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7口字底 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 7口字底 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 7口字底 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 7口字底 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 7口字底 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字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为四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的第七课,从第七节课起开始学习上下结构的字,主要学习下部偏旁的写法及其上部关系,将进行字底的学习。学生在掌握口字底写法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带有口字底字的用笔以及结构规律,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以及书写应用水平。本课分为四个部分:以“口”字为例,认识“口”字在篆、隶、草、楷、行五种书体中的形态变化与特征;口字底的书写要领;范字“后”“唐”“善”的形态特征分析与练习;了解虞世南戈法的故事。二、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的欧体楷书,在读贴、临贴、以及书写上面也有了一定基础,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读帖能力、书写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同时对书法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学期第一节课进行了“口字旁”的学习,学生掌握“口字旁”的形态特征及书写要点,为本课“口字底”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在学习方式上,还存在着读帖不够精准,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红笔改字形结构解决精准读帖、微课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评价,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及书写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带口字底的字的形体特征,掌握口字底的书写方法及其与上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本课学习,通过读贴、分析、讨论、临摹等方法掌握口字旁的特点及写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规范的书写习惯,领略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四、教学重点:认识五体字中的口字底,掌握口字底的形态及书写方法。教学难点:分析“后”、“唐”、“善”三个范字的结构特征,掌握口字底的书写方法与整个字的搭配。五、教法、学法:讲授法、观察法、演示法、练习法、欣赏分析法,展示评价法、探究自主学习法和小组合作法。六、教具、学具:课件、毛笔、宣纸、米字格纸、展示台、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1.展示书签。(与学生近距离沟通,让孩子们放轻松)2.复习:正确的坐姿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让我们从小养成好习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3.让我们轻声朗诵两首古诗。4.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口”字的历史演变。(视频动画导入)同学们,你能说出“口”字汉字经历那些书体的演变?你们能识别口字的五种书体吗?(出示图片进行欣赏)学生活动:认识“口”字篆、隶、草、楷、行五种书体。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口字底的书写方法:(2分钟)教师:在第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口”字旁的写法,有的时候“口”还会出现在字的底部,就变成了“口字底”,请同学们观察口字旁和口字底有那些不同?总结一下它们的基本形态?生:“口”字在作口字旁的时候比较小而方正,在作口字底的时候形态是扁而宽。(两组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口字底。让我们一起学习口字底的书写要点。教生共同总结:口字底由短竖、横折和短横组成的,一般横折的起笔处与左边竖的起笔处不相连,“口”字的左竖向右斜、右竖向左斜,右竖稍粗,最后一笔横画封口。(三)初步掌握带有口字底例字的书写方法:(10分钟)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图片上的人物动态和哪个“例字”最相似?看看辅助线给了你那些提示?(PPT连线、画辅助线)学生活动:观察1分钟,讨论结论。设计意图:理解“口字底”与整个字各部件之间的关系。1.引导学生分析“后”的用笔与结构特征。师:那么,李老师来解密答案啦,有些同学有疑惑了,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遇到学生错误,想想你觉得对吗?)第一图对应的是“后”字,我们来观察,这副图上面的两个杂技演员用力的方向一样吗?一个是朝左,一个是朝右,两股力量巧平衡才能做出这么精湛的表演,那么,仔细读贴“后”字要怎么书写才能达到巧平衡呢?想一想红色辅助线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提示?师生共同总结:不一样,短撇的方向从右到左,长横方向及撇的收笔处与口的连线均是向右上倾斜,整个字为左右用力,长撇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口字底的位置略在撇的上方,呈现大方稳健的作用。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仔细观察。2.引导学生分析“唐”的用笔与结构特征。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下一个字,芭蕾舞演员的动态轻巧平衡,它将全身的力量轻巧的集中在了“足尖”,那么唐字的哪一点也起到了巧平衡的作用呢?生:口字底的竖画和横画交汇点。师:观察唐字的两条辅助线,分析两条辅助线,第一条点画和兰叶撇的底部,这两点连接形成一条什么线?第二条点画、竖、和口字底中心线连接的是一条什么线?师生共同总结:第一条是斜线,唐字是左上包右下的字,广字头略倾斜,其撇画要写的舒展,这个撇的形态是“兰叶撇”两头细中间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由细到粗再到细。第二条是竖直线,里面的部分比较中正平稳,字中的第一笔与中间的垂露竖以及口字底在一条中心线上,口字底略向右上倾斜,起到了平衡的作用。有斜有正才能做到巧平衡。示范活动: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微课来观摩一下唐字的书写要点。3.引导学生分析“善”的用笔与结构特征。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5页自主学习“善”字的书写要点,仔细读贴分析“善”字如何书写才能达到巧平衡,想一想红色辅助线的作用?师:我想请一位同学上来给我们示范并讲解“善”的书写要点。学生活动:一位学生师范,其他学生观摩。师:这个孩子写得好不好?我觉得写得非常好。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把你观察到的辅助线,这这位同学的师范字上画一下。学生活动:上台来画辅助线。并且讲一讲辅助线的作用。师生共同总结:“善”字要突出长横,长横作为主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下方的口字底的中心与上方部分一致。整个字的横向笔画都是向右上倾斜,为了使这个字平衡,第一笔短竖收笔的位置为整个字的最低点,起到了支撑整个字的作用,巧妙的平衡。师:大家分析的真精准,我们在临帖的时候,一定要先认真的读贴,笔画也是一样,你再仔细的、放大的去看你也会发现没有完全相同的笔画,这也就是我们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师:刚才李老师在讲的过程中,使用了“红笔改”,老师希望每个同学在做完练习,都学会做自己的小老师,那“红笔改”改什么呢?①改笔画的起、止点,②笔画的位置、角度,③字间的空间关系。这也是一种训练眼睛的方法,我们的眼睛的能力提升了,手上的功夫才能跟上。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读贴;2.将练习作业与原帖进行对比,发现书写问题,红笔改正;3.再次练习。(四)课堂练习:(15分钟)学生练习“后”“唐”“善”,教师巡视指导。(静悄悄,有问题轻声回答)1.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书写习惯、双姿、用笔和用墨的情况。2.教师先布置课堂作业,提出具体书写要求,学生再动笔书写。设计意图:反馈课堂教学,及时发现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进行逐一辅导。(五)展示评价:(7分钟)1.4人小组评价。2.小组长选出最优的作品代表本组,进行展示并且评价。先把6个小组的作品在投影下面展示,重点点评一个作品,学生先点评,教师“红笔改”重点点评。摆放在黑板上。3.教师点评,评价时应坚持以鼓励学生为主的原则。设计意图:学会自评,学会欣赏他人作品的优点,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六)课堂小结:(1分钟)设置问题:1.“口字底”基本特征是什么?2.“口字底”的形态因什么而改变的?(七)欣赏拓展:(3分钟)生:讲第15页《虞世南戈法》故事。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图片,你们能看出哪个是虞世南书写的斜钩,哪个是欧阳询书写的斜钩?它们有什么不同?生:学生分析。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虞世南戈法》故事,虞世南在临帖的时候能做到细致入微,精准对临,我们在日后的书法学习中也要向虞世南学习。八、板书设计:这节课将采用纲目式板书,黑板的左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