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组织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组织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组织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组织学名词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1、组织学(histology):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2、组织(tissue):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人体有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3、石蜡切片术(paraffinsectioning):是一种常见的组织玻片的制作方法。其步骤为:取材和固定→脱水和包埋→切片和染色→封片4、组织化学术(histochemistry):为应用化学、物理、生物化学、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的原理或技术,在组织切片中定性、定位地显示某种物质的技术。第二章上皮组织1、上皮组织(epithelialtissue):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的动物的基本组织,被覆在机体体表,或衬于机体内中空器官的腔面,以及体腔腔面。依功能和结构的特点可将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2、极性(polarity):细胞的不同表面在结构与功能上有明显的差异。3、被覆上皮(coveringepithelium):覆盖在机体内外表面或中空性器官腔面的上皮组织。4、腺上皮(glandular):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组织。5、内皮(endothelium)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6、间皮(mesothelium)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7、杯状细胞(goblet)形似酒杯,底部狭窄,含深染的核,顶部膨大,充满分泌颗粒。8、腺(gland)以腺上皮为主的器官。7、外分泌腺(exocrinegland)分泌物可经导管到达体表或器官体腔的腺体。8、内分泌腺(endocrinegland)分泌物进入血液的腺体。9、腺泡(acinus):泡状腺、管泡状腺分泌部。10、浆液性细胞(serouscell):核为圆形,位于细胞偏基底部,基底胞质呈强嗜碱性染色,顶部胞质含许多嗜酸性的分泌颗粒,称酶原颗粒。11、黏液性细胞(mucouscell):核扁圆形,居细胞基底部;除在核周的少量胞质嗜碱性外,大部分胞质几乎不着色,成泡沫或空泡状。电镜下基底部胞质中有一定的粗面内质网,核上区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极丰富的粗大黏原颗粒。12、黏原颗粒(mucinogengranule)含黏蛋白,PAS反应阳性。其中的黏蛋白可与水结合形成黏液。13、酶原颗粒(zymogengranule)由浆液性细胞分泌的,嗜碱性的分泌颗粒。14、浆半月(serousdemilune)少量浆液性细胞组成的半月形结构。15、肌上皮细胞(myoepthelialcell)该细胞扁平有突起,位于腺细胞与基膜之间,胞质含肌动蛋白丝。其收缩可促进分泌物排入导管。见于汗腺、乳腺、唾液腺等。16、微绒毛microvillus)亦称细绒毛、绒毛状突起。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质突起,被细胞膜所包围,电镜观察由细胞膜和细胞质形成的指状突起,中轴含有纵行微丝,微丝一端附着于微绒毛尖端,另一端伸到细胞顶部,附着与此部胞质中的终末网。功能是通过增大细胞表面,扩大吸收面积,参与细胞的吸收功能。17、纤毛(cilium):位于细胞游离面,较微绒毛粗而长,光镜下可见:根部有一个基体。电镜结构为细胞膜和细胞质组成,细胞质中有纵行排列的微管,每根微管都与细胞质中的基体连接,纤毛的功能是能定向摆动,排出上皮表面的尘埃和细菌等物,纤毛的摆动与微管的相互滑动有关。18、纹状缘(striatedborder)由微绒毛整齐排列而成的结构。19、紧密连接(tightjunction)相邻两细胞间靠紧密蛋白颗粒重复形成的一排排的索将连接起来的一种方式,多见于胃肠道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部位。20、中间连接(intermediatejunction)位于紧密连接下方,环绕上皮细胞顶部。相邻细胞之间有15~20nm的间隙,内有中等电子密度的丝状物连接相邻细胞的膜,膜的胞质内面有薄层致密物质和微丝附着,微丝组成终末网。中间连接除有黏着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状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21、桥粒(desmosome)细胞间一种牢固的连接,在皮肤、食管等复层扁平上皮尤为发达。22、缝隙连接(gapjunction)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用超薄切片术可显示相邻两细胞的连接处的细胞质膜明暗相间七层结构,细胞间的缝隙约2纳米,其内有间隔的均匀排列的颗粒。用冰冻断裂电镜技术显示缝隙连接的颗粒区面积大小不等,且排列规则而密集。用X线衍射技术证明,每个颗粒由6个蛋白质亚单位构成,它们呈环行排列,中间有直径2纳米左右的小孔,被称为连接小体。23、基膜(basementmembrane)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结缔组织的膜状结构。具有支持连接作用,亦是物质通透的半透膜,由基板和网板构成。24质膜内褶(plasmamembraneinfolding):上皮细胞基部细胞膜折向胞质,内褶与细胞基底面垂直,含有与其平行的长杆状线粒体。主要见于肾小管,扩大了细胞基底面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运转。25、半桥粒(hemidesmosomes)在桥粒连接中如果跨膜糖蛋白的细胞外结构域同与细胞外基质相连,形态上类似半个桥粒,这种连接称为半桥粒。主要位于上皮细胞的底面,作用是把上皮细胞与其下方的基膜连接在一起。第三章 结缔组织1、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e)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细丝状的纤维和组织液,在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2、间充质(mesenchyme)由间充质细胞和细胞间基质组成,不含纤维。3、间充质细胞(mesenchymalcell)是分化程度很低的细胞,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是各种结缔组织的共同祖先,分化和发育成血管的内皮及平滑肌等组织。在成年的动物的结缔组织中仍然可以看见一些具有发育潜力的间充质细胞。4、疏松结缔组织(looseconnectivetissue):细胞种类多,纤维数量少,排列稀疏,血管丰富的一种结缔组织。主要功能为支持、连接、防御、修复。5、趋化性(chemotaxis):巨噬细胞的聚集到细菌产物或炎症蛋白的运动。6、趋化因子(chemotacticfactor)引起巨噬细胞聚集的化学物质。7、抗原提呈作用:指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加工后以免疫性肽的形式呈现于提呈细胞表面,最终被免疫活性细胞识别的过程.8、溶菌酶(lysozyme):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不溶性黏多糖,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使病毒失活。因此,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9、补体(complement):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是由30余种可溶性蛋白、膜结合性蛋白和补体受体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可辅助和补充特异性抗体,介导免疫溶菌、溶血作用,故称为补体。10、肝素(heparin)是一种酸性黏多糖,主要是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在肺、心、肝、肌肉等组织中含量丰富,生理情况下血浆中含量甚微。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肝素的抗凝作用都很强,故临床把它作为抗凝剂广泛使用。11、 组胺(histamine):由组氨酸脱羧基而成,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以皮肤、支气管粘膜、肠粘膜和神经系统中含量较多。当机体过敏反应时,可引起这些细胞脱颗粒,导致组胺释放,它可使毛细血管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12、白三烯(leukotriene)在体内含量虽微,但却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并且是某些变态反应、炎症以及心血管等疾病中的化学介质。可使毛细血管和微静脉通透性增加,造成局部水肿。13、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undifferentiatedmesenchymalcell)分布在小血管,尤其是在毛细血管周围,是结缔组织内的干细胞,保留着多向分化的潜能。在炎症和创伤修复时大量增殖,可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参与结缔组织和小血管的创伤修复。14、胶原纤维(collagenousfiber)在结缔组织中数量较多,新鲜时呈白色,故又名白纤维。在HE染色中嗜酸性,呈波浪形,有分支并交织成网。电镜下有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横纹。其韧性大,抗拉能力强。15、弹性纤维(elasticfiber)在结缔组织中数量较少,新鲜时呈黄色,故又名黄纤维。在HE染色中嗜酸性,较胶原纤维细。能被醛复红染成紫色。末端常卷曲,有分支并交织成网。电镜下无周期性横纹。弹性好。16、网状纤维(reticularfiber):在疏松结缔组织中含量较少,纤维较细,有分支,彼此交织成网状。在HE染色中呈淡红色,较难分辨。用浸银法可将其染成黑色。主要存在于网状组织。17、组织液(tissuefluid):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体液,为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管壁而生成的,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大部分又透过管壁吸收回血液,小部分则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它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8、致密结缔组织(denseconnectivetissue):细胞少,纤维多,排列紧密的一种结缔组织,主要功能为支持和连接。19、脂肪组织(adiposetissue):由大量脂肪细胞群集而成的组织,有维持体温、缓冲、保护和填充等作用。可分为黄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20、网状组织(reticulartissue):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在机体内不单独存在,而是构成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支架,网孔内细胞和液体可以自由流动,为血细胞的发生和淋巴细胞的发育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第四章血液1、血象:血细胞的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2、红细胞(redbloodcell)胞体为双凹圆盘状,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具有形态的可变性。功能是供给全身需要的氧气,带走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分布于血浆。3、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特点:是数量最多的白细胞;核深染,为弯曲杆状或分叶状,分叶核一般为2-5叶,叶间有纤细的狭窄部相连;胞质呈极浅的粉红色,含浅紫色的嗜天青颗粒和浅红色的特殊颗粒。分布:骨髓,血液,结缔组织功能: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和吞噬作用,其吞噬对象以细菌为主,也吞噬异物。5、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icgranulocyte)特点:是数量最少的白细胞;核浅染,分叶,为S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含有染成蓝紫色的嗜碱性颗粒,可将核掩盖。分布:骨髓,血液,结缔组织功能:过敏反应6、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cgranulocyte)特点:核多为2叶;胞质内充满粗大的鲜红色的嗜酸性颗粒。分布:骨髓、血液、结缔组织(尤其是肠道结缔组织)功能:抑制过敏反应,杀灭寄生虫7、单核细胞(monocyte)特点:体积最大的白细胞;核浅染,呈肾形、马蹄形或折叠扭曲的不规则形;胞质丰富,弱嗜碱性,含淡紫色的嗜天青颗粒分布:骨髓、血液、结缔组织功能:分化为巨噬细胞等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8、淋巴细胞(lymphocyte)特点:小淋巴细胞的胞体小;核圆,深染;胞质少,嗜碱性,在核周围成很薄的一圈,含嗜天青颗粒。中淋巴细胞胞体大;核浅染;胞质多,嗜碱性,含嗜天青颗粒。根据功能特点可分为T细胞、B细胞、NK细胞。分布:小、中淋巴细胞分布于骨髓、血液、淋巴组织。大淋巴细胞分布于淋巴组织。功能:是主要的免疫细胞9、血小板(bloodplatelet)特点:是巨噬细胞脱落下来的胞质小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细胞。体小,形状不规则;无核;中央部有蓝紫色的血小板颗粒,称颗粒区,周边部呈均质浅蓝色,称透明区。电镜下,表面吸附有血浆蛋白,其中有多种凝血因子;透明区含有微丝和微管,参与血小板形态的维持和变形;颗粒区有特殊颗粒、致密颗粒和少量溶酶体。功能:凝血和止血。它释放的5-羟色胺能促进血管收缩,血小板因子IV能对抗肝素的抗凝血作用,凝血酶敏感蛋白能促进血小板的聚集,PDGF刺激血管修复。分布: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10、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由一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正是它使血液呈红色。它有结合与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11、 嗜天青颗粒(azurophilicgranule)HE染成浅紫色,实质上是一种溶酶体,含有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和多种酸性水解酶。12、特殊颗粒(specificgranule)HE染成浅红色,实质上是一种分泌颗粒,含有溶菌酶、吞噬素。第五章软骨和骨1、软骨组织(cartilagetissue)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构成。软骨组织和周围的软骨膜构成软骨。软骨组织内无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而软骨膜内有血管,其中的营养物质可渗入软骨基质,营养软骨细胞。2、软骨细胞(chondrocyte)特点:是软骨组织中唯一的细胞类型,包埋在软骨基质中。周边部的细胞胞体小,呈扁圆形,单个分布,实质是幼稚的软骨细胞;靠近软骨中央的细胞胞体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成群分布,它们其实是由同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分化而来的,称同源细胞群。功能:产生软骨基质分布:仅分布于软骨组织3、软骨基质(cartilagematrix)是软骨细胞产生的细胞外基质,由纤维和无定形的基质组成。4、软骨膜(perichondrium)软骨组织外面被覆的薄层致密结缔组织,分为两层,外层胶原纤维多,与周围结缔组织相连续,主要起保护作用;内层的细胞多,有骨祖细胞。软骨膜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可营养软骨组织。5、透明软骨(hyalinecartilage)新鲜时半透明,纤维成分为胶原纤维,有较强的抗压性,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但在外力作用下较其他纤维容易断。分布于肋软骨、关节软骨、呼吸道软骨等。6、弹性软骨(elasticcartilage)新鲜时为黄色,纤维成分为弹性纤维,有较强的弹性。分布于耳廓、咽喉、会厌等。7、纤维软骨(fibrouscartilage)新鲜时乳白色,纤维成分为胶原纤维,有较强的韧性。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等。8、骨组织(osseoustissue)由细胞和钙化的细胞外基质构成。9、骨基质(bonematrix)简称骨质,即骨组织中钙化的细胞外基质,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包括大量胶原纤维和少量无定形基质,无机成分又称骨盐,主要是羟基磷灰石结晶。10、骨板(bonelamella)指骨质的板层排列,同一骨板内的纤维互相平行,相邻骨板的纤维互相垂直,这种结构形式有效地增强了骨的强度。11、穿通管(perforatingcanal)骨干中于骨干长轴几乎平行的管道,内含血管、神经和少量结缔组织。穿通管在骨外表面的开口为滋养孔。12、哈弗斯系统(harversiansystem)又称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呈长筒状与长骨长轴平行,由4~20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组成。其中央有中央管,内有血管、神经纤维和少量结缔组织。它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第六章肌组织1、肌组织(muscletissue)由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细胞和细胞间含血管、淋巴管、神经的结缔组织构成。2、肌细胞:又称肌纤维,其细胞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分为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3、骨骼肌纤维(skeletalmuscle)属横纹肌。肌细胞呈纤维状,不分支,有明显横纹,核很多,且都位于细胞膜下方。肌细胞内有许多沿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细丝状肌原纤维,每一肌原纤维都有相间排列的明带(Ⅰ带)及暗带(A带),明带染色较浅,而暗带染色较深,暗带中间有一条较明亮的线称H线,H线的中部有一条M线,明带中间,有一条较暗的线称为Z线。两个z线之间的区段,叫做一个肌节,相邻的各肌原纤维,明带均在一个平面上,暗带也在一个平面上,因而使肌纤维显出明暗相间的横纹。4、横小管(transversetubule)是肌膜向肌浆内陷形成的管状结构,其走向与肌纤微垂直,位于明带与暗带交界处。同一平面上的横小管分支吻合,环绕每条肌纤微,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导至肌纤微内部。5、肌浆网(sarcoplasmicreticulum)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纵行包饶每条肌原纤维周围,称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功能:储存钙离子。6、三联体(triad):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构成的结构,在此将兴奋从肌膜传到肌浆网膜。7、心肌纤维(cardiacmuscle)特点: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横纹,有分支,分支连接成网;多为单核,居中;有闰盘(相邻细胞界限),呈着色较深的横形或阶梯状粗线。分布:心脏及大血管的近心端9、平滑肌纤维(smoothmuscle)特点:细胞呈长梭形;单核,为杆状或椭圆,常呈扭曲状;胞质嗜酸性。无肌原纤维,无横纹。一条肌纤维的粗部与另一条肌纤维的细部镶嵌排列。分布:广泛分布于消化道、呼吸道、血管等的管壁内。第七章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是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组织成分。神经细胞是神经组织中的主要成份,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也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神经胶质在神经组织中起着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由树突、胞体和轴突构成。具有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能力;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把接受的信息加以分析或贮存,并可传递给各种肌细胞、腺细胞等效应细胞,以产生效应;也是意识、记忆、思维和行为调节的基础。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等作用的一类细胞,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施万细胞和卫星细胞等。尼氏体:具强嗜碱性,均匀分布于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内,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合成结构蛋白、酶类和肽类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向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传递信息的化学载体,一般为小分子物质,主要在胞体合成后以小泡的形式贮存于神经元的轴突终末。神经调质:由神经元释放,一般为肽类,能增强或减弱神经元对神经递质的反应,起调节作用。神经原纤维:又神经丝和微管构成。在HE染色切片无法分辨。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在神经元胞体内交错排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神经丝:由神经丝蛋白构成的一种中间丝,与微管共同构成神经原纤维。树突:神经元胞体上树枝状的突起,主要功能为接受刺激,其分支程度与神经元接受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树突棘:树突分支上大量短小的突起,扩展了神经元接受刺激的表面积,其数量与神经元接受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轴突:每个神经元只发出一条的细长突起,有侧支呈直角分出,末端分支较多形成轴突终末,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轴突内无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不能合成蛋白质。轴膜:轴突表面的胞膜。轴质:轴突内含的胞质,神经丝、微管和微丝通过横桥连接构成其网架,另含滑面内质网、线粒体和小泡。轴突运输:轴突内的物质运输。胞体内新形成的神经丝、微丝和微管缓慢地向轴突终末延伸,称为慢速轴突运输;轴膜更新所需的蛋白质、含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小泡、线粒体等有胞体向轴突终末输送,称为快速顺向轴突运输;轴突终末内的代谢产物或由轴突终末摄取的物质(蛋白质、小分子物质或由邻近细胞产生的神经营养因子等)逆向运输到胞体,称为快速逆向轴突运输。多极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的神经元。双极神经元:有树突和轴突各一个的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但在不远处呈T形分为中枢突和周围突,分别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和分布到周围的其他器官,分别具有轴突和树突的功能。高尔基I型神经元:具有长轴突(可达1m以上)的大神经元。高尔基II型神经元:具有短轴突(仅数微米)的小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可接受体内外的化学或物理性刺激,将信息传向中枢。运动神经元:又称传出神经元,一般为多极神经元,负责把神经冲动传递给肌细胞或腺细胞。中间神经元:主要为多极神经元,位于感觉、运动神经元之间,起信息加工和传递作用。动物越进化,其中间神经元越多。神经干细胞:神经组织中一种具有增殖分化潜能的细胞。在成人它们主要分布于大海马、脑和脊髓的室管膜周围区域。能表达一种特殊的中间丝蛋白——巢蛋白,在特定环境下可以增值、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替换正常凋亡的细胞,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神经组织损伤后的修复。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细胞连接方式,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常见轴-树、轴-棘和轴-体突触。化学突触:以神经递质作为传递信息媒介的突触。电突触:实际是缝隙连接,以电流作为信息载体,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同类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可促进神经元的同步活动。突触前成分(突触小体):一般是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呈球状膨大,在镀银染色的切片呈棕黑色的圆形颗粒。突触后成分:与突触前成分相对,有特异性的神经递质和调质的受体及离子通道,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刺激。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宽15~30nm的间隙。星形胶质细胞:是最大的一种神经胶质细胞,胞体呈星形,核圆或卵圆形、较大、染色较浅。从胞体发出的突起伸展充填在神经元胞体及其突起之间,起支持和绝缘作用。在脑和脊髓损伤时,可增生形成胶质瘢痕填补缺损。胶质丝:星形胶质细胞胞质内的一种由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构成的中间丝,参与细胞骨架的组成。在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中丰富,在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中较少。胶质界膜:由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末端扩展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神经胶质膜:由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末端扩展成脚板,贴附在毛细血管壁上形成。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由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且为神经元生长与存活所必需的蛋白质分子,对神经元的分化、功能的维持以及创伤后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有重要影响。少突胶质细胞:分布于神经元胞体附近及轴突周围,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胞体较星形胶质细胞小,核卵圆形,染色质致密。在镀银染色标本中突起较少。小胶质细胞:是最小的神经胶质细胞。其胞体细长或椭圆,发出细长有分支的突起,突起表面有许多棘突。核小、呈扁平或三角形,染色深。是血液单核细胞嵌入神经组织后演化而成,当神经系统损伤时,可转变为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碎屑。室管膜细胞:呈立方或柱形,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少数细胞有纤毛,部分细胞的基底面有细长的突起伸向深部。室管膜细胞衬在脑室和脊髓中央管的腔面,形成单层上皮样的室管膜,纤毛的摆动有助脑脊液流动,在脉络从的室管膜细胞可产生脑脊液。施万细胞:参与周围神经系统中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的构成的神经胶质细胞,在前者为长卷筒状,一个接一个地套在轴突外面,不完全连接,核位于外侧;在后者为不规则长柱状,衔接紧密,表面有数量不等、深浅不同的纵行凹沟,内有较细的轴突。施万细胞外表面有基膜,也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受损伤的神经元存货及其轴突的再生。卫星细胞:是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体的一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核圆或卵圆形,染色质较浓密。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突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裸露),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髓鞘:实为神经胶质细胞的胞膜或胞膜及胞质,由施万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别形成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用锇酸固定染色呈黑色,具有绝缘作用并提高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有髓神经纤维:被神经胶质细胞包绕形成髓鞘的神经纤维,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外表面有基膜,也有髓鞘切迹,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皆无,功能传递神经冲动。无髓神经纤维:没形成髓鞘的神经纤维,在周围神经系统被施万细胞包裹,在中枢神经系统裸露,功能传递神经冲动。郎飞结:在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上,相邻的施万细胞不完全连接,于这一部位较狭窄,轴膜部分裸露,该部位叫郎飞结,是神经冲动跳跃式传导的点。结间体: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上,两个郎飞结之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结间体。结间体越长,神经冲动传导越快。髓磷脂:一种脂蛋白,是髓鞘的主要化学成分,其中类脂约占80%,有疏水性,在组织液和轴膜间期绝缘作用,余为蛋白质。髓鞘切迹:是施万细胞内、外胞质间穿越髓鞘的狭窄通道。神经: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集合形成神经纤维束,一或多条神经纤维束又聚集构成神经。偶的神经只含感觉纤维或躯体运动神经纤维,但多数神经兼含二者及自主神经纤维。神经外膜:包裹在神经表面的致密结缔组织,会延伸到神经纤维束间。神经束膜:由神经纤维束表面的几层扁平的细胞形成,这些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对进入神经纤维束的大分子物质起屏障作用。神经内膜:在神经纤维束内,每条神经纤维表面的薄层姐弟组织。感觉神经末梢:是感觉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周围突地末端,通常和周围的其他组织共同构成感受器,把接收的内、外环境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至中枢产生感觉。游离神经末梢:由较细的神经纤维的终末反复分支而成。其细支裸露,广泛分布在表皮、角膜和毛囊的上皮细胞之间,或分布在各型结缔组织内,感受温度、应力和某些化学物质的刺激,参与产生冷、热、轻触和痛的感觉。触觉小体:呈卵圆形,长轴与皮肤表面垂直,小体内有许多扁平排列的细胞,外包结缔组织被囊。分布在皮肤的真皮乳头处,以手指掌侧皮肤内最多。感受应力刺激,参与产生触觉。肌梭:是分布在骨骼肌内的梭形本体感受器。表面有结缔组织被囊,内含若干条较细的骨骼肌纤维,参与产生对身体各部位屈伸状态的感知。梭内肌纤维:肌梭内含的骨骼肌纤维,,核成串排列,或集中在肌纤维中段而使该处膨大,肌原纤维较少。与肌梭周围的肌纤维同步收缩或舒张,其张力变化可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参与产生本体感觉。环层小体:较大,呈圆或卵圆形,中央有一条均质的圆柱体,周围有许多层同心圆排列的扁平细胞。广泛分布在皮下组织、腹膜、肠系膜、韧带和关节囊等处。感受较强的应力,参与产生压觉和振动觉。运动神经末梢:是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在肌组织和腺体的终末结构,支配肌细胞的收缩,调节腺细胞的分泌。运动终版(神经肌连接):运动神经元发出的长轴突抵达骨骼肌细胞时失去髓鞘并反复分支,每一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并与骨骼肌细胞建立突起触接,此连接区域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细胞合称一个运动单位,运动单位越小,产生的运动越精细。膨体:内脏运动神经末梢末段的串珠样结构,贴附于肌细胞表面或穿行于腺细胞之间,与效应细胞建立突触。第八章神经系统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集中的结构。在大、小脑又称皮质。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不含神经元胞体、含大量神经纤维的结构。椎体细胞:分布在大脑皮质的一种高尔基I型神经元,其轴突可参与组成投射纤维、联络纤维或连合纤维,把所处皮质区域的信息传递出去。投射纤维:大脑皮质中的高尔基I型神经元的轴突组成的发向脑干或脊髓的神经纤维,联系大脑皮质和脑干或脊髓。联络纤维:大脑皮质中的高尔基I型神经元的轴突组成的发向同侧大脑皮质其他部位的神经纤维,联系同侧大脑皮质。连合纤维:大脑皮质中的高尔基I型神经元的轴突组成的发向对侧大脑皮质的神经纤维,联系两侧的大脑皮质。普肯耶细胞:小脑皮质中最大的神经元和唯一的传出神经元。胞体呈梨形,顶端发出2~3条粗的主树突,其分支繁密,树突上有许多树突棘。轴突自胞体底部发出,终止于小脑白质的神经核。接受颗粒细胞的兴奋性刺激和高尔基细胞、篮状细胞和星形细胞的抑制性刺激。α运动神经元:脊髓灰质前角中大的躯体运动神经元,平均直径25μm以上,轴突较粗,释放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支配梭外肌纤维。γ运动神经元:轴突较细,释放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支配肌梭内的肌纤维。闰绍细胞:通过短轴突与α运动神经元胞体形成突触并释放甘氨酸抑制其活动的小神经元。节细胞:神经节中的神经元,联系节前纤维和效应器。脑脊膜:是包裹在脑和脊髓表面的结缔组织膜,由外向内分硬模、蛛网膜和软膜三层,具有保护和支持脑和脊髓的作用。血-脑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神经胶质膜构成。可组织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神经组织,但能选择性让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顺利通过,维持组织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脉络从:是由第三、四脑室顶和部分侧脑室的软膜与室管膜直接相贴,突入脑室而形成的皱襞状结构,能产生脑脊液。脑脊液:由脉络从上皮细胞分泌的无色透明液体,充满脑室、脊髓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和血管周隙,有营养和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最后被蛛网膜粒吸收进入血液。第九章眼和耳(眼)纤维膜:眼球壁的最外层,主要又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角膜参与屈光,巩膜为保护层。血管膜:眼球壁的中层,有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从前向后分为虹膜基质、睫状体基质和脉络膜。视网膜:位于眼球壁最内层,分为盲部和视部,盲部包括虹膜上皮和睫状体上皮,视部为感光部位。角膜:眼球纤维膜的前1/6,为透明的圆盘状结构,不含血管和淋巴管,参与屈光。角膜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有5~6层排列整齐的细胞构成,基部平坦,基底层细胞矮柱状,中间三层为多边形细胞,,表面1~2层为扁平细胞。无黑素细胞,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感觉敏锐。角膜基质:又称固有层,主要成分为多层于表面平行的胶原板层,板层之间散在分布成纤维细胞,参与角膜损伤的修复。还含较多水分。胶原板层:由大量胶原原纤维平行排列而成,相邻板层的纤维排列方向互相垂直。巩膜:主要由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维胶质而成,质地坚韧,是眼球壁的重要保护层。角膜缘:为角膜与巩膜的带状移行区域,其上皮较厚,细胞较小,核深染。基底层细胞为矮柱状,排列成栅栏样。上皮内有黑素细胞,没有杯状细胞。角膜缘干细胞:角膜缘基底层的细胞,可不断增殖,向角膜中央方向迁移,补充角膜基底层细胞。巩膜静脉窦:角膜缘内侧环行的血管。在眼球矢状切面上,窦腔呈较大而不规则的长条形,窦壁衬贴内皮。房水回流的通路。小梁网:由小梁和小梁间隙构成,与巩膜静脉窦相通,房水回流必经。虹膜:是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扁圆盘状薄膜,周边与睫状体相连,将眼房分隔成前方和后房。含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调节瞳孔大小。睫状体:位于虹膜与脉络膜之间,为具有伸缩功能的环带状结构。可通过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位置和厚度,从而调节焦距。睫状突:由睫状体向前内侧伸出的呈放射状排列的突起,是睫状小带的附着点。睫状小带:呈纤维状,由大量微原纤维借蛋白多糖粘合而成。一端连与睫状小带,一端插入晶状体囊内,具有悬挂固定晶状体的作用。脉络膜:为血管膜的后2/3部分,衬于巩膜内面,为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主要功能是营养视网膜外层及玻璃体,并有遮光作用。色素上皮细胞:位于视网膜最外层,单层立方,细胞顶部有大量突起伸入视细胞的外节之间。胞质内含大量粗大的黑素颗粒和吞噬体,细胞侧面有紧密连接。黑素颗粒可以防止强光对细胞的损害,吞噬体可以消化视杆细胞的膜盘,紧密连接对视网膜的内环境稳定有重要保护作用。内节:视细胞外突中紧邻胞体的一段,含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是合成感光蛋白的部位。外节:是视细胞外突中的感光部位,与色素上皮相邻,含有大量平行层叠的扁平状膜盘。膜盘:由视细胞外突的外节基部一侧的胞膜向胞质内凹陷形成的扁平状结构,膜中有能感光的镶嵌蛋白。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围部,感受弱光的视细胞。胞体较长,核较小,染色较深,外突呈杆状,内突末端膨大呈小球状,膜盘与细胞表面胞膜分离而独立,膜盘上的感光蛋白是紫红质。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部,感受强光和颜色的视细胞。外形较视杆细胞粗大,核较大,染色较浅,外突呈圆锥形,内突末端膨大呈足状。视锥外节的膜盘多与细胞膜不分离,膜盘上感光物质为视色素。双极细胞:是连接视细胞和节细胞的纵向中间神经元。节细胞:是具有长轴突的多极神经元,其树突主要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轴突向眼球后极汇聚,并穿出眼球壁构成视神经。放射状胶质细胞(米勒细胞):细胞狭长,几乎贯穿除色素上皮外的视网膜全层。核位于双极细胞层,宽大的叶片状突起伸展于神经元之间。细胞内外两侧的突起末端常膨大分叉,外侧端于视细胞内节处相互连接构成保护性的膜。内侧端于视网膜内表面相互连接形成胶质界膜。具有营养、支持、绝缘和保护等作用。黄斑:是视网膜后极的一浅黄色区域,正对视轴处呈横向椭圆形。中央凹:是黄斑正对视轴处中央的浅凹,是视网膜最薄的地方,只有色素上皮和视锥细胞。其视锥细胞与侏儒双极细胞、后者与侏儒节细胞之间形成一对一的联系,能精确地传导信号。中央凹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晶状体:位于虹膜以内,为具有弹性的双凸透明体,充当生物透镜作用。前面略平,后面较凸。外包由基膜和胶原纤维等构成的晶状体囊,晶状体实质分为外周的皮质和中央的晶状体核。晶状体纤维:是晶状体在赤道部开始出现的长柱状细胞,呈层状排列。新形成的纤维构成皮质,老的纤维被推向中心,胞核逐渐消失,含水量减少,参与构成晶状体核。玻璃体:位于晶状体、睫状体与视网膜之间,为无色透明的胶状体,水分占99%,其余为胶原原纤维、玻璃蛋白、透明质酸和少量细胞。有屈光作用。房水:为充满于眼房的透明液体,由睫状体的血液渗出和非色素上皮细胞分泌而成。房水从后房经瞳孔至前房,继而在前房经小梁间隙进入巩膜静脉窦,最终由睫状前静脉导入血循环。房水的产生和回流保持动态平衡。房水有屈光作用,并可营养晶状体和角膜以及维持眼压。眼睑:为薄板状结构,由前至后分为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和睑结膜五层,位于眼球前方,构成保护眼球的屏障。睑缘腺(Zeis腺):睫毛根部的小皮脂腺。睫腺(Moll腺):睫毛附近呈螺旋状的汗腺。睑板腺:睑板内平行排列的分支管泡状皮脂腺,导管开口于睑缘,分泌物有润滑睑缘和保护角膜的作用。睑结膜:为薄层黏膜,上皮为复层柱状,有杯状细胞,固有层为薄层结缔组织。鼓膜:为椭圆形的半透明薄膜,分隔外耳道和中耳。分三层,外层为复层扁平上皮,与外耳道的表皮连续;中层主要又胶原纤维束组成,与鼓膜的振动有关;内层为黏膜层,由单层扁平上皮和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构成。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的振动传递到中耳。骨迷路:由前至后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它们依次连通,内壁上都衬以骨膜。膜迷路:悬系在骨迷路内,形态与其相似,也相应地分为三部分,即膜蜗管、膜前庭和膜半规管,三者相通,内壁衬以单层上皮,某些部位的上皮增厚,特化成感受器。耳蜗:位于内耳,外形如蜗牛壳,耳蜗是外周听觉系统的组成部分,负责将来自中耳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神经电信号。前庭阶:鼓窝管被膜蜗管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前庭阶,起始于卵圆窗,含外淋巴,在蜗顶以蜗孔与鼓室阶相通。鼓室阶:鼓窝管被膜蜗管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鼓室阶,起自圆窗,含外淋巴,在蜗顶以蜗孔与前庭阶相通。前庭膜:前庭阶与膜蜗管的之间由两层单层扁平上皮夹一层基板组成。血管纹:膜蜗管的外侧壁上含毛细血管的复层上皮,可产生内淋巴。螺旋韧带:血管纹下方增厚的骨膜。骨螺旋板:是蜗轴的骨组织向外延伸形成的螺旋形薄板。基底膜:由两层上皮夹一层基膜构成,内侧与骨螺旋板相连,外侧与螺旋韧带相连。螺旋器:又称柯蒂器,是基底膜上呈螺旋状走行的膨隆结构,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负责将来自中耳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神经电信号。盖膜:骨螺旋板起始处的骨膜增厚,突入膜蜗管形成螺旋缘,螺旋缘向膜蜗管中伸出一末端游离的薄板状的胶质性结构,称盖膜,覆盖于螺旋器上。柱细胞:基部较宽,中部细长,排列为内外两行,分别称为内柱细胞和外柱细胞。内外柱细胞在基底部和顶部彼此连接,细胞中部分离,围成一条三角形的内隧道。内柱细胞内侧有1列内指细胞,外柱细胞外侧有3~4列外指细胞。胞质富含张力丝,对稳定螺旋器的结构、固定毛细胞的位置具有很强的支持作用。指细胞:呈杯状,顶部凹陷内托着一个毛细胞,一侧伸出一个指状突起抵达螺旋器的游离面,扩展形成薄板状结构,并与临近的指细胞和柱细胞等形成的薄板连接。胞质富含张力丝,对稳定螺旋器的结构、固定毛细胞的位置具有很强的支持作用。毛细胞:是感受听觉刺激的上皮细胞,坐落于指细胞顶部的凹陷内。内毛细胞呈烧瓶形,外毛细胞呈高柱状。细胞游离面有多根粗而长的静纤毛。毛细胞底部胞质内有含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底部与来自耳蜗神经节的双极神经元的树突末端形成突触。听弦:基底膜的基膜中含有大量的胶原细丝束,称听弦,从内向外呈放射状排列。从蜗底至蜗顶,基底膜又窄变宽,听弦由短变长。与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有关。椭圆囊斑:椭圆囊外侧壁的骨膜和上皮局部增厚,呈斑块状,称椭圆囊斑,其长轴呈水平位,是位觉感受器。球囊斑:球囊前壁的骨膜和上皮局部增厚,呈斑块状,称球囊斑,其长轴为垂直位,是位觉感受器。(椭圆囊斑和球囊斑统称位觉斑)位砂膜:位觉斑上皮的支持细胞分泌胶状的糖蛋白,在位觉斑表面形成的胶质膜。壶腹嵴:膜半规管的膜性壶腹部骨膜和上皮局部增厚,形成的横行的山嵴状隆起。其上皮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是位觉感受器,感受身体或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壶腹帽:壶腹嵴上皮的支持细胞分泌糖蛋白形成的圆锥形胶质结构。可通过刺激毛细胞产生兴奋来产生位觉。第十章循环系统(具体的各种的血管、淋巴管的描述请直接参考课本)心内膜:有内皮和内皮下层组成。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与出入心脏的大血管相连续,表面光滑,利于血液流动。内皮下层有结缔组织构成,内层细密,含少量平滑肌纤维,外层疏松,含小血管和神经。心骨骼: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坚实的支架结构,分别被心房肌和心室肌附着。心房钠尿肽:存在于心房肌纤维中的心房特殊颗粒中,具有很强的利尿、排钠、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心外膜:即心包的脏层,是浆膜。外表面为间皮,间皮下位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神经,并常有脂肪组织。心瓣膜:位于房室孔和动脉口处,是心内膜向腔内凸起形成的的薄片状结构。表面为内皮,内部为致密结缔组织,基部含平滑肌纤维和弹性纤维。功能是组织心房和心室舒张时血液倒流。起搏细胞:位于窦房结和房室结中心部位的结缔组织中,较普通心肌纤维小,染色浅,呈梭形或多边形,有分支连接成网,胞质内细胞器和肌原纤维均较少,糖原较多。是心肌兴奋的起搏点。移行细胞:主要位于窦房结和房室结周边及房室束,细胞结构介于起搏细胞和普通心肌纤维之间。比普通心肌纤维细而短,胞质内含肌原纤维较起搏细胞略多,肌浆网也较发达。起传导冲动的作用。普肯耶纤维:组成房室束及其各级分支,位于心室的心内膜下层。较普通心肌纤维短而粗,形状常不规则,染色浅,有1~2个细胞核,胞质中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糖原,肌原纤维较少,细胞间有发达的闰盘。普肯耶纤维穿入心室肌层与普通心肌纤维相连,将冲动快速传递到心室各处,导致所有心室肌纤维同步舒缩。颈动脉体:位于左、右颈总动脉的分支处附近管壁结构的外侧部分,是直径2~3mm的扁平小体,主要由排列不规则的上皮细胞团索组成,细胞团索之间由丰富的血窦。颈动脉体是感受动脉血氧、二氧化碳含量和血液pH指变化的化学感受器,可将信息传入中枢,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进行调节。主动脉体:在结构和功能上与颈动脉体相似。右侧的主动脉体位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的夹角处,左侧的主动脉体位于锁骨下动脉起点内侧的主动脉壁上。颈动脉窦:为净宗动脉分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此处血管壁的中膜很薄,内膜和外膜含丰富的来源于舌咽神经的游离神经末梢,接受血压升高时血管壁扩张的信号并传入中枢,与血压的调节,也称压力感受器。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封闭了细胞间隙,基膜完整,胞质中有大量质膜小泡。质膜小泡直径60~70nm,在细胞游离面或基底面形成,然后转运到对侧,以胞吐方式释放内容物。连续毛细血管主要以质膜小泡方式在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外分泌腺、神经系统、胸腺和肺等处,参与了各种屏障性结构的构成。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膜完整,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极薄,有许多贯穿胞质的内皮窗孔,直径为60~80nm,一般有厚4~6nm的隔膜封闭。内皮窗孔有利于血管内外中、小分子物质交换。有孔毛细血管主要存在于胃肠黏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球等处。血窦(窦状毛细血管):官腔较大,形状不规则。内皮细胞有窗孔,无隔膜。内皮细胞的基膜不完整或缺如,内皮细胞间隙较大,有利于大分子物质甚至血细胞出入血管。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某些内分泌腺,不同器官内的血窦结构有较大差别。静脉瓣:常见于管径2mm以上的静脉,有内膜凸入管腔折叠而成,表面覆以内皮,内部为含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其游离缘朝向血流方向,可防止血液逆流。第十一章皮肤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由表皮和真皮组成,借皮下组织与深层组织相连。有由表皮衍生的毛、皮脂腺,汗腺及指(趾)甲等皮肤附属器官。皮肤的主要功能是阻挡异物和病原体的侵入,防止体液流失,调节体温及感受外界的多钟刺激的作用。表皮:是皮肤的浅层,可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及角质层。而其中薄皮中的颗粒层和透明层不明显。细胞分为角质形成细胞及非角质形成细胞。表皮可对多种外界的物理及化学性的刺激有很强的耐受性。其表皮细胞间隙中的脂质膜状物可阻止外界物质透过表皮以及组织液外渗。基底细胞:附着于基膜上,由一层矮柱状的细胞组成。电镜下,其内有大量的游离核糖体,因而胞质嗜碱性。其间有散在或成束的角蛋白丝。细胞与相邻细胞以桥粒相连,与基底膜以半桥粒相连。基底细胞是表皮的干细胞,可不断分裂形成棘细胞.同时,在皮肤的创伤愈合中,有着重要的再生修复作用。棘细胞:体积较大,呈多边形。其细胞表面有许多短小的棘状突起。相邻突起相互镶嵌,以桥粒相连。胞质中有较多的游离核糖体,呈弱嗜碱性。可合成角蛋白形成角蛋白丝束,外皮蛋白及一种含脂质的膜被颗粒——板层颗粒。板层颗粒:由角质形成细胞所合成的一种含脂质的膜被颗粒。在电镜下呈明暗相间的板层状。主要分布于细胞周边,以胞吐方式将脂质将脂质排放到细胞间隙,形成膜状物以阻止外界物质透过表皮以及组织液外浸。透明角质细胞:在表皮的颗粒层里出现。其形状不规则、强嗜碱性,在电镜下,其颗粒无膜包裹,呈致密的均质状,在角蛋白丝伸入其内。其方要成分为富含组氨酸的蛋白质角质细胞:为扁层细胞。位于表皮的角质层中。其细胞完全角化。光镜下呈嗜酸性的均质状。电镜下,细胞内充滿了角蛋白丝束及均质状物质。而细胞膜内面因有一层外皮蛋白而坚固。细胞间隙充满由脂质构成的膜状物。细胞间无桥粒连接,连接成松散,脱落后成皮屑。黑素颗粒:是在黑素细胞内生成的一种色素颗粒。它不仅见于黑素细胞体内,也可出现在表皮深层的角质形成细胞的胞质内。黑素细胞内的黑素体含酪氨酸酶,可将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当黑素体内充满黑色素即为黑素颗粒。其多少与皮肤顔色深浅有关。黑色素能吸收紫外线。保护表皮深层组织免受辐射损害。毛母质细胞:是位于毛球的角质形成细胞,属干细胞,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可分化为毛根细胞和上皮性鞘细胞,并向上迁移。朗格汉斯细胞:是分布于棘层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的一种多突计民色浅,核不规则,胞质内有特征性的伯贝克颗粒。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担负皮肤免疫功能的重要细胞,它能识别、结合、处理进入皮肤的抗原物质,并将其呈递给T淋巴细胞。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层,呈扁圆形,有短指状突起伸入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在HE染色上不易分别。电镜下,其基底部胞质内含许多高分子密度的分泌颗粒,可与感觉神经末梢形成突触,可能为接受机械刺激的感觉细胞。伯贝克颗粒:位于朗格汉斯细胞内,是其特征性的颗粒。电镜下呈杆状,中等电子密度其一端或中间部可有电子透明的膨大。在细胞内参与抗原处理。真皮乳头:是突入表皮凹凸不平基部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其内纤维成分细密,细胞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有些乳头内还含有触觉小体。真皮乳头与表皮基部相接触,扩大了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并加强了两层的结构连接和功能关联,有利于表皮从真皮组织液中获得营养。第十二章免疫系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分子:它是免疫系统的分子基础,简称MHC分子。MHC分子具有种属特异性和个体特异性,因此它成为了自身细胞的标志。它可分为MHC-I类分子和MHC-II类分子,前者分布于个体的所有细胞,后者仅分布于免疫系统的某些细胞表面,有利免疫细胞间相互协作。初始T细胞:是在胸腺发育成熟后转移到外周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但没有接触特异性抗原分子前的保持静息状态的T细胞。其一旦接触了抗原提呈细胞提呈的,与抗原受体相匹配的抗原肽,它们便能增殖分化,最后形成效应性T细胞或记忆性T细胞。效应T细胞:由分布于外周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的初始T细胞在接触了抗原提呈细胞提呈的,与抗原受体相匹配的抗原肽后所分化增殖而来的一类细胞。它能迅速的加入清除抗原的战斗,参与细胞免疫。可分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简称Th细胞,是效应T细胞的一个亚群。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其中Th1细胞参与细胞辅助性T细胞及迟发性超敏性炎症反应;Th2可辅助B细胞分化为抗体分泌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艾滋病病毒能特异性地破坏Th细胞。细胞毒性细胞:简称Tc细胞,能直接攻击带异抗原的细胞。当它们和靶细胞接触后,能释放穿孔素,使细胞外液进入靶细胞,令其溶解。也可以分泌颗粒酶,从小孔进入靶细胞,诱发细胞死亡。调节性T细胞:简称Tr细胞,数量较少,多具有对机体免疫应答负调节功能。其可通过接触方式直接或通过分泌抑制细胞因子(如IL-10)间接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活性,使免疫应答不过于强烈。细胞免疫:由于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死靶细胞,故T细胞参与的免疫就称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由于B细胞以分泌抗体这一可溶性蛋白分子进入体液而执行免疫功能,故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称体液免疫。淋巴细胞再循环:体内各处的淋巴细胞经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后,又通过毛细血管后微靜脉再回到淋巴组织或外周淋巴器官内,淋巴细胞如此周而复始地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的不断循环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它有利于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促进免疫细胞间协作,使分布于全身的免疫细胞成一整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来源于血液内单核细胞,具有强烈的主动吞噬功能,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参与免疫应答等功能的细胞群体,细胞成员多,包括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的巨噬细胞,骨组织的厔骨细胞,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肝的库普弗细胞和肺的尘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它是能捕获和处理抗原物质并将抗原决定簇传递给淋巴细胞并引起其免疫应答的一类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的辅助作用。此类细胞中包括有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其中巨噬细胞分布广,数量最多。树突状细胞:简称DC,其胞体具有很多树枝状的突起,表面表达大量MHC-II类分子,是一类抗原提呈分子,其抗原提呈能力远强于巨噬细胞。DC分布很广,包括有表皮的朗格汉斯细胞,心、肝、肺、肾、消化管的间质DC,淋巴内的面纱细胞,外周淋巴组织中的交错突细胞及血液等,这些细胞分别处于不同的发育成熟时期,属不同亚型。淋巴组织:以网状组织为支架,网孔内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可分为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两种。主要分布于淋巴器官和其它的一些器官中。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因其内皮细胞为柱状而得名。它是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重要通道。淋巴小结:又称淋巴滤泡,为直径1~2mm、的球形小体,有较明确的界限,含大量的B细胞及一定量的Th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它在受抗原刺激后增大,并产生生发中心,此是称为次级淋巴细胞。无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较小,为初级淋巴小结,在HE染色的标本中难以辨认。生发中心:是指淋巴小结受抗原刺激后增大后所产生的一个区域。它可分为深部的暗区和浅部的明区。其周边有一层密集的小型B细胞,特别以顶部最厚,称为小结帽。其内含有滤泡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以协助其产生糼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中枢淋巴器官:是进行淋巴细胞早期分化的场所,它们的发生比外周淋巴器官早,个体出生前已经发育完善,淋巴性造血干细胞在其微环境内增殖、分化为初始T细胞或初始B细胞,并不断地播散至外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人的中枢淋巴器官是胸腺和骨髓,它们分别培育T细胞和B细胞外周淋巴器官:是进行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它们的发生比中枢淋巴器官晚,出生数月后才逐渐发育完善。初始淋巴细胞可在外周淋巴器官遇到抗原或接受抗原提呈,然后在此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受刺激前这些淋巴器官较小,受抗原揧后则建军速增大,其成分也发生变化,免疫应答过后又逐渐复原。胸腺小叶:是指胸腺实质被胸腺表面的由薄层结缔组织组成的被膜成片状伸入胸腺内部形成的小叶间隔所分隔出来的许多不完全分离的胸腺实质。每个小叶都有皮质和髓质两部分,所有小叶的髓质都相互连续。其皮质内胸腺细胞密集,着色较深;髓质有较多上皮细胞,着色较浅。胸腺皮质:是胸腺中胸腺细胞迁移发育成熟的主要场所。它以胸腺上皮细胞为支架,间隙内含有大量胸腺细胞和少量其他基质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又称上皮性网状细胞。在皮质中分于于被、膜下和胸腺细胞之间多呈星形,有突起,相邻的突起间以桥粒连接成网。在髓质中多呈多边形,胞体较大,细胞间以桥粒相连,其还可以构成胸腺小体。胸腺上皮细胞还可以分泌胸腺激素。胸腺小体:是胸腺髓质的特征性结构,真径30~150um,散在分布,由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排列而成。小体外周的上皮细胞,其核明显,细胞可分裂;近小体中心的上皮细胞,核渐退化,胞质中含有较多角蛋白。缺乏了胸腺小体不能培育出T细胞。血—胸腺屏障:它由下列部分组成:1.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及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2.完整的内皮细胞基膜;3.血管周隙内含有巨噬细胞等;4.上皮性网状细胞基膜;5.一层连续的上皮性网状细胞。它的功能是作为胸腺内能阻止血液中大分子物质进入胸腺皮质的屏障结构。小梁:是指淋巴结或脾中被膜和门部的结缔组织伸入淋巴结或脾实质中所形成的相互连接的淋巴结粗支架。血管行中其内。在淋巴结中其之间为淋巴组织和淋巴窦。浅层皮质:是指胸腺中被膜下方的含淋巴小结及小结之间的弥散淋巴组织的区域。是B细胞区。副皮质区:位于胸腺皮质深层,为较大片的弥散淋巴组织,其淋巴细胞主要为T细胞;在新生动物切除胸腺后,此区不发育,故又称胸腺依赖区。其内还有交错突细胞、巨噬细胞和少量B细胞等细胞及许多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重要部位。在鶨嘀应,此区的细胞分裂相增多,区域迅速扩大。皮质淋巴窦:位于胸腺皮质中,分为被膜下方的被膜下窦及小梁周围的小梁周窦,二者是相通连的。在被膜下窦的被膜侧有数条输入淋巴管通入,而小梁周窦末端常为盲端,部分与髓质淋巴窦相通。淋巴窦内有星状的内皮细胞支撑窦腔,还有巨噬细胞。此种结构有利于清除淋巴中抗原,也有利于再循环及免疫应答。髓索:是淋巴结中由髓索和其间的髓窦组成的。其中,髓萦是相互连接的索条状淋巴组织,主要含来自皮质淋巴小结的浆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髓窦与皮质淋巴窦的结构相同但较宽大,且腔内的巨噬细胞更多。主要行使滤过淋巴功能。白髓:位于脾中,被红髓所包围。由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和边缘区构成,相当于淋巴结的皮质。其中动脉周围淋巴鞘由大量T细胞组成,相当于淋巴结的亜皮质区,但无毛细血管后微动脉。淋巴小结位于动脉周围淋巴鞘一侧,其中生发中心的小结帽朝向红髓,所产生的糼浆细胞多进入红髓。边缘区早有边缘窦,是血液内抗原及淋巴细胞进入白髓的通道。脾索:位于脾的红髓中,由富含血细胞的淋巴组织构成,呈不规则的索条状,并互联成网,而网孔为彻血窦。其中含较多B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内含由中央动脉分支形成的笔毛微动脉,其大多数末端扩大成喇叭状,开口于脾索。由此大量血液直接进入脾索。脾血窦:宽12~40um,形态不规则,也互联成网。由一层纵向平行排列的长杆内皮细胞围成,内皮外有不完整的基膜及环行网状纤维。脾索内的血细胞变形后可进入血窦。而血窦外侧有较多巨噬细胞,可以清除滞留在脾索中的衰老血细胞,从而起滤血作用。脾血窦最终汇入小梁静脉后再汇合为脾静脉出脾。淋巴上皮组织:指在上皮细胞之间有许多间隙和通道,它们相互通连并开口于隐窝上皮表面的小凹陷,而淋巴细胞就充塞于其中。这样的上皮称为淋巴上皮组织。黏膜免疫系统:由黏膜局部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及免疫细胞组成,主要分布于胃肠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等黏膜部位,针对经黏膜表面进入的微生物产生应答,抵抗微生物对机体的侵袭。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机体的调节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他器官内的内分泌细胞组成。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控制生殖,影响免疫功能和行为。激素:为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大多数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远隔的特定细胞,少部分可直接作用于邻近的细胞,即旁分泌。其通过与靶器官或靶细胞的受体接合后产生效应,以调节细胞或器官的生理功能。靶器官:为在体内的化学物质直接作用的器官。甲状腺滤泡:为甲状腺的腺实质组成部分。大小不等,直径0.02~0.9mm,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由单层立方的滤泡上皮细胞围成,滤泡腔内充滿透明胶质,即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其功能活可跃时,上皮细胞呈低柱状,腔内胶质减少;反之,细胞呈扁平状,腔内胶质增多。滤泡上皮细胞:为甲状腺的腺实质组成部分,是一种含氮激柴油分泌细胞。是围成滤泡的单层立方上皮。其形态可因其功能状态不同而变化。功能活跃时,细胞增高呈柱状;反之,变矮成扁平状。电镜下,其游离面有微绒毛,具有较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较多的线粒体及高尔基复合体、分泌颗粒。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场所。甲状腺素:由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激素。包括有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主要功能是促产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素对婴糼儿的骨骼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影响显著,若小儿甲状腺素分泌过少,不仅身材矮小,而且脑发育障碍,导致呆小症。滤泡旁细胞:位于甲状腺滤泡之间和滤泡上皮细胞之间。细胞稍大,于镀银染色切片可见其胞质内有黑色的嗜银颗粒。电镜下,其顶部被相邻的滤泡上皮细胞覆盖。内含降钙素,能促进成骨细胞的活动,使骨盐沉着于类骨质,并抑制胃肠和肾小管吸收钙离子,使血钙浓度降低。降钙素:位于滤泡旁细胞的分泌颗粒内,能促进成骨细胞的活动,使骨盐沉着于类骨质,并抑制胃肠和肾小管吸收钙离子,使血钙浓度降低。与甲状旁腺激素共同调节机体的血钙的稳定。甲状旁腺主细胞:位于甲状旁腺中,是一种腺细胞。数量最多,呈多边形,核圆居中,HW染色胞质着色浅。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主要作用于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使骨盐溶解,并能促进肠及肾小管吸收钙,从而使血钙升高。甲状旁腺激素:描述仿降钙素。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从青春期开始出现于甲状旁腺内,并随年龄增多。细胞单个或成群存在于主细胞之间。比主细胞大,核较小,染色深,胞质呈强嗜酸性染色。电镜下,其胞质含丰富的线粒体。功能不明。肾上腺球状带:是肾上腺皮质中的一个带,位于肾上腺被膜下,较薄。细胞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较小,成锥形,核小染色深,胞质较少,含少量脂滴,并聚成许多球团。细胞分泌盐皮质激素,主要是醛固酮。醛固酮:是肾上腺球状腺分泌的盐皮质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能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及排出K+,同时也刺激胃黏膜吸收Na+,使血Na+浓度太高,K+浓度降低,维持血容量于正常水平。束状带:是肾上腺皮质中的一个带,位于球状带与网状带之间。最厚。其细胞较大,呈多边形排列成单行或双行的细胞索。胞核较大,着色浅。内含大量脂滴。在石蜡切片刻,胞质呈泡沫状。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皮质醇:是肾上腺束状带分泌的糖皮质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可促产使蛋折质及脂及分解并转化成糖还有抑制免疫应答及抗炎症等作用。网状带:是肾上腺皮质中的一个带,位于皮质最层。细胞索相互吻合成网。其细胞较小,核小,着色深,胞质呈嗜酸性,内含较多脂褐素和少量脂滴。主要分泌雄激素,也分泌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髓质细胞:是肾上腺中排列成萦或团的细胞。呈多边形,如用含铬盐的固定液固定标本,胞质人可见黄褐色的嗜铬颗粒,因而又称嗜铬细胞。电镜下,其最显蓝是征是,胞质内含许多电子密度高的分泌颗粒。其颗粒所含物质有差别,因而髓质细胞又可分为肾上腺素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其分泌活动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肾上腺素:由肾上腺中的肾上腺素细胞所分泌,为儿茶酚胺类物质,贮存在细胞的分泌颗粒中。能使心率加快、心脏和骨骼肌的血管扩张。去甲肾上腺素:由肾上腺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细胞所分泌,为儿茶酚胺类物质,贮存在细胞的分泌颗粒中。能使血压增高。心脏、脑和骨骼肌内的血流加速。腺垂体远侧部:又称垂体前叶,是垂体中的腺垂体一部分。其内细胞排列成团索状,少数成围成小滤泡,团索间有丰富的窦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其中有一种星形细胞,其长的分支突起在腺细胞之间起支持作用。而根据HE染色切片中细胞着色的差异,可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腺垂体中的嗜酸性细胞:位于腺垂体的远侧部。数量较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呈嗜酸性。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生长激素细胞,另一种是催乳激素细胞。均为含氮激素分泌细胞。腺垂体中的嗜碱性细胞:位于腺垂体的远侧部。数量较少,呈椭圆形或多边形,胞质呈嗜碱性。可分为三种: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促性腺激素细胞。(具体细胞的功能自己解决)嫌色细胞:数量多,体积小,胞质少,着色浅,细胞界限不清。电镜下,嫌色细胞胞质内含少量分泌颗粒,因此这些细胞可能是脱颗粒嗜色细胞或是处于形成嗜色细胞的初期阶段。垂体门脉系统:由大脑动脉环发出的垂体上动脉从结节部进入神经垂体的漏斗,在该处形成袢状的第一级毛细血管风,这些毛细血管再返回结节部汇集成数条垂体门微静脉下行至腺垂体远侧部而莆成第二级毛细血管网。垂体门微静脉及两端的第一级和第二级毛细血管网共同构成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分泌的释放激素和释放激素抑制激素经此系统进入腺垂体远侧部,调节腺细胞的功能活动。垂体细胞:为垂体的神经部的胶质细胞,其开头和大小不一,有的垂体细胞含较多脂褐素和脂滴。具朋支持和营营养神经纤维的作用。赫令体:存在于神经垂体神经部轴突内的同大量内分泌颗粒聚集而形成的结构。在光镜下呈大小不等的嗜酸性团块。这些内分泌颗粒来源于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分泌性神经元,内含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所分泌。在垂体神经部贮存并释放入有孔毛细血管。主要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液浓缩。其分泌若减少,会导致尿崩症。若超过生理剂量,可导致小动脉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故又称加压素。催产素: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所分泌,在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所分泌。在垂体神经部贮存并释放入有孔毛细血管。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有利于孕妇分娩,还可促进乳腺分泌。松果体细胞:在HE染色切片中,胞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大,胞质少,弱嗜碱性。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可见细胞具有突起,短而细的突起终上于邻近细胞之间,长而粗的突起多终止在血管周围。具有含氮激素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可分泌褪黑素。褪黑素:由松果体细胞分泌,是含氮激素的一种。参与调节机体的昼夜生物节律睡眠、情绪、性成熟等生理活动。APUD细胞:是指散在于体内的一些内分泌细胞,其胞体内含胺或胺前体,并能在细胞内进行脱羧作用,产生胺和(或)肽,具有这种特性的细胞统称摄取胺前体脱羧细胞,简称APUD细胞。DENS:是每时神经系统内的许多神经元能合成和分泌与APUD细胞分泌物相同的胺和(或)肽类物质,因而将这些具有分泌功能的神经元和APUD细胞统称为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简称DENS。内分泌腺:是指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而其腺无导管,腺细胞的分泌物直接经血液或淋巴运输的腺体。其结构特点是: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团状或围成滤泡;无导管;腺细胞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腺细胞能分泌高效能的活性物质——激素。大部分激素直接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有的则可通进旁分泌的方式直接作用于邻近的细胞。第十四章消化管消化管的黏膜:由上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功能最重要的部分。其中上皮有复层遍平上皮及单层柱状上皮两种。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血管、腺体和淋巴组织。肌层为薄层平滑肌(有利于物质吸收和转运)。消化管的皱襞:是指在食胃和小肠等部位,黏膜与黏膜下层共同向管腔面的突起。能扩大肠腔的表面积。其中食管和胃的皱襞可随食物的通过或充盈减少或消失。间质卡哈尔细胞:位于黏膜肌层中的肌间的结缔组织中,呈多突起状,核椭圆形,胞质较少,含较多线粒体,在HE染色的标本中不易辨认。它可产生电信号,通过缝隙连接传递给平滑肌细胞,引起肌层的节律性收缩。舌乳头:是指舌背部黏膜形成许多乳头状的隆起,包括有三种: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其中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上有味蕾。味蕾:是位于舌背部上的卵圆形小体,主要分布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少数散在于会厌及咽等部上皮内。其内部有大量长梭形的味细胞并列簇集成团。其深部还有锥体形的基细胞,属未分化的细胞。味蕾是味觉感觉器,能感受味觉。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包绕着牙髓腔。主要由牙本质小管与间质构成。其内表面有一层成牙本质细胞,其突起伸入牙本质小管,称牙本质纤维。其间质由胶原原纤维与钙化的基质构成,化学成分与骨质相似,但比骨质坚硬。釉质:包在牙冠部的牙本质表面,其中无机物约占96%,是人体最坚硬的结构。由釉柱和极少量的间质构成。釉柱从与牙本质交界处向牙冠表面成放射状紧密排列。牙髓: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自牙根孔进入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纤维,对牙本质和釉质具有营营养作用。基与牙本质间有一层排列整章的成牙本质细胞。感觉神经末梢包绕成牙本质细胞。牙龈:是由复层扁平上皮及固有层组成的黏膜。包绕着牙颈才年人的牙龈常萎缩,牙颈外露。胃小凹:为胃黏膜表面上皮下陷,所形成约350万个不规则的小孔。每个胃小凹的底部与三至五条胃腺通连。是胃腺分泌物分泌到胃腔的通道。表面黏液细胞:是指构成胃黏膜上皮的主要细胞,呈柱状,核椭圆形,位于基部,顶部胞质充滿黏原颗粒,在HE染色切片上着色浅。黏原颗粒可释放到胃腔面,开成富含高浓度碳酸根的不溶性黏液,覆盖于上皮表面,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封闭细胞间隙,防止H+渗透。胃底腺:又称泌酸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胃黏膜的固有层内,约有1500万条,为分支管状腺,由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内分泌细胞构成。主要分泌盐酸、内因子和胃蛋白酶原,是胃液的主要来源。胃底腺的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腺的下半部。细胞呈柱状,核圆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呈强嗜碱性,顶部呈泡沫状。电镜下,核周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顶部有许多酶原颗粒。能分泌胃蛋白酶原,当胃蛋白酶原经胃酸激活后可转化成胃蛋白酶,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壁细胞:又称泌酸细胞,主要分布于腺的上半部。细胞大,多呈圆锥形;核圆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呈强嗜酸性。电镜下,胞质内有丰富的细胞内分泌小管、微管泡、及线粒体。壁细胞能合成和分泌盐酸具有激活胃蛋白酶原和杀菌的作用人的壁细胞沿尚能分泌内因子,有利于维生素B12的吸收。细胞内分泌小管:位于胃底腺的壁细胞中,管壁和细胸顶贡质膜相连,并都富有微绒毛。其周围有表面光滑的微管泡,是分泌小管膜的储备形式。在静止期,分泌小管多不与腺腔相通,微绒毛稀疏,微管泡却极发达;分泌期分泌小管开放,微绒毛增多增长,而微管泡的数量锐减。内因子:由胃底腺的壁细胞分泌,是一种糖蛋白。其可在胃腔内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使维生素B12在肠道内不被酶分解,并能促进回肠吸收维生素B12,供经细胞生成所需。若缺乏内因子,可出现恶性贫血。胃泌素:由幽门腺中的内分泌细胞G细胞产生,可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还能促进胃肠黏膜细胞增殖。黏液—碳酸氢盐屏障:是指由胃底腺的表面黏液细胞分泌的不溶性黏液在胃上皮表面形成的一层黏液层,黏液中富含HCO3—,可中各渗入的H+;黏液层将上皮与胃液中胃蛋白酶隔离,对胃黏膜具有重要保护作用。此屏障受到破坏,可导致胃组织的自我消化,形成胃溃疡。肠绒毛:是小肠的特征性结构,为小肠黏膜上皮和部分固有层向肠腔形成的指状突起。肠绒毛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中轴为固有层,内含中央乳糜管、有孔毛细血管网、少量的平滑肌纤维等结构。其能扩大小肠的表面积。吸收细胞:为构成小肠黏膜上皮的主要细胞。光镜下,细胞呈高柱状,核椭圆形,位于基部,游离面有纹状缘;电镜下有密集的微绒毛,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胞质内滑面内质网、高尔苦复合体发达,参与乳糜微粒形成,微绒毛表面有较厚取的细胞衣,吸附了许多消化酶,参与物质的消化吸收。德阳收细胞身肠受苦分泌肠致活酶并激活胰蛋白原,同时参与sIgA的释放。潘氏细胞:是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常三五成群位于腺底部。光镜下,细胞呈锥体形,核卵圆形,顶部胞质充满粗大嗜酸性的分泌颗粒,电镜下,可见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复合体。可分泌防御素、溶菌酶,对肠道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中央乳糜管:是位于小肠的固有层中,绒毛中轴的结缔组织内的毛细淋巴管。它以盲端起于绀毛顶部,向下穿过黏膜肌层进入黏膜下层形成淋巴管丛。其管腔较大,内皮细胞间隙宽,无基膜,通透性大。而肠上皮吸收的氨基酸、单糖等水溶性物质主要经此入血。十二指肠腺:位于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内,为黏液性腺。其导管穿过黏膜肌层开口于小肠腺底部,分泌黏稠的碱性黏液,保护十二指肠免受胃酸侵蚀。其与小肠上皮的分泌物统称小肠液。微皱褶细胞:位于肠集合淋巴小结处的局部黏膜向肠腔呈圆顶状隆起的上皮内。其游离面有微皱褶。基阍面质膜内陷形成一较大的穹隆状凹腔,内含多个淋巴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