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港口航道测量技术要求_第1页
沿海港口航道测量技术要求_第2页
沿海港口航道测量技术要求_第3页
沿海港口航道测量技术要求_第4页
沿海港口航道测量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3PAGEPAGE10沿海港口航道测量技术要求范围GNSS求和实施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我国沿海港口航道测量。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2319中国海图图式GB12327海道测量规范GB/T128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CH8016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JT/T1362 侧扫声呐测量技术要求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沿海港口航道测量surveyforcoastalportandchannel对沿海港口航道及附近水域,以及内海、领海中供船舶航行通道的水深、碍航物、潮流、底质、水文、助航标志、水上水下设施及海岸地形、方位物等进行的测量。3.2基本测量systematicsurvey对某一图幅或海区范围内的航行要素进行的全面系统性测量。3.3检查测量partialsurvey对某一图幅或海区范围内特定的航行要素,特别是有变化的航行要素进行的测量。通常以港池、航道、航路水深测量为主要内容。[来源:GB/T39619—2020,定义2.14]3.4水深测量sounding测定水面点至水底的竖直距离和点的平面位置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来源:GB/T39619—2020,定义2.6]3.5扫海测量sweepingsurvey扫测对特定海区进行的全覆盖面状方式的测量,以查明该区域内是否存在航行障碍物或确定通航水深。3.6航行障碍物探测detectionofnavigationobstruction碍航物探测对有碍船舶航行安全的礁石、浅滩、沉船、沉物等障碍物的准确位置、最浅深度、延伸范围、性质等进行点线面状多种方式探测、水下探摸及现场勘察、调查。3.7磁力探测magneticdetection磁测利用磁力仪对海洋区域地磁场或水下铁磁性物体磁场异常值测量。基本要求采用基准2000家统一使用的转换参数或满足本文件精度要求的区域性转换参数进行坐标转换。1985国家高程基准。远离大陆的岛、礁,其高程基准可采用当地平均海面。1985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际痕迹进行测绘。时间应采用北京时间,当采用其他时间基准时应标明。测量与成果图基本精度规定港口航道测量平面控制基础要求如下:1:5000比例尺测量,最低平面控制基础的等级应为国家四等点、GNSSD级点;1:50001:20000GNSSE级点;1:20000GNSSE级点上直接加密。测量划分为以下五个等级。超等测量:水深测量最高等级,全覆盖水深测量海底覆盖率不小于200%0.5m水区,包括泊位、港池、航道、锚地和海峡等。100%1m40m港池、航道、锚地和海峡等。1a2m定线制、习惯航路(线)和海峡等。1b30%200m2200m的水域。水深测量定位点的点位极限误差(95%,2σ)要求如下:1:20001m;1:20001:50002m;1a1:50001:250005m;1b1:250001:500005m;21:5000020m;2m。深度测量应使用回声测深仪,深度测量极限误差(95%,2σ)1的规定。表1 深度测量极限误差单位为米测深范围(Z)极限误差(2σ)0<Z≤20±0.320<Z≤30±0.430<Z≤50±0.550<Z≤100±1.0Z>100±Z³2%图幅测量要求图幅测量包括基本测量和检查测量。一个区域的大、小比例尺图幅宜同时测量。量资料,但图内泊位、港池及航道水深发生变化时,应对变化的区域进行测量。测量比例尺、测量范围、投影和图幅分幅1:500~1:3000001:10000。沿海港口航道测量应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并要求如下:1:50001.5°带投影;1:50001:100003°带投影;c) 1:100001:500006°带投影;d) 1:50000比例尺测量可采用墨卡托投影,并以测区的中央纬度作为基准纬线。水深测量的标准图幅尺寸要求如下:50cm×70cm;b) 70cm×100cm;c) 80cm×110cm。A4、A3幅面。海岸地形测量的标准图幅尺寸应与水深测量图幅尺寸一致,也可采用标准的地形图分幅(50cm×50cm)。A的规定。踏勘和技术设计技术准备应制定测量任务书。测量任务书应包括下列内容:工程名称和执行单位;测量目的和测区范围;测量比例尺和成图比例尺;测量内容、测量方法及工程量;技术依据;对精度和质量的要求;施测工期要求;特殊的技术要求和测量示意图等有关附件。应收集的测区资料包括下列内容:最新出版的地形图和海图;控制测量成果资料及其相关技术说明;高程和水位站控制资料和有利用价值的观测记录;助航标志、航行障碍物、地质或底质资料;测区的改正通告、航海通告、航行通(警)告等资料;测区的水文、气象、交通等情况;其它与测量有关的港口航行资料等。应对所收集的资料的可靠性及精度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作出对资料采用与否的结论性意见。站等资料,并应包括下列内容:物标一并列入测量计划,估算新设计网(点)的精度;确定定位比对点位置、定位和测深仪器及附属设备的检验方法,预先估算测区定位中误差;按控制网(点)对高程起算点的密度要求,设计控制点的水准联测路线;根据测区水位比降和潮波图拟定水位控制方案,确定水位站数量和位置;确定测深线的布设方向、间隔;确定测区特殊浅点、航行障碍物探测方案,以及验流点、底质点的探测位置、探测点密度;确定海岸地形测量范围和测量方法;测量图幅位置设计,根据水深和地形测量范围,按照标准分幅以及分幅最少的要求设计图幅。实地踏勘步设计在实施时的可能性。实地踏勘应包括下列内容:舶避风锚泊等情况;(点(括显著物标)间的通视情况、确定其位置及标石类型;GNSS接收机造成影响的雷达、无线电等设施;踏勘已有水位站水准点标志的保存情况,并对新增设的站位条件进行察看;调查了解测区内海上养殖区、各种界线、海洋功能区及航行障碍物的变化情况;踏勘测区内海岸地形变化及新建港口码头。施方案。技术设计B。技术设计书应装订成册,应经设计、审核、批准人员签名后执行。GNSS一般要求GB12327精度要求的等级点,可作为港口航道测量同等级的控制点。GNSSGNSSD、E级网。2求。表2 平面控制网精度级 别相邻点基线分量中误差相邻点间平均距离km水平分量mm垂直分量mmB51050C102020D20405E20403CDEGNSSGNSS高程拟合法施测。线,以及岸线、水系和主要地物等地形要素。GNSSGNSS网布设应视其测量目的、精度要求、测区已有资料,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C、D、EGNSS网可布设成多边形或附合路线。GNSS3。表3 最简独立环或附合路线边数单位为条级别CDE最简独立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6≤8≤10GNSS22倍。GNS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国家高等级控制点进行联测,联测点数应不少于三个。GNSS点数应不少于三个。用常规测量方法加密控制网的地区,D、E级网点应有一个至两个方向通视。GNSS网点的正常高时,应根据需要进行三(四)等高程联测。C3点~6联测一个高程点,D、E级可按控制网规模确定联测点数。GNSSGNSS4个。选点及埋石实地选点的要求如下:15°,并便于接收机安置和操作;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应不小于200m50m;附近不应有强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和磁性物体等;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地面基础应稳定,易于点位保存;宜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原有控制点;应使测站附近的地形、地貌、植被等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埋石要求如下:各种类型的标石上宜设置标芯,并用铜或不锈钢制作;0.5mm;在标志表面上宜刻制“GNSS”及施测单位名称,并在现场绘制点之记。GNSS点命名要求如下:GNSS分时应注阿拉伯数字编号;点名。如与水准点重合,应在新点名后注明水准点等级和编号。观测GNSS4的要求。表4 GNSS接收机选用要求级别BCD、E单频/双频双频/全波长双频/全波长双频或单频观测量至少有L1、L2载波相位L1、L2载波相位L1载波相位同步观测接收机台数≥4≥3≥2GNSSCH8016规定进行检定。GNSS5中的基本技术要求。表5 各级GNSS控制网测量基本技术要求项目级别CDE卫星截止高度角,°151515同时观测卫星数≥4≥4≥4有效卫星总数≥6≥4≥4观测时段数≥2≥1.6≥1.6时段长度≥4h≥60min≥40min采样间隔,s10~305~155~15注1:有效卫星总数为各单一卫星定位系统各时段的有效卫星数扣除其间的重复卫星数。注2:观测时段数大于等于1.6,指每站观测一时段,至少60%测站再观测一时段。注3:观测时段长度,应为开始记录数据到结束记录的时间段。接收机在启动前与作业过程中,应随时逐项填写过程记录。120°3mm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并应将处理结果记入测量手簿中的记事栏。1mm。观测期间,应防止接收设备震动和移动,并应防止人员和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50m10m以内使用对讲机。每时段观测过程不应进行以下操作:接收机关闭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当规定的作业项目均已完成,应将觇标恢复原状,之后方可迁站。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使用的软件应经试验鉴定。数据处理准备应包括下列工作内容:外业资料观测质量检查;不同类型接收机的记录数据应转换成同一格式;进行高标控制点、偏心观测点的投影和归心计算。基线向量解算要求如下:C级及以下基线可采用广播星历;GNSS象元素;及完全的方差—协方差阵;按单基线解算时,应提供每条基线分量及其方差—协方差阵;CGNSS15km15km以上的基线宜在双差固定解和双差浮点解中选择最优结果;15min基线向量解算方案要求如下:根据外业实施的精度要求和实际情况、软件的功能和精度,可采用多基线解或单基线解;应根据已知点的情况确定坐标起算点,每个同步观测图形应至少选定一个起算点。外业数据质量验核10%。同一条边任意两个观测时段的成果互差应小于接收机标称精度的√倍。若干个独立观测边组成闭合环时,各坐标差分量闭合差应满足公式(1):√ (1)式中:——闭合差;——边数;——GNSS测设边长计算。同步观测环检核:所有闭合环的闭合差均应满足公式(2)的规定。√(2)6.6.3要求。单点支线检查,两个观测时段解算基线结果互差应小于相应等级精度指标的√倍。重测和补测按施测方案未测和漏测,或观测数据现场检查不能采用的,均应及时补测。同一条边各时段解算成果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质量较差的观测时段和边。行重测。符合要求时应重测。其他严重违反本规定的,应补测或重测。补测重测的情况应记入数据处理报告中。GNSS2000GNSS2000正数和其精度信息。(、、)(3)式中:、、——基线分量改正数绝对值。GNSS位,可强制约束或加权约束。参数及相应的精度信息。6.8.2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应满足公式(4)要求,否则,视为约束条件中存在粗差,应予剔除直至符合要求。(4)式中:、、——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GNSS2的规定。数据成果整理和技术总结编写册。技术总结应包括下列内容:测区范围、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及交通等情况;任务来源、测区概况、项目名称、测量目的和精度要求;施测单位,测量起迄时间,参加作业人数,技术状况;作业技术依据;作业仪器类型、精度及检验和使用情况;点位观测条件评价,埋石与重合点情况;联测方法、完成的各级点数与补测、重测情况,存在问题的说明;外业观测的数据质量分析与野外数据检核情况;数据处理方案、所用软件、星历、起算数据、坐标系统,平差情况;误差检验及相关参数和平差结果的精度统计等;最终成果评定及使用建议;各种附表附图等。成果检验与资料上交成果检验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实施方案是否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补测、重测和数据剔除是否合理;数据处理的软件是否符合要求,处理的项目是否齐全,起算数据是否正确;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要求;各级检验应提出质量评定意见,并编写检验报告。上交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任务书、技术设计书;控制点点之记;所用仪器的检验资料;外业观测记录手簿及其它记录;原始数据文件、重要的过程数据、成果表及其它要求上交的资料;控制点展点图;技术总结和检验报告。高程和水位控制水位站设立1m2h河口外、水道口和无潮点附近增设临时水位站。水位站站址的选择要求如下:水尺前方应无阻隔,水流可以自由流通,低潮不干出,能充分反映附近水域的水位变化情况;水尺应牢固设立于风浪、急流冲击和船只碰撞等影响小的地方;水尺应设在岸滩坡度较大的地方;应牢固埋设工作水准点,并便于与主要水准点以及国家等级水准点进行联测;应具备设站、联络、交通和生活等方面的条件;观测水位,但观测误差允许偏差为±2cm。位站的站址应选择在海底平坦、泥沙底质、风浪和海流较小的地方。C建立水位站经历簿。水准点埋设每个水位站应至少埋设主要水准点和工作水准点各一个。GB/T12898的相关要求执行。工作水准点可设在水尺附近的岩石或固定建筑物上。水准联测GB/T12898经选用,如无特殊情况,不应更换。工作水准点从主要水准点按四等水准要求引测。工前应校核工作水准点与主要水准点高差。水位站水尺应至少有一根水尺零点与工作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按四等或等外水准要求联测,工前10min取中数作为水尺零点改正数。超限时应重测。应经常检查工作水准点与水尺零点、验潮仪零点间的相互高差有无变动,当零点变动超过时,应重新测定相互关系。水位观测岸边水位站水位观测误差允许偏差为±2cm,海上定点站水位观测综合误差允许偏差为±5cm。水位观测可采用浮子式验潮仪、水尺、压力式、雷达式验潮仪观测。浮子式验潮仪观测水位要求如下:验潮井内与井外水面应同升降,井内与井外水位允许偏差为±1cm,并应具有良好的消波性能;验潮仪读数精度允许偏差为±1cm,时间比对精度允许偏差为±1min;验潮仪读数与水尺校对读数允许偏差为±2cm;潮高与标准时间、实际水位之差,发现差异时,应进行修正并记录;纸上,确认无误后方可换介质;应调整并记录;逢高、低潮时刻,不应更换记录介质。水尺观测水位要求如下:0.3m的重叠,水尺分划累积误差允许偏差为±0.5cm;30min1h10min测一次,并读至厘米,时间读到整分;当水面波动较大时,应取其波峰与波谷的平均值。当水尺读数小于等于0.3m因故漏测水位时,应按实际观测时间的数据记载,水位观测人员不准许擅自插补水位;水位站所使用的钟表,每天应与北京时间校对一次,允许偏差为±1min手簿;过±3cm时,应重新联测水尺零点。压力式验潮仪观测水位要求如下:1Hz10min;验潮仪读数精度允许偏差为±1cm,时间比对精度允许偏差为±1min;验潮仪读数与水尺校对读数允许偏差为±2cm;安置于水下的压力传感器应加设保护套筒,保证低潮不干出;观测的水位应进行海水密度及大气压改正。雷达式验潮仪观测水位要求如下:1Hz10min;验潮仪读数精度允许偏差为±1cm,时间比对精度允许偏差为±1min;验潮仪读数与水尺校对读数允许偏差为±2cm;仪器安装支架应牢固稳定,固定传感器竖轴应与水面垂直,且高潮时不被淹没;正向水位。水位站不同水尺的零点读数应归化到统一的水位零点,水位零点应低于最低水位。30d10min站日平均海面差值比较法,逐时滑动计算和比对。在开阔水域或非河口水域,当测区离岸距离小于100km时,基于余水位订正的水位推算法可用于测区水位控制、海上定点站水位获取,以及缺测水位数据的插补,并符合下列要求:推算点深度基准面上的水位按公式(5)计算:∑ [ ] (5)式中:——推算点深度基准面上的水位;——推算点的平均海面;∑∑

[ ]——推算点的天文预报水位;——交点因子;——分潮振幅;——分潮角速率;——天文初相角;——交点订正角;——分潮迟角,(m为分潮数);——推算点的余水位,可由基准站余水位代替;——时间,实际取值为t (N为同步期观测天数)。基准站应设于测区靠岸边的中部,并应具有较稳定的调和常数;30d站同步潮位分析结果对其调和常数进行差比订正;优化;用于水位改正前,应搜集测区历史水位或实测水位对推算精度进行验证,比对时间应不少于15d,其比对结果应满足:80%;95%;100%。注:d表示观测值与推算值之差的绝对值。在相邻两水位站潮汐曲线相似性较强(即潮型数、日不等、涨落潮历时等基本相同)可采用曲线比较传递法用于水位推算或缺测数据插补,并符合下列要求:推算站的水位按公式(6)计算:(6)式中:——推算站的水位;——基准站的实测水位;——两水位站的潮差比;——两水位站的潮时差;——两水位站的基面偏差;7d;3d;3d7.4.10e)要求。GNSSRTK可忽略时,应对测区内大地水准面进行精化,对深度基准面模型进行构建。平均海面长期水位站应采用近两年及以上连续观测的整点水位,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平均海面。为±10cm。平均海面转测可采用下列方法:15km时,应按三等水准技术要求引测;30d(即同步改正数回归分析法求取平均海面。3d~15d。深度基准面13由邻近长短期水位站传算。长、短期水位站深度基准面计算要求如下:深度基准面按公式(7)计算:[ ( ) ](7)式中:——深度基准面值;——,,,,,,,,,,,,等13个分潮的交点因子;、——,,,,,,,,,,,,等13个分潮的调和常数;、、、、、——为分潮相角的函数,将分潮相角分潮的相角从0º至360为。计算公式如下:[ (8)[ ] (9)[ ] (10)(11)(12)(13)(14)(15)(16)[ ](17)[ ](18)(19)(20)(21)131法直接得到;c)短期水位站,,,,,,,,,,等1130d水位站,分潮的调和常数。准面以内插法求取,并应按公式(22)计算:(22)式中:——临时水位站深度基准面至其平均海面的高度,单位为厘米(cm);、——A、B水位站深度基准面至其平均海面的高度,单位为厘米(cm);、——A、B站垂足间的距离,单位为厘米(cm)。并按下列要求传算深度基准面:0.1m邻近长期或短期水位站的深度基准面与同步期平均海面的高差值;传算临时站的深度基准面:(23)式中:——长(短)期水位站同步期平均潮差;——长(短)期水位站深度基准面到同步期平均海面的高度;——临时水位站同步期平均潮差;——求得的临时水位站深度基准面到同步期平均海面的高度。当两站潮差差值大于0.1m,且两水位站潮汐性质基本相同时,也可采用曲线拟合法传算临时水位站的深度基准面。应利用两站同步水位数据按公式(24)(24)式中:——临时水位站的实测水位。临时水位站的深度基准面按公式(25)计算。应将通过同步改正法归算至多年平均海面。水深测量

(25)定位一般要求沿海港口航道测量定位可采用下列方法:测距仪与经纬仪组合或全站仪的极坐标或直角坐标定位;DGNSS伪距差分(RTD、RBN-DGNSS)DGNSS相位差分(RTK、PPK、CORS)。1:100001:100005m测深与定位时间应保持同步,求取时间延迟改正值可采用下列方法:定位系统与测深仪器自身的硬件延迟修正;在测区海底选择特征点,对测船测得的数据经统计计算求得。航迹线定位点要求如下:6要求;表6 航迹线定位点的间隔单位为毫米序号测量情况图上间隔平坦海区复杂海区1机动船测深仪器测深4.03.02机动船测杆、水砣测深1.21.03非机动船测杆、水砣测深0.60.5能实施数据采集的测区,航迹线上标记点间隔一般为图上2cm~4cm隔一致。定位系统自设基准台位置的测定要求如下:1:10000GNSSD级点要求测定;1:10000GNSSE级点要求测定。5°连续,并及时登记。极坐标与直角坐标定位直角坐标定位。架设,但应归算至测站点标石中心。1h~2h1,否则应从上一次检查至发现超限时间内的成果全部作废重测。极坐标定位中误差按公式(26)计算。√ (26)式中:——定位中误差,单位为米(m);——测距仪的测距中误差,单位为米(m);——测角仪器的测角中误差,单位为分(');——测站至测量船的距离,单位为公里(km)。卫星定位应使用六通道及以上的测量型接收机。DGNSS接收机检验要求如下:DGNSS4h1min,并应计算内符合精度;每项工程作业前、后应至少在一个等级点上进行比对性检验,其连续运行时间应不少于1min,并应计算外符合精度;内、外符合精度应按公式(27)4.2.3要求。√ (27)其中:计算内符合精度时,∑ ∑计算外符合精度时,

√ ,

(28)∑ ∑式中:

√ ,

(29)、——x、y方向的均方差,单位为米(m);、——计算内符合精度时,为观测值平均值;计算外符合精度时,为已知点坐标值;单位为米(m);、——观测值,单位为米(m)。——采样点个数。GNSS接收机开机或复位后应进行下列参数设置:输入船位的近似经纬度;选择差分作业模式;10°。4.2.3的要求。深度测量准备工作出测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了解测量任务作业要求;搜集基本控制和海图等资料;领取各种仪器、器材、表格、手簿和海图等;对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检查。外业工作图板准备工作如下:输入各种水下障碍物、礁石、特殊水深、新版海图岸线、固定助航标志,航道边线等要素;1cm。值可作为常数在以后测深项目中使用。测深线的布设单波束测深时,主测深线布设要求如下:布设方向应垂直于等深线总方向,狭窄航道,测深线方向与航道中心线垂直,或与等深线呈45°角布设;对难以查明延伸范围的区域,可平行其轮廓线布设;礁石和岛屿区域可呈螺旋形布设;45°角布设;3mm~5mm;1m2mm35条测深线;沙嘴、岬角、石陂延伸处,宜呈辐射线布设;在测深过程中,应根据海底地貌的情况,对计划测深线适当调整。1.5cm测深区域,测深线间隔可适当缩小,或放大比例尺测量。螺旋形测深线间隔应为图上0.25cm1cm0.25cm。量等级、测区水深、仪器有效覆盖宽度等指标确定。于主测深线总长的5%检查线。测深仪选用测深仪的选用要求如下:测深仪的深度范围、测深精度、分辨率、波束指向角、可靠性等参数应满足项目要求;在地貌复杂海区,应选择小垂直指向角的测深仪;沿岸、港湾、航道测量应选用浅水回声测深仪。单波束测深仪主要精度指标要求如下:测深精度满足项目的深度测量要求;30~220kHz;3°~25°;24h;记录方式应具备模拟和数字两种记录。多波束测深仪主要精度指标要求如下:测深精度满足项目的深度测量要求;2.5°2.5°;60;24h。测深仪的检验和校正5m比对一次水深,水深比对允许偏差为±0.1m4h验。每个工地作业前应进行联机测试,时间应不少于30min,待仪器运转正常且稳定后,方可使用。采用直接测量海底面深度时,应用公式(31)。其值应不大于标称精度。∑√ (30)∑√ (31)式中:——均方差,单位为米(m);——检查板标定深度或经水位改正的海底面平均深度,单位为米(m);——测深仪测得深度,单位为米(m);10%。仪器差改正数可用校对法或声速仪测定。0m~20m水深范围,可用校对法测定测深仪器差改正数,用检查板或金属绳水砣测定时,测深仪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海况应平静,船只应处于漂泊和平衡状态。器差改正数应按公式计算。(32)式中:——测深仪的器差改正数;——检查板的深度读数;——测深仪测得的深度读数。用校对法检查测深仪时,一般应于测深开始的第一天进行测前和测后测定(2h以内)1σ(2σ4.2.4)51σ区域进行,并作记录。水深在0m~20m合水砣测定器差,器差测定要求如下:应在测深开始的第一天进行测前、测后改正数测定(时间应控制在测深开始与结束的前后以内);应在测区最深处利用声速仪测量声速,并利用水砣测深。测前、测后平均声速变化应不大于10m/s1σ(2σ4.2.4);5区域进行,并作记录;1σ时,应重新按上述要求测定器差,并做好记录。用校对法检查测深仪时,每次测前和测后的检查点数要求如下:当时,应检查两个点(最浅、最深);当时,应检查三个点(最浅、中间、最深);当时,应检查四个点(最浅、最深、中间两个点。要求中间两个点分布均匀);注:ΔZ——测区最浅和最深水深的差值。(或多芯胶皮电缆期检验,发现误差时应修正。(等),应增加器差检查次数或声速剖面测定次数。20m速剖面换算成测深仪器差。使用声速仪测定测深仪器器差要求如下:声速仪预先已经过校准;声速采样应逐米连续记录;声速改正需要的软件应经过检验。测前、测后不符值允许偏差为±5cm。深度测量深度测量可采用回声测深仪、测深杆和水砣。深度测量要求如下:回声测深仪适用于各种比例尺大面积的深度测量;1m/s5m区域;1m/s10m的特殊区域的深度测量。1s能进行自动化数据采集的特殊区域,在两定位点间内插深度点的要求如下:机动船在航速、航向不变的情况下,用测深仪测深可按出图水深点间隔等距离内插深度点;用测深杆和水砣测深,不应内插深度点;用非机动船测深时,定位点间不应内插深度点。测深杆和水砣测前、测后应进行长度检验。接测量,并要求如下:在拼接处应至少重叠一条测深线;0.5cm1cm~2cm。当拼接处水深不符时,应查明原因解决,并记录。主、检测深重合点,以及图幅拼接处深度点(1.0mm以内),进行系统误差及粗差检验,剔除系统误差和粗差后,不符值要求如下:0m~20m0.3m;20m~30m0.4m;30m~50m0.5m;50m~100m1.0m;100m3%;10%;分析原因,并将处理情况写入技术总结。出现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补测:3mm时;测深仪的零信号或回波信号不正常,不能正确量取水深时;不能正确勾绘等深线和海底地貌探测不完善时;水位观测时间或水位数据不符合要求时;全覆盖测量未达到规定有效重叠宽度时;测深线间隔超过规定间隔的二分之一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重测:8.2.5.5的规定要求时;定位中误差超限时;所使用的定位仪及测深仪不符合本规定相关的要求时;水位控制超限时;其他严重违反本规定要求时。潮流观测及底质探测潮流观测件影响,使流向、流速改变的区域。验流(潮流)纬最大的前后回归潮期间,也可参照潮汐表选取最大潮日期进行。应测出最大涨、落潮流的流速、流向及时间,并说明转流时间与高低潮潮时的关系(1h15min开始转为落潮流),验流全过程应同时观测水位及常规气象。0.1kn0.5°。(ADCP)3m1m25h,至少每小时需观测一次,每次5min~10min50s的平均值。3m20m5个定位点,如遇流速过急、过缓时段允许适当调整定位间隔。并绘制成果图。底质探测100m25cm2泊场、航道和重要区域及底质复杂区域,应为图上4cm2~9cm2一点;底质变化不大的区域可为图上50cm2~100cm2一点。10m以内的水域,且应停车测定底质。2.0cm~2.5cm。水深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一般要求用。更或修改。系统配置要求系统采用软件应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软件。数据采集软件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实时采集并记录定位系统的时间、坐标值、测深仪的水深值、相关设备的改正值等信息;实时的屏幕导航显示和相关的数据显示;具备水深数据的密集采样功能,或根据需要设置采样的间隔和特殊情况下的强制采样。数据处理软件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图形编辑;数据交互编辑;自动进行水深的水位改正和其它改正;能按需进行文字注记;绘制图形资料。系统硬件应由输入设备、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输入设备应包括定位设备、测深设备和其他辅助测量设备,相关要求如下:GNSS定位系统和激光全自动跟踪定位仪等;测深设备采用的测深仪应带有模拟记录及数字化输出功能;辅助测量设备可采用运动姿态传感器、电罗经、声速仪等辅助设备。据。输出设备应包括打印机、绘图机等。数据采集一编号(如图名、图号、施测日期、线号、点号等)。外业测量记录的数据文件命名应能反映测区、日期等信息。数据采集要求如下:0.6m以上的风浪时测深;(际测深信号);测深仪参数(声速、测深仪器差等)发生变化时,应记录最新调整参数。水深测量数据自动采集的外业实施要求如下:仪器连接内部参数和仪器开关设置是否正确。如无专用软件也可进行接口测试检查;查方便,则可省略测深纸记录。否则测深纸记录不能省略;按计划测线文件作业并记录数据;数据采集过程中,应监视定位与测深状况,如发现系统工作异常时,应暂停作业,进行检查;应及时进行登记;当日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备份采集的数据,并检查当日所测测线是否有超宽及漏测。外业资料的记载、整理与检查一般要求处理,并应将处理结果及时记录,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不准许划改原始数据。数据处理之前,应先备份原始数据。数据处理操作所涉及的输入文件、操作过程记录(D的规定。测量成果整理中每一项工作完成后,应由另一作业员进行全面校对并签名。外业资料的记载、整理水位资料的记载与整理要求如下:水位资料的记载应将水位手簿中的项目逐项填写,项目栏中未发生的应填“无”;水位观测人员对所观测的资料应在现场及时整理,发现问题,应及时正确处理;15d24h7.4.10的要求插补;法与执行者;有关图表(如水位站附近地形图、水尺、水准点与水位站零点高度关系断面图)且应在略图上应标明水准点位置及与两个以上显著固定物标的方位距离。定位(信息)点记入和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稳定性试验资料;坐标转换参数;比对点联测成果坐标;定位中心与测深中心改正数。测深手薄填写与整理要求如下:应注明定位方法,测深手段、底质探测,以及检定方法;记录;非测深仪测深时,应用符号或文字说明,如杆(索),或用用符号“I(索(索标明;应在测深手簿上标绘干出礁、明礁、石陂的形状和范围,并应标明所在的定位点。测深仪记录纸记录和标记要求如下:(或结束X年XX日X(或结束测深过程中发现特殊信号时,应在测深记录纸上注明;应在记录纸上记入电压、放大旋钮位置、声速、校准线位置、灵敏度检查和设置情况;测深记录纸两端(反面),应贴上标签标识。测深数据检查要求如下:采集的水深数据应与测深记录纸进行回放比对;自动采集的水深信号异常,而测深纸模拟记录清楚时,可采用测深记录纸上的水深补入;当受风浪影响而回波讯号呈波浪状时,回波讯号连线应勾绘在回波讯号的波峰与波谷的中央。水位改正水位改正前应完成下列工作:1cm;检查水准联测手簿中各项记录和计算是否正确,有否超限;检查水尺或验潮仪零点改正数计算,以及水位归算是否正确;水位有无漏测,水位曲线有否异常,数据插补是否正确。水位站有效控制范围应按公式(33)范围内的水深,以其实测水位资料分别进行水位改正:(33)式中:——误差约束指标,取测深误差,单位为米(m);——两水位站间的距离,单位为公里(km);——两站的瞬时最大潮高差,单位为米(m)。水位改正可采用分带(区)改正法、时差法,以及最小二乘水位拟合法。(投影应按公式(34)计算水位改正分带数。(34)式中:——分带数;——两水位站同一时刻的最大潮差,单位为米(m);——测深精度,取0.15m。在开阔水域,水面横向倾斜不可忽略时,应当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进行水位改正。1h1h结束。计算两水位站的潮时差时,其时间间隔应不大于3min,6min,且要求如下:采用实测水位计算潮时差时,两站水位序列重叠长度应大于半个潮波周期,半日潮应不小于8h16h。计算两水位站的潮时差。采用专用软件改正水位要求如下:编制的软件应经主管部门组织鉴定。所使用数学方法应能体现潮汐变化的规律;能输出各水位站的水位状况,以及各站水位间相互关系等信息;具有输出控制范围内任意位置、任意时刻水位功能;具有对生成的水位文件和水深点改正值进行可靠性、有效性等检查评价功能。1min0.01m。水深点量(选)取8.5.4.2深插点数,插点标记线应平行于定位点标记线。7要求。表7 水深点间隔单位为毫米测区水深点间距(图上)泊位、港池、航道开阔水域复杂3~44~6一般4~66~8平坦6~88~10检查线3~5量取的水深点应以铅笔标于靠近回波讯号标记线上。测深器具和检查方法。8.5.4.2“|”标记。量取的水深点应能真实地反映海底地貌,但不应舍去下列内容:深度(高度)的点;能确切显示港口、航道、岛屿周围的海底地貌,以及狭窄水道中反映深水航道的点;特殊深度和反映其变化程度的特征点;能正确地勾绘零米线、等深线,以及显示干出滩坡度的特征点。成果图绘制外业成果资料应经过自检、互检和作业部门过程检查后,方可绘制水深成果图。绘制水深成果图,水深编辑要求如下:水深点选取遵循“舍深取浅”原则;应保留反映航道通航能力、海底地貌特征等的水深点;码头前沿水深应保留至护舷外边线。水深成果图应包含下列主要内容:测量范围线、港池和航道边线,以及其他界限;转绘的最新海图或地形图岸线,新测岸线;主检测深线水深(不同颜色)、等深线、实测的障碍物(特殊深度、礁石、沉船)等;实测的各类助航标志;图上要素较多时可按照不同要素专题分图绘制。测深航迹线及底质图,主要内容应为主、检测线航迹线和底质点等。主、检测深航迹线应以不同颜色绘制,并标绘线号和测量方向。底质属性应在定位点旁以(点号)表示,如(1)。底质 岩验流图,主要包括的内容应为定位航迹线和流速、流向等,并要求如下:使用海流计时,潮流位置应为测量船的抛锚位置;使用追踪法时,潮流位置应为最大流速发生处的位置。特殊浅点复扫图,主要包括的内容应为扫测范围线、水深、等深线和浅点属性等。GB12319绘制,并要求如下:0.3mm;文字和水深注记应朝图板正北方向。字体大小,可根据海底地貌和水深点的疏密而定;0.5mm,不应采取目估内插方式。等深线绘制要求如下;8绘制;等深线应呈成圆滑曲线勾绘,特殊区段可在两倍测深精度范围内向深水一侧移动;很大的区段,基本等深线可适当压缩;相邻的两条等深线距离近至重叠时,可以合并,并保持较浅的等深线完整;未探测地区等深线断在测量范围线附近。表8 基本等深线单位为米深 度基本等深线0~50、2、56~4010、15、20、25、30、35、4041~10050、60、70、80、90、100101~200120、140、160、180、200扫海测量一般要求()物、浅(点)地等,应准确测定其位置、范围(体积)、性质、最浅深度(或干出高度)。扫海测量比例尺和范围要求如下:(片1:500~1:1000200m;(存1:1000~1:100005km(顺流方向)×3.5km;泊位、港池、航道及锚地等重要水域,测量比例尺宜为1:1000~1:5000100m;1:500~1:250m~100m。测量前应向相关部门调查测区内自然地理地貌、碍航物属性、海区概况等。或水下摄像确认。(高度),并应适当描绘其他礁石的位置和绘出群礁的危险界线。高出海底的沉船(或残留物),应测出其露于海底表面最高处(如桅杆)较难实施潮位控制时,可测定其在海底表面的最大高度。1款要求。2m,取中数作为其位置。D碍物探(扫)测一览表》,宜绘制扫测区域三维立体地形图、声像镶嵌图等,测量报告。78.5.3执行。扫海测量区域下列情况应进行扫海测量:港口泊位、港池(转头地)及航道通航水深确定;新辟港口的航道、锚地等水域选址;锚地及其与航道相邻的通道、推荐航线和航路测量;危及航行安全的特殊浅点(区)及礁石探测;确认邻近通航水域的原有可疑物,如沉船概位、据报、疑存、疑位或疑深探测;水上助航标志漂失,以及其它影响船舶航行的各类水上丢失物搜寻;海上突发事件造成的沉没船舶及物体的搜寻。扫海测量要求当水深小于(含)40m9中超等至特等测量要求。40m91a2等测量要求。表9 扫海测量等级分类与测量要求测量等级超等特等1a等1b等2等典型水域描述最小富余水深至关重要的重要航道最小富余水深相关的重要航道海底特征物对水面通航船舶构成威胁通航水深对可能通过该水域的船舶不构成威胁200m足需要100%海底扫测200%应进行应进行推荐但非必须不作要求表9 (续)海底特征物探测能力边长>0.5m立方体特征物边长>1m立方体特征物水深≤40m时,边长>2m立方体特征物;水深>40m10%立方体特征物不适用不适用注:此处选定的40m水深值已考虑船舶最大的可能吃水。扫海测量方法选择海底地貌平缓的锚地、航道、停泊区等大面积扫海,可选用侧扫声呐扫海测量。多波束扫测可用于所有区域水深扫测。四波束扫测可用于泊位、港池、航道等小面积扫测。软式扫海具围扫可用于沉船、沉没的浮筒、沉石等小面积海底障碍物搜寻。硬式扫海具扫测可用于泊位、港池(平坦)区域,以及炸礁区扫测。软式扫海具拖底扫测可用于自然海底表面障碍物探测。其它可供采用的扫海方式为:磁力仪扫测,可用于搜寻海底表面或淤埋的铁磁性目标物;单船锚拖可用于搜寻失落的铁锚、浮筒及沉石;浅地层剖面仪探测可用于探测海底管线、沉石等淤埋目标;水下音频探测可用于具有发音源的目标物搜寻,如飞机黑匣子;机载激光测深,可用于沿海浅水区域水深扫测。扫海测量实施侧扫声呐扫海测量析等。信息。粗扫方式要求如下:可以单趟、较低分辨率、较大量程实施,并应与测深仪测深同步进行;等;大面积扫海时,可考虑平行于扫测区域的长边。精扫方式要求如下:30°150°;应将目标置于有效扫测带宽的中间位置,并应缩小量程;围绕目标应有三个以上不同方向的扫趟;必要时,可进行其它手段的加密探测或下潜探摸,以确定目标的性质。稳定完整。侧悬挂方式安装时,拖鱼入水深度应超过测量船底1m10%~20%。海底起伏较大的水域,可适当调整拖鱼高度。量程,并应保证相邻扫测趟的有效探测区域能充分覆盖与之毗邻扫测趟的声弱区。计算。式中:

√ (35)——拖鱼的定位中误差,单位为米(m);——测量船的定位中误差,单位为米(m);——拖鱼相对于测量船的定位中误差,单位为米(m);——测量船偏航的系统误差,单位为米(m);——定位点记入中误差,单位为米(m)。JT/T规定执行。10倍。3°。D况等。置,也可使用其他高精度定位仪器测出目标位置。扫海成果中有下列情况应补扫或重扫:2cm,或测量船驶入、驶出测区定点离测区边界外小于规定要求;仪器参数设置错误,量程选择不当、不能有效分辨目标;声弱区覆盖不充分、相邻扫趟重叠宽度不能满足计划要求;测量船航向左右偏离,形成漏测区;标;底跟踪选择不当或无法跟踪,不能满足目标参数量取要求;无声图记录。海底地貌,绘制扫测航迹线图和有效扫宽图。D填写《侧扫声呐数据处理记录表》。D(扫殊要求,应绘制声呐声图镶嵌图等。多波束测深处理软件。X、Y、Z方向应根据软件所定义的方向进行调整。Offset)、纵摇偏差(PitchOffset)、艏向偏差(GyroOffset)等。测区环境应确保回波信号质量和测深精度。多波束测深应进行声速改正,声速剖面应在测区内测定。仪器安装要求如下:多波束各系统安装应符合随机技术手册要求;多波束换能器应安装在噪声低,且不易产生气泡的位置;艏艉线;并在测船配载平衡的状态下,保持姿态传感器底面基本水平;(电磁罗经或光纤罗经等进行严格的安装校准;有特殊要求的仪器安装,应满足相关安装技术、规范要求。系统各配套设备的传感器位置与测量船坐标系原点的偏移量应精确测量,读数至1cm5cm2cmD要求填入《多波束系统安装、校准综合手簿》中。多波束测深系统安装校准,要求如下:11次;便携式安装的系统每月应进行校准;出现下列情况应对系统进行校准:系统重新安装,包括组成系统的任一传感器重新安装、调换或受到外力影响时;最终测深成果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作业过程中发现或怀疑组成系统的任一传感器发生变化时。安装校准应选择在有一定坡度和特征点的区域,如礁石、航道边坡等;应合理组合校准线,每一校准项目应有两组及以上可供计算的校准组合;系统的校准参数应由两人以上分别计算,校准参数一经确定,不应随意修改;校准参数中误差应满足以下精度:时延中误差允许偏差为±0.05s;横摇中误差差允许偏差为±0.05°;纵摇中误差允许偏差为±0.3°;艏向偏差中误差允许偏差为±0.1°。D填写《多波束系统安装、校准综合手簿》。系统安装后,应测定多波束换能器的静吃水和动吃水,并要求如下:X、Y(或原点波束测深换能器相对于原点方向的偏移距,推算测深换能器的静吃水。应测定测量船坐标系原点处的动吃水。测线布设要求如下:区的最长边等方向;80%50%信号质量、潮汐、测区水深、测量性质、定位精度、水深测量精度以及水深点的密度而定;的全覆盖,且宽深比应不大于仪器标称值;确定测深线长度时,应综合考虑水位改正、声速变化、数据安全维护等因素;8.2.2.48.2.5.5要求。测量实施,要求如下:作业前应对系统设置的投影参数、椭球体参数、坐标转换参数以及校准参数等数据进行检查。数中及时调整。2m/s2m/s插法模拟一个声速站。1min;数据采集中测量船应保持均匀的航速和稳定的航向。域的波束复扫。对测量船的航行速度应实时监控,最大船速应符合按公式(36)计算的控制船速。⁄式中:——最大船速,单位为米每秒(m/s);——纵向波束角,单位为度(°);——测区内最浅水深,单位为米(m);——换能器吃水,单位为米(m);

(36)——多波束的实际数据更新率,单位为赫兹(Hz)。D波束系统的关键参数设置。供内业数据处理。数据处理要求如下:器的位置偏移量、系统校准参数等相关数据的准确性;((理水深;为测线数据(Line)处理,子区模式(Subset)为多条测线同时处理模式;和水深值;无法判断或影响通航安全的浅点应复测;应及时恢复;5mm;D物等信息,并作为质量检查的依据。成果资料检查中发现下列问题时应进行补测或重测:测量区域内水深漏空或相邻测深线的重叠带宽度不符合规定;水深异常、信号质量等不符合测深精度要求;使用的系统未按规定校准或比对精度超限;测量船速超过最大限速;水位控制、观测资料不符合有关测量规范的要求;声速资料不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姿态传感器、换能器等仪器安装不稳固,导致水深无法改正;相邻测深线或不同测量日期所测水深拼接误差超限;10%;存在疑问的特殊浅点未进行复扫,或虽经复扫而结论不明;定位数据、姿态数据长时间异常,定位中误差超限;存在其它影响成果质量的问题。资料整理要求如下:D(扫制特征目标水下立体图或测区海底地貌影像图等;件、声速文件和校准文件等;应将各种记录表格汇总装订成册。软(硬)式扫海具扫测按照用具不同可分为软式扫海具扫海和硬式扫海具扫海。软式扫海具扫海可采用两船拖扫、单船围扫、单船锚拖等方式。两船拖扫可根据不同的工作目的,采用定深扫海或拖底扫海方式,并要求如下:定深扫海的扫海具底索应在深度基准面下保持预定深度;拖底扫海的扫海具底索应着于海底。两船拖扫前应准备扫测工作图板,比例尺宜为1:2000~1:10000,并应注明扫测范围、设计扫道宽度、障碍物位置等,对测区进行潮位预报和潮流推算。两船拖扫扫海趟重叠带宽度应按公式(37)计算;式中:

√ (37)——测量船定位中误差,单位为米(m);——偏航误差,单位为米(m);——大浮标定位中误差,单位为米(m);——定位点记入误差,单位为米(m);——大浮标绕沉锤旋转误差,计算按公式(38);√ (38)式中:——大浮标绳长;——瞬时水深。两船拖扫时,扫海具要求如下:70%~80%计算;3~4倍;稳定索应与拖索等长;2倍。深度小于设计深度时,则应复扫。0.3m明底索确实着底和航速不变时,可不再检查。2cm1cm~2cm时,方可停止定位。两船拖扫时,扫海船作业航速要求如下:3kn以内;4kn以内;量符合上述要求。扫海趟应平行于测区流向布设。包括测量船一艘,钢丝绳、卸扣、旋转卸扣若干,铁锚、沉锤和大浮标各一只。单船围扫扫海具要求如下:测区域和底索长度;根据测区水深确定大浮标深度索长度;底索用旋转卸扣连接,拖索与底索连接处应加沉锤,并用深度索将大浮标相连。单船围扫时,要求如下:a) 1:1000~1:5000;300m~500m;4kn以内,保持底索着底;扫具施放过程中,测船位置应保持在扫测区域的外侧;绕扫测区域超过半圈时,固定缆索朝某一方向起拖;当在码头前沿扫测时,扫具应紧贴码头边线施放;(锚位至起拖点应小于实际施放的底索长;在一个方向完成扫测后,还应反方向再行围扫;当发现障碍物后,应缓慢收起扫具,并应及时定位。单船锚拖可将锚具直接通过拖索由船舶牵引实施拖底扫海作业。60kg。单船锚拖扫海时,要求如下:a) 1:1000~1:5000;4~6倍;扫海范围应根据障碍物概位确定;扫道应垂直障碍物走向布设,扫道宽度应根据障碍物规模及扫海目的确定;4kn以内,并应保证锚齿连续着底。4m,且应在平流情况下进行。硬式扫海具扫海时,除满足软式扫海具扫海要求外,还要求如下:5cm;1.5m;1.5m0.1m。软(硬)式扫海具扫海数据整理要求如下:定位数据应在进行全面检查后,绘制有效扫海趟航迹图;应计算重叠带宽,并应严格检查,重叠宽超限时应标出补扫范围;D填写《航行障碍物探(扫测一览表》,并编写扫测结论。深扫海有效深度“”表示“ 表示经定深扫海有效深度为拖底以“”表示,如“ ”表示底索离海底2m,如底索全部着底则不注明数字。四波束扫测0.4m。0.15m。记录纸上应同时显示四条回波线,间隔应为记录纸上两个格线单位。换能器安装可采用悬臂式和船舷式两种方式,并要求如下:换能器杆应垂直水面,悬臂式安装应保持悬臂水平;器;扭偏角指示器刻度测前和测后应作检查较正;时改正。扫趟宽度和有效扫测宽度要求如下:S(39且应绘图说明。(39)式中:——扫趟宽度,单位为米(m);——最外侧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单位为米(m);——按“=设计水深+平均水位-静吃水”计算,单位为米(m);——换能器波束外缘最大垂向倾斜角,单位为度(°)。有效宽度值应按公式(40)计算:(40)式中:——有效扫趟宽度,单位为米(m)。5m4m0.3m。8.2.4上绘简图表示。应靠近码头前沿线平行测设一条至两条测线。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复测,或以双波束、单波束复测。线应在测深手簿中注明。航道、港池边坡测量,宜采用双波束或单波束施测。出现下列情况应补测或重测:a) 8.2.5.6、8.2.5.7不符时,按其要求处理;有效扫宽未覆盖出现漏扫时,应补测;特殊浅点或可疑信号未被证实时,应复测;0.4m规定时,应重测;发生信号严重重叠或回波信号模糊时,应重测。束的水深。(或深三条回波信号为依据量取水深。边线⁄以内,则可确认为底边线附近,应按下述原则量取:边槽内二个(或三个)波束水深较深,另两个(或一个)波束水深较浅,则量取较深的水深;一个波束水深较深,其它三个波束水深较浅,则量取较浅水深。单波束加密测深测。5m~10m。应测出目标物最浅点水深,目标物范围等。对危及航行安全的目标物,应采用其他手段复测,或潜摸确认目标性质、高度、最水深等。磁力仪探测磁力仪探测适用于水下具有铁磁性质障碍物(如沉船、遗锚、管道、废弃钻井设施等)的磁异常探测等工作,其它磁测工作可参照本文件执行。应根据任务要求,选择磁总量测量(T)、磁相对测量(AT)等磁测的参数。在发生磁暴期间,不应进行磁测作业。测线布设要求如下:调整;管线走向地质调查时,测线间距一般为图上1cm;搜索物体(磁性物体)时,测线间距可按公式计算;式中:——为布线间距,单位为厘米(cm);

⁄(41)——为物体磁异常,可取三倍磁测总误差,单位为高斯(G);——为偶极子磁距。对重点区域和可疑目标应加密测量,加密测量时,应呈“#”型布线;5%~10%。应根据磁力仪系统的时间常数、采样率和探测目标大小等因素,按公式(42)计算船速。⁄(42)式中:——测船的平均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拟探测目标的异常宽度,单位为米(m);——目标物磁异常最少采样点次数,单位为个;——数据采样率。查校验。强度应符合要求。水。3倍测量船长。磁力仪拖鱼入水后,测量船应保持船速和航向的稳定,不应停车或倒车。的任务,当目标磁异常远大于测船磁场影响时,可不进行补偿。D录时,应记录异常原因,并分析确定是否复测。应结合探测任务、磁场特点和可疑异常等情况,判断解释磁异常,确定障碍物位置。遇下列情况时应补测:界外小于规定要求时;因遇过往船舶或停泊船舶,磁异常变化较大时;磁暴现象频繁发生,影响测量结果时;联络点处,主测线和检查线误差超过规定时。数据预处理,应进行虚假信号删除,光滑磁力曲线,消除磁效应影响。等;以搜寻障碍物为目的的磁测可简化磁场校正。数据等。D填写《磁测数据处理记录表》。评估磁测精度,可根据公式(43)计算,并作为质量检验的依据。√ (43)式中:——仪器总误差,单位为伽马(γ);——仪器自身误差,单位为伽马(γ);——定位不准影响的误差,单位为伽马(γ);——测船磁场影响产生的误差,单位为伽马(γ);——地磁场因日变化引起的误差,单位为伽马(γ)。应检查数据抖动度,评定数据记录质量。抖动度应按公式(44)计算:式中:——抖动度;——i点的抖动大小;——样本点数;

[]⁄

⁄(44)——样本中错误点数,即抖动超过四倍抖动平均误差的点数,抖动平均误差[]⁄。计算[]⁄⁄(45)式中:——磁测精度;——为同一测点上两次测量的磁场差值,单位为伽马(γ)。磁测图绘制要求如下:ΔT尺相一致,纵轴可根据测区磁场变化的幅度确定比例尺;ΔT航迹线图为基础,当航迹线偏离测线较大时,应分段绘制;隔。磁测资料整理要求如下:应根据定位等有关数据,绘制磁测航迹线图;D(扫绘制特征目标等值线、立体图等;数据整理备份应包括磁测原始数据、磁测后处理数据、磁测改正资料等;应将《磁测外业记录表》(D)《磁测数据处理记录表》(D)装订成册。机载激光测深50m、水体透明度较高水域的大面积深度测量。等技术指标,结合测区水深确定。结果应符合本规定的定位、测深限差精度要求。10要求。表10 点云密度单位为个/平方米测图比例尺点云密度1:500≥16.001:1000≥4.001:2000≥1.001:5000≥1.001:10000≥0.25小于等于1:25000≥0.05机载激光测深作业要求:应根据水深测量等级和激光雷达技术指标,设计飞行速度及高度;作业环境要求海况在三级(含)以下、风力在三级(含)以下;10%,并宜根据水下地形起伏情况适当提高航带旁向重叠度;应获取机载激光雷达原始数据、飞行航线和姿态数据、验潮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等。机载激光测深应进行全部采集数据完整性检查,并对机载惯性运动单元/全球导航卫星系统(IMU/GNSS)GNSS符合要求。应对机载激光测深仪原始数据进行波形分类、发射和反射位置提取处理。对点云数据处理,应包含以下内容:测区范围内反射界面的空间位置计算,形成点云数据;航带拼接检查;点云数据分类和滤波;原始影像数据处理;海面波浪滤波;对水面起算的深度点进行水位改正;深度基准面起算的深度转换;水深符合性检查。根据测图比例尺及任务要求对机载激光测深获取的水深数据进行抽稀,绘制水深成果图。海岸地形测量一般要求海岸地形测量应包括如下内容:海岸线、干出滩、明礁、岛屿;水上建筑物;区域界线及指示水下管线的标志;道路、河流、沟渠、居民地、土质及植被等。海岸线以上向陆地方向的测量范围要求如下:1:100001cm;1:100000.5cm;密集的城镇及居民区应测至第一排建筑物。海岸线以下应测至半潮线,且应与水深测量范围相拼接。地区应完整测量,海岸线应实测。海岸地形图测绘要求如下:地物地貌应按实际大小和轮廓测量,并根据要求加以说明或注记;致,地物地貌的符号中心应与地物地貌中心相吻合;11111/2;高程注记点和干出高度点高度中误差限差应不超过±0.2m中误差,应不超过±0.5m;表11 海岸地形图测绘中误差单位为毫米地物类别点位中误差邻近地物点间中误差航行目标±0.4±0.3轮廓清晰明显的地物及海岸线转折点±0.4±0.3轮廓不明显地物±0.8±0.6舍去或加以综合表示。RTK、CORS定位测量、GNSS正合格后,方能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测图要求如下:665³10-6;12的规定:表12 全站仪极坐标测图最大测距长度单位为米比例尺1:2000小于等于1:5000测距100020005mm1mm0.2mm1/5等高距;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前,应对起始方向进行检查;测点编号,生成原始数据文件,并应在现场绘制地形草图。RTK测图要求如下:当需坐标转换时,可采用严密参数转换,无公共点的测区也可采用坐标平移(强制约束)5cm。GNSS13要求:表13 GNSS接收机作业参数序号项 目要 求1接收机单、双频GNSS接收机,观测量至少有载波相位2PDOP≤63同时观测卫星颗数≥54卫星高度角(°)≥155流动站观测历元数≥5测量实施要求如下:1/10基本等高距,当检核点符合此要求时,方可继续测量;500.5mm1/5基本等高距,高山地区可放宽一倍;应整理上交重合点检核精度统计表。介质中。CORS定位测量要求如下:10.1.8b)要求;稳定收敛后进行定位测量;10.1.9要求。GNSS快速静态测图要求如下:GNSS14要求:表14 快速静态测图GNSS接收机作业参数序号项 目要 求1接收机单、双频GNSS接收机,观测量至少有载波相位2参考站与流动站距离km≤203PDOP≤64同时观测卫星颗数≥45卫星高度角(°)≥156同步观测时间分钟≥37基线解算固定解8流动站相对于基准站的基线中误差5mm±1³10-6²D注:D为基线长度。10.1.9b)要求;10.1.9b)要求;数据处理中应对关键碎部点(如人工地物码头拐角、岸线转弯角等),应解算出整数模糊度;对于非关键碎部点(如自然岸线中的点)满足,。注:、分别为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GNSS其他测量方式(如准动态、无初始化动态)10.1.12。航天遥感测图要求如下:0.1mm;11规定;2个像元;对于不能准确判绘的地名、境界等要素及其他有关要素属性应野外进行调绘。测站点测量测站点。0.1mm0.2m。GNSS应观测两个时段。陆地碎部测量测量的方位物可按下述要求分为三类:流的特征曲折处、土堤、海岸线或地界的急转弯等。监及邮电等部门的建筑物。15要求。表15 第一类方位物测量精度测角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交会点最大互差(m)基线端点相对点位中误差(m)1:10000测图小于1:10000测图±101/250000.51≤±0.1注:前后导标的真方位由直接观测的角度值计算。第二、三类方位物应符合测站点精度要求。10.1.5d)要求。居民地测绘要求如下:(位置1:2000、1:5000、1:10000比例尺测图外,其他较小比例尺测图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对农村居民地的小巷可酌情适当取舍;及帐幕等,可不测绘;城镇居民地内的房屋在图上相距0.8mm0.3mm2时,可在保持居民地特征的前提下进行综合;1:2000、1:5000、1:10000比例尺测图,应测绘所有居民地及独立房屋,并注明坚固、非坚固及高大突出的建筑物;1:250001:50000(50%以上、非坚固街区(50%以上)、工业建筑物和高大建筑;地名;对季节性的渔村和棚房,应注记居住的起止月份。道路测绘要求如下:1:2000、1:5000、1:10000比例尺测图中的站内岔线;1:25000、1:50000比例尺测图,可测绘边缘岔线,内部岔线可等间隔测绘;已拆毁铁路的路基和固定的轻便轨道,宜根据测图比例和图内已有要素测绘;应测绘所有公路,但可根据测图比例尺和道路网的稀密情况进行取舍。对河流、运河、沟渠、湖泊、池塘、水库等水系应按常水位的水迹线测绘;对面积小于图上1mm20.4mm0.4mm者可用单线表示。(分栏河坝和滚水坝1m有方位意义的土堤应测量比高。10.1.5d)要求。土质属性应按沙地、沙丘、石块地、软泥地和盐碱地注记。植被可分别按下列要求区分测绘:木本植物:森林、独立树从、独立树、疏林、幼林、竹林、防护林、灌木林、灌木等;草本植物:草地、芦苇地、半荒草地、荒草地及水生作物等;农作物:旱地、稻田及经济作物地等。地貌应用等高线和符号表示,并要求如下:可用地形特征点、等高线高程、独立地貌的比高,以及示坡线表示;b) 0001:500000000010m;0.3mm陡坡上的等高线间隔可合并,遇房屋、油罐等建筑物时应断开;陡崖、岩峰、崩崖、石块地、陡石山、干河床、山洞和地穴、梯田等地貌应用符号表示;陡崖、岩峰、崩崖、人工采石场应测定范围和比高,测注精度应为0.1m陡崖的最高处。名称。海岸线和干出滩测量状况测定海岸线位置。应按岩石岸、磊石岸、砾质岸、沙质岸、陡岸、岩石陡岸、加固岸、垄岸等区分海岸线性质。GNSS(或天线)1.0mm0.6mm。码头转点应至少有一组多余观测值。堤岸相连接时,堤上的公路、铁路、堤的符号应加宽时可移动海岸线位置。1.5mm边线;当实地宽度大于该值时,应测量实际宽度,并用符号表示。陡岸、堤岸应测注比高,测注精度应不大于0.1m应从倾斜变换点起算,非滩地的比高应从形成海岸线的痕迹线算起。影响的地区,应按河水的常水位(一年大部分时间平稳的水位)测绘河岸线。(称潮间带)(从深度基准面算起及芦苇滩、丛草滩、红树滩等区分其性质,并注记说明。明礁、干出礁均应测定位置、高程(或干出高度)(或干出高度0.4m岸边礁石区可按下述要求测定:1m以上时,应测定高程;非石陂区中的礁石,宜测定位置和高程;当有两个以上明礁相连时,均应测定位置,但可只测最高点的高程;独立的明礁,应测定位置和高程;群礁,应测定外轮廓位置和显著礁石的高程。宜测定干出滩上的干沟、小水道、小河流。2cm~5cm量或水深测量与摄影测量相结合方法。1cm一个定位点,并记录时间和水位。其定位中误差应不大于图上1.0mm,干出高度中误差应不大于0.2m。对于困难地区海岸线,可采用摄影测量与潮汐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海岸地形修测修测依据的底图应符合相应比例尺精度要求。海岸地形发生下列情况时应修测:有新建码头、防波堤等水工建筑物使得海岸地形发生变化时;象台,以及其他应在图上表示的地物时;缺少方位物高程,或高程注记点不能满足编绘要求时;10.4要求。内业处理手簿记载和资料记录要求如下:外业观测和计算资料应完整,字体应清晰,应有他人检查校对;各级检验部门应逐级进行内、外业检查,并编写检查意见和结论。海岸地形图的绘制,可采用计算机绘图或手工绘图。10规定中误差的√倍。各种地物、地貌符号、注记、绘制等要求如下:GB12319相关要求绘制;GB/T20257.1、GB/T20257.2、GB/T20257.3相关要求绘制。轮廓符号的绘制要求如下:依比例尺绘制的轮廓符号,应保持轮廓位置的精度;半依比例尺绘制的线状符号,应保持主要碎部点连线位置的几何精度;不依比例尺绘制的符号,应保持其主要碎部点位置的几何精度。图上注记的配置要求如下:部分;等高线的注记字头,应指向山顶或高地,字头不得朝向图纸的下方。城镇和农村的街区、房屋等居民地的绘制,均应按外轮廓线准确绘制。当两双线河相交时,应互相衔接、圆滑。路相交时,应实部相交。制的地物符号时应断开,但要保证等高线的对称。务院批准的有关国境界线的绘制规定。港口资料调查一般要求港口资料调查的区域应兼顾测量范围和港口航道图幅范围。港口资料调查应在现场由测绘人员完成。港口资料调查成果应作为各级检查人员必查内容之一。港口资料收集港口资料调查前应收集下列资料:最新出版并改正到最新的航标表;最新出版并改正到最新的大比例尺沿海港口航道图和其他海图;最新出版的港口资料;其它测绘、设计及规划等港口建设资料。调查内容根据已有制图资料,并结合实地踏勘情况收集符合要求的地形资料。(填入《航行障碍物探(扫)测一览表》。《航行障碍物探(扫)D。D。对照新版沿海港口航道图和其他海图,向港航等有关单位核实制图区域内各种界线(调查核实图幅范围内与航海有关的地名、港航部门名称(海事局、港务局、海关、渔政)等。向港航和有关单位调查新建码头名称、泊位编号、靠泊吨位、通航设计深度等。项阐明结论。统、高程基准、测量(设计)单位、日期等,对图内有疑问之处或与实地不符之处,应现场澄清。收集最新的港章和航道、信号台、船闸等港航管理规定。调查资料整理对调查的纸质图纸和文字资料应检查甄别,区分未变化的内容,分类汇总,装订成册。对调查的成图数据和材料文档应检查甄别,区分未变化的内容,分类存档。调查报告应在现场编写,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任务来源;各项调查结果:岸线地形调查;航行障碍物调查;助航标志调查;各种界线调查;说明性文字和重要名称注记调查;收集的图纸资料及初步评价;其它调查事项;j) 附件。技术总结、检查验收及资料汇总上交技术总结E。A4页面打印,附表、附图应折迭成同样大小。技术总结应装订成册并按有关规定归档。检查与验收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验收。100%100%面与高程控制测量、岸线地形测量等成果资料检查项的可采用实地抽样检查。验收一般采用抽样检查,必要时可对抽样检查成果以外的测量成果检查项进行检查。各级检查验收工作应独立、按顺序进行,不得省略、代替或颠倒顺序。最终检查应审核过程检查记录,验收应审核最终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应进行处置。上交资料单上交。上交资料应包含以下内容:测量任务书、踏勘报告及技术设计书;仪器设备检定及检验资料;外业观测记录手簿、数据采集原始资料;内业数据处理、计算、校核、质量统计资料;所测绘的各类图纸及成果表;港口资料调查报告、技术报告及质量检验报告;测量经历簿及工作日志;资料。附 录 A(规范性)测量报告图板图廓整饰规格测量报告图版图廓整饰规格格式见图A.1。天天事测绘中心图A.1 测量报告图板图廓整饰规格格式附 录 B(资料性)技术设计书编写提纲概述工作量、工作项目名称和测量比例尺的选用等内容。测区简述求及质量目标、测量作业方法、施测工期。设计方案控制测量方法。确定深度基准面和平均海面传算方案,水位观测方法和测区水位控制方案。水深测量浅点及障碍物的探测方案;验流点、底质点的探测方案;确定使用的测量船舶和测量设备安装方案。海岸地形测量尺;确定测站点施测方案;根据施测工作量确定测量方法和使用的仪器,对施测精度进行估算。工作的组织和安全措施。本节主要内容为简述工作的组织概况和工作中需采取的安全措施、保障措施。附 录 C(规范性)C.1水文站概况C.2C.3表C.1 水位站概况站名性质建站日期站址地理位置测站沿革水准点类型点名点位高程(m)1985国家高程基准上深度基准上主要水准点工作水准点水位站位置图抄录者: 校对者: 日期:表C.2 基面关系示意图平均海面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上理论最低潮面上水位站零点上采用资料日期及计算方法归算值(m)采用值(m)说明基准面关系图测量日期基本水准点工作水准点高差水尺关系图抄录者: 校对者: 日期:表C.3 调和常数表调和常数分潮6振幅H(cm)迟角g(°)非调和常数平均高高潮位MHHW⁄平均低低潮位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