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考点1中华文明的起源一、选择题1.(2024·广州模拟)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群中有一组特殊器物,包括环首刀、铜凿等,这些器物在当地没有文化根源,而恰是中国西北系青铜器中的典型器物,其来源不言自明。二里头青铜器群中发现有含砷的青铜器,砷青铜技术始源于西方。这反映出中华早期文明()A.起源于二里头文化B.是多种文明交融交流的结果C.区域发展很不平衡D.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2.(2023·邯郸一模)1974-1978年,考古学者曾先后对辽宁金牛山遗址进行了四次发掘,发现了丰富的动物化石,人类用火遗迹——烧骨、烧土和炭屑,以及少量以锤击法和砸击法制作的石器。由此可推断,生活在金牛山一带的古人类()A.大量使用陶器 B.开始饲养家畜C.存在贫富分化 D.过着群居生活3.(2023·苏州二模)黑龙江小南山墓葬遗址出土9000年前的玉器200多件,品类众多,加工工艺达到一定水准,尤其是采用了砂绳切割技术,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发现,比中美洲同类技术早了6000多年,该技术也是后来红山玉器、良渚玉器的主打工艺。该材料可以说明()A.阶级分化已经初现端倪B.社会分工促进技术进步C.人类向新石器时代迈进D.中华文明发展一脉相承4.(2024·绍兴调研)陕西省姜寨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13000平方米。出土的文物有石、骨、角、蚌、陶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1万多件,出土的黄铜片是中国发现较早的铜器残片。下列项中,对姜寨遗址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经进入青铜时代鼎盛时期B.基本具备了初始国家的形态C.呈现出原始人群的典型特征D.出土的陶器可能用于储藏粟5.距今约7000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中期以庙底沟类型为代表。其彩陶上的玫瑰花瓣纹引人注目,有考古学家认为这有可能是中华民族以“华”为名的起源。材料表明该考古研究()A.可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B.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C.必须与文献记载相互验证D.需要大胆假设更需小心求证6.(2023·郴州模拟)下表可以用来说明中华早期文明()时期西部东部公元前5000年仰韶文化青莲岗文化公元前3200年庙底沟二期文化大汶口文化公元前2500年陕西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A.相互之间交流频繁 B.呈现多元化分布格局C.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发展具有均衡性特征7.(2023·海口模拟)据不完全统计,陆续发现的早于二里头文化的史前城址,1991年以前有20多座,1995年增加到30多座,至1997年更达40多座,至21世纪初已有50多座了,这些史前城址大多属于龙山文化时期,只有少数属于仰韶文化和大溪文化时期。材料可用于说明,龙山文化时期()A.私有制产生加速社会阶层分化B.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C.社会结构逐渐由部落向国家过渡D.建筑技术发展较迅速8.(2023·杭州模拟)考古发现,距今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是建有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四重结构的庞大都邑。其中内城300多万平方米,外城631万平方米,相当于8个故宫。外围水利系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最大的水利系统,影响范围约100平方公里。据此可知,良渚文明()A.具有国家初始形态 B.城墙筑造技术发达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 D.文明程度领先全国9.(2023·重庆三模)考古研究发现,进入龙山时代以来,中原地区的文化经历了调整重组并崛起的过程。出现大量来自周边的文化因素,如风土人情、地理特产等,并以各种方式甚至战争手段向其他区域输出中原的制度或社会理念,使其社会文明化进程加快。据此可知龙山时代()A.华夏认同观念出现 B.已形成中原文化区C.文化交流特别频繁 D.早期国家雏形产生10.(2024·温州模拟)2022年11月,河南仰韶村遗址考古取得重要进展,遗址中部发现4条大型人工壕沟,年代属仰韶文化晚期。此次考古发掘还揭露出同时期的“混凝土”地面、红褐色涂朱草茎泥墙壁等重要房屋建筑遗存,出土了玉环、玉璜等文化遗物,并在人骨土样样品中检测到丝绸残留信息。据此可知仰韶文化()①以地上穴居和村落聚居为主②与良渚文化同属父系氏族③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④最早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2023·北京东城二模)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出现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的传说。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伏羲氏“作结绳以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这些传说()A.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B.可与战国时期的考古发现相印证C.阐述了当时百家争鸣的政治主张D.源于对原始时期历史文献的解读12.(2024·长沙调研)据《史记》记载,“轩辕”所处时代,各个部族相互“侵伐”,轩辕于是习武行兵,征讨好兴不义之战的部族,被各部尊为“黄帝”。黄帝长期“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在行政上“抚万民,度四方”,实现了“万国和”的局面。这反映出()A.只有战争才能实现和平B.黄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C.交通交往促进民族认同D.各部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明显13.(2024·宁波模拟)史料分类和史料价值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诗经·大雅》(西周)《墨子·兼爱》(战国初期)《孟子·滕文公》(战国中期)A.大禹治水一手史料不断丰富 B.大禹治水传说和史料矛盾C.史料真伪需要考古文物印证 D.研究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14.据《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氏之前存在包牺氏。包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通‘畋’)以渔”。后来,由于民人众而禽兽少,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体现了()A.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B.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D.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二、非选择题15.(2023·扬州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类文明体主要类型的简单分类法文明体类型主要特征什么时候?亲属社会小型的(少于50人),移动的,与邻居有联系旧石器时代,不过,其中一些持续到21世纪早期农业村庄农民群体,几百号人,与邻居有松散联系大约距今11000年农业肇始之际初次出现,扩展到世界许多地区,覆盖四个世界区,至今还存在于一些地区游牧社会游牧民群体,与邻居有松散联系,偶尔能够结盟形成庞大的军队大约公元前4000年伴随次级产品革命(提高了对大型牲畜的利用效率)而首次出现;只存在于非洲—欧亚大陆不适合农耕的干旱地区农耕社会人口几百万的大型群体,将广大地区的村庄和城市联结在一起,出现了国家、税收体系、读写能力以及纪念性建筑大约公元前3000年之前诸多世纪,最早出现在苏美尔和埃及;也出现在包括美洲在内的农业广为传播的其他地区;19世纪之前主要的社会类型现代全球社会相互联系的全球文明体,建立在现代工业技术之上只出现于现代人类世界的社会类型——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核心考点1中华文明的起源(解析版)一、选择题1.(2024·广州模拟)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群中有一组特殊器物,包括环首刀、铜凿等,这些器物在当地没有文化根源,而恰是中国西北系青铜器中的典型器物,其来源不言自明。二里头青铜器群中发现有含砷的青铜器,砷青铜技术始源于西方。这反映出中华早期文明()A.起源于二里头文化B.是多种文明交融交流的结果C.区域发展很不平衡D.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这些器物在当地没有文化根源,而恰是中国西北系青铜器中的典型器物”“二里头青铜器群中发现有含砷的青铜器,砷青铜技术始源于西方”可知,中华早期文明是中华文明内部、中外文明不断交融交流的结果,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二里头文化”之外的其他文明,不存在对比关系,故无法判断出中华早期文明起源于“二里头文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早期文明来源的多样性,并非强调中华早期文明区域发展不平衡,排除C项;“月明星稀”是指以中原为核心的多元一体格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2.(2023·邯郸一模)1974-1978年,考古学者曾先后对辽宁金牛山遗址进行了四次发掘,发现了丰富的动物化石,人类用火遗迹——烧骨、烧土和炭屑,以及少量以锤击法和砸击法制作的石器。由此可推断,生活在金牛山一带的古人类()A.大量使用陶器 B.开始饲养家畜C.存在贫富分化 D.过着群居生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锤击法和砸击法制作的石器”可判断出金牛山遗址为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存,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普遍过着群居生活,D项正确;制作和使用陶器、饲养家畜都是新石器时代的特征,排除A、B项;伴随着原始农业产生,新石器时代产生贫富分化,排除C项。3.(2023·苏州二模)黑龙江小南山墓葬遗址出土9000年前的玉器200多件,品类众多,加工工艺达到一定水准,尤其是采用了砂绳切割技术,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发现,比中美洲同类技术早了6000多年,该技术也是后来红山玉器、良渚玉器的主打工艺。该材料可以说明()A.阶级分化已经初现端倪B.社会分工促进技术进步C.人类向新石器时代迈进D.中华文明发展一脉相承答案C解析9000年前出现了水平较高的玉器加工工艺,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发展,手工业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人类在向新石器时代迈进,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阶级分化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手工业水平较高,没有涉及社会分工问题,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4.(2024·绍兴调研)陕西省姜寨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13000平方米。出土的文物有石、骨、角、蚌、陶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1万多件,出土的黄铜片是中国发现较早的铜器残片。下列项中,对姜寨遗址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经进入青铜时代鼎盛时期B.基本具备了初始国家的形态C.呈现出原始人群的典型特征D.出土的陶器可能用于储藏粟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陕西省姜寨遗址”及所学可知,此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此时该区域已经在种植农作物粟,其出土的陶器可能用于储藏粟,D项正确;商周时期才进入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排除A项;国家初始形态的标志是指如监狱、军队等国家暴力机器的出现,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原始人群是旧石器时代的初级阶段,也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排除C项。5.距今约7000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中期以庙底沟类型为代表。其彩陶上的玫瑰花瓣纹引人注目,有考古学家认为这有可能是中华民族以“华”为名的起源。材料表明该考古研究()A.可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B.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C.必须与文献记载相互验证D.需要大胆假设更需小心求证答案A解析有考古学家认为“花”可能是中华民族以“华”为名的起源,这一考古研究可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A项正确;材料只强调了仰韶文化的考古情况,无法证明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排除B项;“必须与文献记载相互验证”的说法太过绝对,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大胆假设”,并未体现“小心求证”,排除D项。6.(2023·郴州模拟)下表可以用来说明中华早期文明()时期西部东部公元前5000年仰韶文化青莲岗文化公元前3200年庙底沟二期文化大汶口文化公元前2500年陕西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A.相互之间交流频繁 B.呈现多元化分布格局C.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发展具有均衡性特征答案B解析题干所示,我国原始社会时期,东西部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由此可见,当时中华早期文明呈现多元化的分布格局,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相互之间交流频繁的信息,排除A项;题干没有中外对比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题干所示为东西部文明的发展情况,“均衡性”太绝对,排除D项。7.(2023·海口模拟)据不完全统计,陆续发现的早于二里头文化的史前城址,1991年以前有20多座,1995年增加到30多座,至1997年更达40多座,至21世纪初已有50多座了,这些史前城址大多属于龙山文化时期,只有少数属于仰韶文化和大溪文化时期。材料可用于说明,龙山文化时期()A.私有制产生加速社会阶层分化B.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C.社会结构逐渐由部落向国家过渡D.建筑技术发展较迅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龙山文化形成于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此时大量城址的出现,标志着当时社会生产力以及社会组织结构方面已经具有某些深层次变化的迹象,C项正确;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约6500—4500年),私有制就已经产生,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排除A项;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表现是生产工具的革新,材料并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较多,没有涉及建筑技术水平的高低,排除D项。8.(2023·杭州模拟)考古发现,距今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是建有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四重结构的庞大都邑。其中内城300多万平方米,外城631万平方米,相当于8个故宫。外围水利系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最大的水利系统,影响范围约100平方公里。据此可知,良渚文明()A.具有国家初始形态 B.城墙筑造技术发达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 D.文明程度领先全国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良渚古城“建有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外围水利系统”,能组织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活动,反映出良渚文明初具国家形态,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良渚古城城墙筑造技术的发达,排除B项;“氏族制度不复存在”的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未列举中国其他地方的情况,不能得出良渚文明的文明程度领先全国的结论,排除D项。9.(2023·重庆三模)考古研究发现,进入龙山时代以来,中原地区的文化经历了调整重组并崛起的过程。出现大量来自周边的文化因素,如风土人情、地理特产等,并以各种方式甚至战争手段向其他区域输出中原的制度或社会理念,使其社会文明化进程加快。据此可知龙山时代()A.华夏认同观念出现 B.已形成中原文化区C.文化交流特别频繁 D.早期国家雏形产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龙山时代以来,中原地区的文化不断向周边地区传播,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化进程,说明此时已经形成中原文化区,B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于春秋时期,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无法得出文化交流特别频繁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早期国家雏形的产生,排除D项。10.(2024·温州模拟)2022年11月,河南仰韶村遗址考古取得重要进展,遗址中部发现4条大型人工壕沟,年代属仰韶文化晚期。此次考古发掘还揭露出同时期的“混凝土”地面、红褐色涂朱草茎泥墙壁等重要房屋建筑遗存,出土了玉环、玉璜等文化遗物,并在人骨土样样品中检测到丝绸残留信息。据此可知仰韶文化()①以地上穴居和村落聚居为主②与良渚文化同属父系氏族③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④最早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仰韶文化是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可以初步判定其以地上穴居和村落聚居为主,①符合题意;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氏族时期,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之前的文化,②与题意不符;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仰韶文化是否具备国家初始形态,因为国家初始形态出现的一些标志是军队、监狱、行政机构等,③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河姆渡文化的居民掌握养蚕缫丝的技术,河姆渡文化早于仰韶文化,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11.(2023·北京东城二模)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出现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的传说。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伏羲氏“作结绳以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这些传说()A.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B.可与战国时期的考古发现相印证C.阐述了当时百家争鸣的政治主张D.源于对原始时期历史文献的解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诸子百家著作中出现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伏羲氏“结绳为网”、神农氏制作耒耜进行耕作的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战国时期的考古发现相关事实,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百家争鸣”要改革社会政治制度的主张,排除C项;这些传说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内容,不是对原始时期历史文献的解读,排除D项。12.(2024·长沙调研)据《史记》记载,“轩辕”所处时代,各个部族相互“侵伐”,轩辕于是习武行兵,征讨好兴不义之战的部族,被各部尊为“黄帝”。黄帝长期“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在行政上“抚万民,度四方”,实现了“万国和”的局面。这反映出()A.只有战争才能实现和平B.黄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C.交通交往促进民族认同D.各部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明显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披山通道”的交通,战争之间的交往,促进了各部族的往来,有利于部族集团、部族联盟乃至民族的形成,促进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故C项正确;实现和平之路不是只有战争一条,排除A项;材料里的万国,指的是各个部族,此时尚未出现国家,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各部族之间的文化认同逐步增强,而非差异,排除D项。13.(2024·宁波模拟)史料分类和史料价值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诗经·大雅》(西周)《墨子·兼爱》(战国初期)《孟子·滕文公》(战国中期)A.大禹治水一手史料不断丰富 B.大禹治水传说和史料矛盾C.史料真伪需要考古文物印证 D.研究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先秦不同时期的文献对大禹治水的记载情况差异较大,说明先秦文献不能直观判断真伪,需要考古文物加以印证,C项正确;题干反映先秦文献关于大禹治水的区域范围扩大的记载,但不能说明这是大禹治水一手史料增加所致,排除A项;仅凭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的内容不能说明史料和大禹治水传说相矛盾,排除B项;图片显示西周到战国中期的文献记载有关大禹治水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说明对大禹治水所代表的华夏文明的认知不断增加,并不是研究对象的范围扩大,排除D项。14.据《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氏之前存在包牺氏。包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通‘畋’)以渔”。后来,由于民人众而禽兽少,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体现了()A.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B.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D.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从采集和渔猎发展为农耕经济,这说明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类生产方式的进步,不能体现“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排除B项;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是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5.(2023·扬州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类文明体主要类型的简单分类法文明体类型主要特征什么时候?亲属社会小型的(少于50人),移动的,与邻居有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版权许可使用合同with版权内容、使用范围等详细条款
- 2024年度新能源车辆采购合同:公共交通公司新能源汽车采购2篇
- 2024年度联合营销与推广合同
- 2024年度电梯设备维护及安装合同
- 2024年度盘锦公司技术开发合同
- 2024年度海上旅游业务合同
- 2024年度茶楼租赁期内茶叶供应与质量控制合同
- 2024年度企业环保治理与污染减排合同
- 2024年度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标的及服务内容详细描述
- 2024年度井筒建设贷款合同:水资源开发资金借贷
- 对话大国工匠 致敬劳动模范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病理学实验2024(临床 口腔)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小学英语教育
- ISO15614-1 2017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中文版)
- RB/T 089-2022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 GA/T 1567-2019城市道路交通隔离栏设置指南
- 叉车日常维护保养检查记录表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计算能力竞赛
- 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财务共享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 足球理论考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