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下册文言文重要字词 专题训练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下册文言文重要字词 专题训练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下册文言文重要字词 专题训练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下册文言文重要字词 专题训练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下册文言文重要字词 专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重要字词九(上)(解析版)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谪守巴陵郡2.越明年3.予观夫巴陵胜状4.日星隐曜5.去国怀乡6.朝晖夕阴7.春和景明8.沙鸥翔集9.或异二者之为10.长烟一空11.蔚然而深秀者12.峰回路转13.醉翁之意不在酒14.云归而岩穴瞑15.伛偻提携16.弈者胜17.觥筹交错18.树林阴翳19.太守谓谁20.余拏一小舟21.拥毳衣炉火22.雾凇沆砀23.惟长堤一痕2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5.是金陵人,客此【答案】1.贬官;2.到;3.美好;4.光芒;5.离开;6.日光;7.日光;8.停息;9.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10.全;11.茂盛的样子;12.曲折,回环;13.意趣,情趣;14.昏暗;15.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16.下棋;17.酒杯;18.遮盖;19.为,是;20.撑(船);21.裹,围;22.白气弥漫的样子;23.只;24.哪能;25.客居【解析】注意一些词类活用的现象,严格的按照课下注释。二、解释下列多义词。1.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极(1)南极潇湘(2)此乐何极(3)感极而悲者矣3.秀(1)蔚然而深秀者(2)佳木秀而繁阴4.乐(1)山水之乐(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3)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5.而(1)朝而往,暮而归(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3)而不知人之乐(4)泉香而酒洌(5)四时之景色不同,而乐亦无穷也6.白(1)上下一白(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7.是(1)是日更定(2)是金陵人【答案】1.动词,看/名词,景象;2.尽/穷尽/十分;3.秀丽/发荣滋长;4.乐趣/欢乐/以......为乐5.表修饰/表承接/表转折/表并列/表因果;6.白色/代指酒7.这/判断动词,是【解析】注意根据句意来进行解释。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1.百废具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答案】1.“具”同“俱”,全,都;2、“属”同“嘱”,嘱咐,嘱托【解析】找出里面的通假字后,需要进行一定的解释。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1.予观夫巴陵胜状古义:今义:2.前人之述备矣古义:今义:3.气象万千古义:今义:4.增其旧制古义:今义:5.微斯人古义:今义:6.四时之景不同古义:今义:7.颓然乎其间者古义:今义:8.野芳发而幽香古义:今义:9.余住西湖古义:今义:10.是日更定矣古义:今义:【答案】1.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丈夫,夫人;2.详尽/准备;3.事态/天气变化;4.规模/制度;5.如果没有/微小;6.季节/时间;7.醉醺醺的样子/颓废的样子;8.开放/散发;9.我/剩下;10.这/判断词,与“非”相对【解析】古意与今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希望同学们注意区分。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1.忧谗畏讥2.先天下之忧而忧3.山行六七里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5.名之者谁6.杂然而前陈者7.太守宴也8.是金陵人,客此9.拥毳衣炉火10.与余舟一芥【答案】(1)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2)名词作状语,在......之前;(3)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谷;(4)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5)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6)名词用作状语,在前面;(7)名词用作动词,设宴;(8)名词作动词,客居;(9)名词作动词,带着炉火;(10)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解析】里面的词类活用现象,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搞错了,另外要加以解释。六、用现代文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微斯人,吾谁与归?峰回路转,有亭子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6.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答案】1.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则替君主担忧。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山势回环,路道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文言文重要字词九(下)(解析版)鱼我所欲也、送东阳马生序、曹刿论站、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死亦我所恶2.故患有所不辟也3.是亦不可以已乎4.此之谓失其本心5.秦王怫然怒6.休祲降于天7.秦王色挠8.亦免冠徒跣9.长跪而谢之曰10.寡人谕矣11.不敢稍逾约12.尝趋百里外13.或遇其叱咄14.略无慕艳意15.父母岁有裘葛之遗16.齐师伐我17.弗敢专也18.小信未孚19.大小之狱20.齐师败绩21.彼竭我盈22.夫大国,难测也23.望其旗靡2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5.能谤讥于市朝26.时时而间进27.引喻失义28.深入不毛29.以彰其咎30.猥自枉屈31.遂许先帝以驱驰【答案】1.讨厌,憎恨;2.祸患,灾难;3.停止,放弃;4.指人固有的羞恶之心;5.愤怒的样子;6.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7.神色变得沮丧;8.摘下帽子,光着脚;9.道歉;10.明白,懂得;11.超过约定期限;12.疾走,跑13.训斥,呵责14.羡慕;15.给予,赠送;16.军队;17.独自享有;18.使信服;19.指诉讼事件;20.大败;21.充满,指士气正旺盛;22.推测,估计;23.倒下;24.君主左右近侍之臣;25.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26.间或,偶然;27.称引、譬誉;28.长草木29.公布;30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31.奔走效劳【解析】注意一些词类活用的现象,严格的按照课下注释。二、解释下列多义词。1.为(1)向为身死而不受(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2.徒(1)亦冠徒跣(2)徒以有先生也3.朝(1)朝服衣冠(2)于是入朝见威王(3)皆朝于齐4.遗(1)以光先帝遗德(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答案】1.动词,阻断/副词,极,最/动词,消失/绝妙/断,停止;2.介词,于,文中是“在”的意思/连词,如果;3.代词,他的/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代词,他,指愚公/代词,在这指自己;4.凭借/连词,来/任命/用【解析】注意根据句意来进行解释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1.故患有所不辟也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所识穷乏者得我也4.乡为身死而不受5.故不错意也6.仓鹰击于殿上7.四支僵劲不能动8.同舍生皆被绮绣【答案】1.“辟”同“避”,躲避;2、“辩”同“辨”,辨别;3、“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4、“乡”同“向”,先前、从前;5、“错”同“措”,施行、置办;6、“仓”同“苍”,青色;7、“支”同“肢”,肢体;8、“被”同“披”,穿着【解析】找出里面的通假字后,需要进行一定的解释。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义:今义: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古义:今义:3.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今义:4.日再食古义:今义:5.媵人持汤沃灌古义:今义: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今义:7.录毕,走送之古义:今义:8.又何间焉古义:今义:9.小大之狱古义:今义:10.弗敢专也古义:今义:11.牺牲玉帛古义:今义:12.肉食者鄙古义:今义:13.衣食所安古义:今义:14.今齐地方千里古义:今义:15.私我也古义:今义:16.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17.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18.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19.由是感激古义:今义:20.临表涕零古义:今义:【答案】1.能够用来/能够;2.这,指示代词/判断动词,是;3.益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含在一起;4.两次/又一次;5.热水/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汤水;6.借/虚伪的;7.跑/行走;8.参与/隔开不连接;9.指诉讼事件/监狱;10.独自享有/只,专门;11.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为正义献出自己的生命;12.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13.安身/安定;14.土地方圆/某一区域;15.偏爱/自私;16.扩大/开始营业;17.感到惭愧、遗憾/极为仇恨;18.社会地位低微,见识浅短/道德品质十分恶劣;19.感动、感激/感谢;20.眼泪/鼻涕【解析】古意与今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希望同学们注意区分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2.轻寡人与3.请广于君4.天下缟素5.腰白玉之环6.卒获有所闻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8.手自笔录9.一鼓作气10.神弗福也11.朝服衣冠12.吾妻之美我者13.私我也1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5.闻寡人之耳者16.躬耕于南阳17.北定中原18.亲贤臣,远小人【答案】(1)动词作名词,获得生存的手段;(2)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轻;(3)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扩充;(4)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5)名词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6)动词用作名词,收获;(7)名词用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8)名词用作状语,用笔;(9)名词用作动词,击鼓;(10)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11)名词用作动词,穿戴;(12)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13)形容词作动词,偏爱;(14)名词作状语,当面;(15)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16)名词作状语,亲身;(17)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北;(18)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解析】里面的词类活用现象,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搞错了,另外要加以解释。六、用现代文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熊掌也。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