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第1节电势能和电势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第1节电势能和电势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第1节电势能和电势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第1节电势能和电势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第1节电势能和电势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第1节电势能和电势A组·基础达标1.关于同一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B.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小C.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D.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减小【答案】C【解析】电场是客观存在的,而电场线是假想的,A错误;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越强,B错误;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渐渐降低,C正确;负电荷沿着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D错误.2.(多选)一个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了5×10-6J的功,那么()A.电荷在B处时将具有5×10-6J的电势能B.电荷在B处将具有5×10-6J的动能C.电荷的电势能削减了5×10-6JD.电荷的动能增加了5×10-6J【答案】CD【解析】依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可知,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C正确;依据动能定理,外力(电场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电场力对物体做功为5×10-6J,物体的动能就会增加5×10-6J,故D正确.3.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一对平行金属板,假如两极板间距不是足够近或者两极板面积不是足够大,即使在两极板之间,它的电场线也不是彼此平行的直线,而是如图所示的曲线(电场的方向未画出).在图中,若上极板带正电,虚线MN是穿过两板正中心的一条直线,则关于这个电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场强小于b点的场强B.d点的电势低于c点的电势C.平行金属板之间的电场,可以看作匀强电场D.若将一正电荷从电场中的任一点由静止释放,它必将沿电场线运动到负极板【答案】B【解析】由电场线疏密可知,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A错误;上极板带正电荷,电场线方向由c指向d,故φc>φd,B正确;由于电场线不是平行等间距直线,所以平行金属板间电场不能看作匀强电场,C错误;由于有的电场线不是直线,所以电荷不肯定沿电场线运动,D错误.4.(多选)如图甲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一条直线,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动身,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AB运动到B点,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关于A、B两点的电场强度EA、EB和电势φA、φB的关系,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EA>EB B.EA<EBC.φA>φB D.φA<φB【答案】AC【解析】由v-t图像可知,电子做的是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减速运动,电子受到的电场力就是其所受的合外力,即电场力越来越小,由F=Eq可知,电场强度越来越小,即EA>EB,A正确;由于电子带负电,其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则电场强度的方向应为由A指向B,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可得φA>φB,C正确.5.如图所示,Q是带正电的点电荷,P1、P2为其电场中的两点,若E1、E2分别为P1和P2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φ1、φ2分别为P1和P2两点的电势,则()A.E1>E2,φ1>φ2 B.E1>E2,φ1<φ2C.E1<E2,φ1>φ2 D.E1<E2,φ1<φ2【答案】A【解析】由正电荷四周电场线的特点可知E1>E2,沿电场线方向电势渐渐降低,可知φ1>φ2,A正确.6.如图所示,在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A、B、C三点,A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B点为连线上距A点距离为d的一点,C点为两点电荷连线中垂线上距A点距离也为d的一点,则下面关于三点电场强度E、电势φ的关系,正确的是()A.EA=EC>EB,φA>φBB.EB>EA>EC,φA>φBC.EA<EB,EA<EC,φA>φBD.因为电势零点未规定,所以无法推断电势凹凸【答案】B【解析】由电场的叠加,在中垂线上,A点合场强最大,即EA>EC,在两电荷连线上,A点合场强最小,即EB>EA;电场线由A指向B,则φA>φB,B正确.7.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场中,均有相互对称分布的a、b两点,其中a、b两点电势和场强都相同的是()【答案】C【解析】因为电势是标量,并且a、b在题中的四个电场中具有对称性,故四个电场中a、b两点的电势都是相等的,而电场强度是矢量,A图中两对称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图中两个场强叠加后,a点的场强方向斜向右上方,b点的场强方向斜向右下方;C图中两对称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都是水平向右;D图中a点的场强方向向上,b点的场强方向向下,因此只有C正确.8.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带相等电荷量的正电荷q1和q2,它们分别固定在A、B两点,CD为A、B连线的中垂线.现将正电荷q3由C沿CD移至无限远处,在此过程中()A.q3的电势能渐渐增加B.q3的电势能先渐渐增加,后渐渐削减C.q3受到的静电力渐渐减小D.q3受到的静电力先渐渐增大,后渐渐减小【答案】D【解析】CD线上各点场强方向均为C→D,场强大小先渐渐增大,再渐渐减小,所受静电力先渐渐增大,再渐渐减小,C错误,D正确;静电力始终对电荷q3做正功,电势能渐渐减小,A、B错误.9.将带电荷量q1=+1.0×10-8C的点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到匀强电场中的P点,需克服电场力做功2.0×10-6J,q1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是2.0×10-5(1)P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2)电荷的电势能在移动过程中如何改变?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是多少?【答案】(1)2000N/C,向右(2)增加2.0×10-6J【解析】(1)E=eq\f(F,q1)=eq\f(2.0×10-5,1.0×10-8)N/C=2000N/C,方向向右.(2)无穷远处电势能为零,电荷在由无穷远处移到该点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在P点的电势能等于该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的功Ep=WP∞=2.0×10-6J.B组·实力提升10.(多选)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以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e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B.M在b点的动能小于它在a点的动能C.N在d点的电势能等于它在c点的电势能D.N在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答案】AB【解析】由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指向轨迹的凹侧,可知M受到了引力作用,N受到了斥力作用,故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故A正确;M从a点到b点电场力对其做负功,动能减小,故B正确;粒子N从c点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C错误;N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故D错误.11.如图所示的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水平向左.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从O点动身,初速度的大小为v0,在电场力与重力的作用下,恰能沿与场强的反方向成θ角的方向做直线运动.求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其电势能与在O点的电势能之差.【答案】eq\f(1,2)mveq\o\al(2,0)cos2θ【解析】设小球的电荷量为q,因小球做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电场力Eq和重力mg的合力必沿初速度反方向,如图所示.有mg=Eqtanθ由此可知,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eq\f(F合,m)=eq\f(\f(mg,sinθ),m)=eq\f(g,sinθ)设从O点到最高点的路程为s,有veq\o\al(2,0)=2as运动的水平距离为l=scosθ联立解得电场力做功W=-qEl=-eq\f(1,2)mveq\o\al(2,0)cos2θ电势能之差ΔEp=-W=eq\f(1,2)mveq\o\al(2,0)cos2θ.12.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电场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于O点,当小球静止时,细线OA恰好呈水平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2)若用外力使小球绕O点做半径为L的圆周运动,沿圆弧(图中虚线)从A点运动到O点正下方的B点,求此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做的功.【答案】(1)eq\f(mg,qsinθ)(2)-mgLeq\b\lc\(\rc\)(\a\vs4\al\co1(\f(cosθ,sinθ)+1))【解析】(1)小球静止在A点时,依据平衡方程得qEsinθ-m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