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狼-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决胜古诗文”专题讲义(学生版)_第1页
09狼-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决胜古诗文”专题讲义(学生版)_第2页
09狼-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决胜古诗文”专题讲义(学生版)_第3页
09狼-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决胜古诗文”专题讲义(学生版)_第4页
09狼-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决胜古诗文”专题讲义(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文呈现】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诵读点拨】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作家作品】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志怪小说代表作之一。【译文】有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又拿一块骨头投给狼,后得到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住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他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它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狼也太狡猾了,而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句析】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写出了狼的贪婪凶恶,同时,“并驱如故”也照应了前文的“缀行甚远”,使行文严谨。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动作描写,写两只狼的行为,到此,紧张的气氛似乎缓和了许多,殊不知这其中隐含着更大的阴谋,极其形象地表现了狼的阴险狡诈。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狼狡猾的本性,这一神态极具迷惑性,让人们对狼的本性有了更深的认识。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体现了屠户具有很高的警惕性,同时,也进一步表现了狼的狡猾,前狼“假寐”惑敌,后狼打洞,待时机成熟,前后夹击,令人惊奇。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这句话照应了“目似瞑,意暇甚”,是本文的点睛之笔,突出了狼的狡猾奸诈。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内容上,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主旨: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无论多么狡诈,终究会失败的。结构上,总结全文。【文言现象】一、古今异义1.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3.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4.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屁股5.盖以诱敌古义:原来是今义:遮蔽、覆盖6.弛担持刀古义:卸下今义:放松、松弛7.场主积薪其中古义:柴草今义:工资8.屠暴起古义:突然今义:强大二、一词多义止:1、通“只”。例句:止有剩骨。2、停止。例句:一狼得骨止。意:1、神情、态度。例句:意暇甚。2、意图。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情趣。例句:醉翁之意不在酒敌:1、攻击。例句:恐前后受其敌。2、敌人。例句:盖以诱敌。前:1、前面。恐前后受其敌。2、向前。狼不敢前。积薪:1、堆积柴草。例句:场主积薪其中2、堆积在那里的柴草。例句:转视积薪后之:1、复投之(代狼)2、又数刀毙之(代狼)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不译)4、久之,目似瞑(助词,不译)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以:1、投以骨(介词,把)2、以刀劈狼首(介词,用)3、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介词,来)4、盖以诱敌(介词,用来)三、词类活用1、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6、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7、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8、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9、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卸下。四、文言文式(一)省略句省略宾语: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2、“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省略介词:3、“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4、“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5、“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省略主语:6、“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二)倒装句8、“投以骨”中“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9、“意暇甚”,正常语序应为“意甚暇”。10、“身已半入”,正常语序应为“身已入半”。1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正常语序应为“而两狼如故之并驱”五、虚词的用法之:代词,它,指狼。例句:又数刀毙之。助词,的。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例句:久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代词,代狼。例句:复投之。以:介词,把。例句:投以骨。介词,用。例句:以刀劈狼首。介词,来。例句: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介词,用来。例句:盖以诱敌。其:恐前后受其敌。(指狼)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指屠户)屠自后断其股。(指狼)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才。之:久之:调节音节,无意义。亦毙之:代词,指它。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盖:盖以诱敌:表原因。这里有“原来”的意思。【主题】本文通过描写一个屠户杀两狼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恶、狡诈的本性,嘲讽了恶狼因贪婪和狡诈而自取灭亡的可笑下场,同时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2、表现狼狡猾(动作、神态)的句子是:,。,,。,。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5、《狼》中生动地刻画了狼贪得无厌的本性的句子是:①;②;③,。6、《狼》中直接写狼,间接写人,充满对狼的蔑视和讽刺,对人的机智勇敢的热情赞颂句子是:?。7、《狼》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8、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二、阅读理解9.A.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B.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其一犬坐于前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10.下列加点词的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不敢前C.复投之又数刀毙之D.盖以诱敌以刀劈狼首1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一狼洞其中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其一犬坐于前D.担中肉尽,止有剩骨12.本文是怎样描写狼的贪婪与狡诈的?诸找出相关语句。13.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14.结合课文内容,从描写方法上来分析文章是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的。15.本文作者借“狼”这一形象讽喻了什么样的人?16.学过本文后,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17.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8.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三、中考阅读试题集萃(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1)止有剩骨止:_______________(2)其一犬坐于前犬:_______________(3)弛担持刀弛:_______________(4)狼亦黠矣黠:_______________2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1.结尾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通过阅读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22.狼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凶猛、狡猾的动物,常出现在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完成下面的问题。(3分)(1)关于狼的故事有很多,请根据图片提示写出相应的故事或作品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2)关于狼的成语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相似点?(二)阅读原文,回答问题。23.下列加点的“其”字指代对象相同的是()和()(只填序号)(2分)(1)恐前后受其敌(2)场主积薪其中(3)屠乃奔倚其下(4)屠自后断其股2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缀行甚远(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25.用“/”标出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一处)(1分)其一犬坐于前26.文章结尾的议论起什么作用?(3分)(三)阅读原文,回答问题。2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止有剩骨止:仅,只缀行甚远缀:连接、紧跟B.屠大窘窘:处境困迫,为难狼亦黠矣黠:狡猾C.屠自后断其股股:屁股苦蔽成丘苦蔽:覆盖、遮盖D.屠暴起暴:突然意暇甚暇:从容、悠闲28.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两狼之并驱如故。(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9.读了《狼》这篇课文,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四)阅读原文,回答问题。3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止有剩骨(2)苫蔽成丘(3)目似瞑(4)屠暴起31.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复投之B.又数刀毙之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则其善者而从之3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33.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五)阅读文言文《狼》,完成1115题。(10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34、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其一犬坐于前(2)恐前后受其敌35、用“/”标注下列句读(标点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B、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7、理解填空:(2分)本文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可概括为:屠户遇狼——————屠户杀狼。38、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共10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丙】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39.下列选项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温故而知新B.顾野有麦场/三顾茅庐C.狼不敢前/空前绝后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静以修身40.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4分)(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41.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四则【链接材料】,概括说说中华文化对狼认识的变化。(4分)【链接材料一】成千成万头饿狼蜂拥冲进沙城。等到狼群尽数入城,沙沟里猛然抢出数百名回人来,用沙袋将门口堵死。袁士霄等站在墙顶,哈哈大笑。陈正德道:“狼群为害天山南北,杀人无算,数百年来始终难以驱除。袁大哥一举将之灭绝,这番大功造福百世。为民除害,才是真正的大侠。”袁士霄道:“咱们在这里吃了回族老哥们几十年饭,今日总算小小有一点报答。”(节选自金庸《书剑恩仇录》)【链接材料二】华为永远都会是“狼文化”。狼嗅觉很灵敏,闻到机会拼命往前冲;狼从来是一群去奋斗,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生存很艰难,但狼会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地进攻。(节选自华为董事长任正非访谈)【链接材料三】我已精读了四遍《重返狼群》,仍想再读。它让我或冷汗淋漓,或热血沸腾,抑或潸然泪下。最让我情感冲动和意想不到的是小狼格林最后成功融入狼群,以及李微漪为此目标所表现出的大胆进取、不惜冒生命危险的狼性格。这种胆大妄为、成功概率几乎等于零的冒险,居然圆满完成,给予了我精神上空前的震撼。(节选自《狼图腾》作者姜戎访谈)【链接材料四】格林把脖子一伸,鼻子一拱,整个狼头埋进了我的腋下腰间,然后一声不吭地轻轻推动着脑袋,就这样紧贴在我怀里。我放声大哭,使劲抚摸着狼头,眼泪滚落在格林耳朵上、额头上。格林连忙伸长了脖子舔我下巴上的泪滴,呜呜慰藉地叫着,他从小就最怕看我掉泪。我知道格林对我有感情,可我万万没想到五个月大的格林竟然还会为病中的我叼来自己存的救命粮。格林长大了,像一个懂事的孩子学会关心妈妈了。(节选自李微漪纪实文学《重返狼群》2018年6月第一版)(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般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君,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狼施威)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就)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选自吴妍人《俏皮话》)4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5分)(1)意暇甚()(2)尽扑杀而食之()(3)盖以诱敌()(4)屠自后断其股()(5)其一犬坐于前()4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B.[乙]文说明的道理是不要总以为自己有一点点能力或功劳就到处炫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应谦虚低调做人。C.[甲]文最后一段以说明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讽刺的味道。D.“暴起”“劈”“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45、[甲][乙]两文都对狼进行了描写,说说这两只狼有什么特点?(3分)(八)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选自《狼》)(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46.用“/”划分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两处)。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4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2)一狼径去(_____)(3)跑号如前状(_____)(4)意甚仓皇(_____)4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49.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九)阅读《狼》与《狼子野心》,完成问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②!然野心不过遁逸③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④耶?(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俟:等待。②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③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指“隐蔽”之意。④贻患:留下祸患。50.解释句中加点的字。(1)缀行甚远()(2)意暇甚()(3)一狼洞其中()(4)再就枕将寐()5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乃杀而取其革。D.屠乃奔倚其下/乃伪睡以俟5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细读两文最后一段中的画线句,两位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十)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②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乙】一屠晚归,提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