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无锡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化学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8小题。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笔答,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8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氮化镓()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氮化镓属于混合物C.氮化镓属于复合材料 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2.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牛顿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3.奶制品中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指的是()。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4.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5.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泥浆水 B.食盐水 C.蔗糖水 D.苏打水6.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氧化性,用作燃料 B.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用作除锈剂 D.氢氧化钠具有碱性,用于治疗胃酸过多7.实验室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不需要选用的仪器是()。A.锥形瓶 B.导管 C.集气瓶 D.酒精灯富氢水是指含有氢气的水。镁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气,镁储氢、释氢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8~10题。8.下列化学用语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2个氢原子 B.——氢元素的化合价为C.——2个氢氧根离子 D.——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9.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富氢水中含有氢分子 B.常温常压下氢气易溶于水C.镁和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氢气 D.镁是一种储氢材料11.锂电池应用广泛。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锂的原子序数为3B.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锂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1D.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1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A. B.C. D.13.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并列”关系的是()。选项ABCD概念单质酸溶液不饱和溶液氧化反应化合物酸性溶液稀溶液化合反应14.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维生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维生素由20个原子构成 D.维生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15.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中有3种氧化物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白醋具有酸性取样,滴加酚酞溶液B鉴别羊毛线和棉线取样,分别灼烧,闻气味C除去气体中的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溶液称放入烧杯,加水,搅拌17.,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B.时,和的溶解度相等C.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D.时,不饱和溶液降温,肯定无晶体析出18.取少量久置于空气中的碱石灰(和的混合物)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出现白色沉淀。取上层清液,加足量稀盐酸,出现气泡。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中一定有 B.中一定有C.中一定有 D.中一定有19.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处通入氧气,管①中白磷未燃烧,处通入氧气,管②中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料带起隔离作用B.实验推知燃烧只需要氧气C.实验推知白磷着火点()的范围:D.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减少污染20.可燃物由碳、氢、氧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一定质量的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000反应后质量0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时,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时,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时,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时,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天工开物》是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完成21~23题。21.(3分)制盐。“布灰种盐”的场景如图所示。(1)“先日撒灰”。古人在预计晴天有雾的前天,在海边沙地上撒上草木灰(主要成分为)。属于______(填物质类别)。(2)“日中扫盐”。布灰后,海盐水渗入草木灰,经过日晒的草木灰中出现海盐颗粒。海盐析出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布灰种盐”获得海盐。食盐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22.(3分)造纸。竹子造纸的流程如下:(1)“浸泡”的目的是软化纤维。竹子含有纤维素[],纤维素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2)“蒸煮”时,利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和草木灰水的碱性,达到除去木素的目的。将石灰浆和草木灰水混合后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捞纸”与化学实验中物质分离的______(填字母)操作相似。a.溶解 b.过滤 c.蒸发23.(4分)炼锌。古代炼锌原理与泥罐结构如图所示,锌的熔点为,沸点为。(1)煤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在时分解为,反应区将转化为的物质是______。(3)冷凝区中,锌由气态变为液态。该过程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4)“泥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7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在自然界里,氮元素主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还有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氮是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自然界是怎样通过氮的循环为生物体提供氮元素的呢?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作氮的固定。大自然通过闪电释放的能量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或者通过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成氨,从而实现自然固氮;人类则通过控制条件,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实现人工固氮。工业合成氨是重要的人工固氮途径,不仅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需的氮元素,也为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提供了重要原料。是合成氨工业的重要原料,氨气()能制造化肥,还能通过催化氧化生产硝酸()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与反应生成,进一步氧化生成。大气中过量的和水体中过量的,均是污染物。催化还原可将烟气和机动车尾气中的转化为,也可将水体中的转化为。自然界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如图)。大气、水、土壤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共同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1)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填字母)。a. b. c.(2)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一级饮用水源中氨氮含量小于、总氮含量小于。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机动车尾气中含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氨气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如铂)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自然界中存在氮循环,空气中的含量相对稳定b.水体中过量的,转化为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c.科研人员将与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和可实现人工固氮25.(8分)以黄铜废料为原料制备石绿[]的一种流程如下:【查阅资料】①黄铜废料中含铜,含锌,杂质总量。②时,向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的硫酸铜溶液,可制得产率较高的石绿固体。(1)“预处理”包括粉碎、酸浸等过程。“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稀硫酸酸浸的目的是______。(2)写出铜与稀硫酸、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2获得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和______(填离子符号)。(4)“系列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干燥等。干燥时温度过高会发生如下反应:,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5)本实验中,提高石绿产率采取的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26.(6分)项目小组对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实验1:在试管①中加入的溶液,伸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见图1)。实验2:在试管②和③中各加入的溶液,分别将试管放在冷水和热水中,观察现象(见图2)。实验3:常温下,取的溶液,研究对分解所得溶液中溶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1)实验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少量气泡产生,带火星木条未复燃。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2)实验2观察到试管③中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图3可知:过氧化氢溶液呈_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氧量随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3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9分)项目小组对铁系食品脱氧剂(又称为“双吸剂”)进行了如下探究。Ⅰ.探成分某脱氧剂标签显示含有铁粉、活性炭、食盐以及无水氯化钙等。为确定脱氧剂中铁粉的存在,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取一包脱氧剂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实验2:取实验1中被吸引的部分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有红色固体生成。实验3:另取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撒向酒精灯的火焰。观察到粉末剧烈燃烧,火星四射。(1)写出实验2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铁粉在空气中能燃烧,而铁丝在空气中不易被点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明原理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4和实验5。(3)实验4: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气球变大。气球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5:能证明脱氧剂“脱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悟应用实验6:设计如表所示对比实验探究脱氧剂中活性炭和食盐的作用。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得集气瓶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实验序号铁粉水活性炭①2500②250③250④25(5)对比实验①与实验③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实验③与实验④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铁系食品脱氧剂可吸收氧气和水b.铁系食品脱氧剂使用过程中放出热量c.铁系食品脱氧剂能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28.(10分)低碳行动是人类应对全球变暖的重要举措,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有多种途径。Ⅰ.转化为炼铁的一种原理示意图如下(括号内化学式表示相应物质的主要成分):(1)写出还原反应室中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作为和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与合成气反应可转化为。写出能使转化为(催化剂再生)的一条可能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转化为甲醇()我国科研人员已实现和在加热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甲醇,反应如下:(3)合成甲醇是人工合成淀粉[]的关键一步,反应原理示意图如下:的化学式为______。(4)和可合成甲醇,甲醇燃烧又生成。氢气、甲醇都被认为是“零碳”燃料,甲醇被认为是“零碳”燃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转化为葡萄糖()我国科研人员已成功将还原合成葡萄糖,其过程可分为“电催化还原”和“生物合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部分反应原理如图所示。(5)写出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计算通过光合作用可得到葡萄糖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江苏省无锡市2024年中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逐题详解附后)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CAABDC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ABCBBABD21.(1)纯净物(或盐)(2)物理(3)22.(1)(2)(或反应生成的碱性更强)(3)23.(1)不可再生(2)(或)(3)放出(4)防止高温条件下锌与氧气反应24.(1)(2)每升饮用水源中“氨氮”的质量为(3)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与反应生成(或机动车燃料燃烧放出)(4)(5)25.(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除锌(2)(3)(4)(5)①控制温度②选择合适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26.(1)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很慢(2)(3)酸性溶氧量随增大先变大后变小(4)溶液的影响过氧化氢分解(或过氧化氢的分解与溶液的有关)27.(1)(2)铁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合理即可)(3)集气瓶内氧气被脱氧剂吸收,使瓶内气压变小(4)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倒吸(5)活性炭对脱氧剂脱氧有促进作用活性炭和氯化钠共同作用更有利于脱氧剂脱氧(6)28.(1)或()(2)与(或)反应生成(3)(4)甲醇燃烧产生的与合成甲醇所需的质量相等(5)(6)解:设通过光合作用得到葡萄糖的质量为。答:通过光合作用得到葡萄糖的质量为。答案解析1.D【详解】A.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B.氮化镓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此选项错误;C.氮化镓是一种化合物,是半导体材料,此选项错误;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此选项正确。故选D。2.C【详解】A、牛顿发现了力学定律,不符合题意;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不符合题意;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符合题意;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详解】这里的“钙”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4.A【详解】A是禁止吸烟图标;B是禁止放易燃物图标;C是禁止烟火图标;D是禁止燃放鞭炮图标。故选A。5.A【详解】A、泥浆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B、食盐水是食盐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蔗糖水是蔗糖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苏打水是碳酸钠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A。6.B【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故A不符合题意;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B符合题意;C、盐酸具有酸性,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用于金属除锈,故C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D【详解】A.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可以使用锥形瓶,故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收集二氧化碳一定用到导管,故不符合题意;C.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用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D.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不需要使用酒精灯,故符合题意,故选D。8.C9.C10.B【解析】8.A、H₂表示氢气、一个氢分子,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故错误;B、H⁺表示氢离子,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可表示为H,故错误;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故正确;D、H₂O可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错误;故选:C。9.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10.A、富氢水是指含有氢气的水,富氢水中含有氢气、水,则富氢水中含有氢分子,故正确;B、常温常压下氢气难溶于水,故错误;C、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可以和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氢气,故正确;D、根据图示,镁是一种储氢材料,镁与氢气经过储氢过程,可以生成MgH₂,故正确;答案第2页,共10页

故选:B。11.A【详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故A符合题意;B、由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信息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单位是“1”,不是“克”,故B不符合题意;C、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故C不符合题意;D、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C【详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A选项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选项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钠和水,C选项符合题意;D、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3.A【详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两者属于并列关系,符合题意;B、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硫酸铜溶液呈酸性,但硫酸铜属于盐,因此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两者属于包含关系,不符合题意;C、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二者属于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D、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两者属于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A。14.B【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相对分子质量很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选项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答案第3页,共10页B.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叙述正确,符合题意;C.维生素C是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的,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维生素C分子中有20个原子,故选项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则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5.C【分析】发生反应为:H【详解】A、甲、乙、丙、丁都是纯净物,其中乙、丁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甲含两种元素,但不含氧元素、丁含有三种元素,甲、丁不属于氧化物,说法不正确;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改变,说法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说法正确;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2+16+32):(1×2+16)=10:3,说法不正确。故选:C。16.B【详解】A、酸性溶液不能是酚酞变色,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用石蕊试液检验白醋具有酸性,故A不符合题意;B、取样,在空气中灼烧,闻气味,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故B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₂气体中的HCl,故C不符合题意;答案第4页,共10页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称8gNaCl放入烧杯,加42mL水,搅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B【详解】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两者溶解度大小,选项错误;B、由图可知,T℃时,KCl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选项正确;C、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g100g+40gD、由于不清楚不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比例关系,所以不能判断降温过程会不会析出晶体,选项错误;故选B。18.A【详解】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碳酸钙难溶于水,且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结合现象可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故选A。19.B【详解】A、生料带起隔离作用,可以将管①、管②隔离开,说法正确;B、通入氧气管①中,白磷未燃烧,管②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管②中白磷通入氧气前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说法错误;C、实验推知白磷着火点(T)的范围:20℃<T≤80℃,说法正确;D、白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可以被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则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减少污染,说法正确。故选:B。20.D【详解】A、m₃=0,m₅=0时,说明R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说明其中一定含有氢元素,该选项叙述正确;B、若:m₁+m₂=m₃,,则说明R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该选项叙述正确;C、若m₃:m₄=11:9时,说明R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答案第5页,共10页

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该选项叙述正确;D、m₃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212+16×2×100%×m3g=811m31612+16×100%×msg=47故选D。21.盐物理NaCl22.6:10:5CaOH₂+K₂CO₃=2KOH+CaCO₃↓(或反应生成的KOH23.不可再生CO或C放出防止高温条件下锌与氧气反应【解析】21.(1)碳酸钾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2)海盐析出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22.(1)由纤维素的化学式可知,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6:10:5;(2)将石灰浆与草木灰水混合,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钾,使碱性增强;(3)捞纸是将固体(纸)和液体分离的过程,与过滤相似;23.(1)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2)煤中的碳以及碳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能将ZnO转化成Zn;(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过程放热;(4)“泥封”能将隔绝空气,防止高温条件下锌与氧气反应。24.(1)b(2)每升饮用水源中“氨氮”的质量为0.5mg(合理即可)(3)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N₂与O₂反应生成NO##机动车燃料燃烧放出NO4(5)ac【详解】(1)a.NH₄Cl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误;答案第6页,共10页

b.KNO₃中含有钾和氮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c.NH₄NO₃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误;故选b;(2)由题文可知,0.5mg/L的含义是每升饮用水源中“氨氮”的质量为0.5mg;(3)分析题文可知,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N₂与O₂反应生成NO或机动车燃料燃烧放出NO;(4)氨气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如铂)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5)a.由题文可知,自然界中存在氮循环,空气中N₂的含量相对稳定,故说法正确;b.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作氮的固定,水体中过量的NH₄,NO₃转化为N₂,不是氮的固定,故说法错误;c.科研人员将N₂与H₂O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₃和O₂,是人类则通过控制条件,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是人工固氮,故说法正确;故选ac。25.(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除锌2(3)H⁺(4)CuO(5)控制温度选择合适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详解】(1)“粉碎”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金属活动性锌>氢>铜,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使用稀硫酸酸浸的目的是为了除锌;(2)铜与稀硫酸、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₂SO₄+H₂O₂=CuSO₄+2H₂O;(3)因为步骤1后加入的是过量的稀硫酸,所以步骤2获得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Cu²⁺和H⁺;(4)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2个铜原子、5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碳原子,反应后有3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碳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答案第7页,共10页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2个R分子中含有2个铜原子、2个氧原子,1个R分子中含有1个铜原子、1个氧原子,则R的化学式为CuO;(5)本实验中,提高石绿产率采取的措施有控制温度、选择合适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等。26.(1)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很慢2(3)酸性溶氧量随pH增大先变大后变小(4)溶液的pH影响过氧化氢分解(或过氧化氢的分解与溶液的pH有关)【详解】(1)实验1在试管①中加入4%的H₂O₂溶液5mL,观察到有少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是因为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很慢,产生的氧气较少,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故填: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很慢;(2)实验2在试管②和③中各取4%的H₂O₂溶液5mL,分别放在冷水和热水中,试管③中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温度越高,这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3)由图3可知,横坐标表示过氧化氢溶液的pH,PH小于7时溶氧量较少,过氧化氢溶液较稳定,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呈酸性;纵坐标为溶氧量随pH变化,由曲线变化知溶氧量随pH变化的趋势是先变大后变小。故填:①酸性;②溶氧量随pH增大先变大后变小;(4)实验3研究pH对H₂O₂分解所得溶液中溶氧量的影响,由图像可知溶液的pH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故填:溶液的pH影响过氧化氢分解(或过氧化氢的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