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复习】专题 05古诗文和日积月累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含答案)_第1页
【期末专项复习】专题 05古诗文和日积月累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含答案)_第2页
【期末专项复习】专题 05古诗文和日积月累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含答案)_第3页
【期末专项复习】专题 05古诗文和日积月累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含答案)_第4页
【期末专项复习】专题 05古诗文和日积月累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专项】专题05【期末专项】专题05古诗文和日积月累一、古诗文盘点。第12课古诗三首(必背)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已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第21课古诗词三首(必背)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任凭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第25课古人谈读书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认真,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二、日积月累盘点。语文园地一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语文园地二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葛洪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准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语文园地三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语文园地四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政通人和人寿年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多事之秋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内忧外患语文园地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语文园地七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语文园地八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始终枉费推移力⑹,此日中流拘束行。三、回忆古诗文,按原文填空。1.居高声自远,。2.,直把杭州作汴州。3.故今日之责任,,。4.学如不及,。5.,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6.风一更,雪一更,,。7.心不在此,则眼不看认真,,,决不能记,。8.读书“三到”包括、、。不要读死书,要多积累、多思考、多探究,正如朱熹所说“”。9.“默而识之,,。”句中的“识”应读,是的意思。四、古诗内容回顾。1.《示儿》的作者是代诗人,字,号。这首诗是,表达了。2.《题临安邸》的作者是代诗人,字。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的诗。全诗讽刺了。3.《己亥杂诗》作者是代诗人,诗人批判了,期望巨大的社会变革快速到来。表达了诗人。4.《山居秋暝》的作者是代诗人,有“”之称。诗歌通过描写,表达了诗人。5.《枫桥夜泊》的作者是代诗人。是一首。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描绘了,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思想感情。6.《长相思》的作者是代词人。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将士长途跋涉的情景,抒发了之情。7.《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主要记录了古人有关、的言论。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三句话;其次则是朱熹的学习方法,告知我们读书要、、。五、回忆古诗并填空。古诗作者朝代表达的思想感情《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六、把相关古诗词、作者及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连线。《示儿》王维喜归自然的隐居者《山居秋暝》陆游孤独忧愁的游子《枫桥夜泊》张志和国家至上的爱国者《渔歌子》张继自由欢快的渔翁七、品读诗词,完成练习。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乃翁:(2)诗意: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醉:。直:。(2)诗意:。(3)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B.“醉”字把“游人们”醉生梦死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C.“熏”字示意了歌舞场面的浩大和吵闹,表达了当朝的国力强盛之态D.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统治者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慨之情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1)重:。抖擞:。拘:。(2)这两句话出自代诗人的《》表现了诗人渴望,消灭一个的愿望。诗意:。4.河出伏流,一泻汪洋。(1)河:。(2)意思:,象征着。5.干将发硎,有作其芒。(1)干将:。硎:。(2)意思:,象征着。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这句话的意思是。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是宋代的读书心得,对我们读书有着乐观的,为我们读书供应了很好的。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敏:。(2)译文:。八、依据情境写诗词警句。1.爱国是古诗中重要的主题之一。在陆游的诗中,爱国是“,”,死后也不忘祖国统一;而在林升的诗中,是对当时统治者“,”的质问;在龚自珍的诗中,是对统治者“,”的真诚劝告。2.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大部分同学还是学习倦怠,上课无精打采,老师就语重心长地念着岳飞的名句“,,空悲切”来教育我们。3.每当我吃饭不当心将饭菜撒到桌子上时,爸爸肯定会用朱用纯的名句教育我:一粥一饭,;半丝半缕,。4.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我们都应当谨记:“,,是知也。”5.珍惜时间就是珍爱生命。葛洪提示我们“,不弃功于寸阴”;毛主席则教育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迎接挑战:“一万年太久,。”6.读书,真的很重要。正如苏轼所说“,熟读深思子自知”,也如《论语》中所言“吾尝,,以思,无益,”。读书也有方法,如朱熹所说“读书有三到,谓、、”。7.我们从小要养成好习惯。一是要珍惜时间,陶渊明曾说过:“盛年,。”二是要勤勉、节俭,《尚书》中说:“,。”三是要有好的读书习惯,冰心曾用“,,”九个字指导我们读书。九、选择正确的答案。1.对下面诗句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节日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节)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人。(中秋节)D.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这三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B.“但悲不见九州同”与“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的“九州”指的都是中国。C.《示儿》和《题临安邸》都讽刺了那些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南宋统治者。D.《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这三首诗的题目依次提到了人物、地点和时间。3.下列关于古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B.《长相思》中,“身向榆关那畔行”一句点明白行军的方向。C.《山居秋暝》的“暝”是指深夜。D.(蝉》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虞世南,诗人借助对蝉的描写,表达了自已对洁清远的品德和志趣的观赏。4.回顾《少年中国说(节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自然段都运用了排比和比方的修辞手法,朗读时要读出骄傲之情。B.“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既写出了时间之长,也写出了空间之广。C.其次自然段句式整齐,逢双句押韵,把文章的情感推向高潮。D.“少年中国”的含义是期盼中国能具备少年所代表的期望和活力。5.下列诗句名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生气恃风雷B.王师北定中原日南望王师又一年C.直把杭州作汴州飞流直下三千尺D.西湖歌舞几时休物是人非事事休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鹰隼(一种凶狠的鸟)试翼,风尘吸张(一张一合)B.天戴其苍,地履(鞋子)其黄C.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华美瑰丽,富丽堂皇)D.干将(古代宝剑名)发硎(磨刀石),有作其芒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的“故”意思相同的是()A.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谈得格外投机。B.为了激发同学的爱好,他在课堂上经常明知故问,以求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C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D.学习不能学了新的就忘了旧的,要时常复习,温故知新,才会真的进步。8.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爱国”这一主题的是()。A.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D.昨夜江边春水生,艨瞳巨舰一毛轻。9.下列关于《示儿》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语音精雕玉琢,有助于流露出真情,使诗更美、更感人B.这首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始终期望能收复中原C.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简单的思绪和忧国忧民的情怀D.从诗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的绝笔诗10.下列关于《山居秋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的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宠爱之情B.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得意的满足之情C.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写出了山间的静谧感11.乐乐读书方法不对,记不住内容,他的哥哥可以用下面()来提示他;小兰读书总是不认真,往往半途而废,你可以用下面()来劝告她。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C.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其次要有识,第三要有恒。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十、火眼金睛,辨别真伪。1.结合诗词句推断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1)任凭春芳歇(休息),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自可留。()(2)姑苏(苏州的别称)城外寒山寺(枫桥四周的一座寺庙),夜半钟声到客船。()(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山海关)那畔(那边,指关外)行。()2.推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题临安邸》中的“汴州”指今浙江省杭州市。()(2)《枫桥夜泊》一诗借一个“愁”字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3)《长相思》表达了作者对边塞军旅生活的厌烦心情。()(4)王维的《山居秋暝》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浣女归来竹林的谈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善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颖的感受。()十一、欢快阅读。(补全词句,完成练习。)1.把词补充完整,完整练习。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1)写出下列字的意思。程:_________________聒:_________________(2)《长相思》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__。词的上阙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下阙描写了将士们_______________的情景。(3)“故园无此声”中“故园”指_________,“此声”指词中的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久久不能入睡,苦不堪言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油然而生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2.把古诗补充完整,完整练习。蝉垂緌饮清露,。居高声自远,。(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古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2)这首诗中,诗人借蝉鸣表现自己品德高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蝉居于高处,鸣声远播,不需要借助秋风B.这首诗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C.这首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的志得意满和清高D.这首诗主要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感情3.对比阅读古诗,完整练习。观书有感[宋]朱熹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始终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拘束行。(1)“源头活水”在诗中比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书有感(其一)》中,借水的清亮,是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学问的句子是,。(3)《观书有感(其二)》中,揭示了基本功到家了,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的道理的句子是,。(4)对《观书有感》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观书有感(其一)》是借景喻理的名诗,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方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白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B.《观书有感(其二)》是说创作艺术基本功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C.这两首诗都是表达作者“观书”的感受,借景揭示深刻的哲理4.阅读古文片段,完成练习。故人谈读书(节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敏而好学(敏锐)B.不耻下问(以……为耻)C.诲人不倦(教导)(2)用“”画出论述学习和思考关系的句子。(2分)(3)文中第一则告知我们要以的态度对待学习,文中“”是说求学要有进取心,不能懈怠。(2分)(4)短文中说的读书态度、读书方法哪些对你有启发?请联系实际说一说。答案三、1.非是藉秋风2.暖风熏得游人醉3.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4.犹恐失之5.空山新雨后清泉石上流6.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7.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记亦不能久也8.心到眼到口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zhì记住四、1.宋陆游务观放翁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2.宋林升云友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南宋统治者遗忘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被淫靡之风熏得醉生梦死,苟且偷生3.清龚自珍死气沉沉、缺乏生气的社会现状对国家将来命运的关切和对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4.唐王维诗佛秋雨过后山中的清幽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寄情山水田园,对闲适、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憧憬之情。5.唐张继七言绝句枫桥的所见、所闻、所感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孤寂忧愁6.清纳兰性德思乡7.读书学习孔子心想眼看口诵五、古诗作者朝代表达的思想感情《山居秋暝》王维唐表达诗人对山间奇特景色的宠爱以及归隐山林的心愿。《枫桥夜泊》张继唐表达诗人远离故土的孤寂忧愁的心情。《长相思》纳兰性德清表达诗人在行军途中产生的思乡之情。六、《示儿》——陆游——国家至上的爱国者《山居秋暝》——王维——喜归自然的隐居者《枫桥夜泊》——张继——孤独忧愁的游子七、1.(1)你们的父亲。(2)等到将来朝廷军队挺进北方,收复中原的那一天,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遗忘把这好消息告知你们的父亲啊!2.(1)沉醉简直。(2)阵阵暖和的风把那些当政者吹得醉生梦死,他们简直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成汴州了。(3)C3.(1)重新振作精神拘泥,束缚。(2)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