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华文明为什么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其一,地理环境因素。我国周边为海洋、高山、草原、荒漠等,东中部地区有幅员广阔、资源丰富的平原与盆地。这样的地理环境自成一体。在我国内部,地貌复杂、生态多样,许多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利于人口聚集,形成了整体互补、相对自足的地理格局。距今一万年前,中国辽阔大地上就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独立发展的早期文化。在新石器时代,这些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已颇具规模。随着生产进一步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一些区域文化出现某些国家的初始形态,呈现“万邦林立”的局面。分散的早期文明各自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逐渐有了复杂的互动交流。这种交流让人们意识到,和平相处、互相学习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在中华文明早期发展进程中,不同地区文明聚落相互包容协商、文化交流融合,就成为处理相互关系的理性选择。后来,由于中原华夏文明所处地理位置和资源相对优越,形成了具有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呈现出周边向中心汇聚、内部自足更新的发展态势,后来被学界形象地称为“重瓣花朵式”结构,而中原文化就是整朵花的“花心”。《尚书·尧典》记载了帝尧时代“协和万邦”的情境。这种“协和”不断吸纳、融合周边族群与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包容,是通过文化影响的扩大而非武力征服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其二,文化发展的自信开放。除了地理环境的客观因素,文化发展上的主观追求更不容小觑。《左传·哀公七年》对大禹时代“涂山之会”的记载中说“执玉帛者万国”,意思是许多文明对中原文明表现出景仰。到了殷周时代,中华文明已经发展出较为完备的文字体系和成熟的礼乐文化。系统而完整的西周礼乐制度,从礼器到乐器等,形成了严格的使用规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周礼文化也与其他地方文化不断融合。先秦时代百家争鸣,不同流派提出各种思想,相互争论又相互学习,使得那个时代学术思想大放异彩。后世许多思想的核心内容在那个时代萌发,中国成为古代轴心文明发祥地之一。秦汉以后,中国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大一统国家,发展出在古代社会较为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相对完备的治理体系。高度发达的文化、统一稳定的国家、治理有效的制度、勤劳坚毅的民众,加上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历代“以农为本”的基本国策,让中华文明在人口数量、经济实力、政治发展和思想文化上长期领先于世界,不仅对周边少数民族保持着巨大吸引力,对亚洲和世界文明进步也作出巨大贡献,产生深远影响。中华文明长期高度发达、绵延不断,让中华民族从未向外部敌人屈服,也发展出鲜明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这种心态并不是盲目的文化优越和文化自大,而主要表现为对如何看待天下、如何与天下共处的一种自信博大胸怀。在古人眼里,大同社会是理想,天下是一家人,文化上认同就可以和平相处。其三,天下大同的传承弘扬。天下大同理念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根本因素。在古代社会,治理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多民族的超大型国家,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历朝历代都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其中,文化上的包容接纳也是一种有效手段。中国人很早就有天下大同理念,提出“以德服人”“有容乃大”的理念,“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的价值取向。狭隘的种族、地域等观念,从来都不是中华文明的主流。太平之世是一种政治理想,是一个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的大一统社会。文化是维系这种太平的重要纽带,提倡统治者致力于使“声教讫于四海”,“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用道德教化、文化影响而非武力征服来维护天下稳定。对于思想和文化的差异,应以博大胸怀“通万方之略”,抱持“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念,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处理文明之间的关系。同时,中国人主张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西周末年,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认为“以他平他谓之和”。这意味着“他”不能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多元要素之间通过互动、互补达到平衡、和谐状态。这种观念深刻影响后世。比如儒释道三大文化形态,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而不是以消灭对方为目的,充分体现了“和而不同”。在今天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世界中,中华文化这种“和而不同”的融合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带着对“和而不同”的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来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促进世界各国相互理解与信任,夯实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这正是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体现。历史充分证明,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发展繁荣。(摘编自王学典《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整体互补、相对自足的地理格局不仅为早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也对其后的文化发展产生影响。B.中华文明的发展在重大领域长期领先于世界,在此过程中,发展出文化主体意识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C.太平之世是一种政治理想,实现理想的根本手段要靠文化,“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不是武力征服。D.中国古代的“和而不同”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世界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繁荣。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多角度援引史料与说法,阐述了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形成与发展过程。B.中华文化呈现出“重瓣花朵式”结构,这意味着中原文化始终是文化的中心。C.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使得学术思想大放异彩,将中华文明推向了历史新高度。D.文化之间交流学习有其前提条件,文化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而不同。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A.满清时期强制性剃发留辫改变了汉人的习俗,但清王朝的统治又采用了汉文化。B.地域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民俗,“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C.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向外扩展,主要体现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社会关系中。D.汉字词汇中的外来语,沿用至今,实际上就是汉民族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见证。4.文本中所阐述的三个方面的原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请根据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八千年的凝视姜明我看到一只龟甲。但这不是刻画甲骨文的龟甲,它比甲骨文早了四千多年。这无疑是一只相对完整的上古龟甲。褐黄色的背甲上,主纹路呈一“王”字造型,中间那一横,尤其深刻清晰;下面的横笔,被一道短竖串联,与再下面的笔画构成了叉腿站立、双臂舒展的象形文字的“人”字造型。但这只是纹路,并不是文字。背甲上有大小孔洞若干,边缘有残缺。初看,除了上面没有文字,与其他古龟甲无异。不解它为何会出现在展厅如此显赫的位置,一看简介,立刻倒吸一口气,束手恭立,急切凝视。我找到那只眼睛了,龟甲的左腰部位置,一只眼睛安静地与我对视。不需要辨认、甄别、解读,它就是一只眼睛。八千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上生活的先民们,在这只龟甲上画了这么一只眼睛。为什么要画?为什么只画一只?有人说可能与巫术有关。作为人与鬼神之间通灵交流的媒介,巫术一向秘不示人,只存在于王权神权等特权阶层,镌刻着甲骨文的龟甲,当它完成占卜问卦之后,是要被秘藏或被集中销毁的。统治阶层宣扬王权神授,神是怎样授权的,道理都在龟甲上,但是就不告诉你。贾湖龟甲上的这只眼睛,是人神之间的一座渡桥吗?八千年来它一直未曾合眼,那么它看见了什么?一定看到了四目仓颉。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论岁数是比贾湖龟甲小三千五百岁的后生,有感于黄帝军令在传达过程中失真导致战争失败,痛下决心发明文字。“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跃动,文字的发明让魑魅魍魉无以遁形,让丰收成为天意,让混沌蒙昧的天宇之间,出现了澄澈如洗的人的凝眸,以及晓畅明亮的人的交流。人类最伟大的成就是发明文字,文字让人类的活动和思想成为信史。文字除了记录人类活动、思想和科技进步以外,还把感情和观点引进历史。仓颉是神话中的人物,文字肯定不是他发明的,文字的发明一定是勇于改变现状的先民们代代智慧累积的结果。长了四只眼睛的仓颉,无非是后人的一种借喻,大地磅礴无边,岁月千秋万载,两只眼睛根本盛放不下,就让四只眼睛来收纳这一切吧。但是且慢,仓颉看见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看见了,而仓颉用文字记录下来,一切就能与岁月共久长了。一定看到了王懿荣。这位晚清重臣、金石专家,当他在中药里叫龙骨的龟甲上发现了刻画整齐的神秘字符时,电光石火般的震颤接通了他的任督二脉,也接通了复活一个三千多年前的雄强王朝的笔画密码。《史记》言,“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眼前的有字龟甲,难不成就是史书和传说中先人们的占卜工具?南书房行走王懿荣的满腹诗书,让他凝视龟甲的目光因惊喜而闪亮,因闪亮而仁慈。他急切地站起身来,敲开了一家又一家中药铺子的店门。罄尽家财,他搜集京城所有药房里的龙骨,累计有一千五百多块。虽然他并不能完全明白这些龟甲上的字符到底意味着什么,但他隐隐约约感知到,碾磨成齑粉的龙骨不一定能治病,但一定可以强心和壮胆;号称龙骨的龟甲尽管非常脆弱,但是或可以成为精神脊梁——彼时,腐朽的清王朝内忧外患、四面楚歌,特别需要一些精神力量来鼓舞人心。但是王懿荣太天真了,就在他发现甲骨文半年以后,八国联军的炮火响彻紫禁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弃城逃窜,作为防务重臣的王懿荣不甘为俘虏,跳井殉国。还来不及破译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信息,他手中的龙骨就虚化为了所谓的文人风骨。当然这也可能是龙骨的价值之一,没有文字的流传和提炼,人等同于蒙昧的野兽,所谓的士大夫精神,所谓的文人风骨,肯定是难存的。一定看到了王国维。王懿荣身后,刘鹗站了出来,罗振玉站了出来,王国维站了出来,郭沫若站了出来,一代代甲骨文大师接续钻研,就是为了破译龟甲上的文字到底是什么,有什么背景、意义。都知道那是问卜工具,但是问卜之外,也有叙事,一层层历史的迷雾被廓清,一个威风凛凛的殷商王朝扑面而来。王国维是甲骨文前期研究的集大成者,他之前的罗振玉等人,主要成就还是辨字和释义,而王国维在二十世纪初期就开始以甲骨文为工具来研究殷商历史,证实了《史记·殷本纪》里所记录的殷代世系的真实存在。以他的研究为重要标志,中国新史学在甲骨上的道道刻符、声声问卦中奠基、形成。可惜王国维也选择了自杀。王国维之死充满玄奥,历来颇多解读,我们遗憾他在众多学科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之时的戛然而止,特别遗憾他的甲骨文研究事业的终结,以他的宽阔视野和学贯中西的功力,甲骨文研究本来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的。王国维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人间词话》的作者,他关于人生的三层境界之说,至今依然在不断流传。不知道他本人自沉昆明湖,又是哪一块龟甲上的哪一道裂纹,宿命般锁定了他的学术之殇?一眼八千年。此刻,我凝视着贾湖龟甲之眼的凝视。贾湖遗址总共出土十七件刻符器物,其中龟甲刻符九例、骨器刻符三例、石器刻符二例、陶器刻符三例。专家们称,贾湖遗址的发现再现了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的辉煌,与同时期西亚两河流域的远古文明相映生辉。这一只龟甲上的眼睛,与甲骨文的“目”字是那样的相似,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联吗?如果这种偶然的、单一的刻画很难被认定为是文字或者文字雏形,那么这样一种“注目”形态之承,这样一种龟甲载体之续,八千年的天地寥廓、风云际会,又何尝不在汉字中国的审美凝视之中?(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对贾湖龟甲纹路的描述,竭力往文字上靠拢,但作者看了简介之后,又否认这是文字,该龟甲与其他古龟甲无异。B.文字的发明让人的交流晓畅明亮,作者认为文字肯定不是仓颉发明的,四目仓颉只是后人的一种借喻,用四只眼来收纳一切。C.王懿荣发现并研究甲骨文是为了从中揭示出中华民族精神脊梁,不过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王懿荣的文人风骨难以存在。D.王国维研究甲骨文成果斐然,可惜他最后的结局令人遗憾,否则他在甲骨文的辨字和释义上会更进一步,让后人研究少走很多弯路。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以“我看到一只龟甲”开头,确定了全文的描写对象,即始终从龟甲出发,引发出相关的人与事。B.贾湖龟甲的左腰部位置画了一只眼睛,引起了作者一连串的追问与思考,这只眼睛其实就是文章的文眼。C.文章将对王懿荣的评说置于腐朽的清王朝历史背景之中,揭示了甲骨文研究与社会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D.文章将八千年的时间跨度浓缩于“展厅”空间里,而“我”的所见所思所感,均是对展厅简介的形象化表达。8.文章为何说“我凝视着贾湖龟甲之眼的凝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9.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贾湖龟甲之眼在汉字中国的“审美凝视”之中。本文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上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磾。”日磾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乙丑,诏立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丙寅,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受遗诏辅少主,又以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光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为人沈静详审,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日磾在上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上尤奇异之。日磾长子为帝弄儿,帝甚爱之,其后弄儿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磾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上闻之,大怒,日磾顿首谢,具言所以杀弄儿状。上甚哀,为之泣,已而心敬日磾。上官桀始以材力得幸,为未央厩令。上尝体不安,及愈,见马,马多瘦,上大怒曰:“令以我不复见马邪!”欲下吏。桀顿首曰:“臣闻圣体不安,日夜忧惧,意诚不在马。”言未卒,泣数行下。上以为爱己,由是亲近,为侍中,稍迁至太仆。三人皆上素所爱信者,故特举之,授以后事。丁卯,帝崩于五柞宫,入殡未央宫前殿。(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材料二:忠邪亦易辨矣,而心迹相疑,当其前者亦易惑焉。武帝所托孤者三人,而上官桀为戎首,与霍光、金日磾若缁素之别。乃自其得当于帝者推之,其迹显,其心见矣。光、日磾非以逢帝之欲而为尔也,以自敦其行而不失为履之贞也。桀谢马瘦之责,而曰:“闻上不安,日夜忧惧,意不在马。”言未卒,泣数行下。桀非与国休戚之臣,厩令之职,在马而已,其泣也,何为而泣也?慎以自靖者,君子之徒也;佞以悦人者,小人之徒也。君子知有己,故投之天下之大,而唯见己之不可失;小人畏罪徼宠,迎人之喜怒哀乐,而自忘其躬。于此审之,忠邪之不相杂久矣。光与日磾天性近之,而特未学耳,桀乌足与齿哉?武帝以待光、日磾者待桀,不知桀也,且不知光、日磾也。知人之难,唯以己视人,而不即其人之自立其身者视之也。(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日磾上A左右B目不忤视者C数十年D赐E出F宫女G不敢近。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让,谦让,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其言不让”的“让”意思相同。B.谢,谢罪,与《孔雀东南飞》“谢家来贵门”“谢”意思不相同。C.下,交付,与《过秦论》“委命下吏”的“下”用法不相同。D.“何为而泣也”与《庖丁解牛》“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而”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霍光出入宫廷二十多年,小心谨慎,不曾有什么过失,郎官、仆射私底下看霍光,他行为举止有分寸。王夫之认为霍光是君子。B.金日磾不肯让自己的女儿进入后宫,又杀了自己在宫廷淫乱的长子,王夫之认为金日磾不是为了迎合皇上,他的行为敦实而忠贞。C.上官桀在武帝面前流泪,诉说自己对武帝身体的担忧,这让武帝甚为感动,但王夫之认为武帝不能识人,能辨识君子却看不出上官桀是小人。D.王夫之对君子与小人的认识有史实支撑,他认为识人之难,难就难在不能转换角度看人,不能从人的立身行事出发,思考这个人应该做什么事。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以为爱己,由是亲近,为侍中,稍迁至太仆。(2)忠邪亦易辨矣,而心迹相疑,当其前者亦易惑焉。14.王夫之认为上官桀是“小人之徒”,他这样说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赠苏少府白居易籍甚二十年,今日方款颜。相送嵩洛下,论心杯酒间。河亚懒出入,府寮多闭关。苍发彼此老,白日寻常闲。朝从携手出,暮思联骑还。何当挈一榼①,同宿龙门山。【注】①榼:盛酒的器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很早就听说了苏少府其人其事,今日才能见面畅谈。B.诗人慨叹他与苏少府均白发苍苍,彼此都闲得无聊,也没有人理睬他们。C.诗人与苏少府一同出入,在简单的动作中传递了心与心交流的丰富意蕴。D.诗歌内容清晰,符合诗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16.诗人与苏少府一见如故,情谊深厚。诗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寒假里,小李到广州游玩,在参观孙中山纪念堂时,景仰中山先生施行大道,不禁想起了《礼记·礼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2)七夕节,鹊桥相会的传说总是令人慨叹,不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在《鹊桥仙》中认为爱情重在情,不重在长相厮守。(3)山川风物、四时好景激发了文人墨客无限才情。唐宋许多诗词文赋都描绘了“水天相接”的美景,这些句子的意境或开阔,或唯美,或空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孤独症又称自闭症,①往往发病于婴幼儿期,②其主要病因归结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③目前,孤独症儿童的诊断大多依靠医生的经验性判断。④这样的方式容易误判。⑤比如孤独症初期症状常常表现为轻微的语言障碍和社交障碍,⑥就会被误判为发育迟缓或性格内向。临床经验表明,许多孤独症儿童常伴有长期便秘或功能性胃痛等症状,一些有经验的医生会①。受此启发,研究人员招募了1627名孤独症患儿和非孤独症儿童,详细统计了236项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与非孤独症儿童相比,孤独症患儿肠道中的14种古菌、51种细菌、7种真菌、18种病毒、27种微生物基因和12个代谢通路均发生了改变。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和传统生物统计方式,从数千种肠道微生物组特征标志物中,筛选出了具有高诊断准确性的31种标志物组合,②,能够比较客观而准确地诊断出孤独症患儿。18.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