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_第1页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_第2页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_第3页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_第4页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总课时:85

第一单元乘除法

主备人:李沛怡审核人: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表内乘除,能正确口算百以内加减法以及用乘法口诀

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单元学习内容:

口算乘法:这部分内容包括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乘两位数的口

算方法。

口算除法:这部分内容包括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一位数的口算以及除两位数的口

算方法。

单元学习目标:

1.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一位数的口算以及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3.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4.使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

识和树立自信心。

单元学习重点:

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单元学习难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

学习关键: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

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探索一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方法。

第一周

第一课时小树有多少棵

学习内容:课本第2页例题“小树有多少棵”。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思考

过程和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物体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

能力。

学习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知识链接:

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因为我们对

于乘除法的最直接经验来自乘法口诀,所以结合有多少颗小树情境来学习乘法。

学法指导:

L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页,标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学和合作探究任务。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导入新课,呈现目标(5分钟)

lx9=5x6=8x9=8x8=7x3=6x8=

6x7=8x3=5x9=

-A()三六()四八()

二、设问导学(小组合作完成任务)(15分钟)

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学校为了美化校园,买了一些树

苗,你能从图中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一共有儿捆小树?每捆有儿棵?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3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1.列出算式,独立计算。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20x3,然后尝试计算,并让学生通过

摆小棒,探索算法。

2.小组交流。让“学生结合小树-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

出的算式的含义。

3.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小组代表发言,20x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

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小树。

(1)20x3就是3个20相力口:20+20+20=60;

(2)因为2x3=6,因此20x3=60;

(3)可以把20看成10x2,这样20x3可以变成10x6.。

(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20x3的口算过程和方法。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第2小题。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第3小题。

四、当堂达标。(7分钟)

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五.作业布置(1分钟)

“练一练”第3题

六.总结(2分钟)

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练习课

学习内容:课本第三页(练一练)。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位数的口算以及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理

解口算的算理,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知识链接:

乘法口诀

学法指导:

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教师着重点拨指导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呈现目标(5分钟)

20x6=900x3=50x4=1000x8=60x3=400x2=

二、优化导学(10分钟)

谈话导入:

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今天,通过我

们这节课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

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练习课

1.口算60x450x57x8006x90040x2

80x43x6008x3005x704x200

2.计算并说一说你的怎么想的。

60x370x52x5007x600

3.解决问题。

(1)王力每分钟大约能跑200米,他8分钟大约跑了多少米?

(2)一盒饼干30元,买5盒这样的饼干需要多少元?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先独立答题,组内交流,组组互评。)(10分钟)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3题。

(1)第1题。

30x58x600300x4200x4500x86x1000

7x6002x200100x8500x2300x6500x5

(2)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在小组内相互检查,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全班交流。(教师

及时指导和帮助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3)第3题。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90根。

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1头大象一

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你还能提吃哪些数学问题?

独立完成

四、拓展延伸,(数学游戏)(10分钟)

(1)出手数学游戏规则。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去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然后两个学

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开展数学游戏。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同桌,小组,师生为单位组织开展游戏活

动,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

五、小结提升(4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1分钟)

预习下节课

七、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需要多少钱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页。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学习重难点: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知识链接

乘法口诀

学法指导:

结合问题自主完成本课练习题,能标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学。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呈现目标(5分钟)

1.小丽准备去买游泳圈,一个游泳圈9元,买8个需要多少元?

2.一千克苹果售价5元,妈妈买了8千克,一共花了多少元?

二、设问导学:互助解惑(阅读课本第4页,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

加以点拨。)(10分钟)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超市看一看,那里都有什么,请同学们观看情境图,你

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提出:

1.3个小朋友每人买一个游泳圈要多少元?

2.3个小朋友每人买一个球要多少元?

3.买一个游泳圈和一个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4.用100元钱可以买几个游泳圈、几个球?

师:这节课我们先解决“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的问

题,其他问题先存入“问题银行”。

1.解决问题: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列式计算,小组交流。师:你会列式计算吗?并试着解答。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12x3”或“3x12”,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

汇报。

(2)全班交流算法。引导全班汇报,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并板书学生的方法,

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师:你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小结。观察这道题和以前的乘法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说一说并及时总结。2.解决问

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师:你能算出来吗?

学生列式计算15x3或3x15,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汇报。

3.总结: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

三、巩固练习。(5分钟)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五页的“练一练”第1——4小题。

2.教师引导学生先审题,然后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四.当堂达标。(10分钟)

1.课本第4页试一试1-2题

2.第2题。出示题目后,先让学生从情境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然后独立解决。并让

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是如何计算的。

3.第三题。引导学生看情境图。

师:谁能说•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图意回答,并独立解决问题,再在

小组中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解决谁买的合算。

五.拓展延伸,活学活用(5分钟)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结合表格说一说表格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

计算填写。

六、小结提升(5分钟)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分别说说“两位数乘一位数”的

口算方法。

七、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一的1-4题

学习目标:

1.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的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课堂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

学习重难点:

熟练的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知识链接:

乘法口诀

学法指导:

独立思考完成,各小组能通过自查找出疑惑点。

针对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过程:

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布置学生课前预习练习内容)(大约5分钟)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独立思考,组内互查,找出疑惑并做记录)(大约18分

钟)

指导学生完成配套练习

1.学生先独立完成

2.小组长检查本组学生的完成情况

3.对个别有困难的题小组长帮助组员解决

4.集体订正,对个别全班学生解决有困难的题教师讲解.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大约15分钟)

完成配练上的题

先学生独立答题,然后组内交流,最后师生交流完成任务

四、作业布置(大约2分钟)

完成课堂上没有完成的练习题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参观科技馆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8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学习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知识链接:

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已经掌握了表内口算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8页,标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学和合作探究任务。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5分钟)

出示口算卡片。

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

二.呈现目标,设问导学:(阅读课本第8页,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加以

点拨。)(15分钟)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的社会,

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想了解吗?今天

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出示情境图——60人乘坐2辆大客车的情境。

让学生看图收集数学信息,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引导学生审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重点

理解“平均”。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来帮助自己理解。

3.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四人小组合作

交流各自的想法。

三、巩固练习。(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第

1——4题。(10分钟)

1.第一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以最快飞速度完成,老师及时巡视辅导,并

抽出几道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题目,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第2题。

出示题目,先引导学生看图,然后根据要求列式解答,最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看图,获

取信息,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并说说规律。如:分的人数越多,平均每人分的块数越少。

3.出示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4.第4题。出示题目后,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完成,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分组竞赛,

老师适时指导。

四、当堂达标。(先独立答题,组内交流,生生互评。)(5分钟)

40-2600+800+29003

700-7200+490-9770-7

五、小结提升,巩固算法(3分钟)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并总结出“一位数除整十、

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六、布置作业(2分钟)

课本第9页的1-4题

七、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植树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页。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算法的多样

化。

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运,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学习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算法的多样化。

学法指导:

L结合问题自主完成第10页“练一练”,标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学和合作探

究任务。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学习过程:

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5分钟)

1.谈话:同学们,你们哪位同学植过树?谁知道植树需要那儿个步骤?笑笑他们班正

在植树,我们去现场看看,检查一下你们说的对不对。

2.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并学生提出问题“每3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二、呈现目标,优化导学:(先独立答题,组内交流,师生交流完成任务)(10分

钟)

1.引导列式解答。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36+6”,并尝试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得出;

36+6=12中的36表示一共有36人,3表示每组有3人,12表示可以分成12组。

师:你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三、当堂检测:(先独立答题,组内交流,生生互评。)(10分钟)

1、46+284-4630-996+3

66+31004-5720・848+2

2、一双手套7元一双鞋子84元

⑴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⑵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课本11页的第三题

学生先独立解决,然后教师参与全班学生的讨论交流,提倡和引导学生算法多样化,算式可以是

综合也可以是分步。

五、全课小结,总结提升(5分钟)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说说一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可以先让

学生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

师: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练习二

学习内容:课本第12、13页“练习二”。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发展学生运用除法口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练习。

学习难点:

选择适合的方法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整除整卜、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除法

学法指导:

L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8页,标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学和合作探究任务。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星期天,妈妈到超市采购了很多物品。(出示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

1.学生从图上了解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

2.根据以上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加以点拨。)(15分钟)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出示信息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

2.全班交流:你们学习小组提出了哪些除法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3.交流计算方法:重点交流你是怎样计算48+2=24和90+6=15两道算式。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5分钟)

(先独立答题,组内交流,生生互评。)

1.出示口算训练卡片,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训练,适当

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教材第12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3.教材第12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4.教材第12页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然后再交流、反馈。课本第12

页“练一练”第1题。

四、课堂小结(3分钟)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2分钟)

预习13页剩下的题

六、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练习课

学习内容:练习课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一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进

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乘除法口算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复习巩固一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学习难点:

在计算过程中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学习过程:

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8分钟)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星期天,一群同学一起到科技馆参观(出示相关的数学信息)

1.学生找数学信息:每张门票8元,一共花了80元。

2.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一共有多少名同学?80-8=10(人)

3.变幻信息及问题:每张门票8元,10人一共花了多少钱?

4.学生独立解答:8x10=80(元)

5.观察“80+8=10”和“8义10=80”这两个算式,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呈现目标,优化导学:(12分钟)

(先独立答题,组内交流,师生交流完成任务)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三个数8、10、80,用8和10相乘得80,用80除以8

得10,用80除以10就得8,乘除法运算刚好相反。

2.根据以上规律尝试写出几组相关的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

3.教材第12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先独立答题,组内交流,生生互评。)(15分钟)

1.教材第13页第7题:填表

学生先独立填表,再交流订正,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2.教材第13页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5分钟)

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收获?”

2.教材第13页第5题。

五、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从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

可能会有所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

3、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根据指令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初步学会通过提问搭出和别人同样的立体。

单元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内容:课本第14页,例题搭一搭。

学习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

的相对位置.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

学习重点: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

方体的相对位置。

学习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知识链接

二年级所学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

学法指导

观察,思考,想象,交流

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4分钟)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二、呈现目标,探究新知,优化导学(16分钟)

1.操作活动——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幻灯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

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

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3)学生同桌间游戏。

(4)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2.操作活动二一一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师生活动师范。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1分钟)

1.搭一搭,看一看。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正面画“J”,上面画“。”,侧面

画“△”)“练习三”第1题。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

“练习三”第2题.

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图形有()个,分别是()。

四、拓展延伸(4分钟)

搭一搭,填一填。“练习三”第3题。

填图号。

⑴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

⑵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⑶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想一想,搭

-搭。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练习三”第4题.

五、总结提升(5分钟)

1.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合作情况进行升华。

2.学生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练习三

学习内容:课本16——17页“练习三”

学习目标:

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

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在拼搭和辨认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猜一猜、搭一搭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引发学生对操作活动产生兴趣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习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学习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学法指导:

1.独立思考完成,各小组能通过自查找出疑惑点。

2.针对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过程:

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4分钟)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搭积木,同学们高兴吗?今天老师把要求稍微提高了一点,不仅要考察谁

会搭,还要考察谁会看、会画。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独立思考,组内互查,找出疑惑并做记录)(16分钟)

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一一猜一猜、搭一搭。

2.教师发出指令:用4个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有3个正方形。

3.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搭方法并拼搭。

4.学生交流自己所拼搭出的形状。

5.教师发出指令:从上面看有4个正方形。

6.教师发出指令:从侧面看有2个正方形。

7.再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自己新搭的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丛不同的位置观察立

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8.学生分小组做上述拼搭游戏。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5分钟)

1.第1题:

学生先用正方体学具搭出题中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后,再做判断和选择;组

织交流。

2.第2题:学生按题目要求独立想一想、搭一搭、看一看,再连一连。

3.第3题: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学生先想一想,再独立搭一搭、看一看、填一填;组织全班交流。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5分钟)

1.总结:通过今天搭立体图形的活动,我们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

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2.拓展:你们能将自己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立体图形形状的样子画在方格纸上吗?

五、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千克、克、吨

主备人:李沛怡审核人: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

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2.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字母表示方法,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4.能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单元教学重点: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感

念。

2.单元教学难点

吨的质量概念的建立。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有多重

学习内容:课本第18页例题。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

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学习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

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学习难点: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各种秤、幻灯、小黑板、1千克的盐。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8分钟)

1.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被的两位同

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调查自己家1、

2月份水电费。

你家有水电浪费的现象吗?你对节省开支有什么建议?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用日记的方式记录生活中的小数)(12分钟)

1.认识秤。

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⑴称一•称。

⑵掂一掂。

⑶估一估。

⑷找一找。

⑸猜一猜。

⑹拎一拎。

⑺说一说。

⑻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3.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4.单位换算。

⑴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

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再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5分钟)

1.一个鸡蛋重()一个西瓜重()

2.2kg=()g4000g=()kg

7kg=()g8000g=()kg

3.实践活动

我的体重同伴的体重

一个土豆我的书包

我的估计

称量结果

4.想,-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5分钟)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有何收获?

2.布置课后实践活动任务:用秤在家分别称出1千克、2千克的物品并掂-掂。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有多重

学习内容:有多重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培养学生的估计和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克的质量概念。

4.培养学生与人友好合作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难点: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学习过程:

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布置学生课前预习)(5分钟)

老师昨天上超市买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苹果。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学生随意估计的结果可能是杂乱、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础上,教师提问:

怎样估计才能尽量使结果准确一些呢?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5分钟)

1.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怎样估计才能尽可能使结果更准确一些?

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个苹果称一称,再根据这个苹果的质量去进行推算;先称好了1千

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苹果,看几个苹果的质量掂起来和前面的感觉相似;直接用秤称等。

2.全班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估计方法带领学生进行验证。

问题:从录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互动探究,合作求解。(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后集体反馈)(15分钟)

1学生再次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掂,然后猜一猜,哪样的物品的质量

重1千克。

2.第2题。先让学生拿出一枝铅笔估一估,再用天平称一称。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5分钟)

1.总结:说•说估计一样物品的质量要使结果尽量准确必须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第三课时1吨有多重

学习内容:课本第21,22页例题“1吨有多重”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

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

念。

难点: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学习用具:各种秤、幻灯、小黑板。

学习过程:

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布置学生课前预习练习内容)(5分钟)

今天小明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约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阅读课本第22,23页,独立思考

或4人组完成任务。)(15分钟)

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算。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

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看一看,第一

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4.练一练。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吨的质量单位。、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先独立答题,组内交流,生生互评。)(15分钟)

1.4千克=()克3吨=()千克

50000克=()千克()t=2000kg

18t=()kg()kg=6t

2.在。里填上“〈”或

500kgO3kg1kgO300g9kgO9000g

800gO10kg3kgO3t4000gO4t

8000千克O8吨4500克O4千克

3tO3600kg5tO5000g

四、总结反思,(5分钟)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质量单位“吨”有一些什么了解?

第四课时练习四

学习内容:课本第23,24页“练习四”第1——4题。

学习目标:

1.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吨的质量观念。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和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3.初步经历质量单位的形成过程,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4.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4分钟)

某超市招聘售货员的考试,要求应试的人员必须掌握最基础的质量单位的有关知识,刚好我们才学过了这

的知识,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0分钟)

1.称物品,认秤。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下面两样物品称出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2.贴标签。

以给商品贴上一质量标签的游戏形式出现,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吸引学生参与到

学习过程中来。

3.补标签。

教师创设情境:"下面这些物品和动物的质量标签上的质量单位漏写了,你能把它们填补完整吗?”学

生用不同的手势表示“千克、克、吨”,集体完成,并请学生陈述自己的理由。

4.比较下面物品的轻重。教师用第3题中单纯的式子变为比较两种标明质量的物品轻重,吸引学

生参与。

复试

1.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7题。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理解图意;尝试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第8题。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同桌交流。

4.第9题。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以

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全班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

最多。

三、互动探究,合作求解。(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后集体反馈)(14分钟)

第10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学生解决这

个问题的方法可能有:10克10克地称5次;先称30克,再称20克;先称2个20克,再称10

克等。

6000克=()千克3kg=()g

4吨=()千克60001=()kg

4千克500克=()克3吨70千克=()千克.

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先独立答题,组内交流,生生互评。)(10分钟)

1.3千克=()克5000克=()千克

6千克=()克8000克=()千克

五.自我小结(2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我会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

的—

第五课时练习课

学习内容:课本第24,25页"练习四''第5——11题。

学习目标:

1.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吨的质量观念。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和吨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经历质量单位的

形成过程,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

学习重难点:

重点:是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

难点:是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

针对学习中出现的疑难点,小组讨论交流后集体反馈。

学习过程:

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布置学生课前预习)(8分钟)

1.通过昨天的练习,你对千克、克和吨这些质量单位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生活

中你在哪见过这些质量单位?

2.出示练习四的第5、6题。

先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时,老师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5分钟)

1.帮李叔叔解决问题。

师:李叔叔是一名司机,今天他遇到了两个问题,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帮他解决。

出示练习四第7题、第8题情境图。

先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第7题,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师:谁能把你的解决办法展示一下呢?

通过学生交流得出:1车皮限量60吨,意思是最多拉60吨,而5车皮就拉5x60=300

(吨),32吨大于300吨。所以不够。

师: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得到:还可以先算出1车皮拉多少吨,

320+5=64(吨).64吨大,所以不够。

师:你们帮李叔叔解决了这个问题,真不错。我们再来帮助张叔叔解决下一个问题。

出示第8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每筐梨30千克,每筐苹果20千克,一车最多装300千克。梨有6筐。苹果有7

筐)

师:这些水果能不能一次运完?

学生独立解答,并指名学生口述解题过程。

3.送小动物过河。

师:儿个小动物一起去游玩,到了河边要过桥,可是怎么也不能同时过去,怎么回

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第9题。

师:原来这座桥载重为一吨,怪不得这些小动物不能一次通过呢!你能说说哪些动

物能一起过河呢?

小组讨论交流。我们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方案最多。

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结果。

三、互动探究,合作求解。(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后集体反馈)(10分钟)

1.出示练习四第10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学生解决这

个问题的方法可能有:

(1)10克10克的称5次。

(2)先称30克,再称20克。

(3)先称2个20克,再称10克等。

学生如果还有其他的称法,只要合理,老师都有予以肯定。

2.出示练习四第11题。这道思维训练题蕴含着代换的数学思想,教学时可以让学生

用学具代替苹果梨子摆一摆,增强直观性。

解题思路:3个苹果和3个梨合起来刚好和9个桃子一样重,所以一个梨和一个苹果

和3个桃子一样重。

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先独立答题,组内交流,生生互评。)(5分钟)

1.基础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填空,组内交流。

5000克=()千克4千克500克=()克

8千克=()克7吨=()千克

(2)集体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在下面的括号里面填上“千克”、“克”、或者“吨”。

铅球重4()篮球重500()乒乓球重4()

杠铃重40()卡车载重4()

五.自我小结(2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我会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

的»

课后反思:

搭配中的学问

主备人:张廷艳审核人:

【学习内容】课本第26-27页。

【学习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

3.让学生运用学具摆一摆、配一配,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搭配方法及过程进行比较,

明确有序搭配的科学性。

4.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习重点】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学习难点】有序搭配,解决问题。

【知识雌】在前面学过的基础上进步体例配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学具准备】

练习本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张廷燕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5分钟)

1.学校食堂每天为同学们提供午餐盒饭,每一份盒饭含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2.出示“星期三菜谱”,学生在明确“菜谱”内容后提供问题“星期三有儿种不同的

配菜方法呢?”

二、探索新知(20分钟)

1.学生分4人活动小组探索解决“星期三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画表格”、“画搭配路线图”、“文字记录”等,教师应放手让学

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对于有困难的小组和同学,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准备的

学具摆一摆、配一配。

2.全班交流。

教师将学生记录的搭配方法板书到黑板上。

3.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搭配。

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搭配方法及搭配过程进行比较,说一说“怎样搭配才不会出现遗

漏和重复?”明确有序搭配的科学性。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重点介绍画“搭配路线图”,

并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4.学生根据前面所得经验独立完成并汇报。

三、当堂达标(12分钟)

1.出示教材“练一练”第1题情境图。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