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技术支持体系构建_第1页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技术支持体系构建_第2页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技术支持体系构建_第3页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技术支持体系构建_第4页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技术支持体系构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技术支持体系构建TOC\o"1-2"\h\u13268第1章教育信息化概述 4261631.1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4327181.2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4269501.3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528849第2章技术支持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568912.1技术接受模型理论 5304642.2教育技术学理论 5158442.3系统集成理论 621885第3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643073.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6173113.1.1互联网接入 6315573.1.2校园网络建设 6104703.1.3网络运维与管理 751763.2数字教育资源建设 7245323.2.1数字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7219453.2.2教育资源平台建设 796093.2.3教育资源更新与维护 7119193.3教育信息化设备配置 7172323.3.1教学设备配置 7271413.3.2管理设备配置 7106663.3.3信息化终端设备配置 7264593.3.4保障性设施建设 812440第4章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 895724.1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 838814.1.1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历程 831534.1.2现行政策法规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与保障 8278084.1.3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的基本构成 8283634.1.4完善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 8163054.2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 8175944.2.1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重要性 852764.2.2我国教育信息化标准发展现状 8300654.2.3教育信息化标准的类别与特点 8228354.2.4构建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 8297224.3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 815554.3.1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 8185754.3.2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的作用 9303554.3.3优化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 912303第5章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 933815.1云计算技术 972685.1.1教育资源共享 9288335.1.2教育数据存储与备份 9198355.1.3教育业务协同 9198225.2大数据技术 9247015.2.1教育教学评价 9110825.2.2个性化教育 9186615.2.3教育决策支持 962035.3人工智能技术 1028675.3.1智能辅导 10171685.3.2自动批改与评估 1036135.3.3智能化管理 1097895.3.4语音识别与翻译 10159895.3.5智能 1011959第6章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10253756.1数字教育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10262526.1.1分类 10106966.1.2特点 10105616.2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 11312906.2.1确定开发目标 11226056.2.2教育需求分析 11198516.2.3内容设计 11307496.2.4技术开发 11285306.2.5质量评估与反馈 1188396.3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与评价 118966.3.1应用 11249886.3.2评价 1113602第7章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 12241147.1网络教学平台概述 12288087.1.1网络教学平台的定义 12265327.1.2网络教学平台的分类 12132867.1.3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 12180657.2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12173267.2.1需求分析 1268247.2.2系统设计 1386317.2.3功能模块 13173467.2.4技术选型 13262157.3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与评价 1363597.3.1平台应用 13215927.3.2效果评价 139167.3.3改进措施 13536第8章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改革 1334768.1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改革 1448508.1.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452728.1.2教育信息化推动课程内容更新 14324738.1.3课程结构优化与教学方法变革 14177038.1.4课程评价体系的调整与完善 14110038.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创新 14142038.2.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 14244418.2.2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实践摸索 14104188.2.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广 14195478.2.4创客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14231868.3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1478748.3.1教师角色转变与能力要求 14139268.3.2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路径 14288828.3.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培训体系构建 14296238.3.4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14291828.1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改革 14189348.1.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4211408.1.2教育信息化推动课程内容更新 14113488.1.3课程结构优化与教学方法变革 1453068.1.4课程评价体系的调整与完善 14187648.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创新 15138798.2.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 1550538.2.2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实践摸索 154578.2.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广 1524288.2.4创客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1530238.3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15193958.3.1教师角色转变与能力要求 15157568.3.2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路径 15327588.3.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培训体系构建 15110968.3.4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1525478第9章教育信息化评估与监测 1554899.1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构建 1551199.1.1评估体系设计原则 15123729.1.2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6216429.1.3评估流程设计 16309069.2教育信息化评估方法与工具 1693149.2.1定量评估方法 16145169.2.2定性评估方法 16220299.2.3混合评估方法 16200969.2.4评估工具介绍 1654749.3教育信息化监测与预警 1628129.3.1监测体系构建 16313849.3.2预警机制建立 17278959.3.3监测与预警实施 1731476第10章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展望 172653110.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 171941310.1.1数字化教育资源普及与优化 17561910.1.2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171309910.1.3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融入教学 17248810.1.4教育大数据驱动下的个性化学习 172268810.1.55G通信技术对教育信息化的推动 17733910.2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17126810.2.1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17686010.2.2师资队伍信息化能力培养与提升 172697610.2.3教育信息化设备更新与维护的挑战 17633310.2.4教育信息化政策与法规的完善 17589110.2.5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问题的对策探讨 17769110.3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172012010.3.1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体系的架构优化 171905910.3.2云计算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与拓展 172126110.3.3教育信息化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 17580410.3.4创新技术服务模式,提高教育信息化运维效率 173218510.3.5促进教育信息化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17第1章教育信息化概述1.1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以促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涉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等多个方面,旨在构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1.2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自20世纪末以来,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到应用推广等阶段。其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重点推进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的建设;(2)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阶段:注重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共享;(3)应用推广与深度融合阶段:推广信息技术在教育各领域的应用,实现教育理念、方法、内容的深度融合;(4)智能化教育阶段: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个性化、智能化教育。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2)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开放;(3)智能化教育应用的发展;(4)教育信息化治理体系的完善。1.3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1)构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公平;(3)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实现上述目标,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1)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覆盖和接入能力;(2)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优化资源配置;(3)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推广优秀应用案例;(4)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治理体系;(5)加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6)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第2章技术支持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2.1技术接受模型理论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TAM)理论是解释用户接受和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理论框架。该理论认为,用户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受其对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共同影响。感知有用性指用户认为使用某技术能提高其工作绩效的程度,而感知易用性指用户认为使用该技术的容易程度。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技术支持体系需关注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教学工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以提高其接受度和使用效果。2.2教育技术学理论教育技术学理论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该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技术设计:强调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设计符合教育目标、适应教育场景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与工具。(2)教育技术应用:关注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包括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培养等。(3)教育技术评价:通过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估,为优化教育技术设计与应用提供依据。(4)教育技术政策:研究教育技术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价,为构建技术支持体系提供政策保障。2.3系统集成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关注如何将多种技术、资源和要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稳定、可靠的整体。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技术支持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以下系统集成原则:(1)统一规划: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保证各项技术支持措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2)标准化设计: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3)模块化实施:将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保证项目顺利进行。(4)系统优化:在系统集成过程中,不断优化各项资源配置,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果。(5)持续迭代:根据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技术支持体系,以适应教育发展的动态变化。第3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3.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与核心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稳定、高效的数据传输通道,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3.1.1互联网接入各级教育机构应实现宽带互联网的全覆盖,保证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对网络资源的需求。加大光纤、无线网络等技术的应用,提高网络接入速度和稳定性。3.1.2校园网络建设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校园网络覆盖率,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等场所的网络覆盖。同时注重校园网络安全,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保证教育信息化安全稳定运行。3.1.3网络运维与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运维与管理机制,保障网络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网络监控,提高故障处理能力,降低网络故障对教育教学的影响。3.2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数字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2.1数字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形成涵盖各个学段、学科的教育资源体系。注重资源质量,提高教育资源的实用性、互动性和趣味性。3.2.2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平台应具备资源检索、在线互动等功能,方便教师、学生、家长等用户使用。3.2.3教育资源更新与维护建立教育资源更新与维护机制,保证教育资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鼓励教师、学生参与教育资源建设,形成互动、共享的教育资源生态。3.3教育信息化设备配置教育信息化设备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直接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效。3.3.1教学设备配置根据教学需求,配置适量的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注重设备功能与兼容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3.2管理设备配置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配备必要的信息化管理设备,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3.3信息化终端设备配置鼓励学校为学生提供信息化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制定合理的设备配备与补贴政策,促进教育公平。3.3.4保障性设施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保障性设施建设,如电源、防雷、防盗等设施。保证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第4章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4.1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本节主要从政策法规的角度探讨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现行政策法规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和保障作用。阐述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学校层面的政策法规。探讨如何完善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以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4.1.1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历程4.1.2现行政策法规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与保障4.1.3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的基本构成4.1.4完善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4.2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本节主要介绍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阐述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发展现状,总结现有标准的类别和特点。探讨如何构建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以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4.2.1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重要性4.2.2我国教育信息化标准发展现状4.2.3教育信息化标准的类别与特点4.2.4构建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4.3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本节重点探讨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分析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职能职责、管理制度等。阐述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探讨如何优化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以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4.3.1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4.3.2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的作用4.3.3优化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本章对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第5章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5.1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它通过构建虚拟化的计算资源池,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在教育信息化中,云计算技术具有以下关键作用:5.1.1教育资源共享云计算平台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全面共享,降低教育资源建设成本,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5.1.2教育数据存储与备份云计算技术为教育数据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存储和备份解决方案,保证教育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完整性。5.1.3教育业务协同基于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教育业务系统的集成和协同,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率。5.2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对教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以下为大数据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关键应用:5.2.1教育教学评价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成绩等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教育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5.2.2个性化教育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挖掘,大数据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推荐和辅导,提高学习效果。5.2.3教育决策支持大数据技术可以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全面、准确的教育数据,辅助教育决策,提高教育治理能力。5.3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信息化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关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5.3.1智能辅导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模拟人类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的学习支持。5.3.2自动批改与评估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对学生作业的自动批改和评估,提高教师工作效率。5.3.3智能化管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实现教育资源的智能调度、教育质量的智能监控等,提升教育管理水平。5.3.4语音识别与翻译人工智能技术的语音识别和翻译功能,为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跨地域、跨文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5.3.5智能智能可作为教育辅助工具,为学生提供互动式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6章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6.1数字教育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数字教育资源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的教育资源。它具有丰富的种类和独特的特点,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6.1.1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数字教育资源可分为以下几类:(1)按载体类型可分为:电子图书、网络课程、教育软件、在线实验等;(2)按功能用途可分为:教学资源、学习资源、评价资源、管理资源等;(3)按学科领域可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艺术等。6.1.2特点数字教育资源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数字教育资源形式多样,能满足不同教学需求;(2)共享性:数字教育资源易于复制和传播,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3)互动性:数字教育资源支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4)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可根据学习者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定制;(5)时效性:数字教育资源更新速度快,能反映教育领域的最新成果。6.2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2.1确定开发目标明确数字教育资源开发的目标,包括资源的类型、功能、适用对象等。6.2.2教育需求分析分析学习者的需求,了解教育教学的现状,为资源开发提供依据。6.2.3内容设计根据教育需求,进行资源的内容设计,包括知识点梳理、教学活动设计等。6.2.4技术开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HTML5、大数据、云计算等,进行资源的技术开发。6.2.5质量评估与反馈对开发的数字教育资源进行质量评估,收集用户反馈,不断优化资源。6.3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与评价6.3.1应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2)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3)教师专业发展:运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养;(4)教育管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育管理,提高管理效率。6.3.2评价数字教育资源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内容质量:评价资源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2)技术质量:评价资源的技术水平、用户体验、兼容性等;(3)应用效果:评价资源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改善等;(4)可持续发展:评价资源在长期运行中的更新、维护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第7章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7.1网络教学平台概述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它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环境。本章将从网络教学平台的定义、分类、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概述。7.1.1网络教学平台的定义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集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学支持系统。它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教学空间,使教学活动得以在网络环境下顺利进行。7.1.2网络教学平台的分类根据功能特点和服务对象的不同,网络教学平台可分为以下几类:(1)基于内容的网络教学平台:以教学资源为核心,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课程资源。(2)基于活动的网络教学平台:以教学活动为主线,强调师生互动和协作学习。(3)综合型网络教学平台:融合多种教学资源和活动,提供全面的教学支持服务。7.1.3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纷纷投入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推动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7.2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功能模块、技术选型等方面详细介绍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过程。7.2.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的基础。通过对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用户的需求进行调研,明确平台的功能需求、功能需求、安全需求等。7.2.2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包括总体架构设计、模块划分、界面设计等。总体架构设计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易用性。7.2.3功能模块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用户管理:实现对教师、学生、管理员等用户的管理。(2)课程管理:提供课程发布、更新、删除等功能。(3)教学资源管理:包括教学素材、视频、习题等资源的、和共享。(4)教学活动管理:支持在线讨论、答疑、作业提交等教学活动。(5)教学评价管理:对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7.2.4技术选型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发语言、数据库、前端框架等技术栈进行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7.3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与评价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与评价是检验平台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本节将从平台应用、效果评价、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7.3.1平台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1)在线课程学习: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2)教学活动组织: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3)教学资源共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传播。7.3.2效果评价通过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其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等方面的效果。7.3.3改进措施根据效果评价结果,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第8章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改革8.1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改革8.1.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8.1.2教育信息化推动课程内容更新8.1.3课程结构优化与教学方法变革8.1.4课程评价体系的调整与完善8.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创新8.2.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8.2.2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实践摸索8.2.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广8.2.4创客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8.3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8.3.1教师角色转变与能力要求8.3.2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路径8.3.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培训体系构建8.3.4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8.1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改革8.1.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程改革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教育信息化对课程内容、结构及评价体系的影响。8.1.2教育信息化推动课程内容更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内容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手段。本节将阐述教育信息化如何推动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提升课程的时代性和实用性。8.1.3课程结构优化与教学方法变革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课程改革,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法。本节将探讨如何通过调整课程结构,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8.1.4课程评价体系的调整与完善本节将分析教育信息化对课程评价体系的影响,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8.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创新8.2.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本节将介绍信息技术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8.2.2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实践摸索网络环境为协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节将分析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特点,分享实践摸索经验,促进教学模式创新。8.2.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广本节将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与挑战,分享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案例,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8.2.4创客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创客教育作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