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卷_第1页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卷_第2页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卷_第3页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说明: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C

A.阔绰(chui)倔强U'ang)无边无垠(yin)

B.挟(x语)持提(甘)防斤斤计较优。)

C.塑(sCi)造胆怯(qi@)不偏不倚(yf)

D.寻觅(mi)哽咽(y。)骇(俏i)人听闻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这里盛产优质雪花梨,可以就地取才办一个水果加工厂。

B.当遇到重大问题需要他拿主意的时候,他反倒迟疑不绝了。

C.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D.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0

A.凯歌凯旋B.轻捷捷报C.修长修葺D.处决处所

4.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0

(1)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________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2)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Z1________。

(3)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o

(4)乡亲们好奇地________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清脆赞赏崇拜打量B.清脆称赞推崇打量C.清晰称赞崇拜端详

D.清晰赞赏推崇端详

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修改: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修改: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6下列作家和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0

(1)韩愈(2)白居易(3)王安石(4)陶渊明(5)《陋室铭》(6)《岳阳楼记》

(7)《记承天寺夜游》(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A.(2)(3)(5)(6)B.(3)(4)(7)(8)

C.⑴(4)(6)(7)D.⑴⑵⑸(8)

二、默写(共5分,任选其中5句)

1、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

2、,春江水暖鸭飙。《惠崇〈春江晚景〉》

3、几处早莺争暖树…《钱塘湖薪亍》

4、人生自无死…《过零丁洋》

5、,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

6、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7、,城春草木溪《春望》

三、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复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

物不可再用)(3分)

示例:书名:《三国演义》人物:诸葛亮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人物:故事: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答文后1~3题(5分)

圣人感叹:,不舍昼夜。所以有哲人高呼:当机会迎面扑来的时候,你牢牢抓住

它,你就是天才。

你要么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让生命在自己手中变成一张白纸,在时间的风里飘来荡去。你要么另辟

(A)xi径,按照预定的设想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哪怕是磨烂双脚也意无反顾。这时你所面对的,也

许是孤独和寂(B)mi;但你奉献给社会的,也许是科技领域的重大发现,也许是艺术作品给人以赏心悦

目的享受。也许什么都没有,只有你生命的充实。

作为常人,最重要的是把握你自己。当生命的过程临近尾声时,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你只要说一句:

我努力过,愤斗过,此生无悔矣。你的生命便结出了虽不丰硕但饱满的果实。——选自《生命是一个过程》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更正文章中两个错别字__改为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3.填入横线中所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要求答题:(5分)

1.清朝有个才子,写了一篇文章给纪晓岚看。纪晓岚觉得写得很差,但又不好直说,于是在纸上写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犍上青天。"请你猜猜纪晓岚指出了这篇文章的什么毛病?答:

2.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三句,将名句填在横线上。(注意

要写全)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

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①,②③

六、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一4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

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

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离之酒也。

1.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0。(2分)

A.妙手回春B.蓦然回首C.回复短信D.回环往复

2.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蔚然:(2)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Q)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说明文阅读(共10分)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

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运源”。其答案虽然至今不明,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

学家们一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

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

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亿年前,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月

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

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

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

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

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

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

"同源说"。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

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蛔的女儿?不过,

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

直个水落石出!

1,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1分)

2.、文章对"月亮的起源"提出了三种推测性学说。请根据文中提供的天文学信息,分别做出解释。

(3分)

(1)“俘获说"(地球的妻子):(2)“同源说"(地球的姐妹):

(3)"分裂说"(地球的女儿):

3.文中关于"月亮起源"的推测性学说,都未能成为科学诊断,因为它们虽有合乎逻辑的推测依据,

却也存在不合逻辑之处。请以“俘获说”为例作概括说明。(2分)

合乎逻辑的依据:

不合逻辑之处:

4.请从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的运用,来浅析本文的说明特点.(2分)

5.语言风趣又不失准确,是本篇说明文的突出特点.请你分别举例说明.(2分)八、散文阅读(共

10分)

沙漠玫瑰的开放(节选)

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

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一个说法。

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

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

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

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

就是沙漠玫瑰。

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

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望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

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

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

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

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夕所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直到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

层层舒展开来。

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

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地大叫起来,因为

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了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

找愣住

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

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了哪一个时刻,

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

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

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

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

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1.作者开头说要"试试另外一个说法",依据文意,”另外一个说法"是什么?(1分)

答:

2.联系语境,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了哪一个时刻。

答:

(2)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

答:

(3)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

答:

3.本文叙述了一个关于“沙漠玫瑰"的故事,描述了这种地衣植物由枯萎而逐渐丰润、舒展的过程。

文章从日常小事中引起沉思,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