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学院《物权》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湖北恩施学院《物权》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湖北恩施学院《物权》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站名:站名:年级专业:姓名:学号: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密………………封………………线…………第1页,共2页湖北恩施学院

《物权》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批阅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以下合同中属于实践性合同的是A.买卖合同B.承揽合同C.保管合同D.运输合同2、我国刑法分则第四章中明确规定了破坏选举,体现了对宪法规定的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保护。这体现了刑法的A.保障机能B.规制机能C.保护机能D.威慑机能3、甲、乙双方约定:若至今年8月30日甲公司的建筑施工设备有富余,则租给乙公司两台,租期4个月。这一约定在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中称为()。A附延缓期限的行为B.附否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C.附肯定的延缓条件的行为D.附肯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4、下列有关法律关系客体的何种表述是错误的?()A.所有的法律关系客体均包含着某种利益B.无法律关系客体就无法律关系C.多向(多边)法律关系的客体,可以有主次之分D.在确定法律关系客体的标准时,不涉及法的价值评价5、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只存在于以下哪项犯罪之中?()。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6、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C.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7、世界上第一个将人权提到纲领性地位的是()。A.《世界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自由大宪章》8、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审批权属于()。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9、对偷盗婴幼儿的行为以绑架罪论处,必须是行为人()。A.导致该婴幼儿死亡B.出于出卖的目的C.以勒索财物为目的D.完成了该行为10、仅仅揭示犯罪的法律特征、界定犯罪外延的犯罪概念是()。A.实质概念B.形式概念C.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概念D.社会特征概念11、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致人损害应当承担的归责原则是。()A.公平责任原则B.推定过错责任原则C.无过错责任原则D.过错责任原则12、公民甲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货物交给商人乙出售,二人约定了报酬支付方式。之后,丙将货物从乙处买走。根据上述情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甲、乙之间签订的合同在性质上属于委托合同B.甲、乙之间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C.乙、丙之间签订的买卖合同属于无效合同D.因乙、丙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故丙最终不能取得货物的所有权13、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刑法》第410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对该法律解释,下列哪一种理解是错误的?()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14、立法实践中,表述法律规则时,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中可以省略的是()。A.假定条件B.行为模式C.肯定性法律后果D.否定性法律后果15、唐朝对伤害罪实行()。A.保辜制度B.直诉制度C.上请制度D.别推制度16、两个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污染者承担()。A.按份责任B.连带责任C.过错责任D.公平责任17、关于居间合同和行纪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A.居问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无权要求支付从事居问活动的必要费用B.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活动的费用由居间人负担C.行纪人处理委托事务支出的费用,由委托人负担D.行纪人不能高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卖出委托物18、下列选项中只能由公民享有的人格权是()。A.名誉权B.荣誉权C.信用权D.尊严权19、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对其应()。A.认为构成犯罪,但不予刑事处罚B.不予刑事处罚,也不认为构成犯罪C.认为构成犯罪,由政府予以强制治疗D.认为构成犯罪,但不追究刑事责任20、《唐六典》系统的记载了唐朝哪一方面的制度()A.刑事法律B.民事法律C.行政法律D.经济法律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享有优先购买权的民事主体有()。A.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B.按份共有的共有人C.租赁合同的承租人D.合伙组织的合伙人2、下列表述中,属于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内容的有()。A.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B.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C.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D.规定国家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3、关于减刑、假释的适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所有未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均可减刑B.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被执行之日起计算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符合“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的减刑条件,不能减刑D.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的,不能撤销假释4、下列有关元、明、清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A.元朝的“烧埋银”类似于损害赔偿B.明朝的上言大臣德政罪和交接近侍官员罪是奸党罪的补充和具体表现C.因文字锻炼成狱的,清朝一律以谋大逆罪论处D.元、明、清三代均以大理寺作为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5、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都对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法学理论,以下关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论述正确的是()。A.司法权的专属性,即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各级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利B.司法机关行使职权也必须合法,即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正确适用法律,不得滥用职权,枉法裁判C.法律适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法律职业人员从事,所以实行这项原则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D.根据这项原则,对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中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人身权或财产权损害的,由司法机关独立承担赔偿责任6、我国现行宪法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领导人有()。A.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B.国家副主席C.国务院副总理D.中央军委主席7、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有()。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C.国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形式包括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D.自治州管辖的区域都属于民族自治区域8、篇目由7篇组成的封建成文法典有()。A.《宋刑统》B.《唐律疏议》C.《大明律》D.《大清律例》9、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下列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有()。A.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B.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C.基于数个同一的故意,多次实施犯罪行为,且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D.以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且刑法无特别规定的犯罪10、代位继承要求A.被代位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B.被代位人是被继承人的子女C.被代位人没有丧失继承权D.代位人必须是被代位人的晚辈直系血亲三、问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60分)1、(本题10分)被告人:黄某,男,22岁;刘某,男,20岁;靳某,女,17岁。2001年夏天,被告人黄某从某信用社购买摩托车一辆,因手续不全,黄某让被告人靳某到某信用社找该社主任张某补办摩托车过户证明。张某提出与靳某约会,靳某将此事告诉了黄某。黄某想到自己想做生意贷不来款,张某贪恋女色,遂即与被告人刘某预谋,指使靳某以色相勾引张某,以此为把柄,敲诈、要挟张某为其提供资金。在黄某的授意下,2001年10月30日下午,靳某按照预谋将张某诱骗到黄某的二哥家。黄某藏于室内,刘某先对张某进行殴打、威逼,迫使张某为他们提供15万元贷款。张某借故推脱,刘某继续殴打,此时,黄某从室内出来,与刘某一起对张某软硬兼施进行威逼。张某无奈,便以自己的名义,亲笔写了一张“市行急需二万元现金”的便条,要某信用社值班人员支付。刘某持此便条到某信用社取走现金2万元。直到晚上,黄某、刘某才将张某放回。问:本案如何处理?2、(本题10分)简述两种承包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