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以A项目为例(开题报告+论文)》16000字_第1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以A项目为例(开题报告+论文)》16000字_第2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以A项目为例(开题报告+论文)》16000字_第3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以A项目为例(开题报告+论文)》16000字_第4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以A项目为例(开题报告+论文)》16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情况表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郑陈俊学号论文题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以A项目为例简介:(选题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和意义: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我国也已逐渐构筑了市场经济,推进了建设事业的空前发展。据资料显示:2019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高达86942亿元,比2010年提高了将近六倍,房屋建筑施工总面积比2010年增加了3.2倍,为71.3亿平方米。建筑规模空前浩大,已突破了历史新高。一直以来,我国都坚持“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原则,立志推进建筑工程质量和服务的稳步提升,各部门也开始更加关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已认知: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扩大用户面积,维护自身利益和公共效益,唯有提升服务和工程质量。但就现实情况来说,虽说我国建筑工程质量随年增强,但关乎工程质量的问题却层出不穷,和国际水准相对比,我国建筑质量水准依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最典型的案例是近些年不断出现“歪歪楼,脆脆楼”,如2009年上海一栋13层楼房倒塌,引发工人死亡事件,同年,南京正在施工的中兴大楼靠近公路的一侧产生塌方,进而引发相邻的五栋房屋开裂,这种恶性施工事故引发的后果不但让人震惊,也直接反映出我国建筑工程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值得所有企业关注和深思。如今国内装配整体式建筑缺少智能化,数字化的施工质量评估体系,再加上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发展中依旧存在缺陷,比如质量通病,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建筑行业仍然大而不强,围绕装配式,质量等关键词引发较多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研究的核心目的如下:一方面,能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意识。如今我国很多企业对建筑工程质量观念和意识远远不够,导致在实践中控制力度不强,引发一系列事故和问题,所以本文通过对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的研究,也能显著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进而提升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对质量管理方法和理论研究也能起到某种程度的促进作用。建筑行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做出了较大贡献,所以对其质量进行控制,能在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进而提升工程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也能丰富质量管理内容,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内容:首先探究出选题背景、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为文章提供理论借鉴。其次,梳理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定义,并概述出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第三,探究出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第四,提出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举措。第五,以A建筑工程项目为实例,介绍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最后,对文章做出总结和展望。论文纲要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2研究现状1.3研究内容第2章相关概念与理论2.1建筑工程质量的内涵2.2装配式建筑2.2.1装配式建筑概述2.2.2装配式建筑的特点2.2.3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各个阶段2.3BIM协同支持设计发展第3章工程实例分析3.1工程概况3.2BIM技术在该项目建筑设计施工协同机制中应用的可行性3.3设计阶段应用与分析3.4生产阶段应用3.5A建筑工程项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控制要点3.6BIM技术建筑设计施工协同机制中的应用3.6.1场地布置3.6.2BIM模型建立3.6.3施工模拟3.6.4施工管理3.7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第4章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4.1提高员工专业素质,提升操作规范性4.2关注过程监管,提高技术指导4.3了解施工环境,消除环境因素影响5.4仔细检查,提高材料质量第5章结论与展望5.1结论5.2展望指导教师意见: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意见: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建设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根据统计,2019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八万六千亿元左右,较2010年增长了6倍,住房建设面积达到七十亿平方米左右,是2010年的三倍左右。它的建筑规模前所未有,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我们国家历来秉承“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方针,致力于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与服务水平,各级政府机关对施工项目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实际上,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完善,中国的工程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与世界水平相比,中国的建设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歪斜大楼、脆脆楼”,比如上海一幢13层楼的大楼坍塌导致工人丧生[1],同一年,南京中兴大厦附近的道路发生了坍塌,导致了附近五座房子的倒塌,这样的惨剧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也是中国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缺乏智能化、数字化的施工质量评价系统,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例如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建筑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但还不够强大。在此基础上,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为了增强建设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意识。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对施工质量的认识还很薄弱,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有效的控制,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事故和问题。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质量管理的方法与理论研究。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其质量的管理,可以从根本上确保项目的质量,从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充实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使施工工艺更加完善。1.2研究现状通过对有关调研的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稳步的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秩序的建立和稳定发展,相关流程和步骤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各种重大质量事故都得到了严格的管控。不过,和国外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我国的建筑工程品质依旧与之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建筑项目施工仓促潦草,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又因为决策失误以及建筑施工队伍专业性较差等问题,造成工程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工程施工队伍的流动性过大,以及素质偏激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良好的解决。建筑施工工人对于工程本身的责任心较差导致建筑施工过程当中的责任划分不清。也有少数建筑施工团队,为了一己私利聘请施工经验不足的建筑工程团队来包揽并不能够胜任的项目,甚至存在一些盲目转包的情况。又因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较差,并且还存在不少缺位和越位的情况,许多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较差,完全没有意识到施工过程当中安全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又存在执法不严的漏洞,使这些心存侥幸的人员得以将完全没有进行严格审查的工程施工图纸直接盖章交付,或者是边设计边施工,一昧的追求着加速施工以及控制成本;还有一部分建筑工程没有按照法定建设程序执行,在没有办理必要手续,获得必要审批文件的情况之下,私自开工建设,全然不顾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一部分工程经过一层又一层的转包之后,最终交付给了没有企业资质的建设单位进行施工,而这些环节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严格审查,进一步给后续的建筑工程工作带来了严重的质量问题以及多方面的安全隐患[3]。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整合,本文对中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归纳如下:龚凯[4]指出,在施工中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例如:在进入工地前要安排好人员、机器、场地、材料等,并做好项目的前期质量控制。还应事先与工人进行技术交流,对产品的品质进行严格的检查。张作为[5]指出: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编制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对项目的质量进行奖惩。林祖严[6]指出:要提高项目的质量,必须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的控制,尤其要重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建立以项目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指标,并对已达到要求的施工单位进行激励和适当的奖励,确保各工序的质量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魏光磊[7]指出: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精确的数据。在实际工作中,要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对数据进行归纳、汇总,得出最终的结论,在这个阶段,精确的数据可以作为工程质量的参考依据,因此,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已有的质量数据,来判断出问题的峰值,这样的方式简单快捷。冯源[8]指出:建设项目的协调发展,是一门指的深思的学问。将更多的知识融入到管理中,不仅要考虑团队成员的配备和对外部环境的控制,还要对监控水平等外在因素进行分析,综合上述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茹艳峰[9]指出:目前,我国建设项目建设中存在着许多盲点,例如,许多企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团队工作比较松散,有些施工单位只是一个空壳,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控制好工程质量,推动建设市场平稳发展。1.3研究内容本文首先对选题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其次,对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并对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了概述。第三,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第四,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第五部分,结合A建设项目,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本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第2章相关概念与理论2.1建筑工程质量的内涵Goetsch和Davis提出了一种品质的概念,即品质是一种满足预先规定的产品或服务的状况。此定义着重于在产品或服务被送至终端使用者前所进行的检验程序的一致性。Stasiowski和Burstein提出,传统的品质需求必须满足三个方面:舒适、美观和功能。在我国建筑业,对质量的界定应符合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的要求。根据ASCE的一份调查报告,品质可以用以下几点来表示:(1)满足业主的功能要求和运行维护要求,在预算范围内平稳地进行,满足最小的生命周期费用。(2)按设计单位的需求进行。比如,要有清晰的工作范围;为使用受过培训和有经验的员工制定合理的预算;在进行设计之前,为客户提供充分的现场资料,并为其提供合理的预算;业主、设计者应当对问题及时作出决定;按时签约,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来做好所需的工作,并能让施工人员得到比较合理的报酬。(3)符合施工单位的需求。比如,要有充分的合同及其它材料,这样施工企业才能做好报价或有竞争力的投标;业主和设计人员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适当的授权或决定;向设计者、监理者提供公平、及时的合同规定;制定工作方案和业绩合约以获取合理的利益。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建筑的传统品质是指建筑达到有关规范的要求。建筑工程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它的质量既有其它产品所具备的特性,又有特定的含义,即安全、适用性、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节能性和协调性。安全是指建筑的结构可以保障人们在使用中的安全;可利用性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用途而具备的多种适应性;耐用性是指建筑的使用年限达到一定的标准;可靠性是指能够实现指定的功能;经济性是指包括设计、施工和运营在内的全部工程费用;建筑节能是建筑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的节能与减排水平;协调就是建筑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2.2装配式建筑2.2.1装配式建筑概述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预制好的构件,经过工厂的加工,然后运输到工地,用特定的方法组装起来,因为它的建造过程就像是积木一样,所以也叫积木。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再次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然而,与国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主要原因是有关技术规范不健全、连接与施工技术不够成熟、技术人员数量偏少、装配施工构件的工厂较少,运输成本较高。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建筑组装的成本造价高于目前的浇筑施工。输费用较高,也是由于以上问题造成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比现浇建筑的成本高[17]。因此,预制板建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正确识别增量成本和收益并选择正确的方案装配式建筑才能迅速发展。装配式建筑从原来的板房、预制构件房到后来的箱房、集装箱房、综合建筑等都是预制构件房的应用。装配式建筑是由建筑系统、周边系统、设备、管道系统等综合而成。图2.1显示了其内部构造。图2.1装配式建筑系统2.2.2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我国现阶段的装配式预制房屋具有以下优势:(1)工期更短提前预制组件的实际施工,使用现场起重机械设备,减少大量的现场工作和劳动强度,不再受混凝土浇注和维护工作顺序带来的时间影响,有更多的工序,可以在不受气候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现场施工,这样可以更好地确保工程的进度,缩短工程的时间。(2)绿色环保相对于传统的结构,组装结构可以降低二次结构的能源和材料的使用。同时还解决了传统建筑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多余的废物问题,既节省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预制件在工厂内加工,一次成形,确保了建筑质量,减少了后期的运行和维修费用,达到了绿色发展的需要。(3)精准施工预制件的制造是预制件的一个优点。对模组及规格有很高的要求。装配好的样板要检查并接受。只有符合设计要求的样板,才能保证零件的品质符合要求。工厂根据标准的设计,仔细的制造零件,然后运送到工地。施工人员根据视觉设计准确地组装图纸。目前大型湿法施工较少,因此装配式房屋的施工精度较高。除此之外,当前的装配式建筑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1)机械费用支出成本高因为部件都是在工厂里进行生产的,所以生产效率非常高。所以,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进度有一个非常细致的了解,并适时地进行构件的调配。同时,由于构件运送至工地,需要一定的存储时间,所以,在建设前期,管理人员要制订出一套详细的工程建设方案,以保证预制件符合标准。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甚至要远高于大部分原材料采购的费用。(2)构件连接精度要求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以预制件的连接加固为主,其接头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败。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规范进行构件的联接、补强,以确保各安装部件的临时支撑的安全。此外,这些临时支撑设备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来进行,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预制件都要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确保每一个节点的精度都达到规定的标准。(3)作业工序复杂且难度较高尽管组装房屋的主体预制件都是由其它单位制造,但它的建造过程并不会因此而降低,而且在预制后的现场吊装也是有先后次序的,因此,组装房屋的建造比传统的建筑要困难得多。(4)质量控制点要求提高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点是绑扎、模板强度、刚度稳定性、混凝土强度等,而组装混凝土构件是在工厂制造的,所以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重点是构件的存放、安装和灌浆。2.2.3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各个阶段相对于传统的施工工艺和设计过程,它在设计、生产、施工等各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越性。更多的是工业化和精炼的设计,在加工图纸和初步的技术规划设计中,预制构件更加完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能够通过更加科学化的手段来讲进行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方法,协调预制构件各部件的模块,建立合理可靠的施工工艺总体系,将设计与施工紧密结合,实现建筑的整体组装与施工。预制构件的主要工序之一是将预制构件的钢筋捆扎起来,然后用标准的模具组装,然后进行低温养护,最后运输到现场。解决了传统的生产工艺不精确、质量不能保证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现场的施工环境,避免了人力、物力和机械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装配式住宅的建造过程中,采用了现场的机械起重,使工人数量大为减少。但是,由于现场预制件数量庞大,必须精心设计,且各构件的拼接与固定精度不高,从而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2.3BIM协同支持设计发展BIM即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简称,中文译为建筑信息模型,这是BIM简单直接的注解。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两个方面构成了BIM信息模型。随着BIM技术的成熟,为建筑工业化带来了全新的设计思路与工作方式。BIM与装配式建筑的融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新型的多学科协作平台,它可以极大地提高设计、施工、运行、拆除和回收的工作效率。由于BIM技术的信息属性是数字化的,它不仅能对装配式建筑的各个步骤进行信息化的描述,而且能将复杂的组装流程用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对其进行数字化的碰撞计算,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要求,推进工业化住宅、部品的信息化发展。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的BIM软件,不同的BIM软件在不同的安装阶段的应用和侧重点都不一样,甚至同类型的软件也会有不同的版本。所以,在构建预制件零件库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一个统一的BIM软件平台。以下是常见的BIM模型的核心软件。表2.1常用的BIM核心建模软件而Revit系列软件则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BIM系统。Revit专为建筑信息建模(BIM)而建,旨在帮助从业者设计和建造高水平、高效的建筑。Revit是Autodesk开发的软件,充分发挥AutodeskCAD在我国民用建筑领域的巨大优势,市场占有率很高。Revit系列由三大板块组成:建筑、结构、机电。采用国际标准输出格式,支持二次开发,满足主流建模软件与分析软件之间的格式交互。根据Revit软件平台的功能特点,辅助装配式建筑精确设计的方法可分为四个方向:预制构件智能分离、构件库智能参数化、预制构件碰撞检测、智能制图。在住宅室内设计中,在设计理念产生的过程中,室内设计师可以参与到效果设计中。借助Revit强大的部件和模块库,您可以调整参数,以获得不同的设计结果和解决方案。更详细地说,Revit平台可以提供一个多专业的协作平台。每个专业模型都可以链接到一个中心文档,整合整个专业模型,方便设计、施工、评审部门之间的沟通。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选择最喜欢的模块库,结合VR、AR等方式体验住宅装修的真实效果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拼装式住宅内部的优势可充分利用采用BIM技术,可以说没有BIM技术的预制是不完整的。图2.2辅助建筑设计方法第3章工程实例分析3.1工程概况该项目为威海市华发新天地,占地176402平方米。该工程在地面2层以上进行PC机施工,单体预制率超过百分之五十,预制梁、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等,其最大构件重量为5.76吨。图3.1项目效果图3.2BIM技术在该项目建筑设计施工协同机制中应用的可行性BIM技术在威海市的建设中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它的工期和质量都很高,所以必须把它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同时,由于场地条件限制,没有室外的施工道路。它涉及多专业、多工种、协调难度大,需要专业设计。长期以来许多企业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2层以上单体混凝土预制结构施工已开始,施工单位预制率达到50%以上。构件类型包括:预制梁、预制叠层板、预制墙板、预制楼梯等,构件重量为5.76吨。预制构件一旦浇铸,就很难返工,避免了各种职业对预制构件的影响。BIM模型用于模拟部件的装配,减少安装过程中的冲突。BIM模型统一土建、钢结构、机电、幕墙、脚手架预埋件等专业对预制构件的影响,对预制构件进行二次设计加工,确保预制构件一次成型。避免返工。图3.2BIM+施工管理3.3设计阶段应用与分析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政策和行业人士的大力推动,BIM技术的应用迅速发展。随着工程总承包模式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多专业协同设计也受到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在以项目总承包模式为基础的“设计—制造—建设”的全产业链平台上,将BIM技术与其相结合,使其在以下几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应用:(1)改进设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2)提高设计者的即时交流技巧,防止因交流不当而导致的工程问题。(3)缩短时间和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在各个产业中,只要有明确的设计目的和原则,各利益相关方就可以利用BIM开发的软件来建立适当的布里姆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在建模时,一方面要按照原有的设计方案和平面的施工图纸来达到不同的技术规范。另外,要保证施工双方要经常进行交流,要把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考虑进去,比如钻孔的位置、顺序等。建筑物、作业场所等。在完成后,可以将预成型的BIM模型装配到协同设计平台(Navisworks)上,从而构成如下图3.3中所示的一体化结构模式:图3.3建筑模型在Navisworks软件中引入该模型,并将其集成到Navisworks软件中,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碰撞检测,并按照工程要求进行了碰撞检测,设定了碰撞忽略原则,修正了碰撞类型和参数,最后进行了碰撞检测。最后,对所检测到的碰撞进行复查(图3.4),再将其反馈到设计软件中进行修正,最终完成2D图的检验,确认通过后即可生成相应的工程图纸。图3.4碰撞检测3.4生产阶段应用随着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装配式建筑也逐渐向工业化方向发展,其中,构件制造已成为自动化。每一位设计者都可以透过资讯交流平台,直接了解到对方的工作进展与成果,并藉此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少因专业差异而造成的混淆与冲突。在完成了主体设计、设备选择、环境信息集成后,利用BIM技术的计算与软件扩充功能,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通过对能源效率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最优的能源消耗方案,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由此,将装配式建筑从复杂的施工模式过渡到现场的现场组装,既能避免工地复杂的环境对混凝土的养护带来的影响,又能有效地降低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现场作业失误,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现场作业的工作量。提高建筑工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环境。因此,采用工业化生产的装配式结构不仅能提高工程的总体质量,而且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产品的加工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在该工程的分解设计和深化阶段结束后,将按图3.5、3.6分别列出组装板的工艺模型和部件工厂的现场施工图纸。图3.5预制楼板加工模型图3.6预制楼板现场施工图BIM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平台,使我们能够迅速的获取所需的资料,减少了在工作中寻找和查看图纸的时间。该系统不但能加快构件的生成速度,而且还能对产品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管理。BIM模型在BIM5D的综合模型中得到了应用,并且可以随时进行更新,保证了BIM模型的稳定性。BIM5D平台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出预制件的相关信息,并能实现钢筋的自动放样,见图3.7。最终,会产生一个清单,见图3.8。图3.7钢筋模型图3.8钢筋统计清单在BIM5D平台上,可根据操作人员的需求,对物料采购计划、物料现场需求计划、物料进场计划等进行汇总,材料需求计划表见图3.9。图3.9钢筋需要计划表物料规划是协调采购、生产、运输、安装的先决条件,是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能够在任何时候对所需的工艺、数据进行提取,以适应未来的生产管理平台。3.5A建筑工程项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控制要点根据工程进度、进度和工程量清单,制定工程进度、物料清单,进场物料应标明名称,产地,规格,参数,性能,进场日期,质保期,保证工程质量。物料必须取样,检验,检查,并附上有关的检验数据,如工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测试报告等。因工程量大,各类原料种类繁多,需分批分批进行。按照物料的采购进度,进行检验,试验,外检。保证原料的质量和使用。具体的检验和测试频率如下:(1)混凝土进场时,应检验其品种、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性能指标进行重新检验,其质量必须满足《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8等相关标准。以生产厂家、等级、品种、批数、批数、批数为一批,以袋装200t为一批,散料不得多于500t,每批不少于1次抽检。(2)对常规热轧光圆HPB300、HRB335、HRB40060t、HRB400作为一批,并进行了机械性能、焊接性能及外观品质的检测。(3)混凝土用砂、碎石在同一产地,同一规格,统一进场时间,每600t为一个验收批次。按照规定的要求取样,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测试。确保了混凝土中的砂石和碎石的质量。同时,还应定期检查料场的砂石品质。(4)根据GB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标准,每批200t作为一批,对粉煤灰进行了检测。(5)该项目所使用的外加剂是一种有效的减水剂,经检测批50t。应按《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的有关标准进行施工。每次进货时,物料部门将由实验室以书面的方式进行检测。实验室根据原材料的检测标准,对每一种产品进行重新检测或送检,并将检测的结果报告给有关部门。避免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原料。(6)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30和C35,注意不同的混凝土使用部位。严格落实现行规范、图册和标识,实行入场培训、三检制度、实施隐蔽工程签证制度。由于吊运时采用单向板,所以钢筋桁架的布局应该与板长侧方向一致;在使用过程中,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热、冷等因素对部件质量的影响;构件标识:生产单位,项目名称,生产日期,部件编号,吊点(以颜色区别);制造预制件的主要问题是:(7)叠合板和阳台板的施工要点和技术要求:1、楼板为叠层楼板,预制60mm,现浇80mm2、预制板与现浇叠合层采用钢筋桁架进行连接,其受力方向为15mm,新旧混凝土结合的上表面、四个侧面都要加工成4mm的人工粗糙表面。下表面、风道和其他孔都是平滑的。预制叠合板采用C35,C30砼,加15mm的钢筋保护层。(8)在建造预制墙板时应注意的问题:1、内、外墙板5、6、7层采用C35混凝土,8~27层混凝土强度C30。2、外壁:内壁厚200毫米,绝热层70毫米,外壁板60毫米,注意外壁板和内壁板的外露尺寸、位置、套筒位置、灌浆孔方向等。3、预制楼梯面板的安装要点是:楼梯扶手孔的位置。(9)对最终的部件进行现场的保护,包括:1、在生产、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对预制构件进行保护,避免构件的损伤和污染。2、金属接触表面及地板上应有木质垫片,以避免损坏、污染部件;3、外装修材料应使用塑胶薄膜或其它保护措施;4、钢筋连接套筒、灌浆孔、排浆孔和预埋式螺栓孔等均要进行密封防护;5、楼梯部件拆除模板时,要慢速,沿防滑槽的方向,避免对防滑槽、楼梯踏步角度和部件自身造成损伤;6、构件吊装位置应为设计的起吊位置,并将受损构件置于其上;7、在拆模板、吊装部件时,要避免部件发生碰撞,造成部件损坏;8、在吊装之前,要处理具有“门”型开口的构件的两个悬臂肋进行连接和支承。包括在运输、存储、吊装、安装、连接等各阶段运输和堆放垫片上下对齐,以避免构件的变形和断裂。将其与现浇砼结构作对比,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明显较差。不过,因其在建造速度和构件质量方面有更好的表现,现在被大量应用在住宅及厂房的建设施工当中。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接头的重要性不可低估,为了确保其适用范围更大,并表现出更强的性能及安全性,就需要选择使用更高效且适宜的连接方案。3.6BIM技术建筑设计施工协同机制中的应用3.6.1场地布置利用BIM技术建立了全场地的三维模型,并将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相结合,通过比较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的效果。通过使用Revit软件构建的三维立体模型,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现场的布局,从而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迅速得到解决,从而使现场布局得到最优的保障。图3.10施工场地三维布置图3.11办公区、生活区三维场布3.6.2BIM模型建立通过相应的BIM应用软件,建立了建筑信息模型并在建模过程中实现了建模者的自检和团队成员的互检,以确保BIM模型与施工图和项目实体相匹配,模型精度>LOD400。图3.12结构模型图3.13机电模型图3.14W-6#楼钢结构Tekla模型3.6.3施工模拟运用BIM技术对工程三维结构进行了仿真,模拟构件的吊装顺序保证组件在这个项目中处于最佳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拼装房屋的施工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缝。通过对BIM软件和施工过程的漫游仿真可以快速发现施工节点存在的问题便于讨论和解决。同时为避免返工人员对二维图纸的误解,加快施工进度,提高质量为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图3.15吊装模拟3.6.4施工管理装配式建筑最大的优点就是工期短,所以,在工程建设中,施工进度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BIM技术,在三维建模中加入了时间和费用因素,实现了对装配大楼进行5D管理。在广联达BIM5D的基础上,利用BIM模型将每周的工作与每个员工联系起来,并由各部门经理按照计划对其进行反馈。这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方式。图3.16BIM5D进度管理模块图3.17网页端进度管理模型的规范化能够降低后期的工作量。BIM技术与BIM5D技术可以实现模具设计、钢材加工、零件检验等的自动化,并能实现零件的质量标准化,同时,利用RFID技术和科学的识别技术,通过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实现了项目的零事故,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的安全性。3.7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就当下来看,BIM技术在我国已有很多公司开始运用,并在社会各个层面上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应。总体而言,BIM技术改善了预制构件设计缺陷加深、沟通困难、缺乏规范等问题,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安全风险,节约了工程成本。安全是非常安全的。例如,威海市华发新天地一期工程(即“幸福蓝海城”),占地17.3200平方米。地面2楼以上的PC机施工,单体楼的预制比例超过百分之五十。由于该项目的工期和高质量的要求,安全风险和施工质量问题综合考虑选择BIM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建设过程中,广联达软件BIM5D一体化平台是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期望将专业模式与进度,合同,成本,技术,质量,安全,图纸,材料,人工等信息相结合,以实现高效的工程决策和精细管理。从表3.1可以看出,BIM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可有效地减少90天工期,节省投资近一千万元,经济效益显著。表4-1BIM取得的主要成果然而,BIM技术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在这个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还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实施阶段相关标准难以落实;(2)项目部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在BIM+智能施工中,应用手机APP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一定难度;(3)关于质量安全的一般反馈问题,其定位不清晰。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因此,必须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这一点,我们在执行中发现,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重复的,这说明我们在推行时,既保持了原有的工作,也在采用新的方法,只有当信息化管理全面覆盖以后,工作量才会大大降低;针对这一点,在使用之前,首先要对员工进行大量的培训,之后的半个月的试用期,然后制定评估方案,进行相应的指导,最终完成主体的构建,并将其与成本投入相结合,形成一种动态的管理模式;针对三个问题,一方面,小区只对楼栋进行了细致的筛选,而没有对楼层进行细致的划分,而且主体二次结构还没有明确,所以在主体封顶后,质安模块的使用效率就会降低,而且5D中的流水部分也要尽可能的细化,除此之外,原有的问题模板缺乏组装的问题,人工添加的问题也不能完全涵盖,需要慢慢积累。从以上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不仅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长期来看,对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这项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成熟,缺乏实践经验,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第4章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4.1提高员工专业素质,提升操作规范性质量保障制度的执行必须从根本上讲以人为本,明确各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为确保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每天都要对工地上的每个工人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一旦发现存在违章或者是违规的行为就需要予以制止并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对应的处罚和警告。如果工程施工本身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则需要在第一时间发布停工指令,同时需要将具体情况上报给上级领导团队。在日常工作的过程当中,有必要每周组织一次质量例会,全体负责人员需要到场对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进行逐一的说明和剖析,共同讨论出合理有效的预防方案及解决方法。施工方及监理方同样需要参与到质量验收的任务当中。项目过程当中,每一步的质量验收资料都要记录下来,然后记录在系统里,以备以后的使用。例如,部件的外形和受力情况,通常需要借助BIM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来实现录入及调取[12]。在保证操作规范性的基础之上,才能够确保所有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4.2关注过程监管,提高技术指导为了从根本上推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进步和发展,这就需要对有关的施工工艺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技术管理的具体内容是:工程建设方案和工艺优化:对于技术部门而言,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于施工方案及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方案的编制。工程部门在现场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后,会将具体信息反馈给技术部门,技术部门则会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施工技术方案的持续优化和完善来帮助提升建筑的质量水平。样板间工程:现阶段,依旧有一部分施工工人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没有清晰且深入的了解。针对这种情况,通常会在施工现场搭建装配式混凝土安装样板间,这样一来,无论是施工工人还是技术人员就都能够通过样板间对每个构件的连接及搭设方式有清晰的理解,同时也能够直观感受工程所需的技术标准。过程指导监督:自预制构件在工厂进行生产的阶段到最后构件吊装完毕都需要进行过程的指导和监督。期间,主要经历了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堆放及吊装操作,不同的环节要求安排专业的专职技术人员完成对应的技术把控。只有通过构件性能检测预制构件成品才能够被安排运输,并需要按照要求对方在施工现场的指定位置。并且,运输及堆放过程同样也需要进行对应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提前做好完善的保护措施,避免出现预制构件破损的结果。在预制构件吊装的过程当中,则需要提前对吊装机械进行检查,并指导预埋件以及吊点设置的配置,实际的吊装操作也必须有技术性指导和监督。4.3了解施工环境,消除环境因素影响(1)实际生产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坚决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严格遵守相关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及要求执行,确保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落到实处。对于任何一个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提供安全及健康的保障。(2)组织施工之前,必须要真正做到责任到人,确保每一个现场施工人员对自身的工作指责及责任要求有明确的掌握。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做到定期的检查以及不定期的抽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严肃要求整改,从根本上避免死亡事故的发生。(3)关注作业环境的建设和维护,避免任何中毒或者是窒息事故的发生。1、持续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的管控,在施工之前对全体操作人员做好培训和考核;2、提前检查施工作业环境的通风条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对所有施工人员发放必要的劳保用品和设备;3、严格监管实际操作人员的工作情况,确保百分之百的持证上岗率。(4)针对施工环境当中存在的各种不利因素必须进行严格的管控和处理,针对任何可能存在的潜在事故以及紧急情况做好预防,工厂建立了紧急应变准备和相应的控制领导小组,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服务。(5)在构件生产现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具体要求如下:1、在生产场地内,原料要按品种和规格码放整齐。2、散装水泥时,应装入水泥罐内,并作密封防护,以防散料外溢,造成粉尘污染。3、生产垃圾、现场灰渣,每日作业后,必须立即进行清理,倾倒到指定位置,并进行封闭,统一运输。4、为了避免杨尘,石料场必须覆盖。5、搅拌站要及时喷洒、控制粉尘。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并保持清洁。6、现场运输,不得超出运输车辆的载重能力,防止遗洒。7、成品和半成品应放置在指定的位置,并有明确的标志。8、车间内应保持环境整洁,各类废弃物应收集并存放于指定位置。9、浇筑时应将料斗在规定的位置进行清洗。污水在沉淀后才能排放。10、在输送混凝土时,应避免混凝土的渗漏。11、严禁在车间内抽烟。5.4仔细检查,提高材料质量工程品质会直接受到原材料质量的影响。必须要保证足够的原材料抽样复检频率,做好对应的平行检测工作,一旦发现抽检不合规的材料,必须严格禁止进场,避免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项目部需要提前对此进行具体工作流程的梳理和规范,确保每一个项目工作人员都能够遵守具体的流程要求执行,所有批次进场的构件以及已经进入现场构件都需要进行对应的检查:(1)基于项目的实际情况,材料部采购的原材料到了工地,对钢筋、水泥、沙子等进行复查,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检验员。(2)现场进行直螺纹、焊接接头等工程结构样品的检验,由试验员与取样工、材料员一同抽样,并填写《过程取样送检通知单》[13]。(3)若原材料抵达现场之后,如果材料员没有通知技术部的测试人员进行取样,从而影响到工程的进度,所有的责任都会落在材料部的身上。相反,如果材料工程师的工作被告知,技术部的测试人员由于工作失误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将由技术部负责。(4)材料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填写原材料进场复验通知单,并将其与合格证以及出厂报告单共同整合递交给技术部试验人员。在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