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024年初三历史中考总复习全部知识点汇编(精心梳理)班级姓名《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课题知识点基本要求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会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距今约七千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住着干栏式的房子。半坡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黄河流域,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屋,能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第3课华夏之祖黄帝和夏朝的建立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和炎帝是黄河流域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1)相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2)其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属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等。(3)至今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夏朝、商朝、西周三代的更替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建立者禹,都城阳城;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建立者汤,盘庚时迁都殷;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建立者周武王,都城镐京;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争霸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晋文公、楚庄王等。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形成了齐、楚、燕、秦、赵、魏、韩七雄并立的局面,史称战国七雄。(识图)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变法。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作用: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理解:商鞅变法的目的和效果,既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封建经济和确立封建统治的需要,又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确立。对战国时期的社会转折起到促进(催化)作用,商鞅变法的目的和效果达到高度统一。所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改革或者变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金文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比甲骨文规范。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教育思想(成就):①兴办私学,广收门徒;②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③学习方法: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温故而知新”。《论语》是由其弟子整理,记载孔子言论编成一书;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姓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孔子春秋《论语》儒家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墨子战国《墨子》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老子春秋《道德经》。道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对立,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主张以柔克刚。韩非战国《韩非子》法家主张改革,提倡法制,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孙武春秋《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百殆。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秦王扫六合”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措施:政治上: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皇位世袭、皇权独揽、皇帝独尊);在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隶书) 思想上: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以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军事上:北筑长城:为了抵御匈奴,派大将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就是“万里长城”。开发南疆: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兴修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历史作用:这些措施奠定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秦长城为了抵御匈奴,派大将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就是“万里长城”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顺应历史潮流,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后世产生积极深远影响。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安定,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和推动历史发展.。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上:接受主父偃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汉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削去半数的侯国。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学说。作用:这些措施的实施,西汉王朝实现了政治和思想上的大一统。政治和思想上的大一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派张骞出使西域。作用: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双方的频繁交往。密切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经济文化的联系。(西域传入内地: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乐器和西域歌舞。内地传到西域: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作用: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是贸易、友谊、和平、文明之路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西汉早期用麻做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是一部数学名著,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东汉华佗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东汉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司马迁和《史记》西汉汉武帝时,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编写出《史记》。它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的开发时间:六朝时期(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江南地区逐步得到开发。原因: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优越条件;②从东汉末年开始起,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影响: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使我国经济格局中心开始发生变化,使经济南北差距缩小,趋向平衡。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内容: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氏改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⑦迁都洛阳作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和要求,改革的完成又加速和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祖冲之和圆周率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领先世界近一千年。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郦道元和《水经注》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王羲之与《兰亭序》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他被后人尊为“书圣”。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东晋画家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特点。《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大运河以洛阳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第2课:“贞观之治”“贞观之治”“A治国的思想: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措施:eq\o\ac(○,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负担。eq\o\ac(○,2)注意戒奢从简eq\o\ac(○,3)合并州县eq\o\ac(○,4)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C局面的形成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贞观之治”。武则天的政绩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拨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开元盛世”eq\o\ac(○,1)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为相eq\o\ac(○,2)重视地方吏治eq\o\ac(○,3)注意节俭。开元年间的政局,史称“开元之治”。农业茶叶种植茶叶在江南农业中占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生产工具改进辕的构造,制成了曲辕犁,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手工业丝织业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陶瓷业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最有名商业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是大都市。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标志着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拨官员;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拨;武则天:开始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说明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吸收唐朝文化。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唐太宗贞观年间,高僧玄奘从长安前往天竺,学习佛法。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国并翻译,还写成《大唐西域记》。该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唐玄宗时,高僧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才成功,他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作用:密切了唐朝和日本、印度等国的文化交流。表明唐朝对外交往的开明、开放政策。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赵州桥由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多年。雕版印刷术隋唐时已有雕版印刷品。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李白、杜甫和白居易诗人生活的年代代表作名句作品主要特点李白诗仙盛唐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既豪迈奔放,有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被称为“诗仙”杜甫诗圣盛唐转衰春望、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三吏、三别等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或气魄雄浑,或沉郁,语言精练凝重。人称他的诗为“诗史”。白居易中唐赋得古原草送别、新乐府、秦中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唐朝颜真卿创立“颜体”,是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颜氏家庙碑》。唐朝柳公权自成“柳体”,《玄秘塔碑》。后人把颜体和柳体并称为“颜筋柳骨”。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历代帝王像》、《步辇图》。唐朝吴道子,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人称“画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敦煌莫高窟位于今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大部分洞窟为隋唐时期开凿,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吸收了佛教艺术的特点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农业: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苏湖熟,天下足”;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手工业: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南宋);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浙江哥窑冰裂纹瓷器、北宋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瓷都;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商业:最大都市为开封(东京)和杭州(临安);海外贸易超过前代:中国商船远达非洲东海岸;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东南地区。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召开蒙古贵族大会,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忽必烈建立元朝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元朝对西藏的管辖元朝政府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了约四百年。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和火药战国时期,已能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作用: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包括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作用:为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提供了条件。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是中国被誉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北宋苏轼扩展了词的内容,成为豪放派的代表(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成为婉约派的代表(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南宋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清明上河图》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明太祖:(1)政治上,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3)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明成祖:(1)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2)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郑和下西洋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意义: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体现了主动外交、和平外交。政治动机远远大于经济动机。和世界史上新航路的开辟有明显的区别。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倭,平息了倭患,其抗倭业绩永远载人史册。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清朝强化君权的措施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加强;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制造大批“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将士,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向占领台湾的荷兰殖民军发动进攻。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归祖国,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清朝设立台湾府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作用: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雅克萨之战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围攻盘踞东北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俄军大败,同意和谈。1689年,中俄代表在尼布楚谈判,经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维护国家统一)册封“达赖”、“班禅”和设置驻藏大臣清朝顺治帝正式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后来,清朝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清朝乾隆帝出兵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和大和卓发动的反清叛乱。清朝为此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从而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朝前期疆域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识图、填图)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闭关锁国”原因: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清朝统治者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②现实的原因:担心开放会使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但不是绝对禁止。影响: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消极作用是主要作用。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北京故宫和明长城明朝修建的北京城中心的紫禁城(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明朝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六千多千米,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明清古典科技巨著及作者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明末科学家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明末科学家徐光启著有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四大文学名著及作者名著时期作者《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西游记》明朝中期吴承恩《红楼梦》清朝曹雪芹《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焚烧了北京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识图)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第3课收复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进入新疆,痛击阿古柏侵略军。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1895年4月,中国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加深。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11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和破产。性质: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作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7课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时间:1898年6月到9月。主要内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工矿企业。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戊戌变法的影响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特点: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作用: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解放)作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第8课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武装起义,第二天占领武汉三镇。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性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用(意义或功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翻封建帝制是辛亥革命最大功绩)第9课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作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的成立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演讲、游行示威。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19年6月初以后,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五四爱国运动的斗争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也出席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在: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领导者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为实现共产主义;革命道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代表利益为工人阶级利益)第11课北伐战争黄埔军校的建立1924年5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7月,北伐军10万人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主要战场:湖南、湖北。北伐名将:第四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北伐的胜利进军: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结果:因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而失败。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湖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开始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开始长征。路线:【遵义会议前】离开根据地,向湘西前进,渡过湘江(红军只剩三万多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毛泽东提出的建议),渡过乌江,夺取遵义。【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遵义会议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主要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的胜利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随后日军侵占了东北三省。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西安事变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悍然向北平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对本地人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这就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对南京大屠杀应有的认识:(1)应有的认识:不能忘记(中国人)、不容否认和篡改(日本);(2)现实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第16课血肉筑长城平型关大捷①抗日战争战争时期的第一次大捷;②卢沟桥桥事变不久,日军进入山西,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史称“平型关大捷”。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1938年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中国军队和日军在山东台儿庄展开激战,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地位):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成中华民族空前的觉醒与团结。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内战烽火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其真实目的: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直接插入国民党兵力空虚的中原地区,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意义: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第18课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时间名称结果意义1948年9月-11月辽沈战役辽沈战役使东北全境解放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8年11月-1949年1月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4月23日,南京的解放。意义: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归纳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为什么能打败国民党?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B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C中共中央审时度势,英明决策,战术、指挥得当。D共产党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积极支援。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实业家张謇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回到江苏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1)发展历程时期发展状况主要原因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一些民族工业萌芽,但是,难以生存和发展。这些民族工业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辛亥革命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海外华侨投资国内近代工业。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内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外因、主要原因)一战以后民族工业再度受挫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发展特点①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原因: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②发展不平衡:行业上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发展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詹天佑、代表性成就1909年,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它的设计督建者是詹天佑。他出色地完成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设计出“人”字型路轨,以减缓坡度,确保行车安全。魏源的主要思想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期间,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京为首都;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国际意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第3课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第5课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所有制转变,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标志),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大庆石油工人,有“铁人”之称的王进喜;科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等。他们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第9课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经济特区的建立最早的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国有企业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1982年,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十三大:提出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1997年,十五大:在党章中,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1课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根本前提。“一国两制”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A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B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C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从此,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1号”。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他本人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863”计划1986年3月提出(邓小平批示)《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1996年增加“海洋高技术”)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人类的起源现代人类从非洲的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人类自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进化阶段主要代表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
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
中国丁村人
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中国山顶洞人
三大主要人种世界上的三大人种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影响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发生在大河流域?1、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2、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峰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它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极盛。伯里克里改革的措施A、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最高机构是公民大会B、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意义背景: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隋唐制度改革。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标志。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法兰克的查理·马特进行改革,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在这种分封的基础上,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了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次关系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特点:上一层对下层采邑分封和保护,下一层对上层效忠供奉和服役。“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西欧等级制度的写照。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和平交往)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最初创造者是印度人,后来被阿拉伯人进行了改造,传入欧洲,人称“阿拉伯数字”。马可•波罗来华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出发,历时3年来到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热情接待,回国后由本人口述、别人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记录马可•波罗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内容大概)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古代埃及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名称时间地点创始人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基督教1世纪巴勒斯坦一带传说中的耶稣。12月25日为“圣诞节”。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伊斯兰教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麦加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信徒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三大宗教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1)三大宗教的教义迎合了身处苦难中的下层人民的精神需要;(2)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古代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发明了螺旋式水车“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荷马史诗》、《天方夜谭》《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盲人荷马创作,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代表篇章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神曲》、达·芬奇的代表作、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创作长诗《神曲》。达•芬奇:意大利画家,《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哥伦布到达美洲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来到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美洲新大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①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亚美非之间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1689年,由议会颁布,目的:限制王权。作用: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第12课美国的诞生《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内容:宣言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它是美国诞生的标志,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3)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评价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主持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人权宣言》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大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他们颁布《人权宣言》。内容: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意义:《人权宣言》对否定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评价拿破仑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开始统治法国;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大法国疆域。他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人民利益,激起当地人民反抗。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和“旅行者号”机车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工业革命的影响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影响:(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2)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三角贸易”(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最早从事贩奴活动(三角贸易)的国家是葡萄牙。英国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主要经营者。三角贸易(黑奴贸易)线路:(出程)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中程)在非洲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归程)从美洲运金银和工业原料到欧洲;影响:使非洲丧失了近亿劳力,造成了非洲的贫穷和落后;奴隶贩子大发横财,积累了巨额财富,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到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性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林肯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北战争导火线:1861年3月,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就任为美国总统。1862年9月,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意义:宣言的发表,鼓舞了广大黑人为自身解放而踊跃报名参军,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从而扭转了战局。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影响性质和历史意义: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次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及作用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简称1861年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内容:“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允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赎买份地: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性质和作用: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这次改革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六七十年代(1868年开始)明治天皇实行改革。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作用:明治维新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是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电力的广泛使用、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被誉为“发明大王”,1879年他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爱迪生:“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的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电力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德国走在前面。。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一战前意大利秘密加入协约国一方)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视察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萨拉热窝时,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开枪打死,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作用: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启蒙思想意义和影响:伏尔泰等人的思想宣传(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也促进了传播这些思想的国家的思想解放。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其成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建了微积分、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达尔文:1859年达尔文的科学巨作《物种起源》出版,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整的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爱因斯坦: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能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相对论还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梵高的《向日葵》梵高,荷兰人,代表作《向日葵》。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德国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九年级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性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意义: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实施时间:1921年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新宪法制定。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背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评价: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也具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凡尔赛和约》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九国公约》: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九国签定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影响: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2年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最终形成。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第4课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时间:1929年—1933年地域: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特点:(1)涉及范围特别广(2)持续时间比较长(3)破坏性特别大影响:(1)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2)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各国资产阶级为此寻找出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罗斯福新政中心措施: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调整。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特点(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第5课法西斯力量的猖獗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国会纵火案”制造者:希特勒(纳粹党)打击对象:德国共产党反犹暴行的表现:(1)剥夺犹太人的德国公民身份;(2)犹太人不得经商,不许担任公职,不能从事教师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3)不得参军;(4)严禁与雅利安人通婚;(5)拒绝向犹太人出售商品;(6)对犹太人发动袭击,捣毁他们的住宅和商店,强迫他们清扫街道。(“水晶之夜”)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慕尼黑阴谋时间:1938年9月地点:德国的慕尼黑制造者: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四国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实质: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绥靖政策目的(原因)西方大国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矛头引向苏联。内容西方大国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慕尼黑阴谋将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野心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德国进攻波兰:时间:1939年9月1日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进攻苏联:时间:1941年6月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时间:1941年12月7日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规模达到最大)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时间:1942年1月1日主要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标志: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影响:是打败法西斯的最重要的保证(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保证)。雅尔塔会议时间:1945年2月参加国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地点:苏联的雅尔塔内容: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战役、日本投降斯大林格勒战役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作战双方:苏联、德国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诺曼底登陆时间:1944年6月6日作战双方: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德国标志: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快了德国灭亡的进程攻克柏林战役时间: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作战双方:苏联、德国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法西斯德国溃亡。日本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签署投降书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1)20世纪50—60年代特点:持续发展,全面繁荣。原因: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广阔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改进传统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政府改善人民生活。(2)20世纪70年代特点: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原因: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3)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特点: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4)20世纪8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数据中心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服务合同3篇
- 二手车买卖协议范本:2024年专业版版B版
- 二手房经纪服务规范化合同稿
- 二零二五版矿山工程地质勘探与评估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空搬运作业安全免责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艺术画廊开业庆典艺术品展览合同3篇
- 2024法律咨询服务委托合同
- 2024版商业园区物业管理合同协议书范文
-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港澳基本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牙科医疗废物处理服务合同
- 软件项目应急措施及方案
- 2025河北邯郸经开国控资产运营管理限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才5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民法典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九年级初三中考物理综合复习测试卷3套(含答案)
- 上交所期权投资者综合试卷考试及答案
- 超市日常工作检查表
- 电缆热稳定校验计算书
- 传热学-第一章
- 管理制度评价表(填写模板)
- 工地设计代表服务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