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诵提纲(第一、二课)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A/11/wKhkGWcqsOmAN1PfAANYUDAcXU0682.jpg)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诵提纲(第一、二课)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A/11/wKhkGWcqsOmAN1PfAANYUDAcXU06822.jpg)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诵提纲(第一、二课)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A/11/wKhkGWcqsOmAN1PfAANYUDAcXU06823.jpg)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诵提纲(第一、二课)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A/11/wKhkGWcqsOmAN1PfAANYUDAcXU06824.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诵提纲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的基本状况与演进(1)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2)两个时代:①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原始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②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原始社会较少时间,人类文明摇篮的开起阶段)(3)生产关系: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4)基本单位: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集体事务。(5)解体:生产工具改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盛行,共同劳动消失---------生产资料由公有变为家庭私有--------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含义: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起到主导因素生产关系含义: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之间的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如何分配。(3)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奴隶社会的基本状况与演进产生:原始社会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前者处于剥削阶级,后者处于被剥削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阶级的含义: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奴隶制国家:奴隶主为了维护统治,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生产力:金属工具开始广泛使用,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社会进步: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等使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社会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产生: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候,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关系。生产力:铁制农具广泛使用,农业技术明显进步;水利事业较大发展;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部门;商业城市逐渐发展起来。生产关系: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之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如何剥削: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主要方式: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高利贷、苛捐杂税、徭役等。封建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散步封建迷信、鼓吹君权神授,控制劳动人民思想。社会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进步:出现了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商业和城市繁荣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机器生产逐渐发展起来生产关系: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劳动者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劳动力使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提高技术和劳动生产率来剥削更多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或增加劳动时间来剥削更多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大量的货币当作资本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黑奴贸易和对外殖民掠夺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社会进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征:生产相对过剩(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资产被闲置,大批企业、银行破产,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直接原因: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最终会被社会主义取代发展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级剥削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演变实质资本主义不同阶段进行的变革,都是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进行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作出的自我调节,不能根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痼疾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1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的条件(1)历史前提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源头)(2)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它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3.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4.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具体实践实现: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3)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飞跃(4)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5)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半殖半封的社会原因:外因:列强入侵内因: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影响:亡国灭种,民族危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什么走不通:近代的国情决定的:1、2、3、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1919五四运动主心骨:中国共产党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步骤: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在哪里:新的领导权、新的革命前途、新的范畴成果:形成毛泽东思想、建立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必要准备)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历史意义: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半殖半封的社会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社会意义: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世界意义: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过渡时期:1949-1956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简称“一化三改造”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条件):1.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2.国家积累了改造私营工商业的经验3.个体农业迫切需要组织起来4有利的国际形势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肯定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社会主义改造内容:一化三改造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标志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政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共八大的贡献规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照明设计调研报告共3
- 电商平台的物流配送模式创新
- 环境艺术设计与社区发展的关系研究
- 2025年锁类制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知识产权申请流程中应避免的常见错误和风险
- 南京市玄武区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 现代艺术设计与商业品牌的融合策略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工程伦理:化工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滨州学院《员工培训与开发(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幕墙工程项目管理手册施工管理标准化手册
- 生殖医学中心建设验收标准分析-讲座课件PPT
- 网页设计和制作说课稿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DB44∕T 1811-2016 石灰岩山地造林技术规程
- 《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与运营
- 食用油营销整合规划(含文字方案)
- 2025采煤工作面巷道平面布置示意图
- 庆阳煤炭资源开发调研报告
-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15《升旗的方法》教案
- 桥博常见问题
- 超高性能混凝土项目立项申请(参考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