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_第1页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_第2页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_第3页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_第4页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第六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题号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放风筝时,风筝受到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手B.地球C.线绳D.风筝

2.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

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D.力的单位

nn

七UJU(f第2“题h团图)压缩甲过程弹开乙过程(f第3"题k团图)

3.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4.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1E在上升的小球B.斜面上静止的木块C.斜抛向空中的铅球D.挂在墙上的小球

5.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AL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这

种关系的是()

OFYN

D

下列做法中,减小摩擦的是()

A.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

C.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行李箱底部安装滚轮

7.消防队员抓着竹竿从楼顶向地面匀速滑下,此过程中关于消防队员所受的摩擦力,说

法正确的是()

A.不受摩擦力B.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C.受摩擦力,方向向上D.没有告诉队员质量,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天平B.瓶盖起子C食品夹D.钳子

9.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

乙,如图所示,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

:

i

(第10题图)

10.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示数如

图所示。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右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0.5N的钩码,并挂到甲测

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1.0N1.5NB.1.0N0.5NC.2.0N1.5ND.2.0N1.0N

11.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可绕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

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其右端。当物块向左匀速运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

在此过程中,拉力F()

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第11题图)

12.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

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3.请将“力”的概念图补充完整。

14.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同时_________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

一事例说明。

15.下暴雨前,婷婷用一个底面积为700cm2的圆柱形空桶放在露天的院子里收集雨水。

雨停后,测得桶内雨水的质量为3.5kg,这些雨水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__N,这场暴雨的

降水量约为mm。(p=L0X103kg/m3、g取10N/kg)

16.如图所示,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明

,同时小车将向运动,原因是

o类似的装置可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试举一例:

o这类交通工具在月球上是无法工作的,这是因为O

F如图甲所示,小明在用杠杆撬一块大石头,他使用的是(填“省力”“费

力”或“等臂”)杠杆。如图乙所示,使用定滑轮可以(填“省力”“省距

离”或“改变动力方向”)。

8ft体滑坡是一种强降雨天气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强降雨时,由于雨水浸入,有些

本来不够稳固的ft体的不同地质层(板块)之间摩擦力,部分ft体在的

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导致ft体滑坡,请你提出一项避免ft体滑坡的措施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9如图所示,杯子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杯子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图中。点

表示杯子的重心)

(第19题图)(第20题图)

0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F,(F,未画出)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O为支点,L2是力

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和力F2的示意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21题12分,22题8务,共20分)

2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比值京N/kg)

物体10.10.989.8

物体20.21.969.8

物体30.32.949.8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比,你判断的

依据是o

(3)在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重力与质量之间

关系的图线。

(第21题图)

被测物体形状

橡皮泥

正方形4.8N

圆形4.2N

三角形3.6N

(4)该小组的同学在继续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物体重力

的大小跟物体形状是否有关”的探究实验,他们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

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的结论正确

吗?o请你对此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做出评价。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

某小组根据猜想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图中的木块、长木板完全相同):

长木板长木板长木板破瑞板

甲乙丙丁(第22题图)

⑴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方向滑动的目的是

(2)利用图和图可探究猜想Ao

(3)利用图____________和图___________可探究猜想Bo

(4)利用图_和图可探究猜想Co

五、综合运用题(23题8分,24题10分,共18分)

23.有一根弹簧,所受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AL的关系如图所示。当不受拉力时,弹

簧的长度是15emo某次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下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变为19cm,则此物体的

质量是多少?(g取10N/kg)

fF/N

10

N

4

2

0246810AL/cm(第23题图)

24.一辆自重是5.0X104N的卡车,装着25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是300kg,行驶到

一座立有限重标志(如图所示)的桥前,问:(g取10N/kg)

0(第24题图)

⑴这辆卡车总重多少牛?

⑵要想安全过桥需要卸下几箱货物?

第六章达标检测卷

一、l.C2.C3.C4.D5.B6.D

7.C点拨:消防队员抓着竹竿向下滑,手与竿之间接触并挤压,有相对运动,所以受

摩擦力;消防队员相对于竹竿向下运动,所以受摩擦力方向向上。

8.C9.D

10.C点拨:由左图知测力计重1N,由右图知甲测力计挂钩上受到的力为两个钩码和

测力计乙的重量之和,则F『=0.5N+lN+0.5N=2.0N,测力计乙挂钩上受到的力为自

身重需与无嘴丽**蒙磊怨虻驾媪.怨一定,L变小,故F变小。

GFFG

12.C点拨:圆形钢管可以变滑动为滚动,从而减小摩擦力。C方案使用的是动滑轮,

也能起到省力的作用。

二、13.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③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14.脚;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5.35;50点拨:雨水受到的重力G=m享=3.5kgX

ION/kg=35N,雨水的体积V=m==kg=3.5X103m3=3.5X103cm3,降

p1.0X103kg/m3

V3.5X103cm3水

水量h/h700cm2=5cm=50mm。

16.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喷气式飞机;月球上没有空

17.省力;改变动力方向

18.变小;重力;加固ft体(植树造林、合理导流、定期检查ft坡地表的变化、增加植被

20.解:如图所示。

四、21.解:(1)弹簧测力计;天平

(2)正;物体的重力和它的质量的比值是一定的(或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

(3)如图所示。

(4)不正确;因为实验中没有保证橡皮泥的质量不变

22.(1)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甲;丙(3)甲;丁(4)甲;乙

点拨:(1)当木块匀速运动时,这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以要匀速拉

动木块;(2)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大小有关,就要让接触面相同,压力

不同,所以可选甲、丙两图的操作来进行;(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就要让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不同,所以可选甲、丁两图的操作来进行;(4)要探究滑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就要让压力大小与接触面都相同,接触面面积不

同,所以可选甲、乙两图的操作来进行。

五、23.解:弹簧的伸长量AL=19cm—15cm=4cm,

G8N

由图像知弹簧受到的拉力是8N,则物体的重力是8N,物体的质量E=gFHWkg=0-8

kgo

24.解:⑴车上货物的质量m物=25m|=25X300kg=7500kg,

货物的重力G物=m啊g=7500kgX10N/kg=7.5X1(MN,

车总重G=G+G'"=5.0X104N+7.5X104N=1.25X105No

G1.25X105N

(2)车与货物的总质量m=-^-=[()N7kg=

1.25X104kg=12.5t,

Am2500kg

应卸下的货物质量Am=m—m=12.5t—101=2.5t=2500kg,n=——=

总DUUKg

应卸下9箱货物。

第七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题号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小明同学骑自行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面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能正确

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小明同学的自行车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

C.新华大街D.天上飞过的小鸟

2.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

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

3.正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D.改变运动的方向

4.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的一条重要规律

D.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

5.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B.汽车所受的摩擦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的牵引力

D.汽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6.一个球沿斜面匀速滚下,图中关于该小球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

7.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如图所示,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图)

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前倾,由此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静止B.匀速行驶C.突然刹车D.突然开动

9.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C.安全气囊D.撑杆跳运动员上升过程

10.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笔会经常掉到地

面或桌面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笔在下落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B.笔停在静止的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C.笔在手指中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说明笔与手指间不存在摩擦力

11.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根

据图像分析可知()

2.4

1.8

1.2

0.6

024681012〃式第11题图)

A.v,],=0.6m/s,vz=0.4m/sB.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6.0m

C.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4.8m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

1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

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

A.所用时间为2.4hB.所用时间为2.6h

C.平均速度为48km/hD.平均速度为50km/h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2015年,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红旗HQ3将再次进行长途测试。之前的测试中,该车

的平均车速约90km/h,合nVs;自动行驶过程中,路边树木相对该车是的。

14.2017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引起中国人民的关注。在比赛中,某运动员用头顶回远

处飞来的足球(如图),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员起脚射门,足球离脚后,

由于还能继续飞向球门。

15.如图所示,树上的苹果离开树之后由于受到重力,其运动的速度o若在下

落的过程中,苹果所受的力突然消失,苹果的运动速度将。(均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

16.在校运会上,小明和小亮的百米跑成绩分别为14s和15s,比较两人在百米全程的

平均速度,小明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亮的;当到达终点时,他们

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他们具有。

17.小强行走时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对此情景合理的解释是:小强原来相

对于地面是的,当他的(填“脚”或“上身")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

他的—(填“脚”或“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1234

S_23__4_86__7_8cm/(第18题图)

18.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

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填“匀速”或“变速”)直

线运动。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emo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

速度为m/So

19.2017年5月18日,由中国自主研制的“直19E”出口型武装直升机首飞成功。当

直升机静止在水平停机坪上时,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o当直升机在竖直方向加速升空时,飞

行员受到的合力(填“向上”“向下”或“为零”)。

三、作图题(5分)

20.如图所示,一瓶镇江香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21题10分,22题8分,共18分)

21.某班同学进行“测量纸锥从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你认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和o

(2)你选用的主要实验器材是:手表、o

(3)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

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填

,,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则在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m/so

2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22题图)

(1)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实验装置中,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线挂上钩码,分别跨过两

定滑轮,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当小车平衡时,将小车水平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不能保持平衡,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

究相互平衡的二力是否

(2)如图乙所示,A、B小车内装有电磁铁,电磁铁的通、断电可遥控实现,当通电时,A、

B小车吸合成一体。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图中所示情况下,

下一步的操作是

(3)本实验用带轮的小车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o

五、综合运用题(23、25题各8分,24题9分,共25分)

23.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质量约500kg,装有四条三角形履带,2013

年2月,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完成了27km的自主行走,g取10N/kgo求:

(1)该机器人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2)本次自主行走共耗时0.5h,则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4.轨道交通具有便捷、运量大、污染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有利于减缓城市交通拥挤、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已建设完成,其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1号车站投资速度建设期

起止点线路长度(km)

线(座)(亿元)(km/h)(年)

总长地下地上

一期高桥西一1921.314.46.999.8332009〜

东外环2014

东外环一2012-

二期1723.3023.345.042

北仑2015

(1)建造单位长度的1号线地铁,地下比地上的成本要(填“高”或“低”)。

(2)目前宁波市城区公交车的平均行驶速度约25km/h,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这一数

值可能将更低。1号线一期(线路接近直线)建成前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高桥西到东

外环至少可节省多少小时?

(3)1号线全线建成后,预计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达多少千米/时?

25.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两物块A、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20N的水平力F1的作

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1)此时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少牛?

(2)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

直线运动,则推力F2为多少牛?

.4AR

甲乙(第25题图)

第七章达标检测卷

一'LA54

2.C点拨:运动员的速度v=s/t=50m/5s=10m/s,汽车的速度v=54km/h=_m/s

i।।23.6

=15m/So

3.C4.C5.D6.B7.C8.C9.D

10.B点拨:笔在下落过程中会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A错误;根据牛顿第

一定律知道,笔停在静止的手指上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即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B正确;

笔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是拨动改变了静止的状态,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C错误;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是因为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慢

慢停下来是由于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D错误。

11.D点拨:由图可知,当t=6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3.6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s=1.2m,则v=券~~人「0.6m/s,v=于=久°「0.2m/s,故A错误;由图像可看出:

乙甲16s乙16s

经过6s,甲车的路程是3.6m,乙车的路程是1.2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3.6m

—1.2m=2.4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3.6m+1.2m=4.8m,故B、C错误,D

正确。

,一…,、一.cc后平120km_prX120km

12.C点拨:汽车仃驶120km所用的时间是t='而#+s_~60km/h^40km/h

vv

前芈后半

120km

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q=25h=48km/ho

二、13.25;运动14.运动状态;惯性

15.变大;不变16.大于;惯性

17.运动;脚;上身

18.匀速;1.80;0.9点拨:由于木块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故木块做匀速

直线运动;根据图示可知,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3.80cm—2.00cm=1.80cm;

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4位置时,频闪3次,故所用的时间t=0.02sX3=0.06s;由图可知,

木块运动的距离s=7.40cm—2.00cm=5.40cm=0.054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

v=s/t=0.054m/0.06s=0.9m/s。

19.平衡力;向上

三、20.解:如图所示。

.(第20题图)

四'21.(1)路程;时间(2)刻度尺

(3)先变大后不变;0.16

点拨:(1)由V=f可知,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⑵测量路程需要

的工具为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具为手表;(3)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

s0.064m

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纸锥的速度:=0.16m/s。

IZAU.ZS

22.(1)钩码的个数;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遥控实现电磁铁断电(3)小点拨:(2)为了

探究二力平衡时,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利用遥控实现电磁铁断电,看物体是否还

能处于平衡状态。

五、23.解:(1)机器人所受的重力是:

G=mg=500kgX1?林解=5000N。

(2)平均速度v='==54km/h。

T7mT

24.解:⑴高s213km

⑵公交车从高桥西到东外环的时间t=S,='m=0.852h,

।V125km/h

、.s.21.3km

地铁从高桥西到东外环的时间t=,=______心0.645h,

2v933km/h

可节省的时间t=tj-t=0.852h-0:645h=0.207ho

2s.23.3km

(3)地铁由东外环到北仑所用的时间t=,=______弋0.555h,

3v342km/h

全程的平均速度v=s„/t=(21.3km+23.3km)/(0.645h+0.555h)=37.2km/h。

25.解:(1)因为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其受到的摩擦力f=F1=20N。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故物块

按图乙方式放置,受到的摩擦力仍为20N,贝UF2=f=20N。

第八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题号―■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D.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

2.缙云烧饼名扬海外,如图是烧饼制作从揉团到压扁的过程,则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

的()

A.压力变小B.压力变大C.压强变小D.压强变大

3.使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

B.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个连通器

C.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则液体压强越大

4.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

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增大的是()

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探头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C.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

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

5.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

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第5题图)

6.不久前,水下考古队员从“南澳1号”沉船上将明代瓷碗打捞出水面。碗在海里上升

的过程中()

A.水只对碗的外壁有压强B.水只对碗的内壁有压强

C.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大D.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小

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

A.悬空塑料管里的B.塑料吸盘被紧C.用塑料吸管D.锅炉外面安装

水不会流出来压在平滑的墙上吸饮料水位计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空间

实验室内适宜宇航员工作生活的气压约为()

A.100PaB.1000PaC.10000PaD.100000Pa

9.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

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o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这

个自制气压计从ft下移到ft上后()

A.h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h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h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h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10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cm,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个措施

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

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B.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

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银面D.把实验移到高ft上去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某同学测得8张同样报纸的总重为1.6N,则平均每张报纸重______No把1张报

纸平铺在水平地面上,测得它的长为66cm,宽为55cm,则这张报纸对地面的压强是

Pa(结果精确到0.01)o

12.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个小孔,水从小孔喷出的情况如图所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

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o用手堵住瓶口,水逐

渐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大气

压。

(第13题图)

13.如图所示的茶壶嘴与壶身相通,构成一个________;水对壶底的压强(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壶壁的压强;茶壶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通过

这个小孔作用到壶内的液面上,壶中的水便容易倒出来。

14.一根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两端开口,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溶液的玻璃瓶,制成一

个简易气压计,如图所示,细玻璃管内的液柱是由于瓶内的气压(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瓶外的大气压而形成的。把气压计从ft上拿到ft下,细玻璃管内的

液柱高度会__________。

H(第14题图)1(第15题图)

15.如图所示,洗手池下面的排水管U形“反水弯”是一个,请你再举一

个与此原理相同的实例。

16.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能有效减小驾驶员身体受到伤害的装置。行驶的汽车在受到猛

烈碰撞时,启动气囊的电路接通,导线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从而引爆囊袋中的压缩气体,

气囊充气弹出。驾驶员虽然由于__________会撞到气囊上,但与直接撞到方向盘上相比,受

到的作用力较小,受力面积较,人受到的压强较(后两空填“大”或“小”)。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题8分,共24分)

17.姗姗用矿泉水瓶做如下实验:

(1)取一矿泉水瓶,用力捏,瓶子变瘪,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O

(2)将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瓶口,按住纸片将瓶口朝下,移开手,瓶内的水不

会流出,证明了的存在。

(3)甲、乙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装有等量的水,甲瓶倒立放入冰箱,待水结冰后取出,如

图所示,让甲、乙两瓶在同一水平桌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开始转动,瓶会先停下来,

原因是O

(第17题图)

18.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O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对比,结论

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O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两个图进行对比。

(5)在图丙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

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的压强大小

关系。

19.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

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

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2)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脱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

F;

(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

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瑞瑞同学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

、等问题,尽管我们的操作

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

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小测量误差。

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可知,测出的大气压强p=(用

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四、综合运用题(20题8分,21题10分,共18分)

20.如图甲所示是南京市的新景点—江面上的步行桥,人称“南京眼”,该桥总长约

800m,是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图乙所示是一辆四轮观光游览车。

(1)若游览车以1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它通过该桥约需多少小时?

(2)已知游览车的质量为1200kg,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取10N/kg)

(3)游客乘坐游览车在水平桥面上观光时,车轮与桥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0cm2,人的总

重为8000N,则游览车对桥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乙(第20题图)

2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m2,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

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电求水的深度;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图中(a)、(b)、(c)

的哪一种?(水的密度p=1.0X103kg/m3,g取10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

(第21题图)

第八章达标检测卷

一、l.D2.C

3.D点拨: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且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说明此

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好,故A错误;U形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以它不是一个连通器,

故B错误;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即液体静止时,右管中的液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

C错误;压强计的测量原理是:压强的变化引起U形管两管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

高度差越大。

4.A点拨: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

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A正确;将探头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深度不变,橡皮膜受到的压

强不变,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变,B错误;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液体的

密度变小,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小,C错误;液体内部在同

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压强计的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

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D错误。

5.B点拨:运用公式p=Pgh进行分析。

6.D点拨:水的深度越小,压强越小。

7.D8.D

9.A点拨:设题中玻璃瓶内液面上方液体的压强为厂p液,有“P液泊+AP外=、P内/可见瓶

内气压P内比外界大气压P外大。把气压计从ft下移到ft上,P外减小,P内不变,故P,,变大,

故液柱会升高。

10.D点拨: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二、11.0.2;0.55点拨:每张报纸重G=L6N/8=0.2N,压强p=F/S=0.2N/(66cmX

55cm户0.55Pa。

12.小;小于点拨:用手堵住瓶口水逐渐停止流出时,设小孔上方水的压强为p“,水

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内,大气压强为P。,则P水+P内=P。。

13.连通器;大于;大气压

14.大于;降低点拨:设题中玻璃瓶内液面上方液体的压强为p溶,有p浪+p,=P,,

可见瓶内气压p,比外界大气压P”大。把气压计从ft上拿到ft下,p:增大,p,不变,故p,

1W夕卜夕卜内戒

变小,故液柱高度会降低。

15.连通器;茶壶16.惯性;大;小

三、17.(1)形状(2)大气压(3)乙;乙瓶内的水与瓶壁产生阻力,阻碍了瓶子的转动

18.(1)相平(2)液体深度(3)丙、丁;无关

(4)乙、丙(5)各个方向

19.p=F/S;吸盘中的气体挤不干净(不是真空);拉脱吸盘所需力的大小估测不准;4F/7TD2;

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吸盘

s0.8km

四'20.M:(l)t=v=T0kHVh=0-08h0

(2)G,=mg=1200kgX10N/kg=12000No

1FGG1+G21200t)N+8000N

⑶P=W=—s—=0.08m2=2.5x105Pao

21.解:水的深度h=f_=900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