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高考历史10年真题分类汇编_第1页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高考历史10年真题分类汇编_第2页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高考历史10年真题分类汇编_第3页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高考历史10年真题分类汇编_第4页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高考历史10年真题分类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考点1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1.(2024湖南,6,3分)元朝圣旨多采用蒙古语法糅合汉语词汇的形式,开篇曰“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汉族文臣润色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又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说明()A.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B.元朝民族矛盾逐渐缓和C.明朝重塑儒家正统地位D.元朝全面吸收了汉文化【答案】A考查点:元明文化。【解析】据材料可知,元朝圣旨开篇为“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意为赖着长生天的气力,托着大福荫的护助),采用了蒙古语法糅合汉语词汇的形式,而汉族文臣则译写为“上天眷命”,明朝又改为“奉天承运”,这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元朝圣旨风格,即保留蒙古文化的元素,故A项正确。元朝存在民族矛盾,且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排除B项;儒家正统地位指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王朝正统思想,材料与儒家正统地位无关,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元朝圣旨多采用蒙古语法糅合汉语词汇的形式,“全面吸收了汉文化”说法错误,排除D项。【深度解析】代讲究君权神授,如晋朝时,圣旨的开篇为“应天顺时,受兹明命”,证明天子是顺应天意的,是绝对的正统。本题中元朝圣旨使用“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的套语,其中“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是蒙古语法,意为“上天眷命”。元朝皇帝颁发的圣旨,要翻译给汉人看,可不同语言的词序不同,所以,在逐字对译过程中,干脆就用口语形式来“硬译”。而这种“汉语硬译”比较接近原意,于是就沿用下来。2.(2021天津,4,3分)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 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答案B材料“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体现的是丞相胡惟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最终导致中书省被取消。这说明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导致权力失衡,B项正确。丞相个人贪权揽政是其“擅权”的重要原因,而非根本原因,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而非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项错误;君主专制逐步强化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丞相“擅权”,D项错误。3.(2024湖北,5,3分)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定鼎前朝旧都 B.推行文化专制C.废除行政中枢 D.建立宗室藩屏【答案】D考查点:汉明两朝制度建设对比。【解析】赵翼《廿二史札记》提到明太祖在巩固统治的做法上,与汉高祖有相似之处,设问要求找出汉初与明初制度建设上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可知,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汉高祖在地方上分封同姓诸侯王,而明太祖也曾分封诸王,故D项正确。汉定都长安而非秦朝旧都咸阳,明太祖定都应天府而非元朝旧都大都,故A项错误;汉初尊奉黄老无为思想,而明初强化对文化的专制,故B项错误;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但汉高祖继承了秦朝的中央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4.(2020浙江7月选考,7,2分)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A.丞相 B.内阁 C.六部 D.刺史答案C唐宋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明代在行政机构方面保留了六部,其职能和唐宋时期基本一致,故选C项。明代废除丞相,排除A项;内阁首创于明代,唐宋时期并无内阁,排除B项;刺史在元代以后废止,明代并无这一机构,排除D项。5.(2020北京,3,3分)六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机构。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②隶属于中书省③隶属于尚书省④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答案A根据所学可知,①发生在明朝,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②发生在元朝,元朝中书省总揽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③发生在唐朝,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六部归尚书省管理;④发生在清末,《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六部之名渐废。故按时间先后排序应为③②①④,选择A项。6.(2020浙江1月选考,6,2分)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下列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①罢除丞相 ②设立内阁③设司礼监 ④六部直属皇帝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D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使六部直接隶属皇帝;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后皇帝担心内阁地位上升,可能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①②③④均属于明朝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均加强了君主专制,故D项正确。7.(2023全国乙,27,4分)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明代的社会治理。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要知晓彼此的人丁数、职业等,结合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背景可知,这一措施意在加强对民间的控制,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农业、商业的政策问题,排除A项;历代统治者大多通过户籍制限制人口流动,C项说法绝对化,排除;朱元璋要求邻里互相知晓人丁数等,是为了强化对民众的控制,而非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排除D项。8.(2024安徽,5,3分)明代东南地区四县役银分摊表年份地区赋役总额(两)役银分摊前役银分摊后丁银(两)田赋(两)丁银(两)田赋(两)1572福建漳平993267473185218977431582浙江开化224561264898083457189991585广东顺德3458016628179525304292761621南直隶歙县486092366924940765740952据上表可知,役银分摊的做法()A.增加了人丁税额 B.有利于人口的增长C.制约了商业发展 D.强化人身依附关系【答案】B考查点:明代赋税制度。【解析】根据材料表格,对比丁银和田赋在役银分摊前后的变化可知,役银分摊后,田赋在赋役总额中的占比提高,甚至超过丁银占比。这意味着役银分摊后,税收更多依赖于田产而非人丁,这有利于减轻农民的人头税负担,刺激人口增长,B项正确。丁银在役银分摊后减少,A项错误;役银分摊与商业发展的关系在材料中并未体现,C项错误;役银分摊减轻了农民的人头税负担,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D项错误。9.选必1·明代以例辅律(2021湖北,4,3分)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答案A据材料“‘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可知,“以例辅律”有利于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能够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A项正确。B项中“杜绝了”、C项中“确保了”的表述过于绝对,均排除;“以例辅律”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10.(2021全国甲,27,4分)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答案D材料反映了当地秀才对进士和举人两种不同出身的地方官员截然不同的态度,对进士出身的官员巴结讨好,“不胜谄事”,对举人出身的官员则随意提要求,稍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体现出科举功名影响官员威望,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秀才对不同出身的地方官的态度,不能得出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且秀才的态度并不能代表士绅的态度,A项错误;“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的表述明显与史实不符,B项错误;科举制以才能为选官标准,官员自身素质决定其行政能力,C项错误。11.选必1·明代监察制度(2022山东,4,3分)明朝时期,朝廷除对赴各地巡按回京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答案A从材料看,朝廷考察巡按回京的监察御史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直接对回京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二是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上报监察御史在地方上的行为,这有利于朝廷掌握监察御史的工作状况,从而保证监察规范有效,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监察御史的权力,仅仅是强调对监察御史的考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对监察御史的考察,没有直接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巡按地方的监察御史的考核监督,而非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D项。12.选必1·古代乡村自治(2020天津,3,3分)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答案B受传统的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社会上形成了长幼尊卑的等级观念和“尊祖敬宗”的文化认同,推动基本的生活秩序的形成,使乡村得以基本实行自治和自律,故B项正确。国家政权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基本实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乡村基本实行自治,强调自律,但并未形成健全完备的法律制度,故C项错误;乡村社会也受政府的管辖,“脱离政府的管控”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13.选必1·明代赋役制度(2023浙江1月选考,5,2分)明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下列项中,对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A.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B.通过清丈全国土地,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C.美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D.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答案A明朝能够推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是因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白银自美洲等地大量流入,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故A项正确。清丈全国土地只能缓和土地兼并,排除B项;白银的大量流入,并不能充分解决明朝府库空虚问题,排除C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始终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14.(2020课标Ⅲ,27,4分)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答案A题干反映了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对皇权的制约,说明当时内阁权势强大,A正确。明代君主专制得到强化,“皇权受到严重制约”说法不符合史实,B错误。万历前期,张居正改革使明朝出现了中兴局面,经济发展,根据张居正驳回皇帝的靡费之令,无法得出当时社会经济凋敝的结论,C错误。内阁首辅并非宰相,题干反映的现象不属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D错误。易错警示题干材料讲了两个史实,一是张居正驳回神宗令工部铸钱供内府(宫廷)使用,二是张居正驳回神宗向户部索求的十万两白银。透过内阁首辅张居正两次驳回皇帝的靡费之令的表象可以看到,两次事件的本质是内阁权势强大。15.(2022福建,4,3分)明代地方上不赴京参加会试的居乡举人群体中,存在“虽得科贡者,亦不知重”的现象。明中期以后,地方官府划拨专用经费,为举人们提供稳定的赴试资助。这一举措旨在()A.加强社会控制 B.减少中央财政支出C.完善科举制度 D.提高人才选拔标准答案A明朝前期,部分州县比较贫困,一些居乡举人无法筹置赴京参加会试的盘缠,出现“虽得科贡者,亦不知重”的现象。明朝,举人可以免除赋税并有任仕资格,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人,“不知重”即“不知自重”,意思是行为举止与举人身份不符,这必然造成地方管理压力,所以明中期以后,地方官府划拨专用经费,为举人们提供稳定的赴试资助,加强社会控制,故A项正确。此举措为地方政府所为,与中央财政支出无关,故B项错误;地方政府为居乡举人划拨赴京参加会试的专用经费,与科举考试制度本身无关,故C、D两项错误。16.(2024北京,4,3分)《永乐大典》辑录了先秦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明成祖撰序:“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尽开物成务之道,极裁成辅相之宜,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理至而宣人文……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总结性类书②明成祖标榜“文治”强调了图书的教化作用③国家统一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条件④《永乐大典》被明政府确定为儒学基础读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考查点:明朝的文化成就。【解析】据所学可知,《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①正确;根据材料“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理至而宣人文”可得,明成祖标榜“文治”,重视图书的教化作用,②正确;据材料“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可得,国家统一为《永乐大典》编纂提供了条件,③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永乐大典》被明政府确定为儒学基础读物,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17.选必1·白银货币化(2022广东,17,14分)有同学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财政收入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钞(万锭)银(万两)1430397920.594.17388.932.91552265913.332.02414.4243.31621278012.920.68.1755.2——据《明实录》材料二《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据《醒世姻缘传》等材料三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也。铸钱以通有无,铸者不息,货无匮竭,二也。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6分)(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6分)(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2分)答案(1)材料一是明代国家财政收入的官方统计数据,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表现等问题。材料二是小说对当时普遍使用白银的社会场景的描述,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广泛性及其社会影响。材料三是黄宗羲废金银的主张,可用于研究时人对白银货币化问题的认识。(2)促进国家财政的货币化,有利于赋役制度改革;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区域性商帮群体出现;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加重了人民的负担。(3)方志、笔记、外国文献、考古资料等。解析(1)根据《明实录》可得出材料一是明代国家财政收入的官方统计数据,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表现等问题。材料二整理自《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是对当时普遍使用白银的社会场景的描述,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广泛性及其社会影响。材料三是黄宗羲废金银的主张,从中可以了解时人对白银货币化问题的认识。(2)从白银货币化对明代财政收入、民众社会生活、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3)可以补充当时留下的笔记、研究明代货币史的近现代学者的专著论文、考古资料等。考点2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1.(2020浙江1月选考,7,2分)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C.“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D.“别黑白而定一尊”答案A材料体现出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军机处实际职能是跪受笔录,“只供传述缮撰”体现出这点,故选A项;B项是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排除;明朝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排除C项;秦朝皇帝制度“别黑白而定一尊”,排除D项。2.(2021北京,5,3分)以下材料为四位皇帝的一日政务节录,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至前殿,由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等官员依次奏事②告诫军机处切勿泄密③诏曰“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④引见俘获的突厥颉利可汗,诸蕃君长奉上“天可汗”尊号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答案B①枢密院、三司、开封府为宋朝时期的重要机构;②军机处设立于清朝雍正帝时期;③为汉武帝时期颁布的“推恩令”的内容;④唐太宗被草原各族称为“天可汗”。故正确排列应为③④①②,选B项。3.(2023北京,5,3分)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答案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乾隆帝的谕旨反映了奏折所述内容应当是急需处理的重大事务,且奏折不需要经内阁等部门中转呈送,这反映出奏折机密高效的特点,C项正确,D项错误。奏折制度在康熙年间已经出现,A项排除;奏折制度使皇权得到强化,B项错误。4.(2022湖南,5,3分)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答案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周兴岱在担任江西主考时,以南书房行走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而“南书房行走”属于皇帝的近臣,这实际上体现了天子近臣的地位较高,从侧面体现了君主的高度集权,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周兴岱有“收受贿赂”的行为,但并不能据此判断当时官员俸禄入不敷出,故排除B项;雍正设置军机处后,南书房的地位不断下降,故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官员周兴岱的个人行为,不能得出中央吏治十分混乱,故排除D项。5.选必1·清代赋役制度(2021辽宁,5,3分)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除“偏灾赈蠲外,凡逋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A.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B.稳定地方社会秩序C.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D.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答案B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政策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维护清王朝统治,故选B。减轻地方财政负担与蠲免政策的宗旨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官员贪腐的信息,排除C;蠲免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但不等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排除D。6.选必1·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2022海南,5,3分)《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答案A从材料可以看出,汉代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强调礼法是“王教之端”,宋代以后,以乡约教化乡里,乡约和法律逐渐“合流”。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以道德与法律共治天下,这些治理方式都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目的是“推诚辅君,效功百姓”,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公私关系,排除B项;C、D两项都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不能体现材料中强调的道德与法律并重的治理方式,故排除。7.(2021重庆,5,3分)清军入关后即封禁东北。顺治十八年(1661)奉天府尹张尚贤上奏曰:合河东河西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此外患之可虑者。独宁远等三地人民凑集,然仅有佐领一员,不知于地方如何料理。合河东河西之腹里以观之,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此内忧之甚者。此奏意在()A.说明东北自然环境恶劣 B.呼吁东北边务亟待充实C.强调东北地势易攻难守 D.弹劾东北官员疏于管理答案B由材料“合河东河西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此外患之可虑者”“合河东河西之腹里以观之,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此内忧之甚者”可知,奉天府尹张尚贤在上任后看到奉天的荒凉景象,从内忧外患的角度向朝廷上奏,希望加强东北边务,B项正确。材料强调长期战乱导致东北地区田野荒芜,人烟稀少,而非自然环境恶劣,排除A项;材料并未说明东北的军事地位,排除C项;奉天府尹张尚贤掌握管理地方的行政权,没有弹劾监察权,排除D项。8.(2022辽宁,6,3分)明清时期,一些谪戍东北的流人著书立说,教书授徒。如胡世宁谪戍辽东沈阳卫,“尝侨寓广宁,训诲生徒,学者宗焉”;陈梦雷曾指导修订地方志,“诸公卿子弟执经问学者踵接”。这反映出流人()A.推动了东北民族融合 B.促进了东北文化发展C.带动了东北人口迁徙 D.稳定了东北社会秩序答案B明清时期,在东北的流人通过著书立说,教书授徒,指导修订地方志等活动,促进了东北教育进步和文化发展,B项正确。仅“著书立说,教书授徒”不足以推动民族交融,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流人对东北人口迁徙的影响,排除C项;稳定了东北社会秩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9.(2023浙江1月选考,3,2分)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之后,诸多朝代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或派驻官员,加强管辖。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A.①护乌桓校尉②单于都护府③伊犁将军B.①安西都护府②北庭都元帅府③伊犁将军C.①护乌桓校尉②北庭都元帅府③西宁办事大臣D.①安西都护府②单于都护府③西宁办事大臣答案B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在西域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机构,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清朝,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综上所述,B项正确。护乌桓校尉是西汉时在东北设置的军政机构,单于都护府是唐朝时在北方设立的管理机构,排除A、C两项;清朝,在青海设立西宁办事大臣,排除D项。10.(2021湖南,6,3分)下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冰嬉图》(乾隆时期)A.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B.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C.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D.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答案C《冰嬉图》描绘了包括满族人、蒙古族人和汉族人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体现了民族间的民俗交融,故选C。《冰嬉图》为宫廷画,但神韵意趣是文人画的绘画风格,A错误;冰嬉在清代也是一项重要的军事训练项目,清代皇帝对于冰嬉的喜爱是出于民族习俗与军事训练的需要,B、D错误。11.(2021海南,6,2分)下表反映了()清代前期主要财政岁入一览表单位:万两(银)年代总额地丁银%盐课%关税%杂赋%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3424282382.438811.31223.6912.71724年(雍正二年)3649302883.038710.61353.7992.71753年(乾隆十八年)4266296469.570116.445910.81423.3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4254299170.357413.554012.71493.5A.繁荣背后潜藏危机 B.近代前夜发展停滞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土地兼并程度加深答案A由表中信息可知,清朝前期主要财政收入总体呈增长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时期的经济繁荣现象;在各项赋税中地丁银的比重虽有所减少但依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盐课、关税、杂赋的比重整体上虽有所增长,但依然较低,体现出此时的中国依然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发展有限。这说明此时的中国繁荣背后潜藏危机,故选A。材料中清朝前期财政岁入总体呈增长趋势,体现出经济发展而非发展停滞,排除B;材料仅体现地丁银、盐课、关税、杂赋的变化情况,无法体现生产关系是否出现变化,排除C;材料中地丁银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总额总体呈增长趋势,无法说明土地兼并程度加深,排除D。12.(2024广东,17,14分)乡里制度是古代中国的“治国之基”。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约抄写于秦灭六国前的秦简《法律答问》记载,里典(里正)和里老共同负责里中的户口、赋税和治安。其中,里典被称为“率敖”,指乡里豪强有力、能得众人拥戴之人。最迟抄写于秦灭六国前后且晚于《法律答问》的秦简《尉卒律》规定,“置典、老,必里相谁(推)”,且典、老由里中年长无爵者担任。——摘编自陈侃理《秦汉里吏与基层统治》等材料二晚清宝坻县档案显示,县级以下的乡保是个关键人物,每个乡保平均管理二十余个村庄的赋税征收和司法事务。他们是不带薪的准官员,由地方提名,经国家批准确认。乡保一般按自己的意图行事。他们处在国家与社会的交汇点上,具有两副面孔。——摘编自黄宗智《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合一》材料三《周礼》云:“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比、联等都是在血缘性聚落或居住区内编排的地域性组织。历代乡里制度,无论发生什么变化,都声称遵从《周礼》确立的乡里制度的基本原则。——摘编自鲁西奇《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1)指出材料一所体现的秦乡里制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4分)(2)分析材料二中乡保的“两副面孔”。(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6分)【参考答案】(1)变化:加强中央对乡里管理人员任命;乡里管理人员由社会地位较高者担任转变为在乡中地位较低的阶层中推选;基层治理体系获得发展;等。(每点2分,任答1点即可)原因:建立统一国家的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等。(每点2分,任答1点即可)(2)一方面,乡保代表国家在基层管理赋税征收、司法事务,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基层的稳定和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乡保按照自己意图行事,可能会利用自身的地位和权力谋取私利,不利于基层有效治理,损害国家利益。(4分)(3)特点:历史悠久;不断发展完善;管理人员具有两面性;具有血缘性和地域性;注重教化作用;服务于小农经济;影响深远;等。(6分,任答3点即可)(以上答案非官方答案,仅供学生参考使用)【解析】考查点:中国古代基层治理。(1)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里典……指乡里豪强有力、能得众人拥戴之人”“置典、老,必里相谁(推)”“由里中年长无爵者担任”等可知,加强中央对乡里管理人员的任命;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基层治理体系获得发展。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时间信息“秦灭六国前”“秦灭六国前后”并联系所学知识,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中央集权等角度作答。(2)结合材料二“不带薪的准官员……经国家批准确认”“赋税征收和司法事务”及“乡保一般按自己的意图行事”等信息进行辩证分析。(3)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逐一概括其特点:材料信息/所学知识答案要点材料一“秦灭六国前”,材料二“晚清”,材料三“《周礼》”“历代乡里制度”历史悠久材料一“置典、老,必里相谁(推)”,材料二“由地方提名,经国家批准确认”,联系所学历代基层治理[选必1]不断发展完善材料二“赋税征收和司法事务”“乡保一般按自己的意图行事”等信息管理人员具有两面性材料三“比、联等都是在血缘性聚落或居住区内编排的地域性组织”具有血缘性和地域性材料三“历代乡里制度……都声称遵从《周礼》确立的乡里制度的基本原则”,联系所学基层教化[选必1]注重教化作用联系所学知识服务于小农经济;影响深远;等13.选必1·唐朝和清朝的法律(2022天津,1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律规定,皇亲国戚、皇帝故旧、高级官僚贵族等八类人犯罪时,处罚“轻重不在刑书”。唐律还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对妇女犯罪有些可依律酌情而处。——据《唐律疏议》材料二清入关初,曾依照《明律》并参酌关外旧制,制定法律;至乾隆时期,修成了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乾隆在《大清律例》序文中说,法律“非徒示之禁令,使知所畏惧”,更在于“弼成教化,以洽其好生之德”。清代还制定了《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使司法管辖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维护了法律政令的统一。——据《大清律例》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法律制定方面出现的变化及其历史意义。答案(1)特点:体现封建等级制度;要求规范执法;礼、法、孝结合;对老弱妇孺及情况特殊的罪犯酌情论处。评价:是礼法结合的典范;维护封建统治;继承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对后世影响深远。(2)变化:从依照明律和旧制到融历代封建法律于一体;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专门法律。意义:法律与教化并重的传统得到继承与发展;维护法律政令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是封建法典集大成者;是有力的统治工具。解析(1)第一小问,提取材料一信息概括即可:材料信息答案要点皇亲国戚、皇帝故旧、高级官僚贵族等八类人犯罪时,处罚“轻重不在刑书”体现封建等级制度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要求规范执法“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礼、法、孝结合“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对妇女犯罪有些可依律酌情而处对老弱妇孺及情况特殊的罪犯酌情论处第二小问,通过对第一小问的回答可知,唐律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是礼法结合的典范;结合所学可知,唐律继承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对后世影响深远。(2)第一小问,据材料二“曾依照《明律》并参酌关外旧制,制定法律;至乾隆时期,修成了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可得出,从依照明律和旧制到融历代封建法律于一体;据材料二“清代还制定了《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可得出,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专门法律;第二小问,据材料二“非徒示之禁令,使知所畏惧”“弼成教化,以洽其好生之德”可得出,法律与教化并重的传统得到继承与发展;据材料二“司法管辖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维护了法律政令的统一”可得出,维护法律政令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据材料二“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大清律例》是封建法典集大成者,法律是有力的统治工具。14.选必1·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2022辽宁,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下图是学者绘制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级图。——摘编自李静、于晋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紧扣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答案略解析本题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级图为切入点,要求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一个或多个维度进行解读。本题为开放性设问,且提供了多个历史信息供选择,作答时可以自主选择角度,确定论题加以阐述。15.(2023全国乙,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6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参考答案看法:民族“民德”优劣关乎古代王朝国势兴衰。(2分)阐述:春秋以来,中华民族的“民德”与当时王朝国势情况关联密切,“民德”的优劣对当时王朝国势盛衰非常重要。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列国纷争,各个诸侯国为了获得土地和人口进行兼并战争,崇尚法家思想治国,忽视道德教化,这一状况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四分五裂。东汉时期,政府重视儒学的思想教化,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民众知廉耻、懂礼仪,有较强的王朝认同感和建功立业的驱动力,助推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下的东汉王朝国力兴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盛行,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国家弱化了对社会民众的道德教化,民众的家国情怀减弱,这一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王朝的发展。清朝中叶前,理学僵化,钳制了民众的思想,民德处于低迷阶段。清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国人屈从于专制高压之下,追逐个人功名利禄,且不关注世界大势,助推了清中叶以后的王朝衰退。(8分)总之,梁启超有关国势兴衰与民族品性的思考,有一定的历史依据,梁启超的这一观点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他希望塑造一代具有家国情怀、公德心的新民,担负救亡图存的使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分)解析本题属于自拟观点类论述题。材料提到了20世纪初梁启超所著的《新民说》,书中提出要培养一代“新民”时,特别要注意“民德”的培育。这种认知是建立在梁启超对中国历朝历代民德与王朝国势兴衰关联的比较上的。本题就是要求能够看到这种关联,并且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阐述这种关联。解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楚某一时期民德状况与当时王朝国势兴衰之间的关联,而不是单纯地解释某一朝代民德如何。当然也应该看到梁启超的这种认知是建立在对近代中国遭遇列强入侵逐步沉沦的反思上的,这种反思已经上升到了民族的思想文化层面。梁启超期望20世纪初国民要培育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私德,而是“相善其群”、关心民族国家命运前途的公德。梁启超就是想从改造国民性入手,重塑颇具公德的新民,来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名师点睛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无不印照着他们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20世纪初的梁启超,之所以提出《新民说》,提出要重塑国民性,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面对中华民族的逐步沉沦,相当部分国人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表现出的麻木不仁,私德太盛而公德缺失。本题设计的初衷就是构建国民品性与王朝或国家兴衰之间的关联,鼓励新时代的青年要有使命担当,将个人的前途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推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考点3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2020江苏单科,5,3分)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答案D日记中涉及土地租佃关系、雇佣关系,加上本来存在的自耕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可以说明,明代松江地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故选D。A错在“普及”,排除;材料未涉及地主剥削程度及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的信息,排除B、C。2.(2022江苏,5,3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耕渔之外,男妇并工……织布、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妇女收入在家庭经济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上追求财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与这些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经济社会多元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朝廷放松社会控制 D.宋明理学强化家庭伦理答案A由材料中“耕渔”“织布”“织席”“采石”“社会上追求财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等信息可知,江南地区家庭生产活动多样,且追求财富的风气兴盛,反映了经济社会多元发展,故选A项。明代中后期,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明显松弛,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是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结果,与朝廷对社会的控制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材料中女子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重要地位等现象,说明对传统纲常伦理有所冲击,排除D项。3.(2021河北,5,3分)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答案D材料反映了明朝借助大运河实现了南粮北运,同时,随船附带商品推动了南北物资交流,有助于商品长途贩运的发展,故D项正确。宋朝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故A项错误;明朝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大运河航运属于内河运输,与海上贸易无关,且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反明势力、倭寇问题等相关,故C项错误。4.(2019课标Ⅰ,27,4分)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D明代交通方式并未发生变革,A错误;题干反映的是棉花的产销与加工,与土地制度无关,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货币制度改变的相关信息,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原料产地与加工地区的关系,折射出地区经济的差异,D正确。5.(2023新课标,28,4分)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答案C本题考查明代对外贸易,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是15—16世纪,空间信息是“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正值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对外贸易得到发展,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东南沿海港口商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朝贡贸易繁荣”符合史实,但朝贡贸易繁荣不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外贸易与商业发展,并未提及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状况,B项错误;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汉代,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6.(2022全国乙,27,4分)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答案D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江南地区市民财富不断积累,奢靡之风逐渐盛行,流行“好名喜夸”之风,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人对“千金之产”之家修建园林的批判,说明士人的传统观念并未颠覆,排除A项;B项错在“初现”,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明后期史实,排除。7.(2022湖北,5,3分)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 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答案A由材料“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科举考试日趋规范化和程式化,大部分读书人不再潜心钻研经书大义,而是转向揣摩时文和答题技巧。因此,徐文溥奏疏主要针对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科举考试的投机取巧现象,故A项正确。材料中书商刊刻时文牟利是士子记诵时文范文应试产生的结果,并非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明清时期,八股文体日益僵化,但并不是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排除D项。8.(2023全国甲,27,4分)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A.“百姓日用即道” B.“心外无物”C.“存天理,灭人欲” D.“工商皆本”答案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圣人之学”,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理,与“百姓日用即道”相契合,故A项正确。“心外无物”强调的是向内心探求理,理在内心,与题干“尽心于实践”不符,排除B项;“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明末清初,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深度解析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9.(2021山东,4,3分)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答案D在书籍中添加插画有利于提高图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等,吸引更多的人购买图书,从而增加销量。这表明当时书籍出版进一步商业化,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画本与其他知识传播载体的对比,A项错误;明清时期社会文化的主流是理学,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书籍出版商业化的发展,与“审美旨趣”无关,C项错误。10.(2022北京,4,3分)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答案C题干强调此种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文字主要是对《万锦情林》的介绍,且带有广告效应,意在宣传书籍,吸引读者购买。结合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可知,该图可以佐证明代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C项正确。唐代已出现雕版印刷品,A项中“开始”说法错误,排除;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B项排除;明代士人思想尚未摆脱专制束缚,D项排除。11.(2024广东,6,3分)明朝时,杭州西湖成为四方宾客“渴想”之地。“城中人不事耕种,小民仰给经纪,一春之计全赖西湖”,而官方意欲禁止游览。时人叶权认为:“若禁其游玩,则小民生意绝矣。且其风俗华丽,已入骨髓,虽无西湖,不能遽变。”这反映了当时()A.商业经营方式改变 B.户籍管理制度混乱C.商业资本集聚明显 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答案】D考查点:明朝商业的发展。【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明朝杭州“城中人不事耕种,小民仰给经纪”“风俗华丽,已入骨髓”等可知,明朝时杭州商业活动比较发达,这反映了当时城市商品经济繁荣,故选D项。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后期,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但是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明朝时户籍管理使用黄册,户籍管理制度严格,而非混乱,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商业资本集聚明显,但材料强调的是商业繁荣,排除C项。【易错警示】明清时期的商业发生了很多变化。如商帮的出现、商业资本的集聚等,但要注意材料是否体现这些变化。12.(2024山东,4,3分)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答案】C考查点:明清农业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而到了明清时期,记述最多的却是牛,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半数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由重视马到重视牛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较宋元时期政局相对稳定,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牛作为农耕时代最先进的农耕动力,其作用日益凸显,故选C项。明清时期重视牛,主要是为了满足农耕的需要,在古代,马是一种军事资源,但强化对马的控制无法解释明清时期格外重视牛,排除A项;土地兼并与记述牛的畜牧兽医专著比例增加并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宋元时期与明清时期都存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的现象,这与牛马比例变化无直接关联,D项排除。13.选必2·美洲物种的传播(2021福建,5,3分)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闽人种红薯”;江西大庾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A.富民思想的践行 B.新农作物的传播C.饮食结构的改变 D.人地矛盾的加剧答案B根据材料“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闽人种红薯’”“江西大庾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可得出,红薯在当时被推广种植。结合所学可知,红薯是由美洲传入中国的外来作物,因此选B。材料与富民思想的践行无关,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红薯的推广种植,并不能说明饮食结构的改变,排除C;高产作物红薯的引进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排除D。14.(2019课标Ⅲ,27,4分)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答案C材料反映了乾隆时期许多江南地主和富户将土地委托给佃户经营的现象,而佃户属于个体小农,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C正确。佃户只拥有所租土地的使用权,无所有权,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生产获利情况,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土地租佃关系,没有涉及农产品商品化,D错误。易错警示由“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可以看出材料主体是佃农,反映的是清朝前期农村的生产关系。而选项中土地所有权、农业生产利润、农业中商品化生产均与佃农的个体农耕现象无关。15.(2024北京,5,3分)乾隆元年所纂《山东通志·田赋志》:“任之土者谓之赋,任之力者谓之役。今则滋生人丁已免其徭,而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是无所谓役也。故以‘田赋’总之。”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地丁合并征收 ②丁银数额固定③百姓赋役免除 ④人身束缚加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A考查点:清朝的赋役制度。【解析】材料“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表明,地丁赋税合并征收,①正确;据材料“原额之丁”并结合所学可得,丁银数额固定,②正确;材料“今则滋生人丁已免其徭”说明百姓徭役免除,但是仍然需要缴纳田赋,③错误;雍正时“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大大减轻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项。【深度解析】中国古代赋役制度中的常见术语赋税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徭役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田赋古代政府对土地征收的税,以银两折算的田赋称作“地银”丁赋中国历代封建政府征收的人口税的总称,以银两折算的丁赋称作“丁银”16.(2021湖北,5,3分)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下图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湖北抢修长江、汉江堤工图(局部)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 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答案D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重视水利工程的修筑和管理,相应的规章制度逐渐完善,材料中“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做法体现了水利修防管理优化,D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全国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开始于唐朝后期,排除B;材料缺乏比较信息,无法推知当时我国测绘技术世界领先,排除C。17.(2022广东,5,3分)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答案A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既有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也有广东、福建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在瓷器上绘制欧风图像,这反映了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故选A。据材料不能断定出口瓷器产自官窑还是民窑,故B错误;材料信息侧面反映了中国瓷器在欧洲受欢迎,并非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故C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府对农业、商业的态度,故D错误。18.(2019课标Ⅱ,27,4分)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答案C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与明代相比明显增加,这是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结果,故C项正确。清代中期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地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故A、B两项错误。早在明代,白银就已经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故D项错误。19.(2021广东,5,3分)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 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 D.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答案A通过庶民与生员的服饰对比可知,生员服饰更加体现“斯文之气”,内含“比德于玉”等意,体现了儒家思想对社会生活的规范,A正确。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错误;社会等级结构是个宽泛的概念,而材料只涉及庶民和生员两个等级,不能体现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C错误;材料中生员和庶民不一定属于市民,D错误。20.(2021江苏,4,3分)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认为诗当“畅达情思,感发志气”,概评“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去不为”,使人不复知诗,这说明当时()A.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 B.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C.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 D.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答案D材料表明,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盛唐诗风,对受到理学影响的宋诗却持批评态度,这反映出当时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故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明代中叶文学家对盛唐诗和宋诗的评价,不是说创作重心转向诗歌,故A项错误。明代,许多文学家反对以理入诗,并不是质疑程朱理学正统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故C项错误。21.(2021重庆,4,3分)有学者认为,明瓷中已看不到宋瓷中那种理智的、严肃的造型之追求。明瓷姿态自然,少见做作痕迹。其中的蓝釉瓷器和红釉瓷器浓墨丰润,富有情趣和装饰性,笔法畅达,表现手法自由而飘逸奔放。这种差异是因为()A.宋代瓷器更强调感性之美B.明代瓷器更专注理性之美C.宋明主流的学术思想不同D.宋明文化承载者阶层不同答案D结合所学可知,宋瓷追求造型理智、严肃,明瓷追求情趣和装饰性,这是因为受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需求影响,明代文化市场下移,即宋明文化承载者的阶层不同,D项正确。宋代瓷器更专注理性之美,明代瓷器更强调感性之美,排除A、B两项;宋明主流的学术思想都是理学,排除C项。22.(2020山东,5,3分)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答案B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认为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这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否定,其旨在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B正确。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否定,而非对整个社会现实的不满,排除A;经世致用,是指做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材料无法体现这一思想,排除C;“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并非黄宗羲的主观目的,排除D。23.(2021江苏,5,3分)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 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答案A本题考查清朝商业发展对社会风气的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社会地位提升,其社会影响力也相应扩大,商人与文人的交相唱和带动当地社会形成重文的风气,以至于“扬州遍地是诗人”,故选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八股取士,八股文也并非诗歌,八股取士不能扩大诗人群体,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文风鼎盛,与重学风气不是同一概念,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奢侈之风,排除D项。24.(2023海南,14,3分)下图的主题突出反映了()清代《升平乐事图》局部(注:①魁星②鳌)A.艺术作品带有时代印记 B.科举文化影响世俗生活C.商品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D.清代文人追求意境情趣答案BB3分A1分C1分D0分据《升平乐事图》局部的关键文字魁星、鳌并联系所学可知,图中祥瑞元素“魁星”和“鳌”寓意科考中举、独占鳌头,体现了科举文化对世俗生活的影响,故B项为最佳项,选B项可得3分。艺术创作源于社会生活,清代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并影响到当时的艺术创作,A、C两项也与题意相关,但不是最佳选项,选A、C两项可得1分;仅凭《升平乐事图》局部信息,不能体现清代文人追求意境情趣,故选D项不得分。25.(2020课标Ⅰ,27,4分)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答案B宗谱的主要内容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些内容均与儒家所宣扬的伦理道德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有关,B正确。科举制度并不注重血缘伦理,A错误。“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而士族只是社会的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排除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基本确立,排除D。26.(2022全国甲,27,4分)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答案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康熙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编纂明史,修纂儒经传注,其目的是承续华夏传统,利用儒学维护统治,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疑古辨伪,排除B项;弘扬程朱理学、保存历史文献均为维护其统治的方式,而非目的,排除C、D两项。27.选必2·古代药学发展(2018课标Ⅲ,26,4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B我国药学发展源远流长,题干材料显示,唐、宋、明时期,政府制定、颁行了许多药物学著作,这说明国家力量的支持对古代药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B项正确。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源于劳动人民的不断实践,故A项错误。商品经济的繁荣能够推动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但不能说是它的结果,夸大了商品经济的作用,故C项错误。宋明理学与药学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28.选必2·历代疫病与中医理论(2021重庆,6,2分)如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与理论创新及人口增长对照图”。它反映出()A.历代疫病流行频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B.历代疫病流行频数与人口数量成正比C.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D.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答案C根据《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可知,汉末至魏晋时期、元明清时期是疫病高发期,同期出现了许多中医理论,这说明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C项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疫病流行频次呈现波动状态,并非不断上升,排除A项;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也有疫病流行频次越高,人口数量越低的情况,排除B项;仅从图中信息不能得出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排除D项。29.选必2·古代的粮食生产(2022湖南,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时段,围绕“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6分)答案(1)趋势:秦至明,供大于需,清朝供小于需;人均粮食占有量秦汉至宋元总体上升,明清下降。(每点2分,答出2点给4分)影响因素:人口;(2分)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耕作技术、物种引进、水利灌溉、耕地面积等。(以上因素每点1分,总分不超过3分)(2)评分原则:能够阐明某一时段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得2分;能够选用2个及以上相关史实说明该时段社会生活的状态,给4分。解析(1)第一小问,通过观察图片可分阶段总结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同时,也需要答出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演变趋势。第二小问,主要从人口、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耕作技术、物种引进、水利灌溉、耕地面积等方面思考。(2)要求论述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根据题干信息,可任选一个时期进行分析。以晚清时期为例,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摊丁入亩”等赋税制度,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据此归纳出清朝的赋税政策调整推动人口激增,人地矛盾日益激化。而鸦片战争之后,大量洋货涌入中国,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村地区出现耕织分离,同时,近代工业兴起对粮食产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上因素导致晚清时期粮食供不应求局面严重,已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水平。30.(2024黑、吉、辽,1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名帖亦称名刺(类似今之名片),古已有之,在明朝士大夫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宦官刘瑾受宠用事,“走其门者倾朝,名刺必红纸”,以致“京师红纸价顿长十倍”。郎瑛(1487—1566年)在其著述中写道:“予少年见公卿刺纸,不过今之白录纸二寸……今之用纸,非表白录罗纹笺,则大红销金纸,长有五尺,阔过五寸,更用一绵纸封袋递送,上下通行,否则谓之不敬……可谓暴殄天物,奢亦极矣!”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门生”等,“必兼亲者,方加‘眷’字。至于‘通家’‘年家’,非实有可据,断断不轻用也”。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际活动日益活跃,“视其爵、齿及交谊以为斟酌”的风气日盛,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现“渺渺小学生”“通家治下牛马走”“门下沐恩小的”等自称,原本亲戚间使用的“眷”字亦开始滥用。——摘编自[日]岸本美绪《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等(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名帖的变化。(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名帖变化的原因。(8分)【答案】(1)变化:形质奢侈化;由小到大;红帖出现并流行;谦卑化、复杂化、多样化。(2)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官场风气奢侈腐化;人际交往活跃;利益驱动。【解析】考查点:明朝政治、社会、思想文化方面的重要变化。(1)据材料"予少年见公卿刺纸,不过今之白录纸二寸""今之用纸.....上下通行"归纳出,形质奢侈化,由小到大,红帖出现并流行;据材料"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门生’等""视其爵、齿及交谊以为斟酌""至于‘通家’‘年家',非实有可据,断断不轻用也""原本亲戚间使用的‘眷'字亦开始滥用"等归纳出,谦卑化、复杂化、多样化。(2)据材料"宦官刘瑾受宠用事,‘走其门者倾朝,名刺必红纸’"归纳出,官场风气奢侈腐化;利益驱动;据材料"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际活动日益活跃"归纳出,人际交往活跃;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31.(2023全国甲,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塞尔登中国地图》长160厘米,宽96.5厘米,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同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但却仅位于地图左上部分,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该地图准确性较高,但它并非一幅中国传统的陆地舆图,而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这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