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新教材版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八 城镇与乡村_第1页
2023新高考新教材版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八 城镇与乡村_第2页
2023新高考新教材版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八 城镇与乡村_第3页
2023新高考新教材版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八 城镇与乡村_第4页
2023新高考新教材版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八 城镇与乡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新高考新教材版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

专题八城镇与乡村

高频考点

考点一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限时35分钟,正答率:/19„

基础

(2021陕西汉中10月联考,17—19)下图为某城市土地主要利用方式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

40------------------------------------------------------

3()

20

10

0

200020102020(年)

图□工业用地打商业用地因农业用地

例□住宅用地口其他

1.2000—2020年,该城市()

A.工业用地面积持续减少

B.商业用地大幅度增加

C.住宅用地面积占比一直最高

D.农业用地大幅度减少

答案D

2.按照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产生图示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历史因素B.经济因素

C.行政因素D.社会因素

答案B

3.该城市功能区发展的特点是()

A.城市景观全面取代了乡村景观

B.商业用地均转变成中心商务区

C.工业生产规模减小、产值下降

D.住宅用地呈现向郊区扩张趋势

答案D

(2020天津,10—11,6分)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

设施的分布密度。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4.图中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

A.商业和住宅B.工业和行政

C.旅游和休闲D.仓储和物流

答案A

5.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地形

C.气候D.科技

答案B

提升

(2022全国乙,1—3,12分)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

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

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010年2010—2020

2010—2020年

中心城年中心城区

城市中心城区人

区人口以外地区人

口变化/万人

比重/%口变化/万人

上海303-30.25215.42

北京59.7-72.8300.9

广州39.7129.12468.46

深圳34.0116.88596.73

6.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答案A

7.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

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

答案D

8.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答案B

(2022广东,13—14,6分)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

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

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

I:「------;

;;------

次要~

r-----L------―胃商业区一扩张方向

餐饮区□2008年的范围

文化匚;2019年的范围

核心创意

商业区

产业区

区地铁站

9.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但指()

A.政府政策引导B.产业结构转型

C.消费需求推动D.建筑布局调整

答案D

10.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

①土地租金上涨

②商业规模缩小

③消费群体减少

④文创功能收缩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答案B

(2022辽宁名校联盟3月联考,1—3)城市高温人口脆弱性是自然和人文过程耦合作用的结果,受高温热

浪天气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双重影响,城市人口暴露于高温环境之下,致使居民身体健康面临突出风险,但

由于城市内部不同地区人口对高温影响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不同,进而形成了人口脆弱性的空间分异。

西安市近年极端高温天气频现,城市电力供给常面临超负荷压力,给人民健康与城市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1.易于受高温影响的敏感性群体是()

①老年人②矿工③建筑工人

④低收入人群⑤学生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③④⑤

答案B

12.下列城市功能区分别为城市高温脆弱性热点区和冷点区的是()

A.中心商务区高密度居住区

B.低级居住区文化旅游区

C.高级居住区工业聚集区

D.城乡结合区周边农村地区

答案B

13.结合城市建成环境特征,为降低高温暴露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大力发展城市垂直绿化

②建设大量公共纳凉场所

③贯彻执行高温避暑措施

④开放部分校园体育场馆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C

(2021江苏,15—16,4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

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4.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A.IB.nc.mD.IV

答案D

15.在我国重大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

A.集聚扩大B.原地保护C.均衡布局D.分散迁移

答案A

(2020浙江7月选考,1—2,4分)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

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理居民区

1%^景区

水域

铁路

——市内干道

城市环线

―景区门

16.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A.甲B.乙C.丙D.T

答案C

17.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生产效率B.增加就业岗位

C.优化城市布局D.改善城市交通

答案B

挑战

(2022浙江1月选考,9—10,4分)高铁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升级和居民出行影响显著。高铁新城

产业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密切相关。下图为某高铁新城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高铁

站点

18.该高铁新城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是()

A.I主要功能为科研、行政等

B.n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

C.II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均大于I

D.ni主要功能为居住、文化、教育等

答案D

19.高铁新城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相匹配的是()

A.零售等生活型服务业——旅游城市

B.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传统工业城市

C.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转型升级城市

D.高新技术创新型服务业——都市圈核心城市

答案D

考点二城镇化

限时30分钟,正答率:/12。

基础

(2022海南,1—2,6分)下图示意撒哈拉沙漠南缘某国1965—2005年间的城镇化发展状况。据此完成

下面两题。

♦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

一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

一城镇化率

1.下列关于该国1965—2005年间城镇化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高

B.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低

C.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速快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

答案D

2.该国该时期()

A.工业基础雄厚B.服务业水平高

C.就业机会充足D.农业生产落后

答案D

(2020海南,1—3,9分)下图所示地区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大量乡村人

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重要措施。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8000余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985年2015年

人口数行人。>1000O500-1000O100-500050-100o<50

3.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

A.多极化发展,不同等级城市同步扩张

B.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

C.多核心发展,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

D.多极多核,城镇分散发展

答案B

4.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建设更加有序

B.地域文化特色更浓厚

C.对外开放程度更高

D.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

答案A

5.新时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②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

③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

④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

⑤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⑤D.③④⑤

答案C

提升

(2022广东,15—16,6分)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

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

208年

1

1年

200

0年

(

200

2

1年

策1990

8

聚00

00

民00

4

00

1

.I.

1.I

.I.

II

°卜1.

5

31

111

9

7

5

3

1

排序

规模

现(

群呈

城市

断,该

图可判

6.由

式发

核模

B.双

式发

核模

A.单

式发

字塔

D.金

式发

核模

C.多

B

答案

是(

要因素

化的主

规模变

设用地

城市建

影响各

7.

业发

②产

口规

①人

态环

④生

城历

③建

D.③

C.②

B.①

A.①

A

答案

熟阶

到成

发展

城市

域,是

化区

城市

庞大

成的

所构

城市

多个

是由

市群

8)城

模,7—

中一

哈三

龙江

2黑

(202

济发

的经

市群

潭)城

和湘

株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