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三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0课《三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0课《三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0课《三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0课《三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重视诵读训练,养成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习惯,提高文言文的诵读和翻译能力。2.了解三峡的相关知识,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3.学习并掌握文中的多义词语、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4.感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重点】1.重视诵读训练,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的诵读和翻译能力。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2.学习并掌握文中的多义词语、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养成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习惯。【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郦道元及其本文写作背景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你认为什么样的地势才称得上“峡”?是的,“峡”的基本特征应为两山夹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郦道元的《三峡》,感受壮观瑰丽的三峡风光。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10三峡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一)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本文作者及其写作背景。1.介绍三峡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全长约二百公里。(PPT图片显示三峡的特征)2.走近作者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课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况,在课堂上交流。郦道元(约470—527),北魏地理学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生平好学,博览全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成年后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写《水经注》。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3.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课内容做准备。《水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记述江河分布的地理专著,旧说是汉末桑钦所作。郦道元嫌其过于简略,便为之作注,使原文内容大为丰富起来,所以叫作《水经注》。这部书兼有科学性与文学性,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地理著作。郦道元注《水经》跟一般注书不同,《水经注》中有的引证古籍,有的描述亲身见闻,把祖国的河流所经过的重要地区的民情习俗、民间传奇、历史故事穿插其中,内容非常丰富,字数比原文多出几十倍。每条注文几乎都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不论是文学上还是地理上的价值,都大大地超过《水经》本身,对于后世散文的影响很大。4.预习检查,夯实基础。读一读加点的生字词:略无阙处(quē)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û)重岩叠嶂(zhàng)夏水襄陵(xiāng)乘奔御风(bēn)绝巘(yǎn)林寒涧肃(jiàn)泪沾裳(cháng)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1.美文美读教师: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这课的课文朗读,并要求学生注意节奏和停顿。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学生自由读;学生齐读课件展示朗读要求:①读音准确②停连恰当③富有节奏④读出情感师提示:本文多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师点拨:注意学习处理语速、语调、重音的方法,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的要求。如第一段稍高昂,语速适中;第二段语速加快,读出气势;第三段语气舒缓,语速略慢,读出清幽之气;第四段语气低沉,语速稍慢,读出凄美之感。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听读和朗读了课文,下面我们思考: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学生讨论,然后抢答。)学生1:山学生2:水教师归纳:作者是从山和水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现在我们一起深入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这些山水又有什么样的特点。2.自主感知——读懂课文【自学内容】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疏通文意。【自学方法】理清每个字、词的解释,运用六大翻译法,逐字逐句的翻译,注意重点字词要翻译到位。先翻译重点字词,再翻译句子。①根据注释。②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用翻译。③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适当调整语序。④把省略的内容补译出来,使译文通顺准确。【自学时间】5分钟重点字词: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空缺。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良:实在,的确,确实。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沾:打湿。裳(cháng):衣服。文章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嶂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宣布,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1200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船行得快啊。春冬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几声泪沾裳!”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积累了重要的文言字词,并在此基础上熟读了课文,初步领略了三峡之美,为下一节课的赏读奠定了基础。请同学们课后背诵、默写课文,并试着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我们小学学过一首诗,叫《早发白帝城》,还记得吗?生:记得。师:背一下。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师: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生:三峡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峡》的大致内容,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赏析《三峡》。二、深读课文,合作探究(一)回顾所学1.齐读课文2.请几位学生分段梳理课文翻译。(二)字词句归纳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把本文重点字词句归纳一下。1.通假字教师:同学们,先在课本找一下本课的“通假字”,然后归纳回答。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2.古今异义教师:同学们,先在课本找一下本课“古今异义”的字,然后归纳回答。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假如,如果。今义:从,由。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许,也许。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不以疾也古义:快。今义:疾病。良多趣味古义:甚,很。今义:好。3.一词多义教师:同学们,我先展示一下本课“一词多义”的字,然后你们根据课本注释和语境推动回答。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假如,如果)回清倒影(清波)清荣峻茂(清澈)4.词类活用教师:同学们,我先展示一下本课中“词类活用”的字,然后你们根据课本注释和语境回答。虽乘奔御风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素湍绿潭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的水。每至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下霜。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空谷传响形容词(动词)作名词,回声。5.文言句式教师:同学们,我先展示一下本课中“文言句式”,然后我们一起来分析归纳这些句子的特点。省略句: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三)合作探究,回答问题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然后讨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从山和水两方面来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雄奇美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水势浩大,江流湍急———奔放美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清幽美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凄婉美2.为什么描写山势只有寥寥数笔的勾勒?作者写山势,重点突出其“连”而“高”的特点,为下文写长江的水势和江水给两岸带来的四季景色作了铺垫。正因为山势高峻,才使得夏季水势险恶,“沿溯阻绝”;正因为“重岩叠嶂”,才会出现“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奇景;正因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且难见“曦月”,才能使人在秋日倍感“林寒涧肃”,十分凄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三峡,重在写“水”。3.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呢?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4.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5.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前句是概述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情况下,船只因江水流速过急,不会冒险出发,但在“王命急宣”的情况下,船只一旦启航,便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是通过一般和特殊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性叙述,表现夏日的长江水势大,流速快。6.本文结尾引用渔歌起到怎样的作用?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从内容上看,一方面渲染了秋天的肃杀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贫穷的人,从侧面展示了兰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三峡七百里”“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总结了全文,升华了文章中心。教师总结:在行文的过程中,如果恰当引用古人诗词佳句,不仅可以准确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可读性,使文章更具音韵美。三、拓展延伸教师:郦道元的《水经注》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李白、柳宗元等写山水的作品都深受其影响。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阅读后讨论分析,教师适当点拨。)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都写两岸连山重重叠叠。四、课堂小结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文的主题。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