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7硝酸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都不是酸性氧化物
,图温、高压z,„放电或iW;温
B.N2+3H2催化剂2NH3、N2+O22NO
C.向BaCL溶液中加入Na2s03产生沉淀,再通入N(h,沉淀完全溶解
D.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一定有
NHt
2.下列物质中,常温下可以使用铁制的容器来储存的是()
A.稀硝酸B.浓硝酸C.浓盐酸D.稀盐酸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C>3)2固体,铜粉就会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白纸上滴加浓硫酸后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2++2
A.0.1moHTi的氨水:Cu>Na,SO4\NO3
B.O.lmolir的CaCC溶液:Na+>K+>CF、NO3
++2
C.O.lmokLr的Na2sO3溶液:K,H>SO4\NO3
++
D.O.lmokLr的NaHCCh溶液:K,Na>NO3\OH"
5.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的钱盐都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
B.浓硝酸不论与铜反应还是与碳反应,均体现其酸性和强氧化性
C.一氧化氮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一氧化碳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
D.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NCh和。2混合气体(NCh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的集气瓶中,木
条复燃,说明NOZ支持燃烧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g铜溶于过量的浓硝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为O.lmol
B.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不能确定
C.25℃HCN的电离平衡常数为5.0x10-1。,则浓度均为0.10moI-L-,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中有
c(Na+)>c(CN-)>c(OH-)>c(H+)
2++3+
D.Fe(NC)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Fe+NO3+4H+2I=I2+Fe+NOt+2H2O
7.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研究氨气的制备及氨气的性质,某学习小组
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一】
(1)实验室中制备氨气的原料往往采用熟石灰与氯化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
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雏・京S
r
(2)实验室中还可以采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和方法快速制备氨气:
①甲同学不明白该方法中制备氨气的原理,于是小组成员展开了讨论,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
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a.氨水中的NH3-H2O分解
b.氨水中存在可逆反应:NH3H2ONHt+OH-,NaOH晶体使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c.该方法与钱盐、熟石灰制备氨气的反应原理相同
d.NaOH溶解于水放出热量,使NHylhO分解
②乙同学取质量分数为34%、密度为0.89g/cnP的浓氨水10mL,用过量的NaOH与之反应,然后用
500mL的烧瓶收集氨气,请你计算标准状况下最多可收集满个500mL的烧瓶。
【实验二】
丙同学查阅资料知氨气能够还原氧化铜,于是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探究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3)装置B盛装的是干燥剂,目的是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该干燥剂可以是。
(4)实验过程中装置C和装置D及装置D的出气管口处都是无色气体,请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o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
A.少量的CO2通入到“84”消毒液中:CO2+H2O+2CIO=HC1O+CO3
B.用酸化的硝酸铁溶液腐蚀铜箔:2Fe3++Cu=2Fe2++Cu2+
+2+
C.FeO和稀硝酸反应:FeO+2H=Fe+2H2O
D.向0.5mol・L-iKAl(SC>4)2溶液中滴入0.5mol-LTBa(OH)2溶液使SO42一恰好完全沉淀:2Ba2++4OIT+AF+
2
+2SO4=2BaSO4i+AlO2+2H2O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NO与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O原子数为3NA
B.0.1molNH3溶于足量水中(不考虑氨气挥发),溶液中N原子的数目为O.INA
C.0.1molN2与足量的H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6NA
D.58.5g的NaCl固体中含有N&个氯化钠分子
10.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B中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3+能将SO2氧化成SO4?一
B.实验室中配制70%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C.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操作应在滴加浓硫酸之前,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D.装置C可能发生倒吸,同时还不能完全吸收反应产生的尾气
11.将Nth、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2O2的容器后,再用干燥烧瓶收集得到混合气体2.5moL然
后倒立于水槽中,最后水充满整个烧瓶,则混合气体中N(h的物质的量是()
A.4molB.3mol
C.2molD.1mol
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现象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SO2通入滴有酚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红色退去SO2具有漂白性
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
B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铁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加KSCN溶液
C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溶液中含有Bn
无水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至170℃,
D紫色退去有乙烯生成
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镒酸钾溶液
13.
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钢溶液的洗气瓶
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钏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领
D.在Z导管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所得出的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
产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
A向盐酸中滴加Na2sCh溶液非金属性:C1>S
气体
向废FeCb蚀刻液X中加入少量的铁
B未出现红色固体X中一定不含Cu2+
粉,振荡
用c(Fe3+湘同的Fe2(SC)4)3和FeCb溶FeCb溶液清洗得较干Fe3++Ag-Fe?++Ag+是可逆
C
液,分别清洗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净反应,且AgCl更难溶于水
用3mL稀硫酸与纯锌粒反应,再加入形成Zn-Cu原电池加快了制取
D迅速产生无色气体
几滴CU(NO3)2浓溶液H2的速率
15.如图是一套气密性良好的装置。
⑴当打开止水夹a和b,通过注射器将浓硝酸压入玻璃管中,稍后,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止水夹夹住锥形瓶与玻璃管之间的胶管,打开止水夹b,用分液漏斗滴加稀HNO3,则玻璃管
内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预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
向FeL溶液中滴入足量滨水,加入CC14,振
A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氧化性:Fe3+>12
荡,静置
向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的水解液中滴入少量
B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常温下,将浓盐酸、二氧化钛放入烧瓶中,用常温下,浓盐酸、二氧化镒
C试液不变蓝
淀粉碘化钾试液检验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向盛有NH4Al(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
+
NH4+OH=NH3T+H2O
NaOH溶液试纸变蓝的气体
17.某实验小组同学把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迅速投入热的浓硝酸中,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
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经查阅资料可知浓硝酸分解产生NO2和02。为了探究
“a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的原因,该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序号实验I实验II
加热浓硝酸
集气瓶中所盛气体02
产生的气体
现象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分解产生的V(NO2):V(O2)=1:1
B.红棕色气体的产生表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能使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的主要气体是氧气
D.以上实验不能确定使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的主要气体一定是NO2
18.对下列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相关解释
等量的Cu分别与等体积足浓硝酸反应后呈绿色,
AC(Cll2+)不同
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稀硝酸反应后呈蓝色
NH3与C1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BNH3与CL混合生成白烟
NH4a
往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
C先胶体聚沉,后Fe(OH)3溶解
稀盐酸沉淀溶解
加热硝酸铜固体,将带火星生成红棕色气体,带火
2CU(NO)2CUO+4NOT+O
D3222
的木条伸入所得的气体中星木条复燃
T有氧气生成,不能说明NO2有
助燃性。
19.硝酸银是一种无色晶体,常用于照相、制镜、印刷、医药等。其水溶液和固体常被保存在棕色试剂瓶
中,硝酸银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固体、NO2和02。为了研究AgNCh的受热分解产物的性质,某同学设
计了以下实验:实验所用的装置如图(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略去):
实验步骤为:a.仪器连接后,放入AgNCh固体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
b.称取AgNCh固体1.7g置于A中,先通入一段时间N2,再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A。
c.待样品完全分解,A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园体的质量为1.08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酒精灯对AgNCh固体加热的操作方法是o
⑵步骤a的操作目的是o
⑶步骤b中先通入一段时间N2的操作目的是o
(4)装置C瓶中盛装的药品名称为,装置D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0
(5)设计实验证明AgNCh分解产物中气体的体积比o
(6)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有缺陷,应如何改进?o
20.亚硝酸钠(NaNCh)是一种工业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
色剂和防腐剂,但使用过量会使人中毒。某学习小组通过如下装置(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去)制取NaNCh样品
并对样品含量进行测定
该小组先查阅资料知:NO、NO2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为NO3,
(1)装置A中用于盛放浓硝酸的仪器名称为,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①装置C中所装的液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②其作用为。
(3)装置E的作用是o
(4)为测定制得样品中NaNCh的含量,该实验中需配制KMnCh标准溶液并酸化,应选择(填化学
式)来酸化KMnCh溶液。
(5)已知:在酸性溶液中,N(h-可将MnO厂还原为Mi?+。为测定样品中亚硝酸钠的含量,该小组称取4.0g
样品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O.lOOmol-L1的酸性KMnCh溶液进行滴
定,消耗20.00mL酸性KMnCh溶液(杂质不反应)。滴定过程中酸性KMnCh溶液的作用是
,所得样品中NaNCh的质量分数为o
专题27硝酸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都不是酸性氧化物
nNTI^TT局温、身压NT-LC放电或图温ozc
B.N2+3H2催化剂2NH3、N2+O22NO
C.向Back溶液中加入Na2s。3产生沉淀,再通入NCh,沉淀完全溶解
D.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一定有
NH4
解析: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C>2,NO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A错误;N2^NH3,N2表现氧化性,
N2—NO,N2表现还原性,B错误;NO?与H2O反应生成HNO3,HNCh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SO歹氧化
为SOF,生成BaSCh沉淀,C错误。
答案:D
2.下列物质中,常温下可以使用铁制的容器来储存的是()
A.稀硝酸B.浓硝酸C.浓盐酸D.稀盐酸
【答案】B
【解析】A、铁能与稀硝酸发生反应,腐蚀铁容器,因此铁制容器不能储存稀硝酸,故A不符合题意;B、
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产生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保护内部铁不被氧化,因此可以用
铁制容器盛放浓硝酸,故B符合题意;C、铁与浓盐酸反应,因此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盐酸,故C不符
合题意;D、铁与稀盐酸反应,因此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盐酸,故D不符合题意。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就会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白纸上滴加浓硫酸后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D.HNO3-NO-Nth,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
解析: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加入Cu(NC>3)2固体,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下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
氧化铜,所以铜粉会溶解,故A正确;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故B正确;白纸上滴加浓硫酸后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故C错误;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都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D正确。
答案:C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2+2
A.0.1的氨水:Cu>Na+、SO4,NO3
++-
B.0.1mol-Lr的CaCC溶液:Na>K>Cl>NO3
++2
C.0.1mol-Lr的Na2sO3溶液:K>H>SO4>NO3
D.O.lmokLr的NaHCCh溶液:K+>Na+>NO3,OH-
【答案】B
【解析】A.氨水显碱性,与Ci?+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项错误;
B.Na+、K+、Cl\NO3一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CaCL溶液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项正确;C.
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还原性的亚硫酸根离子,故C项错误;D.NaHCCh溶
液中的HCO3-与OH会反应生成CCV-与H2O而不共存,故D项错误。
5.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的钱盐都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
B.浓硝酸不论与铜反应还是与碳反应,均体现其酸性和强氧化性
C.一氧化氮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一氧化碳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
D.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Nth和混合气体(Nth和。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的集气瓶中,木
条复燃,说明Nth支持燃烧
解析:铁盐与烧碱共热时均能生成氨气,A项正确;浓硝酸与碳的反应中,浓硝酸只体现强氧化性,B
项错误;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CO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C项正确;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不能
复燃,但伸入NO2和。2的混合气体中复燃,说明Nth支持燃烧,D项正确。
答案:B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g铜溶于过量的浓硝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为O.lmol
B.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不能确定
C.25℃HCN的电离平衡常数为5.0xl(ri。,则浓度均为O.lOmol-L^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中有
c(Na+)>c(CN-)>c(OH")>c(H+)
2++3+
D.Fe(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Fe+NO3+4H+2r=l2+Fe+NOt+2H2O
【答案】C
【解析】A.3.2g铜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根据反应可知,O.OSmol铜溶于过量的浓硝酸完全反应生成O.lmol
二氧化氮气体,但由于2N(h=^N2O4可逆反应存在,所以3.2g铜溶于过量的浓硝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
体的物质的量小于O.lmol,A错误;B.Na2s和Na2O2均属于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两种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78,所以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为Imol,混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
1410-5-10
比为2:1,B错误;C.NaCN能够水解,水解平衡常数Kh=Kw/Ka=10-/(5.0x1O-)=2xlO>5.OxlO,即
NaCN溶液的水解能力大于HCN的电离能力,混合液显碱性,因此O.lOmolir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
中有c(Na+)>c(CN-)>c(OIT)>c(H+),C正确;D.碘离子的还原性大于亚铁离子,所以酸性条件下,硝酸
氧化碘离子,由于碘离子过量,所以硝酸不能氧化亚铁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O3-+8H++6P
=3L+2NOT+4H20,D错误。
7.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研究氨气的制备及氨气的性质,某学习小组
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一】
(1)实验室中制备氨气的原料往往采用熟石灰与氯化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
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还可以采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和方法快速制备氨气:
①甲同学不明白该方法中制备氨气的原理,于是小组成员展开了讨论,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
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a.氨水中的NHylhO分解
b.氨水中存在可逆反应:NH3H2ONHt+OH-,NaOH晶体使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c.该方法与钱盐、熟石灰制备氨气的反应原理相同
d.NaOH溶解于水放出热量,使NH3-H2O分解
②乙同学取质量分数为34%、密度为0.89g/cnP的浓氨水10mL,用过量的NaOH与之反应,然后用
500mL的烧瓶收集氨气,请你计算标准状况下最多可收集满个500mL的烧瓶。
【实验二】
丙同学查阅资料知氨气能够还原氧化铜,于是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探究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ft*
(3)装置B盛装的是干燥剂,目的是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该干燥剂可以是o
(4)实验过程中装置C和装置D及装置D的出气管口处都是无色气体,请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o
解析:(1)氯化核与氢氧化钙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同时有氯化钙和水生成。(2)①该方法利用
了一水合氨的分解反应,与铁盐、氢氧化钙的反应原理不同。②10mL质量分数为34%、密度为0.89g/cnP
的浓氨水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10mLX34%X0.89g/cnP+Wg/mol=0.178mol,标
39872
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78molX22.4L/mol=3.9872L,%5=7.9744,故只能收集满7个烧瓶。(3)干燥
管中只能盛装固体干燥剂,但氨气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干燥。(4)氨气还原氧化铜,本身被氧化为氮气。
答案:
(1)2NH4C1+Ca(OH)2=^=2NH3f+CaCl2+H2O
(2)①c②7(3)碱石灰
(4)2NH3+3CUO==N2+3CU+3H2O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
A.少量的CO2通入到“84”消毒液中:CO2+H2O+2C1O=HC1O+CO3
B.用酸化的硝酸铁溶液腐蚀铜箔:2Fe3++Cu=2Fe2++Cu2+
+2+
C.FeO和稀硝酸反应:FeO+2H=Fe+2H2O
D.向0.5mo卜L-iKAl(SC>4)2溶液中滴入0.5mol-LrBa(OH)2溶液使SCV一恰好完全沉淀:2Ba2++4OlT+Al3+
2
+2SO4=2BaSO4i+AlO2+2H2O
【答案】D
【解析】A.酸性强弱的顺序是H2cO3>HC1O>HCC>3-,所以少量的CO2通入到84消毒液中,生成的是HCO3,
A项错误;B.酸化的硝酸铁溶液中,相当于有了HNO3,由于HNO3的氧化性强于Fe3+,所以首先发生反
+2+
应:3CU+8H+2NO3=3CU+2NOT+4H2O,B项错误;C.生成的Fe?+还会被稀硝酸氧化为Fe3+,C项错误;
D.设KA1(SO4)2为ImoL则沉淀2moiStV-需要Ba(OH)22mol,同时带来4molOH,而4moiOH与溶液中
的ImolAF+恰好完全反应生成AIO2,D项正确。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1^«)与©0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0原子数为3必
B.0.1molNH3溶于足量水中(不考虑氨气挥发),溶液中N原子的数目为O.INA
C.0.1molN2与足量的H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6NA
D.58.5g的NaCl固体中含有N、个氯化钠分子
解析:NO分子中有1个氧原子,CO2中有2个氧原子,则标准状况下22.4L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的
个数为NA〜2NA,A项错误;0.1mol氨气含有0.1mol氮原子,B项正确;氮气和氢气的反应是可逆的,
不能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0.6NA,C项错误;氯化钠为离子晶体,氯化钠固体中没有氯化钠分子,D
项错误。
答案:B
10.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B中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3+能将SO2氧化成Sth?一
B.实验室中配制70%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C.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操作应在滴加浓硫酸之前,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D.装置C可能发生倒吸,同时还不能完全吸收反应产生的尾气
【答案】A
【解析】A.装置A中70%的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条件
下,Nth-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SO42,从而在B中产生硫酸领白色沉淀,不能说明Fe3+能将S(h氧化成
SO42--故A错误;B.实验室中配制70%的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适当体积的浓硫酸,然后慢慢倒入一定
量水中,边倒边搅拌,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故B正确;C.二氧化硫能够被氧化,为了
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在滴加浓硫酸之前,三颈烧瓶中需要通入N2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故C正确;
D.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装置C可能发生倒吸,且气体与液体的反应接触不充分,会导致产生的
尾气不能完全吸收,故D正确。
11.将Nth、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2O2的容器后,再用干燥烧瓶收集得到混合气体2.5moL然
后倒立于水槽中,最后水充满整个烧瓶,则混合气体中N(h的物质的量是()
A.4molB.3mol
C.2molD.1mol
4
解析:由于水能充满整个烧瓶,由反应4NO2+O2+2H2O=4HNO3可知”(NO2)=MX2.5mol=2mol。
答案:C
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现象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SO2通入滴有酚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红色退去SO2具有漂白性
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
B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铁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加KSCN溶液
C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溶液中含有Bn
无水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至170℃,
D紫色退去有乙烯生成
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镒酸钾溶液
【答案】B
【解析】A.将S(h通人滴有酚醐的NaOH溶液中,由于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导致溶液
红色褪去,反应中二氧化硫没有表现漂白性,该结论不合理,故A错误;B.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铁被
稀硝酸氧化为Fe3+,稀硝酸被还原为NO气体,加入KSCN溶液,生成Fe(SCN)3血红色溶液,则现象和结
论均正确,故B正确;C.该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铁离子,铁离子也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所以不能确
定该黄色溶液中含有澳,则结论不合理,故C错误;D.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乙烯的过程中,会含有少量
的二氧化硫产生,也可以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则结论不合理,故D错误。
13.
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钢溶液的洗气瓶
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钢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钢
D.在Z导管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解析: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是CO2和SO2,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是NO2。而NC>2
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硝酸能氧化SO2生成硫酸,进而生成硫酸领白色沉淀。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吸收
CO2,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
答案:A
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所得出的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
产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
A向盐酸中滴加Na2s03溶液非金属性:Cl>s
气体
向废FeCb蚀刻液X中加入少量的铁
B未出现红色固体X中一定不含Cu2+
粉,振荡
用c(Fe3+湘同的Fe2(SO4)3和FeCb溶FeCb溶液清洗得较干Fe3++Ag-Fe?++Ag+是可逆
C
液,分别清洗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净反应,且AgCl更难溶于水
用3mL稀硫酸与纯锌粒反应,再加入形成Zn-Cu原电池加快了制取
D迅速产生无色气体
几滴CU(NO3)2浓溶液H2的速率
【答案】C
【解析】A.盐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酸性为HC1>亚硫酸,不能利用无氧酸和含氧酸的酸性强
弱比较非金属性,A错误;B.由于氧化性Fe3+>Cu2+,加少量Fe,先发生Fe与Fe3+反应,Fe3++Fe=3Fe2+,
因此不能确定C中是否含CiP+,B错误;C.氯化银的溶解度比硫酸银的小,Fe3++Ag=Fe2++Ag+,FeCb溶
液中的氯离子能使平衡向右移动,FeCb溶液清洗得干净,C正确;D.加Cu(NO»2浓溶液,在酸性条件下,
H+、NO3-起硝酸的作用,表现强的氧化性,将Zn氧化为ZM+,HNO3被还原为无色的NO气体,因而可
加快反应速率,故不能证明形成Zn-Cu原电池加快了制取出的速率,D错误。
15.如图是一套气密性良好的装置。
⑴当打开止水夹a和b,通过注射器将浓硝酸压入玻璃管中,稍后,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NaOH溶液的作用o
(2)若用止水夹夹住锥形瓶与玻璃管之间的胶管,打开止水夹b,用分液漏斗滴加稀HNO3,则玻璃管
内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
(1)将浓硝酸压入玻璃管中,发生反应Cu+4HNO3(j<)=Cu(NO3)2+2NO2t+2H2O,因此玻璃管内
的现象为铜丝不断溶解、充满红棕色气体、最终得到蓝色溶液;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有毒的NO*气体,
防止污染空气。(2)从分液漏斗滴入的稀硝酸与玻璃管内的铜丝反应。
答案:
(1)铜片不断溶解、充满红棕色气体,溶液最终呈蓝色吸收尾气中的有毒气体
(2)3CU+8HNO3(稀)=3CU(NO3)2+2NOt+4H2O
1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预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
向FeL溶液中滴入足量滨水,加入CC14,振
A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氧化性:Fe3+>L
荡,静置
向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的水解液中滴入少量
B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常温下,将浓盐酸、二氧化镒放入烧瓶中,用常温下,浓盐酸、二氧化镒
C试液不变蓝
淀粉碘化钾试液检验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向盛有NH4Al(SC>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
+
NH4+OH=NH3T+H2O
NaOH溶液试纸变蓝的气体
【答案】C
【解析】A.由于B。具有强的氧化性,所以向FeL溶液中滴入足量滨水,Fe2\r都被氧化,Fe?+被氧化为
Fe3+,r被氧化为L单质,由于L容易溶于CCL,而CCL,与水互不相容,密度比水大,因此加入CCL,振
荡,静置,会看到液体分层,下层为L的CC14溶液层但不能证明氧化性:Fe3+>12,A错误;B.向淀粉在稀
硫酸催化下的水解液中要先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显碱性,然后再滴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会看到产生砖红色沉淀,证明淀粉水解产生的葡萄糖具有还原性,B错误;C.浓盐酸、二氧化铳在室温下
不能反应产生氯气,因此用淀粉碘化钾试液检验,不能使试纸变为蓝色,C正确;
3+
D.向盛有NH4Al(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首先发生反应:A1+3OH=A1(OH)3;,D错
误。
17.某实验小组同学把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迅速投入热的浓硝酸中,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
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经查阅资料可知浓硝酸分解产生NO2和02。为了探究
“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的原因,该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序号实验I实验II
加热浓硝酸
集气瓶中所盛气体02
产生的气体
现象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分解产生的V(NO2):V(O2)=1:1
B.红棕色气体的产生表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能使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的主要气体是氧气
D.以上实验不能确定使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的主要气体一定是NO2
【答案】D
A
【解析】A.浓硝酸分解的方程式为4HNO3=4NO2T+O2T+2H2。,则V(NO2):V(O2)=4:L故A错误;B.红
棕色气体为NO2,它的产生不能表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也可能是浓硝酸分解产生的,故B错误;
c.实验n中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氮和氧气,木炭在此混合气体中能迅速燃烧发出亮光,可
能是氧气助燃的作用,也可能二氧化氮也具有助燃作用,故c错误;D.根据c的分析,浓硝酸受热分解产
生的气体为二氧化氮和氧气,木炭在此混合气体中能迅速燃烧发出亮光,可能是氧气助燃的作用,也可能
二氧化氮也具有助燃作用,以上实验不能确定使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的主要气体一定是NO2,故
D正确。
18.对下列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相关解释
等量的Cu分别与等体积足浓硝酸反应后呈绿色,
Ac(G?+)不同
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稀硝酸反应后呈蓝色
NH3与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BNM与CL混合生成白烟
NH4C1
往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
C先胶体聚沉,后Fe(OH)3溶解
稀盐酸沉淀溶解
2CU(NO3)2-2CuO+4NO2T+。2
加热硝酸铜固体,将带火星生成红棕色气体,带火
DT有氧气生成,不能说明NO2有
的木条伸入所得的气体中星木条复燃
助燃性。
【答案】C
【解析】A.将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和过量的稀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浓
度基本相等,颜色基本相同,不可能是C(C<P+)浓度差异引起的,若溶液呈“绿色”可能是溶液中Cu2+与NO2
共存的结果,故A错误;B.NH3与C12混合除了生成氯化钱,还会有氮气生成,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
错误;C.往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先发生聚沉现象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后Fe(OH)3与HC1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沉淀溶解,故C正确;D.生成红棕色气体证明有二氧化氮,根
据反应2Cu(NO3)/^2CuO+4NO2T+O2T中二氧化氮的体积为氧气体积的4倍,与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比
例相似,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Nth都有助燃性,故D错误。
19.硝酸银是一种无色晶体,常用于照相、制镜、印刷、医药等。其水溶液和固体常被保存在棕色试剂瓶
中,硝酸银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固体、NO2和02。为了研究AgNO3的受热分解产物的性质,某同学设
计了以下实验:实验所用的装置如图(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略去):
实验步骤为:a.仪器连接后,放入AgNCh固体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
b.称取AgNCh固体1.7g置于A中,先通入一段时间N2,再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A。
c.待样品完全分解,A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园体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择性必修2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山东省泰安肥城市事业单位招聘106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虚拟现实技术与内容制作合同3篇
- 2025年山东省梁山县广播电视台招聘12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鲁教五四新版必修2物理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浙科版第一册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科版必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度网络安全软件销售合同规范文本3篇
- 2025年人教B版五年级英语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前厅服务员服务培训
- 无水氯化钙MSDS资料
- 专利产品“修理”与“再造”的区分
-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 健康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 指挥中心大厅及机房装修施工组织方案
- 真心英雄合唱歌词
- 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应力弧垂计算
- 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本科入学考试 英语
- 【校本教材】《身边的化学》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 常住人口项目变更更正呈批表
- 产后访视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