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暑假四升五语文自学课day8解锁文言文阅读的虚词理解题型(学生版+家长版)
Day08:解锁古诗文阅读的虚词理解题型
2024年暑假四升五语文双周自学课
第一篇:知识导航
第二篇:知识小酌
常考题型:
1、解释下列加点字。
2、分析文中的古今异义字。
3、与上题中某字用法相同的是哪一项?
4、选出某在句子中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答题方法: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的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一般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感叹词、语气词等。虚词在文言文等古文中常出现,而它的解释也相对灵活。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代入检验法
文言文的虚词用法大多是课内学过的,所以,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3、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同学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此时就可二项,以将其中能确定的某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三项,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常见虚词:
★之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2、用作助词,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3、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
★其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而
1、转折连词,但是,却;2、修饰连词,相当于“地”;3、顺承连词,可不译;4、表顺承的连词,然,这样;5、表顺承的连词,就;6、表顺承的连词,来;7、表递进的连词,而且;8、表承接,并且;9、表假设,如果。
★以:
1、介词,(从、由,把、用、拿、用来、拿来,因为,靠、凭借、根据);2、连词,遂;3、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4、连词,表顺承;动词,认为;副词,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乃:
1、于是,就;2、才,这才;3、却;4、是,就是,原来是;5、竟然;6、他的;7、乃至,甚至;8、可是;9、而,又;10、这样;11、你,你的。
★焉: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2、哪里,怎么;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5、相当于“之";
6、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为:
1、动词wéi;“做”“作为、当作、成为"认为”“是"。
2、介词wèi;“替、给、向”“被"。
★于:
1、表比较:有超过的意思;2、引出时间、地点、对象“在、到、向、从、对于”;3、表被动“被"①受制于人②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因:
1、于是,就;2、依照,根据;3依靠,凭借;4趁着,趁此;5通过,经由。
★诸:
1、兼词,“之于”的合音合义;2、众;3、各位,众位。
★或
1.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2.副词,有时,或许。
需要注意的地方: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文言的虚词实词的分类,大体同白话一样。虚词大都有多种用法,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要确切了解虚词的作用,还应该与白话比较,了解它的变化。
一、应该注意词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今异义主要表现为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由古代发展到现代,有的词义扩大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还有的词语在感受彩方面发生了变化。
二、应该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古汉语单音词较多,现代汉语双音词较多。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在古代往往用一个单音词来表示。
三、应该注意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即一个词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除了注意平时的积累之外,还要认真掌握有关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的知识。其中假借义的知识又涉及到通假字的知识。
四、应该注意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现象亦是文言文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主要是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实词的活用现象。这其中,每一类词的活用又有许多不同的情况。
第三篇:小题速刷
阅读理解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①”,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②亦云③。暮而果大亡④其财。其家甚智⑤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注释】①筑:修补。②父(fǔ):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③云:说。④亡:失去,丢失。⑤智:认为聪明。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天雨墙坏(大雨)B.暮而果大亡其财(夜晚)
C.其家甚智其子(甚至)D.而疑邻人之父(却)
2.借助注释,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筑,必将有盗。
3.富人家财产被盗的原因是___。
4.“其子"和“邻人之父”说了同样的话,富人为什么会“智子"而“疑邻”呢?
5.读完本文,你想对文中的富人说些什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猿母中箭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②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失弃弓,誓不复射。
【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②雄:雄性,这里指雄猴。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付子已___(2)誓不复射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8.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
9.下列成语与本文主题没有联系的一项是()
A.舐犊情深B.寸草春晖C.莫逆之交D.羔羊跪乳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问说(节选)
君子①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②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③,非问无以广④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⑤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⑥决⑦焉?
【注释】①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的人的称呼。②辅:辅助。③致疑:发现疑问。④广:使……广,增广,增加。⑤达:通晓。⑥奚:什么,哪里。⑦决:判断,解决。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好学而不勤问:___舍问:
11.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13.下列名句和本文表达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文言文阅读。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②于南方。席上食菱,并③壳入口。或④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水生植物名。果实俗称菱角,可以吃。②仕:做官。③并:一起,一并。④或:有的人。
14.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
B.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
C.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
D.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
15.“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并非不想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人,是想要清热解毒。
B.我并非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C.我非常想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吧。
D.我并非不知道,一起吃壳的人,将要清热解毒。
16.填空。
小常:我们平时理解小古文的时候常用组词法或联系上下文,你认为这里的“短”可以怎么理解呢?
小熟:我认为“短"的意思是___。
小常:看来你已经掌握了理解小古文的方法。这篇小古文很有意思,面对别人“北方是否有菱”的询问,北人答:“___"(填原句),你觉得他的问题在什么地方?
小熟:我觉得北人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小常:我想用《论语》中的话来劝劝北人,我想说:“___。”
17.阅读。
多言何益
子禽①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②,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注释】①子禽:人名,墨子的学生。②擗(pǐ):同“敝”,疲倦。
(1)文中有多个表示“说”的词语,如: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多言何益"与成语“精益求精”中的“益"意思相同。
②墨子没有直接回答子禽的问题,而是用举例子的方式阐述观点。
③“多言何益?”换个说法就是“多言无益。"
(3)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题目“多言何益”的意思,用横线画出来。
(4)读“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一句时,会让我们想起诗句“平生不敢轻言语,_________________。”墨子想说的是,说话不在多少,而在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②,辄③以水沃④面;食不给⑤,啖(dàn)⑥粥而读。既⑦仕,每⑧慷慨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⑩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之孤。②昏怠:昏沉困倦。③辄:往往,每每。④沃:浇,引中为“洗”。⑤给:供应。⑥啖:吃。⑦既:副词,不久,后来。⑧每:常常。⑨慷慨:形容慷慨激昂。⑩谗:说人坏话。谪:贬谪,贬官。
18.给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家贫无依
贫():A.贫穷B.缺少C.絮烦可厌
依():A.依靠B.依赖C.听从
(2)为“食"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序号)。
食不给⑤,啖(dàn)⑥粥而读。()
食不重肉。()
A.食物B.吃C.享受D.喂养
19.用“”在文中划出范仲淹勤奋努力的四字词。
20.文中哪个句子表达了范仲淹的志向,用波浪线“﹏﹏﹏"划出。从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个的人。
阅读。
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绩年六,于九江①见袁术②。术令人出橘食③之。绩怀④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⑤?”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晋陈寿《三国志》
【注释】①九江:古代地名,今江西九江市。②袁术:袁绍的嫡弟。后被刘备击溃,吐血身亡。③食(sì):给……吃。④怀:装到怀里。⑤耶(yé):表示疑问,相当于“呢"。
21.联系上下文,选出加点字“遗”的读音和意思都正确的一项()
A.yí丢失B.yí丢失的东西
C.yí漏掉D.wèi赠予;送给
22.选出与文中画线句子意思相同的一项()
A.陆绩装着三枚钱向袁术拜年并告辞,袁术的橘子掉到地上。
B.陆绩临走时装着橘子再三叩拜袁术,橘子掉在地上。
C.陆绩在怀里装了三个橘子,临走时向袁术叩拜告别,橘子掉在地上。
D.陆绩在怀里装了三个橘子,向袁术告辞时将橘子放在地上。
23.选出“陆郎作客而怀橘"的原因正确的一项()
A.绩年六B.术令人出橘食之
C.绩喜食橘D.橘甘,欲遗母
24.你怎么看待“陆绩怀橘”这一行为?
小古文阅读。
读书须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训学斋规》
25.下列选项中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两项是()
A.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C.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D.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26.解释下列加点字。
(1)方始是学:
(2)读书无疑者:
27.根据古文内容填空。
28.陆九渊曾言:“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学习完《古人谈读书》后,你还找到了下面的资料并对其中的读书方法进行了学习。
(课文同主旨:关于古人读书)
示儿燕
孙枝蔚①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释】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③遑:闲暇,空闲。④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2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切莫惜书()(2)不妨更买一本()(3)然贫家止有此器()
3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31.你从文中作者对儿子读书的教导中得到了哪些启发?(语文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鸦狐
鸦本不善鸣。一日,口衔食物,稳栖树上。适①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②心生一计,曰:“闻先生有霓(ní)裳羽衣③之妙,特来一聆④(línɡ)仙曲,以清俗耳。幸勿见却⑤!”鸦信为然,喜不自胜,遂⑥(suí)开声张口,其食物已脱落矣。狐则拾之,谓鸦曰:“将来有羡⑦先生唱者,切勿信之,必有故也。"俗云⑧:甜言须防是饵。
【注释】①[适]正好,恰好。②[乃]于是。③[霓裳羽衣]一种乐曲和舞蹈。④[聆]听。⑤[见却]推辞、退却。⑥[遂]就,于是。⑦[羡]爱慕。⑧[俗云]俗话说。
32.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写字句子后面的横线里。
①鸦本不善鸣
②无以为法
③必有故也
④甜言须防是饵
33.“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写一写狐狸的计策具体是怎样的。
34.有关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一切赞美的话都是谎言,我们绝不能相信。
B.一个人如果赞美你、夸奖你,那他必有不良图谋。
C.一个人要谦虚谨慎,不要轻易表现自己的才华,更不能卖弄。
D.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特别是别人吹捧、奉承你的话,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四篇:名家阅读(梁晓声)
孩儿面
——梁晓声
那天晚上,我在友人家做客。友人乃中年书法家,墨迹很是值钱,其父生前也是一位极有分量的书法家。
正聊着,忽闻敲门声,声称要找“汪铭老先生”,归还一样东西。友人妻开了门,让进一位20多岁的青年。看其衣着气质,山里人无疑。
友人问青年从何处来,答曰从大兴安岭林区来。问归还什么,青年犹豫不语。
于是友人将青年引入另一房间,指墙上其父遗像说:“我是你要找的人的儿子。而且他只我这么一个儿子。"
青年沉吟半晌,默默从肩上取下布袋,放于桌上。又默默从袋中取出布包,一层、两层、三层,展开三层包裹,现出一块砚来,光润莹洁,精湛浑朴。好一块古色古香的文房之宝!
友人不禁“呀”了一声,急问:“此砚是怎么落在你手中的?"
青年说:“为了归还,十几年间我专程到北京四五次,寻找它的主人寻找得好苦!今总算寻找到了,我也从此了却一桩心事……不过我现在好渴……”友人立即吩咐其妻:“快沏茶来!"赶紧让于沙发,待为嘉宾。
青年饮了几口,讲出下面一段事:22年前,大兴安岭某农场的一个伐木队里,来了一个人,一个神色沉郁、50多岁的劳改分子。
当天,伐木队长向自己手下的30多名伐木工人打招呼:“我看此人,衣物很少,书却挺多,不卑不亢,满脸正气,这年月,蒙受不白之冤的好人不少。咱们谁也不许为难他。”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证明伐木队长的判断不错。一头熊,闯入伐木人家属住的房子。炕上正睡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归还古砚的青年。熊,就卧在孩子身旁,将嘴巴伏在两只前掌上打盹……几个小伙子,攥着利斧,要闯入屋里;有人从窗口偷偷伸进去猎枪……他们被那接受改造的人一一拦住了。他说:“熊在这种时候,一般不伤人。最稳妥的办法,是有人进屋里去,将孩子抱出来……"他以他所主张的方式救出了那个孩子……他在伐木工们的心目中成了传奇人物。伐木队长公然和他交上了朋友,毫无避讳地和他称兄道弟,还经常请他到家里去喝酒……
一天,他伐木时,森林里突然刮起一股风。那风起得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与企业间设备分期借款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棉花种植保险合同4篇
- 2025年度土地租赁合同租赁期满后续约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休闲用地及体育场馆房屋转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口红租赁与品牌授权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合同模板9篇
- 2025年教育培训机构兼职招生销售合同3篇
- 2025年度办公楼保洁服务合同规范集3篇
- 二零二五年房地产项目工程监理与造价咨询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牌照租赁与充电网络建设合同4篇
- 华为HCIA-Storage H13-629考试练习题
- Q∕GDW 516-2010 500kV~1000kV 输电线路劣化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
- 辽宁省抚顺五十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 2024年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 GB/T 292-2023滚动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外形尺寸
- 2024年九省联考高考数学卷试题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军人结婚函调报告表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
- 北京地铁6号线
- 航空油料计量统计员(初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