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同步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同步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同步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同步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同步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同步测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 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 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2.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A.10.0cm B.20.0cm C.30.0cm D.50.0cm3.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4.如图所示,四个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 B.C. D.5.公元前2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其描述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削冰令圆”指的是把冰削成凹透镜B.“举以向日”指的是冰透镜正对太阳光C.“以艾承其影”中的“影”指冰透镜的影子D.“则火生”是因为冰透镜能反射太阳光6.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7.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削冰向日取火”,即用冰磨成一种冰镜,让太阳光透过它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A.凹透镜 B.凸透镜C.平面镜 D.玻璃板8.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9.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实心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水晶饼”能够利用太阳光生火,主要因为()A.“水晶饼”能反射光B.“水晶饼”能吸收光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二、填空题10.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11.如图,小龙用一枚小灯珠S(近视为点光源)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他将小灯珠S沿平行主光轴方向匀速直线向右移动时,右侧的实像S′将沿(选填“曲线”或“直线”)运动。当他将小灯珠S放在主光轴上的A处时,在右侧主光轴上B处的竖直光屏上得到与凸透镜等大的圆形光斑。若AO=20cm、BO=40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cm。12.两只激光笔并排放置,它们发出的光束经过透镜(未画出)的光路如图所示,说明该透镜对光有作用。

13.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丽测出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20cm,这个光斑所处的位置就是该透镜的,它的焦距为cm。14.①光线经过虚线框内的透镜折射后如图所示,请判断虚线框内的透镜是哪种透镜?(选填“凹透镜”“凸透镜”)②F是凸透镜的焦点,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三、实验题15.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后,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让平行光通过如图(a)的四个透镜(其中甲、乙和丙、丁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成)。(1)当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甲、丙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b)所示,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凸透镜的材料相同时,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选填“大”或“小”);(2)如果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甲乙两个透镜,这里主要用到的一个物理研究方法是;(3)联想到如图(c)光的色散现象,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测同一个凸透镜的焦距,用(选填“红”或“紫”)光测出的凸透镜焦距更大;(4)小明用乙透镜测焦距时发现边缘有一小块已经缺损,这会使测得的焦距(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三棱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光通过三棱镜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小越用红光以一定角度射到三棱镜上,光路图如图甲所示。改变入射角度,光路图如图乙、图丙所示。(1)经过两次折射后,红光均向三棱镜的(选填“顶角A”或“底面BC”)偏折。这个规律对于其他的单色光成立吗?小越选用其他不同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了同样的规律;(2)了解了小越的探究后,老师建议小越把凸透镜分割成两部分进行思考,如图丁所示。小越经过分析和综合,理解了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的原因;(3)利用三棱镜还可以进行的探究实验是。四、简答题17.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将汽车内约易燃物引燃。这是为什么?18.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变身“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精彩授课,并面向全球直播。其中有一个实验非常精彩,王亚平制作了一个水球,然后用注射器往水球里注入一个气泡,然后通过这个水球可以看到两个像(如图所示),水球在这里起到了透镜的作用。(1)请描述这两个像大小与虚实的特征;(2)这两个像分别是通过什么镜形成的。五、综合题19.(1)如图甲所示,L为一薄透镜,MN为透镜的主轴,O为透镜的光心,把一个点光源放在透镜的左侧,a、b是点光源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的两条折射光线。①点光源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成(选填“实像”或“虚像”)。②若L为凸透镜,小明画出如图乙的光路图确定了点光源S的位置,你认为真实的位置应在S点的(选填“上方”或“下方”)。(2)若L为一平面镜,a、b是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丙中确定点光源S的位置,并画出反射光线b的入射光线。()六、计算题20.透镜焦距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平常我们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是正值,凹透镜的度数是负值;问:(1)镜片焦距为0.2m的近视眼镜片的度数是多少?(2)400度的眼镜片的焦距是多少?七、科普阅读题21.请阅读《中国古代的“流光溢彩”》回答问题。中国古代的“流光溢彩”光无处不在,太阳能的利用、激光的焊接和切割、光纤通信、X光等都是现代科技中光的应用。光学研究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对光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00年,墨子用很美的词句描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墨经》中记载“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指出小孔成倒像的原因,这是最早的小孔成像技术的记载。在西汉时期有“金燧取火于日”的记载,金燧是指用铜或铜合金做成的铜鉴状器物(鉴:古代铜镜),这是人类利用光学仪器会聚太阳能的一个先驱。另外,《淮南万毕术》中有利用冰透镜来取火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我们的祖先将冰削成球状,对着太阳,在“影”的位置放艾草,可以点燃生火。《淮南万毕术》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如图所示,“大镜”和“水盆”相当于两个平面镜,光在它们表面发生两次反射,墙内的人便可以看到墙外的景象。唐代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他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用背日喷水的办法,可以观察到和天然虹相似的人造虹,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完成了日光通过雨滴的色散实验,认识到了虹的形成条件及虹与太阳光的方位关系。从古至今,中国人从未停止过对光学知识的追寻与探索,随着人们对光的深入研究,光应用的前景将更加灿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举出一个光在现代科技中应用的实例。(2)文中“金燧”是指。A.凹面镜

B.凸透镜(3)文中“以艾承其影”中,“影”所在的点是冰透镜的。(4)文中“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中的装置,是简易的的雏形。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答案AAACBDBAC1.A2.A3.A4.C5.B6.D7.B8.A9.C10.凸透镜会聚11.直线2012.发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