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1页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2页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3页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4页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

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

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6)

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储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储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

石油的蒸储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

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

化碳萃取滨水里的澳、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

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滨水里的澳、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I-AgNO3>稀HN03产生白色沉淀C1-+Ag+=AgCI]S

042-稀HC1、BdCI2白色沉淀SO42-+Ba2+=BaS04J

四滁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一一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I):把含有6.02x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1-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

物质的量浓度.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

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

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

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

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K蔗糖溶液

胶体在1一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

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

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

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0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

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822+和50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

0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rse132-Q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e和HC0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0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

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0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四、

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活动性Na>Mg>AI>Feo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

H2。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I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__、

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0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

水。

四、

五、Na2c03和NaHC03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猷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0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儆变浅红)

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t+H2O

与酸反应CO32—+H+HC03—

HC03—+H+CO2T+H2O

HC03—+H+CO2T+H20

相同条件下放出C02的速度NaHC。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Na2C03+Ca(OH)2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03+NaOHNa2cO3+H2O

反应实质:HC03—+0H-H2O+CO32—

与H20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C032―I-H20+C02HC03—

不反应

与盐反应CaC12+Na2c03CaCO31+2NaCI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Ca2++CO32-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

转化关系

六、.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

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

W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

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0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

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用蜗,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0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

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T+2H20

SiO2+CaO===(高温)CaSiO3

Si0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三、

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0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

得。

Na2SiO3+2HCI==H2SiO31+2NaCI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

0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

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四、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

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五、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VD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

氯离子CI-,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六、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1(浓)MnCI2+2H20+CI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2N

a+CI2===(点燃)2NaCI2Fe+3cl2===(点燃)2FeCI3Cu+C12===(点燃)CuCI2

CI2+H2===(点燃)2HC1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

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I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I2+H2。==HCI+HC1O2HCI0===(光照)2HC1+021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I0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

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CI2+2Na0H=NaCI+NaCI0+H20,其有效成分NaCIO比HCI0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

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I2+2Ca(OH)2=CaCI2+Ca(C10)2+2H20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七、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032—、SO32-)

HCI+AgNO3==AgCIJ+HNO3

NaC1+AgNO3==AgCI]+NaNO3Na

2CO3+2AgNO3==Ag2CO?3;+2NaNO3A

g2CO?3+2HNO3==2AgNO3+CO2t+H20

CI—l-Ag+—AgCIJ,

八、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

为H2s0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02

S02+H20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

逆箭头符号连接。

九、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高温或放电)2N0,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

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

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0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二

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3

NO2+H2O==2HNO3+NO这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十、大气污染

S02、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防治措施:

①从燃料燃烧入手。

②从立法管理入手。

③从能源利用和开发入手。

④从废气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入手。

(2SO2+O22SO3SO3+H2O=H2S04)

H^一■、硫酸

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

C12H22O11======(浓H2so4)12C+11H2O放热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2H2SO4(浓)+CCO22H20+SO2T

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2H2so4(浓)+CuCuSO4+2H2O+SO2f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使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某些盐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中和

十二、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沸点较低,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4HN03(浓)+Cu==Cu(N03)2+2N02f+4H20

8HNO3(稀)+3Cu3Cu(NO3)2+2NOt+4H20

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不同,可以有以下产物:N(+4)02,HN(+3)O2,N(+2)O,N(+1)20,N(0)2,

N(-3)H3△硫酸和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钝化某些金属(如铁和铝)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隔绝

内层金属与酸,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因此,铁铝容器可以盛装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硝酸和硫酸都是重要的化

工原料和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

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

十三、氨气及镂盐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

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NH3?H20NH4++0H-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是一

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NH3T+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镂盐:NH3+HC1==NH4CI(晶体)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钱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

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钱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钱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N

H4ClNH3T+HC11

NH4HCO3NH3$+H2Of+CO2T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乂干燥镂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

NH4NO3+NaOHNaNO3+H2O+NH3T

2NH4Cl+Ca(0H)2CaCI2+2H2O+2NH3f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T注意:

.L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HeLiBeBCN0FNeNaMgAlSiPSClArK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KLMN0PQ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眄于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f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1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8种元素

周期i第三周期38种元素

兀(7个横行X净四周期4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518种元素

长嫌第六周期

周632种元素

期I第七周期7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IA〜VDA共7个主族

〔族J副族:IIIB〜VII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血族:三个纵行,位于VDB和IB之间

(16个族)I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

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NaMgAlSiPSC1Ar

11191Q141H1R171R

(1)电子排布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4

(2)原子半径原子半径依次减一

(3)主要化合价+1+2+3+4+5+6+7—

-4-3-2-1

(4)金属性、非金属性金属性减死,非金属性增加一一

(5)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冷水热水与与酸反———

难易剧烈酸快应慢

(6)氢化物的化学式—SiHPH、也SHC1一

(7)与H化合的难易—一

天刍由桂塘舟

(8)氢化物的稳定性—►一

(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Na0MgOA10SiOP0S0C10——

223225327

学式

最高价(10)化学式NaOHAl(OH)HHP0HSOHC10—

3244

氧化物Mg(OH)SiO

3234

对应水'2

化物(11)酸碱性强碱中强碱两性氢弱酸中强强酸很强——

氧化物酸的酸

(12)变化规律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IA族碱金属元素:LiNaKRbCsFr(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VHA族卤族元素:FClBrIAt(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性强(弱)一一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

制弱)Fe+CuSO=FeS0+Cuo

44

(2)非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

氧酸)酸性强(弱):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NaCl+Br。

22

([)同周期比较:

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Si<P<S<Cl

与酸或水反应:从易f难单质与氢气反应:从难f易

碱性:NaOH>Mg(OH)>A1(OH)氢化物稳定性:SiH<PH<HS<HC1

23432

酸性(含氧酸):HSi。<HP0<HSO<HC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3___3______4____24___________4__

(ID同主族比较:

金属性:LiVNa<K<Rb<Cs(碱金属元素)非金属性:F〉Cl>Br>I(卤族元素)

与酸或水反应:从难一易单质与氢气反应:从易一难

碱性:LiOH<NaOH<KOH<RbOH<Cs0H氢化物稳定:HF>HCl>HBr>HI

(III)

金属性:Li<Na<K<Rb<Cs非金属性:F>Cl>Br>I

还原性(失电子能力):Li<Na<K<Rb<Cs氧化性:F>C1>Br>I

2222

氧化性(得电子能力):Li+>Na+>K+>Rb+>Cs+还原性:F-<C1-<Br-<I-

酸性(无氧酸):HF<HCKHBr<HI

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1)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

(2)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反而小。

四、化学键

化学键是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离子键共价键

概念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

键做共价键

成键方式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

成键元素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特非金属元素之间

殊:NHC1、NHNO等镂盐只由非金属元

443

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A-B型,如,H-CE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同种原子形成,A—A型,如,C1-C1。

2.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与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的不同点:(1)电荷:用电子式表示离

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需标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荷;而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不能标电荷。(2)[]

(方括号):离子键形成的物质中的阴离子需用方括号括起来,而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中不能用方括号。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

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

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C)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o

②俊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8HO+NHp=BaC1+2NH3t+10H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10、一KMnb、CaCO的分解等。'

343

3、能源的分类:

形成条件利用历史性质

常规能源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

不可再生资源核能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

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O2=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

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8与0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一热能f机械能f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电力)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甘巴化学能转变为电能。(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

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

液构成闭合同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全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瞿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Nino?)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血极;电子则由鱼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宏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

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③设

计原电池。④金属的腐蚀。

2、化学电源基本类型:

①干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如:Cu-Zn原电池、锌镒电池。

②充电电池:两极都参加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

③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应,如H、?CH

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等)。

4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Ac(B)||An(B)|

计算公式:v(B)

Nt-V•加

①单位:mo1/(L•s)或mo1/(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i)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ii)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

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一一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

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

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

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

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Oo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Oo即丫正土逆力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

即如对于反应xA+yB.卜zC,x+yWz)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

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一、泾

1、煌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烧。

2、煌的分类:

{饱和煌一烷烧(如:甲烷)

不饱和煌一烯煌(如:乙烯)

L芳香燃(含有苯环)(如:苯)

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有机物烷煌烯煌苯及其同系物

通式CH…CH。—

代表物甲烷(CHJ乙烯(C,H,)苯(C风)

结构简式CH◎或0

4CH2=CH2

(官能团)c—C单键,c=c双键,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结构特点链状,饱和煌链状,不饱和燃的独特的键,环状

空间结构正四面体六原子共平面平面正六边形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

气轻,难溶于水气略轻,难溶于水水轻,难溶于水

用途优良燃料,化工原料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溶剂,化工原料

节剂,催熟剂

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燃烧)

烷燃:CH+2O——>CO+2HOg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猛:7注意光是《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种)

甲烷5

CH4jCl2--►CH3,C1+HC1CH3/1+C1,-2->CHC2L2+HC1

CHCL+C1—->CHC1+HC1CHC1+C1—->CC1+HC1

2223324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澳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丕能使酸性KMnC>4溶液、澳水或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烯煌:①氧化反应(i)燃烧

乙烯CH+30------->2CO+2HO(火焰明亮,有黑烟)

24222

(ii)被酸性KM11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C)4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CH=CH+Br—--CHBr-CHBr(能使滨水或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2222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Cl,、HCL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H2—>CH3CH/

CH2=CH2+HC1—->CHgHgl(氯乙烷)

CH,二CH+Hp------►CH飙QH(制乙醇)

③加聚反应nCH2=CHo------>-CH2-CH2F(聚乙烯)

乙烯能使酸性KMnC)4溶液、浪家或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

鉴别烷烧和烯煌,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苯①氧化反应(燃烧)

2C,H,+150,-->12C0+6H?O(火焰明亮,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澳原子、硝基取代。

+Br,-------►+HBr

+HNO------>+H0

32

③加成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