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附答案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附答案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附答案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附答案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中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时间:120分钟分值:13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2分)

一、(共16分,每小题2分,其中第7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鲸(ql)斜住(zhu)蓄静速(mi)小心冀募(yi)

B.徘徊(huai)憔悸(cui)鉴(jian)赏人迹芋(hftn)至

C.感慨(kai)俘(ci)弄脑摩(sui)美不胜(sheng)收

D.企(ql)盼祈(dao)告和蔼(ai)混(hdn)为一谈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每条山岭都是那么温顺,谁也不孤峰突起,谁也不用他喔人。

B.自2018年11月通车以来,日潍高速上的车辆总是川流不息,△中鼎涉。

C.被动的学习态度与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越终不回的,而得出来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D.有一种欢喜叫自比军外,有一种气氛叫喜气洋洋,有一种运气叫双喜临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改善空气质量,建设更美莒县,县政府发布了城区规范销售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场面宏大,细节感人,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纷纷为它点赞。

C.学生如果考试前过于焦虑,就会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D.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再次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C.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D.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回忆了几件与母亲有关的事,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之情。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恳求”与“请求”是一组同义词,但两者存在词义轻重的差别,前者词义轻,后者词义重。

B.“一颗心-----片翻腾的大海,一双眼------道冲决的大敌。”这个句子主要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C.拟物是比拟的一种,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

D.“绿萍”“水藻”“铃铛”“镰刀”“蟋蟀”都是表示具体的事物的名词。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班长主持诗歌朗诵会时说:“欢迎语文老师抛砖引玉,朗诵一首唐诗,给我们做示范。”

B.拜读您的大作后,我斗胆斧正了其中几处不大通畅的文字,请您不要介意。

C.拙著《语文教学艺术初探》刚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特赠老友,敬请惠存。

D.黄老师对我说:“你在写作上有天分,平时要多写,习作可以交给我雅正。”

7.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齐国人,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至圣

先师”“圣人”。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当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

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等。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的结集,其中《荷花淀》《芦花荡》这对“姊妹篇”最负盛名。

D.李白,字太白,号易安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二、(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子在川上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⑨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⑩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即习之(时:时常)

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快乐)

C.不亦够乎(说:同“悦”,愉快)

D.三人行(三:三个)

9.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顶不愠/与朋友交加不信乎

B择其善者而从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于我如浮云

D.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

10.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

A.第②章强调的是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曾子具体讲到了他自我反省的三个方面的内容,说明自省

是儒家弟子自我教育、自我修德的方法和途径。

B.第③章是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十五岁到三十岁是学习领会阶段;四十岁到六十岁是安

身立命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C.第⑤章孔子赞美颜回吃着简单的饭食,住在简陋的小巷,却能忍住贫困,不改变自己的乐趣。几句话,就表

现出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D.第⑨章告诉我们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一个人的志向能否被改变,取决于他自己。所以

越是危急的时候,越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第n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三、(共28分)

11.诗文默写。

(1)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峨眉山月歌》李白)

(3)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4)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o(《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5)则是无信;对子骂父,.(《陈太丘与友期行》)

(6)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7)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王湾)

(8)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9)《〈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与“思”要结合的语句是。

(10)《观沧海》中点明观沧海的位置并统领全诗的句子是,。

12.名著阅读。

①“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

'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

橘。”

②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

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

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选段①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请写出原著中与“她”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选

段除外);选段②中的他是—(名称),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

(2)《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了10篇回忆性散文,请写出其中三篇的篇名(选文所涉及的两

篇文章除外)。

13.综合性学习。

(-)处于网络时代的中学生,交网友已经成为交友的一种重要方式。交怎样的网友,怎样交网友是我们应

该重视的问题,请你积极参加以下活动。

(1)下面是你所在的城市近期完成的“中学生结交网友”的调查报告。请你概括表格所反映的情况。

中学生结交网友调查表

选择的网友对象凭感觉交网友看重才华看重外表看重人品

比例19%17%19%45%

(2)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你想给中学生在交网友方面一些什么建议呢?

有些学生说:“进网吧就好像回家,网友的问候和关心,会让人觉得比父母还亲切。”还有的学生说:

“有许多话不便向父母说,向网友倾诉后会释放心里的压力和郁闷,会顿感轻松和宽慰。”还有些中学生为

了与网友长时间聊天,竟学会了逃课,甚至背着父母通宵网聊。

(二)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

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假设老师把你安排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地走到她的面前,说:(出现

姓名时用XXX代替)

(2)请从“猪八戒、孙悟空、武松、鲁滨逊、诸葛亮”中挑选一个交朋友,仿照示例,写出理由,不超过50

字。

示例:曹操,我心中的英雄。《三国演义》中,尽管他多疑妒杀了杨修,但我却敬佩他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

才略。

四、(共3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4.古人写诗讲究练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遥怜故园菊”中“遥”的表达效果。

15.“应傍战场开”一句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曹武惠王①,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日:“自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日:“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其仁心爱物盖如

此。

【注】①曹武惠王:曹彬,死后谥号武惠。

16.用“/”给下面第(1)个句子断句(断两处),用现代汉语翻译第(2)个句子。

(1)自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2)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17.文章通过—和冬日不修敝屋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一”的德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

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

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

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

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

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

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当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

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

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

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

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

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

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

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离上发出了

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

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

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

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

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

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

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

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

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画。

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

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

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谧静,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

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

都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8.请简要概括文中所描绘的四季的雨的特点。

19.文章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喜欢雨”的原因是什

么?

20.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

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1.文章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六、(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家庭的怀抱中,家长的照顾、理解和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要勇气和力量。在你的

生活中,曾有什么事情,让你深切的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请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不少于600字;④书写认真,卷面整洁。

答案与解析

第I卷(选择题共22分)

一、(共16分,每小题2分,其中第7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鲸(qi)斜住(zhu)蓄静读(mi)小心翼翼(yi)

B.徘徊(huai)憔悸(CU1)拳(jian)赏人迹芋(h&n)至

C.感慨(kai)俘(C1)弄脑频(SU1)美不胜(sheng)收

D.企(qi)盼祈(dao)告和蔼(ai)混(hun)为一-谈

【答案】B

【解析】

【详解】A.贮蓄、小心翼翼。

C.侍(shi)弄、脑髓(sui)o

D.祷(d五o)告或:祈告(qi)、混(him)为一谈。

故选Bo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每条山岭都是那么温顺,谁也不孤峰突起,谁也不甲型逼人。

B.自2018年11月通车以来,日潍高速上的车辆总是川流不息,人庠鼎涉。

C.被动的学习态度与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越俗不|目的,而得出来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D.有一种欢喜叫春也孥外,有一种气氛叫喜气洋洋,有一种运气叫双喜临门。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人声喧闹

的意思。B句使用对象有误,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改善空气质量,建设更美莒县,县政府发布了城区规范销售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场面宏大,细节感人,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纷纷为它点赞。

C.学生如果在考试前过于焦虑,就会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D.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再次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A.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应在句尾加“的通告”。

B.成分残缺,缺主语,在“纷纷为它点赞”之前加上“网友们”。

C.搭配不当,去掉“和考试状态”。

故选D。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C.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D.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回忆了几件与母亲有关的事,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之情。

【答案】B

【解析】

【详解】B.“喊着,”有误。应为“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故选Bo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恳求”与“请求”是一组同义词,但两者存在词义轻重的差别,前者词义轻,后者词义重。

B.“一颗心-----片翻腾的大海,一双眼------道冲决的大敌。”这个句子主要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C.拟物是比拟的一种,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

D.“绿萍”“水藻”“铃铛”“镰刀”“蟋蟀”都是表示具体的事物的名词。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有误。正确应是“请求”和“恳求”,前者是一般性的要求,词义轻;后者是恳切的要求,词

义重。

B.有误。“一颗心-----片翻腾的大海,一双眼------道冲决的大敌。”这个句子主要运用了暗喻的修

辞手法。

C.说法片面。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甲物当乙物来写,我们称之为拟物。

故选D。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班长主持诗歌朗诵会时说:“欢迎语文老师抛砖引玉,朗诵一首唐诗,给我们做示范。”

B.拜读您的大作后,我斗胆斧正了其中几处不大通畅的文字,请您不要介意。

C.拙著《语文教学艺术初探》刚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特赠老友,敬请惠存。

I).黄老师对我说:“你在写作上有天分,平时要多写,习作可以交给我雅正。”

【答案】C

【解析】

【详解】C表达得体。A项中,“抛砖引玉”是谦辞,不能用于别人。B项中,“斧正”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D项中,“雅正”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7.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齐国人,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至圣

先师”“圣人”。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当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

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等。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的结集,其中《荷花淀》《芦花荡》这对“姊妹篇”最负盛名。

D.李白,字太白,号易安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答案】C

【解析】

【详解】A.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不是“齐国人”。

B.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

家和革命家。不是“当代”。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故选C。

二、(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目:“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为政》

④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⑦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子在川上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⑨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⑩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町习之(时:时常)

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快乐)

C.不亦诳乎(说:同“悦”,愉快)

D.三人行(三:三个)

9.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顶不愠/与朋友交加不信乎

B.择其善者而从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于我如浮云

D.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

10.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

A.第②章强调的是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曾子具体讲到了他自我反省的三个方面的内容,说明自省

是儒家弟子自我教育、自我修德的方法和途径。

B.第③章是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十五岁到三十岁是学习领会阶段;四十岁到六十岁是安

身立命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C.第⑤章孔子赞美颜回吃着简单的饭食,住在简陋的小巷,却能忍住贫困,不改变自己的乐趣。几句话,就表

现出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I).第⑨章告诉我们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一个人的志向能否被改变,取决于他自己。所以

越是危急的时候,越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答案】8.C9.A10.B

【解析】

【8题详解】

A.学而町习之(时:按时)。

B.好之者不如期之者(乐:以……为乐)。

C.正确。

D.与人行(三:虚指,几个)。

故选Co

【9题详解】

A.都表示转折。

B.代词/的。

C.在/对于。

D.做/替。

故选A,

【10题详解】

B.有误。正确是: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阶段,五十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

人规则融合为一阶段。故选B。

【点睛】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

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

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

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

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第n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三、(共28分)

11.诗文默写。

(1),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2)夜发清溪向三峡(《峨眉山月歌》李白)

(3),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4)油蛉在这里低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5)则是无信;对子骂父(《陈太丘与友期行》)

(6)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7)潮平两岸阔(《次北固山下》王湾)

(8)我寄愁心与明月,o(《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9)《〈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与“思”要结合的语句是。

(10)《观沧海》中点明观沧海的位置并统领全诗的句子是,。

【答案】Q).(1)不知何处吹芦管⑵.(2)思君不见下渝州⑶.(3)正是江南好风景(4).

(4)蟋蟀们在这里弹琴(5).(5)日中不至(6).则是无礼(7).(6)曲肱而枕之(8).(7)

风正一帆悬(9).(8)随君直到夜郎西(10).(9)学而不思则罔(11).思而不学则殆(12).

(10)东临碣石(13).以观沧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

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此题中注意“渝州”“蟋蟀”“罔”“碣”的书写。

12.名著阅读。

①“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

'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

橘。”

②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

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

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选段①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请写出原著中与“她”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选

段除外);选段②中的他是—(名称),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

(2)《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了10篇回忆性散文,请写出其中三篇的篇名(选文所涉及的两

篇文章除外)。

【答案】(1)①《阿长与山海经》②谋害隐鼠;给我购买《山海经》;睡觉成“大”字等③藤野先生④

关爱学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

(2)《父亲的病》《琐记》《无常》《范爱农》《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狗•猫•鼠》(任写三个即可)

【解析】

【详解】⑴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由“‘阿妈,恭喜恭喜!'"吃一点福橘。”可知,选段①出自散文集《朝

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她的故事还有: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谋害我的隐鼠,给我买《山海经》,

讲“美女蛇”的故事等。选段②是藤野先生问我了解裹脚一事,从选文“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

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可以看出他关爱学生,对待学生一视同

仁,没有偏见;“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中可以看出他严谨治学的性格特点。

(2)《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阿长与》、《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任意写出其中三篇即可。

13.综合性学习。

(-)处于网络时代的中学生,交网友已经成为交友的一种重要方式。交怎样的网友,怎样交网友是我们应

该重视的问题,请你积极参加以下活动。

(1)下面是你所在的城市近期完成的“中学生结交网友”的调查报告。请你概括表格所反映的情况。

中学生结交网友调查表

选择的网友对象凭感觉交网友看重才华看重外表看重人品

比例19%17%19%45%

(2)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你想给中学生在交网友方面一些什么建议呢?

有些学生说:“进网吧就好像回家,网友的问候和关心,会让人觉得比父母还亲切。”还有的学生说:

“有许多话不便向父母说,向网友倾诉后会释放心里的压力和郁闷,会顿感轻松和宽慰。”还有些中学生为

了与网友长时间聊天,竟学会了逃课,甚至背着父母通宵网聊。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

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假设老师把你安排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地走到她的面前,说:(出现

姓名时用XXX代替)

(2)请从“猪八戒、孙悟空、武松、鲁滨逊、诸葛亮”中挑选一个交朋友,仿照示例,写出理由,不超过50

字。

示例:曹操,我心中的英雄。《三国演义》中,尽管他多疑妒杀了杨修,但我却敬佩他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

才略。

【答案】(一)(1)大多数人交网友更看重对方的人品.

(2)示例:中学生结交网友是可以的,但要选择文明、高雅、有才华的人;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中“朋友”

的言论,不要被他们传播的信息或情绪影响;不要对网络和网友有依赖心理;偶尔上网释放压力是可以的,

但不能逃课或背着父母经常去网吧同网友聊天。

(-)(1)“示例:林芳,你好,我是XXX,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喜欢打乒乓球,是个球迷。我们俩同桌,真

是缘分,今后请多多关照!”

(2)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一)(1)本题考查提炼表格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通过表格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注意表中所示项

目(文字),仔细观察各项数字,比较彼此的变化,从选择的网友对象、所占比例两个方面概括信息点。比较

表中各项数字的高低,选择数字最大的一项“看重人品45%”,概括其说明的问题即可。通过表格可知:看重

人品是大多数人交网友的首要选择。

(2)此题考查学生提建议的能力。提建议时,要注意活动的主题、建议的对象,材料的内容等。这里针对学

生交网友这一现象提出建议即可。如:结交网友选择文明、有才华的人;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中“朋友”的

言论;不要对网络和网友有依赖心理等。

(二)(1)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根据本题情境可知,本题表达时,先写称呼和问候语,然后进行自我介

绍,接着表达自己想和她交朋友的愿望。语气要委婉真诚,便于对方接受。如:林芳,你好,我是XX。我的爱

好是阅读和音乐,以后我们就是同桌了,希望我们能互相关照,共同努力。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名著的解读及仿写句子的能力。阅读名著,首先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其次对所

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的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再深一步,对名著中的人物要略加分析,掌握其形象

特征,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

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做此类常识题,注意题干要求答什么,简要回答即可。示例:孙悟空,

我心中的男神,《西游记》中,尽管桀瞥难顺众人心,但我却敬佩他的敢作敢为和保唐僧西天取经的赤胆忠心。

四、(共3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4.古人写诗讲究练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遥怜故园菊”中“遥”的表达效果。

15.”应傍战场开”一句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14.“遥”是“路途遥远”的意思,用在这里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更加表现出浓浓的思乡

之情。

15.运用想象,抒发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赏析。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

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

情。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写作手法及情感的理解。诗文中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

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残垣断壁,战血涂地,黄花开在被乱军糟踏得不成样子的帝都长安可悲

可叹。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

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口:“自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其仁心爱物盖如

此。

【注】①曹武惠王:曹彬,死后谥号武惠。

16.用“/”给下面第(1)个句子断句(断两处),用现代汉语翻译第(2)个句子。

(1)自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2)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17.文章通过—和冬日不修敝屋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的德行。

【答案】16.(1)自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2)时节正好是冬天,墙壁与瓦石之间,有许多虫子冬眠,不可以杀害它们的生命。

17.(1).不私怨杀戮人命(2).仁心爱物

【解析】

【16题详解】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

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矣”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吾为将”,句子完整,其后断句。所以句子断为: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

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句子翻译为:自从我当了将领,杀了很多人,然而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恨他们而乱杀一个

人。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

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

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时:当时;方:正是;大冬:寒冷的冬天;伤:伤害;生:

生命。

[17题详解】

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根据“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

蛰,不可伤其生。’”可知,这是第二件事:冬日不修敝屋,表现了他的“仁心爱物”,文中句子为“其仁心

爱物盖如此”。

【点睛】参考译文:

武惠王曹彬,国家名将,创下了鼎盛的战绩,没人比得过他。他曾经说:“自从我当了将领,杀了很多人,

然而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恨他们而乱杀一个人。“他的住所坏了,弟子请求修理,曹彬说:这个时节正好是冬

天,墙壁与瓦石之间,有许多虫子在这里居住,不可以杀害它们的生命。"他心爱的东西原来也是像这样的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

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

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

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

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

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

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当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

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

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

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

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

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

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

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

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

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

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

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炀。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

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

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

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

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泗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

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画。

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

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

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谧静,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

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

都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8.请简要概括文中所描绘的四季的雨的特点。

19.文章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喜欢雨”的原因是什

么?

20.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

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1.文章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18.春天的雨清新而纯净美丽,娇媚,温柔,细润,甜美;夏天的雨热烈而粗犷;秋天的雨端庄而沉思;

冬天的雨自然而平静。

19.雨给作者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雨总是

美丽而使人爱恋的。

20.(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带给“我”的美好感受和独特的心灵体验,揭示了爱恋雨的原因,

表达了对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2)“闪”是闪现的意思,一个“闪”字富有动感,写出了春天来临时树叶迅速萌发的情况,表达了对春天

来临的惊喜之情。

21.内容上,开篇点题,总体抒写对雨的喜爱之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结构上总领全文。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此题可根据文意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或提取关键性语句。第②段中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整个大地是美丽的”语句中“美丽、娇媚”是春雨的

特点,或根据文意概括为“柔情而有生机”。第③段中“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提示了

夏雨“热烈而粗犷”的特点。第④段中“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提示了

秋雨“端庄而又沉思”的特点。第⑤段中“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提示了冬雨的特点。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题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回答,或提取关键性语句回答。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