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1.1.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_第1页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1.1.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_第2页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1.1.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_第3页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1.1.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_第4页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1.1.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二、单元目标(一)课标要求1.知道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认识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过程,知道化学变化常伴随生成沉淀、产生气体、发生颜色变化、发光,以及吸热或放热等现象。3.知道科学探究是收集证据和作出解释,进行发现、创造与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4.熟悉化学实验室安全警示标志,学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学习妥善应对实验安全问题的必要措施。5.学会试剂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及连接、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6.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形成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知道围绕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选择实验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实施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二)核心素养要求1.能对物质变化和性质进行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体验化学实验是获取知识和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2.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能根据一定的方案与同伴合作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获取有价值的结论。3.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能说出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能进行试剂取用、物质加热、连接及洗涤仪器的基本实验操作。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本单元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其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著,主要作用在于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的学科特点,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引导学生步入神秘的化学殿堂。本课题由“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两个课时构成。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培养“宏观辨识”“变化观念”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课题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建立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学生通过生活体验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对物质变化的具体事例(如物质形状改变、物质三态变化、钢铁生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和物质性质的具体体现(如熔点、沸点、压强、密度等)已有初步认识,这为学生学习物质变化及性质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情分析以科学探究为目的的化学实验与日常生活中的探究既有一定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大多数学生对其过程中以化学角度关注的问题较为陌生,为帮助学生由生活探究向科学探究转变,由生活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本课时安排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验过程的体验可消除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陌生感,使教师从化学角度进行的指导能给学生带来新的感受和启迪。教学目标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物质变化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了解用文字、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4.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核心素养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是世界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重点难点重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难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准备:实验材料。【项目设置】项目一:通过实验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项目二: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生预习时完成准备,整理出一些生活中熟悉的变化。对上一节内容进行简要复习,引出新课。

续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二:实验探究【教学过程】通过绪言的学习我们对“化学是什么”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找一位同学来说一下,化学是什么?【导入新课】那我们今天就从变化入手,一步一步揭开化学的面纱。一提到变化,我们身边的物质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大家来说一说你注意到过我们身边有哪些物质变化?大家刚才说到了很多变化,那这些变化的本质有没有区别呢?今天我们要从4个实验入手,分析各种变化中的区别。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那么如何正确地观察实验呢?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变化中各种现象变化后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等今天我们做的每一个实验都需要大家从这三个方面去仔细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分析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实验1】(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直到水沸腾。(3)在试管口放一块洁净的玻璃片。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实验2】(1)将一小块块状石蜡放入试管中。(2)将试管放入沸水中,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随机选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补充。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编号1变化前的物质液态的水变化时发生的现象试管中有气泡冒出直至沸腾,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变化后的物质气态的水(水蒸气)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无新物质生成实验编号2变化前的物质固态的石蜡变化时发生的现象石蜡熔化变化后的物质液态的石蜡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无新物质生成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直观感受化学变化,进入情境。学会正确的观察实验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表述能力。

续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二:实验探究【实验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记录发生的现象。【实验4】(1)向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2)用配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导管的另一端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分析】从变化前后的物质有无改变的角度分析,实验1、2、3、4分别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编号34变化前的物质硫酸铜溶液等颗粒状大理石等变化时发生的现象产生蓝色沉淀大理石表面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变化后的物质氢氧化铜沉淀等二氧化碳气体等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学生总结:实验1、2变化前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实验3、4变化前后有新物质生成。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环节三:概念辨析【引出新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教师总结】物理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燃烧、变质、呼吸、光合作用等。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一些现象(改变颜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且伴随能量变化(放热、吸热、发光等)。【合作探究】1.有以上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例说明。2.化学变化一定能观察到现象吗?举例说明。3.能否通过现象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拓展提升】观察蜡烛的燃烧,找出燃烧过程中,蜡烛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了多种变化,如果只说蜡烛燃烧,那么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会发生物理变化。学生完成练习:A.水结冰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C.鞭炮爆炸D.车胎爆炸E.玻璃破碎F.纸张燃烧G.食物腐烂H.铁生锈I.植物光合作用J.氧气经过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的液态氧气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使学生能将概念活学活用,深刻理解概念。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两种变化。

续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四:归纳提升【归纳总结】1.物理变化的概念。2.化学变化的概念。3.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4.两种变化的判断依据。5.两种变化的联系。学生自主将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把握。板书设计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判断依据。3.变化和性质之间的联系。课堂练习相关练习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作业布置1.第一单元课题1第1课时。2.练习与应用第1~3题。教学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