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1页
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3页
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4页
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背景:在“文革”结束后的两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2.概况(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这次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两个凡是”指的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指的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3.意义: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二)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2.内容(1)全会以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作为指导思想。(2)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第一次,秋收起义失败后,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二次,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第三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3)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四)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五)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1982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命题。二、改革开放进程(一)对内改革: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开始):(1)概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名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来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取消了实施32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主要特征: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质:调整和改革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来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取消了实施32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2)试点:安徽省和四川省率先在农村放宽政策,鼓励农民实行生产责任制。(3)意义: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家许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全面追求公有化程度,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的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实行“一大二公”。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全面追求公有化程度,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的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实行“一大二公”。影响: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中央正确总结了人民公社化的教训,做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1)背景: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进行试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所有制结构上,主要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2)管理体制上,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管理体制。(3)经营方式上:国有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搞活企业。(4)流通体制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5)分配方式上,由大锅饭变为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所有制结构上,主要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2)管理体制上,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管理体制。(3)经营方式上:国有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搞活企业。(4)流通体制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5)分配方式上,由大锅饭变为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2)时间: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国营企业广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企业也发展起来。(4)目标深化: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股份制公司制。(二)对外开放:1.经济特区含义: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有本质的不同。(√)提示:经济特区的“特”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特别行政区的“特”指港、澳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GB3①概况: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1980年,广东省)、厦门(1980年,福建省)和海南(1988年)五个经济区。=2\*GB3②原因:a.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b.是著名的侨乡;c.离香港、澳门、台湾较近;d.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含义: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有本质的不同。(√)提示:经济特区的“特”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特别行政区的“特”指港、澳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强调: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名称按顺序记住。(辽宁)大连、(河北)秦皇岛、天津、(山东)烟台、青岛、(江苏)连云港、南通、上海、(浙江)宁波、温州、(福建)福州、(广东)广州、湛江、(广西)北海。。强调: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名称按顺序记住。(辽宁)大连、(河北)秦皇岛、天津、(山东)烟台、青岛、(江苏)连云港、南通、上海、(浙江)宁波、温州、(福建)福州、(广东)广州、湛江、(广西)北海。3.沿海经济开发区:1985年,相继把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4.开发浦东: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5.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从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6.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新在把我国对外开放推进到一个制度性开放的阶段(使中国由政策性开放进入制度性开放);也标志着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总体特点: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强调: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1)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的开始。(2)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3)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三)逐步深化:1.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对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部署。2.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3.1992年初,中国的改革走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属于社会制度的范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指出了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这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4.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我国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5.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会议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6.200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历史地位:进一步回答了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