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申论模拟170_第1页
浙江申论模拟170_第2页
浙江申论模拟170_第3页
浙江申论模拟170_第4页
浙江申论模拟17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申论模拟170申论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3.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给定资料

1.5月的H省S市,乡村里满眼绿色,山坡上不时可以遇见悠闲吃草的牛羊,一派田园牧歌景象。

“真没想到,疫情刚过,军分区的政委就亲自给咱们送种子、送肥料呢!”H省S市L村脱贫户向兵洲说。

L村是S市军分区直接帮扶的4个贫困村之一,在军分区的协调下,村里建成了7座5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还发展了特色养殖,为村集体每年增收25万多元。原本2019年底,这4个村都已脱贫。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军分区了解情况后,立刻给予资金、技术、物资的支持,帮助村里渡过难关。

“疫情防控期间,要不是人武部帮忙,我的3500只鸡,六七百斤鸡蛋怕是要‘砸在手里’了,搞不好有可能返贫。”L村民兵连长小谌说。

小谌是退伍军人,年轻力壮,但因家有重病病人致贫。5年前,Z区人武部将他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外派学习培训、上门技术指导、联系外销途径等多种方式帮助他发展规模养鸡。他逐渐成长为当地致富带头人,许多贫困户在他带领下,一起提前脱贫。

“疫情发生后,城里、村里都实行封闭管理,货运基本停止,鸡蛋不卖,时间长了就坏了,鸡饲料都快吃完了。”小谌心急如焚的时候,接到了Z区人武部部长的关怀电话,“你有啥困难尽管说!”小谌把难题一说,区人武部立刻帮忙联系了S市的几个居民小区,通过小区团购的方式,小区分批组织货车到村里“扫货”,小谌和全村农民滞留的农产品,立刻销售一空。

无独有偶,疫情期间,军分区重点扶持的小龙虾养殖产业也受到了冲击。

“受疫情影响,小龙虾销路不畅,价格下滑,村集体刚刚流转、平整了200亩地准备做稻虾养殖,没想到招商很不顺利。”L村支书年初很头疼。他把困难向对口帮扶的Z区人武部一反映,人武部立刻与区招商局等有关部门协调,加大招商力度。很快,S市志顺双勇家庭农场就被引进了过来。

“我们帮助村里建起了小龙虾养殖产业,就必须把这个产业扶持好。”S市军分区政委张爱华说,“绝不让脱贫群众因疫情返贫!”

2.C省B市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坪村,一座座黄土山昂然挺立,山路弯弯,勾勒出西北独有的苍茫景象。山有山脊,54岁的村支书老任则是这座小山村的脊梁。

“脱贫攻坚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咱也要对得起老百姓的期望。”塑料大棚里,老任皮肤黝黑,近15年的村支书生涯,老任跟着这个小村庄一起经历了翻天巨变。老任参加工作之初,村里连个像样的办公场所都没有。而这个深度贫困村里破败不堪的景象更是在不断地鞭策他,老任逐渐明白,他不只是一个“上传下达”的“传话筒”,而应该是带领群众走出困境的领路人,扛起村庄希望的“脊梁”。

过去,村里的路又窄又破,两头牛都过不去。老任决定优先解决行路难的问题。2011年,在多方努力下,袁家坪村有了第一条“主干道”,这也是老任最骄傲的事之一。通过推广双垄沟播、平整土地等举措,日子逐年好转,但老任知道许多村民还生活在贫困里。

2013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给这个小村庄撒下了曙光。

“不抱紧产业,脱贫就没有希望。”老任认识到,因地制宜搞产业,才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一亩园十亩田”,一间占地半亩的塑料大棚每年可收入4000元。通过招商引资和多次研究,2017年,当地决定把塑料大棚种植无籽西瓜定为核心产业进行发展。

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合作解决,但最难的还是“人”的工作。当地早已习惯传统种植方式,尽管有政府资金扶持,但保守的思想却让新的产业难以推广。本不善言辞的老任只能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对比较固执的村民,他一个月要入户十次以上。难免有争吵,但他从不放在心上。“这个黑脸支书,脸黑心红度量大”是村民对他的评价。

老任心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天大的事”。2018年,肾结石住院手术期间,正值一批大棚开工建设,病床上他依然坚持工作,手术后仅十天便返回工作岗位。

作物有了,但怎么卖个好价钱?为了解决销路问题,老任用三轮车拉着货前往各地,了解市场行情,最忙的时候,三天两夜跑了5个县区。如今,这已成为他每年7月份的“习惯动作”。

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许多村民纷纷加入了大棚种植的行列。现在,村里已有塑料大棚892座,日光温室50座。同时通过流转土地,建成袁家坪村蔬菜产业园。除去分红,建档立卡贫困户来此务工,每天还有100元的收入。

产业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转机。55岁的老张是袁家坪村的脱贫户,过去一家四口人的年收入刚刚过万,身患残疾的他无法从事重体力活,如今通过公益性岗位、在产业园打工等方式,每年收入可达4万元。

这个过去贫困发生率曾高达73.18%的荒凉小村,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贫困发生率为0。同时,全村9个村民小组全部接入自来水,村组道路硬化33千米。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干部,群众安心我才能睡得踏实。”老任说。

3.白墙红瓦的小楼,干净整洁的庭院,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畅通平坦的通村公路……冬日暖阳下,位于三台县紫河镇红花园村的新村聚居点格外引人注目。

“自从搬进新房子,日子是越来越好啰!”年过六旬的杨洪培从土坯房搬迁到聚居点,开启美好新生活,生活条件改善了,她还在村合作社找到份好工作,儿子在外务工也更放心。

窥一斑而见全豹。“十三五”期间,某市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按照“群众自愿、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高标准制定搬迁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强力推动规划落地落实,实现搬迁规划与后续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三同步”,让搬迁群众住进新房子、找到新工作、过上好日子,实现从贫困到小康的跨越。

“十三五”期间,全市5435户14624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帮扶100%覆盖,脱贫100%实现。

______

“易地扶贫搬迁是针对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实施的一项专项扶贫工程。”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的是通过“挪穷窝”“换穷业”,实现“拔穷根”,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的脱贫发展问题。

易地扶贫搬迁,“搬迁谁”是核心。某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居住房屋多数年老失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多部门联动发力,保障群众住房质量安全。由市发改部门牵头,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房屋选址,住建部门负责质量安全监管,各项目县(市、区)通过入户调查摸底、搬迁户自愿申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级公示确定搬迁对象等程序,在全市精准识别出5435户14624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截至目前,按照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自筹不超过1万元的政策要求,采取统规统建与统规自建相结合、分散安置与集中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符合国家质量安全的易地扶贫搬迁住房5435套,搬迁群众全部入住新房,实现住房质量安全有保障的目标。

______

走进梓潼县文兴镇火花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水电气供应畅通,每家门前有院坝有花园,还有贯通的水泥路……一派现代新农村气息扑面而来。火花村村民田为礼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新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既要让群众“搬得出”,更能“稳得住”。“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贫困群众在地理位置上的迁移,而且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建、城乡格局的重构。”该负责人说,在建设住房的同时,还狠抓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提升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某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大多远离县城、中心镇,交通基础较为落后,群众就业就医就学十分不便。如何改善提升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在建房选址时,各项目县(市、区)依据“四靠近”原则,主要将搬迁群众安置在靠近村相对集中居住地、城镇、产业园区等地方。“十三五”期间,某市累计修建饮水管道97千米、道路503千米、文化生活广场4处等配套设施。

不断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让搬迁群众享受更便捷舒适的新生活。如今,全市106个集中安置点均实现了水、电、道路、广播电视、通信网络“五通”,同步建设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在有条件的安置点建设了文化活动室、医疗卫生服务室等,使搬迁群众出行难、就业难、就医难、就学难等状况明显改善,让搬迁群众共享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群众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______

易地扶贫搬迁,“能致富”是目的。“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还要让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过上好日子。”该负责人表示,就是以“输血”+“造血”助力脱贫攻坚,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发展产业,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确保搬迁群众实现脱贫奔小康的目标,某市各项目县(市、区)通过发展壮大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加强技能培训等,拓宽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让群众脱贫致富有路子,赚更多“票子”。

三台大力发展藤椒、麦冬等种植业;梓潼探索“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盐亭发展果桑现代种养业;北川、平武发展高山特色农业产业……如今,各地聚集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后就业能力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全市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脱贫6104人,通过就业扶持带动脱贫2394人,通过资产收益方式带动脱贫189人,通过社会兜底方式帮助脱贫2669人,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脱贫3268人。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了帮扶100%覆盖,脱贫100%实现。

4.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完胜、全面收官之年。今年,我们既要全面完成剩余减贫任务,又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2019年10月,D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为此,D市着力在建立健全防贫长效机制上下功夫,防止返贫致贫,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考验。2019年以来,D市没有一户建档立卡脱贫户返贫,没有一户非贫困低收入户致贫。

“看病时帮我筹集医疗费用,出院后帮我办理慢性病卡,还专门给我公公、婆婆申请了低保……要不是有这么多好政策,我真不知道怎么迈过这道坎儿!”受益于D市防贫监测预警系统,突患白血病的市民王某及时得到救助,没有滑入贫困行列。34岁的王某,是D市重点关注的非贫困低收入户。2019年4月,因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住院,医疗费用的自付部分达到6万多元。“我们家6口人,公公患有脑血栓,长期卧床;两个孩子才几岁,需要人照顾;平时我们就靠种地和打零工生活,忙活一年也就收入两万七八。”王某说,这么高的住院费用,她家真是负担不起,更别说后期的治疗了。

“全市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因缺乏劳动力致贫的比例高达95.9%;像王某这样的非贫困低收入户,突发疾病导致贫困的占比也是相当高的。”D市扶贫办常务副主任X说,为此,该市在做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办法,并启用防贫监测预警系统,有效破解一边不遗余力脱贫、一边猝不及防地返贫致贫的“沙漏式”扶贫难题。

按照该实施办法,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年度国家扶贫标准1.5倍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学等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影响基本生活的家庭,按程序纳入监测范围。当他们因病就医、发生事故等出现家庭大额支出,且支出金额超过预先设定的预警线时,防贫监测预警系统就会向相关部门发出提示。

“去年8月,我的小儿子得了重病,医保报销后自付费用超过了17万元,多亏政府给我们上了防贫保险,保险公司赔付了9.59万元。”D市某村村民Z说,正是这种真金白银的救助让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2019年,D市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设立精准防贫保险,每年由市财政拨付470万元专款作为防贫保险金,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为全市10%左右的农村人口购买保险,重点救助有返贫致贫风险的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困低收入户。

“精准防贫保险保障对象不事前确定、不事先识别。表面上,我们只是为D市10%的农村人口购买了防贫保险,但由于没有具体到个人,所以我们的保障范围实际上是全市约109万农村人口的全覆盖。”副主任X说,这意味着从源头上筑起发生贫困的“拦水坝”,能有效避免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困低收入户返贫致贫。

精准防贫保险重点关注3类人群,即因病(残)、因学、因灾(突发变故)导致支出变化的家庭。当D市医保、教育等相关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他们面临返贫致贫风险时,将进行预警。这时,市扶贫办、乡(镇、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村和保险公司协调联动,进行信息收集、调查核实、评议等,并由保险公司为符合救助条件的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困低收入户发放防贫保险金。2019年以来,该市共发放精准防贫保险金160万元,119户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困低收入户因此受益。

一台台锁边机高速运转,一块块毛巾从工人手中滑过……近日,在D市号头庄乡官道庄村脱贫加工点,马某等10名工人全部返岗,其中4人是建档立卡脱贫户。

“我们是3月初复工复产的,复工用的口罩、消毒液、额温枪等都是乡里帮着解决的。此外,还给我们讲解防疫知识。”马某是官道庄村建档立卡脱贫户,也是该加工点的负责人。

马某肢体四级残疾,丈夫听力二级残疾,儿子视力一级残疾并患有癫痫病,最难的时候,家里连盐都买不起。2016年,凭借号头庄乡扶贫办资助的两台锁边机,马某不仅摆脱了贫困,还创办了脱贫加工点,带动村里家庭条件不好的姐妹共同致富。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她们的脚步。“这个加工点承载着马某和另外9户低收入家庭的希望,加工点一天不开工,她们就一天没有收入。”马某说,“像管道庄村这样的脱贫加工点全市一共有17个,相对来说他们抗风险能力较差,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增强抵抗力。”目前,该扶贫加工点每天加工毛巾2万条,操作熟练的工人每天可以挣70元左右,不太熟练的也可以挣到50元。

为确保“不因疫情影响脱贫成色,不因疫情降低脱贫标准”,今年2月以来,D市开始实施“五个一批”行动,即返岗务工一批、扶贫企业带动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消费扶贫一批、政策保障一批。

作答要求第1题、

阅读“给定资料3”,在横线处填入这则资料的三个小标题。

要求:(1)准确、精炼;(2)三个小标题分条写并标注序号;(3)每条不超过20字。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1.精准施策,为贫困群众圆梦安居2.完善配套,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3.发展产业,拓宽脱贫奔小康之路答案解析:第2题、

结合“给定资料2”,谈谈为什么说村支书老任是这座小山村的“脊梁”。

要求:紧扣资料,分析透彻,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之所以说他是这座小山村的“脊梁”,是因为他是带领群众走出困境的领路人,扛起了村庄的希望,总是在关键时刻挑大梁,具体表现在:1.解决行路难的问题。在多方努力下,修建主干道。2.多举措改善民生。推广双垄沟播、平整土地等。3.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把塑料大棚种植作为核心产业进行发展。4.脸黑心红度量大。耐心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打破保守思想的束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