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3页)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mm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中学生的课桌高度约为1.2mD.正常成年人的鞋子长度约为42cm2.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本书的长为18.55c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毫米作单位时,书的长为185.5mmB.最后一位数字5是估读值C.这个测量结果准确到毫米D.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两位同学要分别测自己的心率,为了使误差最小,最佳方案是()A.用秒表测量一分钟心跳次数B.用秒表测量三次一分钟心跳的次数,求平均值C.用秒表测量名同学一分钟心跳的次数,求平均值D.连测三分钟心跳的次数,再计算一分钟心跳的次数4.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 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 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5.由图中轮船和码头上的红旗飘扬,可以判定轮船是()A.靠近码头 B.可能静止C.远离码头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某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比较学生跑得快慢有下列方法,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观众是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学生跑得快慢B.终点裁判员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学生跑得快慢C.物理学中是采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的快慢D.物理学中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的快慢7.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8.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9.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0.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开出100s后速度可达20m/s,在此期间列车共行驶1000m,平均速度是()A.0.2m/s B.20m/s C.10m/s D.无法确定11.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A. B. C. D.12.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越宏亮,在空气中的传播就越快B.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D.在城市道路两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二、实验探究13.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cm.(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14.某同学测得某物体的长度19.82cm,其中准确值为,估计值为.15.哈尔滨市的五月,丁香花盛开,芳香四溢,人们能闻到花香,说明花的香味分子;若以走过花丛的行人为参照物,丁香树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16.“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在此典故中,相对于船上所做的记号而言,掉入江底的剑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的道理所致.17.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18.在海难打捞中,沉船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又叫“声呐”,它的探测系统将所获得的数据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显示如图是测量船利用超声测位仪测定海深的示意图,测量之前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再利用公式计算出海底的深度.19.一辆汽车静止在路面上.在离山崖一段距离处鸣笛,经过6s听到回声,则汽车鸣笛处距山崖的距离是m.如果车以10m/s的速度勾速靠近山崖行驶,在某处开始鸣笛,经过6s听到回声,则汽车鸣笛处距山崖的距离是m.20.晓峰骑车上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行进,30s内通过的路程是150m,那么,他在第4秒的速度是m/s,通过的路程是.21.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小球在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22.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作用.23.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医生借助听诊器为患者诊病是因为听诊器能减小,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2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筷子敲打瓶子,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的振动,如果能发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调,则瓶子排列顺序是.25.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1);(2);(3).如果用这把刻度尺进行正确测量,则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是.26.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m/s.(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选填“快”或“慢”).(4)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象.从O点开始的路程s/m0102030405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52.503.755.006.25(5)根据图象可知气泡在做运动.27.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3)此实验说明了.(4)如果在用“土电话”远距离通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5)将一只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强/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28.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mm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中学生的课桌高度约为1.2mD.正常成年人的鞋子长度约为42cm【考点】63:长度的估测.【分析】根据生活中物体的实际温度、时间和长度等逐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cm2,故A不符合实际;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故B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课桌高度约为身高的一半,约为0.8m,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成年人的鞋子长度约为21cm,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本书的长为18.55c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毫米作单位时,书的长为185.5mmB.最后一位数字5是估读值C.这个测量结果准确到毫米D.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考点】64:长度的测量.【分析】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解答】解:A、因为1cm=10mm,所以18.55cm=185.5mm,故A正确;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则分度值的下一位是0.1mm,而测量值18.55cm的最后一位数字5是0.1mm位,所以是估读值,故B正确;C、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的则这个值的准确程度就是1毫米,故C正确;D、测量值18.55cm的最后一位数字5是由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出的,故D准确.故选:D.3.两位同学要分别测自己的心率,为了使误差最小,最佳方案是()A.用秒表测量一分钟心跳次数B.用秒表测量三次一分钟心跳的次数,求平均值C.用秒表测量名同学一分钟心跳的次数,求平均值D.连测三分钟心跳的次数,再计算一分钟心跳的次数【考点】62:时间的测量.【分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解答】解:要测自己的心率,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即连测三分钟心跳的次数,再计算一分钟心跳的次数,故D正确.故选D.4.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 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 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考点】6B: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对各速度进行单位换算,同一速度单位后再比较物体速度的大小.【解答】解: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则速度为v1==10.16m/s;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则速度为:v2==5m/s;某学生骑车速度:v3=20km/h=20×m/s≈5.56m/s;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则速度为:v4==10m/s.由此可见,百米世界纪录的速度最大,A符合题意;故选A.5.由图中轮船和码头上的红旗飘扬,可以判定轮船是()A.靠近码头 B.可能静止C.远离码头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考点】68: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首先根据码头上的红旗的飘动方向,确定此时的风向;然后根据船上红旗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说明船是顺风行驶,并且船速大于风速.【解答】解:假设图中方位是左西右东,由码头上红旗的飘动情况可以确定此时刮的风是西风;而船上红旗向西飘动,说明船是向东行驶,即顺风行驶,并且船速大于风速.故选A.6.某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比较学生跑得快慢有下列方法,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观众是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学生跑得快慢B.终点裁判员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学生跑得快慢C.物理学中是采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的快慢D.物理学中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的快慢【考点】6B: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用时越多,运动越慢;(2)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经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解答】解:A、百米赛跑中,观众是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学生跑得快慢.故A正确;B、百米赛跑中,终点裁判员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学生跑得快慢.故B正确;CD、物理学中是采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的快慢.故C正确,D错误.故选D.7.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考点】96:回声;92:声音的传播条件;9E:超声波与次声波;9H:音色;9N:声与能量.【分析】(1)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2)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3)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的是回声.故B符合题意.C、隔墙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C不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2)由图象可以看出两同学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3)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同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4)根据图象可知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10s内的速度和0~15s内的速度相同,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再判断.【解答】解:A、乙同学在10~20s内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表示乙同学静止不动,故A正确;B、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B正确;C、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C错误;D、由图象看出乙在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所以,v乙===10m/s,故D正确.故选C.9.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9N:声与能量;91:声音的产生;92:声音的传播条件;9D: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本题要明确:(1)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空气不是唯一的介质.(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4)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解答】解: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正确;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正确;C、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髙,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选项正确;D、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频率不同,音调不同.该选项错误.故选D.10.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开出100s后速度可达20m/s,在此期间列车共行驶1000m,平均速度是()A.0.2m/s B.20m/s C.10m/s D.无法确定【考点】6A:速度的计算.【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就可解答此题.【解答】解:已知:t=100s,s=1000m,那么列车的平均速度为v===10m/s,故选C.11.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A. B. C. D.【考点】9D: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和D振动的频率都比甲声波小,C振动的频率与甲相等,只有B振动的频率比甲大,所以B的音调比甲高.故选:B.12.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越宏亮,在空气中的传播就越快B.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D.在城市道路两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考点】9L:防治噪声的途径;9G:响度与振幅的关系;9M:声与信息.【分析】(1)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2)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同时噪声一般有一定的响度;(3)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4)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解答】解:A、声音越宏亮说明响度越大,与声音的传播速度无关,故A错误;B、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振动不规则,音色差,且响度大,而不是音调太高,故B错误;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故C错误;D、在城市道路两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故D正确.故选D.二、实验探究13.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1.55cm.(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D2﹣D1).【考点】64:长度的测量.【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由于受刻度尺分度值的影响,均匀纸带的厚度很难直接测量,可用利用圆环和铅笔直径的差值计算出多层纸带的厚度,然后再计算一层纸带的平均厚度,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小测量误差.【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圆的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2.55cm对齐,所以圆的直径为d=2.55cm﹣1.00cm=1.55cm;(2)由于纸带的厚度太小,所以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进行测量,因此要用累积法来完成实验;可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中,然后数出纸带的圈数n;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内径差的二分之一,即:(D2﹣D1).故答案为:(1)1.55;(2)(D2﹣D1).14.某同学测得某物体的长度19.82cm,其中准确值为19.8cm,估计值为0.02cm.【考点】64:长度的测量.【分析】对于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其它都是准确值.【解答】解:对于长度值19.82cm,其中准确值为19.8cm,估读值为0.02cm.故答案为:19.8cm;0.02cm.15.哈尔滨市的五月,丁香花盛开,芳香四溢,人们能闻到花香,说明花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若以走过花丛的行人为参照物,丁香树是运动的(选填“静止”或“运动”).【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于是产生的扩散现象;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解答】解:丁香花盛开,芳香四溢,人们能闻到花香,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花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若以走过花丛的行人为参照物,丁香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答案为: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运动.16.“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在此典故中,相对于船上所做的记号而言,掉入江底的剑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道理所致.【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解答】解:在“刻舟求剑”的典故中,相对于船上所做的记号而言,掉入江底的剑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道理所致.故答案为: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7.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响度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音色.【考点】9I: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扩音”可使声音的振幅增大,这样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保真度”是保持了原声的音色,这样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变;故答案为:响度,音色.18.在海难打捞中,沉船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又叫“声呐”,它的探测系统将所获得的数据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显示如图是测量船利用超声测位仪测定海深的示意图,测量之前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声速,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时间,再利用公式计算出海底的深度.【考点】97: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回声是指声音发射出去后,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可以用来计算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解答】解:根据路程公式s=vt知,声呐测距需要知道声音在水的传播速度和所用的时间,由于这样计算出的路程为声音的传播路程,故还要乘以才是船到海底的深度.故答案为:声速;时间.19.一辆汽车静止在路面上.在离山崖一段距离处鸣笛,经过6s听到回声,则汽车鸣笛处距山崖的距离是1020m.如果车以10m/s的速度勾速靠近山崖行驶,在某处开始鸣笛,经过6s听到回声,则汽车鸣笛处距山崖的距离是1050m.【考点】97: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v=的变形公式算出汽车鸣笛处距山崖的距离;(2)驾驶员鸣笛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1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6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解.【解答】解:鸣笛处距山崖的时间:t=×6s=3s;汽车鸣笛处距山崖的距离是:s=vt=340m/s×3s=1020m;汽车行驶的速度:v1=10m/s,在t=6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10m/s×6s=60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6s=2040m,设按喇叭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2s′=s1+s2,所以s′===1050m.故答案为:1020;1050.20.晓峰骑车上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行进,30s内通过的路程是150m,那么,他在第4秒的速度是5m/s,通过的路程是20m.【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是定值,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大明骑车的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在4s内的路程.【解答】解:晓峰骑车的速度:v===5m/s,因为v=,所以,在4s内的路程:s′=vt′=5m/s×4s=20m;故答案为:5;20m.21.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小球在做变速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考点】6D: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68: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小组拍照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由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速度逐渐变大.【解答】解:由图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逐渐变大,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变速;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22.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使现象更易于观察作用.【考点】91:声音的产生.【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2)音叉的振动微小,观察起来现象不够明显,借助轻质小球可将振动的效果放大,便于观察,这属于转换法.【解答】解:(1)音叉发声时,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2)用轻质的乒乓球来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使现象更易于观察,这是转换法的应用.故答案为:(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2)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使现象更易于观察.23.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传递信息(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医生借助听诊器为患者诊病是因为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考点】9M:声与信息;9G: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1)声音有两方面的应用:①声音能够传递信息,②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2)声音的三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和结构决定.【解答】解: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故答案为:传递信息;声音的分散.2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筷子敲打瓶子,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瓶子和水的振动,如果能发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调,则瓶子排列顺序是DABC.【考点】9D: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解答】解:“dou(1)”“ruai(2)”“mi(3)”“fa(4)”四个音调由低到高.用筷子敲打瓶子时,声音主要是瓶子和水振动发出的,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故对应的顺序是DABC.故答案为:瓶子和水;DABC.25.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1)物体左侧没有对齐0刻度线;(2)刻度线没有靠近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如果用这把刻度尺进行正确测量,则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是1mm.【考点】66:刻度尺的使用.【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损;③分度值是多少;(2)使用时: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解答】解:在测量中的错误有:(1)物体左侧没有对齐0刻度线;(2)刻度线没有靠近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mm,所以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是1mm.故答案为:(1)物体左侧没有对齐0刻度线;(2)刻度线没有靠近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1mm.26.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0.08m/s.(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选填“快”或“慢”).(4)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象.从O点开始的路程s/m0102030405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52.503.755.006.25(5)根据图象可知气泡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考点】6D: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利用塞子与气泡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变化,结合机械运动中有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定义,即可确定答案;(2)利用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3)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即可知道哪种情况更便于测量气泡的运动时间和距离;(4)将表一中的数据在s﹣t坐标系中描出各点,连接各点即可得到气泡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5)据图象分析判断即可得出物体的运动状况.【解答】解:(1)塞子向对于气泡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2)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用的时间为7s,故其平均速度是v===0.08m/s;(3)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然后连接各点即为气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5)据图象可知,物体的快慢和方向是不变的,所以该物体作用匀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洛阳市洛宁县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考试真题
- 仓库保洁服务合同范本
- 出售车位合同范本
- 企业经销合同范本
- 2024年德阳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市本级公益性岗位招聘考试真题
- 个人房屋装饰合同范本
- 买断合同属于合同范本
- 低价购买租赁合同范本
- 全案整装合同范本
- 劳务聘用合同范本6
- 2023年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街道安监办招聘专职安全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4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矿业公司所属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乡镇精神卫生工作总结
- 井工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编制细则
- 2024年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设备使用手册(范例模板)
- 上海房屋修缮工程培训课件
- 医院电梯安全操作培训记录
- 《读懂财务报表》课件
- 《疯狂动物城》全本台词中英文对照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扬尘治理检查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