的尺寸变化,评估其热膨胀功能;(3)功能:评估高温试验前后零部件的功能功能、力学功能等是否发生变化。9.2低温适应性检测9.2.1检测目的低温适应性检测旨在验证汽车零部件在低温环境下的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低温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满足使用要求。9.2.2检测方法采用低温试验箱对零部件进行低温适应性检测,试验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NX-1607-GMP-Cbl-b-IN-3-GMP-生命科学试剂-MCE-7412
- Isoorotidine-生命科学试剂-MCE-5873
- 3-Methoxy-prostaglandin-F1α-生命科学试剂-MCE-1002
- 二零二五年度红木家具品牌授权合同及清单
- 二零二五年度父母无偿赠与子女房产并约定维修责任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储能技术融资合同
- 施工现场施工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度
- 施工单位关于协调配合的联络函
- 雨雪天气的应急预案
- 《运营管理 第7版》课件-chapt.05-选址与设施布置
- 刑事案件模拟法庭剧本完整版五篇
- 22S803 圆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
- 2023年开心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练习
- Hadoop大数据开发实例教程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课件
-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测评问题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测试题(16份含答案)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1课孕妇旅客服务沟通
- 新东方四级词汇-正序版
- 面向机器人柔顺操作的力位精准控制方法研究共3篇
- 《地下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