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1.如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局部),该次战役()A.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B.取得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C.基本摧毁国民党主力 D.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2.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决定把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指示指出:根据各地的报告,山西等地的解放区有极广大的群众运动,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的斗争中,直接从地主手中取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群众热情极高。这一指示有利于()A.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B.调动农民生产和革命积极性C.延续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 D.阶级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下列属于“黄河故事”的是()A.中国共产党明确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B.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中国军队粉碎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D.人民解放军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4.1946年,解放区军民顶住了国民党军的进攻,但到1947年,冀鲁豫解放区“农民的鸡、猪、牲口看见的不多了,村里的树也少了”,也有解放军的领导发出感叹,“地里种不上粮食,部队没饭吃,怎么能打仗”。对此,中国共产党()A.将各解放区的财政经济统一 B.以恢复发展生产作为工作重心C.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D.推进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5.1948年8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指责:“职业学生一年半以来制造学潮109次,耽误课业506天,学潮漫及18个重要都市。”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有()A.中共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广泛发动群众B.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形成C.三大战役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D.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青年的极大愤慨6.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六条规定”的通过()A.巩固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B.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C.为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开始奠定干部基础D.表明中国共产党为在全国执政做好准备7.1947年2月1日,中共中央下达《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指示,指出“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在内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相比较,不但规模同样广大,而且有更加深刻的基础。”该指示()A.促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适应革命形势需要C.推动了战略反攻的到来 D.动员了国统区民众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在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材料中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A.武装割据、人民主权 B.民族解放、民主自由C.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民族解放、思想解放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以下内容出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10.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人民解放军的这一战略部署()A.消灭了国民党南线精锐主力 B.使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优势C.揭开了我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摧毁了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11.1942年9月,毛泽东在为《解放日报》写的社论中,借用孙行者化身小虫战胜铁扇公主的故事强调:“目前我们须得变一变,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其目的在于()A.大力开展大生产运动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C.贯彻“三三制”原则 D.落实精兵简政政策12.1946年4月16日,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现尚在手中但不久即将退出的铁路,均望发令各地进行大规模的彻底破坏。1947年6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停止破路指示。我军所到之处,对于铁路员工及铁路设备一律加以保护,并劝告人民一律保护。这一变化()A.意在打破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B.适应了解放战争战略态势转换C.表明中共意识到决战时机成熟 D.说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二、论述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革命战争年代,部分外国记者深入中共领导的根据地、解放区进行实地考察。他们通过采访领袖人物、农民群众、普通士兵身上所发生的一切,生动地展现了中共的执政理念、执政绩效和精神面貌,诸如“红军官兵生活一样”“(根据地的)土地给重新分配了,捐税给减轻了……工人和贫农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人民会支持、保护和给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提供给养”等记载比比皆是。一批怀有革命理想的仁人志士,执着于经济改革、平等精神、清廉自律的实际行动,诸如此类均成为民众认同、支持与参加中共革命的根本动力,也孕育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摘编自李金铮《知行合一:外国记者的革命叙事与中共形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革命与中共形象”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三、材料题14.回眸历史进程,凝炼历史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的这场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成了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迅速扩大,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千百万工农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二: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它让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最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版)(1)指出材料一中“国民革命运动”的目标。(2)简析材料二中土地制度改革得到广大农民支持的原因。(3)综合两则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新中国建设历程的史实加以论证。(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片体现的是1947年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军队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D项正确;长征确实实现了红军的战略转移,但长征并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次战略转移行动,排除A项;B项描述符合抗日战争期间的几次大规模会战,其中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但题干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战役,台儿庄战役主要由国民党军队参与,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1948年末到1948年初期的辽沈、淮海、平津这三大战役,这些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据材料“把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直接从地主手中取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群众热情极高”可知这一指示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战役胜利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基础,“工作重心的转移”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背景下召开,时间不符,排除A项;抗战时期土地政策采用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延续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与材料表述不一致,排除C项;这一指示是“阶级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背景下的产物,阶级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并非这一指示产生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天,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属于“黄河故事”的组成部分,故选D项。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排除A项。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B项。发生在上海一带的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排除C项。4.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946-194年中国。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题干信息,1946年-1947年上半年解放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虽然解放军取得了重要胜利,但也导致解放区遭到战火摧残,出现了材料所述的“农民的鸡猪、牲口看见的不多了”“地里种不上粮食,部队没饭吃”的情况,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中国共产党决定推进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D项正确;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1946年-1947年上半年的内线作战,而非财政经济不统一或封建土地制度收统一财政经济和土地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C项;此时解放战争处于战略反攻前夕,工作重心是战争而非恢复发展生产,排除B项。故选D项。5.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8年(中国)。据题干“职业学生一年半以来制造学潮109次”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学生发起的一系列运动是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这一背景下出现了众多学潮,B项正确;中共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是在战略决战之后,排除A项;三大战役是1948年9月开始的,排除C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是在1919年,排除D项。故选B项。6.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六项规定”是为了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防范个人崇拜在党内出现,继续保持优良作风以促进民主革命的胜利,这为在全国执政做好准备,D项正确;“六条规定"的通过表明中国共产党为在全国执政做好准备,并不能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排除A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召开,此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排除B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召开,解放军战略决战已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中国)。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和指示内容等信息可知,《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正值解放战争进入转折之年(即1947年),所以该指示是顺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B项正确;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应该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并非“革命统一战线”,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排除A项;“推动了战略反攻的到来”表述主要涉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层面,而题干所论及的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大体构成,排除C项;“国统区”表述过于狭隘,题干中所论及的工人、农民等阶级远大于国统区的范围,排除D项。故选B项。8.答案:B解析:B.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是针对日军占领区来说的,因此这里的“解放”是指民族解放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是针对实行专制独裁的国民党统治区来说的,因此这里的“解放”是指民主自由。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武装割据指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尚未实现人民主权,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特征,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含义是民主自由,是相对于国民党专制独裁而言,思想解放不是这个“解放区”的含义。故选:B。9.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材料中提到“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这反映了对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否定,并暗示了探索新的国家构建方式。紧接着材料明确提出了“人民是什么?”并列举了构成的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自己的国家。这与《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强调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高度契合,C项正确;《新民主义论》主要讨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问题,虽涉及国家构建但重点不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阐述,排除A项;《论联合政府》是在抗战即将胜利时提出,重点在于抗战胜利后的政权建设问题,虽涉及联合,但核心并非人民民主专政,排除B项;《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1956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文章,它讨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而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0.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蒋介石当时正在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所以,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项正确;当时还没发动渡江战役,重点作战区域还在北方,消灭南线主力说法错误,排除A项;数量上当时还没有取得优势,排除B项;三大战役结束后,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排除D项。故选C项。11.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大生产运动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提高生产力,与材料中的“变小”和“扎实”不符,故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无法体现毛泽东“变小但更扎实”的战略构想,故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民主政权政策,即在民主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1/3,这与毛泽东社论中的战略构想无直接联系,故排除C项;据材料“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可知,毛泽东暗示要减少不必要的规模,但要更加扎实,这正是精兵简政政策的核心思想,即减少军队和政府机构的冗员,提高效率,故D项正确。1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46年4月16日”是国民党发动内战之前,结合所学知识,1946年3月,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否决了和平建国纲领,内战一触即发,破坏中共“现尚在手中但不久即将退出的铁路”是为了防备国民党的军事进攻,“1947年6月4日”中共中央指示停止破路,“对于铁路员工及铁路设备一律加以保护”,这是因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保留这些设施及人员对解放战争的进行及以后的建设有利,所以,这一变化适应了解放战争战略态势转换,B项正确;1947年6月,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停止破路,“对于铁路员工及铁路设备一律加以保护”的目的是保障解放战争的进行、以后的建设,并且出于建立新政权的需要,主要目的不是打破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排除A项;1948年秋,决战时期成熟,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排除C项;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排除D项。故选B项。13.答案:示例:论题:中共依靠民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阐述: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合作,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大力开展工农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根据地,中共建立苏维埃政权,广泛发动民众,通过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封建剥削等措施,满足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迫切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把沦陷区变成抗日最前线,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牵制了日军在华侵略活动,使得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在解放区推行土地改革与国统区民主力量一起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相继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将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通过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 2025年度动产抵押担保航空器维修合同
- 2025年度共有产权商品房租赁合同
- 2025年度光伏组件全球采购及销售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国际人才委托代理招聘合同模板版3篇
- 2025年度城市公共区域保洁与绿化养护合同
- 2025年度高端医疗专家个人雇佣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高科技产业员工聘用合同规范书2篇
- 豫章师范学院《教师资格笔试与面试培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职业技术学院《数码影像创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园艺产品贮运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外科手术备皮范围
- 2024初中数学竞赛八年级竞赛辅导讲义专题07 分式的化简与求值含答案
- “牢固树立法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心得体会(2篇)
- 列车车门故障应急处理方案
- 2024年02月天津市口腔医院派遣制人员招考聘用40人笔试历年(2016-2023年)真题荟萃带答案解析
- 评判创业计划书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广东省博物馆
- 徐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 农业信息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数字化转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