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4讲必修上《促织》一轮复习目录TOC\o"1-3"\h\u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考点一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4考点二信息的辨析 404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405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5文言文课内重要篇目复习目标1.把握《聊斋志异》的特点及其文学史地位。2.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3.品味《促织》朴素自然、简洁凝炼、准确传神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4.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理解本文所揭露的封建社会的罪恶,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文本地位《促织》是蒲松龄《聊斋志异》里极具思想性的名篇,全文仅有1700字,但毕飞宇却将其视为“一部伟大的史诗”,他认为作者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才华足以和写《离骚》的屈原、写“三史”的杜甫、写《红楼梦》的曹雪芹相比肩,我们不必细究这一评价的准确性,但可以将其作为阅读线索去进行文本细读,挖掘蒲松龄在《促织》一文中所呈现的艺术才华。统编本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是小说单元,除了《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之外,还选编了文言小说《促织》以及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变形记(节选)》,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观察与批判”,而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能够反映社会生活,描摹人情世态,表达对人生的思索,阅读这些小说要知人论世,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这就说明把握这些作品的意蕴内涵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目标,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形象、情节、语言等多方面品味小说的意蕴,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实现创作意图。要注意情节的起伏和人物情感的变化,体会人物的生存境遇,进而理解“变形”中寄寓的社会批判意味。《促织》一文不但情节一波三折,还带有一定的神异色彩,小说描写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人化为虫的故事,当前学术界对于《促织》一文的主题意蕴研究比较丰富,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小说各要素入手深度探究《促织》“人物异化”背后所蕴含的悲剧性。在重读《促织》的过程中,发现这篇文章不只是一个“一人飞天,仙及鸡犬”的由悲转喜的故事,不只是文末“异史氏”说出的“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名,不可忽也”的治世警言,《促织》是真实地描摹世间百态,反映社会现实的文言小说,是作者以其敏锐的思索和巧妙的笔法创造出来的环境与人物共生的带有寓言意味的荒诞故事,而真实性与荒诞性的融合,正是悲剧意蕴的内在表现。1.以大团圆结局的掩饰荒诞的情节之悲从故事情节出发,这篇文言小说首先从大处着笔,写“宣德间,宫中尚促织”,紧接着以“岁征民间”一句点明了这个悲剧的发端,因宫中的“喜”引发的华阴令、里正、里胥各层级官员的媚上行为,导致了“科敛丁口”、“辄倾数家之产”的“悲”,这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封建统治的真实写照。故事主要讲述了成名一家“无虫欲死—求神问卜—喜得促织—误伤促织—又得促织—献虫得赏”的过程,一波三折,但小说结局并没有摆脱我国古典小说的“大团圆”审美心理现象,而是营造了像梦一般的“不数年,田百倾,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的繁荣景象。“成名一家否极泰来,正是以他的儿子的灵魂蜷缩在一只虫的体内为代价的”,人异化为虫,失去了生命、尊严换来富贵,灵魂的失落换来了这些厚赏,目的在于表现封建社会统治对人的戕害,极具讽刺和批判意义。不管是故事的开端,还是成名两次喜得促织,甚至是终得厚赏的经历,其实都是深度指向了“悲”,因为宫中爱好而举国上下寻促织、献促织,成名因为没有促织而“忧闷欲死”、“唯思自尽”,小儿错伤促织后成名的妻子“面色灰死”大骂“死期至矣”,九岁的孩子为此投井但却死而复醒,成名之子魂化促织后与成名嬉闹,曾经求神问卜的成名夫妻二人却毫无察觉,直至孩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这样的异化并没有引发任何关注,种种行为都表现着不合情理的荒诞,但却让人深信不疑,这正是因为这种荒诞性情节是真实的环境背景下的产物。作者在整个故事情节中都营造了一种悲喜交加、真假难辨的氛围,但深度思索我们就能发现:所有的喜都内隐着悲情,所有的真实都指向荒诞,这种荒诞的情节却正以真实的环境为基础,于是更显荒诞。2.性格与命运尽显人物精神底色之悲主人公成名在“为猾胥报充里正役”前“操童子业”,但正是这个本来准备考取秀才的“为人迂讷”的童生遇到了“猾胥”,才让整个故事始于戏剧性与荒诞性,正是因为成名的迂讷才有“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以及“身化促织、轻捷善斗”的悲剧。“成名”这个名字在我国古典文化里本就有深意,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有“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总之,成名是有盛名,有成就,而《促织》中的成名努力参加科考“久不售”,反而因为献促织而得功名,不仅免去徭役,而且“以善养虫名”“俾入邑庠”富于世家,这是科举考试的荒诞。成名被杖责后“惟思自尽”,于是妻子求神问卜,将希望寄托在虚无渺茫的鬼神身上,这种行为在当时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蒲松龄以“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一句就表现出了驼背巫门前熙熙攘攘的景象,而这种求神问卜的行为发生在这个不产促织的华阴县,本就是荒诞的,所以这种荒诞行为从根源上而言就是一场精神悲剧,但这种荒诞的封建迷信思想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精神底色。另外,《促织》一文中的游侠儿与村中好事少年者又何尝不是悲剧呢,得知“宫中好促织之戏”,“华阴令欲媚上官”时,游侠儿“昂其直,居为奇货”,当成名再得促织时,好事少年者“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固强之”,在两虫相斗时,成名的小虫胆怯不动,他又两次大笑,这几次笑无一不散发着铜臭味、血腥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落井下石、赚取横财的卑鄙心理,这种丧失了人性的行为无一不是荒诞的、悲哀的。蒲松龄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在人与环境的共生、互动中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与性格,但这些人物都被打上了时代的荒诞与悲剧烙印。3.细腻真实的情感变化折射民众生存状态之悲《促织》一文的心理描写细致传神,情感丰富多变,耐人寻味,作者围绕着促织的得失成功描摹了故事主人公在痛苦中苦苦挣扎的情感变化过程,从“忧闷欲死”、“惟思自尽”到得“青头麻”后的“大喜,笼归,举家庆贺”,再到得知失虫之后的“面色灰死”、“如被冰雪”,失子之后的“化悲为怒,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儿子苏醒后“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顾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再现促织时“喜而捕之”、“喜而收之”,小虫勇斗“蟹壳青”后“大喜”,虫在鸡爪下时“顿足失色”,逃出鸡爪后“益惊喜”……蒲松龄十分擅长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事件中用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人物异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促织》一文中他用白描的手法表现了成名一家人在寻促织、求促织、得促织、失促织、再得促织、献促织的心理以及情感变化过程,细腻而又真实,让读者感同身受,从这些变化多端的“欲死”、“喜”、“怒”、“悲”、“惊”的情绪中,我们可以看出促织对于成名一家,对于像成名一样的寻常百姓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一只小小的蟋蟀让千万人倾家荡产,甚至主宰着千万人的命运,尤其是“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一句,作者仅用16字便将成名夫妇失去儿子、失去促织后万念俱灰的内心情感表达地淋漓尽致。另外,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笔墨渲染成名的儿子魂化促织后成名捕促织的情景,他将小孩子的生命力描绘地生动鲜活,与成名悲痛的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画面又无比真实,让读者神游其中;“得小虫”的心理情感变化,主要是喜,但喜的背后是人物的异化,是人失去尊严的表现,作者有意用其衬托故事的荒诞,展现时代的悲剧。作者对于心理以及情感变化的细致刻画,使得这个荒诞的人物异化的故事无比鲜活生动,令读者深刻地体味到了主人公的无奈心酸与悲痛心理,而这亦真亦幻的情感变化,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折射出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蕴含着无限的悲情,引发我们的深思。4.谶语及孩童的叙事视角暗指时代现实之悲《促织》一文不但主题思想丰赡深刻,结构精巧,语言也纯熟老到,几近炉火纯青,尤其是文中人物的语言表达,极具悲剧意蕴,具有销魂夺魄的艺术魔力。主要有两处语言描写,第一处是成名的儿子因为误拍死了“青麻头”后,自知酿成了大祸,于是“啼告母”,紧接着作者写“母闻之,面色灰死,大骂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作者仅用简单的笔墨写了成名妻子说的话,不管是成名的“与汝覆算”,还是“死期至矣”,都一语成谶,酿成了失去促织又险些失去儿子的悲剧,这是语言的所带来的悲剧。另一处是“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尔”,作者假借孩子的口吻揭示了人异化为促织的现实,如果说成名捕促织的细节只能猜测而不能佐证异化的事实,那么这句话便是异化的真实佐证材料,这句话中描述的“精神复旧”与“轻捷善斗”都与现实情况相吻合,但这样荒诞的事件由纯真的孩子说出口时,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关注,这是极不符合情理的,这句语言描写在这里有着多重荒诞的意味,一是小促织是成名的儿子魂化而成的,这种人化虫的现象在非寓言的世界里,是极其荒诞的,二是这种荒诞的异化现象没有引发任何人的关注,则显得更加荒诞。读至此,社会的不公和黑暗,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命运的不可测等都洋溢在文字中间,[3]荒诞与真实的融合使得悲剧意蕴表现地出神入化。2025年备考策略1.《促织》的现实主题是复习重点内容之一,“人物异化”的悲剧性意蕴探究是理解《促织》一文现实主题的基础,而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变化、语言技巧等都是解读其悲剧性意蕴的重要抓手。2.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思考如何通过真实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维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习得小说文本细读的方法。并且能够学会运用叙事学理论进行文本赏析,以深化对于《促织》一文现实批判性的认知。2.最大化地借助文学作品阅读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不同时空里,出现了同样的“变形”超现实荒诞现象。我们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将人从“化虫”的命运中挽救过来呢?[时代背景]“聊斋”是他的书房名,据说他曾在书房外摆摊招待路人以搜集民间故事。“志”即是“记”,“异”指“异闻”。他自言“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同黄州,喜人谈鬼,闲则命笔,因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聊斋志异》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并加以加工,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诚如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所言:“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由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志怪小说开创的笔记小说的高峰,成名后出现了一系列仿作,其中尤以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袁枚的《子不语》最出名。蒲松龄有意模仿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曰”笔法,在许多篇小说的最后都带上了“异史氏曰”来进行议论。这篇小说写的是明代宣德年间,其实大有深意。“宣德治世,宣宗令主…顾以草虫纤物殃民至此耶?抑传闻失实耶?”这是跟作者同时代的诗坛宗师王渔洋写在《聊斋志异》手稿本上的一条评语。王渔洋为什么要强调宣德年间是“治世”,宣宗是“令主”,即“明君”呢?显然他的用意,是要提醒读者读《促织》时要联系眼前的现实。康熙年间正是清代的“盛世”,康熙本人正被目为“英主”。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康熙本人同样追求“声色狗马”,酷爱“斗鸡戏虫”、至今传下来的斗蟋蟀盆,以康、乾年间制作最精,康熙时更有以制盆扬名于世的。可见作者的创作意图,实际上是在借讲前朝“令主”当政的“治世”时代的事,来揭露“当时”“英主”当政的“盛世”的黑暗现实。“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当是目有所睹;“天子偶用一物”,更是特有所指,不是泛泛议论。这正反映了蒲松龄思想的深刻处,“治世”、“盛世”尚且如此,那“庸主”当政的“衰世”就不用说了。说这篇“小说反映的现实,在封建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是很有道理的。[文章脉络]根据其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用生动的语言将故事情节完整的描述出来。明确:全文9段,前面8段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最后一段是作者评论,属作品的附带部分。可以把按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四个部分划分和紧扣“促织”这条线索划分结合起来,分段如下:序幕(起因):第1段朝廷征促织,“征虫”开端:第2段成名被摊派交纳促织,“困虫”发展:第3~4段成妻卜促织、成名按图索促织,“卜虫”高潮:第5~7段成子毙促织、化促织、斗促织,“失虫”、“失子”、“化虫”“斗虫”结局:第8段成名献促织,“献虫”尾声:第9段作者评促织,“评虫”2.以“虫”为核心对每段内容进行简单概括。全文以“促织”这一小虫为线索,请围绕线索给每段加一个标题。3、第7自然段中,少年共有三笑,找出三次“笑”的原因,并分析“三笑”描写的作用。4.文章始终围绕“促织”一条主线,成名一家忽悲忽喜,喜而转悲,悲而复喜。围绕这条主线情节具体有几次波折?体会这样安排有何妙处?5、本文的情节的确曲折跌宕、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但同学们仔细想想这样的情节符合生活真实吗?把这些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的情节找出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些情节?6、文中小说主人公成名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变化?7、“异史氏曰”的一段文字是蒲松龄对故事的评论,这是笔记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自己观点。这段评论的主要观点有几层?请分析概括。思考题:《促织》是一个悲剧吗?从何得知?学习提示:可以任选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变化、语言技巧等中的一个维度,在课文中找相关的文本进行具体分析。组别维度观点分析1.2.……思考题:《促织》是一个悲剧吗?从何得知?“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成名之子是怎么死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投井自杀。为什么会投井自杀?因好奇弄死了蟋蟀怕父亲责骂。为什么一只蟋蟀那么重要?因为这只蟋蟀是他们家的救命稻草。为什么蟋蟀成了成名家的救命稻草?因为成名拿蟋蟀抵科税。为什么蟋蟀可以抵科税?因为里胥觉得有利可图。为什么蟋蟀可以带来利益?因为蟋蟀并非陕西的特产“物以稀为贵”。为什么非陕西的特产这么贵重?因为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为什么可以拿蟋蟀讨好上头?因为宫中尚促织之戏。在倒退因果的过程中,我们终于找到了成名之子的死因。学生也理解了为什么开篇写道“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的深层用意。迂讷如成名者,他是不会把儿子之死怪罪到“宫中”的皇上的,“宫中”的皇上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喜好会导致像成名一家这样的悲剧。宫中的喜好成为百姓的悲剧宫中的喜好怎么就成为了百姓的悲剧呢?如果割裂去看的话,还真有点风牛马不相及。但细读文本,我们才发现,这层层传递的链条竟然是“有华阴令欲媚上官”的“媚”字。“媚”字可以链接起从里胥一直到皇上之间的关系链,一切丑陋、卑劣的东西都在这条“媚”字上滋生繁衍。“媚”的本质是权力“媚”并非凭空产生的,它是权力的魅影,“有华阴令欲媚上官”是为了权力,上官欲媚更上一级的官员也是为了权力,以至于最后媚到了皇上,这是权力的巅峰,因此作为权力的巅峰的皇上有任何的喜好,就会一层一层传递下去,最底层就是百姓,成名的悲剧就在所难免了。所以说,“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汉代民歌),所以说“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用时下最时髦的话说“蝴蝶效应”。概括作品主旨《促织》知识点梳理01一、文学文化常识及素材积累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名句1.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2.一人飞升,仙及鸡犬。3.泪中为写相思字,写到相思泪转多。4.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5.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6.始知千里之物,狐能摄政,而不敢终留也。7.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8.宴笑友朋多,患难知交寡。9.欲读天下之奇书,须明天下之大道。2.古代科举考试童试(童生)→院试(秀才)→乡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进士)状元>榜眼>探花3.素材积累素材积累1:在封建社会,宫中所需必然要取自民间。明朝王世贞《国朝丛记》曾记载宫中“采取促织”之事:“宣德九年七月,敕苏州府况钟:比者内官安儿、吉祥采取促织,今他所进数少,又细小不堪,已敕他末后自运,要一千个。敕至,你可协同他干办,不要误了,故敕。”这道“御敕”正是封建统治阶级向民间强征促织的罪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宫中不仅专派内官四处“采取”,而且敕令地方官员“协同他干办”。朝廷的这种敕令为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蒲松龄的小说《促织》中也是有体现的。一只小小的蟋蟀,却能主宰着一家人的生死离别,主宰着一家人的前途命运,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以小见大,这便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压榨底层人民的铁证。由《促织》还可以联想到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它们有反映黑暗现实、民被压迫的共同点。适用主题:“封建制度的黑暗”“爱惜民力”“以民为本”。素材积累2: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40岁时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此后屡有增补。《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拓展:蒲松龄的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适用主题:坚持毅力奋斗拼搏02二、通假字1.昂其直:通“值”,价值。2.手裁举:通“才”,刚刚。3.两股间脓血流离:“离”通"漓",淋漓。4.翼日进宰:通“翌”,第二天。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再。6.而高其直:通“值”。7.牛羊蹄躈各千计:通“噭”。8.而翁归:通“尔”,你的。9.如被冰雪:通“披”,覆盖。03三、一词多义1.进(1)以一头进:进献。(2)径进以啄:前进。2.逼(1)鸡健进,逐逼之:逼近。(2)与村东大佛阁逼似:极。3.故(1)此物故非西产:本来。(2)故天子一跬步:所以。4.然(1)然睹促织:然而。(2)俨然类画:……的样子。(3)成然之:以……为然,认为……是对的。5.笼(1)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2)笼归:用笼子装。6.责(1)因责常供:要求,责令。(2)令以责之里正:索要,索取。(3)每责一头:索要,索取。(4)以塞官责:责任,差使。(5)受扑责时:责罚。7.靡(1)靡计不施:无,没有。(2)虫尽靡:倒下。8.顾(1)成顾蟋蟀笼:回头看。(2)徘徊四顾:看,环视。(3)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只是,但是。9.发(1)窃发盆:打开。(2)探石发穴:掏。(3)无毫发爽:古长度单位,十毫为发,极言少。10.售(1)久不售:考试中第,考取。(2)亦无售者:买。11.岁(1)岁征民间:每年。(2)成有子九岁:年龄。(3)不终岁:年。12.令(1)令以责之里正:县令。(2)急解令休止:使,让。13.上(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上级。(2)上于盆而养之:放置。(3)上大嘉悦:皇上。14.益(1)死何裨益:好处。(2)成益愕:更加。15.掷(1)帘内掷一纸出:抛,扔。(2)虫跃掷径出:腾跃。16.异(1)宰以卓异闻:与众不同。(2)成述其异:奇特本领。17.过(1)裘马过世家:超过。(2)未必不过此已忘:用过。18.强(1)乃强起扶杖:勉强。(2)少年固强之:迫使。19.中(1)又劣弱不中于款:符合,适应。(2)中绘殿阁:当中。20.信(1)宰不信:相信。(2)信夫:确实。21.尚(1)宫中尚促织崇:尚,爱好。(2)虫宛然尚在:还,仍然。04四、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状语(1)岁征民间:每年。(2)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3)早出暮归:在早上、在晚上。(4)取儿藁葬:用草席(裹)。(5)日与子弟角:每天。(6)力叮不释:用力。(7)民日贴妇卖儿:每天。(8)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这时。2.名词活用作动词(1)试使斗而才:有才能。(2)旬余,杖至百:用杖打。(3)上于盆而养之:装、放置。(4)儿涕而去:流着泪。(5)自名“蟹壳青”:命名。(6)细疏其能:陈述。(7)故天子一跬步:走半步、一步。(8)裘马过世家焉:穿着皮衣,骑着马。(9)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受穷,变富。(10)仙及鸡犬:成仙。(11)诏赐抚臣名马衣缎:皇帝传达命令。(12)大喜,笼归:用笼子装。3.使动用法(1)昂其直:使……高,抬高。(2)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竭尽。(3)而高其直:使……高,抬高。(4)不如拼搏一笑:使……拼搏。4.意动用法(1)成然之:认为……是对的。(2)成以其小,劣之:认为……劣/差。(3)益奇之:认为……奇特。5.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薄产累尽:赔尽。(2)近抚之:靠近。(3)有华阴令欲媚上官:献媚,巴结。6.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蟹白栗黄:白肉;黄粉。(2)成述其异:奇特的本领。7.动词作状语啼告母:哭着。8.同义复词(同义连用)(1)里胥猾黠:狡猾。(2)死何裨益:益处。(3)填塞门户:充满,门口。(4)唇吻翕辟:嘴唇。(5)急逐趁之:追赶。(6)虫跃掷径出:跳跃。(7)不复聊赖:依赖、寄托。(8)自增惭怍:惭愧。(9)急解令休止/更无休止:停止。(10)僵卧长愁:向后倒下,躺。(11)百计营谋不得脱:谋求。05五、古今异义1.游侠儿。
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今义:行侠仗义的人。2.少年。
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3.久不售。
古义:考取。今义:卖。4.无出右者。
古义:在上,古代以右为尊。今义:右,与左相对。5.户口。
古义:老百姓。今义:户籍。6.童子。
古义: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今义:是指未成年的人。旧时把十四岁以下的男性称做童子。7.涕。
古义:眼泪鼻涕。今义:鼻涕。06六、文言句式1.岁征(之于)民间:省略介词于的介后:岁于民间征。2.此物故非西产:判断句。3.试使(之)斗而才,因责(之)常供。令以(之)责之(于)里正:省略句。4.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5.百计营谋不能脱(之):省略句。6.杖至百:被动句。7.问者爇香于鼎:介后,于鼎爇香。8.成妻纳钱(于)案上:省略句。9.焚拜如前人:介后:如前人焚拜。10.非字而画:并列复句。11.归以(之)示成:省略句。12.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耶?:莫非……吗?13.绝无踪响:主谓倒装句。14.见有虫伏(于)棘根。遽扑之,入(于)石穴中。:省略句、介后:以尖草掭之。15.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状语后置,于盆上。16.既而得其尸于井:介后:于井得其尸。17.喜置榻上:状语后置,省略介词“于”,于榻上喜置。18.覆之以掌:介后:以掌覆之。19.见虫伏壁上:省略介词于的介后:见虫于壁上伏。20.村中少年好事者:定语后置。21.因合纳(之于)斗盆:省略句。22.急解(之)令(之)休止(省):省略句。23.掇置(之于)笼中:省略句。24.翼日进(之于)宰:省略句。25.(其妻)折藏之,归以(之)示成:省略句。26.假此科敛(于)丁口:省略句。七、重要词语和难句翻译宫中尚促织之戏(尚:崇尚)因责常供(责:责令)昂其直,居为奇货(居:囤积,储存)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售:卖出,这里指考取秀才)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会:恰逢)冀有万一之得(冀:希望)成然之(然:认为正确)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发:打开。靡:没有。迄:最终。济:成功)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即:即使。款:规格)宰严限追比(追比:旧时地方官吏严逼人民,限期交税、交差、逾期受杖责,叫“追比”)成妻具资诣问(具:准备。诣:到,前往)帘外设香几(几:小桌子)各各竦立以听(以:连词,表修饰,可翻译为“……地”)无毫发爽(爽:差错)青麻头伏焉(焉:兼词,于是,在这里)摺藏之,归以示成(以:连词,表顺承,翻译为“然后”)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穷:穷尽。绝:绝对,全然)成益愕,急逐趁之(趁:追逐)蹑迹披求(蹑:追随。披:拨开,如“披荆斩棘”)遽扑之,入石穴中(遽jù:急忙)审视,巨身修尾(审:仔细,详细)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不啻chì:不如,比不上)斯须就毙(斯须:一会儿)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而:同“尔”,你的。瓮:父亲)闻妻言,如被冰雪(被:覆盖)既而得其尸于井(既而:后来,一会儿)抢呼欲绝(抢qiāng:碰撞)夫妻向隅,茅舍无烟(向隅yú:面对着墙角哭泣)相对默然,不复聊赖(聊赖:精神上失去依赖、寄托。聊:依赖)夫妻心稍慰(稍:稍微)一鸣辄跃去(辄:就)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谛:细察)径造庐访成(造:到)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但)俄见小虫跃起(俄:一会儿)一鸡瞥来,径进以啄(瞥:突然)临视,则虫集冠上(集:止)翼日进宰(翼:同“翌”,翼日,第二天)试与他虫斗,虫尽靡(靡:倒下,失败)无何,宰以卓异闻(以:凭借)俾入邑庠(俾bǐ:使)抚军亦厚赉成(赉lài:赏赐)裘马过世家焉(焉:句末语气词)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以:因为)信夫(信:确实。夫:句末表语气,啊)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这画)岂不是向我暗示捕捉蟋蟀的地方吗?2、成以其小,劣之。译:成名因为它太小,认为不好。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译:(成名)一出门,所穿的皮衣和驾车的马超过了世代做官的人家啊。4、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译:只有这个成家的人,因为胥吏侵耗而贫穷,又因献上蟋蟀而富有,他穿皮衣,骑骏马,意气扬扬。附:《促织》及文言文中表时间的词语岁征民间(岁:每年)不终岁,薄产累尽(终岁:整年)会征促织(会:恰逢)靡计不施,迄无济(迄:最终)旬余,杖至百(旬余:十多天)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时:这时)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少间:一会)食顷,帘动,片纸抛落(食顷:一顿饭工夫)一癞头蟆猝然跃去(猝然:突然)遽扑之,入石穴中(遽:急忙,立即)以筒水灌之,始出(始:才)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斯须:片刻,一会)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未几:一会,没过多久)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既而:不久,一会)自昏达曙,目不交睫(昏:晚上。曙:天亮)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东曦既驾:太阳已经升起)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裁:才,刚刚)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俄:一会)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方:正在)虫已在爪下矣(已:已经)旋见鸡伸颈摆扑(旋:随即,不久)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翼日:同“翌日”,第二天)既入宫中(既:……以后,已经)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每:每当)无何,宰以卓异闻(无何:不多时,不久)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岁余:一年多)其他常见表时间的词语寻:不久,“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向:刚刚、过去,“寻向所志”向时:从前,“非及向时之士也”昔(昔者):从前,过去,“昔作女儿时”曩(曩nǎng昔):过去,从前,“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畴昔:从前,“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初:当初,“初,鲁肃闻刘表卒”始:开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尝:曾经,“吾尝终日而思矣”适:刚才,“适得府君书”方:(1)正,“余方心动欲还”。(2)才,刚刚,“如梦方醒”(3)将要,“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余方高驰而不顾”。他日:有一天,“他日,驴一鸣,虎大骇”旦日:明天,“旦日饷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明日:第二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俄顷:一会儿,“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少顷:一会,“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须臾:一会,片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亟:(1)qì屡次,“亟请于武公”。(2)jí急切,“亟待解决”立:立即,“立诛杀曹无伤”已而:不久,后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良久:很久,“感我此言良久立”甫:刚刚,“瑞抚吴甫半岁”且:将要,“若属皆且为所虏”几:将近,“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行:将要,“感吾生之行休”卒:最终,“卒相与欢”竟:最终,“有志者事竟成”每:常常,“妪每谓余曰”有间:一会,片刻,“立有间”“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卒然:同“猝然”,突然,“卒然边境有数十万之众,天下将何以馈之矣?”倏忽(shūhū):忽然,一转眼,“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俶尔(chùěr):忽然,“佁然不动,俶尔远逝”聊:姑且,暂且,“聊乘化以归尽”朔:(1)每月初一,“朔日”。(2)早晨,“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晦:农历每月末,“戊申晦,五鼓”。(2)夜晚,“朝菌不知晦朔”望:农历每月十五,“望日前后”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岁暮:(1)年末,“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2)晚年,“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期年:一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期:满,又如“期月”等夙:(1)很早,“而刘夙婴疾病”。(2)早晨,“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侵晨:早晨,“李纨侵晨先起,看着老婆子丫头们扫那些落叶”夜分:半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夜阑:夜深,“夜阑卧听风吹雨”素:向来,“吴广素爱人”雅:向来,素来,“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兹:现在,“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尔来:从那时以来,“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赏析心理描写细读课文第六段从文中找出能体现成名心理变化的词依次填入横线上,并体会心理描写的妙处和作用(每条横线只填一个字)。成名听说儿子误毙促织则
怒
,得子尸于井则转而为
悲
,见子气息惙然则转而为
喜
,但顾蟋蟀笼虚则又转而为
愁
。忽闻门外虫鸣则既
惊
且
喜
,然见促织短小则认为它
劣
;视之,意似良,又转而为
喜
。将献公堂,不知能否合官老爷意,心中又
恐
。可见,一只小小蟋蟀竟然
牵
动
着主人公的心,
主
宰
着主人公的命运,这
细
致
入
微
、
曲
折
变
化
的心理描写与行动描写融于一炉,有力揭示了皇帝
荒
淫
,官
贪
吏
虐
,致使老百姓
家
破
人
亡
的罪恶现实。小结:由此可见,“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封建王朝统治下的黎明百姓的悲惨命运的确让我们同情啊!(2)深入探讨思想内容:文中写“问卜得佳虫”(3,4节)与“魂化促织”(6—8节)皆属幻想。作者借神鬼之力完成构思,推动情节发展,这样写,会不会削弱故事的批判力量?(3)本文的结局是喜的,但本文是喜剧吗?(4)故事为什么要把背景放在明朝?(5)口述“异史氏曰”一段的翻译。“异史氏曰”的一段文字是蒲松龄对故事所作的评论,这也是笔记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段评论的主要观点有几层?分析概括。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6)《促织》写作特色(一)归纳异化之形概括促织与甲虫的形象特点变形之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个时空里,都出现了同样的“变形”超现实荒诞现象。我们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将二者从“化虫”的命运中挽救过来呢?接下来给各位特工两分钟的时间,在课文中找找二者化虫的原因,构思一下自己的救援计划。注意咱们的方法一定要尊重文本,不能违背人物本身的性格特征,同时注意可行性。预设:1.《促织》成名之子:恐惧、愧疚、补过、孝顺家庭角度:家庭:父亲落榜秀才、为人迂讷,家无薄产。家里急需一只蟋蟀救命。父: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骂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社会角度:天子偶用一物(官中尚促织之戏),奉行者即为定例;官贪吏虐(有华阴令欲媚上官);民风不正(游侠儿昂其直,居为奇货)2.《变形记》社会角度:工作艰辛、备受压榨、人情淡漠利益关系家庭角度:负债、养家责任、家人冷漠个人角度:苦闷、压抑、逃避小结:总结两次计划失败的原因,可以发现,无论是成名之子还是格里高尔,他们都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和自身的多重压力而退无可退。这是一个人能变成虫的神奇世界,准确来说,更是人不得不变成虫的黑暗世界。而由人变成非人的存在,这种现象就叫做异化。在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失去自我,失去价值、尊严、地位,乃至躯体,成为非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深入探讨了异化理论,异化,是指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包含经济异化、政治异化、社会关系异化、精神异化等四个方面。卡夫卡这样描述被异化的感觉,不断运动的生活纽带,把我们拖向某个地方,至于拖向哪里,我们自己是不得而知的。我们就像物品、物件而不像活人。(二)探究异化活动一:探究异化之因两篇文章都是通过“异化”这一看似荒诞的情节来表达对于时代的控诉和批判。《促织》表达的是对腐败的官场、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批判;《变形记》表现人与命运的抗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活动二:着眼变形,感受虚构
(三)虫影之下——探究异化之义蒲松龄和卡夫卡,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所处的国度不同,但都以艺术家独特的眼光,看到了扭曲社会下小人物生存的困境,感受到了人性在异己力量面前的脆弱。都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冷漠,表现出两位作者对人在面对黑暗社会时的无能为力的一种共同的思考。1.这样的异化现象其实并不少见,大家回忆一下,找找其他作品中的异化例子。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蜷缩成了“套中人”。《狂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儿
- 2024年出售主焦煤矿山合同范本
- 2024年出售梁场回迁房协议书模板
- 2024年代驾车折叠车租车协议书模板
- 2024年便利店并购协议书模板模板
- 不良坐姿康复治疗方案
- 围绝经期饮食护理
- 创意美术培训汇报展示课
- 儿童脑出血的治疗方案
- 【数学】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章末检测卷-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GB/T 29711-202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焊缝内部不连续的特征
- 世界各国国家代号、区号、时差
- JGT388-2012 风机过滤器机组
- 花木兰短剧剧本英文版
- 班主任技能大赛一等奖治班策略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函数的单调性》课件
- 积极应对媒体正确舆情引导培训讲义课件
-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PEP)课件【全册】
- 运维开发人员KPI绩效考核方案
- 起重机日常维护保养方案
- 民法典讲座-继承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