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_第1页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_第2页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_第3页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_第4页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鄂托克旗东亨煤矿2017年3月目录TOC\o"1-3”\h\u8791第一节井田概况 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东亨煤矿位于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矿区东部,即倾向勘探线9~11线之间,走向勘探线17线以东。行政隶属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镇,地点黑龙龟。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8′12″~106°59′50″;北纬:39°24′39″~39°25′25″。井田位于棋盘井镇北西10km,东距鄂托克旗政府所在地(乌兰镇)108km,西距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31km,北距乌海市42km。由煤矿到乌海市、鄂托克旗乌兰镇、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有公路和柏油路相通,距包兰线乌海西站45km,乌海西至拉僧庙、公乌素支线铁路从井田西部通过,距公乌素站12km,距拉僧庙站21km,距拉什仲庙站19km,有海渤湾至拉僧庙,鄂托克旗至东胜公路(109国道)经过井田,货运繁忙。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点号X坐标Y坐标点号X坐标Y坐标143646923641361024364985364128253436500036412200443650503641132054365315364113206436531536412870743659853641287084366100364130709436597536413660二、地形地貌东亨煤矿位于白云乌素勘查区东部,总体地势东高西低,起伏不平,东北部相对较为平缓。海拔最高点为1353m,在井田东南部,最低点为1274m,在井田西部巴音乌素高勒沟内,相对高差79m。地形地貌特征主要为比高不大的低中山丘陵高原地貌。三、水文、气象1。水文井田西部发育有巴音乌素高勒沟及其支沟,为季节性地表径流,平时干涸无水,雨季或遇有暴雨,汇积的洪水由北向南流入黄河.2.气象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井田四周被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漠包围,具体表现为: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时间漫长、全年少雨,春、冬两季多风.根据历年气象资料,最高气温38.4℃,最低气温-22。8℃,年降水量87。8~314。8mm,平均降水量158。1mm。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一般为3132。1~3919.3mm,平均3485.1mm。降水期一般集中在7、8、9三个月内,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8%以上,常以阵雨和暴雨的形式出现,在地面形成间歇性洪流。本区多风,尤以春季为甚,风向一般为西北风,平均风速3.1m/s,最大风速28m/s。无霜期156~165天之间,每年11月份封冻,翌年4月份解冻,冻结期达半年之久,冻土深度0。80~1。50m。四、地震及灾害地质据中国科学院地震局所编制的地震资料显示,本区属8级强震区之预测范围。1976年9月23日,在东经106°27′00″、北纬39°59′30″的阿拉善左旗巴音木仁发生过一次6.2级地震,震源深35km。乌海市所在地有强烈震感,但未造成重大伤亡。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划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对照烈度8度。由于本区干旱少雨,降水稀少,故不易产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五、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矿井为斜立井混合开拓,仅在雨季有少量涌水,各采掘工作面以及采煤工作面积水通过管道排至中央水泵房,由水泵房排至地面.正常涌水量50m3/h,最大涌水量80m3/h;水仓容积为790m3,排水能力360m3/h,能满足20h内排出矿井24h最大涌水量的规定。

第二节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一、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一)普查《白云乌素普查地质报告》1961年开始,由内蒙古煤田地质局117队提交.(二)详细勘探1961—1966年117队多次施工年,完成钻探工作量227525.04m,1966年提交精查地质报告。1967-1971年提交了《滴沥邦乌素精查报告》。1985-1987年117队提交《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白云乌素Ⅰ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施工钻探14825.85m,提交A+B+C+D级资源储量45336。2万吨.该报告经煤炭部地质局以“煤地字(87)25号”文审查批准,认为“该报告可以做为煤矿建设的依据”。二、矿区物探工作评述本次利用钻孔6个,工程量970.19m,甲级孔5个,乙级孔1个。三、水文地质和防治水工作综合评述(一)、矿井建设时期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1、水文地质调查与修测水文地质调查与修测首先收集了历年降雨量、降雨强度、矿井涌水量资料,在充分了解了矿区总体水文地质面貌及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生产井和老窑采空区的积水情况及近年来矿井涌水量与动态变化、矿坑水排泄方式、井下出水点层位、位置、标高、特征及发育规律、矿井突水情况、瞬时突水的水源、通道、水头压力及致灾情况调查,在矿井调查的同时按水文地质现象的不同,开展主要运输巷道及石门的水文地质编录工作.在此基础上调查了泉、井水的流量、水温、水质,出露的层位、位置、标高、含水层岩性及厚度;调查了河流、溪沟水的流量、水温、含沙量、沿途出露地层的层位、岩性及渗漏情况。根据其分布和水质变化情况选择在具有代表性的河流、溪沟、泉、井及矿井出水点作为水样采样点;调查了水库、池塘的位置、水位标高、蓄水量、所处地段的层位、岩性及渗漏情况。为HYPERLINK”http:///sggl/aqfx/”\o”安全分析"\t"/html/2012/11/12/_blank"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向深部的变化,在钻孔涌、漏水井段进行了节理、裂隙率统计。在河床基岩裸露、褶皱、断裂带附近进行了节理、裂隙密度统计,并调查了其性质、发育层位、充填情况、填隙物等.所有水文地质点均进行详细的纪录,并采用仪器测量或手持GPS定位,观测内容均反映到水文地质图上.2、地表水、地下水动态观测为了解地表水与地下水以及各含水岩组之间的水力联系,根据动态变化"\t”http:///html/2012/11/12/_blank”规程》的要求进行。每月观测三次,雨季加密观测。(二)、以往的水文地质和防治水工作多年来我矿在防治水工作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以消除隐患、确保HYPERLINK”/"\o"煤矿安全网"\t"http:///html/2012/11/12/_blank”安全为目的,抓好技术指导监督和现场\t”/html/2012/11/12/_blank"管理两大环节,对矿井水害进行综合防治,杜绝了水害HYPERLINK”http:///sggl/"\o"事故管理煤矿事故"\t”http:///html/2012/11/12/_blank"事故发生。主要做了下列一此工作:1、建立了由矿长负责的矿井防治水领导机构,制订了各级矿井防治水岗位责任制和防治水管理办法,编制了《防治水隐患排查煤矿管理制度煤矿安全制度"\t”/html/2012/11/12/_blank”制度》、《防治水预测预报\o”煤矿管理制度煤矿安全制度"\t”/html/2012/11/12/_blank”制度》、《探放水HYPERLINK”http:///mkgl/glzd/”\o"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煤矿制度”\t"/html/2012/11/12/_blank”管理制度》等防治水HYPERLINK”/mkgl/glzd/"\o”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煤矿制度”\t”/html/2012/11/12/_blank”管理制度.2、初步查明区内各含水岩组赋存条件、含水空间分布特征、裂隙发育特征及富水性,查明采矿所引起的地表水、地下水补、迳、排条件的变化。详细收集相邻矿井的开采资料,初步查明其采空区的分布范围、采空面积与积水情况。系统收集相邻矿井矿坑涌水量资料,详细了解出水点的位置、涌水量、动态变化与所处的含水层的位置,HYPERLINK”/sggl/aqfx/"\o”安全分析"\t”http:///html/2012/11/12/_blank”分析其与地表水、含水层和地质构造的关系,初步查明矿坑水的补、迳、排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在仔细HYPERLINK”http:///sggl/aqfx/"\o”安全分析”\t"/html/2012/11/12/_blank”分析研究本次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矿区下步的水文地质工作及防治HYPERLINK”http:///jscs/”\o”煤矿安全措施"\t"http:///html/2012/11/12/_blank”措施提出建议.为指导今后HYPERLINK”/”\o"煤矿安全网"\t"http:///html/2012/11/12/_blank”安全生产及水害防治提供依据。3、每月对现有工作面及即将开工的工作面进行地质、水情水害预报工作。对重点头面和地质及水文情况情况异常的头面除例行地质预报外还专门发送该工作面的\o"煤矿安全网”\t"http:///html/2012/11/12/_blank”安全隐患通知书,以强调\o"煤矿安全网”\t”/html/2012/11/12/_blank"安全事项。同时对上一月所作的预报进行HYPERLINK”/wdyy/gzzj/"\o"工作总结”\t”http:///html/2012/11/12/_blank”总结和修正.4、我矿地面防排水HYPERLINK”/jscs/"\o”煤矿安全措施"\t”/html/2012/11/12/_blank"措施主要包括雨季到来之前,组织有关人员对矿区范围及周围的地表进行认真查看,了解煤层露头、透水岩层、塌陷区、地面防治水工程等情况,对塌陷裂缝和废弃的小煤窑等,可能在地面形成塌陷坑和较大的缝隙,极易成为雨水或地表水流入井下的通道,及时排除积水,同时进行填堵。在井口及工业场地等咽喉与腹地,挖排洪沟等。5、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对存在的影响,采空区、旧巷影响和水文地质情况、瓦斯异常情况的工作面实施探放水及探放瓦斯钻孔施工工作。

第三节地质特征一、地层(一)区域地层本区地层分区属华北地层大区陕甘宁地层区之鄂尔多斯地层分区贺兰山~桌子山小区,区内以桌子山为主体,基低岩系为太古界千里山群变质岩,其上被中元古界不整合覆盖。中元古界震旦系长城统称为浅海相石英建造、泥页岩建造、镁钙质碳酸盐建造,显示了封闭的断陷盆地的沉积环境。寒武系和奥陶系为浅海相碳酸盐构造,其上假整合覆盖的石炭系、二叠系为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三叠系、侏罗系为湖沼相含煤建造及碎屑岩建造.其区域地层特征见表1-2-1(桌子山煤田区域地层表)。(二)矿区地层及岩性特征本井田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古生界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新生界的第四系。下边由老至新分别叙述。(一)古生界1.奥陶系中统(O2):为煤系地层基底.按岩性特征及动物化石,分上、下两个岩段。下岩段(O12):分布在本井田东北侧煤层露头外的山上,为兰灰色厚层状石灰岩,致密质纯,含有直角石等头足类化石,厚度约200m以上。上部岩段(O22):分布在本井田西侧西来峰断层以西.为深灰色薄层石灰岩、黄灰绿色薄层状砂泥岩、钙质泥岩及薄层灰岩。此段仅在西来峰断层西侧有沉积。全层厚度>400m。2.石炭系(C):根据岩性特征和含煤特征可划分为两个岩段,第一岩段原称中石炭统本溪组,第二岩段原称上石炭系太原组,现依据石炭系“二分”法进行划分和叙述。第一岩段(C2t1):本组岩性以灰白色致密坚硬的石英砂岩及薄层灰黑色泥岩组成,夹薄煤1~2层(19#),一般不可采,底部有鸡窝状山西式铁矿.本岩段钻孔控制厚度6.61m~34.63m,平均23.04m。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地层之上.第二岩段(C2t2):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组成岩性为砂质泥岩,煤层及中、细粒砂岩。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和含煤特征可划分为两个亚段。桌子山煤田区域地层表表1-2-1界系统组符号厚度(m)新生界第四系Q0~>400第三系E0~>300中生界侏罗白垩系志丹群K1zh625侏罗系中统安定组J2a188直罗组J2z92~260中、下统延安组J1-2y238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200中下统T1—21755~2060古生界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b85~544上石盒子组P2s下统下石盒子组P1x44~231/123山西组P1s36~231/113石炭系中统太原组C2t21~144/68中统本溪组C2b3~54/25奥陶系中统上部岩段O22117~422下部岩段O12290~794寒武系∈266~653元古界震旦系长城统Z127~>694太古界千里山群Ar1296~2344第一亚段(C2t2—1)本亚段上界为14号煤层顶板泥岩;下界为17号煤层底板的粘土岩或泥岩。含14、15、16—1、16-2、17号煤层,称为“丙煤组”或“下煤组”。本段岩石粒度较细,上部岩性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中夹细粒砂岩或煤层,下部主要以细粒砂岩与砂质泥岩为主。所含煤层中14、15、17号煤层不可采或仅有零星可采点;16-1、16—2为可采煤层,14号煤层顶板泥岩(或泥灰岩)中含有腕足类海相动物化石,为地层良好的对比标志.第二亚段(C2t2-2)本亚段上界为太原组与山西组分界线,下部为14号煤层顶板.含11、12、13号煤层,均无工业利用价值,岩性主要由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浅灰色细粒砂岩、粉砂岩组成。第二岩段(C2t2)地层厚度56。57m~87。04m,平均67。46m.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根据岩性特征、含煤特征和沉积旋回,可分为四个岩段,现分别叙述如下:(1)第一岩段(P1s1)岩段界线从山西组底界至8号煤层顶砂岩底界,含8、9、10号煤层,称为“乙煤组”或“中煤组”。本段岩性以深灰色砂质泥岩及灰白色砂岩为主,所含煤层中8—1、8—2、9—2为不可采煤层,10号煤层为可采煤层。与下伏太原组整合接触。(2)第二岩段(P1s2)岩段界线从第一岩段顶界至5号煤层顶板砂岩。岩性下部为白色中~粗粒砂岩,中上部为黄色砂质泥岩及薄煤层,5号煤层不可采。(3)第三岩段(P1s3)岩段界线从5号煤层顶板粗砂岩底界至2号煤层顶板,含2、3、4号煤层,通称“甲煤组”或“上煤组”。本段岩性由黄绿色砂质泥岩、泥岩夹少量细粒砂岩、粉砂岩及薄煤层组成。所含2、3、4号煤层均不可采,没有工业利用价值.泥岩和砂质泥岩中含科达叶、楔羊齿等植物化石。(4)第四岩段(P1s4)岩段界线从2号煤层顶板至石盒子组底界,岩性由黄绿色泥岩及灰白色中、粗粒砂岩组成.可划分2~3个小的旋迴,岩性和岩相变化较大,井田内不含煤层。(4)二叠系上~下统石盒子组下统(P1x):由灰白色巨厚层状中、粗粒砂岩夹少量灰绿色砂质泥岩组成.根据岩性将此组分为三个岩段。本组不含煤,广泛出露于本井田中部及南部。本统厚度较为稳定,总厚在220m左右。上统(P2):为一套紫红、灰紫、灰绿等杂色砂质泥岩、砂质粘土岩及中、粗粒砂岩组成.赋存于井田北部,由于岩层胶结松软,易风化剥蚀,只在中部分水岭的山上,有零星残存。整合接触于太原组之上。(5)新生界第四系(Q):分布于井田西部、黑龙龟沟及其它小的冲沟内.多为黄土、亚砂土及风积砂.阶地之上为半胶结及松散砾石.河床内多为冲积砾石或砂土。井田地层的对比是根据岩性、岩相、厚度、古生物、物性及岩矿等进行的。井田内太原组、山西组,无论从岩性、岩相、厚度或古生物上看,均和华北标准地层相同或接近。二、构造(一)区域构造桌子山煤田主要构造线方向都近于南北向。主要构造由东往西为:1、桌子山东麓大断裂:位于桌子山背斜东侧,为一压扭性逆断层,断层面向西,倾角大于50°。北部称为千里山逆断层,南部扭性断裂变为多个分枝,呈扫帚状.如莫里—苛素乌逆断层、棋盘井逆断层、阿尔巴斯逆断层等.2、桌子山背斜:以千里山、桌子山为主体出露长达80km。背斜轴部出露太古界千里山群,其两翼有震旦、寒武、奥陶及石炭二叠各系组成。由于桌子山东麓大断裂的切割,东翼地层保存不甚完整,且形成一个东陡西缓的不对称背斜。东翼倾角大于25°,西翼则小于15°。3、岗德尔~西来峰大断裂:位于岗德尔山东坡,为两条压扭性断裂。此断裂北起千里沟南,经凤凰岭山、岗德尔山,在岗德尔山南半部二者分开,岗德尔断裂拐向西南,沿老石旦井田西侧继续伸延,长达65km。西来峰断裂偏向东南,长达75km,然后被第三纪地层所覆盖。4、岗德尔背斜:轴向近于南北。南半部呈现复式褶曲。东西两例均有断裂切割,致使背斜两翼保存不完整.白云乌素Ⅰ勘探区位于桌子山背斜南部倾没端的西侧。(二)井田构造及对煤层的影响东亨煤矿位于桌子山背斜南端倾伏地段西侧,西来峰逆断层以东,黑龙龟逆断层从井田西部南北向通过。西来峰断层是桌子山煤田划分矿区的重要边界断层,黑龙龟断层是白云乌素矿区划分Ⅰ、Ⅲ井田的边界断层。东亨煤矿总体为一东北高西南低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近东南,倾向西南,具微波状起伏,地层倾角一般6~10°,影响井田煤层开采的断层主要有3条,即黑龙龟逆断层、F26正断层、F95逆断层,边界断层1条,即F7正断层,井田西部发育1个背斜(S4),现叙述如下:1、断层(1)黑龙龟逆断层:位于本井田西部,走向近南北,倾向西,倾角51—67°,断距20m,延伸到井田内约275m.对煤矿的开采有一定的影响。(2)F26正断层:靠近井田西南部,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77-83°,断距3-9m,延伸到井田内约600m。对煤矿的开采有一定的影响。(3)F7正断层:该断层在井田的东北角。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85°,断距10m,长约1200m,为井田边界断层,对煤矿开采影响不大。(4)F95逆断层:该断层在井田的西部.走向近南北,倾向西,倾角67°,断距10m,延伸到井田内260m。对煤矿的开采有一定的影响.2、褶曲S4背斜:位于井田西部,轴向近SN,两翼倾角约5°左右,基本上为一对称向斜,井田内延伸长度约295m.对煤矿的开采有一定的影响。(三)岩浆岩区内无岩浆岩侵入。综上所述,本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偏简单。三、含煤地层及含煤性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共含编号煤层13层,其中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含1、2、5、8、9、10号煤层,1、2、5、9号煤层不可采,8、10号煤层可采;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11、12、13、14、15、16、17号煤层,11、12、13、14、15号煤层不可采,16、17号煤层可采。山西组地层总厚度63.18~117。99m;平均95.78m;煤层总厚度2.79~5。47m;平均4。66m,含煤系数4。87%。太原组地层总厚度51。97~77。40m,平均64.80m;煤层总厚度5。30~8.11m;平均6.88m,含煤系数10。62%。四、煤层本次利用6个钻孔,见煤13层:分别为1、2、5、8、9、10、11、12、13、14、15、16、17号煤层。其中可采煤层5层为8、9、10、16、17号煤层;其余煤层均不可采。各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2—1.煤层特征一览表表1-2-1煤层编号煤层自然厚度(m)可采厚度(m)层间距(m)煤层结构(夹矸层数)埋藏深度(m)程度程度最小~最大平均(点数)最小~最大平均(点数)最小~最大平均(点数)最小~最大平均(点)最小~最大平均(点数)81.16~2.601。98(6)1。16~2.251。67(6)0~31(6)~95。5575。55(6)较稳定全区可采~6.795.06(6)101.01~1。571。32(6)0.79~1。471。15(6)1~32(6)~102.0882。22(6)较稳定全区可采~74。7561.76(6)164.72~6.955。50(6)2。17~5.344.13(6)1~42(6)~166.58144.91(6)较稳定全区可采~2。031.54(6)170。76~1.361。00(6)0.76~1。361.00(6)0~00(6)104.98~175。56151.80(8)较稳定全区可采现将井田内各可采煤层特征由上而下分述如下:1、8号煤层位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第一岩段之中,属于乙煤组,全井田赋存且可采。根据利用钻孔统计,煤层自然厚度1.16~2.60m,平均1。98m;利用厚度1。16~2.25m,平均1。67m。煤层结构较简单,煤类较单一,属较稳定煤层.含夹矸1~3层,夹矸岩性一般为泥岩或砂质泥岩。煤层顶底板一般为粘土岩或泥岩。与10号煤层间距4.39~6.79m,平均5。06m,煤层埋藏深度44。46~95.55m,平均75.55m.2、10号煤层位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第一岩段之中,属于乙煤组,全井田赋存且可采。根据利用钻孔统计,煤层自然厚度1.01~1。57m,平均1.32m;利用厚度0.79~1。47m,平均1。15m;为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之一。煤层结构较复杂,煤类较单一,属较稳定煤层。含夹矸1~3层,夹矸岩性一般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平均厚度0.12m.煤层顶板一般为灰褐色粘土岩,底板为灰褐色泥岩或粘土岩。10号煤层与16号煤层间距46。36~74。75m,平均61.76m,煤层埋藏深度48。81~102。08m,平均82.22m。3、16号煤层位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一岩段之中,属于丙煤组.根据利用钻孔统计,煤层自然厚度4。72~6.95m,平均5.50m,利用厚度2.17~5。34m,平均4。13m.为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属于全井田可采的较稳定煤层,煤层结构较复杂,一般含夹矸1~4层,夹矸岩性以泥岩或炭质泥岩为主,厚度平均0.38m。煤层底板一般为砂岩、泥岩或炭质泥岩。与17号煤层间距1。15~2.03m,平均1.54m。煤层埋藏深度98。64~166。58m,平均144。91m。在白云乌素矿区将16号煤层分成16—1和16—2两个分层,但在本井田16—1和16-2层间距较小,只有0。10m~1。35m,平均0.47m,所以16—1和16-2在本井田合并.4、17号煤层位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一岩段之中,属于丙煤组.根据利用钻孔统计,煤层厚度0。76~1。36m,平均1.00m,全井田可采。属较稳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煤层顶底板一般为砂岩、泥岩或炭质泥岩。煤层埋藏深度104。98~175.56m,平均151.80m。五、煤质(一)煤的一般物理性质井田内可采煤层的一般物理性质如表1-2—2所示。煤的一般物理性质特征表表1—2—2煤层编号颜色光泽硬度结构构造断口矿物杂质10黑色玻璃光泽较小条带状层状阶梯、参差状粘土质16黑色玻璃光泽中等线理、条带层状参差状粘土质少量Fes2(二)煤岩特征10号煤层以暗煤和亮煤为主,中夹条带状镜煤,煤岩类型属于半暗型~半亮型;16号煤层以暗煤为主,中夹线理状、条带状亮煤,煤岩类型以半暗型为主。(三)化学性质(1)8号煤层原煤水分0.86~0。96%,平均0。91%;浮煤水分0.93~1。07%,平均1.00%.原煤灰分25。02~27.43%,平均26.23%;浮煤灰分10。58~17.70%,平均14.14%;浮煤挥发份30.51~31.02%,平均30.77%。干基弹筒发热量:原煤24.93MJ/kg。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224.1—2004)冶炼用炼焦精煤分级:原煤为高灰煤,洗选后煤为高灰、中高挥发分煤。(2)10号煤层原煤水分0。94~1.03%,平均1。00%;浮煤水分0.89~1。18%,平均0。99%。原煤灰分20。78~25。36%,平均23。15%;浮煤灰分9。38~11。31%,平均10.56%;原煤挥发分33.18%;浮煤挥发份31.44~32.55%,平均31。89%。原煤全硫0。91%,浮煤全硫1.56%。干基弹筒发热量:原煤25。07~27.21MJ/kg,平均26。14MJ/kg.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224。1—2004)冶炼用炼焦精煤分级:原煤为高灰、中低硫、中高挥发分煤,洗选后煤为中灰、高硫、中高挥发分煤。(3)16号煤层原煤水分0。34~0.68%,平均0.54%;浮煤水分0。45~0.84%,平均0.62%。原煤灰分22。08~26.84%,平均24。37%;浮煤灰分9。84~12.88%,平均11。80%;原煤挥发分30。01%~31.57%,平均30。79%;浮煤挥发份26.82~31。11%,平均29。04%.原煤全硫1。82%~3.77%,2.55%,浮煤全硫2。07%~2.70%,2.41%。干基弹筒发热量:原煤25。34~26。32MJ/kg,平均25.83MJ/kg.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224.1—2004)冶炼用炼焦精煤分级:原煤为高灰、高硫煤、中高挥发分煤;洗选后煤为中灰、高硫、中高挥发分煤。(4)17号煤层原煤水分0。43~0。59%,平均0。50%;浮煤水分0。40~0.83%,平均0.57%。原煤灰分10。75~25.32%,平均15。80%;浮煤灰分9。44~24.18%,平均15.81%;原煤挥发分31。54%;浮煤挥发份26.65~31。51%,平均28.62%。原煤全硫1.99%~3。61%,2.80%,浮煤全硫1.69%~1.96%,1.83%.干基弹筒发热量:原煤26。44MJ/kg。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224。1—2004)冶炼用炼焦精煤分级:原浮煤均为高灰、高硫煤、中高挥发分煤。主要可采煤层煤质一般特征见表1—2-3。2009年6月5日,东亨煤矿在井下采集10、16号煤层各1个煤样,委托顺达煤焦有限公司进行化验,化验结果见表1-2-4。

主要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表1-2-3煤层号洗选情况工业分析%St,d(%)Qb,d(MJ/kg)MadAdVdaf8原煤0。86~0。960。91(2)25。02~27.4326。23(2)24.93(1)浮煤0。93~1。071.00(2)10.58~17.7014.14(2)30。51~31。0230.77(2)10原煤0.94~1.031.00(3)20。78~25。3623。15(3)33。18(1)0.91(1)25。07~27.2126。14(2)浮煤0。89~1.180。99(3)9。38~11.3110.56(3)31。44~32.5531。89(2)1.56(1)16原煤0.34~0.680。54(4)22。08~26.8424.37(4)30。01~31。5730。79(2)1.82~3.772.55(4)25.34~26。3225.83(2)浮煤0.45~0。840.62(4)9.84~12.8811。80(4)26。82~31.1129。04(4)2.07~2。702。41(4)17原煤0。43~0.590。50(3)10.75~25.3215.80(3)31.54(1)1.99~3.612.80(2)26.44(1)浮煤0。40~0.830.57(3)9.44~24.1815。81(3)26。65~31。5128。62(4)1.69~1.961.83(2)井下样品化验结果表(2009年6月10日)表1—2—4煤层号洗选情况工业分析%St,ad(%)Qb,d(kcal/kg)浮沉(%)粘结指数MadAadVdaf10原煤1。128.3230。250.6145。3132。0179.0816原煤1。0910.0432。361。7853.4551.4491.97依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本井田煤层浮煤挥发分(Vdaf)为26。82~32.55%,胶质层最大厚度(y)25.5~30。5mm,以此确定该井田煤类为肥煤36号(FM36)。

第四节水文地质一、区域水文地质1、概况桌子山煤田位于乌海市海勃湾区东南方向,其北界始于千里山逆断层,南抵雀儿沟矿区,东起桌子山东缘大断裂,西临黄河.煤田南北绵延60余公里,东西宽10~30km,含煤面积400km2.桌子山背斜的轴部与南北延伸的桌子山走向相一致,将桌子山煤田纵分东西两翼。其东翼包括:千里山矿区,库里火沙兔矿区及棋盘井矿区;西翼包括木耳沟矿区、卡布其矿区、骆驼山矿区、白云乌素矿区、老石旦矿区、公乌素矿区、雀儿沟矿区等。桌子山是桌子山煤田的脊梁,最高点2419。6m.背斜轴部出露太古界千里山群、震旦系长城统、寒武系、奥陶系等老地层,两翼被新地层覆盖.桌子山西翼各矿区东有桌子山,西有岗德尔山呈南北方向延伸,两山之间地形以宽谷洼地为主,其间低丘起伏,阶地发育,荒漠遍布.地形总体有南高北低之趋势,受区域地形和气候影响,沟谷平时干涸无水,暴雨过后可形成短暂的地表洪流,数小时后,洪水便排泄出区外,又恢复干涸状态。桌子山煤田北侧是库布其沙漠,南东是毛乌素沙漠,西侧是乌兰布和沙漠,气候干燥,常年少雨,蒸发强烈,年均降水量仅158。1mm,年蒸发量平均3485.1mm。因此,桌子山地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匮乏,地下水循环缓慢,致使各地层含水贫弱。黄河距煤田13km,是距煤田最近唯一地表水体,本段黄河水位标高1065m,比煤田地形平均低200m左右,煤田与黄河之间赋存着巨厚的隔水层,因此黄河与煤田之间无直接水力联系。白云乌素矿区位于桌子山背斜向南倾没地段西翼,区内沟谷较发育,南有棋盘井沟,东北部有白云乌素沟,均为间歇性河谷,雨季偶有山洪爆发,棋盘井沟洪水流经拉僧庙注入黄河,白云乌素沟洪水经水泥厂流入黄河。2、主要含、隔水层(1)第四系根据成因类型可以划分为风积、残坡积、冲洪积等。地层一般厚度不大,仅在黄河沿岸较厚,除黄河沿岸和较大沟谷,含水贫乏.(2)第三系岩性为紫红色砂岩、砂质泥岩及砾岩层,在桌子山东西两侧均有零星分布,含水情况不清。(3)侏罗系~白垩系分布于桌子山东侧,岩性为砂岩、砂质泥岩和煤层,含水情况不清。(4)二叠系下~上统石盒子组为煤系地层的盖层之一,岩性主要为砂岩及泥岩互层,根据卡布其矿区3~4号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q=0。00139L/s。m,骆驼矿区213号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q=0。109L/s。m。含水贫乏.(5)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下统太原组、山西组为本区含煤地层,岩性由各种粒级的砂岩中夹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煤层组成。分布于桌子山背斜东、西两翼.地层含水贫乏,对矿区供水毫无意义.(6)奥陶系下统①三道坎组:灰色薄层状~厚层状石灰岩,质纯,坚硬,裂隙岩溶局部发育,含水较丰富,但不均匀。②桌子山组:下部为薄层灰岩,上部为黑色泥岩、黄绿色砂岩.上部岩层不含水,下部灰岩含水较丰富。自拉僧庙~拉什仲庙一线,公乌素矿区及六五四系统一厂、二厂均在此层取水民用。拉僧庙泉在丰水期可达10000m3/d(1965年),随着取水量不断增大,进入80年代后期几乎干枯,水温16~19℃.卡布其矿区平沟斜井进入此层时,涌水量250m3/d,木耳沟矿区钻探施工时,在苏背沟口钻进此层时,涌水量可达600m3/d。2010年3月1日神华骆驼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证明了在桌子山煤田底部的奥灰含水层为区域强含水层。(7)寒武系上统炒米店组上部为浅灰色泥质灰岩,竹叶状、鲕状、肾状,弱含裂隙水,下部为灰色泥灰岩和灰绿色泥岩,不含水。(8)元古界震旦系长城统分布于桌子山背斜轴部附近,岩性以石英砂岩为主,具波状层理,以往未做过水文地质工作,含水性情况不清。(9)太古界千里山群分布在桌子山背斜轴部,岩性为变质岩,厚度较大,局部含裂隙水。千里沟由于断层影响有泉水出露,流量3000~5000m3/d。地矿局108队曾对此地层做过水文地质工作,钻孔流量较小,对供水无意义.桌子山煤田地层水文地质特征详见表1—2—5。桌子山煤田水文地质特征表表1-2—5地下水类型含水单元主要岩性厚度(m)涌水量(公升/秒)水质矿化度克/升备注松散及半胶结岩层孔隙水宽谷洼地之近代洪积层砂、砾石、砂土0.2~18。180.1-2.0少数〉10HCO3.SO4~Na+Ca〈1平缓褶曲之第三系红色岩类泥岩、粘土岩、砂岩、砾岩0>300最大0。7不详坚硬及半坚硬岩层裂隙水伏于沉积阶地下之二迭上统杂色砂岩泥岩、砂岩、砂砾岩1755〉20600.001~0.2HCO3~Na0。6~3含水不匀之二叠系煤系砂岩、泥岩、煤、粘土岩2360。02~0。70SO4Cl~Na<3含水不匀之石炭系煤系砂泥岩、砂岩煤〉930。003~8.0SO4.HCO3。Cl~Ca+Na1~3不含水之奥陶系绿色砂岩、砂泥岩、砂岩、页岩、灰岩117-427形成割蚀山地之寒武系及之前古老岩系灰岩、片麻岩、石英岩0。02—9。9不详石灰岩岩溶水可能为地下水主要储水水源之桌子山灰岩厚层灰岩鲕状灰岩290—794140。00HCO3~Na。Ca〈1.0拉僧庙泉资料3、区域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宏观全区,大气降水为地下水之主要补给来源,由于本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小且时间集中,地形坡度较大,不利于集水,降水多为洪水排出区外,最终注入黄河,只有极少量渗入补给地下水。区域地下水补给来源贫乏.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东胜为鄂尔多斯地区由西至东的区域性分水岭.桌子山位于分水岭的西北侧,大气降水迳流桌子山后注入黄河.故桌子山地区可看做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由此看来,桌子山山区一带为地下水补给区,东西两翼为迳流水,西部的黄河及西来峰断层形成的构造泉溢出带为排泄区。由于地下水补给有限,使地下水循环缓慢。二、井田水文地质1、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本区为低山丘陵高原地貌,东侧稍高,西侧略低,无表流。气候干燥,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形成集中补给,集中排泄。虽然大气降水为本地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由于地面有一定的坡度,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因此,该区的大气降水多数顺低洼地带流出井田外,只有很小一部分渗入地下。故大气降水对地表水补给贫乏。2、主要含水层与隔水层(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含水组:为风积沙、黄土状亚沙土及残坡积层,零星分布在井田内,受分布位置及厚度限制,透水不含水。(2)坚硬岩层弱含水组的裂隙、孔隙水:基岩在本井田裸露面积较大,经长期风化浅部裂隙较发育。地面坡角较大,有利于降水的排泄,对补给也形成不利的条件。本区含水带的划分,与白云乌素区含水带划分基本相似。各含水带的情况分叙如下:I含水带(P2s):紫红色、砖红色的砂质泥岩及灰白、淡绿色中、细砂岩,多为互层。分布在本井田的北部及南部,层厚0~150m.骆驼山区213号孔抽水资料:q=0。109L/s·m,K=0。119m/d,含裂隙孔隙水微弱.此层赋存在深部区,对浅部先期开采地段无影响。Ⅱ含水带(P1s4~P1x3):上部为灰白色粉、中粒砂岩,下部为中、细粒砂岩,泥岩夹粘土岩,岩层大部分裸露于地表.风化裂隙较发育,地面坡角较大,对降水的排泄形成有利条件.含裂隙孔隙水较弱,含水层平均厚度104m。155号孔资料:q=0。0639L/s·m,K=0。476m/d。一隔水层(P1s3):砂质泥岩、粘土岩及2号煤层。层厚<0。5m,其它部位较稳定,一般厚6m,隔水性能较好。Ⅲ含水带(P1s或2~8号煤层):灰白色粗粒砂岩、中粒砂岩及细粒砂岩,此层分布在白云乌素矿区第6勘探线以北,第9勘探线南,中部多被风化剥蚀.含水层平均厚度26.87m,含裂隙孔隙水微弱.8527号孔抽水试验资料:q=0.000134~0。113L/s·m,K=0.000525~0.1555m/d。二隔水层(P1s1、8号、9号煤层):主要为粘土岩、砂质泥岩、8号、9号煤层.层厚稳定,平均厚度9。85m,隔水性能较好。Ⅳ含水带(C1t2、9~16号煤顶):灰白、浅灰色细粒砂岩,局部为中粒砂岩,平均含水层厚度15.63m,弱含裂隙孔隙水。q=0。000442L/s·m,K=0.00362m/d。三隔水层(16号煤层):煤层及砂质泥岩。一般厚度6m,在西来峰逆断层附近变薄,厚度1.7m。全区来看,隔水性能还是好的。Ⅴ含水带(16号煤底~O2):灰白色细粒砂岩、中粒砂岩,局部有含砾粗砂岩。平均厚度18.51m,由于基底不平或是岩相变化,局部含水层厚度变薄,邻区8531号孔含水层厚度5m,弱含裂隙孔隙水.q=0。000254~0。00217L/s·m,K=0.00139~0.0545m/d。以上各隔水层在正常地层中,层位比较稳定,隔水性能较好,各含水带不会产生水力联系。同时对未来开拓不会带来危害。(3)裂隙岩溶灰岩含水组(O2):主要为厚层灰岩、薄层灰岩。东北部为灰岩大面积出露区,上部裂隙岩溶发育,一般沿层状分布。该含水层水质较好,但含水性不均匀,一般比较弱。该含水层与上部的含煤地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2t)之间有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下部(C2t)隔水层存在。因此,该含水层与上部直接充水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在勘查区内大多数地段较弱,仅在构造发育地段有可能具较密切的水力联系,该含水层为井田的间接充水含水层。三、构造对矿床充水的影响井田共发育4条断层,即F7、F26、F95及黑龙龟逆断层。断层的存在,对煤矿开采造成一定的影响。据邻区黑龙龟逆断层抽水资料:q=0.000139-0。000976L/s·m,K=0。00426—0。00249m/d,说明断层含水性贫弱,渗透性不强。F95及黑龙龟逆断层为阻水断层,F7、F26为巷道揭露的两条正断层,为导水断层.四、古窑水文地质条件东亨煤矿周边分布许多正在开采的矿井。矿区边界与相邻矿井都留设有30m防水保护煤柱.井田北边界为福强煤矿和巴音乌素煤矿,两矿均改为露天开采,福强煤矿10#层已开采完毕,16#层还未开采;巴音乌素煤矿现正在进行露采设计,还未进行开采。南边界为正丰煤矿,西边界为华泰煤矿,东边界为新亚煤矿,目前10#煤层已采空,16#层还未开采。本井田10号煤与16号煤层间距厚度为46.36~74。75m,平均61。76m,根据2000年国家煤炭工业局制定的《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