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数学的认识说课稿一班级数学的熟悉说课稿1
教材分析
《熟悉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班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同学对整时的熟悉,是同学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同学分析
时间的学问对同学来说并不生疏,大部分同学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学问。一般来说,他们的活动都要根据肯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设计思路
本课从导入到实践活动,同学都是在以特别熟识的“我的一天”来设计的。注意了同学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了有效教学的理论。进行这一学问的教学,体现以生活为依托,以实践为第一。在教学中,同学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他们在玩中发觉数学问题,找寻数学学问,同学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进展,共性得到尽情的张扬,使40分钟的课堂变的有效果、有效率、有效应。
同学的学法:
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要结合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学习,让同学通过观看、操作、体验才能把这一抽象的概念详细化、形象化,使其主动把握时间的基础学问,通过师生互动同学也参加了有效学习的过程。
我的设计理念:
一、感受数同学活化的魅力。
由于时间在生活当中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同学对此也有肯定程度的感知,所以我从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入手引入正题,再让同学依据自己已有的生活学问和阅历去熟悉钟表,通过争论、沟通的方法由生活阅历上升到学问体系。
二、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我让同学应用这节课学到的学问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支配表,激发同学练习的爱好,促使同学把已获得的学问、力量应用于生活中,加深对学问的理解、把握。在实践探究中,同学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进行争论。在争论过程中,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课堂成了同学展现自己共性的舞台。
三、感受数学中的情感。
数学并不是枯燥的,它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生活,这也是在有效教学中“全人”进展的特征体现。在本课中我通过让同学了解自己妈妈的作息时间,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对同学来说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也是对同学进行了一次感恩教育。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
2.经受操作、争论、沟通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育同学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力量和合作精神,进展数感。
3.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地支配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具、学具:教学课件、钟表和钟表模型
教学流程
本课我主要由五个教学环节来完成
一、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示人们争朝夕。(创设情景,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
(2)依据出主题图设题提问。
提问:你能说出你自己的作息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呢?(看挂钟或电子表。)
2.揭题:今日我们就来“熟悉钟表”。(板书课题:熟悉钟表)
二、探究新知。
1.熟悉钟面、电子表面。
(1)观看钟面和电子表面:同学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观看的对象,可以观看钟面,也可以观看电子表面,相互争论、沟通看法,老师参加共同讨论。
(2)同学沟通、反馈(得出以下几种答案)。
钟面:①有1~12个数字(点击闪耀)。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身体又细又长的叫分针;身体又粗又短的叫时针。)
电子表:①由数字表示时间。②中间有2个点会闪耀。
(开放式的课堂,调动同学主动参加的力量。同学自主、有效的猎取学问,同学把握学问也就更加扎实。)
2.熟悉整时。
(1)课件依次消失“我的一天的生活”。
观看画面,说一说我接下来的一天是怎样支配的?
同学依据已有的生活阅历进行观看、沟通。
同学相互评价,老师引导同学体验:描述任何事物时都要根据肯定的挨次。(同学的评价客观、真实。培育同学的自主评价力量。)
(2)熟悉钟面上整时刻。
①观看钟面,你有什么发觉?同学充分沟通
③引导同学小结:我们在看钟面时不仅要看时针,
还要看分针,假如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反馈练习。出示模型钟:说说这是几时?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此环节引导同学思索、观看、探究中发觉学问。)
(3)熟悉电子表的整时刻。
1、同学依据已有的生活阅历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可以自行完成,也可以小组争论完成。
2、老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熟悉电子表上的时刻的?
3、引导同学小结:在电子表上,假如点的后面是2个0,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
4、反馈练习。
出示模型钟:这个时刻用电子表的方式来表示,该怎样写呢?
(强调:电子表表示的整时刻时,点的后面是2个0。)
5、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整时刻。一种是文字表示,一种是电子表的形式。(小结加深同学对时间两种表现形式的理解)
三、学问延长。
1、引导同学思索:为什么我起床的时间是6时,看动画片的时间也是6时呢?(得出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初步感知时针每天转2圈。)
2.练习十六第3题。
(1)提问:①钟面上现在是几时?
②再过1小时是几时呢?
(2)反馈(老师演示课件):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格。(4时)
(3)同学独立熟悉其余钟面时间。
3.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支配表。
(这个实践活动体现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的关注进展和关注应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
四、情感体验。
你能说出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吗?她的作息时间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这样呢?(体现有效教学的特征,关注“全人”进展。)
五、小结。
师:学习了这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道理?盼望通过这节课大家不仅能熟悉钟表,还要懂得珍惜时间,和时间一起赛跑!应用较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渗透有效教学的内涵,节时高效。相机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课后总结
作为一名青年老师,作为一名刚刚踏上数学教学之路的我来说,整堂课的设计和实施免不了会有很多不足。盼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够给我批判指正,我虚心接受,并将努力改善。感谢大家!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一班级数学的熟悉说课稿2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熟悉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班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让一班级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已把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熟悉人民币。一方面使同学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学问和懂得如何使用钱,提高社会实践力量;另一方面加深同学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初步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熟悉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和社会实践力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换钱嬉戏、购物购票活动,让同学经受熟悉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动能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育同学爱惜人民币,勤俭节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难点:能正确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法、学法:
由于本节课是《熟悉人民币》的起始课,同学对人民币只有初步的熟悉,因此,我引入新的教学理念让同学经受“做数学”的过程。采纳同学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先通过换钱嬉戏和购物购票活动,使同学初步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它的.商品功能;再让同学在“动”中学,在“动”中思。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扣学问点,设计各种活动,力求达到让每一个同学想学、会学、学会、会用。
五、教具、学具:
突出同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我预备使用真币或挂图演示,每个同学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同学爱听故事这一特征,我一开头就以故事引入。
口述1:从前,有个爱问问题的孩子。一天,他又拉着爷爷问问题了:“爷爷,爷爷,我们国家究竟有多少钱呀?”爷爷想了想,笑着说:“我们国家有188元8角8分钱”。
这样,我利用故事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把身心预备和学问预备真正合二为一,很自然地引出了新课。
挂图2:出示购物、购票、乘车、存钱图。
我又让同学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人民币,让他们初步感受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和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我再通过调查班级中哪些小伴侣有存钱的习惯,教育同学要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省的良好品质。
(二)、动手操作,熟悉人民币。
挂图出示3:我国发行的第5套全部面值的人民币
我利用课件出示了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品种,让同学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挂图出示4:
说一说:介绍自己钱袋里的人民币
分一分:同学尝试将人民币分类
辨一辨:说说两种50元、100元的人民币有何异同?
认一认:同单位的人民币各有几种?
同学活动由我的任务而始,同学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初步熟悉了人民币,在分类活动和简洁的计算中感知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我又通过区分人民币的异同,培育了同学的观看力量和语言概括力量。
(三)、提炼学问,综合运用
在此教学环节中,我首先设计了换钱嬉戏。
出示5:1张2角可以换______张1角;
1张5角可以换______张1角;
先让同学明白:以角为单位的3种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及它们的面值。
连续做换钱嬉戏,我出示1个1元纸币,问“你应拿几个1角纸币才能换取老师手中的1元纸币”?让同学小组合作,在自己桌上先摆出1个1元硬币(或纸币),然后再摆出与1元等价的10个1角硬币(或纸币)。最终,我让同学归纳总结出元和角之间的关系:1元=10角。
出示6:1张1元可以换______张1角。
1元=10角
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购物活动。
挂图出示7:橡皮(1角)练习本(5角),铅笔(2角)
1、1元钱能买______块橡皮。
2、1元钱能买______支铅笔。
3、1元钱还能买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在购物嬉戏中,让同学进一步把握了1元=10角的关系,同时,通过对价格的了解,感受了1元的币值。
(四)、拓展延长,深化理解。
挂图出示8:游乐园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游乐园购票”活动,同学依据手中的备用钱,自主选择游乐项目,这样,我把单调的课堂练习变得生动好玩。在熟识的生活环境中巩固熟悉了人民币,在思索中感受了人民币的价值,在开心的教学氛围中获得了数学学问,各方面的力量得到了全面进展。
评价分析:
评价要关注同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同学学习的过程。本节课中,我把评价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评价方式多样化,在同学换钱嬉戏中,以同学自评为主;在购物购票活动中,以同学互评为主;同学汇报结论时,以师评为主,利用进展性评语。
一班级数学的熟悉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第五单元《熟悉人民币》的第一课时。这是在同学已有生活阅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留意结合同学生活阅历,主题图供应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现了全套人民币,使同学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a.同学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阅历,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楚、系统的熟悉;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学问重点的高度。有购买阅历,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敏捷。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受,但指向、方法不明确。
c.有较强的观看爱好,但是观看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同学进展水平差距较大。
d.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沟通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三、设计理念
a.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学问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育同学的数学爱好,使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制造性。
b.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c.“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进展行动讨论理念。
四、说教法:
1.从生活动身,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课一开头我就通过主题图让同学回忆自己的购物经受,关注同学的生活体验和购物阅历,将数学融入现实生活当中,使同学感到数学是亲切的,是现实的,是触手可及的,从而引发同学的学习爱好,激发同学学习的欲望。
b.在理解元、角、分关系的过程中,我创设了购物情境,让同学帮我取出1元钱,通过沟通各种不同的取法,使同学明白1元=10角。
c.换钱嬉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同学基本把握元和角之间简洁的换算。
d.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于是我设计了“小小超市”购物活动: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同学在简洁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使同学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人人参加,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a.在熟悉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加认知,让同学感受这部分学问的重要性。
b.在换钱嬉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此时同学的课堂小仆人地位得到张扬,而老师成为了同学的合、指导者。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同学的品德教育。
a.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同学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伴侣,献爱心等。
b.在熟悉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同学要爱惜它,不要损坏它。
c.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洁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省的好习惯。
五、说教学流程
依据新课标理念和“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进展行动讨论理念,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分层教学法,详细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层:认一认,感知人民币的种类繁多
其次层:分一分,熟悉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第三层:拿一拿,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四层:换一换,体验人民币之家按的内在联系
第五层:买一卖,感受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第六层:说一说,提高熟悉
一班级数学的熟悉说课稿4
《熟悉人民币(一)》这一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其次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我依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并充分考虑同学原有的基础,制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
1.同学在观看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熟悉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参与教室里的模拟购物活动,初步熟悉商品的价钱,学会简洁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育同学思维的敏捷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爱好。
4.使同学受到爱惜人民币、勤俭节省等教育。为达成这4个目标,我充分利用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以购物为主线,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来组织教学活动。
一、情境导入
通过播放学校在20xx年9月28日举办的第三届红领巾跳蚤市场活动的录像片段,唤起同学已有的学问和阅历,使同学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又由于这些一班级同学在去年的红领巾跳蚤市场活动中,没有直接参加活动,只当过观众。所以在这里借此机会激发同学想不想在今年的跳蚤市场活动中露一手呢?从而引出课题:熟悉人民币
二、熟悉人民币
同学在生活中常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因此我首先让同学沟通: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依据同学的回答,老师有序地进行板书:1分、2分、5分
1角、2角、5角
1元、2元、5元
10元、20元、50元
100元
老师有序的板书为下面同学按挨次同桌介绍人民币供应了必要的支持和关心。这里老师指出本节课先熟悉1元以内的人民币,让同学明确学习的内容。
接下来支配同桌互动合作学习和大组沟通活动:同学根据肯定的挨次正确地向同桌介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然后沟通:在刚才的介绍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发觉?有没有需要提示别人留意的地方?通过这两个问题,我借同学的嘴巴讲出有关辨认各面值人民币的方法。事实证明,同学的发觉、同学的阅历是那么丰富,他们发觉1元、1角的人民币有纸币还有硬币,硬币有新旧两种,图案不同;5角的人民币有纸币还有硬币,硬币是金色的,最简单区分;2角的人民币只有纸币,没有硬币。他们认为在辨认人民币的时候要能熟悉大写的1、2、5,认为在辨认人民币时,可以看颜色、图案、大小、数字,但最主要的是要看数字后面的单位。
三、模拟购物
在这一个环节中,我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习活动,创设多个情境,有易到难地培育同学购物的力量。
一班级数学的熟悉说课稿5
教学目标:
1、学问技能目标:通过实物和模型初步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能对简洁的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2、情感性目标:创设师生互动情境,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培育同学观看、想象和语言表达的力量。
3、过程性目标:通过观看、操作等活动,使同学经受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过程,培育主动探究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现实空间的熟悉,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起着重要作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低班级同学参加教学,很少是由于熟悉上的需要,教学活动能否激发爱好,使同学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为此,我充分利用一班级同学奇怪 、好动的心理特征。由儿童喜闻乐见的“机器人”引入,抓住童心,让同学通过熟悉机器人的头、身体,胳膊和脚,意识到物体的还有外形的不同,创设了民主、公平的氛围,激发了学习爱好,使同学乐观主动的投入到《熟悉物体》这一新知的学习过程中。
二、合作分类,熟悉物体。
让同学在活动中学数学,重视同学学习数学的过程,让同学亲身体验数学学问的形成和进展,这是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中一开头我让同学仔细观看桌面的物体,和小组同学合作,把带来的学具进行分类,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并组织沟通,这其中同时也是对各种不同外形的'物体的一次熟悉。
同学是学习的仆人,老师要重视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让同学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亲身经受数学学问的生成、进展和变化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通过同学自己的一个分类实例,老师有意提取同学最宠爱物体——球,老师和同学一起合作,通过看、摸、比、想、滚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熟悉球,引导同学学会学习的方法,建立球的表象,构建新知。再让同学选择自己喜爱熟悉的物体进行操作,和小组的同学进行沟通,与相像物体的对比,看、摸、滚等系列活动物体外形的表象,构建新知。这样,让同学在“玩中学,学中想”,将“玩”中感受到的体验“数学化”,使老师“教”的内容变成了同学“学”的活动,“教数学”也变成了同学“制造性”地“学数学”,把“静止呆板”的数学变成“活动的”。同时同学自己也体验了数学学问形成的过程性。
三、嬉戏巩固、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当为生活服务。”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的。在同学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有初步熟悉的基础上,我开放课堂时空,让同学从生活实际中找出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圆柱体和球,使同学充分感受到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一班级数学的熟悉说课稿6
试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班级下册第四单元《好玩的图形》第一课时。
一、教材简析
《熟悉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好玩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熟悉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同学初步熟悉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学问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意让同学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1、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通过观看、操作等活动,初步熟悉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力量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学问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同学对数学学习的爱好。
2、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3、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4、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二.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意让同学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同学的进展为本,强调对同学空间观念的培育,融观看、操作、沟通、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意让同学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美丽的城堡)
我们的好伴侣调皮带我们来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外形的图形,请小伴侣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浩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同学尝试说说熟悉的图形名字。
揭示课题:今日,我们就要一起来熟悉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熟悉图形)
(结合同学已有的学问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动身,再让同学熟悉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同学对平面图形的感性熟悉。)
(二)操作沟通,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看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沟通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同学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通过“摸”的活动,让同学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3)引导发觉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别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观看发觉,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老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方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究性,同时具有操作性。)
(2)小组合作完成
(3)汇报、沟通不同的方法
引导同学想出多种方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赐予赞扬。
(充分给同学“说”的机会,让同学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育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规律性。)
(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同学乐观参加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关心同学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同学学习的自主性和制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同学进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3、小结
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我们还发觉,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4、嬉戏:我说你想
试试你把握的本事。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通过让同学闭眼想象所学
的图形,培育空间想象力,有效地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
(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关心同学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同学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老师先引导同学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图形,可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觉告知大家。)
师: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公路上看看吧!
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外形?
(课件演示: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平安教育)
(将数学课上熟悉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熟悉。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同学对生活的观看,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激发同学对数学学习的爱好。)
3、找伴侣(进一步体验“面”由“体”得。)
4、数一数数一数每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5、拼一拼
今日这节课小伴侣学得很好,胡老师要嘉奖给每个小组一份礼物。请打开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出你最喜爱的东西。
(1)小组合作评课稿连接:pkg/
(2)沟通展现。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拓展同学的思维,进展同学的动手操作力量和创新力量,满意同学的制造欲,培育同学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现,让同学学会自我观赏和相互观赏,培育同学的自信念。)
6、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好玩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熟悉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一班级数学的熟悉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熟悉图形(一)》这是一班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的学问,这节课是同学接触的第一个有关图形的学问。主要是熟悉立体图形,能够区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2.说教学目标
(1)使同学能够熟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能够辨认这几种图形,精确 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同学形成肯定的观看力量和操作力量。
(4)让同学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学问的形成过程,感受学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意让同学体验“从生活实际到立体图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同学的进展为本,强调对同学空间观念的培育,融观看、操作、沟通、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意让同学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针对一班级的同学特点强调同学从生活实际到抽象的过程,通过观看、操作、沟通、合作方法让同学在操作中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
1.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生活中的实际物体组成机器猫,激发同学的爱好。
2.操作沟通,探究新知
让同学玩积木,并要求按外形进行分类(老师总结诱导),熟悉本节课所学的四种立体图形
3.引导体验,合作探究
通过用眼观看,用手摸来体验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4.基本练习
(1)看图形,说名称;
(2)将物体和图形连线。
(3)完成第35页“做一做”,第37页“连一连”。
5.嬉戏活动,进展思维
嬉戏(1):请一个同学在箱子里摸,随便摸到一个物体,先告知同学给大家变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外形,然后拿出来请同学推断。
嬉戏(2):问同学:你们想得到什么外形的东西?谁能实现他的愿望?
6.观看生活,巩固新知。
一是观赏建筑物的图片,找出其中有哪些图形;二是数一数动物建乐园预备了那些图形的材料,每种图形的材料用了多少个。
7.全课总结
8.布置作业
完成37页其次题
一班级数学的熟悉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熟悉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已把握的100以内数的学问熟悉人民币,一方面使同学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学问,提高社会实践力量,另一方面使同学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熟悉,并结合详细操作关心同学把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班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实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作了细心的支配。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联系同学的日常生活,教育同学将这些平常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另外,教材还多处细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同学在买卖商品的活动中熟悉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同学在买卖商品中把握人民币的有关学问,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力量。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民币的系统的整理,使同学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楚的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育同学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力量。
2、归纳出1元=10角、1角=10分,培育同学归纳推理的思维力量。
3、在嬉戏中培育同学应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省用钱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悉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四、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主见让同学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同学创设实践的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注意让同学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实践,自主的学会新知。另外,小组争论有利于全体同学主动性的进展,有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信息沟通,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这节课的教学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舞同学独立尝试,又注意同学间的合作互助,给同学供应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同学合作学习的意识。同学在活动中相互沟通,提高了观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力量。
五、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1、联系生活实际,引出课题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钱?”
同学依据生活阅历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出示一位小伴侣存钱的示意图)提问:“谁能说一说零花钱可以用来做什么?”
在这里渗透德育教育:不乱花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省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指出: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人民币的指示。(板书:熟悉人民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师让同学依据主题图,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举例不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这个回忆过程关心老师了解同学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水平,找准同学的最近进展区,同时让同学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爱好,突出学问的生长点。)
2、熟悉人民币
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用过那些人民币?”
同学自由发言。
引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或者用过的人民币有的是几元的,有的是几角的,还有的是几分的。你们知道吗?”
指出: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板书:元角分)
引导:“同学们已经熟悉了这么多不同的人民币,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熟悉它们的?”
同学发表不同看法。
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熟悉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熟悉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同学活动,相互说熟悉的人民币。
提出问题:“每个小组的同学能把你们课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吗?”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分完后汇报沟通。同学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我们把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
2、我们把纸币分一类,把分币分一类。
3、我们按数值来分。
……
指出:人民币上的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惜人民币,就是喜爱我们宏大的祖国。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老师没有对“怎样熟悉人民币和怎样分类”进行传统的“授予”,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同学相互沟通,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已有阅历的归纳与延长。通过小组合作,相互沟通,让全体同学参加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育同学留意观看、细心观看的良好习惯。)
3、探究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
小组的同学相互争论争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
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沟通:
1、我直接付1张1元的。
2、我付2张5角的。
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
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
……
引导:“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同学归纳,老师板书:1元=10角。
换钱嬉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
1个5分的可以换()个1分的;
1张1角的可以换()个2分的,还可以换()个5分的;
1张2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1张5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1张1元的可以换()张5角的,还可以换()张2角的;
……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在清楚识别人民币,把握元角十进关系、角分十进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力量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嬉戏在师生之间或小组内进行,为每个同学供应探究、沟通的时间和空间。)
4、模拟购物,实践运用
提出任务:“接下来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选出一名超市经理。请‘经理’先介绍一下超市的商品。”
各组推选出“经理”介绍商品。
引导:“请大家拿着自己的钱去购买自己宠爱的物品吧。”
同学自由购物。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敬重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的原则。引导同学进入情镜,在活动中激起同学的爱好,使同学学得生动、轻松、开心,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有价值的数学。)
5、评价及小结
引导: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上得兴奋吗?你认为这节课谁表现得比较好?你应当向他学习什么?谁来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在热闹的购物之后,师生小结,同学由此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多方面进行小结,提升胜利的意义,满意同学胜利欲望。)
总之,让整个学习过程融入同学的生活世界之中,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实现他们之间的有效沟通。那么,同学将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教育财宝,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同学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一班级数学的熟悉说课稿9
一、理解教材
《熟悉物体和图形》是同学学习“空间与图形”学问的开头,主要从外形这一角度来使同学初步熟悉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熟悉和平面图形的初步熟悉。由于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熟悉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意学问与生活的联系;注意在活动中学习学问,通过同学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把握学问。
二、了解同学
儿童对外形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熟悉,为将来学习几何学问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头接触各种外形的物体,关于外形,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阅历,只是这些阅历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洁的几何概念,进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我的同学大多是五六岁,年龄偏小,合作意识和合作力量还特别弱,加上班上人数多(56人),分组活动不简单组织。另外,据我课前调查,学前班虽然也熟悉过这些图形,但许多孩子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
三、拟定目标
依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同学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操作、观看,使同学初步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这是学问与技能方面的目标);2、培育同学动手操作及观看力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这是数学思索方面的目标);3、通过同学活动,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同学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这是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初步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四、学法与教法
依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同学应采纳这样的学法:一、乐观投入到活动中,认真观看,更要多动手操作;二、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三、将学问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教”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老师该做的是:一、预备大量的实物和模型,为同学的观看、操作活动供应材料;二、营造好学习氛围,组织好活动,引导同学乐观参加活动、主动探究;三、适当指导,关心同学提高。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孩子们喜爱看动画片,喜爱蓝猫,我先出示美丽的蓝猫图片,然后说:小伴侣,今日聪慧的蓝猫来和我们一起上数学课,咱们每个组的桌上都有一个袋子,这是蓝猫给大家的礼物,看一看是些什么?蓝猫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外形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看哪个组的'小伴侣放得又快又好。
这里用蓝猫来激发同学的爱好,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引入课题,使同学有一种亲切感,并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二)、小组活动,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小组活动,把外形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然后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模型,让同学认一认,并与相应的实物归为一类。
人教版一班级数学说课稿《熟悉立体图形》:经过上面的活动,同学有了一些感性的阅历,这时老师揭示概念,出示一般模型,关心同学将感性熟悉抽象化。
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让同学动手摸一摸这些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组内沟通。
(2)在班上汇报沟通。
亲自去摸一摸,可以加深同学对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体验,和同学的沟通有利于丰富对这些立体图形的熟悉,在以上过程中还可以培育同学动手力量和合作力量。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图抽象出模型图
老师以一句“蓝猫放映的时间到了”将同学留意力吸引到投影屏幕上来。通过幻灯片,从一个个实物图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一般模型图。
前面的两次小组活动,以实物和模型为讨论对象,同学通过观看、操作,对几种立体图形有了比较多的感性、直观的熟悉,这时引导同学观看实物图,再过渡到模型图,渐渐抽象,为的是促使同学形成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记忆想像。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同学辩认,将这些图贴在黑板上,让同学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同学闭上眼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并用手比划。
(3)两人嬉戏:猜一猜
一人闭上眼,摸一摸别人给出的一种实物,推断它的外形。
这一组活动的目的是关心同学在头脑中建立四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
3、让同学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外形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支配这一环节是引导同学将学问与生活联系起来,培育同学数学思索的意识和力量。
(四)、嬉戏中体验特征
1、推一推
2、搭一搭
3、摸一摸
用嬉戏调动同学参加的乐观性,使同学欢乐地学习,对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有更丰富的体验,并能培育动手力量、合作力量。
一班级数学的熟悉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学校数学一班级下册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熟悉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同学初步熟悉整时、半时的基础上绽开教学的,把握本课学问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预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熟悉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明确时、分的含义,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2)、乐观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通过观看、操作、思索、争论等活动,初步培育同学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胜利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疼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1时=60分,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熟悉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二、学情分析:
“时间”对于一班级同学来说并不生疏,大部分同学在幼儿园或家里多多少少接触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熟悉,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况一班级的同学每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同学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同学对熟悉时间的状况也是各不一样的,有的已经能娴熟地认读整时、半时,甚至几时几分的时刻,有的对钟表还不熟识,应当说绝大部分同学对时间还是缺乏一个整体的认知。因此,我细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同学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把握新知。
三、教法、学法
1、针对一班级同学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嬉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同学留意力,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提高同学参加的乐观性。
2、发挥课件的帮助教学功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同学通过仔细观看、合作探究对学问进行迁移、重组,达到熟悉、理解学问的'目的。
3、动手操作。让同学动手操作,是同学学习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同学产生切身的感受,再而成为自身的学问。本课可让同学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同学轮番操作,共同记时。同学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大家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钟表的声音,我们已经上一班级了,大家是不是按时起床,上学、放学、睡觉呢?我的小侄女和你们一样,也上一班级了,她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出示图片起床7:00;上课8:15;放学3:30;睡觉8:50)让我们瞧一瞧,她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放学、什么时候睡觉的(课件出示挂钟,同学读时间)什么时间你不熟识、不会读?
同学发觉钟面上的时间在上课、睡觉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冲突,同学急于弄清晰是什么时间。这一环节奇妙地从老师侄女的作息支配进行认整时、半时的复习,同时同学发觉有两个时间没学过,同学利用已有阅历进行猜想,在消失不同看法时进行质疑,激起同学想弄懂学问的欲望,心理上产生了剧烈的“我要学”的冲动。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同学比较难理解,因此本堂课就从同学熟识的生活情境动身,选择“老师侄女的一天”作为同学的学习材料,让同学感受到时间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主动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熟悉时间。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熟悉钟面刻度
(1)同学观看学具钟,小组沟通,老师巡察。
(2)汇报、补充,课件演示同学反馈的结果。
(3)争论: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大格刻度上各经过几小格?每个大格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分针走一圈,一共经过了多少分?
(4)课件演示:分针走到刻度1经过了5小格,刻度1表示5分,走到刻度2经过10小格,刻度2表示10分……
(5)同学把结果填在P81的钟面刻度图上,尝试用最快的速度记住每个大格刻度各表示几分。
(6)沟通记忆方法。
熟悉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同学们还没有学过乘法口诀,只能用1小格1小格地数或5小格5小格地加的原始方法,因此我在这环节中采纳逐层疏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让同学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熟悉、新发觉,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
2、认读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
(1)学校究竟什么时候开头上课呢?(8时15分)情愿把你熟悉时间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吧。
(2)指名同学介绍方法,老师进行小结。
(3)(把例1的3个钟面帖在黑板上)指名同学读出时间。
(4)指名同学上黑板两种表示方法写,其它同学进行评价,找出写时间时应留意的问题。
(5)嬉戏:击鼓传花。鼓响花传时间跑,鼓停花停时间停,执花同学读出课件上钟面表示的时
在这一环节中,由同学自己组织语言介绍认读时间的方法,既有利于同学间相互学习、优化各种不同的认读方法,又培育同学的概括力量。在试写时间时,同学参加评价,不仅可以培育同学的推断力量、表达力量,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同伴,还由于评价过程留下的深刻印象,特殊记住了分钟数不到10,就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而击鼓传花的嬉戏则寓练习于玩乐之中,避开了单纯练习的枯燥乏味,更使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三)、熟悉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同学观看沟通。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格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所以“1时=60分”。(板书)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仔细观看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采纳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1大格。能清晰看到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这与动手拨钟,同学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看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言而谕。在同学疑难处赐予关心,并非减弱了同学的动手操作力量,而是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最优的学习效果。
(四)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老师报时间,同学拨学具钟。
2、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另一个同学读时间。
通过动手拨一拨,动口说一说,充分调动了眼、手、脑等感官,培育了同学动手、动脑的好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使同学受到了遵守和疼惜时间的教育。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
2、嬉戏:开火车。课件出示时间,同学读。
在这一环节中,使同学感到数学学问就在身边。师生共同参加的嬉戏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六)、课堂总结,课外延长。
始发站发车时间到达站到达时间
天门7:方正7:40
天门7:30方正8:20
天门8:30方正9:10
哪辆车动身的最早?哪辆车到达方正最晚?
老师要去方正学习,8时准时开头,车站到学校有非常的路程,老师做哪趟车比较合适?
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联系同学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学问的生活内涵。出门坐车同学特别熟识,再一次让同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同时培育了同学的解决生活实际的力量。
整一节课,我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同学,创设轻松开心的学习氛围,组织他们动手操作、合作沟通,鼓舞他们去猜想、概括,使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成为精彩的发觉者、英勇的探究者和欢乐的制造者。
板书熟悉时间
起床上课放学睡觉
7:008:153:308:50
7时8时15分3时半8时50分
1时=60分
一班级数学的熟悉说课稿11
大家好!今日,我执教的内容是青岛版学校数学一班级上册《11-20各数的熟悉》。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11-20各数的熟悉”这部分教材是在同学把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看思索、合作沟通等学习方式关心同学学习新学问,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预备。使本课的新知不断内化到同学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培育同学对数的感知力量。
二、说学情
同学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初步熟悉11-20各数,但是这种熟悉局限于数字到名称的简洁对应。对于数字所包含在进一步、深层次的含义即数的组成,理解不够深刻。这是一个将两位数量化的过程。需要给同学一个直观的感受,再逐步抽象成数字。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依据对教材和同学学习阅历的把握,制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1、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让同学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挨次和大小。
2、初步熟悉计数单位“一”和“十”;熟悉数位十位和个位。
3.经受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育同学的数感以及观看、分析力量。
4、了解数的文化,培育同学喜爱数学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读写以及组成
教学难点:数位的意义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遵循儿童熟悉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借助直观操作,为同学的学习活动架起一座熟悉的桥梁。因此准备预备多媒体课件和学具小棒为同学供应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同学的多种感官参加,使同学的数感得到进展。主要实行观看法和自主探究法进行教学,引导同学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沟通的方式去把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挨次和大小。使整个教学遵循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熟悉规律。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我们班上有个评比台,于是我奇妙借助同学身边的资源,通过“每十个笑脸换一个大拇指”的评价规章,让他们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为后面的“满十进一”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我将以同学的自主探究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递进。
第一层次:用小棒表示11只海鸥。
让同学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觉“一边摆10根,一边摆1根”,这种摆法能够让大家一眼看出是11根小棒,从而引导同学通过操作初步感知“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其次个层次用计数器表示13个小伴侣。
我用计数器直观地展现了“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十位”。再由形象的计数器过度到抽象的数位表。并初步渗透了“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第三个层次依据数位表写数,理解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的含义。
引导同学沟通“11”这里面的两个“1”意思一样吗?
三个层次的环节教学结束后,再次设计巩固性小练习,这种练习准时有效地带领同学把前面零散的学问回顾整理,总之在这个大环节中,我想充分体现同学的主体地位,给同学充分的操作学习时间,让同学在操作中感知,探究中体验,实践中感悟。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既然数字是由于生活的需要产生的,那么我们就应当“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这一环节我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激发同学的爱好,使同学逐步达到对所学学问的敏捷运用,拓展同学的思维。
(1)基础性练习。依据表格和数位表写数
(2)巩固性练习。11-20各数顺着数大家都会了,那么倒过来怎样数呢?
(五)课堂总结,学问延长
学问的延长是学习的连续,这个环节中我盼望通过“数学小故事”的形式,让同学了解“十进制”是怎样产生的,不但吸引了同学是学习爱好,也激发了同学喜爱数学爱上数学的情感。
在最终我又与“导入”呼应设计了“10个笑脸可以换成一个大拇指!那你要想得到2个大拇指,那就是贴多少个笑脸?3个拇指?……10个大拇指要贴多少个笑脸呀?
【设计意图】一方面可以将本节课所学的学问进行拓展、延长,另一方面更是能将同学学习的爱好延长到课后、生活中去。
六、说板书设计
熟悉11-20各数
10个一是1个十
满十进一
我设计的了简洁美观的板书,由于一班级的孩子认字不多,所以板书的字数不宜过多,除了课题以外,我就把“10个一是1个十”这个学问要点板书出来;至于“满十进一”毕竟该不该写呢?我们团队经过反复讨论,认为我们这节课,从开头的“大拇指”——“小棒”——“计数器”的操作中都渗透了“满十进一”,所以我打算板书出来,这为孩子以后学习更多数位的数打下基础。
以上是我对《11-20各数的熟悉》一课的理解和教学设计,不足之处请评委老师多提珍贵看法。
一班级数学的熟悉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一班级数学上册第84-85页的内容及相应的习题。
(二)、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11-20各数的熟悉”这部分教材是在同学把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看思索、合作沟通等学习方式关心同学学习新学问,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预备。本课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是先创设一幅老师带同学过公路的情境图,让同学观看、数一数,图中有些什么?有多少?并且通过这个情境图向同学进行遵守交通规章和留意平安的教育。其次,是让同学通过观看思索、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去学习“11-20各数”的熟悉、组成、数的挨次及大小。第三,通过创设一系列的嬉戏情境,让同学巩固本节课的新学问。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熟悉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知道这些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并把握20以内的挨次、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觉11-20各数。
3、能乐观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并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培育同学合作沟通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学问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数11-20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创设同学熟识的情境图,让同学通过观看、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熟悉11-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同学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沟通的方式去把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挨次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嬉戏情境,让同学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学问。
三、教学过程:
第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伴侣们,请看一看这幅图,你都发觉了什么?
生1:我发觉了1位老师和9个同学一共10个人。
生2:再接着数一共是19人。
生3:我发觉有14棵树、20条斑马线。
……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这幅中告知我们过公路时肯定要留意平安。
(依据低班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同学生活中熟识的情境,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通过情境向同学进行平安教育。)
其次、供应探究机会,经受学习过程
1、操作、数数。
师:大家看看老师有一把铅笔,猜一猜,有几支?
生:[自由猜想]9、15、16、20……
师:小伴侣猜了这么多,那究竟谁猜的对呢?怎么办?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好,我们数数看,。
生:1、2、……10,
师:好的,老师先把这10支捆成1捆,那么再接着数下去。
生:11、12……20。(再把这10支捆成1捆)
师:这里一共是20支,你猜对了吗?(台下一片欢呼声)
师:现在你们能像老师刚才的样子,拿20根小棒,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吗?
(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
师:这些数是我们今日学习的'新学问。(揭示课题)
师:大家观看一下我们的教室,哪些事物是表示“11-20各数”的。
(班上桌子的张数、男女生各有20人……)
2、摆小棒,读数。
(老师直接出示11支铅笔)
师: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
生:[快速且大声地回答]11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生:[大部分同学抢着举手],1捆就是10根,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
师:[拿起1捆小棒]简洁地说,几个十?
生:1个十。
师:[再拿出1根小棒]几个一?
生:1个一。
师:[老师语速放慢]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好,刚才老师讲的这句话,谁还会说?[指名复述这句话]
师:还有好多同学都会说,都想说,那同桌相互说吧?[同桌互说]
师:刚才都是老师摆小棒,现在小伴侣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摆一个十几,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说组成,有问题吗?
生:没问题。[同桌合作后个别汇报]
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生1:17。
师:好多小伴侣都看不见你摆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吗?
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
师:也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1: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生2:我摆的是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
……
[同桌之间依据各自所摆的数字相互猜数、评价]
3、数的挨次和大小。
师:小伴侣很聪慧,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看看尺子图,把你熟悉的数字读出来好吗?(生顺数、倒数、读单数、双数)
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你发觉什么?生:数字越来越大。
师:老师看着尺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15前一个数是几?后面又是几
生:它的前面是14,后面是16。
师:比16多1是几?生:17。
师:19比20少几?生:少1个。
师: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并且比我提得更好?
[同学提问,其他倾听回答]
师:好多小伴侣还想提,那同桌合作,1个提问,1个答。[同桌内沟通]
师:小伴侣能否把尺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
师:13比14少几?19前一个数是几?2个十是几?[抢答]
第三、学习应用,巩固新知。
1、分组竞赛,看哪组数得最好。
A、从11数到20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嬉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伴侣。
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伴侣,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伴侣。
第四、小结。
师:这节课中你最兴奋的是什么事?
生1:我学会了11~20各数。
生2:猜数字我很喜爱
……
四、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熟悉
情境图尺子图
一班级数学的熟悉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熟悉图形》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班级上册第六单元《熟悉图形》中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同学熟悉立体图形的起始课,教材主要通过分类、观看、动手操作等活动,引导同学直观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熟悉它们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为充分运用同学的已有阅历,教材所呈现的物品都是同学非常熟识的,支配的活动也都是同学可以操作的,旨在让同学在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感性熟悉,为深刻熟悉立体图形的特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
同学在入学之前对于图形已经有了—个初步的熟悉,对于—些常见的`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孩子们已经有所了解和接触。但对于立体图形孩子们还是相当而言比较生疏,可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常常会见到一些立体图形,但对于立体图形的系统学习还是首次接触。这节课对于孩子们而言是—个过渡,要从平面过渡到立体,并学会从立体中查找平面,这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个挑战,这方面孩子还是比较薄弱的。
三、说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看、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熟悉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精确 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培育同学动手操作、观看力量,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让同学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
初步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强调让同学从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亲身体验、探究,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运用。所以本节课我采纳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同学通过分一分、摸一摸、滚一滚的活动,亲身体验学问形成的过程,让同学在观看操作、合作沟通中学会新知,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又发挥了同学的主体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伴侣,今走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大家的好伴侣,我们以热闹的掌声欢迎他的到来(机器人图片)。
(二)合作探究
小伴侣们这么热忱,机器人很兴奋!机器人把它的玩具带来和我们一起共享(出示课件)谁能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物品(指名回答)。
你能关心机器人把他的这些玩具分类吗?可以怎么分?
1.同学小组活动。
2.汇报分类结果。
哪个组来告知大家,你们组把玩具分成了几类,怎样分的?
你们说得很棒!看,笑笑和这个组的小伴侣们的想法一样,你能看懂她的分法吗?同学回答后,师总结:原来按外形分类是一种从数学角度观看的结果,你能像笑笑一样按外形把他们重新分类吗?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停车场服务合同
- 企业办公桌椅采购及安装合同
- 2025版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内部承包合同2篇
- 2025年度苹果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合同3篇
- 2025版假离婚协议书与婚姻登记机关备案及子女抚养费支付合同2篇
- 2025版京都议定书主要成就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能源项目贷款合同利息及还款计划范本2篇
- 2025版食堂员工培训服务承包合同2篇
- 2025年度黄牛购销市场准入与退出规范合同3篇
- 2025版建筑工程智慧工地信息化建设合同3篇
- 【MOOC】诊断学-山东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周1530安全教育记录
-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二级建造师考试试卷及解答参考
- 中国非遗文化鱼灯介绍2
- 村集体经济入股分红协议书
- 2025届上海市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物理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不锈钢门安装协议
- 放飞心灵 激扬青春-中职生心理健康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及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
- 2024年6月浙江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知识竞赛-少先队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