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行业报道准则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16/11/wKhkGWcqpDCAcUReAAK2dNRfQS0752.jpg)
![新闻传媒行业报道准则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16/11/wKhkGWcqpDCAcUReAAK2dNRfQS07522.jpg)
![新闻传媒行业报道准则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16/11/wKhkGWcqpDCAcUReAAK2dNRfQS07523.jpg)
![新闻传媒行业报道准则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16/11/wKhkGWcqpDCAcUReAAK2dNRfQS07524.jpg)
![新闻传媒行业报道准则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16/11/wKhkGWcqpDCAcUReAAK2dNRfQS075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传媒行业报道准则TOC\o"1-2"\h\u6305第1章新闻采集准则 3254141.1采集准备与策划 3308571.1.1明确报道主题 3225511.1.2制定采集计划 378321.1.3准备采集工具 346141.1.4人员分工与协作 4162841.2信息源的选择与核实 4187261.2.1选择可靠信息源 4142961.2.2核实信息真实性 4172201.2.3防范虚假信息 4282041.3采访技巧与道德规范 4191651.3.1尊重采访对象 435141.3.2正确提问 499241.3.3倾听与关注 4126641.3.4采访记录与整理 4245311.4现场报道注意事项 4147341.4.1遵守现场规定 4198131.4.2保护自身安全 51201.4.3准确记录现场情况 5262211.4.4保持客观公正 55683第2章新闻报道真实性与客观性 511182.1保证新闻真实性 566752.2保持新闻客观性 5282312.3防止误导与偏见 5204542.4谣言与虚假信息的辨识与处理 630152第3章新闻编辑与加工 6132023.1新闻价值判断 6319573.1.1时效性 698163.1.2新鲜性 6128933.1.3重要性 6274773.1.4趣味性 613543.1.5教育性 653793.1.6知识性 621753.2标题制作与导语撰写 6214443.2.1标题制作原则 660723.2.2导语撰写要求 6219493.2.3标题与导语的关联性 6195803.2.4标题与导语的创意表达 6108893.3新闻内容加工与修改 629373.3.1结构调整 7290703.3.2语言表达优化 7302243.3.3精确事实与数据 740933.3.4消除歧义和重复 7104473.3.5遵循法律法规 7214393.4责任编辑职责与素质要求 7141233.4.1责任编辑的职责 7212153.4.2政治素质要求 755753.4.3业务素质要求 749153.4.4道德素质要求 7286613.4.5创新意识与能力 792923.4.6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72659第4章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7261074.1新闻传播伦理原则 792314.2隐私权与名誉权保护 7184114.3知情权与信息传播 840874.4新闻法规遵守与责任追究 829476第5章媒体融合与新闻报道 8217885.1媒体融合发展趋势 852255.2新媒体新闻报道特点 8204365.3跨平台新闻传播策略 9304195.4媒体融合下的新闻伦理与法规 926241第6章新闻摄影与图像报道 9225656.1新闻摄影伦理与法规 9136046.1.1伦理要求 9277976.1.2法规要求 9282646.2摄影技术与表现手法 10302526.2.1摄影技术 10261336.2.2表现手法 10132966.3图像新闻的编辑与传播 1061556.3.1编辑原则 10203276.3.2传播策略 10225866.4摄影记者素质与职责 10254066.4.1素质要求 11315356.4.2职责 1119475第7章广播电视新闻报道 1110707.1广播电视新闻特点与传播优势 11155477.1.1实时性 1133107.1.2形象性 1165147.1.3广泛性 11318667.1.4受众性 11311967.2广播电视新闻制作流程 11286087.2.1新闻采集 12275767.2.2新闻编辑 12248027.2.3新闻制作 1263037.2.4新闻播出 12298017.3直播报道技巧与安全 12158657.3.1直播报道技巧 12227047.3.2直播报道安全 12142807.4主持人素质与风格 1231937.4.1主持人素质 13310777.4.2主持人风格 1328377第8章网络新闻与社交媒体报道 1387738.1网络新闻传播特点 13131408.2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策略 1325938.3网络新闻评论管理 1310228.4网络新闻侵权与法律风险 141804第9章新闻报道与国际传播 14106639.1国际新闻报道准则 1413989.2跨国新闻传播策略 1446959.3国际新闻合作与交流 1423659.4我国国际传播现状与展望 144254第10章新闻传媒行业自律与监督 151028710.1行业自律机制建设 151703910.2新闻评议与监督 152090610.3新闻传媒行业监管政策 151775210.4提高新闻报道质量与传播效果 15第1章新闻采集准则1.1采集准备与策划新闻采集是传媒行业的基础工作,关系到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时效性。在进行新闻采集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与策划。1.1.1明确报道主题新闻工作者需明确报道的主题,对事件背景、发展过程及可能的影响进行深入了解,保证报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1.2制定采集计划根据报道主题,制定详细的采集计划,包括采集时间、地点、对象、方法等,保证采集过程的顺利进行。1.1.3准备采集工具根据采集计划,提前准备相应的采集工具,如录音笔、摄像机、照相机等,保证采集设备齐全、功能良好。1.1.4人员分工与协作明确采集团队成员的职责,进行合理分工,保证团队成员在采集过程中密切协作,提高采集效率。1.2信息源的选择与核实新闻采集过程中,信息源的选择与核实,关系到新闻报道的准确性。1.2.1选择可靠信息源优先选择官方发布、权威人士、现场目击者等可靠信息源,避免采用未经证实的信息。1.2.2核实信息真实性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多方面核实,包括比对不同信息源、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考察等,保证信息真实性。1.2.3防范虚假信息警惕虚假信息,对信息源进行严格审查,避免误报、虚假报道等情况发生。1.3采访技巧与道德规范新闻采访是新闻采集的重要环节,采访过程中的技巧与道德规范。1.3.1尊重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礼貌待人,不侵犯采访对象的隐私和权益。1.3.2正确提问提问应具有针对性、客观性,避免引导性、倾向性提问,保证采访结果的公正性。1.3.3倾听与关注在采访过程中,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陈述,关注细节,捕捉有价值的信息。1.3.4采访记录与整理采访过程中要做好记录,保证信息准确无误。采访结束后,及时整理采访内容,为报道撰写提供依据。1.4现场报道注意事项现场报道是新闻采集的重要环节,应注意以下事项:1.4.1遵守现场规定遵守现场的管理规定,尊重现场工作人员,保证报道活动的顺利进行。1.4.2保护自身安全在危险、恶劣环境中,保证自身安全,避免盲目冒险。1.4.3准确记录现场情况及时、准确地记录现场情况,包括人物、事件、环境等,为报道提供真实、全面的素材。1.4.4保持客观公正在现场报道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因个人情感、立场等因素影响报道的公正性。第2章新闻报道真实性与客观性2.1保证新闻真实性新闻传媒行业在报道过程中,首要原则是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也是传媒行业树立信誉、赢得受众信任的基础。新闻工作者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准确报道事实,不得编造、篡改、夸大或缩小事实。(2)认真核实新闻来源,保证新闻来源可靠、权威。(3)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4)在报道过程中,严格遵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的真实性。2.2保持新闻客观性新闻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新闻工作者应在报道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报道新闻事件,避免将个人情感、观点和立场带入报道。(2)尊重事实,以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臆断。(3)平衡报道,充分展示各方观点和立场,让受众全面了解事件真相。(4)避免使用具有倾向性的词语和表述,保证报道公正、公平。2.3防止误导与偏见新闻工作者在报道过程中,应努力防止误导与偏见,遵循以下原则:(1)准确把握新闻事件的核心,避免断章取义,造成误解。(2)充分了解事件背景,避免因缺乏了解而产生偏见。(3)尊重不同群体、文化、信仰等,避免使用歧视性、侮辱性语言。(4)在报道中,注重证据和逻辑,避免使用模糊、夸大、片面的表述。2.4谣言与虚假信息的辨识与处理新闻工作者应具备辨识谣言与虚假信息的能力,并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增强辨识谣言与虚假信息的能力。(2)对疑似谣言和虚假信息进行核实,避免传播。(3)及时辟谣,对已确认的谣言和虚假信息进行澄清。(4)加强与权威部门、专业人士的合作,共同打击谣言和虚假信息。第3章新闻编辑与加工3.1新闻价值判断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事件重要性、新鲜性、影响力等方面的标准。新闻编辑在筛选和加工新闻时,需对新闻价值进行准确判断。本节将从新闻价值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为编辑提供判断依据。3.1.1时效性3.1.2新鲜性3.1.3重要性3.1.4趣味性3.1.5教育性3.1.6知识性3.2标题制作与导语撰写标题和导语是新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新闻的关注程度。本节将介绍标题制作与导语撰写的技巧和方法。3.2.1标题制作原则3.2.2导语撰写要求3.2.3标题与导语的关联性3.2.4标题与导语的创意表达3.3新闻内容加工与修改新闻编辑在保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基础上,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加工与修改,以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本节将阐述新闻内容加工与修改的方法和技巧。3.3.1结构调整3.3.2语言表达优化3.3.3精确事实与数据3.3.4消除歧义和重复3.3.5遵循法律法规3.4责任编辑职责与素质要求责任编辑在新闻编辑与加工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本节将探讨责任编辑的职责与素质要求。3.4.1责任编辑的职责3.4.2政治素质要求3.4.3业务素质要求3.4.4道德素质要求3.4.5创新意识与能力3.4.6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第4章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4.1新闻传播伦理原则新闻传播伦理原则是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报道活动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主要包括真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和公益性原则。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可靠,不得歪曲事实;客观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报道过程中保持中立,全面、平衡地呈现各方观点;公正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要公平正义,避免歧视和偏见;公益性原则强调新闻报道应服务于社会公众,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与进步的信息。4.2隐私权与名誉权保护新闻传播过程中,保护隐私权和名誉权。新闻工作者应尊重个人隐私,避免过度披露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在报道过程中,要保证涉及名誉的部分真实可靠,不得损害他人名誉。对于可能引发名誉争议的报道,应充分核实、多方求证,保证报道的公正性和准确性。4.3知情权与信息传播知情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新闻传播应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新闻工作者有责任及时、准确、全面地传播信息,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要遵循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保证公众接收到真实、可靠的信息。4.4新闻法规遵守与责任追究新闻工作者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新闻传播伦理原则。在新闻报道活动中,要保证内容合法合规,不得传播违法违规信息。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及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新闻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保证新闻报道的合规性。同时新闻工作者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勇于承担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第5章媒体融合与新闻报道5.1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传媒行业的一种新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传播格局。在此背景下,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播渠道的融合,即不同类型的媒体平台相互借力,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传播内容的融合,即多种媒体形式共同报道同一事件,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三是传播技术的融合,即利用新技术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5.2新媒体新闻报道特点新媒体新闻报道具有以下特点:(1)时效性强: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更新迅速,为受众提供实时新闻报道。(2)互动性强:新媒体平台具有双向互动功能,受众可以参与新闻报道的评论、转发和讨论。(3)多样化传播:新媒体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丰富受众的阅读体验。(4)定制化服务:新媒体可以根据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推送服务。5.3跨平台新闻传播策略为了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新闻传播需要采取跨平台策略,主要包括:(1)内容整合:对不同平台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新闻信息源。(2)平台协作:加强各媒体平台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3)创新传播形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新闻报道形式。(4)受众定位:明确不同平台的受众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5.4媒体融合下的新闻伦理与法规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伦理与法规面临以下挑战:(1)保护隐私权:新闻报道应尊重个人隐私,避免泄露涉事者敏感信息。(2)防止虚假新闻:加强新闻核实,杜绝虚假、不实报道。(3)遵守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新闻报道的合法性。(4)媒体自律:强化媒体行业自律,规范新闻报道行为。(5)公正客观:保持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避免偏见和误导。(6)保障信息安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保护新闻信息数据安全。第6章新闻摄影与图像报道6.1新闻摄影伦理与法规新闻摄影作为传媒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伦理与法规是摄影师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原则。本节主要阐述新闻摄影在伦理和法规方面的要求,以保证摄影报道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合法性。6.1.1伦理要求(1)尊重被摄者隐私和权益;(2)严禁摆拍、伪造场景和后期篡改;(3)摄影师应保持中立,不得干预事件发展;(4)关注社会公益,传递正能量。6.1.2法规要求(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拍摄违法内容;(2)严格遵守新闻摄影相关行业规定;(3)尊重知识产权,不得盗用他人作品;(4)保守国家机密,不得泄露涉密信息。6.2摄影技术与表现手法新闻摄影不仅要求摄影师具备扎实的摄影技术,还需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以突显新闻价值。本节主要介绍新闻摄影中的技术与表现手法。6.2.1摄影技术(1)熟练掌握摄影器材的使用;(2)掌握曝光、对焦、构图等基本技巧;(3)熟悉不同场景的拍摄方法;(4)了解摄影后期处理的基本原则。6.2.2表现手法(1)突出新闻主题,传递核心信息;(2)合理运用对比、象征、夸张等手法;(3)注重新闻现场的气氛渲染;(4)创新拍摄角度和构图,提高视觉冲击力。6.3图像新闻的编辑与传播图像新闻的编辑与传播是新闻摄影报道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阐述图像新闻的编辑原则和传播策略。6.3.1编辑原则(1)保证新闻图片的真实性;(2)注重图片的时效性和新闻价值;(3)合理裁剪和排版,突出新闻主题;(4)遵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保证图片说明准确无误。6.3.2传播策略(1)结合新闻事件,制定合适的传播方案;(2)利用多种渠道,扩大新闻影响力;(3)注重跨媒体融合,实现优势互补;(4)加强国际传播,提升国际影响力。6.4摄影记者素质与职责摄影记者作为新闻摄影报道的主体,其素质和职责。本节主要探讨摄影记者应具备的素质和承担的职责。6.4.1素质要求(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操守;(2)熟练掌握摄影技术和表现手法;(3)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现场应变能力;(4)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6.4.2职责(1)及时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2)担任新闻现场的观察者和记录者;(3)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4)严格遵守新闻摄影伦理与法规,树立行业良好形象。第7章广播电视新闻报道7.1广播电视新闻特点与传播优势广播电视新闻凭借其独特的传播手段和广泛的覆盖范围,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本节将阐述广播电视新闻的四大特点:实时性、形象性、广泛性和受众性,并分析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优势。7.1.1实时性广播电视新闻具有实时传播的特点,能让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这一特点使得广播电视新闻在时效性上具有明显优势。7.1.2形象性广播电视新闻通过声音和画面的结合,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新闻事件,使受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新闻内容,提高信息的可接受度。7.1.3广泛性广播电视新闻覆盖范围广泛,能够触及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受众。这使得广播电视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7.1.4受众性广播电视新闻针对不同受众群体,采用多样化的报道方式和内容,满足各类受众的信息需求,具有较强的受众针对性。7.2广播电视新闻制作流程广播电视新闻制作流程包括新闻采集、编辑、制作和播出等环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一流程。7.2.1新闻采集新闻采集是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基础,包括新闻线索的发觉、采访、现场报道等环节。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职业素养。7.2.2新闻编辑新闻编辑是新闻制作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新闻素材的筛选、剪辑、配音、字幕等。新闻编辑要求准确、客观、公正,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7.2.3新闻制作新闻制作涉及广播电视新闻的包装和呈现,包括节目策划、制作、合成等环节。要求制作团队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7.2.4新闻播出新闻播出是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最终环节,要求严格遵循播出时间、顺序和规定,保证新闻的顺利传播。7.3直播报道技巧与安全直播报道是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现场应对能力有较高要求。本节将介绍直播报道的技巧和注意事项。7.3.1直播报道技巧(1)准备充分:了解新闻背景、掌握相关资料,保证报道内容准确无误。(2)语言表达:清晰、简洁、有逻辑性地表达新闻内容,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把握。(3)沟通协调:与前方记者、后方编辑保持密切沟通,保证报道顺利进行。(4)应变能力:面对突发状况,能够迅速调整心态,做出正确判断和应对。7.3.2直播报道安全(1)遵守法律法规:保证直播报道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侵犯他人权益。(2)注意人身安全:在危险环境中,保证自身和采访对象的人身安全。(3)保密原则:保守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避免泄露敏感信息。7.4主持人素质与风格主持人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素质和风格直接影响新闻节目的质量和受众口碑。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主持人的素质和风格。7.4.1主持人素质(1)政治素质: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2)业务素质:具备扎实的新闻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3)语言素质: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4)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7.4.2主持人风格(1)真实自然: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受众,展现真实的自我。(2)个性化:根据自身特点,形成独特的主持风格。(3)亲和力:与受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节目的受众满意度。(4)创新精神:勇于尝试新事物,为节目注入新的活力。第8章网络新闻与社交媒体报道8.1网络新闻传播特点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传播速度快,信息更新迅速,实时性较强;传播范围广,跨越地域限制,受众群体更为广泛;互动性强,受众可以实时参与评论、转发和分享,形成多元化的舆论场;网络新闻传播形式多样,图文、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丰富用户体验;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去中心化特点,传播途径和方式更加灵活多样。8.2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策略社交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策略需注重以下几点:一是把握时效性,快速发布新闻,抢占先机;二是注重用户需求,以受众为中心,制定有针对性的报道计划;三是运用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如图文、视频等,提升新闻吸引力;四是强化互动性,鼓励受众参与讨论,形成良好的舆论互动;五是结合社交媒体平台特性,发挥平台优势,提高新闻传播效果。8.3网络新闻评论管理网络新闻评论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尊重言论自由,保障用户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健全审核机制,杜绝违法违规言论;三是及时回应网友关切,引导理性讨论,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四是保护网友隐私,避免泄露个人信息;五是对于恶意言论、虚假信息等,要及时处理,保证网络新闻评论的真实性和公正性。8.4网络新闻侵权与法律风险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侵权与法律风险:一是侵犯他人著作权,包括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擅自转载等行为;二是侵犯他人名誉权,如发布虚假信息、诽谤他人等;三是侵犯他人隐私权,如泄露他人个人信息、未经同意发布他人隐私等;四是违反法律法规,如传播违法违规内容、散布谣言等。为防范侵权与法律风险,网络新闻从业者应提高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自律,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正性。第9章新闻报道与国际传播9.1国际新闻报道准则国际新闻报道在遵循真实、客观、公正的基础上,还需注重国家利益、国际关系和多元文化的尊重。本节主要阐述国际新闻报道应遵循的准则,包括: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尊重他国内政;客观、平衡报道国际事件;避免种族、性别、宗教等歧视性言论;遵守国际法律法规等。9.2跨国新闻传播策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新闻传播在新闻传媒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跨国新闻传播的策略: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强化跨国新闻采编能力;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过程检测技术》课件2
- 《车桥系统知识》课件
- 《彼得德鲁克简介》课件
- 癌症浅谈课件
-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课件内部教材
- 环境监测站-大气分析练习试题附答案
-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 《食品安全中英》课件
- 《ETF股票换购攻略》课件
- 《dca教材罗少卿》课件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时分》教案(无锡公开课)
- 即兴口语(姜燕)-课件-即兴口语第四章PPT-中国传媒大学
- 报批稿20160301-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6万吨多品种脂肪醇(酸)产品项目
- 工程合同管理教材(共202页).ppt
-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新)11623
-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与处理PPT课件
- 电缆生产所需原材料采购规范汇总
- 第十章运动代偿
- 《企业经营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 如何做好健康沙龙
- 交通安全设施养护技术.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