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准备:政协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有:党派代表165,人民解放军代表71,团体代表235,区域代表116,特别邀请人士75。一定不要理解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强调:后续发展: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之权,但还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存在,是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有:党派代表165,人民解放军代表71,团体代表235,区域代表116,特别邀请人士75。一定不要理解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强调:后续发展: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之权,但还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存在,是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经过充分讨论和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至1954年,执行代宪法的职能),它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规定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纲领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其它:①北平改名北京,定都于此②五星红旗为国旗③《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采用公元纪年⑤毛泽东当选主席,周恩来被任命为总理⑥政协暂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纲领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其它:①北平改名北京,定都于此②五星红旗为国旗③《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采用公元纪年⑤毛泽东当选主席,周恩来被任命为总理⑥政协暂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纲领意义:①确立了新中国的国家架构②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③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社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基础是以包含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二)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诞生了。(三)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结束,但土改未完)。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二、人民政权的巩固(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任务:1.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2.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还没有完成;3.经济上千疮百孔,财政困难;4.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安全危害。(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剿匪镇反: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2.土地改革(1)概况: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2)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投机商人的不法行为加剧物价飞速上涨,市场混乱。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4.抗美援朝(1)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2)过程①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美国被迫同意进行谈判。③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3)意义:①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②锻造了伟大抗美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③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一边倒”相互矛盾。(✕)提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一边倒”并不矛盾,“一边倒”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放弃国家利益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一边倒”相互矛盾。(✕)提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一边倒”并不矛盾,“一边倒”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放弃国家利益外交政策解决的问题内容“另起炉灶“如何对待国民政府的外交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如何对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倒“如何对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二)外交成就1.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促进了中国经济恢复与发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政策。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中国已同苏联等17个国家这17个国家大多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华经济封锁。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进展,许多国家纷纷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这17个国家大多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华经济封锁。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进展,许多国家纷纷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3.日内瓦会议:1954年,为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越、老、柬三国),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史称日内瓦会议,在会上支持印度支那各国(越、老、柬三国)争取独立的斗争。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最后,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基本解决了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3.万隆会议:1955年,有着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称万隆会议或者亚非会议。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会上重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说明新中国不再以意识形态的亲疏决定对外政策。(√)提示:“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加强团结和合作。“同”是指大多数与会国家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许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异”是指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说明新中国不再以意识形态的亲疏决定对外政策。(√)提示:“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加强团结和合作。“同”是指大多数与会国家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许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异”是指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这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提出:1953年底,中印两国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印方的赞同。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确认并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四、70年代的外交成就:强调:60年代的外交方针:“两个拳头出击”。中苏关系在1958年之后开始恶化。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对抗,为捍卫国家利益、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的方针,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原因:(1)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中国)。与此同时,中国在内政、外交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不是经济上)。(3)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2.恢复时间:1971年第26届联大意义:这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有利于中国提高国际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意义:这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有利于中国提高国际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中美关系的改善:1.原因: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具体原因:美国:①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②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③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中国:①应对苏联的威胁;②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③争取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具体原因:美国:①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②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③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中国:①应对苏联的威胁;②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③争取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进程:(1)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2)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3)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双方签署《中美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阐述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标志着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公报重申《中美上海公报》中双方关于台湾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美国政府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同台湾断交、撤出军队和设施、废除美蒋条约。(5)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注意:1972年是“开始正常化”,1979年才是正式建交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提示: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不是中美建交的标志,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原因:日本在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越顶外交”中受到极大冲击。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2.进程: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中国同日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四)中美、中日建交的影响: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也纷纷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20世纪70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能够取得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提示: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的头号强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促使中日关系缓和,最终促使国际上出现新一轮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后。中法于1964年正式建交,早于中美建交。五、新时期的外交:(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多边外交,全方位外交,无敌对国家外交全方位外交,是中国自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外交新思路,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新安全观,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大旗等。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与多边外交相对立的概念是“双边外交”。多边外交上升为指导国家对外政策的思想和理论,则是多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相提并论的常有“单边主义”、“孤立主义”。全方位外交,是中国自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外交新思路,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新安全观,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大旗等。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与多边外交相对立的概念是“双边外交”。多边外交上升为指导国家对外政策的思想和理论,则是多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相提并论的常有“单边主义”、“孤立主义”。(二)中国以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新时期外交目标:(三)新时期中国的主要外交活动及外交成就: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致力于世界和平,多次派遣维和部队。2.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例如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发挥重要作用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达成“上海共识”,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达成“上海共识”,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例如2001年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并发挥重要作用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建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和平安全。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也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建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和平安全。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也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六、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经济1.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1)条件:国民经济恢复。时间:1949——1952年底。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2)纲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在社会性质上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在社会性质上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特征: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三大改造是两翼)相互联系,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保障,体现了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强调:本课所出现的几个事件及所涉及的时间。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三大改造:1953——1956年;一五计划:1953——1957年。(3)实施:1953年国家开始“一五”计划(1953——1957),其主要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4)成就和意义:主要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汉大桥。意义:到1957年底,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解释:“一五”"计划特点。解释:“一五”"计划特点。(1)其核心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这既符合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以及增强国防力量的现实需要,也是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借鉴和反思。(2)一体两翼,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并举。“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主体,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两翼,相辅相成。强调:主要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的原因:东北矿产资源丰富;离苏联近;原有工业基础较好;国防需要。2.三大改造(1)概况:=1\*GB3①农业: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试办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的步骤:农业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变农民土地私有制为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2\*GB3②手工业: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推进手工业合作社运动,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GB3③资本主义工商业:1949年到1952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运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国家资本主义(“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1953年起采用和平赎买政策,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2)意义: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也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解释: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关系。解释: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关系。(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2)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3)两者有机结合,实现了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两者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强调:三大改造的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当时认为这才是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七、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一)宪法的颁布1.目的: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新中国开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颁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社会主义宪法。。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社会主义宪法。3.内容:大会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电商协议法律效力与责任分析版
- 2024年中国二合一半自动封口包装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二氟乙酸乙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物业管理服务框架协议3篇
- 2024年安乡县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锂电池连接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钉盒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度特色民宿经营权及资产移交合同2篇
- 2024年物流公司配送员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OEM代工协议及全球市场拓展合作3篇
- 出境竹木草制品公司原辅料采购验收制度
- 2023年临床医学(军队文职)题库(共五套)含答案
- 关于学校学生意外死亡的情况报告
- 2022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模考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
- 山东省菏泽市高职单招2023年综合素质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 中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防治指南
- 强力皮带运行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 基于STM32的可遥控智能跟随小车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应用
- DB44T 1315-2014物业服务 档案管理规范
- 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登记备案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