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1页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2页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3页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4页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抚州市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试题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案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不得在本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3)所有考试结束3天后,考生可凭准考证号登录智学网(。zhixue。)查询考试成绩,密码与准考证号相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究竟什么是意象思维?严格地说,它指的是诗人用审美的态度来观照世界和观照自我,将既已获得的人生体验转化为审美体验并显现为审美意象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人的心理感受及各种联想、想象活动,是相当复杂而又费解的。为简要说明起见,姑且用两句话来概括其基本的运作方式,一句叫“运意成象”,再一句叫“观物取象”,后者从属于前者,故总体上仍当以“运意成象”为标志。“运意成象”的前提,自当是有“意”可运,也就是有诗人真切的情意体验在,需要借托物象加以展现。这“意”又从何而来呢?不是来自神秘的“天启”,亦非出自恍惚莫名的“灵感”,从源头上讲,它起于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遭遇,是外界事物触动人的心灵世界所引发的诸种活生生的感受。更确切地看,应是心物交感的双向作用——外来的刺激与主体的回应交相感触,于是有各种情意体验生成。唐代古文家韩愈曾用“喜怒哀乐不得其平”来形容人心受外物触发后的心理波动状态,并以“不平则鸣”来提示文学创作因心理波动而发生的自然规律,其实也是根据这个原理。然则,是否将内心引发的情意体验直接宣示出来,就成为诗了呢?并非如此。人们在受到外界各种事象的刺激时,其当下引发的感受虽较鲜活,却易于失之肤浅,必须有一个沉淀和积累的过程,让其在心灵深处渐渐发酵、孕育、胚胎以至成形,使那些仅限于一时、浅表意义的感受剥落殆尽,而那些具有长久、深沉意蕴的体验得以积存下来,并不断得到拓展与加深。如果我们把现实人生中的心物交感视为情意体验产生的基础,则从内心的积淀、酝酿到最终宣发的过程,便构成了由现实人生体验向诗性生命体验转化的重要桥梁,不可不加注意。情意体验由初发经过积累与深化,到了需要宣泄的时候,又该如何来宣泄呢?作为诗歌艺术的创造活动,那必须是一种诗意的宣泄方式,即借助审美的形态来作表现,以使自己内在的情意体验能诗意地传递给别人,且让人获得感同身受的艺术效果。而这样的一种传递手段,则非审美意象莫属。我们看屈原的伟大诗篇《离骚》,那确是“发愤以抒情”的代表作,所发泄的也恰是诗人自身政治失意、理想破灭的满腔牢愁,但发泄的形式并不取直白的哭诉或简单的怒骂,乃是致力于营造一系列富于象征意味的情境事象,让读者领略并深深感动于诗人内心的急剧痛苦与深沉绝望,意象艺术的巨大魅力由此展露无遗。而从原初的“意”,经积淀、淬炼、升华以至呈现为审美意象的整个过程,便是“运意成象”的具体体现了。讲明了意象营造的重要性,还需要进一步来探究“运意”如何才能“成象”的奥秘,这就关联到那个“观物取象”的说法。我们知道,“象”在诗歌里一般是承载着表“意”的职能的,但“象”并不能等同于“意”,而“意”也并不能凭空翻造出“象”来,所以“运意成象”的过程中,还必须有“取象”这个环节存在。“取象”又该从何处着手呢?那就要追溯到“观物”,因为“象”总离不开“物”,而“观物”自然便成了“取象”的前奏。要说明的是,这“物”并不单纯指外在事物,主体的人自身也是一种“物”,故而“观物”同时就包含着“观我”,而且有必要将“观我”与“观物”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故我们所说的“运意成象”,理所当然地含有将自我情意体验转化成审美意象的用意。就是说,一方面,诗人将自己的情意体验注入物象,让物象灌注生气;另一方面,又从物象中摄取其神理与形态,使自己原有的人生体验得以丰富、拓展和改造变形。这样一种双向同构的心理状态,便是审美意象的诞生和“运意成象”活动的告成。而审美意象的生成,同时意味着诗人原有的人生体验已转变为以审美形态展示的诗性生命体验(即审美体验)。“象”和“意”在意象思维的运作中本就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摘编自陈伯海《古典诗歌意象艺术的若干思考》)材料二:意象思维有什么特性呢?诗人构思和写作的过程,都是意象思维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始终有浓烈情感的相随,并且都充满丰富的想象。诗歌创作过程中,一个意象与一个意象的相联,情感是意象之间发展的线索,而想象是意象提升的动力。想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使诗中的时间和空间感更加强烈,将意象与意象之间的距离拉得更大,从而开拓诗意诗美的空间。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像屈原写《离骚》的时候,如果感情没有到达上天入地,与神鬼和动植物一起奔走那样一种境界,他绝对写不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千古绝唱。如果李白以常人心态来写《蜀道难》,也许写不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样的诗行。科学家的思维也可能有情感性、想象性,但那种情感和想象多半是一种外在的形态,不像诗人这样要投入其中,形成一个焦点,并达到饱和状态。诗人意象思维过程中那种情感的集中性、强烈性、人格性、心灵化,想象的跳跃性、扩张性、时空一体性,光线与色调的生动性,感情与想象综合起来所形成的心灵的涌动景观,都是科学思维难以相比的。意象思维是一种与科学思维、形象思维不同的思维,这是一种神秘的、内外一体的、难以理清的,同时又引人入胜的、令人神往的思维方式。(摘编自邹建军《“意象思维”的五大特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象思维涉及人的心理感受及各种联想、想象活动,可用“运意成象”和“观物取象”概括其基本的运作方式。B.外来的刺激与主体的回应交相感触,能够生成“喜怒哀乐不得其平”的情意体验,但这种体验并不能够直接成为诗。C.屈原的满腔牢愁由初发经积淀、淬炼、升华以至呈现为《离骚》审美意象的整个过程,便是“运意成象”的具体体现。D.在意象思维的运作中“意”“象”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但“象”是“意”的载体,因而“象”比“意”更重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创作过程中,意象是情感发展的线索,想象是意象提升的动力。B.材料二中屈原的例子,是为了论证意象思维的过程充满着丰富的想象。C.科学思维的情感和想象是一种外在形态,人的意象思维是内外一体的。D.材料一侧重对古典诗歌意象艺术的思考,材料二侧重阐述意象思维的特性。3.下列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划线句观点的一项是()A.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陆机《文赋》:“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C.刘勰《文心雕龙》:“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D.钟嵘《诗品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A.B.C.D.5.请结合两则材料,从意象思维的角度分析姜夔《扬州慢》的创作过程。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无法完成的画像刘建东1944年春末,这一年我十五岁,师傅杨宝丰大约四十岁,是城里唯一的炭精画画师,专门给人画像。三年前,他来到城里,在南关开了家画像馆,给活着的人画,也为故去的人画。师傅保持着一个传统,画遗像一定得到死者的家里去画。女孩被她的舅妈领进来,中年妇女粗声说:“我外甥女,小卿,快十岁了。我这小姑子三年前不见了,慢慢地,我们也就不抱希望了,就当小姑子死了,所以才请您来给画一张像。”“我需要她的照片。”舅妈最终找到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我师傅。师傅盯着照片,似是在认真辨认照片中的人,半天没有说话。我看到的那张旧照片,在时间无情的作用下,有些暗淡模糊。我很奇怪,以往,师傅对照片质量很挑剔。而这一次,他是在勉为其难,在冒险。一切准备停当,师傅开始作画。每一次,都是从眼睛画起,这是老规矩。师傅告诉我,眼睛是一幅肖像画的魂魄,只要魂魄活了,这幅画就成功了一大半。而这一天,面对草稿,他犹豫了片刻,然后,用小楷毛笔沾上炭精粉,笔落在了鼻子上。直到第四天傍晚,漫长的作画过程还未能结束。只留下一只眼睛,他再也画不动了。那一小块空白,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特别突兀刺眼。我看到,师傅的右手手背上已经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过,这么难熬的作画过程。第五天一早,我掀开宣纸,惊得大叫一声:“哎呀!”宣纸下面是空荡荡的桌面,桌上桌下,都找了个遍,也未见踪影。舅妈把小卿从院子外领进来。师傅和蔼地拍拍她的头,问:“你见过那张画像没?”整晚,只有她一个人在家里。小卿摇摇头,又摇摇头。师傅挥了挥手,然后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重画的过程是一场灾难。他甚至茶饭不思,每天傍晚回店的路上,走得比平日里要慢许多,偶尔有辆自行车响着铃铛疾驰而过,都把他惊得歇息几分钟才继续前行。又过了五天,小卿母亲年轻时的画像,即将大功告成。除了要修正一下头发等细微处,连最后的那只眼睛都已经画好了。那一刻,师傅四肢摊开,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汗湿衣袖,头发打着绺垂在额头上。小卿看到画像,突然间趴在桌子上,放声痛哭。为了保护画像,我背着画夹回到了店里。画夹被我放在柜台上。不知睡了多久,我突然醒来,暗夜中恍若传来细碎的声音。我蹑手蹑脚地摸向柜台,柜台上的画夹已经不见了。店门虚掩着,我轻轻推开它,借着淡淡的月光,我发现浓浓的夜色中隐约有个人,正静静地站在那里。那人终于有了动静,他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他,点了几次,才点着。燃烧的面积越来越大,被火映照的地方也扩展得越来越大。视线顺着火光向上移动,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个人竟是师傅。师傅彻底放弃了为小卿母亲画像。一年之后的某一天,我在店里等着师傅,等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没有等到他。师傅再也没有出现。我央求父亲,替我盘下了那家小店。我继续着师傅未完成的事业,渐渐地成了城里一个有名的炭精画画师。我想一边画像,一边等待师傅回来,就像小卿等待她的母亲一样。我相信有一天,师傅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他一定会为我的炭精画而骄傲。1951年的一天,我的画店里走进来一个年轻的姑娘。“我是小卿。”她说,“我想请你画一张肖像。”我急忙热情、手忙脚乱地请她坐下来,小心地问她:“找到你娘了吗?”小卿努力克制着悲伤,对我说:“邯郸解放后,有一天,舅舅突然拉着我到烈士纪念堂。我们站在一张照片前,是一张合影。合影上是两个年轻的男人和两个年轻的女人。我越看,其中一个年轻女人越像我娘。我确信,她就是我娘。我蹲在那里失声痛哭。一个陌生的女人走到我身边,问我为啥哭泣。我指着照片说,那是我娘。她把我揽在怀里,也是放声大哭。她告诉我说,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曾经的战友。她让我叫她黄姨,又指着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说是我爹。”我跟着小卿来到烈士纪念堂,看到了那张照片。我紧紧盯着照片右首的那个男人,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使劲揉了揉,指着照片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告诉我说,这就是我师傅,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黄姨说,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在城里工作过几年,他在南关开了一家画像馆,专门给人画像。我这才知道,师傅叫宋咸德。我潸然泪下。(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时间词“1944年”“三年前”,使小说描写的环境有了象征性,如“暗夜”象征白色恐怖。B.师傅技艺出神入化,仅凭“泛黄”“暗淡模糊”的旧照片就将小卿母亲的形象描绘出来了。C.师傅接受作画、艰难作画、烧毁画像的曲折过程凸显了革命者为民族大义隐忍负重的形象。D.“我”央求父亲盘下小店,是因为“我”想继续师傅未完成的事业,完成小卿母亲的画像。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围绕着“无法完成画像”这一核心事件,小说巧妙地使用明、暗两条线索展开叙事。B.小说设置三次绘画的用意相同,都是展示画像无法完成的过程,一波三折,令人回味无穷。C.小说选用第一人称视角观察揣摩人物,代入感强,易于抒情,更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D.结尾将历史的激荡和精神的崇高具象为一张照片和一顶帽子,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8.悬念是作品艺术魅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多处设置悬念,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9.小说结尾“我潸然泪下”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材料二:昔太史公传循吏,自春秋尽周末几数百年,然为之传者,四五人而已。何其难也?盖有其人而事不传者多欤?居高明者易彰,而卑困者寡述。势固然欤?或曰:循吏者,心乎民而已,智名勇功非其所屑计也。任峻、邓艾、杜元凯之流,其兴利与召信臣等,而功名之意居多焉。君子亦探其心,而不欲与以是名,则副乎循吏之名者,盖其难哉!近今之世,吾得一人焉,曰石家绍,字瑶臣。自大吏僚友、搢绅先生、士民卒隶,无不以君为循吏也。入都时,除夕饮余斋中,论《史记》不绝口,问君所行事,则笑谢不自言。及卒,见其友所为传,皆为民吏者所当为,人或怠焉伪焉,独力诚行之以尽其心。江西尝大饥,钱粟未办,而饥民集西山者已数万,齐声呼赈,大吏不知所为。或曰:“急檄石令。”石令至,万众皆迎伏跪拜曰:“愿听处置。”是赈也得缓而无变。夫啼呼抢攘之时,见一人则帖然服者,惟婴儿于慈母则然,而君能得之数千万汹汹饥迫之众。而若此何哉?夫殊尤卓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然而非父母其心者,则不能为,此君所以得此于民者欤!尝自记曰:“吏而良,民父母也;其不良,则民贼也。父母吾不能,民贼也则吾不敢,吾其为民佣者乎!”故自号曰“民佣”。(选自梅曾亮《柏枧山房文集》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A殊尤卓绝之行B固伦常所宜C有也D至父母E于子F虽极其情G而不足为异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与《石钟山记》中“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的“然”意思相同。B.“谢”与《孔雀东南飞》中“多谢后世人”的“谢”词义相同。C.“诚”与《陈情表》中“愿陛下矜悯愚诚”的“诚”词义不同。D.“当”与《项脊轩志》中“垣墙周庭,以当南日”的“当”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认为,法令用以引导民众向善,刑罚用以阻止民众作恶,官吏应该奉公守法。B.孙叔敖被虞丘推荐给楚王担任相国,为官期间,楚国官民同心,百姓安居乐业。C.梅曾亮认为史书记载的循吏很少的原因是循吏不重功名以及符合循吏标准的人很少。D.在江西遭遇严重的饥荒,其他官吏束手无策之际,石瑶臣主动站出来帮助平息民愤。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居高明者易彰,而卑困者寡述(2)民贼也则吾不敢,吾其为民佣者乎!1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循吏”的形象,对我们今天整肃吏治具有借鉴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循吏”。(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戏答元珍①[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注】①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诗人因直言进谏被贬峡州夷陵县令。次年,任峡州军事判官的朋友丁宝臣(字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送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首冠以“戏”字,是声明自己写的不过是游戏文字,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B.颔联以一个“欲”字赋予竹笋以知觉,生动形象地将早春的生机之态描绘出来。C.颈联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客居在外、疾病缠身的悲伤之情。D.尾联自宽自解,用“不须嗟”发出感慨,虽含愁闷而不显低沉。16.欧阳修评价本诗首联时说到:“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后人也说它“起得超妙”,请结合本诗内容,谈谈你对首联妙处的理解。(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唐宋诗词中表达舍身报国豪情壮志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司马迁祠,矗立在一片雪白的山岗上。②司马迁胸怀天下,心有A,撰著《史记》时“士以弘道”的隐忍与豪迈志向,激励着无数后世学者精进学术志业,弘扬学术精神。《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的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③司马迁第一次将“中国”“人”与“民”连在一起构成偏正词组,首创了“中国人民”这个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体现了自豪优越的民族情感,也为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学术话语领域使用该高频词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④两千多年过去了,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和堪称鸿篇巨制的《史记》彰显出的治史情怀和学术精神,依旧B。放眼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C,前景无限。我们正处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面对宏阔发展的新时代,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彰显新时代的学术精神,自觉践行学术初心、积极担当学术责任,是当代中国学人的重要使命。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句子中“所”与文中加点的“所”,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黎民百姓流离失所。B.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C.派出所出动警力,将犯罪嫌疑人抓获。D.她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了她去北京的所见所闻。20.“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热量辐射和对流散热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方法。人穿了衣服,衣服与衣服,衣服与肌肤之间便形成了局部气候环境,(1)。衣服小气候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寒冷季节,①外界温度较冷。②皮肤表面散发出许多热量,③通过体表与空气对流,④身体就会发冷。⑤如果你穿上棉衣。⑥就会立刻感到暖和。⑦这并非棉衣可以发生热量,⑧而是中间的棉絮或其他絮状物使身体热量不易向外散发,⑨形成体表与外界的对流,因而在肌肤和衣服之间就形成了温暖的小气候空间。寒冷的冬季,有人以为穿得越多越暖和;有人则以为衣服越紧身越暖和。其实,(2),因为影响保暖性的是空气层厚度。衣服与身体紧贴,则空气层厚度近乎为零,保暖性当然差。当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后,空气层厚度随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随之增大。但当空气层总厚度超过15毫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冬季的室内外温差很大,要想穿衣有良好的保暖保健效果,要控制好室内温度和穿衣件数。当室内温度为15℃左右时,穿一件衬衣,衣服表面温度约为30℃;如再加一件背心和外套,衣服表面温度则为24℃左右。在一定范围内,衣服越多,衣表温度与环境的温差就越小,人体热量散发也就越小。所以,当室内温度发生改变时,(3),以维持衣服内的适宜小气候。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文中第一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五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日益紧密。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合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我们不仅能够取得团队的成功,还能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然而,合作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在自我与集体之间找到平衡,学会倾听、理解、尊重他人,以及在冲突中寻求共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合作中实现自我成长”有怎样的理解?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身的体验或思考,谈谈自己的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抚州市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试题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案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不得在本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3)所有考试结束3天后,考生可凭准考证号登录智学网(。zhixue。)查询考试成绩,密码与准考证号相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究竟什么是意象思维?严格地说,它指的是诗人用审美的态度来观照世界和观照自我,将既已获得的人生体验转化为审美体验并显现为审美意象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人的心理感受及各种联想、想象活动,是相当复杂而又费解的。为简要说明起见,姑且用两句话来概括其基本的运作方式,一句叫“运意成象”,再一句叫“观物取象”,后者从属于前者,故总体上仍当以“运意成象”为标志。“运意成象”的前提,自当是有“意”可运,也就是有诗人真切的情意体验在,需要借托物象加以展现。这“意”又从何而来呢?不是来自神秘的“天启”,亦非出自恍惚莫名的“灵感”,从源头上讲,它起于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遭遇,是外界事物触动人的心灵世界所引发的诸种活生生的感受。更确切地看,应是心物交感的双向作用——外来的刺激与主体的回应交相感触,于是有各种情意体验生成。唐代古文家韩愈曾用“喜怒哀乐不得其平”来形容人心受外物触发后的心理波动状态,并以“不平则鸣”来提示文学创作因心理波动而发生的自然规律,其实也是根据这个原理。然则,是否将内心引发的情意体验直接宣示出来,就成为诗了呢?并非如此。人们在受到外界各种事象的刺激时,其当下引发的感受虽较鲜活,却易于失之肤浅,必须有一个沉淀和积累的过程,让其在心灵深处渐渐发酵、孕育、胚胎以至成形,使那些仅限于一时、浅表意义的感受剥落殆尽,而那些具有长久、深沉意蕴的体验得以积存下来,并不断得到拓展与加深。如果我们把现实人生中的心物交感视为情意体验产生的基础,则从内心的积淀、酝酿到最终宣发的过程,便构成了由现实人生体验向诗性生命体验转化的重要桥梁,不可不加注意。情意体验由初发经过积累与深化,到了需要宣泄的时候,又该如何来宣泄呢?作为诗歌艺术的创造活动,那必须是一种诗意的宣泄方式,即借助审美的形态来作表现,以使自己内在的情意体验能诗意地传递给别人,且让人获得感同身受的艺术效果。而这样的一种传递手段,则非审美意象莫属。我们看屈原的伟大诗篇《离骚》,那确是“发愤以抒情”的代表作,所发泄的也恰是诗人自身政治失意、理想破灭的满腔牢愁,但发泄的形式并不取直白的哭诉或简单的怒骂,乃是致力于营造一系列富于象征意味的情境事象,让读者领略并深深感动于诗人内心的急剧痛苦与深沉绝望,意象艺术的巨大魅力由此展露无遗。而从原初的“意”,经积淀、淬炼、升华以至呈现为审美意象的整个过程,便是“运意成象”的具体体现了。讲明了意象营造的重要性,还需要进一步来探究“运意”如何才能“成象”的奥秘,这就关联到那个“观物取象”的说法。我们知道,“象”在诗歌里一般是承载着表“意”的职能的,但“象”并不能等同于“意”,而“意”也并不能凭空翻造出“象”来,所以“运意成象”的过程中,还必须有“取象”这个环节存在。“取象”又该从何处着手呢?那就要追溯到“观物”,因为“象”总离不开“物”,而“观物”自然便成了“取象”的前奏。要说明的是,这“物”并不单纯指外在事物,主体的人自身也是一种“物”,故而“观物”同时就包含着“观我”,而且有必要将“观我”与“观物”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故我们所说的“运意成象”,理所当然地含有将自我情意体验转化成审美意象的用意。就是说,一方面,诗人将自己的情意体验注入物象,让物象灌注生气;另一方面,又从物象中摄取其神理与形态,使自己原有的人生体验得以丰富、拓展和改造变形。这样一种双向同构的心理状态,便是审美意象的诞生和“运意成象”活动的告成。而审美意象的生成,同时意味着诗人原有的人生体验已转变为以审美形态展示的诗性生命体验(即审美体验)。“象”和“意”在意象思维的运作中本就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摘编自陈伯海《古典诗歌意象艺术的若干思考》)材料二:意象思维有什么特性呢?诗人构思和写作的过程,都是意象思维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始终有浓烈情感的相随,并且都充满丰富的想象。诗歌创作过程中,一个意象与一个意象的相联,情感是意象之间发展的线索,而想象是意象提升的动力。想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使诗中的时间和空间感更加强烈,将意象与意象之间的距离拉得更大,从而开拓诗意诗美的空间。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像屈原写《离骚》的时候,如果感情没有到达上天入地,与神鬼和动植物一起奔走那样一种境界,他绝对写不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千古绝唱。如果李白以常人心态来写《蜀道难》,也许写不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样的诗行。科学家的思维也可能有情感性、想象性,但那种情感和想象多半是一种外在的形态,不像诗人这样要投入其中,形成一个焦点,并达到饱和状态。诗人意象思维过程中那种情感的集中性、强烈性、人格性、心灵化,想象的跳跃性、扩张性、时空一体性,光线与色调的生动性,感情与想象综合起来所形成的心灵的涌动景观,都是科学思维难以相比的。意象思维是一种与科学思维、形象思维不同的思维,这是一种神秘的、内外一体的、难以理清的,同时又引人入胜的、令人神往的思维方式。(摘编自邹建军《“意象思维”的五大特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象思维涉及人心理感受及各种联想、想象活动,可用“运意成象”和“观物取象”概括其基本的运作方式。B.外来的刺激与主体的回应交相感触,能够生成“喜怒哀乐不得其平”的情意体验,但这种体验并不能够直接成为诗。C.屈原的满腔牢愁由初发经积淀、淬炼、升华以至呈现为《离骚》审美意象的整个过程,便是“运意成象”的具体体现。D.在意象思维的运作中“意”“象”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但“象”是“意”的载体,因而“象”比“意”更重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创作过程中,意象是情感发展的线索,想象是意象提升的动力。B.材料二中屈原的例子,是为了论证意象思维的过程充满着丰富的想象。C.科学思维的情感和想象是一种外在形态,人的意象思维是内外一体的。D.材料一侧重对古典诗歌意象艺术的思考,材料二侧重阐述意象思维的特性。3.下列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划线句观点的一项是()A.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陆机《文赋》:“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C.刘勰《文心雕龙》:“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D.钟嵘《诗品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A.B.C.D.5.请结合两则材料,从意象思维的角度分析姜夔《扬州慢》的创作过程。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答案】1.D2.D3.A4.D5.①心物交感阶段。词人路过扬州,看到战后萧条之景,听到悲凉的号角声,感慨昔盛今衰,触动了国破家亡之思。②沉淀积累阶段。词人的沉痛之情产生后,经过沉淀和积累、酝酿,得到拓展与加深,需要宣泄出来。③诗意宣泄阶段。词人借助荠麦、废池乔木、黄昏、清角、空城、二十四桥、芍药花等审美意象,抒发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并借用典故,想象杜牧重游定会吃惊,开拓诗意诗美的空间。【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因而‘象’比‘意’更重要”错,根据材料一第五段有“一方面,诗人将自己的情意体验注入物象,让物象灌注生气;另一方面,又从物象中摄取其神理与形态,使自己原有的人生体验得以丰富、拓展和改造变形。这样一种双向同构的心理状态,便是审美意象的诞生和‘运意成象’活动的告成”,可见二者相互融合渗透,同等重要。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意象是情感发展的线索”错,根据材料二“情感是意象之间发展的线索,而想象是意象提升的动力”,可知应该是“情感是意象之间发展的线索”。B.“是为了论证意象思维的过程充满着丰富的想象”错,根据材料二“像屈原写《离骚》的时候,如果感情没有到达上天入地,与神鬼和动植物一起奔走那样一种境界,他绝对写不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千古绝唱”,可知举例是为了论证意象思维的过程,始终有浓烈情感的相随,并且都充满丰富的想象。C.“科学思维的情感和想象是一种外在形态”错,以偏概全,根据材料二“科学家的思维也可能有情感性、想象性,但那种情感和想象多半是一种外在的形态”,不能省略“可能”“多半”,“可能”意味着不完全确定,“多半”意味着大部分。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从划线句后面的解释“就是说,一方面,诗人将自己的情意体验注入物象,让物象灌注生气;另一方面,又从物象中摄取其神理与形态,使自己原有的人生体验得以丰富、拓展和改造变形”,可以看出划线句观点强调的是“意”与“象”双向同构的关系。A.诗人悠然的情意体验赋予了“菊、东篱、南山”等物象生气与活力,反过来物象的悠然之态也使诗人人生体验更为丰富,拓展为一种的恬淡闲适、悠然自得的人生状态,符合划线句观点。B.意思是在深秋季节看着落叶会感到悲伤,在初春看到树枝上柔软的枝条心中会感到万分欣喜,强调景物变化会带来情意体验,不符合划线句观点。C.强调春秋四时、冷暖昏明的景物变化会带来情意体验,不符合划线句观点。D.强调诗歌的抒情性,不符合划线句观点。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及观点的能力。A.“‘运意成象’从属于‘观物取象’”错,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一句叫‘运意成象’,再一句叫‘观物取象’,后者从属于前者”,可知“观物取象”从属于“运意成象”。B.“积淀”错,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如果我们把现实人生中的心物交感视为情意体验产生的基础,则从内心的积淀、酝酿到最终宣发的过程,便构成了由现实人生体验向诗性生命体验转化的重要桥梁,不可不加注意”,可知应为“积淀、酝酿到最终宣发”,而不只是“积淀”。C.“‘观物’是‘取象’的前奏”错,根据材料一第五段“要说明的是,这‘物’并不单纯指外在事物,主体的人自身也是一种‘物’,故而‘观物’同时就包含着‘观我’,而且有必要将‘观我’与‘观物’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可知“观物”同时包含着“观我”,二者不可分割。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一第二段“‘运意成象’的前提,自当是有‘意’可运,也就是有诗人真切的情意体验在,需要借托物象加以展现”“更确切地看,应是心物交感的双向作用——外来的刺激与主体的回应交相感触,于是有各种情意体验生成”,结合“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等词句,可知:第一阶段是“心物交感”,词人路过扬州,看到战后萧条之景,听到悲凉的号角声,感慨昔盛今衰,触动了国破家亡之思。②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人们在受到外界各种事象的刺激时,其当下引发的感受虽较鲜活,却易于失之肤浅,必须有一个沉淀和积累的过程”,结合上片“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内容,可知第二阶段是“沉淀积累”,词人的沉痛之情产生后,经过沉淀和积累、酝酿,得到拓展与加深,需要宣泄出来。③根据材料一第四段“情意体验由初发经过积累与深化,到了需要宣泄的时候”“作为诗歌艺术的创造活动,那必须是一种诗意的宣泄方式,即借助审美的形态来作表现,以使自己内在的情意体验能诗意地传递给别人,且让人获得感同身受的艺术效果”,结合词中“荠麦、废池乔木、黄昏、清角、空城、二十四桥、芍药花”等具体意象及下片涉及的典故,可知第三阶段是“诗意宣泄”,词人借助各种审美意象,抒发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并借用相关典故,想象杜牧重游定会吃惊,开拓诗意诗美的空间。(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无法完成的画像刘建东1944年春末,这一年我十五岁,师傅杨宝丰大约四十岁,是城里唯一的炭精画画师,专门给人画像。三年前,他来到城里,在南关开了家画像馆,给活着的人画,也为故去的人画。师傅保持着一个传统,画遗像一定得到死者的家里去画。女孩被她的舅妈领进来,中年妇女粗声说:“我外甥女,小卿,快十岁了。我这小姑子三年前不见了,慢慢地,我们也就不抱希望了,就当小姑子死了,所以才请您来给画一张像。”“我需要她的照片。”舅妈最终找到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我师傅。师傅盯着照片,似是在认真辨认照片中的人,半天没有说话。我看到的那张旧照片,在时间无情的作用下,有些暗淡模糊。我很奇怪,以往,师傅对照片质量很挑剔。而这一次,他是在勉为其难,在冒险。一切准备停当,师傅开始作画。每一次,都是从眼睛画起,这是老规矩。师傅告诉我,眼睛是一幅肖像画的魂魄,只要魂魄活了,这幅画就成功了一大半。而这一天,面对草稿,他犹豫了片刻,然后,用小楷毛笔沾上炭精粉,笔落在了鼻子上。直到第四天傍晚,漫长的作画过程还未能结束。只留下一只眼睛,他再也画不动了。那一小块空白,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特别突兀刺眼。我看到,师傅的右手手背上已经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过,这么难熬的作画过程。第五天一早,我掀开宣纸,惊得大叫一声:“哎呀!”宣纸下面是空荡荡的桌面,桌上桌下,都找了个遍,也未见踪影。舅妈把小卿从院子外领进来。师傅和蔼地拍拍她的头,问:“你见过那张画像没?”整晚,只有她一个人在家里。小卿摇摇头,又摇摇头。师傅挥了挥手,然后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重画的过程是一场灾难。他甚至茶饭不思,每天傍晚回店的路上,走得比平日里要慢许多,偶尔有辆自行车响着铃铛疾驰而过,都把他惊得歇息几分钟才继续前行。又过了五天,小卿母亲年轻时的画像,即将大功告成。除了要修正一下头发等细微处,连最后的那只眼睛都已经画好了。那一刻,师傅四肢摊开,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汗湿衣袖,头发打着绺垂在额头上。小卿看到画像,突然间趴在桌子上,放声痛哭。为了保护画像,我背着画夹回到了店里。画夹被我放在柜台上。不知睡了多久,我突然醒来,暗夜中恍若传来细碎的声音。我蹑手蹑脚地摸向柜台,柜台上的画夹已经不见了。店门虚掩着,我轻轻推开它,借着淡淡的月光,我发现浓浓的夜色中隐约有个人,正静静地站在那里。那人终于有了动静,他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他,点了几次,才点着。燃烧的面积越来越大,被火映照的地方也扩展得越来越大。视线顺着火光向上移动,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个人竟是师傅。师傅彻底放弃了为小卿母亲画像。一年之后的某一天,我在店里等着师傅,等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没有等到他。师傅再也没有出现。我央求父亲,替我盘下了那家小店。我继续着师傅未完成的事业,渐渐地成了城里一个有名的炭精画画师。我想一边画像,一边等待师傅回来,就像小卿等待她的母亲一样。我相信有一天,师傅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他一定会为我的炭精画而骄傲。1951年的一天,我的画店里走进来一个年轻的姑娘。“我是小卿。”她说,“我想请你画一张肖像。”我急忙热情、手忙脚乱地请她坐下来,小心地问她:“找到你娘了吗?”小卿努力克制着悲伤,对我说:“邯郸解放后,有一天,舅舅突然拉着我到烈士纪念堂。我们站在一张照片前,是一张合影。合影上是两个年轻的男人和两个年轻的女人。我越看,其中一个年轻女人越像我娘。我确信,她就是我娘。我蹲在那里失声痛哭。一个陌生的女人走到我身边,问我为啥哭泣。我指着照片说,那是我娘。她把我揽在怀里,也是放声大哭。她告诉我说,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曾经的战友。她让我叫她黄姨,又指着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说是我爹。”我跟着小卿来到烈士纪念堂,看到了那张照片。我紧紧盯着照片右首的那个男人,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使劲揉了揉,指着照片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告诉我说,这就是我师傅,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黄姨说,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在城里工作过几年,他在南关开了一家画像馆,专门给人画像。我这才知道,师傅叫宋咸德。我潸然泪下。(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时间词“1944年”“三年前”,使小说描写的环境有了象征性,如“暗夜”象征白色恐怖。B.师傅技艺出神入化,仅凭“泛黄”“暗淡模糊”的旧照片就将小卿母亲的形象描绘出来了。C.师傅接受作画、艰难作画、烧毁画像的曲折过程凸显了革命者为民族大义隐忍负重的形象。D.“我”央求父亲盘下小店,是因为“我”想继续师傅未完成的事业,完成小卿母亲的画像。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围绕着“无法完成的画像”这一核心事件,小说巧妙地使用明、暗两条线索展开叙事。B.小说设置三次绘画的用意相同,都是展示画像无法完成的过程,一波三折,令人回味无穷。C.小说选用第一人称视角观察揣摩人物,代入感强,易于抒情,更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D.结尾将历史的激荡和精神的崇高具象为一张照片和一顶帽子,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8.悬念是作品艺术魅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多处设置悬念,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9.小说结尾“我潸然泪下”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6.C7.B8.①杨宝丰第一次看到合影时的认真辨认照片中的人,半天没有说话。②杨宝丰一反常态的作画过程,先从眼睛画起的顺序,这次却先从鼻子画起。③原来差不多只需要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的画像,杨宝丰第一次用了“四天三夜”,第二次用的时间不仅更长,而且还累到了精疲力竭的程度。④第一次未画完的画像离奇失踪。⑤在画像好不容易完成后,杨宝丰竟然在暗中毁掉了凝结自己数日心血的画像。⑥画像事件一年后,杨丰宝失踪了。9.①我知道了小卿母亲和师傅的真实身份和关系,被以他们为代表的抗日战争时期隐秘战线上的革命同志(地下革命工作者)的事迹深深感动。②我明白了小卿母亲画像无法完成的真相,理解了师傅在接画、作画、毁画过程中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和压力,被革命者为民族大义隐忍负重的精神所感动。③革命者抛家弃子、隐姓埋名、坚定革命、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让我心生敬意并备受激励。【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使小说描写的环境有了象征性,如‘暗夜’象征白色恐怖”错,过度解读,使用时间词“1944年”“三年前”等,主要是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对人物间的关系起联接作用。B.“仅凭‘泛黄’‘暗淡模糊’的旧照片”错,从后文可知,小卿的母亲是师父的战友和爱人,所以师父画像不是仅凭照片画出来的。D.“完成小卿母亲的画像”错,我盘下小店的原因有二:一是“我继续着师傅未完成的事业”,是成为炭精画师,为人画像;二是一边画像,一边等师傅回来。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小说设置三次绘画的用意相同,都是展示画像无法完成的过程”错,小说三次绘画的设置,前两次是展示画像无法完成的过程,最后一次是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和人物的关系。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悬念”,是作者在叙述情节和描写人物时为吸引读者的好奇心,而设置的“关子”,点到为止,先不揭晓“谜底”,而是随着情节的变化才逐步揭示真相。本文中的悬念主要有:①“师傅盯着照片,似是在认真辨认照片中的人,半天没有说话”,杨宝丰第一次看到合影时的表现。②“每一次,都是从眼睛画起,这是老规矩”“而这一天,面对草稿,他犹豫了片刻,然后,用小楷毛笔沾上炭精粉,笔落在了鼻子上”,杨宝丰一反常态的作画过程,先从鼻子画起。③“直到第四天傍晚,漫长的作画过程还未能结束”“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过,这么难熬的作画过程”“重画的过程是一场灾难”,作画完全一反常态,不仅时间长,而且特别累。④“惊得大叫一声:‘哎呀!’宣纸下面是空荡荡的桌面,桌上桌下,都找了个遍,也未见踪影”,第一次未画完的画像离奇失踪了。⑤“那人终于有了动静,他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他,点了几次,才点着”,在好不容易完成画像后,杨宝丰竟然在暗中毁掉了。⑥“我在店里等着师傅,等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没有等到他。师傅再也没有出现”,画像事件一年后,杨丰宝失踪了。【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①直接原因:结合“她告诉我说,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曾经的战友”“指着照片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这就是我师傅,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等内容,可知“我”知道了小卿母亲和师傅的真实身份和关系,并被以他们为代表的地下革命工作者的事迹深深感动。②揭示悬念:结合“我紧紧盯着照片右首的那个男人”“指着照片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他在南关开了一家画像馆,专门给人画像。我这才知道,师傅叫宋咸德”等内容,“我”终于明白了师傅无法完成小卿母亲画像的真相,理解了师傅承受的巨大痛苦和压力,被革命者为民族大义隐忍负重的精神所感动。③主题意蕴:结合小说的主体情节,和“舅舅突然拉着我到烈士纪念堂”“她告诉我说,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曾经的战友”“这就是我师傅,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在城里工作过几年,他在南关开了一家画像馆,专门给人画像”等内容,小说歌颂了革命者抛家弃子、隐姓埋名、坚定革命、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我”心生敬意并备受激励。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材料二:昔太史公传循吏,自春秋尽周末几数百年,然为之传者,四五人而已。何其难也?盖有其人而事不传者多欤?居高明者易彰,而卑困者寡述。势固然欤?或曰:循吏者,心乎民而已,智名勇功非其所屑计也。任峻、邓艾、杜元凯之流,其兴利与召信臣等,而功名之意居多焉。君子亦探其心,而不欲与以是名,则副乎循吏之名者,盖其难哉!近今之世,吾得一人焉,曰石家绍,字瑶臣。自大吏僚友、搢绅先生、士民卒隶,无不以君为循吏也。入都时,除夕饮余斋中,论《史记》不绝口,问君所行事,则笑谢不自言。及卒,见其友所为传,皆为民吏者所当为,人或怠焉伪焉,独力诚行之以尽其心。江西尝大饥,钱粟未办,而饥民集西山者已数万,齐声呼赈,大吏不知所为。或曰:“急檄石令。”石令至,万众皆迎伏跪拜曰:“愿听处置。”是赈也得缓而无变。夫啼呼抢攘之时,见一人则帖然服者,惟婴儿于慈母则然,而君能得之数千万汹汹饥迫之众。而若此何哉?夫殊尤卓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然而非父母其心者,则不能为,此君所以得此于民者欤!尝自记曰:“吏而良,民父母也;其不良,则民贼也。父母吾不能,民贼也则吾不敢,吾其为民佣者乎!”故自号曰“民佣”。(选自梅曾亮《柏枧山房文集》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A殊尤卓绝之行B固伦常所宜C有也D至父母E于子F虽极其情G而不足为异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与《石钟山记》中“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的“然”意思相同。B.“谢”与《孔雀东南飞》中“多谢后世人”的“谢”词义相同。C.“诚”与《陈情表》中“愿陛下矜悯愚诚”的“诚”词义不同。D.“当”与《项脊轩志》中“垣墙周庭,以当南日”的“当”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认为,法令用以引导民众向善,刑罚用以阻止民众作恶,官吏应该奉公守法。B.孙叔敖被虞丘推荐给楚王担任相国,为官期间,楚国官民同心,百姓安居乐业。C.梅曾亮认为史书记载的循吏很少的原因是循吏不重功名以及符合循吏标准的人很少。D.在江西遭遇严重的饥荒,其他官吏束手无策之际,石瑶臣主动站出来帮助平息民愤。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居高明者易彰,而卑困者寡述。(2)民贼也则吾不敢,吾其为民佣者乎!1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循吏”的形象,对我们今天整肃吏治具有借鉴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循吏”。【答案】10.BDF11.B12.D13.(1)处于尊显地位的人容易被人看到,而卑贱困顿的人则很少有人传述。(2)做残害百姓的人,我不敢;我还是做百姓的仆人吧!14.①奉职守法,恪尽职守,治理有方;②不图名利,勤勉务实;③仁政爱民,把人民放在心上,做人民公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非常特殊而卓越超群的品行,本来按照伦理常规都是应该拥有的,在父母对于子女(身上),即使极尽其情感也不值得认为是奇怪的。“夫殊尤卓绝之行”为主语,表强调,可在“行”的后面B处断开;“也”为句末助词,故应在“也”后面D处断开;“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中,“虽……而……”为紧密联系的假设关系的复句,故“虽极其情”不能归于上句,应在“虽”前面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然”,都为连词,表转折,然而。句意:然而太史公为之作传的,不过四五人罢了。/然而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B.“词义相同”错。“谢”,推辞;/告诫。句意:笑着推辞,不谈论自己。/郑重地告诫后来的人。C.“诚”,真诚;/诚心。句意:只有他勉力真诚地行动来竭尽自己的爱民之心。/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拙的诚心。D.“当”,应当;/挡住。句意:也只是尽了对待子民所应该做的事罢了。/环绕庭院盖起围墙,用北墙来挡住南面的阳光。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石瑶臣主动站出来帮助平息民愤”错。根据原文“或曰:‘急檄石令。’石令至”可知,并不是石瑶臣主动到来,而是收到檄文后才到来的。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高明”,高而明亮之处,此指富贵尊显的地位;“彰”,明显;“寡”,少。(2)“贼”,残害,危害;“其”,祈使语气,还是;“佣”,仆人,佣人。【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一“奉职循理”“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可知,循吏应奉职守法,恪尽职守,治理有方。②根据材料二“居高明者易彰,而卑困者寡述。势固然欤?或曰:循吏者,心乎民而已,智名勇功非其所屑计也”“皆为民吏者所当为,人或怠焉伪焉,独力诚行之以尽其心”可知,循吏应不图名利,勤勉务实。③根据材料二“‘吏而良,民父母也;其不良,则民贼也。父母吾不能,民贼也则吾不敢,吾其为民佣者乎!’故自号曰‘民佣’”可知,循吏应仁政爱民,把人民放在心上,做人民公仆。参考译文:材料一:太史公说:法令是用来引导百姓的,刑罚是用来禁止奸邪作恶的。法令、刑罚不完备时,善良守法的百姓仍能够有所戒惧,修身行善,那是因为官吏不曾胡作非为啊。只要各级官吏都能奉行职责,遵循法理,也可以使国家大治,何必使用严厉的刑罚呢?孙叔敖是一位楚国的隐士。相国虞丘把他推荐给楚庄王来代替自己。孙叔敖担任楚相三个月,施行教化,引导人民,举国上下和睦同心,世俗极好,政令和缓,有禁则止,官吏中没有奸邪之人,盗贼之事也不再发生。秋冬时节,规劝百姓上山伐木采摘;春夏时节,借助水势把木材运出山中,百姓各自从业谋生,全都安居乐业。(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材料二:过去太史公为循吏(就是奉公守法的好官)作传,从春秋一直到周代末年有接近数百年的历史,然而太史公为之作传的,不过四五人罢了,多么困难啊。难道是确有这样的人但事迹没有流传下来的有很多吗?处于尊显地位的人容易被人看到,而卑贱困顿的人则很少有人传述。情况本来就是这样的吗?有人说:循吏只是把百姓放在心上罢了,凭借智勇获得功名不是他们在意和考虑的事。任峻、邓艾、杜元凯这类人,他们所兴办的对国家人民有益的工程,与召信臣的功业是等同的,不过他们的建功立业之心占大部分。君子也探求那些人的内心,而不想把“循吏”这样的美名送给他们,那么符合循吏之名的人,大概是很难得的吧!当今之世,我找到了一个人,叫石家绍,字瑶臣。从高官(上司)、同僚、其他官员、父兄长辈到学生、百姓和差役,没有不认为石家绍是循吏的。他入京时,除夕节在我的斋中喝酒,谈论《史记,》话不绝口,询问他所做之事,则笑着推辞,不谈论自己。等他去世,看见他的朋友为他所写的传记,都是作为百姓父母官所应当做的,他人有的怠惰了、虚伪了,只有他勉力真诚地行动来竭尽自己的爱民之心。江西曾经发生大灾荒,钱财和粮食都没有备办,但已经有数万饥民聚集在西山,齐声高呼要求救济,高官都不知所措。有人说:“快招请石令。”石家绍赶到,众人都迎向他伏身跪拜道:“愿意听从您的安排。”这次赈济才得以缓解危情没有变故。如这样哭叫纷乱之时,看见一个人就服帖顺从的情况,只有婴儿面对慈母才会这样,而石家绍面对数千万骚乱不宁被饥饿逼迫的民众也能如此。发生这样的情况是为什么呢?非常特殊而卓越超群的品行,本来按照伦理常规都是应该拥有的,在父母对于子女(身上),即使极尽其情感也不值得认为是奇怪的。所以,即使是石家绍做官,也只是尽了对待子民所应该做的事罢了。然而他(如果)没有像父母那样的心,就不能做到(这样),这就是石家绍像这样得民心的原因吧!曾经自己写到:“好的官员,就是百姓的父母;不好的官员,就是残害百姓的官吏。为民父母我不能,残害民众我不敢,我还是做百姓的仆人吧!”因此自号曰“民佣”。(选自梅曾亮《柏枧山房文集》有删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戏答元珍①[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注】①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诗人因直言进谏被贬峡州夷陵县令。次年,任峡州军事判官的朋友丁宝臣(字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送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首冠以“戏”字,是声明自己写的不过是游戏文字,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B.颔联以一个“欲”字赋予竹笋以知觉,生动形象地将早春的生机之态描绘出来。C.颈联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客居在外、疾病缠身的悲伤之情。D.尾联自宽自解,用“不须嗟”发出感慨,虽含愁闷而不显低沉。16.欧阳修评价本诗首联时说到:“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后人也说它“起得超妙”,请结合本诗内容,谈谈你对首联妙处的理解。【答案】15.C16.①“春风”却没有随欧阳修来到这“天涯”之地,山城已是二月,仍然没有看到花开。②前后句一问一答,由“疑”发问春风不到,到春花未发,一因一果,语意连贯,显得波折而不平板;③同时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山城早春的气象;④春风暗喻皇恩,借春风未到、春花未开,隐含欧阳修对自己所处的险恶艰难的政治环境的切身体验,表达了伤时不遇的怨思;⑤奠定情感基调,以这种怨思贯穿全文,最后以“野芳虽晚不须嗟”相解“春花不开”,怨思中又见宽慰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颈联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客居在外、疾病缠身的悲伤之情”分析有误,颈联由写景转为抒发感慨,而非借新年之景抒发情感,诗人远谪山乡,心情苦闷,夜不能寐,卧听北归春雁的声声鸣叫,勾起了无尽的“乡思”——自己被贬之前任西京留守推官的任所洛阳,正如同故乡一样令人怀念,然后由往事的回忆联想到目下的处境,抱病之身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年头。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①先理解句意,首联“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意即“我”真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边远的山城,已是二月,居然还见不到一朵花。②逻辑上,这两句在内容上构成因果,因为身处“天涯”,怀疑“春风”不能到达,所以即使到了“二月”,这“山城”的花尚未开放,前后逻辑连贯,先提出“疑”,而后对疑进行解释,显得波折。③具体内容上,“春风”“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等词语,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山城早春的气象。④重要的意象“春风”,则颇有象征意蕴,“春风”实则比喻君王的恩德,“春风”与“花”的关系寄喻君臣、君民关系,是历代以来以“香草美人”来比喻君臣关系的进一步拓展,而作为臣民,要做到真正的人生自主与自择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他也只能含蓄委婉地以“戏赠”“戏答”的方式表达一下怨刺而已。⑤结合后文“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等内容来看,首联对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并且以这种怨思贯穿全文,借春风未至、春花晚开,隐含自己所处的艰难的政治环境的切身体验,与后文不须嗟相解,体现作者的自我慰藉之意。(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唐宋诗词中表达舍身报国豪情壮志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长太息以掩涕兮②.哀民生之多艰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④.齐彭殇为妄作⑤.相看白刃血纷纷⑥.死节从来岂顾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涕”“诞”“殇”“勋”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司马迁祠,矗立在一片雪白的山岗上。②司马迁胸怀天下,心有A,撰著《史记》时“士以弘道”的隐忍与豪迈志向,激励着无数后世学者精进学术志业,弘扬学术精神。《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的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③司马迁第一次将“中国”“人”与“民”连在一起构成偏正词组,首创了“中国人民”这个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体现了自豪优越的民族情感,也为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学术话语领域使用该高频词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④两千多年过去了,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和堪称鸿篇巨制的《史记》彰显出的治史情怀和学术精神,依旧B。放眼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C,前景无限。我们正处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面对宏阔发展的新时代,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彰显新时代的学术精神,自觉践行学术初心、积极担当学术责任,是当代中国学人的重要使命。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句子中的“所”与文中加点的“所”,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黎民百姓流离失所。B.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C.派出所出动警力,将犯罪嫌疑人抓获。D.她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了她去北京的所见所闻。20.“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答案】18.A.凌云壮志(鸿鹄之志)B.电照风行(不可磨灭)C.生机勃勃(朝气蓬勃)19.D20.B【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空,和前文“司马迁胸怀天下”并列,突出司马迁胸怀天下、志向高远,可填“凌云壮志”,或“鸿鹄之志”。凌云壮志:形容志向宏伟远大,高入云霄。鸿鹄之志:指天鹅有飞跃千里的志向和能力,比喻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B空,强调“司马迁和堪称鸿篇巨制的《史记》彰显出的治史情怀和学术精神”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可填“电照风行”,或“不可磨灭”。电照风行:如电光之照耀,如风之流动。比喻影响甚大。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C空,结合前文“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后文“前景无限”,可知此处突出中国有生机、有活力,可填“生机勃勃”,或“朝气蓬勃”。生机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朝气蓬勃:形容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样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的语境义的能力。“皆中国人民所喜爱”,意思是“所有这些都是中原地区人民喜爱的必需品”,“所”表示附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A.表示地方,处所。B.量词,“座”。C.表示用作机关或机构的名称。D.附动词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概括了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和意义,也彰显了他的志向和学术精神,与②句中的“志向”“学术精神”相呼应,出现在②处最恰当。故选B。(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热量辐射和对流散热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方法。人穿了衣服,衣服与衣服,衣服与肌肤之间便形成了局部气候环境,(1)。衣服小气候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寒冷季节,①外界温度较冷。②皮肤表面散发出许多热量,③通过体表与空气对流,④身体就会发冷。⑤如果你穿上棉衣。⑥就会立刻感到暖和。⑦这并非棉衣可以发生热量,⑧而是中间的棉絮或其他絮状物使身体热量不易向外散发,⑨形成体表与外界的对流,因而在肌肤和衣服之间就形成了温暖的小气候空间。寒冷的冬季,有人以为穿得越多越暖和;有人则以为衣服越紧身越暖和。其实,(2),因为影响保暖性的是空气层厚度。衣服与身体紧贴,则空气层厚度近乎为零,保暖性当然差。当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后,空气层厚度随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随之增大。但当空气层总厚度超过15毫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冬季的室内外温差很大,要想穿衣有良好的保暖保健效果,要控制好室内温度和穿衣件数。当室内温度为15℃左右时,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