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归园田居(其一)1.了解陶渊明生平及创作风格。2.梳理字词,积累基础学问。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4.驾驭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实力。5.积累陶渊明名句。1.积累基础学问,品尝诗歌语言,熟读成诵,培育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2.理清思路,理解诗歌的主旨,促进思维发展,培育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3.驾驭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实力,培育审美鉴赏与创建素养。4.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积累陶渊明名句,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育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1.品尝诗歌语言,理解诗歌主旨,了解陶渊明的创作风格。2.驾驭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实力。一、走近作者: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起先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接连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今归隐田园。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陶靖节”;因曾任彭泽县令,后人又称为“陶彭泽”。陶渊明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出现不仅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象征,而且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以及“平淡自然”的诗风,把诗歌艺术提高到一种美的至境,标记着汉魏以来古典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二、了解田园诗: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百姓、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奇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爽、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剧烈的艺术魅力。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很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而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大诗人,也都干脆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三、了解背景: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今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四、解题:《归园田居》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妙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五、名家点评(1)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北宋文学家苏轼(2)晋人多放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自托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清代诗人、学者沈德潜(3)《归园田居》只是把他的实历感写出来,便成为最亲切有味之文。——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4)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备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慧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现代作家、学者林语堂六、积累基础学问:1.字音羁鸟(jī) 守拙(zhuō) 荫后檐(yìn)暧暧(ài) 墟里烟(xū) 狗吠(fèi)樊笼(fán)2.古今异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古义:隐隐的样子。今义:因留恋而不忍分别3.一词多义(1)归①守拙归园田(回到)②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归附,归依)③不图子自归(回娘家)④返璞归真(复归)⑤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2)去①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离开)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过去的)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距离)④大江东去(往,到……去)⑤为汉家除残去秽(除掉)六、朗读节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七、内容解读:(一)白话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酷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瞬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憧憬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漂浮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然。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终于又归返林山。(二)结构内容1.第一层:(少无适俗韵……守拙归园田)以比方、对偶的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自己为官13年的“羁鸟”“池鱼”的仕途生活,表现了对仕途的厌恶,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剧烈渴望。“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无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缘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胜利的学问分子,也必需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给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须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起先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诗人对田园无限眷恋。“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强化了厌倦旧生活、憧憬新生活的心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牵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伸展,得其所好。2.其次层(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实美妙;暧暧以下四句,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在这里,淳朴、安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相互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具有特别吸引人的力气。“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显出主子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覆盖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安静安详的感觉,似乎这世界不受任何力气的干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人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3.第三层:(户庭无尘杂……复得返自然)对社会的虚伪的批判,对可疑返回田园的欢乐的最干脆表达“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如今俗务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然。最令作者开心的,倒不在这悠然,而在于从今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生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三)诗歌主题:《归园田居(其一)》主要描写了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爽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开心心情,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官场束缚、憧憬回来自然的急迫心境以及对安静淡泊的田园生活的酷爱。(四)鉴赏意象:“尘网”“樊笼”比方使人受拘束的尘世,表示诗人已看透官场的污秽黑暗,对官场充溢了厌恶。“羁鸟”“池鱼”是诗人自比,意在说明自己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来自然的心志。(五)鉴赏诗人形象:《归园田居》塑造了一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憧憬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隐士形象。(六)艺术特色:1.先写近景,再写远景,远近结合。“方宅十余亩……桃李罗堂前”四句是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房舍简陋,可树影婆娑,于自然平淡之中显出安静幽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两句是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都是安详的、舒缓的、柔软的。2.动静结合。整体的画面是静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等表现出了乡村的安静祥和之美。静景之中,又有动的画面:“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炊烟飘动,狗儿吠叫,鸡在树颠鸣叫,在静止的画面中多了很多动感,让这幅乡居图忽然生动活跃起来。3.白描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4.用字精炼例如,“荫”字写出了树木高大,枝叶繁茂,树荫浓密,遮住了浓烈的阳光,带给人一室的凉爽。“罗”字写出了花儿很繁盛,层层叠叠的,竞相绽放。八、拓展延长:积累名句陶渊明名句积累: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结庐在人境》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惜时》3.刚好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惜时》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结庐在人境》5.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拟挽歌辞三首》6.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7.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闲情赋》8.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赠羊长史·并序》9.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赠羊长史·并序》10.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九日闲居·并序》1.阅读诗歌标题,思索,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明确:归。2.用诗中原句回答:①诗人为何而归?②归往何处?③归后如何?明确: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②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③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3.思索,诗中“尘网”“樊笼”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分别比方什么?表明白什么问题?明确:(1)“尘网”“樊笼”比方官场,写出了官场的污浊、肮脏、压抑,以及对人性的束缚。这两个比方,表明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从而表达了他对官场极大的厌恶。(2)“羁鸟”“池鱼”比方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的自比。这两个比方,意在说明自己误入官场后深受束缚,极不自由,表明白他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来田园的心志。4.思索,作者为何落入尘网?明确:“误落尘网中”。说明入仕做官不是陶渊明的本意,而是一大失误。①养家糊口;②从小受儒家思想影响,大济苍生。而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志向,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于追名逐利,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5.“守拙归园田”中的“拙”指什么?为什么陶渊明要“守拙”?明确:(1)“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技巧相对。(2)陶渊明要“守拙”,即强调自己不会顺应世俗的潮流,要坚守自己的纯真本性。“拙”字,本义是“笨”,引申义是“原始的、本真的”。作者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中的八面玲珑、勾心斗角,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一个政治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作者追求生命中最本真的,即回来自然,与自然共存,不愿同流合污。总之,作者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不仅是身体上的回来,更是精神上和心灵的回来。6.思索,文中描绘田园风光时写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描绘了怎样的意境?明确:意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人村、墟里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户庭、虚室。特点:安静、幽雅、空阔、简陋。这些景物营造了一种安静静谧、淳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地体会到诗人那淡泊安静的生活追求。虽然没有官场的喧闹与繁华但在作者的眼中就是美如仙境的地方。另外作者所写的景具有层次感,有远有近、有动有静,以动衬静,更显示出乡间的安静、和平。这些诗句,捕获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美丽画画,有近有远,绘声绘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朝气,有朴拙自然的趣味。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显明的比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白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安静、和谐的心境。7.思索:“虚室有余闲”中的“虚”是何意?这句诗作何理解?明确:(1)“虚”有“空、虚空”之意,“虚室”即“陈设简陋的房子”。这句诗可以理解为:住在陈设简陋的房子里觉得很悠然。(2)“室”还可说明为人的内心,“虚室”则有“空明的心境”之意。如此,这句诗就可以理解为:空明的心境使人拥有了闲适的情趣。8.诗人是如何描写田园美景的?请从写景依次和艺术手法上分析。明确:(1)先写近景,再写远景,远近结合。“方宅十余亩……桃李罗堂前”四句是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房舍简陋,可树影婆娑,于自然平淡之中显出安静幽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两句是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都是安详的、舒缓的、柔软的。(2)动静结合。整体的画面是静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等表现出了乡村的安静祥和之美。静景之中,又有动的画面:“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炊烟飘动,狗儿吠叫,鸡在树颠鸣叫,在静止的画面中多了很多动感,让这幅乡居图忽然生动活跃起来。(3)白描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9.思索:从诗歌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明确:厌恶官场,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酷爱田园生活。1.下列加点字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故:缘由B.池鱼思故渊故:从前的C.一去三十年去:离开官任D.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去:过去的【答案】C【解析】去:离开田园,做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守拙归园田,而其归书也必速)) B.eq\b\lc\{\rc\(\a\vs4\al\co1(对酒当歌,木兰当户织))C.eq\b\lc\{\rc\(\a\vs4\al\co1(性本爱丘山,性相近,习相远)) D.eq\b\lc\{\rc\(\a\vs4\al\co1(山不厌高,学而不厌))【答案】A【解析】A项返回,回来/归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玛氏校招工作总结
- 2025年数学老师课堂教育方案
- 2025年学校暑期校本培训个人方案
- 2025年秋季幼儿园教研工作方案演讲稿
-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 2025年新生军训活动方案
- Excel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1
- 避孕知识培训课件微盘
- 武汉大学《普通微生物学微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蚌埠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自测卷(三)线下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 电仪TPM管理方案
- 风电基础施工方案
- 2021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人与自我》教案
- 【人教版】《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手册》四年级下册 劳动项目一 课件
- 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点试题及答案【200题】
-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病媒生物控制技术(096)(副高级)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
- 2023年山东青岛局属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CBL联合情景模拟人文护理查房
-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模拟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LY/T 3371-2024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